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王学俭 ; 张羽茜
  • 关键词:新时代 ; 大学生 ; 国家意识培育
  • 中文刊名:XXDJ
  • 英文刊名:The Party Building and Ideological Education in Schools
  • 机构: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1-23
  • 出版单位: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 年:2019
  • 期:No.593
  • 基金:兰州大学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重点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重点项目“新时代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8LZUJBWZD006)的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XXDJ201902006
  • 页数:5
  • CN:02
  • ISSN:42-1422/D
  • 分类号:15-19
摘要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新时代中华儿女的历史使命。国家意识作为国家和个人的精神纽带,其培育实践能够促进新时代大学生对历史使命的担当、推动新时代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最终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有新的要求,应该以时代化、民族化、国际化为基本遵循。具体来说,要整合民族时代体验、以核心价值观构建价值共识、将顶层设计与现实保障相结合、将历史使命与人类担当相结合,从而有效推进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
        
引文
[1][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秦亚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5][8][9][10]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N].人民日报,2017-10-28(1).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2018年5月2日)[N].人民日报,2018-05-03(2).
    [6][新加坡]宋明顺.新加坡青年的意识结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7]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