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新青年》与五四文明论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New Youth and the Concept of Civilization in the May 4~(th) Movement Period
  • 作者:韩琛
  • 英文作者:HAN Chen;College of Liberal Arts,Qingdao University;
  • 关键词:《新青年》 ; 五四文明 ; 二十世纪 ; 本土化 ; 替代性方案
  • 英文关键词:New Youth;;May 4th Movement;;civilization;;20th Century
  • 中文刊名:DFLT
  • 英文刊名:Eastern Forum
  • 机构:青岛大学文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7-02 17:34
  • 出版单位:东方论坛
  • 年:2019
  • 期:No.157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作为方法的日本鲁迅研究:从竹内好到伊藤虎丸”(16FZW034)的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DFLT201903002
  • 页数:15
  • CN:03
  • ISSN:37-1216/C
  • 分类号:2+14-27
摘要
五四时期是文明论在中国发生颠覆性变化的时期。中国中心主义的古典文明论近乎彻底瓦解,并为欧洲中心主义的现代文明论所完全取代,这个状况在《新青年》杂志中得到具体体现。通过整体反传统、全盘西化的文化思想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确立了现代文明论的知识霸权,并对此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造成深刻影响,其是导致激进主义文化运动在二十世纪中国不断反复的历史原因之一。辩证地看,对西方现代文明论的自我殖民化接受,也往往孕育下批判反思的种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生及其后果,则让这个反现代性的潜在思想脉络得到凸显,并构成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想修正。五四文明论不仅是对西方现代文明的跨界移情,而且也包含着对于一个本土化的替代性文明方案的创造性想象。
        The May 4th Movement is a period of subversive chang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 civilization in China. The classical civilization theory of Chinese centralism is almost completely disintegrated and replaced by the modern civilization theory of Eurocentrism, which is embodied in the magazine New Youth. Through the cultural and ideological revolution characterized by overall opposition to traditions and wholesale westernization, the May 4th New Culture Movement established the knowledge hegemony of modern civilization theory and profoundly a ected China's modernization process. It is one of the historical reasons that led to the continuous repetition of the radical cultural movement in China in the 20th century. Dialectically, the acceptance of the self-colonization of modern western civilization theory also gave rise to critical reflections. The occurrence and consequences of the First World War highlighted the potential anti-modernity thought, thus constituting an ideological amendment to the May 4th New Culture Movement. The May 4th civilization theory is not only cross-border empathy of modern western civilization, but also contains the creative imagination of an alternative civilization scheme.
引文
(1)文明概念主要有4种解释:1.古典中国之文教昌明、文德辉耀的意思,大体接近于相对于野蛮落后的现代进步文明观;2.西欧的相对于野蛮的进步文明之意,文明虽然包括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但更为强调其作为文化实体的层面,这个文明观是一种普世文明观;3.德国区分文明与文化,以为文明仅指实体性的物质、技术成就,而文化则显然包括价值、理想、思想、道德等方面年的内容,强调文化特殊性的倾向实际上表征了一种文化民族主义的立场;4.文明指有组织性的生活状态,系一个社会之组织规范、伦理秩序、生产关系的总和,其表征了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历史/权力关系,被认为是维系一个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这几种文明观念在五四时期的文论中都有体现。虽然关于一个社会文明与否的判断,经常通过各种实体标准来加以衡量,例如城市化、法制化、识字率等等,但批判地看,文明是一个霸权观念,唯有在对不同社会形态进行优劣比较时才能显示出意义,文明往往是某个社群相对于他者的自我中心主义想象,并隐含征服他者、无限扩张的帝国主义意识。参见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辜鸿铭文集》(下卷),黄兴涛等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年,第1-2页;[日]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北京编译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8页;[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第23-42页;[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第46-50页;[法]布罗代尔:《论历史》,刘北成、周立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97-223页;[美]白鲁恂:《文明、社会资本和公民社会:用以解释亚洲的三个有力概念》,毕文胜、汪艳艳译,《国外理论动态》,2013年第5期。
    (2)钱玄同:《通信·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新青年》第4卷第4号,1918年4月15日。
    (1)钱玄同:《通信·文学革新与青年救济》,《新青年》第5卷第1号,1918年7月15日。
    (2)陈独秀:《通信·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新青年》第4卷第4号,1918年4月15日。
    (3)胡适:《新思潮的意义》,《新青年》第7卷第1号,1919年12月1日。
    (4)胡适:《胡适口述自传》,《胡适全集》第18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39页。
    (5)陈独秀:《一九一六年》,《青年杂志》第1卷第5号,1916年正月。
    (6)刘向集录:《战国策卷十九赵二》,《战国策》(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656页。
    (7)韩愈:《原道》,见马其昶校注,马茂元整理:《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7页。
    (8)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古典中国区隔内外华夷,以中华为天下文明中心,但也不时承认,夷狄也有胜于中华之处。顾炎武的《日知录》中有《夷狄风俗》一节,曾专门考证夷狄风俗之优胜:“历九州之风俗,考前代之史书,中国之不如夷狄者有之矣。”顾炎武:《日知录校注》,陈垣校注,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672-1676页。
    (9)黄遵宪:《日本国志》卷之四《邻交志上一》,杭州:浙江书局,光绪二十四年重刊,第1页。
    (1)康有为:《物质救国论(1904年)》,《康有为全集》第八集,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63页。
    (2)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101页。
    (3)李大钊:《青春》,《新青年》第2卷第1号,1916年9月1日。
    (4)杨华:《试析康有为〈孟子微〉的进化思想》,《东方论坛》2017年第6期。
    (5)汪淑潜:《新旧问题》,《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1915年9月15日。
    (6)汪淑潜:《新旧问题》,《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1915年9月15日。
    (1)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1915年9月15日。
    (2)陈独秀:《法兰西人与近世文明》,《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1915年9月15日。
    (3)[美]彼得·卡赞斯坦:《世界政治中的文明--多元多维的视野》,秦亚青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2页。
    (1)[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第23-24页。
    (2)[以色列]艾森斯塔特:《反思现代性》,旷新年、王爱松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第20页。
    (3)[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第60页。
    (4)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1915年9月15日。
    (5)[法]布罗代尔:《论历史》,第202页。
    (1)[德]康德:《答“何谓启蒙”之问题》,《康德历史哲学论文集》,李明辉译注,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2年,第25-35页。
    (2)[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北京:三联书店,1956年,第148-155页。
    (3)[美]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王宪明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9页。
    (4)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新青年》第1卷第4号,1915年12月15日。
    (5)汪淑潜:《新旧问题》,《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1915年9月15日。
    (6)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1915年9月15日。
    (1)[日]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第8-9页。
    (2)郭嵩焘:《光绪四年二月初二日记》,《郭嵩焘:巴黎与伦敦日记》,钟叔河、杨坚整理,长沙:岳麓书社,1984年,第491页。
    (3)[日]福泽谕吉:《福泽渝吉自传》,马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277页。
    (1)[日]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第11-15页。
    (2)[日]福泽谕吉:《劝学篇》,群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18页。
    (3)[日]福泽渝吉:《脱亚论》,《时事新报》,1885年3月16日。
    (4)刘文明:《欧洲“文明”观念向日本、中国的传播及其本土化论述--以基佐、福泽谕吉和梁启超为中心》,《历史哲学》2011年第3期。
    (5)陈独秀:《今日之教育方针》,《青年杂志》第1卷第2号,1915年10月15日。
    (6)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1915年9月15日。
    (7)[日]福泽谕吉:《劝学篇》,第14页。
    (8)陈独秀:《法兰西人与近世文明》,《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1915年9月15日。
    (9)[日]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第121页。
    (1)陈独秀:《一九一六年》,《青年杂志》第1卷第5号,1916年正月。
    (2)胡适:《新思潮的意义》,《新青年》第7卷第1号,1919年12月1日。
    (3)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新青年》第6卷第1号,1919年1月15日。
    (4)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青年杂志》第1卷第6号,1916年2月15日。
    (1)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青年杂志》第1卷第6号,1916年2月15日。
    (2)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新青年》第2卷第4号,1916年12月1日。
    (3)陈独秀:《一九一六年》,《青年杂志》第1卷第5号,1916年正月。
    (4)陈独秀:《再论孔教问题》,《新青年》第2卷第5号,1917年1月1日。
    (5)陈独秀:《宪法与孔教》,《新青年》第2卷第3号,1916年11月1日。
    (1)杨昌济:《治生篇》,《新青年》第2卷第4号,1916年12月1日。
    (2)李大钊:《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新青年》第7卷第2号,1920年1月1日。
    (3)吴敬恒:《补救中国文字之方法如何》,《新青年》第5卷第5号,1918年10月15日;吴敬恒:《机器促进大同说》,《新青年》第5卷第2号,1918年8月15日。
    (4)温奉桥、温奉霞:《朱德发与中国五四文学研究》,《东方论坛》2016年第1期。
    (5)汪晖:《预言与危机:中国现代历史中的“五四”启蒙运动》,《文学评论》,1989年第3、4期。
    (6)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穆善培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283页。
    (7)陈独秀:《法兰西人与近世文明》,《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1915年9月15日。
    (8)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青年杂志》第1卷第6号,1916年2月15日。
    (1)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青年杂志》第1卷第4号,1915年12月15日。
    (2)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新青年》第6卷第1号,1919年1月15日。
    (3)陈独秀:《关于社会主义的讨论》,《新青年》第8卷第3号,1920年12月1日。
    (4)陈独秀:《今日之教育方针》,《青年杂志》第1卷第2号,1919年10月15日。
    (5)常乃憄:《记陈独秀君演讲辞》,《新青年》第3卷第3号,1917年5月1日。
    (6)陈独秀:《袁世凯复活》,《新青年》第2卷第4号,1916年12月1日。
    (7)陈独秀:《人生真意》,《新青年》第4卷第2号,1918年2月15日。
    (1)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第140页。
    (2)胡适:《新思潮的意义》,《新青年》第7卷第1号,1919年12月1日。
    (3)胡适:《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胡适全集》第3卷,第1-14页。
    (4)胡适:《充分世界化与全盘西化》,《胡适全集》第4卷,第585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