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从吴蜀“交分天下”看孙权的战略构想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A Study of Sun Quan's Strategic Conception Based on the Division of the Territory Between Kingdom Shu and Kingdom Wu
  • 作者:张寅潇
  • 英文作者:ZHANG Yin-xiao;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 关键词:三国 ; 吴蜀 ; 约盟 ; 孙权 ; 幽州
  • 英文关键词:Three Kingdoms;;Wu and Shu;;Covenant;;Sun Quan;;Youzhou
  • 中文刊名:SFZK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anjing Xiaozhuang University
  • 机构: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5-20
  • 出版单位: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 年:2019
  • 期:v.35;No.161
  • 语种:中文;
  • 页:SFZK201903004
  • 页数:6
  • CN:03
  • ISSN:32-1619/C
  • 分类号:30-34+128
摘要
孙权称帝后与蜀国订立的盟约是吴、蜀两国基于双方共同利益而约定的攻守同盟,盟约不仅规定了两国的共同目标和军事义务,而且对曹魏领地也进行了事先分割。作为吴蜀"交分天下"的主导者,孙权却舍弃相对富庶的兖州,而将地处边远的幽州划归己有,试图以其地出产的良驹弥补自身骑兵不足的短板,同时,也为避免日后陷入被蜀国包围的不利局面。而在对司州的划分上,孙权主动将大部分领地让与蜀国的做法实则以退为进,希冀借助函谷关的天然屏障封锁西侧蜀军,从而保证东部战场的顺利进行。孙权在与蜀国"交分天下"时的良苦用心,充分显示了其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The covenant of Sun Quan with Liu Bei was an offensive and defensive alliance between Wu and Shu based on their common interests. The covenant not only stipulated the common goals and military obligations of the two countries,but also divided the territory of Kingdom Wei in advance. As the initiator of Wu-shu "dividing up the world",Sun Quan abandoned Yanzhou,which was relatively rich,and divided Youzhou,which was relatively remote,into his own,trying to make up for his shortcomings in cavalry with the good juveniles of this land. At the same time,such dividing can avoid the negative possibility of being surrounded by Shu in the future. In the division of Sizhou,Sun Quan took the initiative to give up most of his territory to Kingdom Shu. He hoped that the Shu Army in the West would be blocked by the natural barrier of Hangu Pass,so as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battlefield in the east. Sun Quan's painstaking efforts in "sharing the world" with Shu fully demonstrated his longterm strategic vision and ambition to unify China.
引文
(1)陈寿:《三国志》卷三九《蜀书·陈震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
    (2)如张大可:《略论三国形成时期的外交》,《学术月刊》1987年第9期;刘国石:《孙权与吴蜀联盟》,《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1期;朱绍侯:《吴蜀荆州之争与三国鼎立的形成》,《史学月刊》1991年第1期;陈乾康:《论三国时代的吴蜀同盟》,《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孙启祥:《论孙刘联盟》,《襄樊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3)王安泰:《“恢复”与“继承”:孙吴的天命正统与天下秩序》,《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胡世明:《汉末三国遥领及吴蜀参分天下诸问题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18年硕士论文。
    (1)关于孙权战略思想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张大可:《论孙权》,《史林》1988年第2期;简修炜、庄辉明:《东吴的基本国策与孙权的战争谋略》,《学术月刊》1991年第2期;陈冬阳:《孙权时期孙吴战略决策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陈金凤:《孙吴益州战略论析》,《军事历史研究》2005年第4期;蔡明叡:《孙吴的战略与战术思考---以夷陵之战为例》,《新北大史学》2010年第8期;刘东霖:《孙吴国家战略及其施展之研究》,中正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刘春雨:《论孙权的统一策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
    (2)陈寿:《三国志》卷十四《魏书·蒋济传》。
    (3)关于两汉三国州制的具体沿革,可参考汪清:《两汉魏晋南朝州、刺史制度研究》,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33页。
    (4)关于三国行政制度与正统观的问题,可参见王安泰:《“恢复”与“继承”:孙吴的天命正统与天下秩序》,《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王安泰:《天命有归---三国时期的地方行政体系与正统观》,《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
    (1)陈寿:《三国志》卷四七《吴书·吴主传》。按:吴蜀交分天下后各自所占地域及疆界,参见刘东霖:《吴蜀分地之盟划分势力示意图》,《孙吴国家战略及施展之研究》,中立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第150-151页。
    (2)黎虎:《孙权对辽东的经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5期。按:关于孙权经略辽东问题研究的论文尚有:何满子:《孙权经略辽东平议》,《学海》1994年第1期;王永平:《孙权“报聘辽东”及其与朝臣之冲突考论---兼论孙权的统一愿望及其实践》,《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刘东霖:《孙权“经略辽东”的外交活动及其战略意义》,《中正历史学刊》2012年第15期。
    (3)司马迁:《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中华书局2014年版。按:龙门山在今山西河津市与陕西韩城之间,碣石山则位于河北昌黎县西北,龙门、碣石以北大概即指汉时的并州、冀州和幽州。
    (4)陈寿:《三国志》卷五七《吴书·陆瑁传》。
    (5)陈寿:《三国志》卷四七《吴书·吴主传》注引《吴书》。
    (1)司马光等:《资治通鉴》卷七一《魏纪三》“魏明帝太和三年”,中华书局1956年版。
    (2)胡世明:《汉末三国遥领及吴蜀参分天下诸问题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8年,第43-44页。
    (3)陈寿:《三国志》卷五四《吴书·鲁肃传》。
    (4)函谷关有新旧两说:旧关为战国秦置,在今河南灵宝市东北三十里。西汉元鼎三年(前114)汉武帝徙关于新安,是为新关,而以故关为弘农县。东汉灵帝于洛阳置八关,此即八关之首。
    (5)范晔:《后汉书》卷八《灵帝纪》云:“(中平元年三月),置八关都尉官”,李贤注曰:“八关谓函谷、广城、伊阙、大谷、轘辕、旋门、小平津、孟津也。”中华书局1965年版。
    (6)陈寿:《三国志》卷四十五《蜀书·邓芝传》。
    (1)关于孙权是守成之君还是英才雄主问题的讨论,参见胡莲玉:《建国以来孙权形象研究述论》,《明清小说研究》2013年第4期,第40-41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