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从课程的视角看我国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程晶
  • 关键词:大学生 ; 语言表达能力 ; 课程
  • 中文刊名:CZSB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uzhou University
  • 机构: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
  • 出版日期:2012-12-15
  • 出版单位:滁州学院学报
  • 年:2012
  • 期:v.14;No.124
  • 基金:国家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高校课程结构调整与大学生就业(10BSH038)
  • 语种:中文;
  • 页:CZSB201206038
  • 页数:3
  • CN:06
  • ISSN:34-1288/Z
  • 分类号:115-117
摘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良好的表达能力成为大学生求职发展必备的素质之一,然而,由于受传统文化和教育模式等因素影响,高校一直忽视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致使大学生的表达能力不高。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学校应建立一个贯穿大学四年全方位、渐进式的课程体系,全面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引文
[1]宫向阳.谈师范大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J].铁道师院学报,1999(06).
    [2]张国民,武英耀,赵付明.应重视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2).
    [3]张芳贤.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大学生就业中的重要作用:浅谈中国高校对学生语言能力培养的缺失[J].社科纵横,2008(12).
    [4]李延凤,高庆.当代大学生写作现状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7(07).
    [5]Upenn:Support for writing,Speaking and Language Study[EB/OL]:http://www.college.upenn.edu/writing-speaking-support.2012(06):20.
    [6]高红艳.浅析大学语文教学中写作能力的培养[J]实践与探索,2010.12.
    [7]德雷克.博克,侯定凯等译.回归大学之道:对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反思与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02).
    [8]鄢澜,刘丸源.冯小明.加强表达能力,培养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2009(0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