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地调舆情2017年第20期(总第238期)
详细信息   来源:咨询服务室    发布日期:2017年6月16日

 

内部参考

地调舆情

 

 

2017年第20期(总第238期)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

主办

 

中国地质图书馆

2017616

目录

    焦点聚焦

h我国海域可燃冰试采满月日均稳产气近7000立方米

    舆论关注

h我国第三次南海大洋钻探告捷 或改写南海形成原因

h姜大明签署第75号国土资源部令

h五大模式助有色地勘系统转型升级

h北斗导航系统服务地矿行业大显身手

    海外舆情

h秘鲁矿工计划719日开始全国罢工

h乌兹别克斯坦允许外商开发本国12座金矿

h埃赫曼与青山集团就开发印尼Weda Bay镍项目正式签署协议

    行业动态


焦点聚焦

h 我国海域可燃冰试采满月日均稳产气近7000立方米。新华社610日讯,记者10日从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获悉,珠江口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试采自510日点火测试以来,至610日已连续产气达31天,实现了试采工作的满月记录。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的通报表示,截至10日下午,试采总产气量达到21万立方米,平均日产6800立方米。目前产气过程平稳,井底状况良好,获得各项测试数据264万组,为下一步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舆情背景:我国海域可燃冰调查工作起始于1999年,由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率先在我国南海北部开展了前期调查。经过持续努力,我国海洋地质科学工作者于今年5月在珠江口神狐海域试采可燃冰成功。

网友关注:该新闻发表后,很多网友参与评论,有800多条,主要观点有正反两种:

正面观点1有些人只看到移动物体用可燃冰,大家试想下东北地区,每年一到冬季,开暖气用可燃冰,是不是比煤炭、天然气更节约成本,所以说开采是没错的,汽车类的现在用不上,固体类的可以,对国家对人民还是有好处的。

正面观点2石油迟早要开采殆尽,提早做准备,储备技术人才,等到别的国家开始研究可燃冰开采技术时,我们已经垄断这个行业了。炒股的人都知道要低吸高抛,等大家都认识到可燃冰开采技术的重要性时再去研究就晚了!

反面观点17000方气,连工资都开不出来,呵呵,我们这边的井日产1万方都是快关的劣质井了,高的一口井日产几十万方,这可燃冰开采技术任重而道远啊,别搞技术大跃进,脚踏实地。

反面观点2可燃冰总储巨大,但它实质上是一座巨大的贫矿,像新闻中搭那么大的一个海上平台,日产量仅7000方天然气,按当量算就是日产7吨原油,因而肯定是巨额亏损。现阶段只是解决了技术难题,但技术本身的经济可行性当然还不具备!看再过二十年能不能实现。

舆情分析:69日到16日期间,互联网报道信息414条。全网报道量最高峰出现在611日,当天共产生278篇相关讯息。最早发布于610日发布在南方网上,题名为《我国可燃冰试采工作已过满月 连续产气达31天》。后续报道主要来源于新华社、中国网、新快报、搜狐、网易等几大站点。

媒体搜索关键词排行:海洋地质调查局、可燃冰、试采、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天然气、市场

舆论关注

h 我国第三次南海大洋钻探告捷 或改写南海形成原因。中青在线612日讯,随着美国决心号钻探船停靠上海南港码头,由中国科学家建议、设计并主导的我国第三次南海大洋钻探圆满完成了2个航次、历时4个月的科学考察任务。368航次首席科学家同济大学翦知教授介绍,此轮南海大洋钻探聚焦南海扩张之前的大陆破裂,旨在探讨陆地如何变成海洋这一基础科学问题,同时也为南海北部油气勘探战略中的关键问题寻求科学答案。

钻探结果显示,南海大陆边缘在始新世时已发生陆壳减薄和沉降,在渐新世的同张裂期已处于深水环境,并发生复杂的沉积和深海火山活动,稍后期的岩浆活动已具有典型洋中脊玄武岩特征。南海这种独特的非火山型张裂过程,明显不同于北大西洋伊比利亚-纽芬兰非火山型这一世界典型,由此揭示了南海不同于大洋模式的边缘海张裂机制。南海的发现丰富了我们的认识,有待重新评价大陆破裂的机制。

此轮大洋钻探还发现了距今三千多万年的始新世深海底栖有孔虫,有望打破四十年来关于南海成因的观点。

舆情分析:科技日报612日首发《第三次南海大洋钻探下半场结束,发现大陆破裂新模式》,网易、新浪、搜狐、新华网、中国网、人民网、中华网等媒体转载,从612日到16日,共有340多条新闻。

h 姜大明签署第75号国土资源部令。中国国土资源报612日讯,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签署国土资源部第75号部令,发布施行《关于委托山西省等6个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实施原由国土资源部实施的部分矿产资源勘查开采审批登记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委托山西、福建、江西、湖北、贵州、新疆6个省、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在本行政区域内实施原由国土资源部实施的部分矿产资源的勘查开采审批登记行政许可工作。

《决定》共8条,对委托依据、委托范围、监管要求、有效期及与已有规定的衔接等内容进行了规定。委托范围分两部分:一是有关探矿权的委托范围,除石油、烃类天然气、页岩气、放射性矿产等6种矿产资源外,其他原由国土资源部实施的矿产资源勘查审批登记;二是有关采矿权的范围,除石油、烃类天然气、页岩气、放射性矿产、资源储量规模10亿吨以上的煤以及资源储量规模大型以上的煤层气、金、铁等17种矿产资源外,其他原由国土资源部实施的矿产资源开采审批登记。在上述委托范围中,不包括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矿产资源勘查、开采审批登记。

舆情分析:网易、新华网、新浪、中国政府网、和讯网、中国科技网等媒体进行转载,从612日到16日,共有30多条新闻。

h 五大模式助有色地勘系统转型升级中国国土资源报613日讯,67-9日,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地质矿产分会主办、西北有色局承办的第十四届全国有色金属地质勘查行业发展与改革高层论坛在陕西宝鸡召开。来自全国有色地勘系统的139名代表,在听取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任旭东、中国地质调查局有关部门领导等专题报告后,围绕地勘单位转型升级、绿色勘查等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交流情况表明,有色地勘系统经过近两年的积极实践,已探索出地勘单位转型升级的五大模式。

一是以青海有色为代表的矿产勘查向绿色勘查转型。二是以贵州有色为代表的资源地质向民生地质转型。三是以北京矿产研究院、西北有色、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等为代表的传统服务向高科技含量服务转型。四是以西北有色为代表的单一地质勘查向勘查开发一体化的全产业链条转型。五是以华北有色为代表的由区域经营为主向国际化经营转型。

舆情分析:新华网、新浪、中铝网、上海有色网等媒体进行转载,从613日到16日,共有11条新闻。

h 北斗导航系统服务地矿行业大显身手。中国矿业报613日讯,智慧北斗精准应用峰会611-12日在京举行。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苗前军表示,所有的找矿和矿产资源调查一定是基于原有的地图、基于位置。此前,地矿行业用的都是GPS系统,现在逐渐被北斗系统取代。另外,北斗系统的短报文通讯能实现在偏远地区及时传播有利包括安全方面的信息,保障地质队员人身安全和传达工作信息。而对于矿产开采来说,引入北斗室内定位体系推进安全管理一体化的矿山企业已经有太多成型成功的案例。

据了解,目前,北斗卫星全球系统建设正在加速推进,已发射5颗试验卫星,根据后续组网建设计划,预计将于2018年率先覆盖一带一路国家,并提供基础服务,2020年前后全面建设具备覆盖全球的服务能力。

舆情分析:新京报首先报道《全国317城已应用北斗系统 明年覆盖一带一路国家》,网易、中国网、中国青年网新浪、中华网、重庆时报网等媒体进行了转载和报道,从612日到16日,共有240多条新闻。

海外舆情

h 秘鲁矿工计划719日开始全国罢工。上海有色网614日讯,秘鲁矿工计划于719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无限期的罢工,抗议损害劳动者利益的政府提案,全国联合会矿工,冶金学家和钢铁工人秘书长Ricardo Juarez近日称。联合会组织了110个工会,代表40,000个秘鲁各矿工人的利益,联合会在五月批准罢工但没有设定具体日期。

h 乌兹别克斯坦允许外商开发本国12座金矿乌国新观察612日讯,乌兹别克斯坦政府日前批准了外商投资开发乌国境内12座金矿床。这12座金矿床位于乌兹别克斯坦的4个地区,包括塔什干州、撒马尔罕州、纳沃伊州和卡拉卡尔帕克自治共和国。这些矿床的黄金(C2类)总储量超过145吨。其中最大的两座矿床是撒马尔罕州的加拉布拉克矿床,以及卡拉卡尔帕克斯坦的扎满赛矿床。

此外,投资者们还将有机会参与乌国3个铀矿、8个钨矿以及其他几个铁矿和锂矿的开发。

舆情背景:迄今为止,乌国超过80%的地下资源缺乏中长期发展计划,这对乌兹别克斯坦采矿业的发展和矿产资源基地的补充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h 埃赫曼与青山集团就开发印尼Weda Bay镍项目正式签署协议。新镍网614日讯,埃赫曼(ERAMET)宣布与中国青山集团就开发印尼Weda Bay镍矿项目正式签署协议。合作关系的确立体现出青山集团正式进入Strand Minerals Pte Ltd.埃赫曼(ERAMET)持有43%的股份,青山集团持有57%的股份。埃赫曼(ERAMET)对这座位于哈马黑拉岛(Halmahera Island)的镍矿藏已经进行数年地质勘探研究。青山(Tsingshan)将在印尼扩张其产业结构,通过火法冶炼技术加工镍矿石。合作双方将共享产品。镍合金销售预期将在2020年展开,设计年产能30000金属吨镍。

舆情背景:2006年埃赫曼(ERAMET)获得该矿藏,Weda Bay矿处于普查至详查阶段,通过勘探测定探明的经济资源储量930万金属吨镍。

行业动态

²山东省一勘院在尼泊尔发现大型铜矿。中国矿业报612日讯,山东省地矿局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近日在尼泊尔索卢坤布县瓦普萨(Wapsa)镇发现一处特大型铜矿床,平均品位7.9%,初步预测铜金属资源量达到大型以上规模。据了解,这是尼泊尔发现的第一个大型铜矿,其品位之高,世界罕见。

该矿区位于尼泊尔首都以东135千米,海拔高度1200米至2000米,铜矿体长度1500米、平均厚度约17米,矿体延深大于1000米,矿芯平均品位达7.9%、局部品位31%

²院士专家研讨白云鄂博矿绿色发展。中国国土资源报613日讯,610日,白云鄂博矿绿色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研讨会围绕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前景、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延伸路径、稀土产业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矿区生态治理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交流。

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沈保根,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协会理事长张景安,环保部原总工程师、中国工业环保促进会会长杨朝飞、国土资源部储量司司长鞠建华,分别就稀土资源绿色高效利用、绿色矿区发展、绿色转型的国际经验与环境保护政策创新,以及综合利用与矿山生态治理国土资源新政等主题作了主旨演讲。

²湖北地调院解地球化学含量赋值难题 中国国土资源报 614日讯,近日,湖北省地质调院研发的一种基于多因素的地球化学元素含量赋值方法及系统获得专利。

湖北省地质调院在开展湖北省农业地质相关工作中,为了解决多背景因素地球化学元素含量赋值的难题,创造性的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基于这种思路和方法,该院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原理设计出了满足工作需求的新算法,开发出计算软件,经过实践检验,方法有效、计算准确。

 

                                        投稿人:方秋芸

 

 

 

 

 

 

 

 

 

 

地调舆情DI DIAO YU QING

本刊物由地学情报综合研究与产品研发项目支持

2017年第20期(总第238期)

主编:雒毅

联系电话:(010)66554979

副主编:方秋芸 崔熙琳

联系人:雒毅

责任编辑:李瑞

电子信箱:zxfw@cgl.org.cn

审核:单昌昊 李淑英

单位主页:http://www.cgl.org.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

邮编:10008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