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地调舆情2018年第4期(总第264期)
详细信息   来源:咨询服务室    发布日期:2018年3月2日

 

内部参考

地调舆情

 

2018年第4期(总第264期)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

主办

 

中国地质图书馆

201832

目录

    焦点聚焦

h从地方政府工作报告看矿业发展新机遇

    舆论关注

h新兴产业未雨绸缪,钴矿之战已经打响

h我国氢能商业化拉开帷幕,煤炭清洁利用方式更多元

h中国北方石炭系-二叠系有望成为油气勘探新领域

    海外舆情

h全球油气市场格局深度调整

    行业动态


焦点聚焦

l 从地方政府工作报告看矿业发展新机遇中国矿业报网223日讯,全国各省区市2018年两会近日陆续闭幕。在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各地纷纷勾勒出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图景,并列出了今年的主要工作清单,释放出各地未来发展的重要信息。通过梳理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发现一些动向将为地矿工作转型发展带来新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下关键词中: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河北:全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抓好“三去一降一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内蒙古:18年要大力破除无效供给,加速过剩产能市场出清,加大“僵尸企业”处置力度,建立健全破产重组机制,做好企业债务处置和职工安置工作。

湖北:综合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推动总量性去产能转向结构性优产能,依法处置“僵尸企业”,积极稳妥去杠杆。

新产业新业态

山西: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通用航空、煤层气、现代煤化工等新兴产业集群集聚集约发展。

湖北:大力发展新产业、打造新模式、培育新主体,让新经济尽快挑起大梁。加快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规划建设一批新产业集聚区,谋划推动一批重量级未来产业,推动集成电路、显示面板、北斗导航、新能源汽车等加快成长为千亿产业。

清洁能源

山西:加快建设国家清洁能源基地,构建现代能源体系,优化能源结构,推进煤炭绿色低碳高效开发利用,积极开展煤炭清洁转化、煤层气勘探开发利用等关键共性技术攻关。

重庆: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与能源产业,促进页岩气开发。

四川:深入实施“气化全川、电能替代、清洁替代”工程。

生态环境治理

西藏:加强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推进清洁能源利用,保持西藏天蓝、地绿、水清。

湖北:优化能源结构,有序推进煤改气、煤改电。加强农业面源和土壤重金属污染整治,加快土壤污染源详查,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工程建设。

江西:扎实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

甘肃:继续强力推进祁连山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整治,通过注销、扣除、补偿等方式全面退出矿业权。

基础设施建设

北京:今年要开展地下空间专项规划编制。

上海:强化地下空间等的安全管理,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重庆: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城市地下管网。

广东:推进大中小城市网络化建设,提高中小城市公共服务能力,增强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吸引力和承载力。

湖北:支持江汉战略储气库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抓好武西、郑万、武九、呼南、蒙华铁路湖北段等建设,做好沿江高铁湖北段前期工作。

陕西:开工建设中煤榆林煤炭深加工基地等重大项目,抓好延长石油志丹LNG二期等项目建设。

乡村振兴

河北:开展水污染集中治理攻坚,编制实施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国土绿化三年行动。

青海:引导农牧业加快向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

“一带一路”建设

江西: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赞比亚江西工业园等境外经贸合作区、江西省地矿局伊朗夏拉夫阿巴德金矿等建设。

新疆:有效引导对外投资,支持疆内企业在能源、矿产、电力、化工等优势领域“走出去”,深化与周边国家在钢铁、水泥、装备制造等领域的产能合作。

甘肃: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组成联合体或采用联盟方式组团“出海”,加快推进牙买加甘肃国际产能合作示范产业园、金川公司印尼红土镍矿等境外项目建设。

舆情解析

222日中国矿业报发布此消息后,各大门户网站、地矿类网站、地方地调部门网站等纷纷进行了转载。截至3214时,全网共监测到舆情信息约53条,媒体类型涵盖网媒、微信、微博、博客和APP(图1)。较为活跃的媒体主要有搜狐(5次报道)、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网站(4次报道)和全球矿产资源网(3次报道)等。媒体关注的热词主要为“新机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页岩气、煤炭清洁、低碳、清洁能源、发展、新业态”等(图2)。

1 媒体分布占比图               2 媒体关注热词

 

当前,全球矿业逐渐复苏,行业效益明显好转,在新形势下,中国矿业也面临着转型和升级向何处去的问题。在新的一年,预计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全球经济低碳化、“一带一路”与合作共赢、战略新兴矿产、绿色安全矿山、矿产品国际市场竞争等问题仍将是舆论关注的重点。

舆论关注

l 新兴产业未雨绸缪,钴矿之战已经打响。中国矿业报、观察者网等212~27日发表相关报道,称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和手机等3C数码产品产业的爆发式增长,作为制作电池重要原材料之一的钴,其需求和价格出现了快速增长。目前,国际市场锁定并竞相争夺对钴矿的控制。

舆情背景

钴开采难度大,储量少。自然界钴矿常与镍、铜等矿藏伴生,开采成本高,产能难以有效释放,并且钴金属储量极少,主要集中在刚果(金)、澳大利亚和古巴,全球分布极其不均。

中国对钴需求量大,依赖进口。我国钴消费构成中,电池消费占比78%。随着电动汽车产量的上升,市场对钴的需求可能会更大。中国作为全球钴最大的炼化和消费国家,储量仅占全球总量的1.11%。中国为刚果(金)钴出口的第一大市场。

各界观点

中国政府:去年,中国政府宣布计划在未来三、四年内令现有电池产能翻番,由于中国政府提出了电池能量密度的要求,中国正在研发镍锰钴三元电池,这意味着今后会有更多的镍锰钴电池。

中国矿业报:锂、钴、石墨、铟、铋等战略性新兴矿种正在成为我国企业投资的重要目标。截至2017年底,我国企业在境外参与投资的以钴为伴生矿种的矿业项目达48处。

财联社:苹果正在商谈要跳过中介直接从采矿公司买钴,这是为了保证这一重要的手机电池原料不会因为电动汽车行业的爆发而供应不足。在过去18个月里,钴的价格翻了3倍。

相关分析:苹果介入只是一个催化剂,真正引发这一轮钴资源供应紧张的核心因素仍然是新能源汽车。预计2020年全球钴的需求量达14.65万吨,年平均增速约9%

l 我国氢能商业化拉开帷幕 煤炭清洁利用方式更多元。搜狐网224日讯,前不久,由国家能源集团牵头,联合17家能源、装备制造、交通运输、冶金材料等行业的大型企业、知名高校、研究机构共同发起的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创新战略联盟正式成立。这将全面助力提升我国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的市场成熟度和国际竞争力,也预示着我国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开始进入规范与加速发展新时期。

舆情背景:开发氢能在我国有很大的资源优势,其原料既可以是煤炭、工业尾气,又可以是水。科学合理利用氢能,不仅可以使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方式更多元,还可以消纳利用一些地方的富余电量,促进煤炭及相关能源上下游的互利共赢。

专家观点1杰里米·里夫金在其著作《第三次工业革命》中说,氢是“21世纪的终极能源”。脱碳不断加速、含氢越来越高,这已成为能源开发利用的自然规律和趋势。

专家观点2科技部部长万钢表示,我国能源与制造业大型骨干企业对氢能与燃料电池领域的介入程度有限,至今产业发展仍以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为主。同时,我国基础研发与核心技术投入不足。此外,合适的商业化市场模式尚需探索,特别是新兴应用领域支持不足。

l 中国北方石炭系-二叠系有望成为油气勘探新领域。中国能源智库网31日讯,中国地调局西安地调中心近日组织编撰的专辑发布了对天山-兴蒙构造带以石炭系-二叠系为目的层的油气基础地质调查成果,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北方(天山-兴蒙构造带)石炭系-二叠系具有良好的油气地质条件与资源前景,有望成为油气勘探的新领域。

海外舆情

l 全球油气市场格局深度调整。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228日讯,当前,国际能源格局正在酝酿重大调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美国跻身重要原油出口国。从去年初起,国际油价的上升,美国各石油公司开足马力大幅增产。同时,技术进步也使油气勘探开采的效率大为提升。随着原油产量回升和出口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美国的原油出口不断增长。2017年,美国原油出口量飙升至105万桶/日,美国已成为美洲地区第五大原油出口国。

全球油气勘探走出低谷。2017年随着油价逐渐回升,全球油气勘探走出低谷。但是,目前常规油气发现量面临下滑。与常规油气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持续推进。目前,美国的页岩油气产量在全美油气总产量中的占比分别达到了62%73%

原油贸易重心加速东移。2017年,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进一步攀升至68.5%,中国正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2017年,中国从中东进口原油连续四年下降,从美洲和欧亚地区进口的原油则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今年29日,中国还宣布,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将于326日挂牌交易原油期货。有利于形成反映中国和亚太地区石油市场供需关系的价格体系。

行业动态

²青海将建八大国家重要级矿产资源战略接续地。联合早报227日讯,中共青海省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杨汝坤26日表示,该省2018年将加快建设察尔汗钾盐、柴达木盆地油气资源、共和贵德盆地地热资源、一里坪东台锂矿等八大国家重要级矿产资源战略接续地。

专家观点:杨汝坤表示,对于已经基本查明资源远景的矿床,要通过市场方式尽快出让,引进社会资本加快勘查、开发进程。

舆情背景:该省2017年圈定了一批成矿远景区和找矿靶区,新发现提交普查基地和矿产地13处。共和—贵德盆地在中国首次钻获236摄氏度优质高温干热岩体,都兰县八宝山页岩气资源量预测达6000亿立方米,填补了东昆仑造山带找气空白。

²内蒙古出台加快稀土产业转型升级若干政策。中国国土资源报报网站228日讯,内蒙古自治区政府近日出台《关于加快稀土产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政策》,明确从资金基金支持、原料供给保障、税收支持、土地支持、电价优惠、创新支持和奖励7个方面,力促稀土产业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高水平发展。

舆情背景:内蒙古稀土资源查明储量居全球首位,位于包头市的白云鄂博铁铌稀土共生矿床,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稀土矿山。

 

                                       投稿人:贾凌霄

 

 

 

 

 

 

 

 

 

 

 

 

地调舆情DI DIAO YU QING

本刊物由地学情报综合研究与产品研发项目支持

2018年第4期(总第264期)

主编:雒毅

联系电话:(010)66554979

副主编:方秋芸 崔熙琳

联系人:雒毅

责任编辑:贾凌霄

电子信箱:zxfw@cgl.org.cn

审核:单昌昊 李淑英

单位主页:http://www.cgl.org.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

邮编:10008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