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地震数据存储与交换模型的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地震科学数据涉及的学科领域众多,内容极其丰富,随着地震行业计算机应用的不断深入,在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源后建立了庞大而复杂的信息系统。随之也必然产生了各个局部间数据格式的统一性、一致性和规范性的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解决该问题的设想,并对假设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
引文
[1]孙九林.推进科学数据共享,增强知识创新力[A].李展平主编.科学数据库与信息技术论文集[C].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2]“科学数据共享”调研组.实施科学数据共享工程,增强国家科技创新力[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3]黄鼎成,郭增艳.科学数据共享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4]“地震科学数据共享”项目组.2005年地震科学数据共享可行性研究报告[R].2005
    [5]刘瑞丰,吴忠良,阴朝民等.中国地震台网数字化改造的进展[J].地震学报,2003,25(5):5352540
    [6]刘瑞丰,杨辉,邹立晔等“.国家数字地震台网分中心地震波形数据管理和服务”系统[J].国际地震动态,2004(309):33237
    [7]刘瑞丰,蔡晋安,彭克银,单新建,代光辉,田力,庞丽娜,张爱武.地震,2007,2
    [8]王珊.数据仓库技术与联机分析处理[M].科学出版社.1999
    [9]SEED Reference Manual.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Digital Seismograph Networks,Incorporated Research Institutions for Seis-mology,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
    [10]David S.Frankel,Applying MDA to Enterprise Computing,John Wiley&Sons,Inc.2003,5~15
    [11]Ed Roman,Rima Patel Sriganesh,Gerald Brose,Mastering enterprise JavaBeans,Addison-Wesley,2000
    [12]Workflow Management Coalition,The Workflow Refer-ence Model,WFMC-TC00-1003,Jan1995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