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后即刻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血管意外的潜在危险因素评价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正> 据统计,大地震后近期心血管意外率往往较高,其发病机理迄今未能阐明。本文就大地震后近期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血管意外的诸种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 4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年龄≥61岁。震前血压控制均较理想。当患者所在地区发生里氏7.2级大地震后6周内时有强烈余震发生期间,共发生10起心脏死亡或心脏猝死;而非震区同一时间内仅发生了3起意外。所有对象被分为两组:1组19例为毁灭性地震致无家可归和/或至少1名家族成员因此致残或死亡所引起的高度恐慌心理者;2组23例虽无上述处境,但因惧怕地震而产生中度恐惧心理者。另选16例血压正常老年人,年龄≥61岁,作为对照组。为了评估心血管意外与潜在危险因素间的关系,作者对3组地震前、震后7~14d及数日后能反映血粘度、血流变学及血管内皮功能的血压、血细胞比容、血脂、纤维蛋白原、反式纤维蛋白标记物、纤溶因子(PIC、t—PA抗原及PAI活性)、血管内皮细胞衍生标记物vW因子(vWF)诸指标进行了比较。
引文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