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灾害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灾害学的概念出现较晚 ,对灾害的研究却由来以久。民国时期灾害频繁 ,危害甚巨 ,推动了中国灾害科学的研究。从民初开始 ,尤其是二三十年代 ,中国的灾害研究出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在天文、气象、地质、地震、水利等学科领域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得益于国内科研条件的改善和一批像竺可桢、翁文灏、李仪祉这样著名的科学家的艰苦奋斗。他们的努力大大地推动了灾害研究在中国的发展 ,他们把灾害科学研究从传统带入现代 ,为减灾防灾做出了贡献
引文
〔1〕〔36〕高文学 .中国自然灾害史 (总论 )〔M〕.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97.2 5,388.
    〔2〕〔3〕〔13〕〔33〕〔35〕邓拓 .中国救荒史〔M〕.北京 :北京出版社 ,1998.34 ,6,6,2 70 ,196- 197.
    〔4〕于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早期史考〔A〕.王鸿桢 .中国地质事业早期史〔C〕.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0 .10 4 .
    〔5〕秦馨菱 .中国自建的第一个地震台——鹫峰地震台〔A〕.王鸿祯 .中国地质事业早期史〔C〕.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0 .65.
    〔6〕全国经济委员会 .民国二十四年全国水利建设报告〔A〕.全国经济委员会报告汇编 :第十四集〔C〕.1936.4 3.
    〔7〕徐中舒 .古代灌渠工程原起考〔J〕.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1935,5(2 ) .
    〔8〕易曼晖 .唐代农耕的灌溉作用〔J〕.食货 ,1936,5(3) .
    〔9〕罗尔纲 .道光末年的灾荒〔N〕.益世报 ,1936- 5- 2 4 .
    〔10〕陈高 .中国历代天灾人祸年表〔M〕.上海 :国立暨南大学 ,1939.
    〔11〕〔16〕竺可桢 .中国历史上的气候之变迁〔A〕.竺可桢文集〔C〕.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79.58,58.
    〔12〕竺可桢 .南宋时代我国气候之揣测〔A〕.竺可桢文集〔C〕.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79.52 - 57.
    〔14〕王龙章 .中国历代灾况与赈济政策〔M〕.重庆 :独立出版社 ,194 2 .
    〔15〕 .赈灾辑要〔Z〕.上海 :广益书局 ,1939.
    〔17〕竺可桢 .长江流域 1931年 7月雨量特多之原因〔A〕.竺可桢文集〔C〕.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79.14 0 .
    〔18〕杨达源 ,闾国年 .自然灾害学〔M〕.测绘出版社 ,1993.4 2 - 43.
    〔19〕竺可桢 .直隶地理的环境和水灾〔A〕.竺可桢文集〔C〕.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79.115.
    〔2 0〕〔2 2〕竺可桢文集编辑小组 .竺可桢的生平与贡献〔A〕.竺可桢文集〔C〕.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79.
    〔2 1〕竺可桢 .远东台风的新分类〔A〕.竺可桢文集〔C〕.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79.2 5- 40 .
    〔2 3〕翁心鹤 ,翁心钧 .翁文灏自订年谱初稿〔A〕.近代史资料〔C〕.1996,总 (88) :55.
    〔2 4〕翁文灏 .地震〔M〕.上海 :商务印书馆 ,192 4 .68,192 .
    〔2 5〕黄汲清 ,何绍勋 .中国现代地质学家传 :第一卷〔M〕.长沙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 .54 .
    〔2 6〕翁文灏 .中国地震区分布简说〔A〕.锥指集〔C〕.地质调查所 ,1930 .116.
    〔2 7〕〔2 8〕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编写组 .黄河水利史述要〔M〕.北京 :水利电力出版社 ,1984 .396,387.
    〔2 9〕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编写组 .中国水利史稿 :下册〔M〕.北京 :水利电力出版社 ,1989.4 2 8.
    〔30〕〔31〕吴福桢 ,郑同善 .民国二十三年全国蝗患调查报告〔R〕.实业部中央农业实验所特刊第十号 .实业部中央农业实验所 ,1935.2 6,19.
    〔32〕孙本文 .中国蝗患调查〔J〕.时事月报 ,1934 ,11(5) .
    〔34〕竺可桢 .论祈雨禁屠与旱灾〔A〕.竺可桢文集〔C〕.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79.98.
    〔37〕洪世年 ,陈文言 .中国气象史〔M〕.北京 :农业出版社 ,1983.113.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