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两汉时期的地震与赈济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两汉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地震多发期,频繁的地震与相伴而来的次生灾害给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的损失,由于科技发展水平的限制,当时的人们大多是从灾异谴告这一学说去认识和理解地震。在地震发生后,两汉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赈济措施,主要有减免赋税、徭役,赈贷,节约开支,减轻刑罚和伤亡赈济等,以此来缓和矛盾,保障民生,维护统治。
引文
[1]高建国.灾害学概说[ J].农业考古,1986,(2).
    [2]邓拓.邓拓文集第二卷[M ].北京:北京出版社,1986.
    [3]王会安,闻黎明.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第一卷)[ Z].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
    [4]李善邦.中国地震[M ].北京:地震出版社,1981.
    [5]班固.汉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62.
    [6]荀悦.汉纪[M ].北京:中华书局,2002.
    [7]国语:上[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8]阎丽.董子春秋繁露注译[M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9]周天游.后汉纪校注[M ].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
    [10]范晔.后汉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65.
    [11]王充.论衡[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