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防灾的城市开敞空间规划研究——以无锡太湖新城为例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5·12汶川地震引发了对城市防灾规划建设工作的反思,提出了对城市各级各类开敞空间规划应具备抗震防灾功能、规模、服务半径等要求,并对技术指标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The"5.12 Wenchuan Earthquake"has triggered a great reflection on the urban disaster prevention planning, which requires the urban open space planning setting disaster prevention function,scale and service radius.This paper also explores the technical factors.
引文
[1]李景奇,夏季.城市防灾公园研究,中国园林,2007(5).
    [1]齐瑜.北京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与建设[J].中国减灾,2005(1).
    [2]苏幼坡,马亚杰等.日本防灾公园的类型、作用与配置原则[J].世界地震工程, 2004(2).
    [3]李繁彦.台北市防灾空间规划[J].城市发展研究,2001(6).
    [4]金磊,周有芒.城市安全空间设计研究:兼议城市防灾公园规划设计的指标配置[J].建筑创作,2007(9).
    [5]白伟岚等.落实城市公园在城市防灾体系中的作用——以北京曙光防灾公园设计方案为例[J].中国园林,2006(9).
    [6]沈悦(日)齐藤庸平.日本公共绿地防灾的启示[J].中国园林,2007(7).
    [7](日)齐藤庸平,沈悦.日本都市绿地防灾系统规划的思路[J].中国园林,2007 (7).
    [8]许浩.国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9]雷芸.阪神淡路大地震后日本城市防灾公园的规划与建设[J].中国园林,2007 (7).
    [10]李景奇,夏季.城市防灾公园研究[J].中国园林,2007(7).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