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基于生态修复的城市河道水环境设计——以中德生态园山王河湿地公园为例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随着生态修复与生态工程的理念在规划设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进行城市河道景观改造时把生态学的原理运用到园林工程中变得十分普遍。本文以青岛中德生态园区的山王河湿地公园为例,分析城市河道型湿地的特征并总结设计原则,进而从城市河道水环境的角度出发,由河道基底重建、水资源平衡、水体生态系统重建和滨水景观效果几方面入手进行河道水环境的总体规划设计。为城市河道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良性循环提供有效的方法与途径,发挥河流湿地原有的蓄洪防灾和城市绿肺的功能,在保证景观效果的同时获得足够的生态收益。
        
引文
[1]傅强.浅析河道治理中生态修复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4).
    [2]李怀甫.论生态恢复与水土保持[C].中国科协2005学术年会.2005:10-14.
    [3]肖可.城市河流型湿地公园生态修复探讨[D].西南大学,2017.
    [4]曾辉,李超,陈勇.景观生态学理论在邢江河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中的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2014,(15):128-130.
    [5]王胜永.城市湿地公园分类与营建模式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
    [6]郝建娟,胡光周.对合理规划湿地公园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5).
    [7]艾晓燕,徐广军.基于生态恢复与生态修复及其相关概念的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0,38(3):45-46.
    [8]徐银芳.城市湿地公园参与性景观设计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
    [9]韩阳.城市公园湿地保护规划研究[D].湖南大学,2006.
    [10]吕慧,谭茗.“最小干预”原则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福建林业科技,2013,40(02):163-165+175.
    [11]荣冰凌.城市控规层面的生态规划探索与实践——以中德生态园为例[J].建设科技,2016(12):30-31.
    [12]叶浩然.湿地补水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J].水利经济,2016,34(02):36-40+84.
    [13]蔡小林.对北方城市人工湿地公园建设的思考[J].山西建筑,2008(11):354-355.
    [14]陈岩.人工湿地对保护水环境的影响研究与讨论[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04):16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