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天空审美:领域、性质与价值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Sky Aesthetics: Field, Nature and Value
  • 作者:廖建荣
  • 英文作者:LIAO Jian-rong;
  • 关键词:天空审美 ; 自然审美 ; 环境美学 ; 环境危机
  • 中文刊名: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机构:广东工业大学;
  • 出版日期:2019-01-25
  • 出版单位: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年:2019
  • 期:01
  • 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学科共建项目(项目编号:GD14XZX05)
  • 语种:中文;
  • 页:13-15
  • 页数:3
  • CN:41-1027/C
  • ISSN:1001-8204
  • 分类号:TU-023
摘要
天空审美是最原初、最为普遍和最特殊的自然审美活动之一。天空审美的领域宽广,既有日常感知领域,还有科技观测领域和想象领域。天空审美性质除了想象性、艺术性,还有科学性。天空审美价值首先是其崇高感和神圣感激发人探索未知领域的好奇,感悟对宇宙的敬畏;其次是促进环境伦理的发展,纠正人类中心主义的偏执,并使人从宇宙的宏观视野反思人与地球的关系,即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无可替代的诺亚方舟;再次是日益受到损害的天空之美发出了环境危机无处不在的严峻警示,敦促人们投身于环境保护运动,捍卫天空之美。
        
引文
[1]凯·埃·吉尔伯特,赫·库恩.美学史[M].夏乾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2] Ronald W .Hepburn. The Aesthetics of Sky and Space[J].Environmental Value.Vol.19,2010,(3).
    [3] 康德.判断力评判[M].邓晓芒,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4] 爱默生.论自然[M]. 赵一凡,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
    [5] 乔治·桑塔耶纳.美感[M].缪灵珠,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6] 霍布姆斯·罗尔斯顿.森林中的审美体验[J].张敏,潘淑兰,译.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
    [7] Arnold Berleant.The Aesthetics of Environment[M].Philadelphia:Temple University Press, 1992.
    [8]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9] 马丁·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M].孙周兴,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