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基于模糊数学的安徽双季早稻生长季气候适宜性评价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Evaluation of climate suitability for double-season early rice growing season in Anhui Province based on fuzzy mathematics
  • 作者:王学林 ; 柳军 ; 黄琴琴 ; 胡森林 ; 王建华
  • 英文作者:Wang Xuelin;
  • 关键词:安徽 ; 双季早稻 ; 气候适宜性 ; 气候变化
  • 中文刊名:江苏农业科学
  • 英文刊名: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 机构:安徽省合肥市气象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气象局;
  • 出版日期:2019-05-07 17:00
  • 出版单位:江苏农业科学
  • 年:2019
  • 期:07
  • 基金:安徽省气象局硕博士工作启动经费项目(编号:RC201707)
  • 语种:中文;
  • 页:62-68
  • 页数:7
  • CN:32-1214/S
  • ISSN:1002-1302
  • 分类号:S511.31;S162
摘要
利用安徽省均匀分布的国家常规气象观测站1965—2012年逐日气象观测数据,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构建了基于降水量、日照时数及温度的安徽省双季早稻不同生育期气候适宜度模型。运用Matlab软件计算各站点不同水稻生育期气候适宜度日值,在此基础上,统计分析了不同发育阶段各气象要素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双季早稻降水、日照、温度及气候适宜度分布存在空间差异,总体上南部优于北部,而且这种空间分布差异随生育阶段而改变;(2)双季早稻降水、日照、温度及气候适宜度值在不同发育阶段有所不同,早稻温度适宜度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而日照和降水适宜度则总体呈微弱下降趋势。(3)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降水量和日照时数随着温度升高,受到了一定负影响,使得二者都对水稻生长产生了负效应,而这种效应的叠加,在某种程度上,增大了气候的不适宜性,不利于水稻的发育。
        
引文
[1]陈国祯,顾恒岳.农业气候的适宜度模型[J].西南农学院学报,1982(4):21-25.
    [2]顾恒岳,艾南山,陈国祯.中国农业气候的动态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3,19(4):144-151.
    [3]晏路明.福建省中亚热带农业气候系统功能评价的数学模型[J].自然资源,1991(1):41-47.
    [4]黄璜.中国红黄壤地区作物生产的气候生态适应性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1996,11(4):340-346.
    [5]罗怀良,陈国阶.四川洪雅县农业气候适宜度评价[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1,22(5):279-282.
    [6]王雪娥.玉米气候适宜度动态模型的建立和应用[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2,15(2):63-72.
    [7]蔡福,张淑杰,纪瑞鹏,等.近30年辽宁玉米水分适宜度时空演变特征及农业干旱评估[J].应用生态学报,2015,26(1):233-240.
    [8]魏瑞江,宋迎波,王鑫.基于气候适宜度的玉米产量动态预报方法[J].应用气象学报,2009,20(5):622-627.
    [9]易雪,王建林,宋迎波.气候适宜指数在早稻产量动态预报上的应用[J].气象,2010,36(6):85-89.
    [10]侯英雨,张艳红,王良宇,等.东北地区春玉米气候适宜度模型[J].应用生态学报,2013,24(11):3207-3212.
    [11]黄淑娥,田俊,吴慧峻.江西省双季水稻生长季气候适宜度评价分析[J].中国农业气象,2012,33(4):527-533.
    [12]马树庆.吉林省农业气候研究[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4.
    [13]赵峰,千怀遂,焦士兴.农作物气候适宜度模型研究——以河南省冬小麦为例[J].资源科学,2003,25(6):77-82.
    [14]张淑莹,熊应祥,罗巧梅.六枝日照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分析[J].耕作与栽培,2010(4):46,4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