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耕地保护研究进展及其对广西耕地保护的启示——广西耕地红线研究系列论文之七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On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Farmland Protection and the Reflection on the Farmland Protection in Guangxi:Serial Research Paper on Guangxi's Farmland Redline(Ⅶ)
  • 作者:左旭阳
  • 英文作者:ZUO Xuyang;
  • 关键词:耕地保护 ; 基本农田 ; 粮食安全
  • 中文刊名: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angxi Teachers Education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机构:广西国土资源厅;
  • 出版日期:2019-07-26 10:24
  • 出版单位: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年:2019
  • 期:04
  • 基金:广西国土资源厅重点课题“广西耕地红线研究”(GXZC2015-G3-0254-KLZB-D)
  • 语种:中文;
  • 页:102-106
  • 页数:5
  • CN:45-1068/C
  • ISSN:1002-5227
  • 分类号:F323.211
摘要
耕地保护是学术界一直以来比较关注的问题,有很多国家进行了耕地保护的实践,也有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基于耕地保护领域国内外的研究进展,给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耕地保护提供借鉴,研究提出了保有一定数量的耕地是维护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耕地保护由单一目标向多目标保护转变;耕地保护必须走数量—质量—空间—生态"四位一体"保护路线的启示。
        
引文
[1]左旭阳,孔祥斌,等.广西耕地红线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9-20.
    [2]蔡玉梅,张文新,刘彦随.中国耕地需求量的多目标预测与分析[J].资源科学,2007,29(4):134-138.
    [3]车凤善,张迪.美国农地保护政策演变及对我国的借鉴[J].国土资源情报,2004(3):21-26.
    [4]陈百明.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态势与对策[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4,25(5):1-4.
    [5]陈桂坤,张蕾娜,程峰,等.数量质量并重管理的耕地保护政策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9(12):39-43.
    [6]杨邦杰,郧文聚.论坚守耕地红线的内涵[J].中国发展,2008,8(2):1-4.
    [7]孔祥斌.粮食安全,不能忽视耕地的作用:对茅于轼先生的“18亿亩红线与粮食安全无关”的回应[J].中国土地,2011(6):57-60.
    [8]郝芳华,常影,宁大同.中国耕地资源面临的挑战与可持续利用对策[J].环境保护,2003(4):30-33.
    [9]姜宏.耕地红线的合理性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3(25):36-37.
    [10]方贤雷,邓映之,杜文玲.美国的耕地保护制度经验及对我国耕地保护的启示[J].中国商届:上半月,2010(3):56-57.
    [11]孔祥斌,张凤荣,姜光辉,等.国外农用地保护对北京市耕地保护的启示[J].中国土地科学,2005,19(5):50-54.
    [12]程锋,石英,朱德举.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的计算机辅助系统设计[J].计算机与农业,2002(5):5-7.
    [13]张英,潘瑜春,王依贺,等.基于农用地经济等别的耕地入选基本农田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2(3):37-40.
    [14]郑纪芳,史建明.国内外耕地保护问题研究综述[J].生产力研究,2009(5):161-163.
    [15]王卿,陈绍充.基于粮食安全视角的“18亿亩耕地红线”的战略意义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0(3):75-78.
    [16]王万茂.基本农田保护:历史与反思[J].中国土地,2009(6):23-25.
    [17]田秋霞,张仁陟.社会转型期县域耕地需求量组合研究[J].浙江农业学报,2014(1):171-176.
    [18]牛海鹏,杨小爱,张安录,等.国内外耕地保护的经济补偿研究进展述评[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26(1):24-27.
    [19]任艳敏,唐秀美,刘玉,等.考虑耕地生态质量的基本农田划定方法[J].农业工程学报,2014,30(24):298-307.
    [20]唐宽金,郑新奇,姚金明,等.基于粮食生产能力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方法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27(6):105-10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