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氮肥和穴苗数对机插中粳稻金粳818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Influences of nitrogen and seedling number per hill on yield and nitrogen uptake and utilization of mechanical transplanted japonica rice cultivar “Jinjing 818”
  • 作者:张军 ; 王爱华 ; 方书亮 ; 周冬冬 ; 李必忠 ; 张永进 ; 刘忠红 ; 葛梦婕
  • 英文作者:Zhang Jun;
  • 关键词:机插中粳稻 ; 施氮量 ; 穴苗数 ; 产量 ; 产量构成因素 ; 群体特征 ; 氮素吸收利用
  • 中文刊名:江苏农业科学
  • 英文刊名: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 机构:江苏省淮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出版日期:2019-08-30 15:22
  • 出版单位:江苏农业科学
  • 年:2019
  • 期:15
  •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编号:2016YFD0300503);; 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编号:SXGC(2017)111];; 江苏省“333”工程项目(编号:BRA2017257);; 淮安市“533英才工程”科研项目(编号:HAA201757)
  • 语种:中文;
  • 页:121-125
  • 页数:5
  • CN:32-1214/S
  • ISSN:1002-1302
  • 分类号:S511.22
摘要
为探讨淮北地区机插粳稻绿色高效栽培技术关键。以中熟中粳金粳818为材料,研究施氮量和穴苗数对其产量、群体特征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增加,水稻产量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以施氮量270 kg/hm~2处理的产量最高,氮素吸收利用率呈降低的变化趋势,以225 kg/hm~2处理最高。同一施氮量条件下,随着穴苗数增加,各处理产量变化趋势不同,其中以270 kg/hm~2条件下的5苗/穴处理产量最高,而氮素吸收利用率呈降低趋势,均以3苗/穴处理最高。施氮量270 kg/hm~2结合栽插密度5苗/穴的处理群体茎蘖动态升降平稳,中后期具备较高的光合物质生产能力,最终实产最高,且群体的氮素吸收利用率达44.28%,表明适度增密减氮可作为当地机插稻节肥高效生产的科学参考。
        
引文
[1]魏海燕,李宏亮,程金秋,等.缓释肥类型与运筹对不同穗型水稻产量的影响[J].作物学报,2017,43(5):730-740.
    [2]杨雄,马群,张洪程,等.不同氮肥水平下早熟晚粳氮和磷的吸收利用特性及相互关系[J].作物学报,2012,38(1):174-180.
    [3]冯洋,陈海飞,胡孝明,等.高、中、低产田水稻适宜施氮量和氮肥利用率的研究[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4,20(1):7-16.
    [4]王军,仲维功,杨杰,等.不同基本苗对‘南粳51’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5,31(9):40-43.
    [5]许轲,周兴涛,曹利强,等.不同类型钵苗及摆栽密度对粳型超级稻氮素吸收利用与转运特征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3,46(23):4876-4892.
    [6]陈健晓,林朝上,胡春花,等.不同栽培密度对博优225产量与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J].广东农业科学,2012(7):34-37.
    [7]谢小兵,周雪峰,蒋鹏,等.低氮密植栽培对超级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J].作物学报,2015,41(10):1591-1602.
    [8]王绍华,曹卫星,丁艳锋,等.基本苗数和施氮量对水稻氮吸收与利用的影响[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3,26(4):1-4.
    [9]袁奇,于林惠,石世杰,等.机插秧每穴苗数对水稻分蘖与成穗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07,23(10):121-125.
    [10]彭长青,李世峰,卞新民,等.机插水稻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的适宜值[J].应用生态学报,2006,17(9):1619-1623.
    [11]凌励.机插水稻分蘖发生特点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改进的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05(3):14-19,12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