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20世纪60~70年代湖北省推广绿肥的历史考察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A Historical Investigation on the Promotion of Green Manure in Hubei Province From 1960s to 1970s
  • 作者:岳仁崇
  • 英文作者:Yue Renchong;
  • 关键词:20世纪60~70年代 ; 湖北省 ; 绿肥
  • 英文关键词:1960s~1970s;;Hubei Province;;green manure
  • 中文刊名:当代中国史研究
  • 英文刊名:Contemporary China History Studies
  • 机构: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7-25
  • 出版单位:当代中国史研究
  • 年:2019
  • 期:04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中国农地制度变迁与农民经济行为研究(1949~1984)”(16BJL015);; 贵州财经大学引进人才科研项目“湖北省农业学大寨运动研究(1956~198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89-99+159-160
  • 页数:13
  • CN:11-3200/K
  • ISSN:1005-4952
  • 分类号:S142
摘要
20世纪60~70年代,缺乏肥料是制约我国粮食增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为了促进粮食增产,湖北省采取了样板示范、进行技术培训、加强田间管理等措施大力推广绿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肥料不足的问题,对农业增产做出了重要贡献。
        From 1960 s to 1970 s, lack of fertilizer wa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restricting the increase of grain production in China. Under the historical conditions at that time, in order to promote grain production, Hubei Province adopted measures of model demonstration, technical training and guidance, strengthening field management and so on to vigorously promote green manure, which not only solved the problem of insufficient fertilizer to a great extent, but also mad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引文
[1]焦彬:《论我国绿肥的历史演变及其应用》,《中国农史》1984年第4期。
    [2]《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2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549页。
    [3]《湖北省志·农业》上,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42、343页。
    [4]徐鹏航主编:《湖北工业史》,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37页。
    [5]湖北省农业厅:《关于请求供应磷肥的报告》,湖北省档案馆:SZ107-3-812。
    [6]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物资统计局编:《中国工业经济统计资料1949~1984》,中国统计出版社1985年版,第178页。
    [7]湖北省农业厅:《关于抓好绿肥生产的紧急通知》,湖北省档案馆:SZ107-1-85。
    [8]湖北省农业厅:《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由点到面积极推广稻田养萍的意见报告》,湖北省档案馆:SZ107-1-106。
    [9]湖北省农业厅:《关于放手发动群众,大抓稻田养萍的通知》,湖北省档案馆:SZ107-1-85。
    [10]湖北省人民委员会:《省人民委员会关于下达草籽派购任务的通知》,湖北省档案馆:SZ107-3-817。
    [11]湖北省农业厅:《关于作好草子计划留种的通知》,湖北省档案馆:SZ107-3-812。
    [12]湖北省农业厅:《田箐栽培技术》,湖北省档案馆:SZ107-3-816。
    [13]湖北省农业厅:《关于做好绿肥播种前的技术准备工作的通知》,湖北省档案馆:SZ107-3-816。
    [14]湖北省革命委员会农业局:《关于做好草子绿肥压青、留种的意见》,湖北省档案馆:SZ107-5-241。
    [15]湖北省农业厅:《关于钙镁磷肥现场会议情况的报告》,湖北省档案馆:SZ107-3-815;湖北省农业厅:《关于解决磷肥供应问题的报告》,湖北省档案馆:SZ107-3-815。
    [16]湖北省农业厅:《关于红萍安全越夏的技术要点》,湖北省档案馆:SZ107-1-85。
    [17]湖北省农业厅:《1963年农业部门工作基本总结》,湖北省档案馆:SZ107-1-69。
    [18]湖北省农业厅:《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向绿肥稳产、高产进军的意见》,湖北省档案馆:SZ107-1-106。
    [19]湖北省农业厅:《关于发展红萍的意见》,湖北省档案馆:SZ107-1-85;湖北省农业厅:《关于放手发动群众大搞红萍冬季育种的意见》,湖北省档案馆:SZ107-1-85。
    [20]湖北省农业厅:《关于放手发动群众大搞红萍冬季育种的意见》,湖北省档案馆:SZ107-1-85。
    [21]枝江县人民委员会:《关于请示解决红花草子绿肥种子的报告》,湖北省档案馆:SZ107-1-85。
    (1)绿肥是指将绿色植物体翻压、堆制或沤制而成的肥料,是中国传统的有机肥料之一。
    (2)如聂军等:《湖南省绿肥作物生产现状与展望》,《湖南农业科学》2009年第2期;单英杰、倪治华:《浙江省绿肥生产与推广应用现状及对策建议》,《浙江农业科学》2016年第2期;王建红等:《浙江省绿肥发展历史、现状及对策》,《浙江农业学报》2009年第11期;郑普山等:《山西省绿肥作物种植历史、现状及对策》,《山西农业科学》2010年第12期;等等。
    (1)根据《湖北省志·农业》上(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73页相关数据计算得出。
    (1)此处的《纲》系《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的简称,文件提出:“从一九五六年开始,在十二年内,粮食每亩平均年产量,在黄河、秦岭、白龙江、黄河(青海境内)以北地区,由一九五五年的一百五十多斤增加到四百斤;黄河以南、淮河以北地区,由一九五五年的二百零八斤增加到五百斤;淮河、秦岭、白龙江以南地区,由一九五五年的四百斤增加到八百斤。”参见《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于一九六○年四月十日通过)》,《人民日报》1960年4月12日。
    (1)所谓“两补”,即一要对出苗率低的田补种蚕豆或油菜;二要对没有结瘤的田尽可能补接根瘤菌或老田菌土。所谓“五防”,即一要根据阴雨连绵的特点,突击开沟防渍;二要注意天气变化,如果冬春缺雨,要灌水防旱;三要在入冬之前,对未施肥的田早追磷肥促苗壮长,或施灰渣粪保暖防冻;四要观察病虫发生情况,施药防病虫;五要固定专人管理,防止人畜践踏。参见湖北省农业厅:《关于当前绿肥播种情况和今后管理意见的报告》,湖北省档案馆:SZ107-3-81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