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清代肉桂产地变迁与国内外贸易探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Analysis on the Changes of Cinnamon Origin and Domestic and Foreign Trade in the Qing Dynasty
  • 作者:李丹丹 ; 王元林
  • 英文作者:LI Dan-dan;WANG Yuan-lin;Research Center of History Geography,Jinan University;The Thirteen-Hong Research Institute,Guangzhou University;
  • 关键词:清代 ; 肉桂 ; 广州口岸 ; 国内外贸易 ; 垄断
  • 英文关键词:Qing dynasty;;cinnamomum cassia;;Guangzhou Port;;domestic and foreign trade;;monopoly
  • 中文刊名:中国农史
  • 英文刊名:Agricultural History of China
  • 机构:暨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暨岭南文化艺术研究院;
  • 出版日期:2019-07-09 13:08
  • 出版单位:中国农史
  • 年:2019
  • 期:03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广州十三行中外档案文献整理与研究”(18ZDA195)
  • 语种:中文;
  • 页:116-124
  • 页数:9
  • CN:32-1061/S
  • ISSN:1000-4459
  • 分类号:F329;F752.9;K249
摘要
清代肉桂作为岭南道地药材与珍贵香料,因其经济价值高和市场需求广,肉桂国内外贸易趋于兴盛。依托珠江与长江四通八达的水运网络,肉桂内销于广州、北海、厦门、上海等沿海开埠港口与中西部内陆偏远地区。随着新兴航线开辟与来华商船增多,肉桂远销至英国、美国、欧洲大陆等国家与地区。受消费方式、供求关系、口岸开放及安南、锡兰肉桂市场影响,肉桂出口国家结构、贸易方式与性质发生极大变化。清代肉桂垄断贸易与政府反垄断措施,亦反映了其"便民怀远"的贸易观。
        In the Qing Dynasty, cinnamon was used as a kind of medicinal materials and precious spices in Lingnan. Due to its high economic value and wide market demand, domestic and foreign trade of cinnamon has prospered. Relying on the water transportation network of the Pearl River and the Yangtze River, Cinnamon was sold in coastal ports such as Beihai, Guangzhou, Xiamen and Shanghai, and remote areas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hinterlan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w routes and the increase of merchant ships coming to China,Cinnamon is exported to the Britain, the United States, continental Europe and other countries and regions. Af‐fected by consumption patterns, supply and demand, port opening, and the Annan and Ceylon cinnamon mar‐kets, the structure, trade patterns and nature of cinnamon exports have undergone tremendous changes. The monopoly trade of cinnamon and the government's anti-monopoly measures in the Qing Dynasty also reflected the trade view of"convenient people and far-sighted mind".
引文
[1]中国《山海经》学术讨论会.《山海经》新探[M].四川省社会科学院,1986.
    [2]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料:1840-1895[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3][法]费尔南·布罗代尔.地中海与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贸易[M].唐家龙,曾培耿,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4][法]费尔南·布罗代尔. 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M].顾良,施康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5][美]马士.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
    [6]广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广州海关编纂委员会.近代广州口岸经济社会概况——粤海关报告汇集[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
    [7]梁碧莹.广州口岸与美国对华贸易的缘起[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6).
    (1)主要研究成果有:李艳、苗明三《肉桂的化学、药理及应用特点》,《中医学报》2015年第9期;韦如萍、黄永芳、胡德活、郑永光《肉桂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经济林研究》2006年第3期。
    (2)目前研究成果有:谢必震、傅朗《清代中国药材输入琉球考》,《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1期;廖兵《民国时期广西肉桂发展初探》,《惠州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等。
    (3)[晋]嵇含:《南方草木状》卷中,中华书局,1985年,第7页。
    (4)[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34《木部》,华夏出版社,2011年,第1294页。
    (5)[宋]寇宗奭:《图经衍义本草》卷20,上海涵芬楼影印正统道藏本。
    (6)[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34《木部》,华夏出版社,2011年,第1293页。
    (7)[战国]韩非著,李维新校注:《韩非子》卷11,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282页。
    (8)范祥雍批校:《南华真经批校》卷2《人间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161页。
    (9)[汉]史游:《急就篇》卷4,中华书局,1985年,第279页。
    (10)[宋]黄震:《黄氏日抄》卷67,《文津阁四库全书》第235册,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496页。
    (11)[宋]周去非著,杨武泉校注:《岭外代答校注》卷8《花木门》,中华书局,1999年,第287页。
    (12)[清]魏笃修,王俊臣纂:同治《浔州府志》卷4《物产》,《地方志人物传记资料丛刊》第41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6年,第416页。
    (13)[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34《木部》,华夏出版社,2011年,第1293页。
    (1)[明]方以智:《物理小识》卷5《医药类下》,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17页。
    (2)[战国]吕不韦编,[汉]高诱注:《吕氏春秋》卷14《孝行览二》,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第142页。
    (3)见徐南洲:《试论招摇山的地理位置——兼及杻阳山》,中国《山海经》学术讨论会编:《<山海经>新探》,四川省社会科学院,1986年。
    (4)[晋]嵇含:《南方草木状》卷上,中华书局,1985年,第1页。
    (5)[唐]陈藏器著,尚志钧辑校:《本草拾遗》卷4《木部》,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第172页。
    (6)[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中华书局,1991年,第22页。
    (7)[宋]戴侗:《六书故》卷21,中华书局,2012年,第487页。
    (8)[清]黄志璋:康熙《全州志》卷1《物产》,《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第48册,中国书店,1992年,第596页。
    (9)李樹柟等编辑:民国《昭平县志》卷6《物产部》,(台北)成文出版社,1934年,第173页。
    (10)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第2册,中华书局,1984年,第2230页。
    (11)黄占梅修,程大璋纂,民国《桂平县志》卷4《山川上》,(台北)成文出版社,1920年,第99页。
    (12)[清]魏笃修,王俊臣纂:同治《浔州府志》卷4《物产》,《地方志人物传记资料丛刊》第41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6年,第416页。
    (13)[清]赵翼:《檐曝杂记》卷3,中华书局,1982年,第48页。
    (14)[宋]唐慎微:《证类本草》卷12《木部》,《文津阁四库全书》第245册,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585页。
    (15)[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卷25《木语》,中华书局,1985年,第614页。
    (16)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第2册,中华书局,1984年,第2230页。
    (17)[明]李贤等:《明一统志》卷87,《文津阁四库全书》第161册,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707页。
    (18)[清]檀萃:《滇海虞衡志校注》,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261页。
    (1)宣统《续蒙自县志》卷2《物产》,《中国地方志集成·云南府县志辑49》,凤凰出版社,2009年,第218页。
    (2)袁嘉谷编纂:民国《石屏县志》卷18,《中国地方志集成·云南府县志辑52》,凤凰出版社,2009年,第267页。
    (3)[清]王闾运等:同治《桂阳直隶州志》卷23《洞傜》,岳麓书社,2011年,第506页。
    (4)[清]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卷33《木类》,中华书局,1963年,第768页。
    (5)[清]董兴祚:光绪《安定县志》卷1《物产》,《故宫珍本丛刊》第192册,海南出版社,2001年,第26页。
    (6)[清]陈文纬修,屠继善纂:光绪《恒春县志》卷15《山川》,(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第465页。
    (7)[宋]周去非著,杨武泉校注:《岭外代答校注》卷8《花木门》,中华书局,1999年,第287页。
    (8)《Decennial Reports,KIUNGCHOW,1882-1891》,《中国旧海关史料》第152册,第632-633页。
    (9)[清]周凯修,凌翰等纂:道光《夏门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年,第152页。
    (10)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料:1840-1895》,科学出版社,2016年,第554页。
    (11)[清]阮升基修,宁楷等纂:嘉庆《宜兴县志》卷末,(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第523页。
    (12)余谊密等修,鲍实等纂:民国《芜湖县志》卷24《赋税》,(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第341页。
    (13)[清]廖恩樹修,萧佩声纂:同治《巴东县志》卷11《物产》,(台北)成文出版社,1975年,第609页。
    (1)[清]管贻葵修,陈锦纂:光绪《罗田县志》卷6《人物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北府县志辑21》,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461页。
    (2)《海内十洲记》,[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华夏出版社,1996年,第150页。
    (3)[法]费尔南·布罗代尔著,唐家龙,曾培耿等译:《地中海与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贸易》第1卷,商务印书馆,2013年,第825页。
    (4)[法]费尔南,布罗代尔著,顾良、施康强译:《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1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第257页。
    (5)按《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1担(picul)=100斤(catties)。
    (6)[美]马士:《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第5卷,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225页。
    (7)[美]马士:《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第2卷,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229-231页。
    (8)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第2册,中华书局,1984年,第2229页。
    (9)广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广州海关编纂委员会:《近代广州口岸经济社会概况——粤海关报告汇集》,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81页。
    (1)[清]丁克柔:《柳弧》卷2《药材》,中华书局,2002年,第85页。
    (2)[美]马士:《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第5卷,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162页。
    (3)[美]马士:《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第2卷,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112页。
    (4)[美]马士:《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第2卷,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10、112、229-231页。
    (5)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1840-1895》,科学出版社,2016年,第258页。
    (6)[清]郑光祖:《一斑录·杂述四》,中国书店,1990年,第854页。
    (7)[清]赵翼:《檐曝杂记》卷3,中华书局,1982年,第48页。
    (8)[清]梁章钜:《浪迹丛谈》卷8,中华书局,1981年,第145页。
    (1)[清]郑萦等修,桂坫等纂:宣统《南海县志》卷4《物产》,(台北)成文出版社,1974年,第605页。
    (2)广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广州海关志编纂委员会:《近代广州口岸经济社会概况——粤海关报告汇集》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50页。
    (3)《时务通考》卷31《医学五》,清光绪二十三年点石斋石印本。
    (4)[清]徐继畲:《瀛寰志略》卷3,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第70页。
    (5)梁碧莹:《广州口岸与美国对华贸易的缘起》,《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6期。
    (6)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1840-1895》,科学出版社,2016年,第258页。
    (7)[美]马士:《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第5卷,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225页。
    (8)[美]马士:《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第2卷,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10页。
    (9)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1840-1895》,科学出版社,2016年,第196页。
    (1)[清]王先谦:《五洲地理志略》卷4,《四库未收书辑刊》第8辑第4册,北京出版社,1997年,第660页。
    (2)《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6》卷79,中华书局,1964年,第3144页。
    (3)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第2册,中华书局,1984年,第2229页。
    (4)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第2册,中华书局,1984年,第2229页。
    (5)[清]佚名:《秘阁元龟政要》卷16,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第2479页。
    (6)《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6》卷79,中华书局,1964年,第3144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