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尖山营地质灾害变形机制及稳定性分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邹银先 ; 邹凤钗 ; 丁恒
  • 关键词:地质灾害 ; 变形机制 ; 稳定性
  • 中文刊名:西部探矿工程
  • 英文刊名:West-China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 机构: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院;
  • 出版日期:2019-10-15
  • 出版单位:西部探矿工程
  • 年:2019
  • 期:10
  • 基金:贵州省山地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黔科合平台人才[2017]5402);; 贵州岩溶山区崩滑灾害成灾机理与早期识别(黔科合支撑[2017]2814)
  • 语种:中文;
  • 页:25-29
  • 页数:5
  • CN:65-1124/TD
  • ISSN:1004-5716
  • 分类号:P694
摘要
2005年以来,水城县尖山营一带时常发生零星崩落,到2018年4月,尖山营一带存在高陡边坡、山体开裂严重,发现多处破碎孤立的危岩体,并时常发生零星崩落,该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危害程度大。在对尖山营地质灾害的基本特征、变形机制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所处的变形阶段进行稳定性评价。
        
引文
[1]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院.贵州省水城县发耳镇尖山营地质灾害危险性(一级)评估报告[R].2018.
    [2]杨胜元,张建江,等.贵州环境地质[M].贵州:贵州科技出版社,2008:146-147.
    [3]邵林,等.贵州矿山地质灾害类型及其基本特征[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1,22(3):59.
    [4]朱要强,等.兴仁县新龙场镇“采空”结构型滑坡变形机制与监测预警[J].贵州地质,2018(3):35.
    [5]朱立军,等.中国西南岩溶山地重大地质灾害成灾机理与监测预警预报系统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