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法的城市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子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城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为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城市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素包含了社会、经济,生态、水质等诸多方面,构建主要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回归分析模型对唐山市进行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偏最小二乘法能够较全面解水资源承载力变化中精确的因子信息,遴选的9个评价指标自变量与因变量呈现依据关系,符合唐山市的实际情况。
        
引文
[1]张丽.水资源承载能力与生态需水量理论及应用[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 2005. 5-6.
    [2]段青春,刘昌明,等.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概念机研究方法的探讨[J].地理学报. 2010. 65(1):82-90.
    [3]葛强,雷艳娇.云南省水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利用研究[J].人民珠江. 2014.(1):29-31.
    [4]Feng L H,Zhang X C,Luo G Y. Application of system dynamics inanalyzing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water resources in Yiwu City,China[J].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s in Simulation,? 2008,? 79:269-278.
    [5]金菊良,陈磊,陈梦璐,等.基于集对分析和风险矩阵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J].人民长江. 2018. 49(7):35-41.
    [6]马峰,王千,等.基于指标体系投影寻踪模型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2. 10(3):62-66.
    [7]左其亭.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理论·方法·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8]张满银,张虎元,孙志忠,等.基于PLS的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影响因子分析[J].人民黄河. 2008. 30(4):40-41,43.
    [9]陈威,艾婵.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武汉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36(1):75-79.
    [10]李辉,金菊良,张礼兵,等.基于联系数的安徽省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及空间差异诊断分析[J].水电能源科学. 2018. 36(2):101-10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