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共情、融合与互动: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际传播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Empathy, Integration and Interaction: the International Dissemination of the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 作者:邢戎 ; 王婧
  • 英文作者:XING Rong;WANG Jing;
  •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 ; 对外传播 ; 政治传播
  • 中文刊名: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Shengli Oilfield
  • 机构:国防大学政治学院;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5-20
  • 出版单位: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 年:2019
  • 期:03
  • 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世界担当研究”(AHSKQ2018D107)的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17-20
  • 页数:4
  • CN:37-1350/C
  • ISSN:1009-4326
  • 分类号:G206;D820
摘要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思想的标识性概念和核心话语,深入剖析其对外传播路径的特点、规律有助于破解中国和平崛起的舆论困境。在传播内容上,要挖掘共情基础,设置共同话题,以现代和平发展思想、东方传统思想、他者文化故事求共识;在传播渠道上,要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国内媒体与境外媒体、官方媒体和民间媒体的融合互通;在传播效用上,要拓展评价谱系,注意信息反馈,增强互动意识。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传播研究为例,有利于跨越不同的文化和认知结构,创新政治传播路径,更好地传播中国智慧、贡献中国方案。
        
引文
[1]潘兴明.南非:非洲大陆的领头羊:南非实力地位及综合影响力评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2]张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跨文化传播与认同探微[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7(6).
    [3]刘肖,董子铭.“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外传播的“时度效”研究[J].中国出版,2017(11).
    [4]戚易斌.王毅记者会聚焦中国外交:展现大国自信与担当[EB/OL].[2017-03-09].http://www.china.com.cn/lianghui/news/2017-03/09/content_40433092.htm.(2018-11-07).
    [5]新华社评论员.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形象:五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重要讲话[EB/OL].[2018-08-26].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8/26/c_1123330490.htm.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