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论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及其制度完善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公司治理结构中,董事会作为上承投资人下接经理层的核心,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居于重要地位。独立董事制度的目标在于确保独立董事对公司经理层形成有效的监督。独立董事的独立性是独立董事制度的灵魂和核心价值,是独立董事最基本的品格,是其任职和行权的基础。失去独立性,独立董事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正是因为独立董事与公司股东及公司经理层之间没有实质利益关系,被认为能比较客观、公正地行使职权。因此,引入独立董事制度,有助于监督约束经理层、防范控股股东侵害公司利益、强化董事会内部制衡机制,从而维护公司整体利益和保障中小股东合法权益。
     本文以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为研究对象,从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角度出发,从独立董事独立性的内涵及特点、独立董事的独立性背景比较、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独立性的规范界定评析、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缺陷分析及完善建议等四个方面对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及其制度完善进行研究,旨在推动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发展及其价值目标的实现。全文分为六个部分。
     引言部分通过概述独立董事制度的发展历程,总结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存在的问题,阐明了研究独立董事独立性及其制度的动因。正文第一部分以辨析独立董事概念及相关概念为起点,阐述了独立董事独立性的内涵及特点,并对独立董事的独立性进行了简要分析。正文第二部分首先介绍了美国和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发展历程:然后分析比较了中美两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独立性的背景,指出独立董事制度作为一项监控机制的实质;最后对如何衔接独立董事制度与我国已有的监事会制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正文第三部分在比较研究中外立法和治理准则关于独立董事独立性规范界定的基础上,评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独立性的规范界定。正文第四部分“从有效的监控机制必须具备四个基本条件”的角度,联系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运作实践,在分析我国独立董事在选任机制、权利义务及责任机制、激励机制、履职能力等方面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建议。结论部分对全文主要观点进行了总结,指出独立性是独立董事制度建设首先和最重要的考虑因素,尽管独立董事制度不可能解决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中存在的所有问题,但加强对独立董事制度理论和实践运作的研究,必将促进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完善及其制度价值的实现,推动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
As the core of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the board of directors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Independent director system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rporate governance regulations and rules aims to ensure that independent directors of the company can monitor the management effectively. Independence is the basic attribute and the key character of independent directors, and the foundation of their authorities. Without it, independent directors will be worthless. Because the independent directors have no substantial relationship with the shareholders and managers of the company, they can exercise their functions and power fairly and objectively. Therefore, the introduction of independent director system is greatly beneficial to China listed companies. It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overseeing the management, preventing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against the interests of the companies, strengthening the internal control and balance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 and safeguarding the interests of the companies and the small shareholders.
     This article takes the independent directors' independence as the objective of studying. It aims at improving China listed companies' corporate governance. In the article, I talked about the content and characteristic of independent directors' independence, compared the background and foundation of independent director system between China and US, analyzed the definition and rules in respect of the independent directors' independence of China listed companies and elaborated China independent director system's shortcomings and made some practical suggestions. The article divides into six parts.
     The introduction outlined the independent director system's development, summarized China independent director system's problems both in theory and practice. It explained the causes and significance of studying the independent directors' independence and the system. In the first part of the article body, I analyzed the concept of independent director and related concepts, and the content and characteristic of independent directors' independence. In the second part of the article body, firstly I introduced the American and China independent director system's development. Secondly, I compared the background and foundation of independent director system between China and US and pointed out that in essence the independent director system was a monitoring mechanism. Lastly, I discussed and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dependent director system and the Supervisory Committee system and put my own viewpoints. In the third part, I talked about and evaluated the definition and rules regarding the independent directors' independence of China listed companies and brought up some revision suggestions. In the fourth part, i took the view that an effective monitoring mechanism must have four basic conditions. In this part, i analyzed China independent director system's shortcomings and defects in the nomination and selection mechanisms, rights and duties and responsibilities mechanisms, incentive mechanisms, and the ability to perform their duties, and raised some practical improvement suggestions. In the ending part, i summarized the main viewpoints of the article and pointed out that the independence was the first and most important concern for us to build and improve china independent director system. Although the independent director system can never solve all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problems of China listed companies, strengthening the research of the independent director system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aspects will promote independent director system and help realize its value, and improve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s development of China listed companies.
引文
[1]张炜,王璐.上证所召开独立董事座谈会.新浪网财经纵横,2008-9-1.
    [2]张开平.英美公司董事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3]罗培新.“冷眼”看独立董事[J].资本市场杂志,2001(7).
    [4]吴敬琏.独立董事在中国:专家纵论独立董事[J].经贸导刊,2001(5):13.
    [5]顾功耘,井涛.2002年中国证券市场法制研究报告[A].见顾功耘.公司法律评论[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9.
    [6]谢朝斌.独立董事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80.
    [7]朱开悉.独立董事的本质要求:独立还是公正[J].文史博览,2005(Z1):70-72.
    [8]彭丁带.美国的独立董事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法学评论,2007(4):98-106.-74.
    [9]李建伟.我国独立董事产生机制的重构[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4(2):67-74.
    [10]上述四对董事范畴主要是英美法系国家的分类。
    [11]李伟庆,金光湖.对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刍议[J].冶金经济与管理,2003(3):48.
    [12]周有苏.新公司法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563.
    [13]马更新.独立董事制度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2.
    [14][加拿大]布莱思R.柴芬斯.公司法:理论、结构和运作[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648.
    [15]Richard Smerdon.A practical Guide to Corporate Governance[M].Sweet&Maxwell,1998:37.
    [16][中]中祥投资有限公司,[美]董事会咨询公司.独立董事与公司治理[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2.
    [17]周友苏.公司法通论[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541.
    [18]董新凯.谈对董事会的控制问题-兼谈独立董事制度[J],法律科学,2002(1):92.
    [19]何美欢.公众公司及其股权证券(上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515.
    [20]梁能.公司治理结构:中国的实践与美国的经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227-228.
    [21]郭富青.论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运作的法律机制.北大法律信息网法律文献,2008-9-1.
    [22]倪建林.公司治理结构:法律与实践[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109.
    [23]侯丽艳,秦玉娈,许彩云.论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及其保障[J].甘肃社会科学,2006(4):38.
    [24]马更新.独立董事制度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284.
    [25]马更新.独立董事制度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29.
    [26]白华,卢春华.美国独立董事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作用[J].四川会计,2002(4):20.
    [27]梁能.公司治理结构:中国的实践与美国的经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269.
    [28]喻猛国.独立董事缺陷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9):48-50.
    [29]中国证监会《关于加强社会公众股股东权益保护的若干规定》在原有的独立董事会制度基础上,要求上市公司应当建立独立董事工作制度,及时向独立董事提供相关材料和信息,定期通报公司运营情况,必要时可组织独立董事实地考察。同时,独立董事应当向公司股东大会提交年度述职报告,对其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说明。
    [30]邱永红.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现存问题与法律对策.北大法律信息网法律文献,2008-9-1
    [31]Berle&Means.Modern Corporat ion and Private Property.New York:Harcout,Brace&World.inc.reviseded,1968:66-84.转引自 郭富青.论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运作的法律机制.北大法律信息网法律文献,2008-9-1
    [32]李薇,许新强.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新疆财经,2004(1):78
    [33]参见《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年度报告》之第三章股本变动及股东情况.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上市公司公告,2008-9-1
    [34]梁能.公司治理结构:中国的实践与美国的经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106.
    [35]马更新.独立董事制度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245.
    [36]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采用的是“二元制”,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董事会和监事会,董事会负责公司重大经营事项的决策,董事会聘任经理层负责执行,而监事会作为为董事会平行的机构,专司监督之职,负责对董事会及经理层进行监督。
    [37]蒋大兴.独立董事:在传统框架中行动?(下)一超越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异向思维[J].法学评论,2003(3):42.
    [38]吴琳琳.论独立董事制度和监事会制度的协调和完善[J].计划与市场探索,2003(12):48.
    [39]梁能。公司治理结构:中国的实践与美国的经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107.
    [40]朱慈蕴.中国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应注意的若干问题[A].见:滨田道代,吴志攀.公司治理与资本市场监管-比较与借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45.
    [41]史先诚.股权结构与兼并行为倾向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4(6):134-144.
    [42]韩志国,段强.独立董事--管制革命还是装饰革命[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14.
    [43]罗培新.冷眼看独立董事[J].金融法苑,2000:12.
    [44]韩志国,段强.独立董事--管制革命还是装饰革命[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15.
    [45]耿利航.超越管制的“定式”[J].法大法律评论,2003(2):123-150.
    [46]马更新.独立董事制度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221.
    [47]张鸿.美国和我国香港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制度及启示[J].经济纵横.2001(1):58.
    [48]谢朝斌.独立董事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71.
    [49]孙敬水.独立董事制度:公司治理的创新与革命[M].安徽: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9.
    [50]官欣荣.独立董事与公司治理:法理和实践[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246.
    [51]段从消.独立董事制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06.
    [52]金永红,奚玉芹.独立董事制度与中国上市公司治理[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3:53.
    [53]杨敏华.两岸公司治理有关独立董事独立性之探讨.北大法律信息网法律文献,2008-9-1
    [54]董新凯.谈对董事会的控制问题--兼谈独立董事制度[J].法律科学,2002(1)(总116期):94.
    [55]王海民,王宏武.我国独立董事制度设计中的若干缺陷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2(2):54.
    [56]谢朝斌.独立董事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85.
    [57]伍坚.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A].见:顾功耘.公司法律评论[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49.
    [58]谢朝斌.独立董事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511.
    [59]中国石化2007年年度报告,参见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上市公司公告,2008-9-1.
    [60]刘仲藜的简历参见新华网,李德水的简历参见中国政协新闻网,2008-9-1.
    [61]赵万一、陶云燕.对独立董事制度功能的重新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5(3):162-163.
    [62]刘俊海.论股权平等原则[J].法学杂志,2008(3):11.
    [63]顾功耘,井涛.论股东平等原则[A].见:滨田道代,吴志攀.公司治理与资本市场监管[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72.
    [64]谢朝斌.独立董事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516.
    [65]邱永红.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现存问题与法律对策.北大法律信息网法律文献,2008-9-1.
    [66]徐燕.公司法原理[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234.
    [67]学者李建伟赞成剥夺控股股东的选举权,但保留其提名权并适当限制.我国独立董事产生机制的重构[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4(2):67-74.
    [68]伍坚.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A].见顾功耘.公司法律评论[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49.
    [69]中国人民银行2002年6月4日发布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独立董事和外部监事制度指引》第八条,参见新华网政府在线,2008-9-1.
    [70]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http://www.sse.com.cn)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http://www.szse.cn)显示,截至2008年9月底,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分别有864家和740家,合计为1604家。
    [71]根据中国证监会的要求,我国沪深两地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均通过沪深证券交易所网站,填报了每位独立董事的履历表,内容包括独立董事个人基本信息;社会关系情况: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兼职单位情况:接受培训情况;专业资格;获奖及著作情况;持有上市公司股票情况:是否具有我国《公司法》规定的董事消极资格情况说明等。
    [72]邱永红.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现存问题与法律对策.北大法律信息网法律文献,2008-9-1.
    [73]彭真明,李静.独立董事与我国公司治理结构[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6(3):276.
    马胜.规范上市公司管理,保护投资者利益--对中国上市公司推行独立董事制度的思考[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4(1):136.
    [74]朱羿锟,陈一勤.我国股份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探索[J].财贸经济,2001(7):78.
    [75]施星辉.104位独立董事的分析-他们是谁?[J].中国企业家,2001(7):64-65.
    [76]《指导意见》第五条第四款规定:如果上市公司董事会下设薪酬、审计、提名等委员会的,独立董事应当在委员会成员中占有二分之一以上的比例。《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第52条规定:上市公司董事会可以按照股东大会的有关决议,设立战略、审计、提名、薪酬与考核等专门委员会。专门委员会成员全部由董事组成,其中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中独立董事应占多数并担任召集人,审计委员会中至少应有一名独立董事是会计专业人士。
    [77]邱永红.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现存问题与法律对策.北大法律信息网法律文献, 2008-9-1.
    [78]吴建斌.论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责任及其限制[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6(3):36-42.
    [79]吴建斌.论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责任及其限制[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6(3):36-42.
    [80]张开平.英美公司董事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190.
    [81]《指导意见》第7条第6款规定“上市公司可以建立必要的独立董事责任保险制度,以降低独立董事正常履行职责可能引致的风险”。《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第39条规定“经股东大会批准,上市公司可以为董事购买责任保险。但董事因违反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规定而导致的责任除外”。
    [82]刘星,高云城,米旭明.从独立董事的薪酬制度设计透析其独立性[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2):120.
    [83]王晓东,粟向阳.建立独立董事薪酬基金[N].证券时报,2002,2(27):9.
    [84]李占猛,杨宏伟.美国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研究[J].国外财经,2000(4):19.
    [85]上证50指数样本股是由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的规模大、流动性好的最具代表性的50只股票组成的样本股,可以综合反映上海证券市场最具市场影响力的一批龙头企业的整体状况。
    [86]盛义.中国独董调查及制度反思[N].中国证券报,2005,7(28):10.
    [87]董新凯.谈对董事会的控制问题-兼谈独立董事制度[J].法律科学,2002(1):94.
    [88]杨敏华.两岸公司治理有关独立董事独立性之探讨.北大法律信息网法律文献,2008-9-1.
    [1]谢朝斌.独立董事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2]马更新.独立董事制度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
    [3]梁能.公司治理结构:中国的实践与美国的经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4]张开平.英美公司董事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5]李建伟.独立董事制度研究一从法学与管理学的双重角度[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2004
    [6]何美欢.公众公司及其股权证券(上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7]刘俊海.股份有限公司股东权的保护[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
    [8]周友苏.公司法通论[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9]韩志国,段强.独立董事--管制革命还是装饰革命[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10][加拿大]布莱恩R.柴芬斯.公司法:理论、结构和运作[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11]孙敬水.独立董事制度:公司治理的创新与革命[M].安徽: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
    [12]官欣荣.独立董事与公司治理:法理和实践[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
    [13]段从清.独立董事制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4]金永红,奚玉芹.独立董事制度与中国上市公司治理[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3
    [15]滨田道代,吴志攀.公司治理与资本市场监管-比较与借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赵万一,陶云燕.对独立董事制度功能的重新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2005(3)
    [2]李建伟.我国独立董事产生机制的重构[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4(2)
    [3]董新凯.谈对董事会的控制问题-兼谈独立董事制度[J].法律科学,2002(1)
    [4]吴建斌.论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责任及其限制[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6(3)
    [5]侯丽艳,秦玉娈,许彩云.论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及其保障[J].甘肃社会科学,2006(4)
    [6]朱开悉.独立董事的本质要求:独立还是公正[J].文史博览,2005(1)
    [7]彭丁带.美国的独立董事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法学评论,2007(4)
    [8]孙强,季青.论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完善[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9]白华、卢春华.美国独立董事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作用[J].四川会计,2002(4)
    [10]喻猛国.独立董事缺陷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9)
    [11]李薇,许新强.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新疆财经,2004(1)
    [12]吴琳琳.论独立董事制度和监事会制度的协调和完善[J].计划与市场探索,2003(12)
    [13]史先诚.股权结构与兼并行为倾向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4(6)
    [14]张鸿.美国和我国香港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制度及启示[J].经济纵横,2001(1)
    [15]王海民,王宏武.我国独立董事制度设计中的若干缺陷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2(2)
    [16]彭真明、李静.独立董事与我国公司治理结构[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17]朱羿锟,陈一勤.我国股份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探索[J].财贸经济,2001(7).
    [18]刘星,高云城,米旭明.从独立董事的薪酬制度设计透析其独立性[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2)
    [19]张冰.论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报酬的法律规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4)
    [20]刘俊海.论股权平等原则[J].法学杂志,2008(3)
    [21]李占猛,杨宏伟.美国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研究[J].国外财经,2000(4)
    [22]罗培新.“冷眼”看独立董事[J].资本市场杂志,2001(7)
    [1]盛义.中国独董调查及制度反思[N].中国证券报,2005,7(28):10
    [2]王晓东,粟向阳.建立独立董事薪酬基金[N].证券时报,2002,2(27):8
    [1]郭富青.论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运作的法律机制.北大法律信息网法律文献,2008-9-1
    [2]邱永红.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现存问题与法律对策.北大法律信息网法律文献,2008-9-1
    [3]杨敏华.两岸公司治理有关独立董事独立性之探讨.北大法律信息网法律文献,2008-9-1
    [4]杨敏华.中国公司治理--独立董事之研究.北大法律信息网法律文献,2008-9-1
    [5]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年度报告.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上市公司公告,2008-9-1
    [6]中国石化2007年年度报告.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上市公司公告,2008-9-1
    [7]上证50指数样本股名单及其中10家上市公司2007年年度报告.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上市公司公告,2008-9-1
    [8]张炜,王璐.上证所召开独立董事座谈会.新浪网财经纵横,2008-9-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