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我国旅游房地产法律问题探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旅游房地产是房地产与旅游结合的产物,主要依赖旅游资源而延伸出来的以旅游度假为目的的房地产开发模式,以度假、休闲、养老为主要目的和功能的物业。
     旅游房地产最早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在美国得到了迅速发展,我国在90年代引入的旅游房地产的概念,现在旅游业和房地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作为房地产业和旅游业交叉的一种行业,旅游房地产的发展对于促进两大产业的良性互动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旅游房地产在发展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一些房地产的开发建设已经对旅游业和生态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因此,对旅游房地产的发展进行研究,正确认识它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深入分析存在的法律问题,进而探讨科学的法律规制方法,对促进房地产和旅游业及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我国旅游房地产发展中出现的法律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并致力于构建一部专门的旅游房地产开发条例来对其进行法律规制。
     本文第一部分为旅游房地产概述,介绍了和旅游房地产有关的理论知识,从本论文研究角度界定了旅游房地产的概念,接着分析旅游房地产的特点、旅游房地产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现状,从对美国、欧洲和亚洲的发展模式的分析中得出我国旅游房地产发展中的不足之处和应该学习的经验和启示。最后引出武陵源旅游房地产的开发案例,为下文进行的法律问题分析做一个铺垫。
     第二部分针对上文武陵源的案例,对我国旅游房地产开发中存在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我国还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对旅游房地产进行规制,现行的一些法律效力低,法律法规之间相互矛盾;执法上也存在执法不严的现象;执法人员、旅游房地产开发商法律意识薄弱。同时,景区内部产权不清晰、管理体制混乱,各部门交叉执法、权限不清晰。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
     本文最后一部分在于解决旅游房地产发展中存在的法律问题,构建一部《关于规范旅游房地产相关问题的条例》来规范旅游房地产发展中的一系列行为,并从开发、管理和保护这三个方面探析解决方案。如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明确产权、建立环境影响评估、公众参与、生态补偿等机制。并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在我国也建立分时度假这一发展模式,以促进我国旅游房地产快速、协调、有序的发展。
Tourism real estate is the combination of real estate and tourism. It is a kind of development model which mainly depends on tourism resources and extends out to cater for the travel & vacation. The houses are mainly used for the vacation, the recreation and the provision for the aged.
     Tourism real estate originated from France in the 1960s and developed rapidly in U.S.A. It is not until the 1990s that the concept of tourism real estate was introduced into China. Now tourist industry and realty business have been new national economic growth points. As an intersectional industry of tourist industry and realty busines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develop the tourism real estate to promote the positive interaction of two industries.
     But there are a lot of problems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real estate. Som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has side effect on the tourism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o the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real estate has certain theoretical value and realistic meanings. We ought to have the right recognition about its role in the economy development. We should deeply analyze the questions of law and probe the scientific regulation approaches, promoting the coordinated and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real estate, tourism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is paper probes and analyses the legal issues arising in the China's development of tourism real estate from three aspects. And I devote my efforts to set out some rules to regula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real estate.
     Part I introduces the theories related to the tourism real estate in general outline, defining the tourism real estate. Then I analyze the characters of the tourism real estate, its development model and current situation. I know the limitations and experience through the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real estate in U.SA, Europe and Asia. Finally I draw out a case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real estate in Wulingyuan, preparing for the legal analysis in the coming accounts.
     Part II is to analyze the legal issu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tourism real estate. Till now there are no special laws and regulations to regulate the tourism real estate while current laws have no enough efficacy and the laws are in contradiction with each other. Also law enforcement is not strict. Some law enforcers and builders have weak legal consciousness. At the same time unclear property right, chaotic management system, unclear cross-sectoral enforcement authority need to be resolved emergently.
     Part III, the last one, is to resolve the legal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real estate, constituting Ordinance about Regulating the Relevant Problem Tourism Real Estate to regulate a series of action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real estate. And I try to seek the solutions from development,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such as the establishment of special management agencies, clearing the property rights, the establishment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public participation,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s. And we should learn from foreign countries. China also set up a development mode of timeshare in order to promote our tourism real estate to develop rapidly, coordinatedly and orderly.
引文
1 罗明义:《旅游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2 李延荣、周珂:《房地产法》,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3 尹世珍、高永臻:“旅游业与房地产业结合发展的思考”,《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第2期,第102页。
    4 刘艳:“旅游房地产开发的思考”,《天府新论》,2004年第12期,第108页。
    5 刘艳:“旅游房地产开发的思考”,《天府新论》,2004年第12期,第109页。
    6 祝晔、黄震方:“旅游景区房地产开发模式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第32期,第56页。
    7 王赞强:“旅游房地产初探”,《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1年第12期,第201页。
    8 刘会燕:“我国旅游房地产开发模式及制约因素分析”,《商业经济》,2005年第12期,第104页。
    9 王洁:“海岛旅游房地产开发探讨-以海南为例”,《区域经济》,2003年第5期,第191页。
    10 杨卫文、毛应淮:“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建设现状及对策”,《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第76页。
    11 谢朝武、郑向敏:“假日旅游高峰对旅游生态环境的破坏及对策分析”,《旅游科学》,2001年第3期,第3页。
    12 陈洁:“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生态旅游资源保护研究”,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5月,第26页。
    13 李光坚主编:《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5页。
    14 张晓主编:《湖南省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8页。
    15 陈洁:“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生态旅游资源保护研究”,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5月,第75页.
    16 邓维杰:“中国自然保护区能力建设调查报告”,《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年第12期,第2页。
    17 姜建初:“论我国自然资源法的几个问题”,《法制与社会发展》,1995年第1期,第56页。
    18 杨卫文、毛应淮:“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建设现状及对策”,《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第79页。
    19 张斌:“我国现行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洛阳师专学报》,1999年第18期,第130页。
    20 刘振礼:“关于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商榷”,《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0年第14期,第18页。
    21 冯雁军:“旅游房地产:浮躁之后是理性”,《中国房地信息》,2002年第5期,第55页。
    22 李家清:《旅游开发与规划》,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56页。
    23 孙国华:《法的形成与运作原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54页。
    24 李天元:《旅游学概论》,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6页。
    25 李娜:“中国旅游房地产发展研究”,华东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5月,第39页。
    26 王赞强:“旅游房地产初探”,《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1年第12期,第106页。
    27 陈淑云:“我国旅游房地产理性发展的条件”,《房地论坛》,2003年第1期,第18页。
    28 陈芸、黄远水:“国内分时度假研究综述”,《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16期,第34页。
    29 何红丽:“浅析中国分时度假业的发展现状”,《当代经理人》,2006年第7期,第232页。
    30 王丽萍:“分时度假-云南酒店业和的产业创新结合发展研究”,《企业导报》,2004年第2期,第39页。
    31 李秀娜:“应对分时度假信用危机的法律思考”,《旅游学刊》,2005年第2期,第84页。
    32 陈超、郭鲁芳:“中国分时度假的发展困境及其消除”,《旅游学刊》,2003年第1期,第40页.
    33 苏杨:“改善中国自然保护区管理的对策”,《绿色中国》,2005年第9期,第26页。
    34 李博:《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08页。
    35 张梓太、吴卫星:《环境与资源法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0页。
    36 白玉:“浅谈生态环境建设法律保障问题”,《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第98页。
    37 章晓霞:“环境治理中的公众参与法律制度”,《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第58页。
    38 戚道孟:“我国生态保护补偿法律机制问题的探讨”,《中国发展》,2003年第3期,第89页。
    39 曹树青:“生态环境保护利益补偿机制法律研究”,《河北法学》,2004年第8期,第34页。
    1.丁名申、钱平雷:《旅游房地产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马勇,周霄:《WTO与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新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3.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陶汉军、林南枝:《旅游经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5.王贵岭:《房地产经济》,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0年版。
    6.陈劲松:《城界消失-旅游地产》,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7.任黎秀:《旅游规划》,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年版。
    8.谭术魁、董肇君:《房地产项目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9.邱志云:《旅游业绿色管理》,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0.杨富斌:《旅游法教学法律法规汇编》,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版。
    11.曹明德:《环境资源法》,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
    12.张梓太、吴卫星:《环境与资源法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3.陶信平:《环境资源法学》,陕西: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4.蒋亚娟:《环境法学案例教程》,福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5.卢云亭、王建军:《生态旅游学》,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6.杨桂华等:《生态旅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7.张建萍:《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年版。
    18.钟林生等:《生态旅游规划原理与办法》,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19.田里、李常林:《生态旅游》,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0.常纪文、陈明剑:《环境法总论》,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
    21.张合平、刘云国:《环境生态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年版。
    22.陈茂云、马骧聪:《生态法学》,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3.张华容:《现代旅游学》,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4.李天元:《旅游学概论》,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5.姚晓玲:《旅游法规与实务》,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6.向三久:《旅游法规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7.后智刚:《旅游法规和政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沈飞:“旅游房地产悄然起步”,《中国经营报》,2001年第6期。
    2.李明德:“警惕景区发展城市化”,《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第7期。
    3.张奕:“旅游景观房产露头角”,《解放日报》,2001年第11期。
    4.巨鹏、王学峰:“景观房产研究”,《旅游学刊》,2002年第7期。
    5.许峰:“会展旅游的概念内涵与市场开发”,《旅游学刊》,1997年第4期。
    6.陈卫东:“区域旅游房地产开发研究”,《经济地理》,1996年第3期。
    7.宋丁:“关于旅游住宅地产的十点提示”,《特区经济》,2003年第3期。
    8.邓世敏:“关于发展旅游房地产的思考”,《市场经济研究》,2003年第6期。
    9.程绍文、徐樵利:“试析我国旅游房地产市场的建立与规范”,《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10.邹益民、孔庆庆:“我国旅游房地产开发前景的探讨”,《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年第7期。
    11.马惠娣:“休闲度假在中国发展的现状与前景”,《中国休闲度假导刊》,2004年第6期。
    12.林越英:“环境意识、环境教育与旅游环境保护”,《北京第二外国语学报》,2005年第6期。
    13.高秀敏:“论生态环境极其法律保护”,《社科纵横》,2001年第3期。
    14.戚道孟:“我国生态保护补偿法律机制问题的探讨”,《中国发展》,2003年第3期。
    15.章晓霞:“环境治理中的公众参与法律制度”,《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16.杨素华:“中国生态资源保护法的基本理论构建”,《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7期。
    17.黄晓玲等:“论自然保护区环境资源保护与生态旅游”,《生态环境与保护》,2004年年第1期。
    18.缪明聪:“我国发展生态旅游的若干法律问题”,《市场论坛》,2006年第3期。
    1.Richard Butler C.Michael Hall and John Jenkins,WILEY,Tourism and Recreation in Rural Areas,1998.
    2.Allan M.Williams and Gareth Shaw J.Wiley,Tourism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European Experiences,1998.
    3.Helen Briassoulis and Jan van der Sstraiten,Tourism and The Environment:regional,economic,cultural and policy issues,2000.
    4.Robert H Wood,Connell Hotel and Restaurant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Important Issues For a Growing Timeshare Industry,2001.
    5.Edith Brown Weiss,In Fairness to Future Generations:Interational Law Common Patrimony,and Intergenerational Equity,199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