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论证券欺诈诉讼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证券市场已经走过了十余年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我国国民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建设都起到了无可挑剔的积极作用。但整个市场由于发展超常规、配套法律制度不健全,加之当时建立市场的主导思想是为国企解困服务,相对而言,忽略了保护投资者的内容。而由此衍发的市场监管滞后、上市公司市场圈钱、券商操纵市场等欺诈行为比比皆是,直接侵害了中小投资者的权益。证券欺诈行为违背诚实信用,破坏证券市场运行的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扭曲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机制,严重损害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因而为各国立法所禁止。纵观世界各国的证券法,除加大社会各方对证券市场的监督力外,还建立了面向中小股东合法权益保护的诉讼制度。对于投资者遭遇证券欺诈而发生的求偿问题,目前无论是理论还是司法实践都必须直接面对。证券欺诈诉讼所涉及的实体和程序问题,属于法律制度上的新问题新情况,这些问题的出现,暴露了现行法律制度的不一致乃至冲突之处。一方面,反映了改革开放进程中,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活动与颁行时间稍早而相对滞后的法律制度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该类案件表面上只是涉及证券市场中投资者保护的问题,但由于证券市场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其解决不是孤立的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颁布施行的《关于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是指导各地人民法院正在进行或未来可能发生的此类案件的受理和审理的规定。该规定的颁行是司法介入证券市场纠纷的标志和开端,也是我国司法急需与经济发展并进的需求。目前虽然有通过诉讼解决虚假陈述案件的可能性,但就案件受理和审理情况而言仍是非常薄弱和欠缺的。就目前尚无案件审结的状况看,投资者受保护的状况堪忧。比较国外资本市场发达国家的制度,关于证券市场投资者保护的内容,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司法救济手段。正是这一内容的存在,因投资者的诉求而大大增加了违法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违法行为的发生,同时,投资者权益也通过诉讼机制得以保护。随着证券市场的进一步规范,从券商暴利时代走到规范发展时代,对投资者保护也提升到异常重要的地位。目前,囿于法律规范的缺漏和操作性的缺乏,使投资者的权益保护事实上仍建立在空中楼阁之上。虽然《关于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的出台为受虚假陈述侵害的股东提供了救济渠道,但确切的说这并不是所开创的新制度对投资者权益的保障,而是针对侵权诉讼,将民法和民事诉讼法运用于受理和审理在证券市场发生的欺诈案件,其侵权之诉的法理是早已有之。鉴于此,此前最高人民法院前期暂停受理虚假陈述案件的规定则显得毫无依据。
     本文是一篇系统研究以构建诉讼程序为中心的证券欺诈诉讼的博士论文。全文由序言和正文六章组成,共15万余字。
     本文以证券市场的欺诈行为所引发的诉讼为研究对象,从欺诈、证券欺诈的行为类型、诉讼方式进行分析比较,主要探讨该类诉讼程序中所涉及的具体问题,参照世界证券市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相关规则设计,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的客观实际,深入研究证券欺诈诉讼制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设计。因此,在法律层面如何启动司法救济程序从而给予投资者以保护即是本文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不局限于现已出台实施的司法解释,而是在着眼于比较国内外证券诉讼机制的基础上,认真根据我国国情和现状,探究在虚假陈述、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证券欺诈案件中确定当事人范围、管辖规定、举证责任、诉讼时效、适用诉讼程序、执行以及如何防止滥讼等问题,从而分析现行法律规范的不足,进一步构建我国证券欺诈诉讼的程序设计,以使整个机制在启动时能保证当事人便捷、高效的行使权利以及确保费用低廉等原则,切实起到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目的。
     序言主要概述本文的选题背景、价值和理论意义,以及涉及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针对目前证券市场欺诈行为频繁发生、投资者得不到有力保护的国情,深入分析我国理论和实践领域的研究现状,指出一些不足和缺憾。笔者认为,在面对证券欺诈这一新型诉讼时,应保持全新的视野和立足于经济及社会的立场。
     将证券欺诈行为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作为研究对象,一是考虑到目前我国关于这方面的制度尚不健全,最直接能依据的仅是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而随着市场发展,此类案件可能呈持续上升趋势,司法机关如何应对和解决该问题,立足于此研究有着积极的实践意义;二是对于论文研究范围的界定问题,并非所有关于涉及证券的民事案件都将纳入本篇论文的范畴,只有证券交易行为与侵权相关时才成为一类较为特殊的案件类型。即是针对目前市场影响较大的虚假陈述、操纵市场等案件进行分析研究,而将一般意义上股民与证券公司纠纷、股票买卖纠纷等排除在外。其目的在于细化对这些案件受理审理的规定,使之具有可操作性;三是引用“证券欺诈”而未以“证券民事赔偿诉讼”为题主要是考虑到应与国外相关规定及称谓(Securities Fraud)相一致,其所指称的证券欺诈行为引发的民事赔偿即是一种侵权求偿行为。
     就目前的研究现状而言,在该类案件审判尚不成熟的前期,整个司法实践和理论界就该问题发起了积极的探讨,为推动司法解释的出台做了非常有益的工作。由于行业的差距,金融业法律人士、律师、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在对待此问题的看法上也是不尽相同。这就需要综合各方观点、统一认识过程,这也是本文的目的之一。
     第一章证券欺诈提出欺诈及证券欺诈的概念比较及构成要件并作分析,对本文研究的对象定位。
     在此章界定了欺诈与欺诈行为,并提出其构成要件,为下文对证券欺诈行为的认定分析奠定基础。文章从民法理论的角度将其归入侵权行为的范畴,这一点是下文对证券欺诈诉讼中的举证责任等问题进行论述的前提。
     其后,界定了证券欺诈行为,提出了其构成要件有三:(1)必须实施了欺诈行为;(2)欺诈人须有欺诈的故意;(3)损害与欺诈之间有因果关系。指出了证券欺诈行为与一般欺诈行为存在的差异,进一步分析了广义的证券欺诈与狭义的证券欺诈之间的区别,将本文的诉讼案件指向的欺诈行为定义在广义的基础上,即涉及操纵市场、内幕交易、虚假陈述、欺诈客户等违法行为。因欺诈客户多属于一般性质的合同纠纷,当事人单一,所以未纳入本文研究范畴,其诉讼可以通过普通程序解决。同样,因为目前欺诈发行的案例非常少,且这类案件还涉及监管部门发行审核问题,随着加强发行监管力度,此类问题将能得到妥善解决。
     第二章证券欺诈的主要类型将本文论述所涉及的证券欺诈的类型:操纵市场、虚假陈述、内幕交易进行阐述并与国外对比介绍,阐释这几类证券欺诈行为的构成及认定。
     此章所述内容在我国直接体现在《证券法》及相关法规的规定中,但关键在于仅仅是法条的抽象性规定,难以将证券欺诈这类复杂问题剖析清楚,更不用说仅以此为认定的依据。而且事实的多样性给案件的审判增添了难度,何况在这样一个全新的领域,如果没有理论的分析指导,其后论述将更模糊不清。文章集中分析了操纵市场、虚假陈述、内幕交易这三类证券欺诈行为,为审判该类案件分析了诸多事实情况,其构成了审判中事实认定的基础。
     第三章我国证券欺诈诉讼的概述对我国证券欺诈诉讼进行概要分析,其中主要论述证券欺诈诉讼的发展历程及现状评析、实施该制度的价值以及建立其的基础。
     证券欺诈诉讼在我国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禁止到解禁的发展历程,可总结为:驳回起诉阶段、暂不受理阶段、有条件受理阶段以及审理实践阶段。笔者分阶段以案例事实及司法动态为依据,解析各阶段的特点及司法处理方式,把证券欺诈诉讼从最早的仅有刑事处罚到目前的民事侵权求偿并存的状况,进行了理性分析和探讨,并对此予以评析,其中涉及对多部司法解释的解析。
     对于证券欺诈诉讼的价值问题,从其市场作用的角度出发,提及了包括补偿、威慑功能在内的多项功能,进一步说明建立和完善该类诉讼制度的积极意义和现实意义。在谈及建立该制度的基础时,尝试性地提出了其所涉及的法律制度基础等问题。
     第四章证券欺诈法律规范——以美国法为例,此章对国外证券欺诈法律规范方面的分析,并没有泛泛列举各国法律,而是有针对性的选取了最具代表性,也是世界上证券市场最为发达国家——美国的相关法律规范为中心予以探讨。深入剖析了在其各法律规范下的证券欺诈诉讼的构成要件,其中包括了作为原被告的资格问题、诉讼时效、损失的因果关系以及赔偿的确定等。
     第五章证券欺诈诉讼适用程序比较本章集中比较了不同国家涉及的证券欺诈诉讼所适用的集团诉讼、选定当事人诉讼制度、团体诉讼制度,有利于我国建立该制度能得到充分借鉴。
     第六章构建和完善我国证券欺诈诉讼程序这是本文的重点也是对我国现有制度的完善和有益补充。以程序规则为主线,详细论述了从管辖、诉讼方式、当事人确定、诉讼时效、举证责任到裁判文书的执行等程序设计。
     重新审视《关于受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侵权纠纷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等司法解释,结合国情在具体程序的设置上提出了利于实践操作的看法和主张。阐释了在程序中出现亟待解决的、不符合操作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了有所助益的解决办法。
     本文从务实角度设想和构建我国证券欺诈诉讼制度,这既为充分保护市场参与者的合法权益,又为填补目前我国证券市场民事侵权赔偿机制缺位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从系统论角度出发,综合运用民事诉讼法学、民法学、商法学等学科理论,采取定性研究的方法,对文献和实践进行分析。博取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成果,以比较研究方法借鉴国外先进做法,探询程序设计理念。本文从实践角度入手,首先提出建立该项制度的积极意义和社会效果,然后将资本市场发达国家的制度加以分析研究,抽出目前我国诉讼制度中能加以改善运用的制度,理顺诉讼主体之间关系及程序步骤,优化诉讼程序,避免恶意诉讼。从证券类纠纷日益增多的现象,谈及如何构建我国证券欺诈诉讼的程序机制,从而完善和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通过上述方法,从整体上涵盖了我国建立证券欺诈侵权赔偿诉讼机制的内容。
With globally well-noted achievements, the Chinese stock market has been established for over ten years, during which it has irrefutably pushed forward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capital market. However, due to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 and immaturity of systematic legislations, as well as the leading concern of providing assistance to state-owned enterprises when setting up the stock market, the market is comparatively lack of investor protection mechanism. The market takes a regulatory strategy of "crossing the river by fumbling the stonesunderneath" during its development, and spoils a distorted attitude of speculating for profits among the stock market participants, which leads to flooded securities frauds like fraudulent money grabbing by listed companies, insider control by securities companies and etc. This has seriously harmed the interest of small and medium size investors. Therefore, apart from strengthening regulatory of the stock market by the regulatory body, proceedings for the purpose of protecting legitimate interest of small and medium size investors should be launched. Currently both the fields of legal theory and judicial practice shall be encouraged to face the problem of compensation claims raised by those investors being victims of securities frauds. The statute and procedural legislations relevant to securities fraud litigation are novelties in a legal system, which displays discrepancies even contradictions in the legal system. On onehand, it reflects the conflict between highly developed social economic activities during the reform and opening process and earlier promulgated and therefore comparatively lagged behind legislations; on the other hand, although it appears to be a single issue of protecting investors in a stock market, concerning the cornerstone function of a stock market in the overall national economy, and any slight change of the stock market may lead to severe consequence of the latter, the solution of securities fraud litigation is by no means an isolated question.
     The Some Regulations on Civil Damages Cases in the Stock Market Caused by Misrepresentations was promulgated by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on January 9, 2003 and effective as of February 1, 2003 ("Regulations"), so as to guide its counterparts in various local levels in accepting and trial of such cases either under trial or to be filed in the future. The promulgation of the Regulations is a symbol and commencement of judicial interference into stock market disputes, which is also in line with the urgent demand of synchronization of justice and economic progresses. Despite the possibility of solving a misrepresentation case by filing a litigation, it is fairly weak with regard to accepted cases and trial of such cases. The general conditions to protect investors are not optimistic in that there is so far not a single case has been judged. If we take a view of the legal system construction in those countries with developed capital markets, as regarding those contents of investor protection in securities market, the judicial remedial measures are one of the strategies to realize such protection. Due to existence of such contents, the claims from investors may far increase the cost of violation of law, investors' interest is able to be protected through litigation mechanism and breach of law is deterred to some extent. Following further improvement of the stock market, it has evolved from an era of irrational enrichment. of securities companies to an era of stable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of investors has also been promoted to an unprecedented height. However, subject to loopholes of the legislations and practicality problems, protection of investors was in fact not realistic. Although the promulgation of the Regulations provides the shareholders who are victims of misrepresentations with certain channels, to be exact, it is not an utterly fresh concept, but rather an application of civil law and civil proceedings regarding tort cases in acceptance and trial of fraud cases in stock market, the jurisprudence beneath such tort litigations has also been long established. It is therefore by no means reasonable for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to suspend acceptance of misrepresentation cases in stock market.
     As a result, this dissertation takes litigations arising from stock market frauds as the research target. It studies specific problems involved in such proceedings from the angles of fraud analysis, types of securities frauds and comparison of litigation types. By making references to the relevant rules in those countries and regions with developed stock markets and in the meantime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objective practice in the Chinese stock market, this dissertation also tries to study in depth the fundamental theory and technical design of securities fraud litigation rules. Therefore, it focuses on study of how to initiate judicial remedies so as to protect investors. This dissertation does not restrict the study to the recently promulgated Regulations, but rather, based on comparison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securities litigation mechanisms and a serious insight into current Chinese situation, probes into questions like scope of the parties, jurisdiction, burden of proof, limitation of time, applicable proceedings, enforcement, anti-abuse of litigation and etc. which may normally be involved in securities fraud cases of misrepresentation, market control and insiders trading. The dissertation further makes analysis on shortcomings of current legislations and tries to set up the Chinese proceedings of securities fraud litigation which, upon launching, shall assure for all the parties convenience, efficiency and cost effectiveness, so a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providing real protection to investors.
     Preamble - generally covers the background, value and theoretical principles of this dissertation, current situation in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of this topic as well as the methodology.
     ChapterⅠCompares the concepts of fraud and securities fraud and their respective elements, and defines the research target and the research scope of this dissertation.
     ChapterⅡIntroduces, in the form of comparing with foreign mechanism, various types of securities fraud related to this dissertation, i.e. market control, misrepresentation and insiders trading, and further elaborates formation and recognition of these acts of securities fraud.
     ChapterⅢGives brief analysis to the Chinese securities fraud litigation. The topics elaborated in this chapter include the history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securities fraud litigation, the value to execute and the basis to set up such mechanism.
     ChapterⅤForeign Securities Fraud Litigation Mechanism - mainly focuses on introduction of relevant rules in the American securities legislation which acts as the model for global securities legislation.
     ChapterⅣAs well as makes a systematic comparison between methods of litigation like class litigation and group litigation in the current foreign mechanism.
     ChapterⅦ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ecurities Fraud Litigation Rules - is the key parts of this dissertation and tries to act as development and helpful supplements to current Chinese mechanism. Taking the proceeding rules as the main structure, it elaborates in details fresh design of theories in the fields of jurisdiction, litigation method, scope of parties, limitation of time, burden of proof and enforcement of judicial rulings.
     This dissertation designs and constructs the Chinese securities fraud litigation mechanism from a practical angle, which has certain importance both practically and theoretically in that, it not only provides full protection to legitimate interest of stock market participants, but also fills a blank of the civil tort claim mechanism in the Chinese stock market. This dissertation starts from the system theory, by making comprehensive use of theories in the subjects of civil proceedings, civil law and commercial law and taking the methodology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analyses the reference materials and judicial practice. It benefits from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research results in the field, and probes into the idea of designing proceedings thorough the methodology of comparison of developed mechanisms in foreign cotmtries. Starting from a practical angle, this dissertation first of all states the active influence and social impact to establish the mechanism, and secondly makes a comparison to the mechanisms in the countries with developed capital market, with the aim of taking use of the elements which can be improved and used by the Chinese litigation mechanism, smoothing relations among litigation parties and litigation procedures, as well as improving litigation proceedings and getting rid of misuse of litigation. This dissertation also talks about how to set up the Chinese proceeding rules for securities fraud litigation based on the phenomenon of increased securities disputes, so as to improve protection over investors' interest. Based on the above methods, this dissertation has in principle covered the context of setting up litigation rules in securities tort cases and safeguard mechanism to ensure payment of compensations.
引文
① 殷占武:“尚福林指出 当前资本市场发展面临大好形势”,《上海证券报》2005年12月6日。
    ① 程啸:《证券市场虚假陈述侵权损害赔偿责任》,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引言。
    ① 竺琳:“民事欺诈制度研究”,梁彗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9卷,北京:法律出版社,第419页。
    ② 王家福等:《合同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19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第346页。
    ④ 查士丁尼著,张企泰译:《法学总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第159页。
    ① 公犯是危害罗马国家利益的行为,私犯是侵害私人财产和人身利益的行为。
    ② 竺琳:“民事欺诈制度研究”,梁彗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9卷,北京:法律出版社,第425页。
    ③ Fraud, An intentional perversion of truth for the purpose of inducing another in reliance upon it to part with some valuable thing belonging to him or to surrender a legal right. A false representation of a matter of fact, whether by words or by conduct, by false or misleading allegations, or by concealment of that which should have been disclosed, which deceives and is intended to deceive another so that he shall act upon it to his legal injury. See Black's Law Dictionary, sixth edition, pp.445-456, 1995.
    ④ 梁慧星:《民法总论》,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170页。
    ⑤ 王利明 崔建远:《合同法新论·总则》(修订版),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69-271页。
    ⑥ 根据该解释,欺诈故意应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对此,各国法律及学说尚有不同的看法,间接故意构成的欺诈,大陆法系国家并没重视,多将其以“法律行为错误”或“意思表示错误”对待;英美法系国家则承认这种欺诈,并给予与故意欺诈同样的认定。
    ⑦ 欺诈行为如《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68条中所规定的:“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的行为,是积极的状态下所为的欺诈行为;而“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情况,则属于不作为的表现形式。但沉默方式而为的欺诈是否能成立?各国法律及学说有不同的看法,大陆法系认为,单纯的沉默不构成欺诈,但在法律上、契约上、交易习惯上有告知义务,而不告知的,则构成欺诈;我国立法尚未就沉默是否构成欺诈做出规定,有学者主张应有条件地承认沉默可以构成欺诈,但未具体阐明条件。见王家福、梁慧星主编:《中国民法学.民法债权》,第350页。
    ① 竺琳:“民事欺诈制度研究”,梁彗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9卷,北京:法律出版社,第487页。
    ② [德]卡尔·拉伦茨:《德国民法通论》(下册),谢怀拭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542页。
    ③ [德]迪特尔·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邵建东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594页。
    ④ 史尚宽:《债法总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2页。
    ⑤ 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典”第184条规定:“因故意或过失不法侵害他人权利者,负损害赔偿责任。故意以背于善良风俗之方法,加损害于他人者亦同。违反保护他人之法律,致生损害于他人者,负赔偿责任。但能证明其行为无过失者,不在此限。”黄荣坚等编篆:《月旦简明六法》,台湾:元照出版社2004年第3版,第3-16页。
    ⑥ 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二),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07页。
    ⑦ 竺琳:《民事欺诈制度研究》,梁彗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9卷,北京:法律出版社,第485页。
    ① 竺琳:《民事欺诈制度研究》,梁彗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9卷,北京:法律出版社,第485页。
    ② [意]彼德罗·彭梵得著,黄风译:《罗马法教科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73页。
    ③ 竺琳:《民事欺诈制度研究》,梁彗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9卷,北京:法律出版社,第426页。
    ④ 查士丁尼著,张企泰译:《法学总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第228页。该书第四卷第十三章明确规定为“例如,你因被胁迫、欺诈或由于错误对铁提的口约予以承诺,其实你并不应承诺,根据市民法,显然你仍受债务的拘束,而且对方得对你提起有效的诉讼,主张你应给付。但是对你作出不利的判决是不公平的;因此为驳回原诉,你有权提出基于胁迫或欺诈的抗辩,或基于事实的抗辩。”
    ⑤ 程啸著:《证券市场虚假陈述侵权损害赔偿责任》,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第36页。
    ① 《合同法》第52条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无效。此种情况属损害国家利益,无须行使撤销权,当然无效。
    ② 陈洁:《证券欺诈侵权损害赔偿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① 1994-1998年美国SEC执法与诉讼活动统计,参见美国SEC官方网站。
    ② 白建军:《证券欺诈及对策》,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7年,第5页。
    ① 陈洁:《证券欺诈侵权损害赔偿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① 对于民事欺诈行为,我国《民法通则》采用的是法定无效主义,其58条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无效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就没有法律效力。”但1999年颁行的《合同法》却突破该无效的规定,其第54条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
    ② 张远忠:“论发行公司虚假陈述的民事责任”,《法学》(上海)1998年第1期。
    ③ 于莹:《证券欺诈民事责任研究》,梁彗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18卷,北京:法律出版社,第179页。
    ① SEC为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的缩写,国内指称为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② 吕红兵、陈惠谷:《证券法律:投资银行律师实务》,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72页。
    ③ 姜洋:《中国证券商监管制度研究》,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版,第120页。
    ① 吕国梁:《金融陷阱与骗局》,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年版,第9—19页。
    ② 世界上几大证券交易所的起源颇具戏剧性,伦敦交易所于1773年成立于一家小咖啡馆中,纽约交易所于1792年诞生于梧桐树下。参见Gil Brazier:Insider Dealing:Law and Regulation,1996,p15.
    ③ 早在18世纪初,纽约华尔街68号前的梧桐树下就已有商人专门买卖证券,1792年5月17日,这些商人签订了历史上著名的梧桐树协定,此乃纽约交易所的缘起。参见赖英照:《证券交易法逐条解释》(第3册),1998年版。梧桐树协定的内容有二:一是协定各方相互给予优惠;二是实行固定佣金,协定各方不得采取降低佣金的方式竞争。
    ④ 吕国梁:《金融陷阱与骗局》,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年版,第3—52页。
    ① 杨亮:《内幕交易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① 卞耀武主编:《外国证券法译丛之美国证券交易法律》,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38—143页。
    ① 符启林主编:《中国证券交易法律制度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359页。
    ① 杨亮:《内部交易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① 杨亮:《内部交易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99页。
    ② 符启林主编:《中国证券交易法律制度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341页。
    ① L. Loss &J. Seligman, Securities Regulation, Third Edition,Volume ⅤⅢ, p.3592,1991.
    ① 杨亮:《内幕交易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07页。
    ① 罗怡德:《证券交易法》,台湾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版,第130-131。转引自《内幕交易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09页。
    ① 符启林主编:《中国证券交易法律制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343页。
    ② 符启林主编:《中国证券交易法律制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343页。
    ③ 于莹:《证券法中的民事责任》,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207页。
    ① 李国光、贾纬编著:《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民事赔偿制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71—73页。
    ① 王子恢:“证券民事赔偿法律期待新突破”,《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1月17日,第2版。
    ① 王子恢:“证券民事赔偿法律期待新突破”,《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1月17日,第2版。
    ① 陈洁:《证券欺诈侵权损害赔偿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序二。
    ② 陈洁:《证券欺诈侵权损害赔偿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序二。
    ① 程啸:《证券市场虚假陈述侵权损害赔偿责任》,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① 李国光 贾伟:《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民事赔偿制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52—59页。
    ① 李国光 贾伟:《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民事赔偿制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8—39页。
    ③ 截止2005年7月中国证监会内部统计数据。
    ④ 蔡文海:“中国证券欺诈屡禁不止的成因”,香港:《信报财经月刊》1999年11月(总272期),第79页。
    ① 汪丁丁:《记住未来—经济管家市场知识社会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64—165页。
    ① 陈洁:《证券欺诈侵权损害赔偿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4页。
    ① 周正庆:“应坚持改革开放稳定发展资本市场”,《证券时报》(深圳),2002年12月27日。
    ① 蔡文海:“从中国首宗股民状告上市公司欺诈案说起-中国私人证券诉讼的困境,出路和意义”,香港:《信报财经月刊》,1999年9月号,第107-112页。
    ② 蔡文海:《中国证券欺诈屡禁不止的成因》,香港:《信报财经月刊》1999年11月(总272期),第81页。
    ① 张明远:《证券投资损害诉讼救济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版,第9页。
    ② 陈共等主编:《海外证券市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4页。
    ① 由于当时证券业存在众多欺诈行为,人们认为如果不进行严格监管,蓝天也会被出售,因而各州在证券业中制定的防止和惩罚证券欺诈行为的法规,被统称为“蓝天法”(blue skv law)。见金泽刚:《证券市场监管与司法介入》,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4页。
    ② 由总统、参议院批准的5名专职委员组成,该委员会直接对国会负责,是具有完全准立法和准司法职能的独立机构,其对全国证券市场的交易主体和交易行为进行管理和监督。来自于SEC华盛顿区官员克拉克森先生(Clarkson)于2003年12月18日对中国证监会干部培训上的演讲。
    ③ 黄振中:《美国证券法上的民事责任与民事诉讼》,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0页。
    ④ 黄振中:《美国证券法上的民事责任与民事诉讼》,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0—11页。
    ① 金泽刚:《证券市场监管与司法介入》,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6页。
    ① David. L. Rather: Securities Regulation (4_(th) ed.), West Publishing Co., 1992, p18.
    ② 金泽刚:《证券市场监管与司法介入》,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74页。
    ③ David L.Ratner: Securities Regulation (4_(th) ed.), West Publishing Co., 1992, pp15,16.
    ④ Louis Loss,Joel Seligrnan: Fundamentals of Securities Regulation (3_(th) ed.),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95,pp848,849.
    ① Shelter Mutual Insurance Co. v. Public Water Supply District, No. 7.569 F. Supp. 310 (E.D..Mo. 1983 ) .
    ② 黄振中:《美国证券法上的民事责任与民事诉讼》,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05页。
    ① Lamof, Pleva, Lipkind, Prupis & Petigrow v. Gilbertson 501 U.S, 350 (1991).
    ② 张明远:“美国的证券民事诉讼制度”,郭锋主编:《证券法律评论》(第二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③ 黄振中:《美国证券法上的民事责任与民事诉讼》,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13页
    ① J.D.COX, and others: Securities Regulation (Case and Materids), P.782.
    ② 事实上,很多情况下法院认为,只要能证明或推定出信赖的存在,交易的因果关系就自动成立。在交易因果关系的证明上,体现有利于原告的宽松政策。因此,有人强调应慎重使用“交易方面的因果关系”这个术语,因为就某种虚假陈述或遗漏行为来讲,几乎总是可以证明它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一些交易。参见J.D.COX, and others: Securities Regulation (Case andMaterids), P.787.
    ① R. B. Thompson: "Simplicity and Certainty" in the Measure of Recovery Under Rule 10b-5.
    ② D. L. Ratner: Securities Regulation (4th ed.), p143.
    ① Arnold S. Jacobs: The Measure of Damages in Rule 10b—5 Cases, p143.
    ② Jonathan C. Dickey, Marcia Kramer Mayer: Effect on Rule 10b—5 Damages of the 1995 Private Securities Litigation Reform Act :A Forward-Looking Assessment, The Business Lawyer, Vol.51.
    ③ 被告故意进行虚假或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时,确定原告损失的典型做法是,用原告当时支付的购买价减去发布更正信息后的股票价格,实质即真实价格不变法。
    ④ W. L. Cary, M. A. Eisenberg: Cases and Materials on Corporations (6th ed.), pp758, 759 和 R. B. Thompson:"Simplicity and Certainty" in the Measure of Recovery under Rule 10b-5.
    ① Mitchell v.Texas Gulf Sulphur Inc.案中,法院将确定股票价值的基准日,定为被告公司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实情后第9天;Ross v.Licht案中,被告于实施欺诈行为两周后将股票私下卖出,法院将基准日定为该日。参见Arnold S.Jacobs:The Measure of Damages in Rule 10b—5 Cases。
    ② J. D. Cox, and others: Securities Regulation (Cases and Materials), pp821,822.
    ③ 金泽刚:《证券市场监管与司法介入》,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76页。
    ① 陈志武:“证券集体诉讼在美国的应用”,深圳:《新财富》2001年12月号(总第8期)。
    ① Federal Court of Australia Act, 1976, §33C(1); Supreme Court (General Civil Procedure) Rules, 1996, Or. 18A.03(1) (Vict).
    ② S. Stuart Clark, Christina Harris: Multi—Plaintiff Litigation in Australia: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11 Duke J. Comp. & Int'l L. 2001, pp289, 296.
    ③ Miller Wright: Federal Practice and Procedure (2d ed.), 1986, p159.
    ④ Miller Wright: Federal Practice and Procedure (2d ed.), 1986, p159.
    ⑤ In re Prudential Ins.Co.,148 F.3d 283,303(3~(rd) Cir.1998,).转引自傅长禄主编:《证券民事赔偿诉讼》,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81页。
    ① 汤维建:《美国民事司法制度与民事诉讼程序》,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395页。
    ② 沈达明:《比较民事诉讼法初论》,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486-487页。
    ① 汤维建:《美国民事司法制度与民事诉讼程序》,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401页。
    ② 加拿大并没有统一的集团诉讼程序规则,而是其部分省制定了集团诉讼规则,它们包括:魁北克(1978年)、蒙特利尔(1993年)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1995年)。
    ① Wilson v. Zarhadnick, 534 F. 2d 55 (5~(th) Cir. 1976).
    ② S. Stuart Clark, Christina Harris: Multi—Plaintiff Litigation in Australia: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11 Duke J.Comp. & Int'l L. 2001, pp289, 302.
    ③ Ausrialian Law Reform Commission, Group Proceedings in the Federal Court, Report No. 46, at 146(1989).
    ④ 汤维建:《美国民事司法制度与民事诉讼程序》,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404页。
    ① 陈志武:“集体诉讼是保护股民的有力办法”,深圳:《新财富》2002年4月号,第43页。
    ① 蔡彦敏、洪浩:《正当程序法律分析—当代美国民事诉讼》,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86页。
    ② 汤维建:《美国民事司法制度与民事诉讼程序》,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411页。
    ③ 蔡彦敏、洪浩:《正当程序法律分析—当代美国民事诉讼》,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87页。
    ④ Linda Silberman: Vicisstudes of the American Class Action: With a Comparative Eye, 7 Tul. J. Int'l & Comp. L.1999, pp201, 216.
    ① [日]小岛武司:《诉讼制度改革的法理与实证》,陈刚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47页。
    ② 肖建国:《民事诉讼当事人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56—360页。
    ① Matsushita Electronic Industrial Co. v. Zenith Radio Corp. ,475 U S 574(1986)
    ① Jack B. Weinstein: Compensating Large Numbers of People for Inflicted Harms, 11 Duck J. Comp. & Int'l L. 2001, pp165, 174.L.
    ① Jill E. Fisch: Class Action Reform: Lessons from Securities Litigation, Ariz. L. Rev., 1997, pp533.
    ② San Leandro Emergency Med. Group Profit Sharing Plan v, Philip Morris Co., Inc., 75 F. 3d 801, (2d Cir. 1996).
    ③ 此类股民在美国称其为职业原告。
    ① [日]谷口安平:《程序的正义与诉讼》,王亚新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93页。
    ② [日]小岛武司:《诉讼制度改革的法理与实证》,陈刚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75—76页。
    ① 汤维建:《美国民事司法制度与民事诉讼程序》,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391页。
    ① [日]中村英郎:《新民事诉讼法讲义》,陈刚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83—84页。
    ② 肖建华:《民事诉讼当事人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版,第364页。
    ① [日]中村英郎:《新民事诉讼法讲义》,陈刚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84页。
    ② 骆永家:《民事法研究》(第三卷),台湾:三民书局1989年版,第169页。
    ③ 杨建华、石志泉:《民事诉讼法释义》,台湾:三民书局1987年版,第50页。
    ④ 骆永家:《民事法研究》,台湾:三民书局1989年版,第70页。
    ⑤ 肖建华:《民事诉讼当事人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版,第365页。
    ① [日】谷口安平:《程序的正义与诉讼》,王亚新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02页。
    ① 尽管团体诉讼模式作为我国台湾地区解决证券欺诈群体性诉讼案件的方法,在2002年7月通过的《证券投资人与期货交易人保护法》中以特别法的形式加以明确规定而引入。但是,团体诉讼模式在我国台湾地区的早期引入还是在消费者保护领域内形成的。不过,在证券欺诈诉讼领域内引入团体诉讼的模式,并不是肇始于该法的制定,而是此前即已产生,特别是台湾证券与期货市场发展基金会的成功运作,这对大陆对此问题的研讨有着特定的意义。
    ② 肖建华:《民事诉讼当事人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70—371页。
    ③ 日本学者而言,对此研究方式的采用也是较为广泛,如谷口安平教授,其基本理由即是认为:“因为原告是由多数个人或者法人组成的团体,所以诉讼就具有了集团的性质”。参见谷口安平:《程序的正义与诉讼》,王亚新、刘荣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97页。而国内学者的论述可参见郭云忠、张庆彬:《群体诉讼的起诉成本分析》,载于《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第25—28页。
    ④ [日]谷口安平:《程序的正义与诉讼》,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98—199页。
    ① 蒋志培:“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现状和发展”,《知识产权审判指导与参考》(北京)2006年第10卷,第26页。
    ① 汤欣主编:《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民事赔偿释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74页。
    ① 庄淑贞、董天夫:“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与美国集团诉讼制度的比较研究”,《法商研究》(武汉)1996年第2期,第79—80页。
    ② 关于此点是否应列为代表人诉讼的要件,存在争议。肯定性观点如庄淑贞、董天夫前引文;肖建华:《民事诉讼当事人研究》,第378—379页。否定性观点可参见江伟、肖建国:“关于代表人诉讼的几个问题”,《法学家》1994年第3期。
    ① 刘磊:“关于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的经济分析”,《法商研究》(武汉) 1997年第1期,第75页。
    ① 庄淑贞、董天夫:“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与美国集团诉讼制度的比较研究”,《法商研究》(武汉) 1996年第2期,第80页。
    ② 肖建华:《民事诉讼当事人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58页。
    ③ 庄淑贞、董天夫:“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与美国集团诉讼制度的比较研究”,《法商研究》(武汉) 1996年第2期,第80页。
    ① 王利明:“证券法中的民事责任及其实现机制”,《人民法院报》2001年4月26日。
    ① 小岛武司:《诉讼制度改革的法理与实证》,陈刚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55—56页。
    ② 本文论述的证券欺诈诉讼的当事人是指适格当事人,仅对此进行论述利于对该类诉讼中当事人的甄别。
    ① 郭林广、区沛达:《香港公司证券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235页。
    ① L. Loss & J. Seligrnan: Fundamentals of Securities Regulation (3rd ed.), pp853, 854。
    ① L.Loss &J.Seligman, Securities Regulation, Third Edition, VolumeⅧ, 1991, pp. 3590-3591.转引自,杨亮《内幕交易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04页。
    ① 贾纬:“析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民事赔偿案件的当事人”,北京:《人民司法》2002年第12期,第12页。
    ① 胡基:“证券法之虚假陈述制度研究”,梁彗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12卷,北京:法律出版社,第632—633页。
    ① 马其家等:“完善证券民事责任刻不容缓”,《法制日报》2001年4月11日,第8版。
    ① 余雪明:《证券交易法》,台湾:中华民国证券市场发展基金会1999版,第133页。
    ① R.W.汉密尔顿:《公司法》(第4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84页。
    ① United States v. Ben Grunstein & Sons Co., 137F. Supp. 197(S.N. 1995); Stout v. Martin, 87 W. Va. 1,6,104 S.E. 157,(1920)
    ② Glick v. Campagna, 613F. 2d 31(3d Cir. 1979); Huddlestone v. Herman & Maclean, 640 F.2d 534, 554(5th Cir. 1981)
    ③ Harris v. American Inv. Co., 523(8th Cir. 1975), cert. denied, 423 U.S. 1054(1976)
    ① 齐斌:《证券市场信息披露法律监管》,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314页。
    ① 王利明:《民法·侵权行为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74页。
    ① 常怡:《强制执行的理论与实务》,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132页。
    ① 谭贵秋:《民事执行原理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353页。
    1、David L. Ratner, Securities Regulation, 6th., West Gourp, 1999.
    2、Michael R. Young, Accounting Irregularities and Financial Fraud, CITIC Publishing House, 2004.
    3、Alan R. Palmiter, Securities Regulation: Examples & Explanations, PZ. Press, 2003.
    4、James D. Cox, Robert W. Hillman & Donald C. Langevoort, Securities Regulation: Gase and Materials, CITIC Publishing House, 2003.
    5、Gil Brazier, Insider Dealing: Law and Regulation, Cavendish Publishing Limited, 1996.
    6、Manne, H. Insider Trading and the Stock Market, Free Press, 1996.
    7、Thomas Lee Hszen, The law of Securities Regulation, 4th., ed., West Group, 2002.
    8、Stephen Griffin, Company Law,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Edinburgh: Butterworths, 2000.
    9、Niamh Moloney, EC Securities Regul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10、Robert B. Thompson, "Simplicity and Certainty" in the Measure of Recovery Under Rule 10b-5, The Business Lawyer, Vol.51, August 1996.
    11、G. H. Treitel, The Law of Contracrs, 9th. Ed., London:Sweet&Maxwell, 1995.
    12、Stephen Griffin, Conpany Law: Fundamental Principles, 3th, ed., Prarson Education, 2000.
    13、B.S. Markesinis &Hannes Unberath, The German Law of Torts: A Comparative Treatises 4th. ed., 2002.
    14、L. Loss, Fundamentals of Securities Regulation, Boston, Little Brown &Co. Publishing Co. 1990.
    15、Fidelins Oditah: The Future for the Global Securities Market, Clarendon Press, 1996.
    16、Robert W. Hamilton, The of Corporation, 法律出版社, 1999年版.
    17、Louis Loss & Joel Seligman, Securities Regulation, 3rd, ed., 1990.
    18、U.S. SEC, 1996/1997/1998/1999 Annual Report.
    19、Donald C. Langevoort, Insider Trading: Regulation, Enforcement, and Prevention, West Group, 1999.
    20、A Tale of Two Instruments, Insider Trading in non - Equity Securities, the Business Lawyer, Vol., Nov. 1993.
    21、Alan Taylor, Principles of Evidence, Cavendish Publishing Limited, 2nd., 2000.
    1、杨亮:《内幕交易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编:《证券民事赔偿诉讼——最高人民法院证券民事赔偿司法解释的评述与展开》,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3、陈结:《证券欺诈侵权损害赔偿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郭锋主编:《证券法律评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第1-2期
    5、贺绍奇:《“内幕交易"的法律透视》,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版
    6、程啸:《证券市场虚假陈述侵权损害赔偿责任》,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
    7、张明远:《证券投资损害诉讼救济论——从起诉董事和高级职员的角度进行的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8、郭锋主编:《虚假陈述证券侵权赔偿》,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9、罗美娟:《证券市场与产业成长》,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10、黄振中编著:《美国证券法上的民事责任与民事诉讼》北京:法律出版 社,2003年版
    11、于绪刚 郑琰:《证券法热点问题探析》,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12、李仕萍主编:《证券法前言问题案例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13、[日]河本一郎、大武泰南著 侯水平译:《证券交易法概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14、金泽刚著:《证券市场监管与司法介入》,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5、汤欣主编:《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民事赔偿释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6、卞耀武主编:《外国证券法译丛》,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17、贺绍奇:《证券投资基金的法律透视》,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版
    18、倪建林:《公司治理结构:法律与实践》,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19、钮华明 陈翔云编著:《证券公司业务发展与法律规范》,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20、于绪刚:《交易所非互助化及其对自律的影响》,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1、汤欣:《公司治理与上市公司收购》,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2、王卫国等主编:《中国证券法破产法改革》,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3、吴敬琏:《吴敬琏:十年纷纭话股市》,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
    24、杨志华:《证券法律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5、齐斌:《证券市场信息披露法律监管》,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26、刘俊海:《股份有限公司股东权的保护》,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27、何美欢:《公众公司及其股权证券》,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28、李国光 贾纬:《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民事赔偿制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9、宣伟华:《虚假陈述民事赔偿与投资者权益保护》,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30、白建军:《证券欺诈及对策》,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6年版
    31、王泽鉴:《侵权行为法》(第1册),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2、顾肖荣主编:《证券犯罪与证券违规违法》,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8年版
    33、罗伯特·克拉克著 胡平等译:《公司法则》,北京:工商出版社1999年版
    34、张开平:《英美公司董事法律制度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35、郑顺炎:《证券市场不当行为的法律实证》,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6、郑顺炎:《证券内幕交易规制的本土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7、朱从玖主编:《投资者保护—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8、张海波:《中国股市大索赔》,广东: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39、杨兆龙 郝铁川等编:《杨兆龙法学文选》,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0、[美]罗伯特·考特 托马斯·尤伦著 张军等译:《法和经济学》,广东:广东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
    41、米尔顿·弗里德曼著 胡雪锋等译:《弗里德曼文萃》(上下册),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出版社2001年版
    42、[加]布莱恩 R.柴芬斯著 林华伟等译:《公司法:理论、结构和运作》,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43、[德]莱奥·罗森贝克著 庄敬华译:《证明责任论—以德国民法典和民事诉讼法典为基础撰写》(第4版),北京:法制出版社2002版
    44、[德]汉斯·普维庭著 吴越译:《现代证明责任问题》,北京: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45、[德]K·茨威格特 H·克茨著 贺卫方等译:《比较法总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46、常怡主编:《比较民事诉讼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7、白绿铉:《美国民事诉讼法》,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
    48、滨田道代 吴志攀主编:《公司治理与资本市场监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49、江伟主编:《中国民事诉讼法专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0、[美]E·博登海默著 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1、汤维建:《美国民事司法制度与民事诉讼程序》,北京: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52、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学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3、范愉编著:《集团诉讼问题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4、托马斯·李·哈森 张学安等译:《证券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5、[德]奥特马·尧厄尼希著 周翠译:《民事诉讼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56、杨峰:《证券民事责任制度比较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57、吴志攀 白建果:《证券市场与法律》,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版
    58、马忠法:《论建立我国证券交易中的民事赔偿制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59、顾功耘:《证券法》,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9年12月版
    60、余雪明:《证券交易法》,台湾:中华民国证券市场发展基金会 1999版
    61、徐兆宏 郑晖编著:《证券法案例精解》,北京:东方出版中心2001年版
    62、邵挺杰:《证券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8月版
    63、刘文华主编:《WTO与中国金融法律制度的冲突与规避》,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年版
    64、强力:《证券法前沿问题案例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65、周楠:《罗马法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66、杰罗姆·柯恩:《美国证券监管制度中的证券责任制度简介》,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67、郑玉波编纂:《民事诉讼法》,台北: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印刷 1994年第2版
    68、张民安:《现代英美董事法律地位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69、沈达明:《比较民事诉讼法初论》(上、下册),北京:中信出版社1991年版
    70、屠光绍:《上市制度;比较与演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71、孔祥俊主编:《民商法热点、难点及前沿问题》,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6年版
    72、王晓芳:《证券投资的理论分析与发展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
    73、周爱民:《股市有效性、泡沫与预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8年版
    74、吕国梁:《金融陷阱与骗局》,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年版
    75、胡基:“证券法之虚假陈述制度研究”,梁彗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12卷
    76、马其家等:“完善证券民事责任刻不容缓”,《法制日报》2001年4月11日
    77、郭锋:“完善证券监管机制防范市场风险”,卡斯特经济评价中心研究报告,载于中国咨询行商业报告库(在线词典),1998年8月20日
    78、黄树青:“我国反证券欺诈的若干法律问题”,《改革》2001年第6期
    79、上海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课题组:“证券纠纷集团诉讼制度研究”,《上证联合研究计划第二期课题报告》
    80、郭云忠、张庆彬:“群体诉讼的起诉成本分析”,《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81、郭峰:“我国投资者民事诉讼面临的主要问题”,2002年投资者保护国际研讨会论文
    82、郭云忠:“从‘东芝’‘三菱’事件看中美集团诉讼”,《中国律师》2001年第5期
    83、陈志武:“证券集团诉讼”,《新财富》2002年第4期
    84、陈志武:“证监会、法院与人大如何分管证券市场”,《财经》2002年第4期
    85、陈志超:“探析证券法上民事责任诉讼实现机制”,《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2期
    86、何艳珍等:“当前我国证券民事赔偿若干问题研究”,《中国证券报》2002年9月21日
    87、周汉华:“证券民事赔偿诉讼的制度意义”,《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3月19日
    88、岳敬飞 何军:“证券民事赔偿立法司法环境亟待改善”,《上海证券报》2006年7月24日
    89、浩民 徐国杰:“首起证券民事赔偿何以和解”,《中国证券报》2002年11月12日
    90、刘子瑜:“以损害赔偿为导向立法模式更适合国情”,《中国证券报》2005年9月25日
    91、王红漫:“美国安然赔偿案对我国证券民事赔偿的法律启示”、《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1月29日
    92、敬艳:“为证券市场保驾护航--访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李国光”,《时代潮》2002年第16期
    93、宋一欣:“证券民事侵权赔偿采用集团诉讼制度之我见”、《上海法学研究》2002年第4期
    94、鞠倩:“中国股市头号大案--中科创业案”、《检察日报》2003年7月25日
    95、刘畅:“证券民事赔偿需要一个榜样”,《北京晨报》2006年9月25日
    96、殷占武:“尚福林指出当前资本市场发展面临大好形势”,《上海证券报》2005年12月6日
    97、竺琳:“民事欺诈制度研究”,梁彗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9卷
    98、张远忠:“论发行公司虚假陈述的民事责任”,《法学》(上海) 1998年第1期
    99、王菲萍:“简化因果关系区分归责原则”,《中国证券报》2003年1月10日
    100、于莹:“证券欺诈民事责任研究”,梁彗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18卷
    101、杨明宇:“证券发行中不实陈诉的民事责任研究”,《证券法律评论》2001年第1期
    102、宋一欣:“证券民事赔偿十大案启示录”,《中国证券报》2003年2月18日
    103、张炜:“从东方电子案看证券民事赔偿司法解释的局限”,《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2月18日
    104、北京市大成律师事务所:“为权利而斗争——银广夏虚假陈述证券民事赔偿案的“三难”,《中国证券报》2006年9月7日
    105、李鹏:“证券民事赔偿机制探讨”,《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106、冀文海:“银广夏:法律能把我怎么样?”,《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8月14日
    107、张学庆:“证券市场民事赔偿启动”,《理财周刊》2002年第1期
    108、徐斌:“析信息披露不实的民事赔偿责任”,《证券时报》2001年12月26日
    109、陈洁芳 永雄:“操纵市场民事赔偿责任问题探讨——从中国证券市场的现实出发”,《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
    111、王子恢:“证券民事赔偿法律期待新突破”,《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1月17日第2版
    112、蔡文海:“中国证券欺诈屡禁不止的成因”,《信报财经月刊》1999年11月 (总272期)
    113、岑剑平:“论证券操纵行为”,《河北法学》1999年第5期
    114、齐恩平 吕永学:“证券欺诈民事责任研究”,《金融研究》2002年第3期
    115、宋晓燕:“证券民事赔偿制度的经济分析”,《法学评论》2002 年第 4期
    116、陈朝阳:“我国证券侵权民事责任归责分析—原则:立法与司法的冲突与协调”,《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117、王利明:“我国证券法中民事责任的完善”,《法学研究》2001 年第 4期
    118、蔡元庆:“限制董事经营责任法理的比较研究”,《现代法学》2003 年第2期
    119、陈志武:“证券集体诉讼在美国的应用”,《新财富》2002年4月号
    120、陈志武:“赔偿30亿美元的证券集体诉讼案”,《新财富》2001 年 12月号
    121、郎咸平:“沽空联通、沽空中移动、7亿港元操纵恒生指数”,《新财富》2002年4月号
    122、朱伟一:“‘恶人’大家做——证券诉讼由谁领军”,《上海证券报》2002年6月13日
    123、钟志勇:“论证券民事侵权诉讼的性质与价值”,《兰州商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124、张鸿:“证券操纵行为民事责任制度的缺陷及完善”,《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125、肖建华“群体诉讼与我国代表人诉讼的比较研究”,《比较法研究》1999年第2期
    126、宋宇阳:“试论我国证券集团民事诉讼的改革与完善”,《人大复印报刊 资料——诉讼法学》2002年第7期
    127、周正庆:“应坚持改革开放 稳定发展资本市场”,《证券时报》,2002年12月27日。
    128、刘健:“红光案‘诉讼和解’对于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影响”,《行业法制动态》(第1期) 2004年4月4日
    129、蔡文海:“从中国首宗股民状告上市公司欺诈案说起-中国私人证券诉讼的困境,出路和意义”,《信报财经月刊》1999年9月号
    130、郭克军:“在美上市中国公司集体诉讼:祸起不实信息披露”,《新财经》2005年3月9日
    131、陈志武:“证券诉讼可否试行‘判例法’”,《新财富》2002年2月号
    132、王晶晶:“德勤失职亿元赔偿诉讼压顶”,《南方都市报》2006年5月20日
    133、黄洪扣:“证券市场呼唤民事赔偿机制”,《证券时报》2001年10月17日
    134、张炜:“全方位研究证券法制”,《上海证券报》2001年5月29日
    135、宋一欣:“维权论坛:证券民事赔偿会不会引发诉讼连环套”,《上海证券报》2002年1月29日
    136、宋一欣:“充分利用民事诉讼法律机制建立证券市场民事赔偿制度”,《上海证券报》2005年8月25日
    137、朱少平:“论资本市场立法”,《金融时报》2002年4月1日
    138、傅浩:“证券投资者赔偿制度国际比较研究”,《证券市场导报》2004年4月21日
    139、吕斌 李国秋:“大陆、香港、台湾证券法关于证券商条款的比较”,《证券市场导报》2002年2月4日
    140、吴群慧:“美国、日本证券立法对市场行为与结构的影响”,《证券时报》2003年12月26日
    141、姜丽勇:“论内幕交易民事赔偿法律制度的建立”,《证券市场导报》2000年5月21日
    142、焦津洪:“证券民事诉讼热中需要冷思考”,《上海证券报》2002年2 月6日
    143、郎咸平:“保护投资者振兴股市新思维”,《新财富》2002年2月号
    144、72、江伟、肖建国:“关于代表人诉讼的几个问题”,《法学家》1994年第3期
    145、复旦大学——大鹏证券联合课题组:“上证联合研究计划之十一:上市公司民事赔偿与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研究”,《上海证券报》2002年3月22日
    146、王利明等课题组:“投资者有权要求损害赔偿——关于完善《证券法》中民事责任制度的研究”,《上海证券报》2005年8月9日
    147、顾肖荣 陈历幸:“投资者如何证明操纵市场民事责任的成立”,《上海证券报》2005年5月17日
    148、王利明:“投资者有权要求损害赔偿”,《上海证券报》2001年9月28日
    149、刘俊海:“论股东的代表诉讼提起权”,《商事法论集》第 1 卷,1997年版
    150、时永才:“我国股份有限公司股东代位诉讼若干问题分析”,《现代法学》1996年第1期
    151、单羽青:“证监会有关人士: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7月9日
    152、顾功耘:“全面修订公司法的若干建议”,《法学》2000年第4期
    153、张明远:“美国的证券民事诉讼制度”,郭锋主编:《证券法律评论》(第2卷)
    154、郭云忠、张庆彬:“群体诉讼的起诉成本分析”,载于《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155、周晓刚:“美国证券发行注册豁免制度研究”,《证券市场导报》2001年4月13日
    156、高西庆:“证券市场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的理论根据”,《深圳证券市场导报》1996年10月10日
    157、赖源河:“证券管理制度之研究”,《法律学习与研究》1992年第3期
    158、李朝庆:“《证券法》应设立惩罚性赔偿条款”,《中国证券报》2001年 4月17日
    159、郑朝晖:“寻找适合国情的证券民事诉讼制度”,《新快报》2001年12月27日
    160、蒋志培:“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现状和发展”,《知识产权审判指导与参考》2006年第10卷
    161、庄淑贞、董天夫:“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与美国集团诉讼制度的比较研究”,《法商研究》1996年第2期
    162、刘俊海:“五大途径解决证券民事争议——证券民事责任的法律完善”,《法制日报》2002年7月17日
    163、周友苏 罗华兰:“论证券民事责任”,《中国法学》2000年04期
    164、魏南枝:“证券发行当事人法律责任再思考”,《法学》2002年第3期
    165、奚晓明 贾纬:“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民事赔偿制度——〈规定〉解析”,《证券法律评论》第2期
    166、金泽刚:“操纵证券市场交易价格的行为的认定及其法律责任”,《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167、庄淑贞 董天夫:“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与美国集团诉讼制度的比较研究”,《法商研究》,1996年第2期
    168、王利明:“证券法中的民事责任及其实现机制”,《人民法院报》,2001年4月26日
    169、[美]玛丽·凯·凯恩:“集团诉讼”,《外国法译丛》1987年第3期
    170、刘磊:“关于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的经济分析”,《法商研究》1997年第1期
    171、王利明:“证券法中的民事责任及其实现机制”,《人民法院报》2001年4月26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