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新时期”以来汉语文学中的流浪意识的考察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新时期”以来汉语文学中呈现的流浪意识,因其作为现代意识的一种而值得关注。其“现代性”的历史渊源可远溯至晚清以来之“中国问题”的产生,近则与“新时期”以来中国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有着直接的关联。考察这一文学现象,也就意味着对中国二十世纪以来汉语文学(文化)的现代面相之一的阶段性审辨与梳理。论文分为三个部分来论述。
     引论部分着重阐述“新时期”以来汉语文学中流浪意识的现代性要素——流浪意识何以被认为是一种现代意识。首先在于它是一种现代个人观的表达。中国现代个人观的演进历程与现代以来汉语文学中流浪意识的显隐承传,两者之间具有一种现代性的共生关系。中国现代个人观的演进呈现出阶段性的特点。“新时期”以来的历史构建出一种新型的个人观,汉语文学中流浪意识才得以重现与发展。其次,基于意识形态观念之上的“历史化”与非历史化倾向也是其现代性要素之一,是不可忽略的时代思想背景。主体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以北岛、张承志、张炜等人为线索,结合时代历史语境,论析自1980年代以来理想主义、浪漫化与英雄式的流浪意识与流浪现象;第二章则以王朔、朱文、巴桥等作家为个案,论述自1980年代后期至今大行于世的城市流浪小说,其中的游民气和痞子话语不仅其来有自更是影响深远;第三章以高行健为例着重讨论汉语文学中的政治流亡意识。结语部分则是对流浪意识的现代性考察之思想文化内涵及意义做简要小结。
The awareness of tramping in Chinese literature since“new age”is worth of attention for its being a sort of modern awareness. The history of“modernity”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emergence of“China’s problems”since late Qing dynasty as well as is directly and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pecific language context of Chinese history and culture since the“new age”. Observation and study of this literature phenomenon means a phase of inspection and collation of Chinese literature since the 20th century.
     This essay is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three parts: introduction, body and conclusion. The introduction part focuses on elaborating modernity element of tramping awareness in Chinese literature since the“new age”—that is why the awareness of tramping is regarded as one sort of modern awareness. Firstly, because it is an expression of modern individual outlook, whose evolution process is obviously or covertly inheriting from tramping awareness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between which there is a modern co-existing relationship. The evolution of modern individual outlook in China represents a phase characteristics. The tramping awareness in Chinese literature reemerges and develops after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type of individual outlook since the“new age”. Secondly, tendency of“history”and non-history on the basis of ideology is also one of the modern elements as well as the modern thought background that cannot be ignored. The body part consists three chapters. According to the clue of Bei Dao, Zhang Chengzhi and Zhang Wei, the first chapter analyses the tramping awareness and phenomenon of idealism, romanticism and heroes in the language context of a particular phase of history. Taking the cases of writers like Wang Shuo, Zhu Wen, Bai Qiao and so on, the second chapter exposes the popular city tramping novels since the late 1980s till now, in which the source of vagabond custom and hooligan language can be found and they both have exerted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literature. The third chapter takes writer Gao Xingjian for example to mainly elaborate the outlook of political exile. The conclusion part summarizes both meaning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he research on modernity of tramping awareness.
引文
1陈召荣:《流浪母题与西方文学经典阐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2页。
    2邓齐平:《生命漂泊体验与沈从文创作内在精神发展脉络》,《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
    3参见曹文轩:《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第七章“流浪意识”,作家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第234页。
    4同上,第235页。
    1有人认为,个人观念的产生是一个“现代事件”,只有现代才有个人观念。但也有论者认为,在较为广义的理解上,传统的对个体之否定性、抑制性的观念也是个人观的一种类型。参见顾红亮、刘晓红:《想象个人—中国个人观的现代转型》“导论”,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本文认同后一种观点,尽管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没有独立身份的个人,没有积极主动的个人,但是角色化的、等级化的、被禁锢和束缚的消极被动的个人也还是存在的。进入现代,传统的个人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追求独立自主、追求个性自由,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追求作为国民的政治权利等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个人观与传统社会主流价值体系所倡导的个人观有了很大的差异。
    2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2页。
    3顾红亮、刘晓红:《想象个人—中国个人观的现代转型》,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第1页。
    4参见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前言),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页。
    1参见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下卷第10章,三联书店,2004年。
    1王南湜:《从领域合一到领域分离》,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71页。
    2唐纳德.蒙罗认为,儒家所推崇的价值是“无我”,儒家的“自我”是一种克制自我或“无我”的人格,“无我的人格则是心甘情愿的把他自己的,或他所属的某个小集体(如一个村庄)的利益服从于一个更大的社会群体的利益”。参见郝大维、安乐哲:《汉哲学思维的文化探源》,施连中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7页。
    1陈晓明:《表意的焦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第474页。
    2同上,第471页。
    3同上,第475页。“新时期”以来的历史化阶段大致可以1980年代末为界,“文革”结束至80年代的中国新时期文学,依然在建构一个强大的历史化叙事,并且向着现实化转型,其特点体现在把社会历史看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相信社会不断进步的理念,在审美风格上充满昂扬悲怆的格调。80年代后期以来(“后新时期”),中国的现代性叙事发生了转变,历史化叙事的缩减是其显著的标志,文学叙事不再有一个统一的历史前提,也不再有一个关于现实的本质规定。从“新时期”到“后新时期”,“历史”大致经历了由建构到解构的过程。时代由“共名”转向“无名”(陈思和)。
    1转引自同上,第480页。
    1刘小枫:《这一代人的怕和爱》,华夏出版社,2007年1月版,第242、243页。关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代群的划分,参见该书,第237页。
    1陈晓明:《表意的焦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第233页。
    
    1本文中所引北岛诗作均出自《北岛诗歌集》,海南出版公司,2003年1月第1版。
    2北岛:《青灯》,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第139页。
    
    1北岛:《失败之书》,汕头大学出版社2004年,自序。
    2同上。
    1曹文轩:《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作家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第252页。
    2同上,第253页。
    3张承志:《<错开的花>自序》,见《张承志文学作品选集》(散文卷),海南出版社,1997年2月第1版,第341页。
    4张承志:《无援的思想》,载《花城》1994年第1期。
    1张承志:《<错开的花>自序》,见《张承志文学作品选集》(散文卷),海南出版社,1997年2月第1版,第341页。
    1张承志:《无援的思想》,载《花城》1994年第1期。
    2张承志:《至先生书》,见《张承志文学作品选集》(散文卷),海南出版社,1997年2月第1版。
    3陆迪、张承志:《张承志警告中国作家》,载《环球青年》1998年第5期。
    4张炜:《爱的浪迹》,见《冬天的阅读》,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
    
    1张业松:《张炜论:硬汉及其遭遇》,载《文艺争鸣》1993年第2期。
    2张炜:《你在高原·西郊》,漓江出版社,2003年版。
    3张炜:《九月寓言》,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第340页。
    1张炜:《温柔与羞涩》,见《忧愤的归途》,华艺出版社,1995年6月第1版,第49页。
    2同上,第18页。
    3张炜:《夜思》,见《融入野地》,作家出版社,1995年6月第1版,第51页。
    4曹文轩:《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作家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第258页。
    5张炜:《融入野地》,在《上海文学》1993年第1期。
    6同上。
    7张炜:《融入野地》,在《上海文学》1993年第1期。
    
    
    1同上。
    2同上。
    1陈晓明:《表意的焦虑》序言,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第13页。
    
    1参见朱大可:《流氓的盛宴:当代中国的流氓叙事》,新星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版,第223页。
    2同上,第127页。
    
    1王岳川:《中国镜像:90年代文化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第93页。
    2参见曹文轩:《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作家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第244页。
    3同上,第245页。
    1曹文轩:《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作家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第245页。
    1曹文轩:《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作家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第244页。
    
    1参见陈晓明:《表意的焦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第334页。
    2同上,第157页。
    1陈晓明:《表意的焦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第338页。
    1陈晓明:《“历史终结”之后:九十年代文学虚构的危机》,载《文学评论》,1999年第5期。
    2石康:《支离破碎》,长春出版社,1999年10月第一版,封底。
    3由三陪小姐、按摩女及各式各样的漂亮性感的女人构成的“坏女人”的形象在中国当代消费社会的文学想象中起到了一个超级符号的作用,是当代消费社会欲望化话语生产的不尽源泉。这个形象具有双重性的奇妙功能:它可以无所保留地呈现那些欲望化的场景,同时却有可以展开道德化批判。当代小说似乎离开了三陪女这样的“坏女人”,就不能揭露现实弊端和困境。相关论述参阅陈晓明:《表意的焦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第433—442页。
    1刘小枫:《这一代人的怕和爱》,华夏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第258页。
    1余杰:《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双子星座——沈从文和高行健文学道路之比较》,《社会科学论坛》2002年第10期。
    1本章作品引文均出自高行健:《灵山》,漓江出版社2000年版。
    1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1、曹文轩:《八十年代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作家出版社,2003年;
    2、曹文轩:《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同上;
    3、陈晓明:《无边的挑战》,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4、陈晓明:《表意的焦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
    5、陈晓明:《后现代的间隙》,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6、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7、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8、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
    9、陈思和:《陈思和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10、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11、陈平原:《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2、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13、孔范今等编:《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资料汇编》,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
    14、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
    15、王晓明主编:《批评空间的开创》,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
    16、范培松:《中国散文批评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
    17、蓝棣之:《现代文学经典:症候式分析》,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18、刘小枫:《诗化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19、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修订版),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
    20、刘小枫:《这一代人的怕和爱》(增订本),华夏出版社,2007年;
    21、刘小枫:《沉重的肉身》,华夏出版社,2007年;
    22、刘小枫:《走向十字架上的真》,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
    23、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
    24、刘小枫:《刺猬的温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
    25、刘小枫:《圣灵降临的叙事》,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26、刘小枫:《个体信仰与文化理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
    27、刘小枫:《拣尽寒枝》,华夏出版社,2007年;
    28、王岳川:《中国镜像》,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29、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30、汪晖:《汪晖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31、朱大可:《流氓的盛宴:当代中国的流氓叙事》,新星出版社,2006年;
    32、李咏吟:《通往文本解释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33、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
    34、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同上;
    35、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同上;
    36、甘阳主编:《八十年代文化意识》,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37、王学泰:《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增修版),同心出版社,2007年;
    38、龚鹏程:《游的精神文化史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39、邓晓芒主编:《从寻根到漂泊——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学与文化》,羊城晚报出版社,2003年;
    40、邓晓芒:《文学与文化三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
    41、张志扬:《一个偶在论者的觅踪》,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
    42、张志扬:《门—一个不得其门而入者的记录》,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
    43、张志扬:《创伤记忆》,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44、张志扬:《禁止与诱惑》,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45、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46、陈召荣:《流浪母题与西方文学经典阐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47、孟繁华主编:《九十年代文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48、孟繁华:《众神狂欢》(增订版),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
    49、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
    50、马尔科姆·考利:《流放者的归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6年;51、若兹·库贝尔:《流浪的历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1、吴培显:《都市漂泊与生存奋挣的不同价值定位——论20世90年代的“流浪汉”小说》,《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33卷第2期
    2、王占峰:《回民游子的心灵皈依——张承志文学创作之民族情结剀谈》,《绥化学院学报》2005年第25卷第5期
    3、马燕:《路翎小说的流浪汉形象解读》,《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4、曹文轩:《论近二十年来文学中的“流浪情结”》,《文学评论》2002年第4期
    5、何清:《民间大地上的漫游者——<九月寓言>细解》,《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8卷第1期
    6、司新丽:《试析中国现代小说中流浪汉流浪的基本方式》,《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7、廖高会:《宿命的出走和艰难的回归——浅析张炜小说中知识分子的流浪意识》,《名作欣赏》2005年第6期
    8、刘广涛:《文学世界中的‘青春流浪’主题初探》,《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6卷第2期
    9、郭宝亮、易平:《无奈的撤离与最后的守望——张炜小说叙境的存在性悖论之三》,《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4卷第4期
    10、陈力君:《新时期文学的流浪主题研究》,《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11、罗良金:《在流浪中寻找精神的家园——论张炜的小说》,《贵州文史丛刊》2006年第3期
    12、盛洁:《文化转型视野中张抗抗的城市叙述——兼谈当下知青作家的集体流浪及其遭遇的文化尴尬》,《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卷第5期
    13、邓齐平:《生命漂泊体验与沈从文创作内在精神发展脉络》,《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
    14、张业松:《张炜论:硬汉及其遭遇》,《文艺争鸣》1993年第2期
    15、陆迪、张承志:《张承志警告中国作家》,《环球青年》1998年第5期
    16、陈晓明:《“历史终结”之后:九十年代文学虚构的危机》,《文学评论》,1999年第5期
    17余杰:《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双子星座——沈从文和高行健文学道路之比较》,《社会科学论坛》2002年第10期
    1、北岛:《北岛诗歌集》,南海出版公司2003年
    2、北岛:《失败之书》,汕头大学出版社2004年
    3、北岛:《时间的玫瑰》,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
    4、张承志:《张承志文学作品选集》(四卷),海南出版社1997年
    5、张承志:《金草地》,海南出版社1997年
    6、张承志:《无援的思想》,华艺出版社1995年
    7、张炜:《芦青河告诉我》,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
    8、张炜:《秋天的愤怒》,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
    9、张炜:《古船》,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
    10、张炜:《九月寓言》,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
    11、张炜:《忧愤的归途》,华艺出版社1995年
    12、张炜:《家族》,山东文艺出版社2001年
    13、张炜:《柏慧》,中国社会文献出版社2004年
    14、张炜:《能不忆蜀葵》,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
    15、海子:《海子诗全编》,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
    16、王朔:《王朔文集》,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17、朱文:《达马的语气》,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18、朱文:《看女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19、朱文:《弟弟的演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20、巴桥:《请大家保护自己的腰》,山东文艺出版社2005年
    21、高行健:《灵山》,漓江出版社2000年
    22、高行健:《高行健作品集》,(中篇小说卷),漓江出版社2000年
    23、北岛:《青灯》,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