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试论对外汉语的文化因素教学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语言与文化的特殊关系决定了在外语教学中必须注入文化因素。对外汉语教学属于外语教学,因此,它同其他的第二语言教学一样,也不能在“文化真空”中进行。只有将语言与文化结合起来,在汉语教学中实行文化导入,才能帮助留学生克服文化冲击带来的障碍,使他们比较顺利地理解和接受汉语言,达到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汉语进行交际,从而保证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效果。
     可惜直至今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关于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一些基本问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均欠成熟,尚须深入研究。本文在总结前人的理论观点和看法的基础上,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的定义和范围做出了自己的界定,区分了几个容易混淆的概念,并结合现今几套具有代表性的对外汉语教材,对“文化因素”导入教材的内容取舍、和教材的结合形式作了一番探讨,指出了目前文化因素和语言类教材结合中出现的不足之处,同时提出了“文化因素”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法策略,强调了对外汉语教师在“文化因素”教学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The cultures elements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the language studying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because of the special relation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 It’s the same with the TCFL (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as it belongs to the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Onl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combining the language and the culture, which means culture is input i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we can help the foreign students to solve the obstacles brought by the Culture Shock. Only under such condition, the foreign students can understand and accept Chinese successfully and can master and practice Chinese skillfully, which means we achieve the good results in our Chinese teaching.
     But unfortunely, until now we still need deep researches on some basic questions of culture teaching in the TCFL not only on theory but also on practice. On the bases of the former theories and thoughts, this thesis is to give it’s own conception and limitation of the“culture elements”in the TCFL and to distinguish some confusing concepts. At the same time, it is to discuss the reasonable contents of the“culture elements”through combining some popular materials of Chinese teaching and points out the existing disadvantages in the textbooks. Furthermore, it is to suggest some methods of teaching“culture elements”in the Chinese classes and emphasize the important roles the Chinese teachers play on class.
引文
1参考自陈申《语言文化教学策略研究》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年
    2毕继万,张德鑫:1994《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言文化研究的问题》,《中外语言文化漫谈》,华语教学出版社1996年版
    3季羡林:《东方不亮西方亮——在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演讲》,《中国文化研究》1995年第4期
    4周思源主编:《对外汉语教学与文化》,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
    
    5张占一:《谈汉语个别教学及其教材》,《语言教学与研究》1984年第3期
    6张占一:《试议知识文化与交际文化》,《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年第3期
    7赵贤州:《文化差异与文化导入论略》,《语言教学于研究》1989年第1期
    8吕必松:《华语教学讲习》,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出版1992年版
    9周思源:《“交际文化”质疑》,《汉语学习》1992年第4期
    10董树人:《也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兼及》,《说汉语谈文化》,《世界汉语教学》1995年第2期
    11陈光磊:《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导入》,《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年第3期
    12梅立崇:《试谈陈述性文化知识和程序性文化知识》,《汉语学习》1994年第1期
    13 Damen.L: Culture Learning: the Fifth dimension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Reading. Mass Addison 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1987
    14毕继万、张德鑫:《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文化研究的问题》,《语言文字应用》1994年第2期
    15张英:《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研究——兼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等级大纲建设》,《汉语学习》2004年第1期
    16赵爱国、姜雅明:《应用语言文化学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上海2003年第177页
    17赵贤洲:《文化差异与文化导入论略》,《语言教学与研究》1989年第1期
    
    18李润新:《论第二语言与第二文化教学》,《文化与交际》,胡文仲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年出版
    19引自周思源:《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两个问题》,《语言教学与研究》,1989年第2期
    
    20吕必松:《华语教学讲习》1992年
    21杨国章:《文化教学的思考与文化教材的设计》《世界汉语教学》1991年第4期
    22鲁健骥:《对外汉语教学基础阶段处理文化因素的原则和作法》,《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年第1期
    
    23引自周小兵:《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中山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
    24张斌:《汉语语法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25例子引自刘小兵:《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文化依附矛盾》
    26高一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
    Dmen.L 1987 Culture Learning: the Fifth Dimension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Reading, Mass: Addition 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Kramsch,C 1993 Context and Culture in Language Teaching,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ramsch,C 1998 Language and Cultur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毕继万张德鑫《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文化研究的问题》《语言文字应用》1994年第2期
    卞觉非等《基础汉语教学阶段文化导入内容初探》《世界汉语教学》1992年第1期
    蔡振生《国俗语义与对外汉语教学》《世界汉语教学》1997年第2期
    陈光磊《关于对外汉语课中的文化教学问题》《语言文字应用》1997年第1期
    陈光磊《从“文化测试”说到“文化大纲”》《世界汉语教学》1994年第1期
    陈光磊《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导入》,《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年第3期
    陈建民主编《语言与文化多学科研究》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年
    陈洁《汉语修辞与汉民族思维方式》《修辞学习》2001年第2期
    陈平《话语分析说略》《语言教学与研究》1987年第3期
    陈申《语言文化教学策略研究》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年
    程棠《对外汉语教学目的原则方法》,华语教学出版社,北京2002
    程棠《关于当前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几个问题》《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年第3期
    戴浩一、薛凤生《功能主义与汉语语法》北京语言学院1992年
    戴昭铭《文化语言学导论》语文出版社2005年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董树人《也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兼及》,《说汉语谈文化》,《世界汉语教学》1995年第2期
    付怡《关于对外汉语教学中克服“文化休克”现象的思考》《云南电大学报》2006年第3期
    高立平《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南京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高霞《修辞中的文化与第二语言习得》《楚雄示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0期
    高一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跨越》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高一虹、胡文仲《外语教学与文化》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郝晓梅《对外汉语教师应具备的知识素养与能力》《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年第7期
    何自然《语用·认知·社会文化·外语教学》《外语研究》1998年第2期
    季羡林《东方不亮西方亮——在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演讲》,《中国文化研究》1995年第4期
    李北辰《引进文化因素教学丰富对外汉语教学》《科教文汇》2007下旬刊
    李润新《论第二语言与第二文化教学》,《文化与交际》,胡文仲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年出版
    李亚明《20世纪文化语言学研究综述》《淮阴师专学报》1995年第4期
    林国立《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定性、定位与定量问题刍议》《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年第1期
    林国立《构建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因素体系》《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年第1期
    林国立主编《对外汉语教学与文化》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年
    刘晶晶《试论对外汉语教师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刘兰萍《文化语境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年第1期
    刘乃叔敖桂华《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渗透之我见》《汉语学习》1998年第2期
    刘小兵《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文化依附矛盾及其对策研究》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
    刘晓健《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卢微一《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阐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卢伟《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研究评述》《世界汉语教学》1996年第2期
    鲁健骥《对外汉语教学基础阶段处理文化因素的原则和方法》《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年第1期
    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问题》《语言文字应用》第1期
    吕必松《华语教学讲习》,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出版1992年版
    马箭飞《汉语教学的模式化研究初论》《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1期
    马叔俊潘先军《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层次》《汉语学习》1996年第1期
    梅立崇《试谈陈述性文化知识和程序性文化知识》,《汉语学习》1994年第1期
    秦崇海《论传统文化对汉语修辞的影响》《河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秦建华王金巴《文化语境论》《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申小龙《汉语语法的“虚”和“实”》《汉字文化》2002年第2期
    申小龙《汉语语法学的文化认同与形神关系》《平顶山师专学报》1999年第3期
    申小龙《文化语言学十年感言》《长沙水电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6年第4期
    申小龙《中国文化语言学范畴系统系论》《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申小龙《中国语文精神之文化反思——郭绍虞语法哲学研究》《北方论丛》1994年第1期
    申小龙《中国语言的体用一原与文化阐释》《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史春花《知识教学和文化渗透的随机性——对外汉语教学例谈》《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司金舫《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科技资讯》2007年第4期
    孙建强《申小龙与中国文化语言学》《固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1997年第5期
    田桂民《对外汉语教学应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南开学报》1997年第6期
    王德春《国俗语义学略论》《中国语文通讯》1992年第23期
    王德春《国俗语义纵横谈》《中国语文通讯》1996年第38期
    王国安《论汉语文化词语和文化意义》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年
    王苹民族文化关照下的汉语修辞《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年第2期
    吴平《文化模式与对外汉语词语教学》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武艳玲文木方《关于对外汉语教学注入汉文化因素的构想》《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2期
    萧国政《文化对语法的影响》《黄冈师专学报》1999年第2期
    邢福义《文化语言学》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
    晏宗杰《浅析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文化要素》《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5期
    杨国章《文化教学的思考与文化教材的设计》《世界汉语教学》1991年第4期
    杨庆华《在对外汉语教学定性、定位、定量问题座谈会上的发言》《语言教学与研究》1995年第1期
    于逢春《论汉语修辞的文化价值取向》《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第4期
    余俊英《跨文化交际教学的现状与出路》《福州师专学报》2002年第4期
    俞约法有关文化因素教学和相应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外语学刊》1996年第4期
    张蓓《寓汉文化介绍于对外汉语教学的作用及其方法》《教育与现代化》2001年第3期
    张惠君丁毅伟文化语境与交际《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张薇《对外汉语教学中交际文化的教学》《语言教学研究》2006年第6期
    张英《对外汉语文化因素与文化知识教学研究》《汉语学习》2006年第6期
    张英《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汉语学习》1994年第5期
    张英《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研究——兼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等级大纲建设》,《汉语学习》2004年第 1期
    张莹《对外汉语中的文化教学模式比较和策略分析》《合肥工业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 5期
    张占一《试论交际文化和知识文化》《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年第3期
    张占一、毕继万《如何理解和揭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语言教学与研究》1991年第4期
    张占一《谈汉语个别教学及其教材》,《语言教学与研究》1984年第3期
    赵爱国、姜雅明《应用语言文化学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上海2003年第177页
    赵峰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文化因素及其导入《语言教学研究》2001年第3期
    赵宏《如何实现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交际化》《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赵坤《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赵贤洲《文化差异与文化导入论略》《语言教学与研究》1989年第1期
    赵贤洲《关于文化导入的再思考》《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年第3期
    赵永新主编《汉外语言文化对比与对外汉语教学》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年
    周健《论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及教师的双文化意识》《语言与翻译(汉文)》2004年第1期
    周思源《“交际文化”质疑》,《汉语学习》1992年第4期
    周思源《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两个问题》,《语言教学与研究》,1989年第2期
    周思源《论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观念》《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年第3期
    周思源主编《对外汉语教学与文化》,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
    朱缇缇《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文化因素导入研究》福建示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朱文俊《人类语言学论题研究》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年
    邹明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流》,《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 4期
    祖晓梅《跨文化能力与文化教学的新目标》《世界汉语教学》2003年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