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区域自治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民族区域自治的发展与完善受到其制度空间的支持和约束。从制度空间的角度来讨论民族区域自治发展与完善的基本规律,需要关注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制度空间的多元参与主体,各参与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制度空间的不同存在形态,以及不同形态制度空间之间的关系等。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空间是各种社会政治关系彼此互动的产物,包括国家形态制度空间与非国家形态制度空间两种不同的存在形态,不同形态的制度空间对应着不同性质的社会政治互动关系。国家形态制度空间与非国家形态制度空间之间的互动协调构成了完整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空间,支持并制约着民族区域自治的发展。
     在组织建构与制度成型阶段,民族区域自治的发展局限在国家形态制度空间内,主要依靠国家政权的力量和载体来推进,但对其赖以生存的经济社会基础关注不够,对国家形态制度空间与非国家形态制度空间的联系关注不够。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结构转型,要求民族区域自治超越传统的国家形态制度空间,拓展其制度空间,着眼于国家形态制度空间与非国家形态制度空间之间的联系。因此,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包括两个子问题:一是城市化进程给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空间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二是民族区域自治如何适应城市化进程的要求来拓展其制度空间?
     制度空间的非均衡发展是民族区域自治发展所面临的逻辑和实践起点,城市化进程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空间的分化与重组提供了突破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民族区域自治政府间关系得到了调整,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自主性得到了增强,同时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区划体系发生了新变化。城市化进程同样带来了民族区域自治经济社会基础的发育,新兴的经济社会因素(包括民族因素)要求参与民族区域自治政治生活,从而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空间的转型带来了结构性压力。为了适应城市化的要求,中央和民族自治地方各级政府需要能够不断容纳新兴经济社会因素,在经济社会因素生长与制度容纳经济社会因素的过程中,拓展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空间。
The developing and improving of Ethnic Regional Autonomy is supported and restrained by the institutional space. From the angle of institutional space to search for the basic law, we should emphasis on multicomponent actors, relationships between actors, different institutional space form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etc. The institutional space of Ethnic Regional Autonomy consists of state-institutional space and social-institutional space, the special institutional space is the outcome of special political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State-institutional space interacts with non-state institutional space, construct the whole institutional space, support and restrain its development.
     At the stage of organization building and institution forming, the developing of Ethnic Regional Autonomy is limited in the state-institutional space, advanced by the state power. The transformation of social structure in the course of urbanization asks Ethnic Regional Autonomy to go beyond the traditional state-institutional space, restructure and expand its institutional space, focus on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tate and non-state institutional space. Therefore, the core issue of this paper consists of two sub-issues:First, what effect has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has brought to Ethnic Regional Autonomy? Second, how will the Ethnic Regional Autonomy to reorganize and expand its institutional space?
     Uneven development of institutional space is the logic and practice starting point of Ethnic Regional Autonomy's development. The developing of urbanization has broken for the divis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institutional space. With the advance of the urbanization, the 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 of Ethnic Regional Autonomy has been adjusted, ethnic autonomous local government has been strengthened, while the local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has undergone new changes. Urbanization also brings economic and social basis of regional ethnic autonomy in the development, the emerging socio-economic factors (including ethnic factors) to participate in the political life of the Ethnic Regional Autonomy, and thus the institutional space has faced structural transition pressure. To meet the demands of urbanization, the central and autonomous local governments need to continue to accommodate new socio-economic factors. In the process of socio-economic factors growing and institution accommodating socio-economic factors, the institutional space of Ethnic Regional Autonomy is achieving transition.
引文
①胡锦涛:《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年5月28日。
    ②本文认为,以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颁布实施为时间界限,民族区域自治发展历程可以分成两个历史阶段:从1949年到1983年为民族区域自治的组织建构和制度成型阶段,在这一历史时期,民族自治地方设立和自治机关建设工作基本完成;从1984年至今,为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运行和功能实现阶段,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颁布实施标志民族区域自治正式成为国家的一项政治制度。本文论述所涉及到的民族区域自治发展与完善基本上是在这一历史时期内进行。
    ①胡锦涛:《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年5月28日。
    ②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一九五七年八月四日在青岛民族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民族研究》1980年第1期,第6页。
    ③胡锦涛:《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年5月28日。
    ① Katherine Palmer Kaup, Regionalism versus Ethnicnationalism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China Quarterly, No.172 (Dec.,) 2002, pp.863-884.
    ① Seymour Martin Lipset, Some Social Requisites of Democracy: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litical Legitimacy,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53, No.1,1959, pp.69-105.(美)塞缪尔·P.亨廷顿著:《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②林尚立:《在有效性中累积合法性:中国政治发展的路经选择》,《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第46-5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版,第11页。
    ①张尔驹主编的《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和实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是国内第一部系统地阐述民族区域自治的专著。这本著作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结合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践,全面论述了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制定的过程、民族区域自治的详细内容、基本经验,以及民族自治地方各项工作取得的重大成就。
    ②研究者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对西藏、四川和甘肃藏区的10个基层社会群众的政策认知水平、政策和政治信息获取渠道、对政策及政策执行者的评价等问题进行了描述,见郭正林:《藏区群众对政策的认知与评价》,《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3期,第140-156页。
    ③例如,王铁志、沙伯力编:《国际视野中的民族区域自治》,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牟本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比较研究》,《民族研究》2001年第5期,第1-8页;周忠瑜:《民族区域自治与联邦制的比较研究》,《中共党史研究》2001年第4期,第60-64页。
    ④黄伟:《民族自治地方政府与其他地方政府行政权力的比较研究》,《民族研究》2008年第3期,第1-10页。
    ①相关的研究成果有史筠:《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民族研究》1984年第5期,第1-10页;宋才发:《论我国民族法学学科体系的构建》,《民族研究》2004年第5期,第1-9页;曾宪义:《论民族权利与宪政建设》,《民族研究》2004年第6期,第1-9页;黄元珊著:《民族地区宪政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潘弘祥:《自治立法的宪政困境及路径选择》,《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第80-85页。
    ②这些看法包括“民族共治”、“公民化”、“文化化(去政治化)”、“族际政治民主化”等,详见高永久等编著:《民族学概论》,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68页。
    ③段尔煜:《论‘中国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学’的创立及发展》,《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5月院庆专辑,第59-61页;李俊清:《中国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研究的回顾与前瞻》,《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第5期,第38-41页;戴小明:《关于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自治及其法律问题》,《民族研究》1997年第6期,第8-17页;唐任伍、唐天伟:《2002年中国省级地方政府效率测度》,《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第6期,第64-68页;李俊清:《民族地区公共产品的缺失与政策选择》,《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第4期,第88-92页。
    ①高永久主编:《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化建设研究》,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②张海翔:《论我国民族地区的城市化》,《民族研究》1998年第4期,第12-22页;李涛:《西藏与内地沿海城市化比较研究》,《民族研究》1999年第1期,第31-43页。
    ①高新才、毛生武:《西北民族省区城镇化战略模式选择与制度创新》,《民族研究》2002年第6期,第26-35页。
    ②高永久:《城市化与民族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弟127-131页。
    ③蒋彬:《民族地区城镇化的负面效应分析》,《民族研究》2002年第6期,第18-25页。
    ①龚志祥、金炳镐:《民族区域自治的创新与发展》,《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第83-86页。
    ②鲍明:《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城市制度安排与制度创新》,《民族研究》2003年第1期,第9-18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170页。
    ④《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版,第28页。
    ① Eric A. Nordlinger, Theodore J. Lowi, Sergio Fabbrini, The Return to the State:Critiques,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82, No.3, pp.875-901; J.P.Nettl, The State as a Conceptual Variable, World Politics, Vol.20, No.4,1968, pp.559-592; James W. Fesler, The State and Its Study the Whole and the Parts:The Third Annual John Lecture, PS:Political Science and Politics, Vol.21, No.4,1988, pp.891-901.
    ②(德)马克斯·韦伯著:《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2版,第55-56页。
    ③虽然存在着诸多的争论,但是本文所使用的民族概念大体上可以等同于英文文献中的ethnic group和俄文文献中的зтнос。
    ④周平著:《民族政治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9页。
    ⑤关于民族的政治属性,学术界先后发展出了原生论、现代化理论、政治经济学理论、情境论和建构论等多种解释。具体可见(荷)尼科·基尔斯特拉:《关于族群性的三种概念》,高原译,《世界民族》1996年第4期,第32-39页;Eric M. Leifer, Competing Models of Political Mobilization:the Role of Ethnic Tie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87, No.1,1981, pp.23-47; Nielsen, Francois, Toward a Theory of Ethnic Solidarity in Modern Societie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50, No.2,1985, pp.133-149; Olzak Susan, Contemporary Ethnic Mobilization,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No.9,1983, pp.355-374; Olzak Susan, The Dynamics of Ethnic Competition and Conflict, Stanford, Cali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①关于多元主义模式,可以参见(美)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著:《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在汉、舒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胡伟著:《政府过程》,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美)戴维·杜鲁门著:《政治过程:政治利益与公共舆论》,陈尧译,胡伟校,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美)罗伯特·A·达尔著:《现代政治分析》,王沪宁、陈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关于法团主义模式,可以参见张静著:《法团主义》(修订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② Thomas R. Dye, Understanding Public policy (11th edition), Prentice Hall, Inc.,2005, pp.22-24.
    ①(美)戴维·伊斯顿著:《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年第2版;(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著:《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郑世平、公婷、陈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②朱天飚著:《比较政治经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9-159页。
    ③参见石凯、胡伟:《政策网络理论:政策过程的新范式》,《国外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第28-35页:R. A. W. Rhodes, Understanding Governance:Ten Years On, Organization Studies, Vol.28, No.8,2007, pp.1243-1264.
    ④ J. Milton Yinger, Ethnicity,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Vol.11,1985, pp.151-180.
    ①内部殖民主义模型认为,经济较发达的多数民族聚居区和经济较不发达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之间是“核心地区”和“边远地区”的关系,“核心地区”对“边远地区”实行政治统治和经济剥削。20世纪70、80年代,“内部殖民主义”分析模型在西方学术界将内部殖民主义模型广泛运用于分析拉美、非洲和欧洲的民族关系问题,并且在分析民族关系时,倾向于采用比较宏观的视角,将每一个民族都作同质化处理。关于内部殖民主义模型的详细阐述可以参见:Robert Blaune, Internal Colonialism and Ghetto Revolt, Social Problems, Vol.16, No.4,1969, pp.393-408; Michael Hechter, Internal Colonialism:the Celtic Fringe in British National Development,1536-1966,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5;马戎著:《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劳动力市场理论侧重于从经济的角度分析民族利益冲突,认为劳动力市场沿着民族边界的分割是滋生民族利益冲突的首要原因。分割的劳动力市场模型强调劳动力市场沿着民族界限分割为不同的部分,特定民族的成员在劳动力市场上从事某些特定的职业,有些民族垄断着那些收入高、福利好的职位,并且禁止其他民族的成员获得这样的职位。分割的劳动力市场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沿着民族界限的分割并且形成制度化的安排,是造成民族分层和民族冲突的首要原因。See Terry E. Boswell, A Split Labor Market Analysis of Discrimination Against Chinese Immigrants,1850-1882,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51, No.3,1986, pp.352-371; Edna Bonacich, A Theory of Ethnic Antagonism:The Split Labor Market,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37, No.5,1972, pp.547-559; Edna Bonacich, Abolition, the Extension of Slavery, and the Position of Free Blacks:A Study of Split Labor Markets in the United States,1830-1863,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ical, Vol.81, No.3,1975, pp.601-628; Edna Bonacich, Advanced Capitalism and Black/White Race Relat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A Split Labor Market Interpretat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41, No.1,1976, pp.34-51.
    ③ Michael Hechter, Debra Friedman, Malka Appebaum, A Theory of Ethnic Collective Action,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 Vol.16, No.2,1982, pp.412-434.
    ④ Olzak Susan, The Dynamics of Ethnic Competition and Conflict, Stanford, Cali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Eric Fong, Review:The Dynamics of Ethnic Competition and Conflict, Social Forces, Vol.73, No.2,1994, pp.763-764;Sarah Belanger & Maurice Pinard, Ethnic Movements and the Competition Model:Some Missing Link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56, No.4,1991, pp.446-457.
    ① Kanchan Chandra, Ethnic Parties and Democratic Stability, Perspectives on Politics, Vol.3, No.2,2005, pp.235-252; Ambrosio, Thomas, Ethnicity Identity Groups and U.S. Foreign Policy, Westport, Conn: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2002, p.2;李寿祺著:《利益集团和美国政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Stephen R. Cain, Urbanization Without Modernization, Ethnohistory, Vol.19, No.1,1972, pp.53-62.
    ②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发展经济学导论》,《经济研究》1999年第7期,第67-77页。
    ③ Stephen R. Cain, Urbanization Without Modernization, Ethnohistory, Vol.19, No.1,1972, pp.53-62.
    ④ Friedman John, Four Theses in the Study of China's Urbaniz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Vol.30, No.2,2006, pp.440-451.
    ①段娟、文余源、鲁奇:《近十五年国内外城乡互动发展研究述评》,《地理科学进展》2006年第4期,第118页。
    ②叶超、陈明星:《国外城乡关系理论及其启示》,《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年第1期,第36页。
    ③(英)亚当·斯密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
    ④(德)约翰·冯·杜能著:《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吴衡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68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104页。
    ⑦(英)霍华德著:《明日的田园城市》,金经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⑧(美)刘易斯·芒福德著:《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宋俊岭、倪文彦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⑨(美)威廉·阿瑟·刘易斯著:《二元经济论》,施炜、谢兵、苏玉宏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①胡锦涛:《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年5月28日。
    ① Katherine Palmer Kaup, Regionalism versus Ethnicnationalism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China Quarterly, No.172, Dec.,2002, pp.863-884.
    ①秦伟江:《城市化进程中民族问题发展的七大趋势》,《学术论坛》2009年第8期,第154页。
    ①张尔驹主编:《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和实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45页。
    ①陈荷夫编:《中国宪法类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92页。
    ②《毛泽东军事文选》(内部本),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出版社1981年版,第176页,转引自庞效松:《中共民族问题纲领的演变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奠基》,《党史研究与教学》2005年第3期,第46页。
    ③《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8198/30446/30452/2207682.html,访问日期:2010年5月12日。
    ①《周恩来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58页。
    ②张尔驹著:《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84页。
    ③杨策、彭武麟主编:《中国近代民族关系史》,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16页。
    ①周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中国的形成和演进》,《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第4-8页。
    ②《民族自治地方财政管理暂行办法》,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94726,访问日期:2010 年5月12日.
    ①胡锦涛:《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年5月28日。
    ①民族法律体系是指由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组成的,结构合理有序,既有一定分工,又互相协调统一,调整国内民族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有机整体。中国民族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由四个层次构成:第一层次为民族区域自治法,第二层次为专门发,第三层次为实施专门法而制定的行政法规和细则,第四层次为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和地方性法规。见张文山:《论中国民族法律体系的构架》,《民族研究》1998年第3期,第10-15页。
    ②孙永正:《城市化内涵、进程和目标水准实证研究》,《中国软科学》2001年第12期,第100-102页。
    ①Susan Mann, Urbanization and Historical Change in China, Modern China, Vol.10, No.l,1984, pp.79-113.
    ① Cheng Chaoze, Internal migration in mainland China:The impact of government policies, Issues and Studies, 27(8),1991, pp.47-70.
    ①Joseph Rudolph, Politics and Ethnicity:A Comparative Study, 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6, p.4.
    ①(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著:《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郑世平、公婷、陈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5、6页
    ①非政府组织在这里是指非国家形态的各种组织,包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在本文中,非政府组织主要是指社会组织,具体包括社会团体、企业非营利组织等。
    ①参考朱光磊著:《当代中国政府过程》(修订版),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0-61页。
    ①国家吸纳民族的概括借鉴了金耀基和康晓光等人的论述。
    ②戴小明著:《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宪政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9页。
    ①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
    ②(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郭宇峰、李崇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美)曼瑟尔·奥尔森著:《国家的兴衰:经济增长、滞胀和社会僵化》,李增刚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Lipton, Michael, Why Poor People Stay Poor:Urban Bias in World Development,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7.
    ① Summon Majumdara, Politics, Information and the Urban Bias,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Vol.75, No.1,2004, pp.137-165.
    ②林毅夫、蔡防、李周著:《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Krueger A, Economic Policy Reform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Oxford:Basil Blackwell,1992.
    ③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新时期民族工作文献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308页。
    ④吴仕民著:《西部大开发与民族问题》,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185页。
    ⑤任太增:《城市偏向制度下的城乡收入差距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11月,第71页。
    ①陆铭、陈钊:《城市化、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经济研究》2004年第6期,第50-58页。
    ②周雪光:《西方社会学关于中国组织与制度变迁研究状况述评》,《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4期,第39页。
    ①李根、张晓松:《论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环境》,《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第51-54页。
    ②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编:《聚焦中国公共服务体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第229页。
    ③来源:《中国民族统计年鉴2005》,http://www.bjinfobank.com。
    ①周平:《我国的边疆与边疆治理》,《政治学研究》2008年第2期,第68-69页。边疆治理在本质上是指国家运用政权的力量并动员社会力量,运用国家和社会的资源来解决边疆问题的过程。在国家治理中,边疆治理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
    ②《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人民日报》2005年3月1日。
    ①王红曼:《浅论我国的民族文化政策》,《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第117页。
    ②(美)塞缪尔·亨廷顿著:《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10页。
    ③阮西湖:《多元文化主义——西方国家处理民族关系的新政策》,《民族研究》1985年第6期,第22页。
    ④马德普、柴宝勇:《多民族国家与民主之间的张力》,《政治学研究》2005年第3期,第71-72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741页。
    ①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报告2005—经济现代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6、256页。
    ②王小鲁:《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年第1期,第23-32页。
    ①Seymour Martin Lipset, Some Social Requisites of Democracy: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litical Legitimacy,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53, No.1,1959, pp.69-105.
    ②参见高永久等编著:《民族学概论》,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10-313页。
    ②见颐肃:《充分认识宗教与政治关系的复杂性》,《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第33-35页。
    ①由于历史、文化、社会和政治制度的差异,世界各国的政教关系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四种模式:(1)政教合一型,宗教权威与世俗权力的高度统一;(2)政教分离型,国家不支持、不禁止和歧视任何宗教。政府不干预宗教组织的事务,政府内部不设管理宗教事务的行政机构;(3)国教型,国家以某一宗教或教派为正统信仰,其政治、社会地位高于其他宗教或教派;(4)国家控制宗教型,国家权威高于宗教,政府通过行政管理机构控制宗教,宗教组织必须接受国家的政治指导,但不能干预国家的行政、司法和教育。详见刘彭主编:《国家·宗教·法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16页。
    ①王建娥:《族际政治民主化:多民族国家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民族研究》2006年第5期,第1-11页。
    ② Kanchan Chandra, Ethnic Parties and Democratic Stability, Perspectives on Politics, Vol.3, No.2,2005, pp.235-252.
    ①《21世纪中国行政区划体制改革的问题与出路:刘君德教授访谈录》,《探索与争鸣》2002年第4期,第6页。
    ②王名:《走向公民社会——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历史及趋势》,《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第3期,第5-12页。
    ③王名:《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功能及其分类》,《学术月刊》2006年第9期,第8-11页。
    ① Ambrosio, Thomas, Ethnicity Identity Groups and U.S. Foreign Policy, Westport, Conn: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2002, p.2.
    ②李寿祺著:《利益集团和美国政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①林尚立著:《国内政府间关系》,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84页。
    ①参见林尚立著:《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10页。
    ①(美)R·科斯、A·阿尔钦、D·诺斯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刘守英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0页。
    ①胡锦涛:《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年5月28日。
    ①郭小聪:《中国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理论:作用与地位》,《政治学研究》2000年第1期,第67-73页。
    ①朱光磊、张志红:《‘职责同构’批判》,《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第101-112页。
    ①详见周平、方盛举、夏维勇著:《中国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6-51页。
    ②详见周平、方盛举、夏维勇著:《中国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1-55页。
    ①刘君德、周克瑜、靳润成著:《中国政区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①参见陈建樾:《政治文明与民族区域自治》,《满族研究》2009年第3期。
    ②《国务院关于同意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更名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给四川省人民政府的批复》,《中华人民共和合国国务院公报》1987年第27期。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法律法规全书》,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373-374页。
    ①刘君德、靳润成、周克瑜编著:《中国政区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页。
    ①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http://cpc.people.com.cn/GB/162983/163622/9970203.html。访问日期:2010年2月26日。
    ①《国务院批转民政部关于调整设市标准报告的通知》,http://www.people.com.cn/item/flfgk/gwyfg/1993/112105199322.html。访问日期:2010年2月26日。
    ②《国务院关于同意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升格为地级市的批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95年第27期。
    ③刘君德、汪明宇著:《制度与创新——中国城市制度的发展与改革新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页。
    ④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9》
    ①《加快推进乌昌一体化和新型工业化进程》,《新疆日报》(汉)2006年10月23日。
    ①相关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9》中的数据计算得来。
    ①本部分内容主要来源于高永久等编著:《民族政治学概论》,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88-93页。
    ②朱光磊将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概括为四种基本类型,即基本阶层、新兴阶层、复新阶层和若干交叉、过渡阶层和“复旧群体”。详见朱光磊等著:《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18页。本文认为,这四种阶层类型同样适用于民族自治地方阶级阶层分化。
    ①《我国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专业人才总数达290多万》,《中国人事报》2007年2月26日。
    ①《工人阶级主力军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成功实践》,《工人日报》2007年8月7日。
    ②《我区劳务输出呈现新势头》,《新疆日报》2006年11月24日。
    ③高永久等编著:《民族政治学概论》,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88-93页。
    ④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研究者开始有意识地引介西方国家的民族分层理论,并且部分学者开始前瞻性的运用阶层分析模式来研究中国的民族关系。与影响持久的阶级分析传统相比,阶层分析在中国民族关系研究中起步较晚,对民族关系的深层剖析尚嫌不够,在帮助政府制定改善民族关系的政策和预测民族关系的发展前景方面发挥的作用还不明显。关于民族分层的相关研究,可参见马戎编:《西方民族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马戎编著:《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美)马丁·N.麦格著:《族群社会学:美国及全球视角下的种族和族群关系》,祖力亚提·司马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等。
    ①高永久、秦伟江:《少数民族青年人口流动: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由之路》,《中国民族报》2008年1月18日。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104页。
    ①林均昌:《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平等保护’》,《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①参见王永成、黄卫平、程浩:《社会利益集团政治化趋势与政府能力建设》,《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第1期,第75-81页。
    ②李俊清著:《中国民族自治地方公共管理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2-114页。
    ③参见王名著:《中国社团改革》,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①关于宗教团体的情况,将在“民族自治地方宗教因素的活跃”这一部分进行阐述。
    ①《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06年10月19日。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2页。
    ③《列宁全集》(第1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版,第389页。
    ④君主专制时代的中国形成了以儒家为主,法、道、墨诸家为辅的政治意识形态,宗教则在政治意识形态中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宗教内嵌于政治中,政治权力过大,政治危机容易引发宗教信仰危机,宗教信仰危机也往往危及政治的正常运作。对于中国传统宗教的理解,主要有四种理论范式:韦伯模式、“制度性宗教与分散性宗教模式”、和“国家与宗教的权力关系”。韦伯主要是从宗教与经济关系的角度,以西方基督教模式为参照来研究中国的传统宗教。他认为中国没有经过宗教改革的宗教伦理精神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美国华裔学者杨庆垫运用结构功能的方法,将中国宗教区分为制度性宗教和分散性宗教,认为中国社会中制度性宗教相对较弱,而分散性宗教比较弱。宗教市场论理论认为,在宗教自由竞争体制下,宗教教职人员为了生存和发展,会不断供给新的宗教产品,激发大众的宗教需求,促进宗教繁荣。国家与宗教的权力关系认为:中国的宗教和信仰往往不是单纯的宗教和信仰,它们常常被镶嵌在权力和秩序之中而难以得到一种纯粹的呈现形式。参见(德)马克斯·韦伯著:《儒教与道教》,洪天富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美)杨庆堃著:《中国社会中的宗教——宗教的现代社会功能与其历史因素之研究》,范丽珠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美)罗德尼·斯达克、罗杰尔·芬克著:《信 仰的法则》,杨凤岗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李向平著:《信仰、革命与权力秩序:中国宗教社会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①参见高永久等编著:《民族学概论》,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21-323页。
    ②张桥贵:《云南少数民族原始宗教的现代价值》,《世界宗教研究》2003年第3期,第15-21页。
    ①关于社会主义的宗教论的阐述,详见秋石:《社会主义的宗教论》,《求是》2003年第9期,第18-22页。
    ②相对于宗教意识形态,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在二者关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因此,重新解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边界就成为了调整二者关系的突破口。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可以划分为三个层面:作为领导核心的政党意识形态;与国家生活相适应的国家意识形态;与社会生活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政党意识形态是组织的意识形态;国家意识形态是公民共享的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态是公民个体生活所形成的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应该在政党和国家这两个层面存在与展开,是指导性的。在社会这个层面,基于个体的自由与独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其它意识形态一样,是被选择的。我们可以在政党和国家这两个层面灌输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但是没有必要在个人生活的层面灌输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所以,在社会意识形态这个层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应该可以与宗教意识形态共存。由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国家意识形态,所以,我们可以要求宗教意识形态与国家意识形态相适应,但不能因此用国家意识形态来决定宗教意识形态。由此可见,在错开的空间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宗教意识形态是不冲突的。在这样的认识下,我们完全可以在社会意识形态这个空间发挥宗教意识形态的作用,用其来调节社会的日常交往与生活。参见林尚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观》,《学习时报》2006年12月18日。
    ①叶小文:《社会主义时期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人民日报》2003年1月23日。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日报》2007年10月25日。
    ①华伟:《单位制向社区制的回归——中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50年变迁》,《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1期,第86-99页。
    ②《依法而选则安背法而行则乱》,《乡镇论坛》1999年第2期,第3页。
    ③程同顺著:《当代中国农村政治发展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80页。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http://www.oklink.net/flfg/law/20123.htm,访问日期:2010年3月11日。
    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新疆人大》2001年第11期,第27页。
    ②市场经济为基层群众自治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社会基础和体制条件,参见林尚立:《基层群众自治: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政治学研究》1999年第4期,第47-53页。
    ③徐勇:《“绿色崛起”与”“都市突破”——中国城市社区自治与农村村民自治比较》,《学习与探索》2002年第4期,第32页。
    ④《民族区域自治地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思考——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学习时报》2008年8月4日。
    ⑤基层民主为民主规则和民主程序的建立提供了试验,从而为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示范性作用。见徐勇著:《乡村治理与中国政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①Li Lianjiang,The Empowering Effect of Village Elections in China,Asian Survey,Vol.43,No.4,2003, pp.648-662.
    ②Oi Jean and Scott Rozalle,Elections and Power:The Locus of Decision-Making in Chinese Villages,China Quarterly,No.162,2000,pp.513-539.
    ③基层群众自治和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离不开特定的约束条件,这些约束条件就构成了了基层民主发展的制度空间:基层民主政治过程本身的制度化程度;基层民主政治所赖以发展的外在制度环境。改革开放以来.某层群众自治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人们对于基层群众自治的外部制度环境的认识还不够。而城市化所带来的社会结构转型以及各类新兴政治空间的生成,要求基层民主政治超越传统的“非国家政权”的社会政治空间,着眼于基层政权和社会的政治联系,建构一种新的基层民主发展观。这将会使得基层群众自治跃升到基层政权的制度平台上加以发展。这种嵌入于政权领域的基层民主发展观,不仅有助于提升群众自治的发展内涵,而且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更高程度的整治发展来说都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参见桑玉成、刘春荣:《拓展民主的制度空间:构建一种新的基层民主发展观》,《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第42-47页。
    ④林尚立:《基层群众自治: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政治学研究》1999年第4期,第52页。
    ①温家宝:《深化行政管理体制 加快实现政府管理创新》,《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第4-8页。
    ①陈云生著:《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第208页。
    ①潘小娟:《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若干思考》,《政治学研究》1997年第3期,第18页。
    ①西藏自治区财政厅科研室课题组:《西藏自治区建立对(地)县转移支付的基本情况和做法》,《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第16期,第45-46页。
    ①黄志明:《我国地方行政区划体制的弊端与改革初探》,《中国行政管理》1999年第2期,第29页。
    ①(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沈宗美校,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00页。
    ①城市体系,又可以称为城市系统、城市群等,由特定区域内的一组城市组成。构成特定区域内城市体系的各个城市有序分布,功能分化,相互依存,彼此之间存在着比较稳定的经济社会联系。
    ②(法)费尔南·布罗代尔著:《15-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一卷),顾良译,施康强校,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570、572页。
    ③(法)费尔南·布罗代尔著:《15-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一卷),顾良译,施康强校,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610页。
    ①张志红著:《当代中国政府间纵向关系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84页。
    ①截至到2008年底,五个自治区共有31个地级城市(含5个首府城市)。其中,内蒙古自治区拥有9个地级市,分别是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海市、赤峰市、通辽市、呼伦贝尔市、鄂尔多斯市、乌兰察布市和巴彦淖尔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拥有14个地级市,分别是南宁市、桂林市、柳州市、梧州市、贵港市、玉林市、钦州市、防城港市、崇左市、百色市、河池市、来宾市和贺州市;西藏自治区仅拥有1个地级市,即拉萨市;宁夏回族自治区拥有5个地级市,分别是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固原市和中卫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拥有2个地级市,分别为乌鲁木齐市和克拉玛依市。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9》,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版。
    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9》中数据整理得来。
    ①陈建樾:《政治文明与民族区域自治》,《满族研究》2009年第3期,第6页。
    ①罗维庆:《国家转型时期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区划的规范与整合》,《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第96-100页。
    ②张谦元著:《县乡人大代表直接选举的监督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5页。
    ③2010年3月召开的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并通过了选举法修改案。这次修改选举法的重点是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的要求。
    ①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②涉及到设立民族自治市讨论的文献主要有:鲍明:《21世纪中国应设立民族自治市——城市化浪潮下民族区域自治的合理走向》,《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第17-19页;金炳镐、龚志祥:《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创新与发展的几个问题》,《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年第1期,第5-8页;龚志祥、金炳镐:《民族区域自治的创新与发展》,《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第83-86页。金炳镐、田烨:《新世纪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创新的一个亮点——“民族自治市”》,《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第42-54页;田烨:《新中国民族地区行政区划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5月;龙晔生、朱朝晖:《自治州县改设民族自治市初探》,《民族论坛》1998年第4期,第12-13页。
    ③朱玉福:《自治市法律地位刍议》,《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第2期,第19-22页;
    ①隋青:《设立“自治市”:加快民族自治地方城市化进程的必然选择》,《中国民族报》2003年6月17日。
    ②鲍明:《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城市制度安排与制度创新》,《民族研究》2003年第1期,第18页;
    ③金炳镐、田烨:《新世纪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创新的一个亮点——“民族自治市”》,《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第42-54页。
    ①金炳镐:《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理论创新思路》,《满族研究》2007年第4期,第11页
    ①欧阳景根:《民族国家政治能力研究》,《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第2期,第95-99页。
    ②徐勇:《“回归国家”与现代国家的建构》,《东南学术》2006年第4期,第18-27页。
    ① Taras Kuzio,'Nationalising States' or Nation-Building?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Theoretical Literature and Empirical Evidence,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Vol.7, No.2,2001, pp.135-154.
    ①朱伦:《民族共治论——对当代多民族国家族际政治事实的认识》,《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第95-106页;朱伦:《论民族共治的理论基础与基本原理》,《民族研究》2002年第2期,第1-9页;王建樾:《族际政治民主化:多民族国家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民族研究》2006年第5期,第1-11页。
    ②国家取向下的民主政治民主建设主要有这样几种思路:“公民化”的理论主张多民族国家在处理国内民族关系时,应该强化其公民地位和意识,淡化民族观念和意识,通过保障公民个人权利的平等来实现民族权利平等。参见陈联璧:《民族自决权新议》,《民族研究》2001年第6期,第13-19页;《中亚五国的民族关系问题》,《世界民族》2001年第2期,第31-38页。“文化化”的思路主张把民族看作纯粹的文化共同体,从分散个体的角度来处理民族关系,在强调少数民族文化特点的同时淡化其政治利益,通过人口的自然流动进程淡化少数族群与其传统居住地址之间的历史联系。参见马戎:《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第122-133页。
    ③周平:《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及我国民族政策价值取向的调整》,《学术探索》2002年第6期,第58-61页:周平:《我国的边疆与边疆治理》,《政治学研究》2008年第2期,第67-72页。
    ④ Joseph Rudolph, Politics and Ethnicity:A Comparative Study, 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6, p.4.
    ⑤ Geoffrey Evans & Stephen Whitefield, The Politics and Economics of Democratic Commitment:Support for Democracy in Transition Societies,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25, No.4,1995, pp.485-514.
    ①参见王绍光、胡鞍钢、周建明:《第二代改革战略:积极推进国家制度建设》,《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2期,第90-95页。
    ②徐湘林指出,中国渐进政治改革是一个不断进行的政策选择过程。在理论上,渐进政治改革能够坚持进行必须具备五个基本条件;而这种渐进政治改革到底能走多远则取决于三个基本变量。渐进政治改革需要具备五个基本条件。(1)政治改革必须能够解决所面临的社会政治危机。(2)政治改革必须能够维持和巩固执政者(党)的政治地位,为其增加政治资源和合法性。政治改革往往由执政党来推行。(3)政治改革必须能够基本上维持政治体制的相对稳定性和继承性。政治体制具体表现为国家权力的组织机构和这些机构运行的规则和方式。政治改革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往往是,现行政治体制既是改革的对象,又是推行改革 所依赖的组织手段。政治体制的剧烈变化不但会使改革的领导者失去推动改革的有效的组织手段,而且会使改革面临着旧体制的顽强抵制而流于破产。(4)现行政治体制必须具有相对的自我调整能力。(5)执政党必须具有在实践中学习的能力,能够在改革中不断地吸取经验教训和新的知识,并能够认识和把握政治改革的结果。五个条件互为因果,只有这五个条件能够同时得到满足,政治改革才有可能持续进行。现行政治制度规范与实际政治运作之间存在的较大差距为中国渐进式政治体制改革提供了相当大的合法性制度空间。渐进式政治改革的实现程度取决于三个基本变量。(1)现行政治制度框架的容纳量,它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包容因社会经济结构变化所产生的基本政治需求;(2)政治体制自身的调整和完善能力的程度,在政治体制运行不能满足实际政治需要时,其自身是否具备调整和完善的能力;(3)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所产生的基本政治要求的总量,这种总体的政治要求会给现有政治体制带来什么样的挑战。参见徐湘林:《以政治稳定为基础的中国渐进政治改革》,《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5期,第16-26页;徐湘林:《从政治发展理论到政策过程理论——中国政治改革研究的中层理论建构探讨》,《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第108-120页。
    ① Li Fan, The Question of Interests in the Chinese Policy Making Process, The China Quarterly, No.109, Mar., 1987, p.64.
    ①王绍光:《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第86页。
    ②孙永怡:《强势利益集团对公共政策过程的渗透及其防范》,《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第9期,第51页。
    ③何祖坤:《关注政府回应》,《中国行政管理》2000年第7期,第7-8页。
    ①王邦佐、罗锋:《从一元转向多元——关于中国执政党政治整合方式的对话》,《探索与争鸣》2003年第7期。
    ②《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人民日报》2004年9月27日。
    ③参见朱光磊、周振超:《党政关系规范化研究》,《政治学研究》2004年第3期,第51-57页。
    ①参见朱光磊、周振超:《党政关系规范化研究》,《政治学研究》2004年第3期,第51-57页。
    ②民族自治地方还存在着特殊情况:根据法律规定,民族自治地方行政首长和人大常委会主任应该由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自治民族的成员来担任,但是对民族自治地方党委主要负责人的要求则在法律上没有民族化的要求。
    ③关于执政党如何处理与社会组织的关系的详细论述,参见林尚立:《民间组织的政治意义:社会建构方式转型与执政逻辑调整》,《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第8页。
    ①胡锦涛:《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年5月28日。
    ②现代国家建构是一个民族国家建构与民族国家建构相结合的过程。参见徐勇:《现代国家建构中的非均衡性和自主性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第97-103页;徐勇:《“回归国家”与现代国家建构》,《东南学术》2006年第4期,第18-27页。
    ①朱天飙著:《比较政治经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3页。
    ①Joseph Rudolph, Politics and Ethnicity:A Comparative Study, 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6, p.4.
    ①这里的政治与行政关系的区分,源于著名行政学家古德诺关于政治与行政二分的观点。参见(美)F·J·古德诺著:《政治与行政》,王元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1. Alberto Alesina, Reza Baqir & William Easterly, Public Goods and Ethnic Divisions,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114, No.4,1999, pp.1243-1284.
    2. Ambrosio, Thomas, Ethnicity Identity Groups and U.S. Foreign Policy, Westport, Conn: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2002.
    3. Amyl. Freedman,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Ethnic Minorities:Chinese Overseas in Malaysia, Indonesia and the United States, New York:Routledge, 2000.
    4. Anthony D. Smith, The Ethnic Revival, USA: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
    5. Anthony D. Smith, The Ethnic Origins of Nations, New York:Basil Blackwell, Inc.,1987.
    6. Anthony H. Richmond, Immigration and Ethnic Conflict, London:Macmillan Press,1988.
    7. Tom Grunfeld, The Making of Modern Tibet, New York:M. E. Sharp, Inc.,1996.
    8. Avery Goldstein, Trends in the Study of Political Elites and Institutions in the PRC, The China Quarterly, No.139, Sep.,1994, pp.714-730.
    9. Bonacich, Edna, A Theory of Ethnic Antagonism:the Split Labor Market,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37, No.5,1972, pp.547-559.
    10. Bonacich, Edna, Abolition, The Extension of Slavery, and the Position of Free Blacks:A Study of Split Labor Markets in the United States,1830-1863,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ical, Vol.81, No.3,1975, pp.601-628.
    11. Bonacich, Edna, Advanced Capitalism and Black/White Race Relat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A Split Labor Market Interpretat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41, No.1,1976, pp.34-51.
    12. Carol Skalnik Leff, Susan B. Mikula, Institutionalizing Party Systems in Multiethnic States:Integration and Ethnic segmentation in Czechoslovakia, 1918-1992, Slavic Review, Vol.61, No.2,2002, pp.292-314.
    13. Claus Offe, "Homogeneity" and Constitutional Democracy:Coping with Identity Conflicts through Group Rights,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Vol,6, No.2, 1998, pp.113-141.
    14. Craig Calhoun, Nationalism, Buckingham:Open University Press,1997.
    15. Crawford Young, Ethnic Diversity and Public Policy:A Comparative Inquiry, New York:ST.Martin's Press, Inc.,1998.
    16. Darina Malova, Slovakia,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Research 32,1997, pp.481-488.
    17. Dauda Abubakar, Ethnic Identity, Democratization, and the Future of the African State:Lessons from Nigeria, African Issues, Vol.29, No.1,2001, pp.31-36.
    18. David Brown, Ethnic Revival:Perspectives on State and Society, Third World Quarterly, Vol.11, No.4,1989, pp.1-17.
    19. David Easton, A Framework for Political Analysis, New York:Prentice-Hall, Inc.,1962.
    20. David S. G. Goodman, Political Change in China- Power, Policy and Process,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19,No.3,1989, pp.425-443.
    21. David Sneath, The Impact of the Culture Revolution in China on the Mongolians of Inner Mongolia, Modern Asian Studies, Vol.28, No.2,1994, pp.409-430.
    22. Deepa Khosla, Third World States as Intervenors in Ethnic Conflicts: Implications for 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Security, Third World Quarterly, Vol. 20,No.6,1999,pp.1143-1156.
    23. Desmond M. Clarke and Charles Jones (eds.,), The Rights of Nations:Nations and Nationalism in a Changing World, Cork Ireland:Cork University Press, 1999.
    24. Donald L. Noel, A Theory of the Origin of Ethnic Stratification, Social Problems, Vol.16, No.2,1968, pp.157-172.
    25. Donald L. Horowitz, Three Dimensions of Ethnic Politics, World Politics, Vol.23, No.2,1971, pp.232-244.
    26. Douglas Dion, Competition and Ethnic Conflict:Artifactual?, The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41, No.5,1997, pp.638-648.
    27. Dru C. Gladney, Ethnic Identity in China:the Making of a Muslim Minority Nationality, Belmont, CA:Wadsworth Group,2003.
    28. Eric A. Nordlinger, Theodore J. Lowi, Sergio Fabbrini,The Return to the State: Critiques,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82, No.3,1988, pp.875-901.
    29. Erin Jenne, A Bargaining Theory of Minority Demands:Explaining the Dog that Did not Bite in 1990s Yugoslavia,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48,2004, pp.729-754.
    30. Eric Fong, Review:The Dynamics of Ethnic Competition and Conflict, Social Forces, Vol.73, No.2,1994, pp.763-764.
    31. Gabriel A. Almond, The Return to the State,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82, No.3,1988, pp.853-874.
    32. Gerhard E. Lenski, Power and Privilege:A Theory of Social Stratification, USA: McGraw-Hill, Inc.,1966.
    33. Henry G. Schwarz, Communist Language Policies for China's Ethnic Minorities: the First Decade, The China Quarterly, No.12, Dec.,1962, pp.170-182.
    34. Ivan Szelenyi, Szonja Szelenyi, Circulation or Reproduction of Elites during the Postcommunist Transformation of Eastern Europe:Introduction, Theory and Society, Vol.24, No.5,1995, pp.615-638.
    35. Jae Ho Chung, Studies of Central-Provincial Relation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A Mid-Term Appraisal, The China Quarterly, No.142,Jun.,1995, pp. 487-508.
    36. James E. Anderson, Public Policymaking, New York:Houghton Mifflin Company,1997.
    37. James W. Fesler, The State and Its Study the Whole and the Parts:The Third Annual John Lecture, PS:Political Science and Politics, Vol.21, No.4,1988, pp.891-901.
    38. Jay M. Shafritz, Karen S. Layne, Christopher P. Borick (eds.,), Classics of Public Policy, Pearson Education, Inc.,2005.
    39. Jeremy Hein, Ethnic Organizations and the Welfare State:The Impact of Social Welfare Programs on the Formation of Indochinese Refugee Associations, Sociological Forum, Vol.12, No.2,1997, pp.279-295.
    40. Jewel Bellush and Stephen M.David (eds.,), Race and Politics in New York City: Five Studies in Policy-Making, New York:Praeger Publishers, Inc.,1971.
    41. J.Milton Yinger, Ethnicity,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Vol.11,1985, pp.151-180.
    42. Joel S. Migdal, State in Society:Studying How State and Society Transform and Constitute One another,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43. John Crowley, Th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Ethnic Minorities,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22, No.1,2001, pp.99-121.
    44. John Coakley, Ethnic Competition and the Logic of Party System Transform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Research47,2008, pp.766-793.
    45. John K. Glenn, Competing Challengers and Contested Outcomes to State Breakdown:The Velvet Revolution in Czechoslovakia, Social Forces, Vol.78, No.1,1999, pp.187-211.
    46. Joseph Rudolph, Politics and Ethnicity:A Comparative Study,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2006.
    47. Joyce M. Mitchell, William C. Mitchell, Political Analysis & Public Policy:an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Science, Chicago:Rand McNally & Company,1969.
    48. J.P.Nettl, The State as a Conceptual Variable, World Politics, Vol.20, No.4,1968, pp.559-592.
    49. June Dreyer, China's Minority Nationalities:Traditional and Party Elites, Pacific Affairs, Vol.43 (4),1970-1971, pp.506-530.
    50. June Teufel Dreyer, China's Political System:Modernization and Tradition,5th edition, Pearson Education, Inc.,2006.
    51. Jyotirindra Das Gupta, Nation, Region, and Welfare:Ethnicity, Regionalism, and Development Politics in South Asia,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Vol.433,1977, pp.125-136.
    52. Ludger Mees, Nationalism, Violence and Democracy:the Basque Clash of Identities, 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3.
    53. Kanchan Chandra, Ethnic Parties and Democratic Stability, Perspectives on Politics, Vol.3, No.2,2005, pp.235-252.
    54. Katherine Palmer Kaup, Regionalism versus Ethnicnationalism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China Quarterly, No.172, Dec.,2002, pp.863-884.
    55. Li Cheng, Lynn White, The Fifteen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Full-Fledged Technocratic Leadership with Partial Control by Jiang Zemin, Asian Survey, Vol.38, No.3,1998, pp.231-264.
    56. Li Cheng, Lynn White, The Sixteen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Hu Gets What? Asian Survey, Vol.43, No.4,2003, pp. 553-597.
    57. Li Fan, The Question of Interests in the Chinese Policy Making Process, The China Quarterly, No.109, Mar.,1987, pp.64-71.
    58. Marie-Claire Bergere, Civil Society and Urban Change in Republican China, The China Quarterly, No.150, Jun.,1997, pp.309-328.
    59. Matin N. Marger, Race and Ethnic Relations:American and Global Perspective, Belmont, CA:Wadsworth Group,2003.
    60. M.Gottdiener and Leslie Budd, Key Concepts in Urban Studies,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Ltd,2005.
    61. Michael Bratton, Robert Mattes, Support for Democracy in Africa:Intrinsic or Instrumental,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31, No.3,2001, pp.447-474.
    62. Michael Hechter, Internal Colonialism:the Celtic Fringe in British National Development,1536-1966,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5.
    63. Michael Hechter, Debra Friedman, Malka Appebaum, A Theory of Ethnic Collective Action,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 Vol.16, No.2,1982, pp.412-434.
    64. Michael Keating, Stateless Nation-Building:Quebec, Catalonia and Scotland in the Changing State System,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Vol.3, No.4,1997, pp.689-717.
    65. Morris-Hall, Walter, Conflict and Harmony in Multi-Ethnic Societies: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New York:Peter Lang Publishing, Inc.,1997.
    66. Nielsen, Francois, Toward a Theory of Ethnic Solidarity in Modern Societie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50, No.2,1985, pp.133-149.
    67. Pal Kolsto, Nationalism, Ethnic Conflict, and Job Competition:Non-Russian Collective Action in the USSR under Perestroika,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Vol.14, No.1,2008, pp.151-169.
    68. Paul Collier, Ethnicity, Politics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Economics and Politics, Vol.12, No.3,2000, pp.225-245.
    69. Peter Bachrach and Morton Baratz, Two Faces of Power,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56, No.4,1962, pp.947-952.
    70. Peter Nolan and Gordon White, Urban Bias, Rural Bias or State Bias? Urban-Rural Relations in Post-Revolutionary China,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Vol.20, No.3,1984, pp.52-81.
    71. Rabushka, Alvin & Kenneth A. Shepsle, Politics in Plural Society:A Theory of Democratic Instability, Columbus, OH:Merrill,1972.
    72. R. A. Schermerhorn, Comparative Ethnic Relations:A Framework for Theory and Research, New York:Random House,1970.
    73. R. A. W. Rhodes, Understanding Governance:Ten Years On, Organization Studies, Vol.28, No.8,2007, pp.1243-1264.
    74. Richard T. Schaefer, ed., Encyclopedia of Race, Ethnicity, and Society, Thousand Oaks, California:Sage Publications, Inc.,2008.
    75. Robert Blaune, Internal Colonialism and Ghetto Revolt, Social Problems, Vol.16, N0.4,1969,pp.393-408.
    76. Robert Henry Cox, Erich G. Frankland, The Federal State and the Breakup of Czechoslovakia:an Institutional Analysis, Publius, Vol.25, No.1,1995, pp.71-88.
    77. Robert Mattes, Michael Bratton, Leaning about Democracy in Africa:Awareness Performance and Experience,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Association, Vol.51, No.1,2007, pp.192-217.
    78. Roger Cobb, Jennie-Keith Ross, and Marc Howard Ross, Agenda Building as a Comparative Politics Proces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70, No.1, 1976, pp.126-138.
    79. Robert A. Dahl, A Democratic Paradox?,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Vol.115, No.1,2000, pp.35-40.
    80. Robert R. king, Minorities under Communism:Nationalities as a Source of Tension among Balkan Communist States,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3.
    81. Ronald Beiner (ed.,), Theorizing Nationalism, 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9.
    82. Ryan A. Smith and James R. Elliott, Does Ethnic Concentration Influence Employees'Access to Authority? An Examination of Contemporary Urban Labor Markets, Social Forces, Vol.81, No.1,2002, pp.255-279.
    83. Sarah Belanger & Maurice Pinard, Ethnic Movements and the Competition Model:Some Missing Link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56, No.4,1991, pp.446-457.
    84. Seymour Martin Lipset, Some Social Requisites of Democracy: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litical Legitimacy,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53, No.1,1959, pp.69-105.
    85. Seymour Martin Lipset, Equal Chances versus Equal Results,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Vol.523,1992, pp.63-74.
    86. Solomon M. Karmel, Tension and the Struggle for Order:China's Policies in Tibet, Pacific Affairs, Vol.68, No.4,1995-1996, pp.485-508.
    87. Stephen D. Krasner Approaches to the State, Comparative Politics, Vol.16,No.2, 1984,pp.223-246.
    88. Stephen K. Wegren, Democratization and Urban Bias in Postcommunist Russia, Comparative Politics, Vol.3, No.4,2002, pp.457-476.
    89. Susan L. Shirk, China:Fragile Superpower,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2007.
    90. Susan Olzak, Contemporary Ethnic Mobilization,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No.9,1983,pp.355-374.
    91. Susan Olzak, The Dynamics of Ethnic Competition and Conflict,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92. Susan Olzak, Emily Ryo, Organizational Diversity, Vitality and Outcomes in the Civil Rights Movement, Social Forces, Vol.85, No.4,2007, pp.1561-1591.
    93. Tamotsu Shibutani and Kian M. Kwan, Ethnic Stratification:A Comparative Approach, New York:The Macmillan Company,1965.
    94. Taras Kuzio,'Nationalising States'or Nation-Building?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Theoretical Literature and Empirical Evidence,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Vol.7, No.2,2001,pp.135-154.
    95. Terry M. Moe, Politics and the Theory of Organization, Journal of Law, Economics,& Organization, Vol.7, Special Issue,1991, pp.106-129.
    96. Thomas Christiano, The Authority of Democracy,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Vol.12, No.3,2004, pp.266-290.
    97. Thomas Heberer, China and Its National Minorities:Autonomy or Assimilation? Armonk, New York:M.E. Sharpe, Inc.,1989.
    98. Thomas R. Dye, Understanding Public policy,11th edition, Prentice Hall, Inc. 2005.
    99. Thomas R.Rochon and Daniel A. Mazmanian, Social Movements and the Policy Process,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Vol.528,1993, pp.75-87.
    100. Walker Connor, Nation-Building or Nation-Destroying?, World Politics, Vol.24, No.3,1972, pp.319-355.
    101. William Easterly, Can Institutions Resolve Ethnic Conflict?,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e Change, Vol.49, No.4,2001, pp.687-706.
    102. Xiaowei Zang, Provincial Elite in Post-Mao China, Asian Survey, Vol.31, No.6, 1991,pp.512-525.
    103. Xiaowei Zang, Ethnic Representation in the Current Chinese Leadership, The China Quarterly, No.153, Mar.,1998, pp.107-127.
    104. Xiaowei Zang, The Fourteen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CP:Technocracy or Political Technocracy? Asian Survey, Vol.33, No.8,1993, pp.787-803.
    105.Yongnian Zheng, Political Incrementalism:Political Lessons from China's 20 Years of Reform, The Third Quarterly, Vol.20, No.6,1999, pp.1157-1177.
    10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07.《列宁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08.[美]阿伦·李帕特著:《选举制度与政党制度:1945-1990年27个国家的实证研究》, 谢岳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09.[法]埃哈尔·费埃德伯格著:《权力与规则:组织行动的动力》,张月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10.[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著:《民族与民族主义》,李金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11.[美]艾伦·D.赫茨克著:《在华盛顿代表上帝:宗教游说在美国政体中的作用》,黄以骅、黄凯、吴志浩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12.[英]安东尼·史密斯著:《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龚维斌、良警予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113.[俄]B.A.季什科夫著:《民族政治学论集》,高永久、韩莉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114.[美]保罗·诺克斯、史蒂文·平奇著:《城市社会地理学导论》,柴彦威、张景秋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115.[美]保罗·A.萨巴蒂尔编:《政策过程理论》,彭宗超、钟开斌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
    116.[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步》,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17.[美]查尔斯·蒂利著:《身份、边界与社会联系》,谢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18.[美]查尔斯·赖特·米尔斯著:《权力精英》,王崑、许荣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9.[美]戴维·杜鲁门著:《政治过程:政治利益与公共舆论》,陈尧译,胡伟校,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20.[英]戴维·贾奇、[英]格里·斯托克、[美]哈罗德·沃尔曼编:《城市政治学理论》,刘晔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21.[美]戴维·伊斯顿著:《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122.[美]弗朗西斯·福山著:《国家构建: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黄胜强、许铭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23.[挪威]弗里德里克·巴斯:《族群与边界》,高崇译,周大鸣校,《广西民族学 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124.[法]格拉夫梅耶尔著:《城市社会学》,徐伟民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25.[意]G.萨托利著:《政党与政党体制》,王明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126.[美]海克特、列维:《民族区域运动的比较分析》,林小华、常永青摘译,《世界民族》1982年第1期。
    127.[法]吉尔·德拉诺瓦著:《民族与民族主义》,郑文斌、洪晖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128.[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著:《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郑世平、公婷、陈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129.[俄]B.A.季什科夫著:《民族政治学论集》,高永久、韩莉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130.[美]林南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张磊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31.[美]卢克斯著:《权力:一种激进的观点》,彭斌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32.[美]罗伯特·A.达尔著:《现代政治分析》,王沪宁、陈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133.[美]罗伯特·古丁、汉斯-迪特尔·克林格曼主编:《政治科学新手册》,钟开斌、王洛忠、任丙强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书店2006年版。
    134.[德]罗伯特·米歇尔斯著:《寡头统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锋等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35.[美]罗伯特·D.帕特南著:《使民主运转起来》,王列、赖海榕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36.[美]科恩著:《论民主》,聂崇信、朱秀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137.[英]G.L.克拉克、[美]M.P.费尔德曼、[加拿大]M.S.格特勒主编:《牛津经济地理学手册》,刘卫东、王缉慈、李小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138.[德]马克斯·韦伯著:《经济与社会》,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39.[加]迈克尔·豪利特、M·拉米什著: 《公共政策研究:政策循环与政策子系统》,庞诗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140.[美]曼瑟尔·奥尔森著: 《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郭宇峰、李崇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41.[美]曼瑟尔·奥尔森著: 《国家的兴衰:经济增长、滞胀和社会僵化》,李增刚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42.[英]米切尔·黑尧著:《现代国家的政策过程》,赵成根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
    143.[荷]尼科·基尔斯特拉:《关于族群性的三种概念》,高原译,《世界民族》1996年第4期。
    144.[英]诺南·帕迪森编:《城市研究手册》,郭爱军、王贻志等译校,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45.[美]R·E.帕克、E·N·伯吉斯、R·D·麦肯齐著:《城市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文集》,宋俊岭、吴建华、王登斌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146.[美]裴宜理:《底层社会与抗争性政治》,阎小骏译,《东南学术》2008年第3期,第4-8页。
    147.[美]塞缪尔·亨廷顿著:《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汪晓寿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148.[美]塞缪尔·亨廷顿著:《第三波——二十世纪末的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149.[美]塞缪尔·亨廷顿著:《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150.[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51.[英]斯蒂夫·芬顿著:《族性》,劳焕强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52.[英]斯特兰奇著:《权力流散:世界经济中的国家与非国家权威》,肖宏宇、耿协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53.[日]松本真澄著: 《中国民族政策之研究——以清末至1945年的“民族论”为中心》,鲁忠慧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154.[英]特德C.卢埃林著: 《政治人类学导论》,朱伦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55.[美]西德尼·塔罗著:《运动中的力量:社会运动与斗争政治》,吴庆宏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
    156.[美]小约翰·B.科布著:《后现代公共政策——重塑宗教、文化、教育、性、 阶级、种族、政治和经济》,李际、张晨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157.[美]约翰·W.金登著:《议程、备选方案与公共政策》(第二版),丁煌、方兴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58.[美]詹姆斯·E.安德森著:《公共决策》,唐亮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
    159.敖俊德:《关于我国少数民族选举制度的几个问题》,《民族研究》2004年第1期。
    160.包亚明主编:《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61.陈德异、陈陆辉:《中共“十七大”政治精英甄补与地方治理策略》,(台湾)《中国大陆研究》第50卷第4期,2007年12月。
    162.陈秀容:《族裔社群权利理论:Vernon Van Dyke的理论建构》,《政治科学论丛》第10期,1999年6月。
    163.陈一筠主编:《城市化与城市社会学》,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
    164.陈甬军、陈爱民主编:《中国城市化: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65.陈云生著:《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
    166.陈云生著:《(民族区域自治法>释义》,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
    167.陈云生著:《宪法人类学——基于民族、种族、文化集团的理论建构及实证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68.程同顺著:《中国农民组织化研究初探》,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69.程同顺等著:《农民组织与政治发展:再论中国农民的组织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70.戴小明著:《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宪政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71.丁宏:《从回族的文化认同看伊斯兰教与中国社会相适应问题》,《西北民族研究》2005年第2期。
    172.丁宏主编:《民族研究文集·国际学术交流卷》,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73.董建辉:《西方政治人类学研究概观》,《国外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174.甘阳:《走向“政治民族”》,《读书》2003年第4期。
    175.高永久主编:《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化建设研究》,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76.高永久主编:《西北少数民族文化专题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177.高永久主编:《西北民族地区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78.高永久主编:《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化及社区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179.高永久、柳建文:《民族政治精英论》,《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180.关凯著:《族群与政治》,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81.郝时远:《对西方学术界有关族群(ethnic group)释义的辨析》,《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182.郝时远:《Ethnos(民族)和Ethnic group(族群)的早期含义与应用》,《民族研究》2002年第4期。
    183.郝时远:《台湾的‘族群’与‘族群政治’析论》,《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184.贺欣:《自由市场和普选民主中的民族仇恨》,《读书》2004年第10期。
    185.胡鞍钢:《第二次转型:以制度建设为中心》,《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3期。
    186.胡鞍钢、温军:《社会发展优先:西部民族地区新的追赶战略》,《民族研究》2001年第3期。
    187.胡伟著:《政府过程》,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88.黄光学主编:《当代中国民族工作》(上、下)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
    189.黄元珊著:《民族地区宪政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190.江宜桦著:《自由民主的理路》,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
    191.金炳镐:《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理论创新思路》,《满族研究》2007年第4期。
    192.康晓光著:《权力的转移:转型时期中国权力格局的变迁》,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93.康晓光:《再论“行政吸纳政治”:90年代中国大陆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研究》,(香港)《二十一世纪》网络版,2002年8月号,总第5期。
    194.寇健文:《既重用又防范的精英甄补:中共海归派高官的仕途发展与局限》,(台湾)《中国大陆研究》第50卷第3期,2007年9月。
    195.李凡主编:《中国选举制度改革》,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96.李俊清著:《中国民族自治地方公共管理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97.李路路著:《再生产的延续:制度转型与城市社会分层结构》,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98.李培林、张翼、赵延东、梁栋著:《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问题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199.李姿姿:《国家与社会互动理论研究述评》,《学术界》2008年第1期。
    200.刘建军主编:《制度建设与国家成长》,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
    201.刘世哲:《海峡两岸藏学讨论会简记》,《民族研究》1999年第5期。
    202.林尚立著:《国内政府间关系》,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03.林尚立著:《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04.林尚立著:《党内民主: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205.刘彭主编:《国家·宗教与法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206.马彬:《政府间关系:权力配置与地方治理》,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6月。
    207.马德普、柴宝勇:《多民族国家与民主之间的张力》,《政治学研究》2005年第3期。
    208.马戎:《中国各族群之间的结构性差异》,《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4期。
    209.马戎著:《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10.马戎:《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211.马戎:《现代中国民族关系的类型划分》,《社会》2008年第1期。
    212.马戎:《经济发展中的贫富差距问题:区域差异、职业差异和族群差异》,《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213.毛公宁、王铁志主编:《民族区域自治新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214.宁骚著:《民族与国家——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国际比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15.潘志平主编:《民族自决还是民族分裂——民族和当代民族分立主义》,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16.潘允康主编:《城市社会学新论:城市人与区位的结合与互动》,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217.潘弘祥:《自治立法的宪政困境及路径选择》,《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218.彭文贤著:《行政生态学》,台北:三民书局印行,1988年版。
    219.彭志国:《从理性、权力到官僚政治视角的转变——对西方学者关于中国政策制定过程研究的述评》,《理论探讨》2005年第2期。
    220.石凯、胡伟:《政策网络理论:政策过程的新范式》,《国外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221.宋才发:《论我国民族法学学科体系的构建》,《民族研究》2004年第5期。
    222.宋才发著:《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重大问题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23.孙江著:《“空间生产”——从马克思到当代》,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24.孙立平著:《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25.谭融著:《美国利益集团政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226.田敏:《略论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兰州: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2004年。
    227.田烨:《新中国民族地区行政区划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5月。
    228.王邦佐等编著:《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29.王戈柳主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
    230.王慧军:《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利益冲突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第8期。
    231.王建娥、陈建樾等著:《族际政治与现代民族国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232.王建娥:《族际政治民主化:多民族国家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民族研究》2006年第5期。
    233.王绍光、胡鞍钢、周建明:《第二代改革战略:积极推进国家制度建设》,《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2期。
    234.王绍光:《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235.王铁志、沙伯力主编:《国际视野中的民族区域自治》,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236.王希恩主编:《当代中国民族问题解析》,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237.王信贤:《夹缝求生:中国大陆社会组织的发展与困境》,(台湾)《中国大陆研究》第49卷第1期,2006年3月。
    238.汪永成:《政府能力的结构分析》,《政治学研究》2004年第4期。
    239.吴楚克著:《中国边疆政治学》,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40.吴仕民主编:《民族问题概论》(第三版),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41.吴新叶著:《转型农村的政治空间研究:1992年以来中国农村的政治发展》,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
    242.向德平编著:《城市社会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43.谢庆奎:《论政府发展的涵义》,《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244.谢志岿、陈红艳、王向民:《城市化与民主政治:关系及路径选择——对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民主政治建设的研究》,《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245.熊自健:《中共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评析》,(台湾)《中国大陆研究》第47卷第1期,2004年3月。
    246.徐家良:《新组织形态与关系模式的创建:体制吸纳问题探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247.徐迅著:《民族主义》(修订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248.许英编著:《城市社会学》,济南:齐鲁书社2002年版。
    249.徐勇:《现代国家建构中的非均衡性和自主性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250.徐勇、高秉雄主编:《地方政府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51.徐勇:《“回归国家”与现代国家建构》,《东南学术》2006年第4期。
    252.薛澜、陈玲:《中国公共政策过程的研究:西方学者的视角及其启示》,《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7期。
    253.徐湘林:《以政治稳定为基础的中国渐进政治改革》,《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5期。
    254.徐湘林:《从政治发展理论到政策过程理论——中国政治改革研究的中层理论建构探讨》,《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255.杨圣敏主编:《中国民族志》,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56.杨圣敏主编:《民族学人类学的中国经验》,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57.杨顺清著:《中国少数民族政治关系分析》,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58.杨宇振:《权力、资本与空间:中国城市化1908-2008年——写在(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颁布百年》,《城市规划学刊》2009年第1期。
    259.俞可平等著:《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260.周平著:《民族政治学导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261.周平:《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及我国民族政策价值取向的调整》,《学术探索》2002年第6期。
    262.周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中国的形成和演进》,《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263.周平、方盛举、夏维勇著:《中国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64.周平著:《中国少数民族政治分析》,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65.周平著:《民族政治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266.周平:《我国的边疆与边疆治理》,《政治学研究》2008年第2期。
    267.周星著:《民族政治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268.张尔驹主编:《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269.张尔驹著:《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史纲》,北京:民族出版社1995年版。
    270.张静著:《法团主义》(修订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271.章友德主编:《城市社会学案例教程》,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72.张志红著:《当代中国政府间纵向关系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73.张植荣著:《中国边疆与民族问题——当代中国的挑战及其历史由来》,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74.张钟汝等编著:《城市社会学》,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75.赵成根著:《民主与公共决策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76.赵鼎新著:《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277.钟秀明、武雪萍著:《城市化之动力》,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278.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民族与宗教研究中心主编:《全球民族问题大聚焦》,北京:时事出版社2001年版。
    279.郑永年著:《中国民族主义的复兴——民族国家向何处去》,香港:三联书店香港出版公司1998年版。
    280.朱光磊著:《当代中国政府过程》(修订版)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81.朱光磊主编:《现代政府理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82.朱光磊等著:《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2007年版》,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83.朱伦:《民族共治论——对当代多民族国家族际政治事实的认识》,《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284.朱伦:《论民族共治的理论基础与基本原理》,《民族研究》2002年第2期。
    285.朱天飚著:《比较政治经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