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媒介环境视阈下文学创作的职业化之路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晚清,是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动荡文化产生深刻变化的时期。伴随西方殖民入侵和文化扩张而来的先进印刷出版技术和以近代报刊为表征的大众出版传媒,不仅为晚清文学和中国传统文人打开了广阔的话语空间,更为他们带来了诸种新的可能性。文学的创作和传播方式、文人的生存方式、作家的思维方式、读者的接受方式和文化的消费方式等,都因近代报刊出版传媒的出现,才有了脱离传统轨道向现代性转换的历史契机。近代报刊出版传媒的出现,不仅构建了全新的文学生产流通机制,使得文学从贵族阶级的特权中解放出来,更为重要的是,它所营造的新媒介传播环境,不但为传统士人提供了全新的职业选择空间,还为他们开辟了一条摆脱封建政权束缚,向独立职业个体和现代知识分子转型的实现途径,并促成了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一个具有变革性意义的事物——以提供稿酬为生活资本的“作家”这一职业的的诞生。
     本文从整个时代历史和文学的语境出发,力图在一个全方位的历史文化图景中,通过对晚清报人小说家群体及作家这一行业的职业化过程做一梳理性的动态考察和立体呈现,透视晚清报人小说家在近代报刊传媒营造的新媒介环境下的身份转变及其对文学和文化格局的影响,拂过历史的面纱,立体地再现中国“作家”这一职业的产生和传统文人从儒家的“士”到大众文化生产者的职业化之路,及其在新的生存处境下的精神现实和文化意义,揭示媒介、文化和人类传播之间的互动共生关系。
     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绪论,主要是对本文选题的研究现状、研究目标和意义的介绍,以及行文中一些相关用词之界定。
     第一章,从媒介变迁与文学发展、文学传播主体身份、小说为代表的俗文学三方面入手,系统的呈现古代媒介环境下,文学的生产创作、存在形式、内容观念、文学创作的非职业化传播生态。
     第二章,以1840-1894年间,有过报业经历并翻译或创作过小说的文人群体为研究对象,试图在清末社会变迁的历史情境之中,探究作为中国现代职业作家萌生成长的最初链环的那些在晚清最早栖身报业并从事小说创作的文士,在新的生存处境面对自我身份转变时展现了怎样的精神现实和文化意义,找到他们在作家职业化之初期中的位置和历史作用。
     第三章,从新媒介环境的形成、文化传播主体的更新、报人对小说地位提升的舆论造势和创作示范几方面入手,来展现一个有别于古代的新文学传播生态在晚清的形成,及其它从技术手段、社会环境、思想观念、实践主体等各方面,为文学的现代性转化、文学生产流通的市场化和文学创作的职业化准备了必要的基础条件和蕴育土壤。
     第四章,根据笔者的数据统计可知,从1902年底到1903年开始,近代传媒提供的大众传播手段以对小说流通方式的全面介入为表征,代替了中国古典文学传统的士人群体交流唱和的小众传播模式,彻底改变了传统文学的运作机制和文学传播生态。而中国文学创作能够成为提供劳动报酬的职业之一种,始于小说创作的职业化,小说创作的繁荣兴盛和职业小说家队伍的正式出现,又始于政治精英对小说地位的提高和对新小说的鼓吹。所以本章先论述政治报人小说家的理论倡导和创作实践活动对文学创作职业化之路的正式开启和示范之功。然后再根据时代文化环境下小说作者不同的教育背景、生活经历、身份地位、价值追求等各种因素合力作用下所造成的创作倾向,将晚清职业小说家整体分为合译型、自译型、自创型和复合型四类,在每个类型选取较有代表性的报人小说家进行个案考察,以其来辐射其背后所指涉的类似小说家群体的作为方式、从业特点与职业认同。
     结语部分,通过对以近代报刊为表征的大众媒介在晚清这个特殊时代的登场,及其营造的有别于古代文学的全新媒介环境对文学和中国传统文人的重要意义的总述,作者认为:以提供稿酬为生活资本的作家这一职业的的诞生,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一个具有变革性意义的事物,是中国文学传播媒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Chinese society was under turbulent chaos and theculture was greatly changing. Together with the western colonial invasion and culturalexpansion, the advanced printing technology and modern publishing media such asnewspaper not only opened wide discourse space for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traditional Chinese men of letters, but also brought all kinds of new possibilities. Thecreating and spreading of literature, the literary figures’ lifestyle, writers’ thoughtpatterns, readers’ receiving modes and cultural consumption methods, etc, got thechance to transit from the traditional track to modernity, due to the appearance ofmodern press publishing media. The emergence of the modern press publishing mediaconstructed a new mechanism of literary production and circulation, which liberatedliterature from the aristocratic privilege. Furthermore, the new medium not onlyprovided the traditional men of letters with totally new occupational choices, but alsocleared a path to get rid of the bondage of feudalism and to change into independent,self-employed and modern intellectuals, which enabled literary creation to become aprofession.
     Under the historic and literary context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throughreviewing and presenting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of newspapermen, novelists andwriter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this thesis investigates the novelists’ change inidentit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new press medium, and its impact on literature andcultural pattern; presents the emergence of Chinese writers as professionals, theprofessionalization of traditional men of letters from the Confucius scholars to masscultural producers, as well as their spiritual world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in the newliving conditions; exposes the mutual and symbiotic relationships between medium,culture and human beings communication.
     The thesis mainly includes the following parts:
     Introduction Part chiefly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situation, research aim andsignificance of the topic as well as the definitions of relative words in the paper.
     Chapter One, approaching from such three aspects as medium changing andliterary developing, literary spreading’s subject identity, light literature represented bynovels, systematically presents the creation, existing form, content and spreading medium under the ancient medium circumstances
     Chapter Two, taking the literary group who had reporting experience andtranslated or created novels during the1840-1894as researching subject, analyzeswhat kind of spirit and literary significance these literary figures possessed whenfacing new existing situation under the late Qing historical context, and literaryfigures’ position and historical function in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writers’professionalization.
     Chapter Three focuses on the forming of the new medium, the updating of thecultural spreading subject, the advocating of promoting novels’ position and thedemonstration of creating novels, in order to show the forming of the new literaryspreading medium and how the new medium prepared well for literature’s moderntransformation, marketization of literary production and circulation,professionalization of literary creation from technology, social environment, ideologyand practice subject.
     In Chapter Four, according to author’s survey, from the end of1902to1903,modern press, by providing the means of mass communication, took place of thetraditional Chinese literary figures’ communication, that is, the small-group spreadingpattern, and totally changed the traditional literature’s operating mechanism andliterary spreading medium.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of writing started from theprofessionalization of novels. The prosperity of novel creation and the appearance ofprofessional writers started from the political elites advocating of novels. This chapterfirstly states the newsman’s theory and literary creation, and then classifies them intofour types, co-translation, self-translation, self-creation and compounding, andanalyzes the representative figures of each type.
     In the Conclusion Part,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at the multi-press medium is aspecial product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Chinesetraditional men of letters, and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of writers is a revolution inChinese literary development as well as an outcome of the Chinese literary spreadingmedium development.
引文
①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334.
    ②陈平原.文学的周边.[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97.陈平原在该书中说过“在我看来,近代报刊的出现,是整个晚晴文学与文化变革的重要基石”,笔者认为这个观点同样适用于整个近代文学与文化。
    ③陈平原,夏晓红.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200.
    ④曹聚仁.文坛五十年[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7:8,83.
    ⑤栾梅健.前工业文明与中国文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57.
    ①郭庆光.传播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36.
    ②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81:764.
    ③李仁渊.晚清的新式传播媒体与知识分子:以报刊出版为中心的讨论[M].台北:稻香出版社,中华民国94年12月:3.
    ④徐萍.从晚清至民初:媒介环境中的文学变革[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2011:28.
    ⑤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明初小说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6.
    ⑥方晓红.晚晴小说与晚晴报刊发展关系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00:2.
    ⑦文迎霞.晚清报载小说研究——以《申报》、《新闻报》、《时报》、《神州日报》为中心》[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2007:152.
    ①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77.
    ②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77-78.
    ③[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33-34.
    ①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插图本)·前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②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插图本)·前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
    ③阿英.小说四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186.
    ①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插图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58.
    ②胡适.胡诗文集3·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02.
    ③刘永文.晚清报刊小说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2004:3.
    ①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3-4.
    ①美王德威,宋伟杰译.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9.
    ②美王德威,宋伟杰译.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4.
    ③美王德威,宋伟杰译.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56.
    ④美王德威,宋伟杰译.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56.
    ⑤美王德威,宋伟杰译.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4.
    ⑥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1.
    ⑦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81.
    ⑧袁进.中国小说的近代变革[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27-128.
    ①梁启超.中国各报存佚表[N].清议报,1901-12-21(100).
    ②陈平原,夏晓红.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253.
    ③陈平原,夏晓红.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M].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324.
    ④阿英.晚清小说史[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1.
    ⑤陈平原.大众传媒与现代文学.序一[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3:3.
    ①贺晓兰.近现代报刊与中国现代文学.内容摘要[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2001:14-15.
    ②吕红伟.大众传媒的兴起于现代文学的发生[D].厦门:厦门大学中文系,2001:12.
    ③蒋晓丽.中国近代大众传媒与中国近代文学[D].成都: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02:139-140.
    ④马永强.文化传播与现代中国文学[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136-137.
    ①徐萍.从晚清至民初:媒介环境中的文学变革[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2011:16.
    ②徐萍.从晚清至民初:媒介环境中的文学变革[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2011:8-9.
    ①付建舟.晚清作家从“士”向“知识分子”的现代转化[J].江汉论坛,2007(06).
    ②汤克勤.从晚清小说家看士的近代转型[J].嘉应学院学报,2012(01):69、70-71.
    ③汤克勤.晚清小说家和“士”的近代转型—基于“选学”立场的返观与重构[J].长江学术,2009(03):164.
    ①郭延礼.传媒、稿酬与近代作家的职业化[J].齐鲁学刊,1999(06).
    ①王瑶在其《希望看到这样一本书》一文中说到:“我想如果之选择一个适当的角度或审视点,来考察中国在学术文化方面的现代化进程,可能是既具体有征而又能体现发展轨迹的……”。参看:赵为民.北大之精神·希望看到这样一本书[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173.
    ①[美]马泰卡林内斯库著,顾爱彬,李瑞华译.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后现代主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2.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辞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辞典(第5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1750.
    ③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475.
    ①其作《波兰的故事》1901年连载于《杭州白话报》第一年第一期至第三期,但其报业经历为1903年留日期间任浙江留日学生所办革命刊物《浙江潮》主编,同年夏回国加入光复会,接任《杭州白话报》总编辑。
    ②鲁迅1906年在东京筹办过《新生》,但因故未能成功,之后的报业活动都是在1911年之后。
    ③郭庆光.传播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58-59.
    ①郭庆光.传播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47.
    ②林文刚编,何道宽译.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①[加]哈罗德伊尼斯,何道宽译.传播的偏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8.
    ①[德]尼古拉斯卢曼.艺术的媒介.引自章国锋,王逢振主编.二十世纪欧美文论名著博览[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380.
    ②[德]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51-152.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六卷).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99-100.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九卷).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12.
    ③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第二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4-5.
    ④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政治经济学批判》导
    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29.
    ①王小盾.中国韵文的传播方式及其体制变迁[J].中国社会科学,1996(1):142.
    ②朱光潜.诗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2-9.
    ③[美]罗杰·菲德勒.明安香译.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51.
    ①李维.诗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1-2.
    ②[美]摩尔根.古代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30.
    ③[美]塔尔科特帕森斯.阎步克译.“知识分子”:一个社会角色范畴.文化:中国与世界(第三辑)[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357.
    ④彭建炎.出版学概论[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20.
    ①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一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4.
    ②如《墨子明鬼下》有云:“古者圣王必以鬼神为(有),其务鬼神厚矣。又恐后世子孙不能知也,故书之竹帛,传遗后世子孙。咸孔其腐蠹绝灭,后世子孙不得而记,故琢之盘盂,镂之金石以重之”。《吕氏春秋情欲》记载道:“孙叔敖日夜不息,不得以便生为故,故使庄王功迹著乎竹帛,传乎后世”。
    ③《吕氏春秋遇合篇》有言:“孔子周流海内,再干世主,如齐至卫,所见八十馀君。委质为弟子者三千人,达徒七十人。七十人者,万乘之主得一人用,可为师。”
    ④柳诒徵.中国文化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4.
    ①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一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7-101.
    ②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一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6-27.
    ①在竹木简上刻字或削改的刀。古称削,汉人称书刀。《释名·释兵》:“书刀,给书简札有所刊削之刀也。”
    ②钱存训.中国纸和印刷文化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8.
    ③叶幼明.辞赋通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7.
    ④王小盾.中国韵文的传播方式及其体制变迁[J].中国社会科学,1996(1):151-154.
    ①瞿兑.汉代风俗制度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7.
    ②[晋]傅咸.纸赋,引自:钱存训.中国纸和印刷文化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48.
    ③纸大约纸和竹木并存了300年,和帛书并用了至少500年。到了晋代纸卷才完全取代简犊,而帛书直至唐代仍在使用。参见:钱存训.中国纸和印刷文化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83.
    ④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上)[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304.
    ⑤陈传万.魏晋南北朝图书业与文学[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43-44.
    ①如《三国志》卷五十三《吴书·阚泽传》记载阚泽“家世农夫,至泽好学,居贫无资,常为人佣书,以供纸笔所写既毕,诵读亦遍”,这样使得他“究览群籍,兼通历数,由是显名”,最后官至中书令。《梁书》记载南朝王僧孺时有言:家贫,常佣书以养母,所写既毕,讽诵亦通。建武初,有诏举士,扬州刺史始安王遥光表荐秘书丞王暕及僧孺曰:“前候官令东海王僧孺,年三十五,理尚栖约,思致悟敏,既笔耕为养,亦佣书成学。……”除尚书仪曹郎,迁治书侍御史,出为钱唐令。
    ②黄镇伟.中国编辑出版史[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147.
    ①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09-387.
    ②[明]胡震亨.唐音癸签[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2.
    ③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M].北京:三联书店,1994149-150.
    ④柯卓英.唐代的文学传播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17.
    ⑤张璋.历代词话续编(上)[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5:455.
    ①沈松勤.唐宋词社会文化学研究(修订本)[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24.
    ①孙宝寅.科技传播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64.
    ②李彬.唐代文明与新闻传播[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359.
    ③葛兆光.道教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216.
    ④李彬.唐代文明与新闻传播[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360.
    ⑤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9.
    ⑥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三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30.
    ①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三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25.
    ②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32.
    ③塔尔科特帕森斯.阎步克译.“知识分子”:一个社会角色范畴.文化:中国与世界(第三辑)[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356.
    ④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86.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九卷).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17.
    ②[美]詹姆斯·W·凯瑞,丁未译.作为文化的传播[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7.
    ③谢热.村落·信仰·仪式——河湟流域藏族民间信仰文化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50.
    ④《国语·楚语下——观射父论绝地通天》曰:“古者民神不杂。民之精爽不携贰者,而又能齐肃衷正,其智能上下比义,其圣能光远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聪能听彻之,如是则明神降之,在男曰觋,在女曰巫。”翻译过来就是“古时候治民与事神的职官不混杂。那些头脑精明、信仰专一、不三心二意的人,他们对待神灵态度恭敬,侍奉神灵一视同仁,他们的智慧能对天神地抵加以比配度量,他们的神通能无所不至无所不晓他的视力能洞察神灵形象,他的听力能通达神灵的声音,像这样的人就会有神明降身附体,降身附体的男人叫做现,女人叫做巫。”参见罗家湘注译.国语[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325-328.可见能够行使巫职的人具备了普通老百姓所没有的特殊知识与技能。
    ⑤[英]詹乔弗雷泽.徐育新,张泽石译.金枝[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70.
    ①[英]詹乔弗雷泽.徐育新,张泽石译.金枝[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72.
    ②李宗侗.中国古代社会史[M].台北:华冈出版社,1954:118.
    ③[英]詹乔弗雷泽.徐育新,张泽石译.金枝[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169.
    ④郝继东,傅亚庶.先秦诸子形成论略——从巫史分蘖到诸子演进[J].求索,2010(3):167.
    ⑤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一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6.
    ⑥[清]龚自珍.龚自珍全集上册·古史钩沉论二[M].北京:中华书局,1959:21.
    ①[清]章学诚.校仇通义·原道第一[M].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1.
    ②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一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9.
    ③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7-10.
    ①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79.
    ②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一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9.
    ③胡瑗《松滋县学记》,引自:孟承宪,陈学恂,张瑞璠,周子美.中国古代教育史资料[M].北: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339.
    ④查屏球.从游士到儒士——汉唐士风与文风论稿[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79.
    ⑤查屏球.从游士到儒士——汉唐士风与文风论稿[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27.
    ⑥冯尔康.中国社会结构的演变[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743.
    ⑦陈明远.文化人的经济生活(全新增修版)[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2.
    ①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1-12.
    ②[唐]杜佑.通典卷第十五·选举三.通典(点校本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8:354.
    ①鲁迅.插图本中国小说史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14-15.
    ②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上)[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6:2.
    ①鲁迅.鲁迅选集第三卷·我怎么做起小说来[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58:188
    ②黄霖、韩同文选注.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389.
    ③浦江清.浦江清文录·论小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1958:180.
    ①[汉]刘向,刘歆撰,[清]姚振中辑录,邓骏捷校补.七略别录佚文(七略佚文)·辑略佚文[M]澳门:澳门大学,2007:15-16.
    ②黄霖、韩同文选注.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1.
    ③[汉]班固撰,马晓斌译注.汉书艺文志序译注[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51.
    ④[汉]班固撰,马晓斌译注.汉书艺文志序译注[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52.
    ⑤《伊尹说》二十七篇。(其语浅薄,似依托也。)《鬻子说)十九篇。(后世所加。)《周考》七十六篇。(考周事也)《青史子》五十七篇口(古史官记事也。)《师旷》六篇。(见《春秋》,其言浅薄,本与此同,似因托之。)《务成子》十一篇。(称尧问,非古语。)《宋子》十八篇。(孙卿道:“宋子,其言黄老意。”)《天乙》
    ①[明]可一居士.醒世恒言序.黄霖、韩同文选注.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232.
    ②《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子部小说家类小序对小说的价值功用在前人基础上有言:“然寓劝戒,广见闻,资考证,亦错出其中。……今甄录其近雅驯者,以广见闻。”
    ③黄霖、韩同文选注.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33.
    ④黄霖,韩同文选注.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147.
    ⑤黄霖,韩同文选注.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104.
    ①黄霖,韩同文选注.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229.
    ②平山冷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1.
    ③鲁迅.插图本中国小说史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10.
    ④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15.
    ①钱钟书.管锥编(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9:164-166.
    ②郭沫若.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十九卷)·关于“接受文学遗产”[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246.
    ③孙逊,潘建国.唐传奇文体考辨[J]文学遗产,1999(6):35.
    ④[美]浦安迪.中国叙事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11.
    ①鲁迅.插图本中国小说史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32.
    ②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M].北京:生活·新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121.
    ③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464.
    ④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1212.
    ⑤程毅中.宋元小说研究[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2-7.目前学界已普遍认为传奇的来源和性质属
    ①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376.
    ②黄清泉主编.中国历代小说序跋辑录——文言笔记小说部分[M]上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288.
    ③黄清泉主编.中国历代小说序跋辑录——文言笔记小说部分[M]上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298.
    ④有研究者对唐代文言小说的作者身份做过统计得出:唐代文言小说2075篇作品的作者为151人,其中有56人为科举士子出身者,以荫入仕者2人,有姓名有官历者43人,僧人道士5人,有姓名但生平不详者24人,佚名者21。参看:俞刚.唐代文言小说与科举制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239.
    ⑤陈炳熙.论古代文言小说的文人性[J].南开大学学报,1994(1).
    ⑥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M].北京:生活新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149-150.
    ②孙楷第.俗讲、说话与白话小说[M].北京:作家出版社,1956:27.
    ①程毅中.敦煌俗赋的渊源及其与变文的关系[M]北京:中华书局,2006:101.
    ①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宋之小说杂戏》中说:“小说之名起于汉,《西京赋》云:‘小说九百,本自虞初。’《汉书艺文志》有:《虞初周说九百四十四篇。”其书之体例如何,今无由知。唯《魏略》(《魏志王粲传》注引)言:“临淄侯植,诵徘优小说数千言。”则似与后世小说已不相远。六朝时,干宝、任昉、刘义庆诸人咸有著述,至唐而大盛。今《太平广记》所载,实集一其成。然但为著述上之事,与宋之小说无与焉。宋之小说,则不以著述为事,而以讲演为事……”。参看王国维.王国维论著三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88.
    ②孙楷第.俗讲、说话与白话小说·说话考[M].北京:作家出版社,1956:27.
    ③参看鲁迅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宋之话本》和《宋民间之所谓小说及其后来》两文
    ④对侯白的记载又可见《隋书》卷五八《陆爽传》“附侯白”对侯白的载说其:“白好学有捷才,性清糟,尤辩俊,举秀才,为儒林郎,好徘优杂说,人多爱钾之。所在之处,观者如市。”
    ①鲁迅.鲁迅杂文集·宋民间之所谓小说及其后来[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305.
    ②目前学界对变文的概念莫衷一是,从广义看一般把从敦煌文献中发现的所有讲唱类作品都统称之为变文。本文无意于于概念纠结,而注重这些文献作为说唱者的文字底本即其口头讲说的佛经故事、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奇闻轶事等的文本形式。
    ③鲁迅.插图本中国小说史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92.
    ④李时人编校,何满子审定.全唐五代小说·前言[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
    ⑤目前学界对“说话四家”究竟为哪四家还没有定论,现可见最早对于“对说话四家”的介绍为南宋耐得翁的《都城纪胜·瓦舍众伎》有云:“说话有四家:一者小说,谓之银字儿,如烟粉、灵怪、传奇。说公案,皆是博刀赶棒,及发迹变泰之事。说铁骑儿,谓士马金鼓之事。说经,谓演说佛书。说参请,谓宾主参禅悟道等事。讲史书,讲说前代书史文传、兴废争战之事;最畏小说人,盖小说者,能以一朝一代故事,顷刻间提破。“合生”,与起令随令相似,各占一事。”成于该书之后的吴自牧的《梦梁录》延其说对“说话四家”有云:“说话者,谓之舌辩。虽有四家数,各有门庭。且小说名银字儿,如烟粉、灵怪、传奇、公案、朴刀、杆棒,发发踪参之事;有谭淡子、翁二郎、雍燕、王保义、陈良甫、陈郎妇枣儿、徐二郎等,谈论古今,如水之流。谈经者,谓演说佛书。说参请者,谓宾主参禅悟道等事,有宝庵、管庵、喜然和尚等。又有说诨经者戴忻庵。讲史书者,谓讲说《通鉴》、汉、唐历代书史文传兴废争战之事;有戴书生、周进士、张小娘子、宋小娘子、邱机山、徐宣教。又
    ①袁进.近代文学的突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2.
    ②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上)[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6:2.何为俗文学?郑振铎认为:“俗文学”就是通俗的文学,就是民间的文学,也就是大众的文学。就是不登大雅之堂,不为学士大夫所重视,而流行于民间,成为大众所嗜好,所喜悦的东西。中国的“俗文学”,包括的范围很广。因为正统的文学的范围太狭小了,于是“俗文学”的地盘便愈显其大。差不多除诗与散文之外,凡重要的文体,像小说、戏曲、变文、弹词之类,都要归到“俗文学”的范围里去。凡不登大雅之堂,凡为学士大夫所鄙夷,所不屑注意的文体都是“俗文学’。
    ③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上)[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6:2.
    ①[美]E·希尔斯著,傅铿,吕乐译.论传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393.
    ②[美]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卷),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40.
    ③程丽红.清代报人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98.
    ④[美]施拉姆.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43-44.
    ⑤[美]施拉姆.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41.
    ①[美]迈克尔埃默里.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4.
    ②程丽红.清代报人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1-12.
    ③程丽红.清代报人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97.
    ④宋原放,李白坚.中国出版史[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1:170.
    ⑤程丽红.清代报人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05-108.
    ①方汉奇主编,丁淦林、黄珊瑚、薛飞著.中国新闻传播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49.
    ②程丽红.清代报人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08.
    ③[新加坡]卓南生.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1815-1874(增定版)[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62.
    ①戴钧衡《桐乡书院四议课经学》,引自: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史下册[M].杭州:杭州教育出版社,1998:1953.
    ②熊月之.晚清社会对西学的认知程度,王宏志编.翻译与创作———中国近代翻译小说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③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102.
    ④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98.
    ⑤王德昭.清代科举制度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84:62-65.
    ⑥程丽红.清代报人研究[M].北京: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44.
    ⑦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11.
    ⑧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上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312.
    ①王戎笙等.太平天国运动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4.
    ②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版,1991:121-122.
    ③广书籍以惠士林论[N].申报,1882-11-2.
    ④程丽红.清代报人研究[M].北京: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46.
    ⑤罗爱华.晚清士人生态与文学活动[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83.
    ⑥张海林.王韬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14.
    ①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179-180.
    ②张海林.王韬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25.
    ③师说.[N].申报,1872-8-17.
    ④美]费正清著、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530.
    ⑤程丽红.清代报人研究[M].北京: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46.
    ⑥蒋述卓,王斌.城市与文学关系初探[J].广东社会科学,2001(1):145.
    ①袁进.近代文学的突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167页.
    ②北京大学中文系一九五五级《中国小说史稿》编辑委员会.中国小说史稿[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338.
    ③费成康.中国租界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14.
    ④黄苇.上海开埠初期对外贸易研究(1843-1863)[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71-75.
    ⑤汤志钧主编.近代上海大事记[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人民出版社,1989:275.
    ⑥创建上海江宁七邑公所碑.出自上海博物馆图书资料室编.上海碑刻资料选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杜1980:397.
    ①费成康.中国租界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268.
    ②李长莉.晚清上海社会的变迁——生活与伦理的近代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25.
    ③费唐法官研究上海租界情形报告书.引自:谯枢铭等.上海史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60.
    ④汤志钧主编.近代上海大事记[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人民出版社,1989:214页.
    ⑤中外杂闻[N].申报,1872-6-14.
    ⑥创建上海江宁七邑公所碑.引自:上海博物馆图书资料室编.上海碑刻资料选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杜,1980:397.
    ⑦李长莉.晚清上海社会的变迁——生活与伦理的近代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23.
    ⑧张仲礼主编.东南沿海城市与中国近代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646.
    ⑨醒世子甫脱稿.洋场风俗[N].上海新报,1871-12-5.
    ⑩李长莉.晚清上海社会的变迁——生活与伦理的近代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22.
    ①黄埔江头冷眼人.论洋泾浜小本经纪宜体恤事[N].申报,1873-2-4.
    ②[清]王韬.瀛壖杂志(卷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112.
    ③[N].申报,1890-12-1.
    ④[清]王萃元.星周纪事(卷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⑤王韬《海陬冶游录》,引自:[清]虫天子.中国香艳全书(第四册)[M].北京:团结出版,2005:2462.
    ⑥王韬对墨海书馆的印刷设备和技术记载到:“以铁制印书车床,长一丈数尺,广三尺许。旁置有齿重轮二。一旁以二人司理印事。用牛旋转推送出入,悬大空轴二,以皮条为之经,用以递纸。每转一过,则两面皆印,甚简而速,一日可印四万馀纸。字用活板,以铅浇制。墨用明胶、煤油合搅煎成。印床两头有墨槽,以铁轴转之,运墨于平板。旁则联以数墨轴,相间排列。又揩平板之墨,运于字板,自无浓淡之异。墨匀则字迹清楚,乃非麻沙之本。印书车床重约一牛之力。其所以用牛者,乃以代水火二气之用耳。”“印书车床制作甚奇。华士之往来墨海者,无不喜观人之吟咏。秀水孙次公《洋径洪杂诗》云:“车翻墨海转轮圆,百种奇编宇内传。忙杀老牛浑未解,不耕禾陇种书田。”参见[清]王韬.瀛壖杂志瓮牖馀谈[M].长沙:岳麓书社,1988:197.
    ①周振鹤:《<六合丛谈>综论》,引自:钱伯城,李国章.中华文史论丛(第61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121.
    ②叶再生.中国近代现代出版通史(第一卷)[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96.
    ③秦绍德.论上海近代报刊的诞生[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0(02):132.
    ④秦绍德.论上海近代报刊的诞生[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0(02):131.
    ⑤陈伯海、袁进主编.上海近代文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1.
    ⑥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18-19.
    ①张静庐.中国近代出版史料初编·江南制造总局翻译西书事略[M].北京:中华书局,1957:18.
    ②[清]王韬.弢园老民自传[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2.李善兰(1811一1882),字壬叔,浙江海宁人,诸生出身,蒋敦复(1808一1867),字茂才,一字纯甫,号剑人,上海宝山县人,诸生出身,管嗣复(?一1860),字小异,江宁人,秀才出身。
    ①许静波.职业转型中的近代上海前期“洋场才子”——以墨海书馆秉笔华士为例[D].苏州:苏州大文学院,2007:41.
    ②[美]柯文.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革命[[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7-18.
    ③叶中强.晚清民初上海文人的经济生活与身份转型——以王韬、包天笑为例[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7(6):8.
    ①[清]王韬著.王家稼句点校.漫游随录图记.黄埔帆樯[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23.
    ②[清]王韬.弢园老民自传[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78.
    ③[清]王韬.弢园老民自传[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34.
    ④[清]王韬.弢园老民自传[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31.
    ⑤[清]王韬.弢园老民自传[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34.
    ⑥张海林.王韬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33-34.
    ⑦[清]王韬著.钟书河主编.漫游随录·扶桑游记[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15.
    ①王斌、施素雯.略论王韬的报刊活动与新闻舆论思想[J].东南传播,2005(5):47.
    ②[美]柯文.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革命[[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77.
    ③王敏.上海报人社会生活(1872-1949)[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2.
    ①程丽红.安纳斯脱·美查与中国近代报业史[J].长春大学学报,2005(05):74.
    ②论本馆作报本意[N].申报,1875-10-11.
    ③本馆告白[N].申报,1872-4-30.
    ④论本馆作报本意[N].申报,1875-10-11.
    ⑤《申报》1872年第一号《本馆告白》说道:“当代有许多可以作传之事,湮没不彰,这是因为未予记载之故。中国古籍虽有记载,但都是前代之事。而且文辞高古,为民间所不易懂。中国古籍中虽有如《稗官小说》、《张华博物志》、《千宝搜神》、《齐谐》等书,但其内容荒诞无稽,只可作文人清淡之材,未能雅俗共赏。只有现今报纸上所刊登之文章,叙述简而能详,文字通俗,不只为士大夫所赏,亦为工农商贾所通晓。报纸内容有国家政治,风俗变迁、中外交涉、商贾贸易以及一切可惊可喜之事。使人不出户庭而能知天下之事。”
    ⑥申报馆1872年6月29日的《本馆自序》中说:“窃思新闻纸一事,欲其行之广远,必先求法之简单,价之廉,而后买阅者以其偿无多,定必争先快睹也。”
    ①《申报》创刊的时候,《上海新报》的每份零售价格是铜钱三十文,而《申报》新创时的零售价格每份仅售铜钱八文……《上海新报》在销数连续下跌的情况下,在公元一八七二年六月二十七日(<申报>创刊后的二个月)报纸的售价降低到与《申报》的售价相同,以期与《申报》相竞争。但是,当时,《上海新报》用的是上等印报纸,而《申报》则是用中国土造的毛太纸,成本相差很大。《土海新报》的亏蚀是可想而知的。参看徐载平、徐瑞芳.清末四十年申报史料[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89.
    ②徐载平、徐瑞芳.清末四十年申报史料[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73.
    ③铅字印书宜用机器论[N].申报,同治十二年十月二十四.
    ④徐萍.从晚清至民初:媒介环境中的文学变革[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2011.
    ⑤据英文《字林沪报》的记载我们也可以了解到该报的特点是“用通俗文字写的,而力求使读者易于了解其内涵。举例来说,每句之末都空出一格,人名地名分别用直线及点线标于其旁。只消读过两年书的华人便能阅懂此报。而其定价仅铜钱五文,当能深入《申报》所不能达到的阶级。如店员劳工之类。”参看:李仁渊.晚清的新式传播媒体与知识分子:以报刊出版为中心的讨论[M].台北:稻香出版社,中华民国94年:71.
    ⑥劝看民报[N].申报,1876-5-19(光绪二年四月二十六).
    ①第六号画报出售[N].申报,1884-6-26(光绪十年闰五月初四).
    ②李伯元.李伯元全集5·记本报开创以来情形[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29.
    ③论本馆作报本意[N].申报,1875-10-11.
    ④主客答问[N].申报,1875-1-28.
    ⑤黄协埙《本报最初时代之经过》,引自:最近之五十季——申报馆五十周年纪念[M].上海:申报馆,中华民国十二年二月.
    ①宋军.申报的兴衰[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21.
    ②本馆条例[N].申报,1872-4-30(同治壬申三月二十三日).
    ③王燕.论早期《申报》刊载的文学作品[J].江海学刊,2005(6):164.
    ①孙玉声.新闻报三十年来之回顾.见新闻报三十年纪念文,引自:王燕.论早期《申报》刊载的文学作品[J].江海学刊,2005(6).
    ②徐载平,徐瑞芳.清末四十年申报史料[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318.
    ③鲁湘元.《申报》与中国近现代报刊文学[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02).
    ①天僇生《论小说与改良社会之关系》引自:陈平原,夏晓红.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285.
    ②天僇生.论小说与改良社会之关系.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285.
    ③海上逐臭夫.沪北竹枝词[N].申报,壬申四月十二(十五号).
    ①海上逐臭夫.沪北竹枝词[N].申报,壬申四月十二(十五号).
    ②海上逐臭夫.沪北竹枝词[N].申报,壬申四月十二(十五号).
    ③沪北西人竹枝词.[N].申报,壬申四月二十三日(二十五号).
    ④同上,原注云:西人妇女乘马车皆侧身横坐,无跨足于马背者。
    ⑤同上,原注云:黑人其黑如漆,光可以鉴,尤喜修容,香水洋肥皂常不去手。
    ⑥“自明万历中期以降,明清小说创作的平均速率在200年里基本上一直维持在每年新出1至2种作品”引自——陈大康.中国近代小说编年·前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
    ⑦数值来自文后附录一
    ①本表格主要以《近代小说编年》为参考获取数值,但对该书著录情况有所修改,具体情况和说明参见文后附录
    ②[美]韩南.中国近代小说的兴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02.
    ①谈瀛小录.[N].申报,壬申四月十五日(十八号).
    ②新译英国小说[N].申报,同治癸酉正月初六日(二百三十二号).
    ①张天星.报刊于晚晴文学现代化的发生[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606.
    ②英国小说出售[N].申报,1874-1-15(同治十三年甲戌).
    ③雷晋《申报馆之过状况》引自:最近之五十季——申报馆五十周年纪念[M].上海:申报馆,中华民国十二年二月.
    ①1872.年12月25日《申报》载有《消寒雅集唱和詩》。“龙湫旧隐次韵”之诗云:“藏得虞山遗集在,围炉重兴赏奇文(蘅梦庵主藏有《牧斋外集》,消寒第二集拟以命题,故云)。”又,署名“云来阁主和作”诗注云:“浪迹海上半年矣,秋间旋里两阅月,殊有离群之感,昨甫解装,蘅梦庵主告余曰:自子去后,吾因龙湫旧隐得遍交诸名士,颇盛文宴。余甚羨之,复闻有消寒雅集,不揣弇鄙,愿附末座。”
    ②《海上奇书》告白[N].申报,1892-2-4(光绪十八年正月初六).
    ①史全水.邹弢:一个被忽视的近代重要作家[D].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2009:4.
    ②[清]王韬.弢园老民自传[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30.
    ①[清]王韬.弢园尺牍[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59:100.
    ②该表格中所列作品时间,是笔者能够知道的作品最早的具体创作或问世时间,如果知道笔者开始创作的时间,就以此为先,如若不知,则列出笔者所知最早问世发现时间。
    ①邹弢在其《三借庐赘谈》卷十二“芥航”篇说:“余于丁丑岁作《浇愁集》,稿甫脱,即为坊贾携去,其中太半点勘未精。书出重阅,颇不满意,至今犹悔之。”丁丑为光绪三年(1877),正是《浇愁集》叙所署之年代,《浇愁集》当成于光绪三年(1877)无疑。引自:邹弢.浇愁集.序《浇愁集》[M].合肥:黄山书社,2009:3.
    ②[清]王韬.韬园文录外编.弢园著述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1959:385.
    ③[清]王韬.后聊斋志异之一遁窟谰言.自序二[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
    ①访书告白[N].申报,1874-11-13.
    ②[清]王韬.遁后聊斋志异之一遁窟谰言.自序一[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
    ③[清]王韬.韬园文录外编[M].北京:中华书局,1959:385.
    ④[清]邹弢.浇愁集.《浇愁集》自序[M].合肥:黄山书社,2009:2.
    ⑤[清]邹弢.浇愁集.序《浇愁集》[M].合肥:黄山书社,2009:5.
    ⑥[清]邹弢.浇愁集.序《浇愁集》[M].合肥:黄山书社,2009:4.
    ①[清]邹弢.海上尘天影[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16-17.
    ②[清]邹弢.海上尘天影(上)·序[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5.
    ③孙家振《退醒庐笔记》载:“云间韩子云明经,别篆‘太仙’,博雅能文,自成一家言,不屑傍人门户。尝主《申报》笔政,自署曰大一山人,‘太仙’二字之拆字格也。辛卯(1891)秋应试北闹,余识之于大蒋家胡同松江会馆,一见有若旧识。场后南旋,同乘招商局海定轮船,长途无俚,出其著而未竣之小说稿相示,颜曰《花国春秋》,回目已得二十有四,书则仅成其半。时余正撰《海上繁华梦》,初集已成二十一回,舟中乃易稿互读,喜此二书异途同归,相顾欣赏不置。参看:孙家振.退醒庐笔记·《海上花列传》[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65.
    ④季维龙编.胡适文存三集.《海上花列传》序[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509.
    ⑤季维龙编.胡适文存三集.《海上花列传》序[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508.
    ①[美]韩南.中国近代小说的兴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41.
    ②[美]韩南.中国近代小说的兴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08.
    ③[美]韩南.中国近代小说的兴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12.
    ④张卫晴,张政.蠡勺居士《昕夕闲谈》诗歌翻译策略探析[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01):62.
    ⑤[清]王韬.淞滨琐话.前言[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6:2.
    ①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插图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194.
    ②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插图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189-190.
    ③史全水.邹弢:一个被忽视的近代重要作家[D].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2009:10.另邹弢著《祭蒲留仙先生文》可参看:陈汝衡.说苑珍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44-45.
    ④[清]邹弢.浇愁集.易骨[M].合肥:黄山书社,2009:12.
    ⑤[清]邹弢.浇愁集.记勇[M].合肥:黄山书社,2009:55.
    ⑥[清]邹弢.浇愁集.生人折狱[M].合肥:黄山书社,2009:55.
    ⑦[清]韩邦庆《太仙漫稿》·例言.引自:黄霖、韩同文选注.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640.
    ⑧季维龙编.胡适文存三集.《海上花列传》序[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509.
    ①据王韬咸丰八年二月二十九日(1858年4月12日)日记载:吴门梁清字阆斋,工篆刻,少时曾习武,寓城中,旅食殊艰。姚江周双庚“卖文来沪,迄无所遇,乃作君平卖卜,谓撤帘沽名而亦无问津者。……予与壬叔供其旅食,为之谋安砚地,乃与慕君佣书,仅月余即分手。不得已赠以资斧,令作归计。”参看:方行,汤志钧整理.王韬日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7:6.咸丰八年十月二十九日(1858年12月4日)日记载:“午后,许伴梅从云间来访,言前岁科试,幸得冠军。云间太守雅重其名,延课二子。今渠二子北归,馆中无事,欲另觅安研所,托予谋之。”(第51页)十一月二十日(12月24日)日记载:“许伴某复从云间来访,急谋一枝之栖。且愿贬节以求合”。二十一日日记载:“午后,许伴某又至,偕往邓士明处,令其同谒慕君,未知有所遇否也。”参看:方行,汤志钧整理.王韬日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7:57.咸丰九年二月六日(1859年3月10日)日记载:“雨,异来此将十日矣,所谋安研地,无一就者。”参看:方行,汤志钧整理.王韬日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7:92.二月二十一日(3月25日)日记载:“张浦许小菊来访,言近时家食颇不得意,拟将往游海上,冀有所遇,并托予逢人说项,为之先声。”参看:方行,汤志钧整理.王韬日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7:97.
    ②信中他写到:“足下寄迹瀛壖,虽苏涸辙,而处身之道未得焉。……翩然辞去,鼓棹而西,弹长铗以归来,谢知音于海上,尚不失为佳士耳。”参看:[清]王韬.弢园尺牍·与友人[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59:3-4.
    ①[清]王韬.弢园老民自传[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30.
    ②方行,汤志钧整理.王韬日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7:92.
    ③邹秀娥.晚清上海新型文化人的社会生活与文化心态[D].济南: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6:41.
    ④[清]王韬.弢园尺牍[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59:75.
    ⑤[清]王韬.弢园老民自传[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32.
    ⑥[清]王韬.弢园老民自传[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35.
    ⑦[清]王韬.弢园老民自传[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31.
    ⑧[清]王韬.弢园老民自传[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32.
    ⑨樊亚平.中国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40.
    ⑩钱钟书主编.弢园文新编导言[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4.
    11邹秀娥.晚清上海新型文化人的社会生活与文化心态[D].济南: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6:6.
    12[美]韩南著,徐侠译.中国近代小说的兴起·论第一部汉译小说[M].上海:社会教育出版社,2004:106.
    ①邵志择.《申报》第一任主笔蒋芷湘考略[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05).
    ②[清]王韬.瀛壖杂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71.
    ③邹弢《三借庐笔谈·天南遁叟》,引自:史全水.邹弢:一个被忽视的近代重要作家[D].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2009:6.
    ①季维龙编.胡适文存三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509..
    ②吕文翠.现代性与情色乌托邦: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研究[D].台湾新北市:天主教辅仁大学比较文学究所,中华民国九十三年七月.
    ③姚公鹤.上海闲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103.
    ④徐载平,徐瑞芳.清末四十年申报史料[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14.
    ⑤徐载平,徐瑞芳.清末四十年申报史料[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14-15.
    ⑥论新报体裁[N].申报,1875-10-8(光绪元年九月十日).
    ⑦姚公鹤.上海闲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131.
    ①姚公鹤.上海闲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131.
    ②徐载平,徐瑞芳.清末四十年申报史料[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15.
    ③王敏.上海报人社会生活(1872-1949)[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209.
    ④邵志择.《申报》第一任主笔蒋芷湘考略[J].新闻与传播,2008(5):58.
    ⑤[清]王韬.弢园老民自传.译书感怀[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34.
    ⑥[清]王韬.韬园尺牍.寄梁志芸茂才[M]北京:中华书局,1959:114.
    ①王尔敏.王韬生活的一面——风流至性[J].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二十四期:234.
    ②季维龙编.胡适文存三集.《海上花列传》序[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507.
    ③季维龙编.胡适文存三集.《海上花列传》序[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504.
    ①王运熙主编,邬国平、黄霖编著.中国文论选近代卷(上)[M].南昌: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430.
    ①[清]邹弢.海上尘天影(上)[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5:182.
    ①《海上奇书》告白[N].申报,1892-2-4(光绪十八年正月初六).
    ②从1894年1月18的申报馆的新书广告可以帮助我们一窥当时市面上流通的书籍价格:“花月痕码洋七角、徐霞客游记码洋六角、小五义三角五分、续小五义四角、快心编五角、蟫史二角五、耳邮一角五、东征集一角五、闽杂记二角五、浇愁集二角、东槎记一角五、青楼梦五角、小豆棚三角、香胲集二角、荡寇志六角、梦园丛说二角、在园杂志二角、瓮牖余谈二角……明季稗史七角东华录东华续录十二元三借庐赘谈三角五风月梦三角绘图三国志一元。”
    ③吕文翠.现代性与情色乌托邦: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研究[D].台湾新北市:天主教辅仁大学比较文学究所,中华民国九十三年七月:85.
    ①程丽红.清代报人研究[M].北京: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230.
    ②丁文江,赵丰田编.启超年谱长编·戊戌政变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38.
    ③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532.
    ④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537.
    ⑤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535.
    ①该本土化主要是相对之前的“外报时期”而言
    ②[美]伊丽莎白·爱森斯坦著,何道宽译.作为变革动因的印刷机——早期近代欧洲的传播与文化变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5.
    ③一凡.谷登堡·印刷机·《谷登堡圣经》[J].集邮博览,2006(3):63.
    ①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引自:吉少甫.中国出版简史[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1.217.
    ②培根曾说过:我们现在很清楚地知道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的发明是来自中国。这三种发明将全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都改变了,又从而产生了无数的变化。印刷术在文学,火药在战争,指南针在航海。历史上,没有任何帝国、宗教或显赫人物,能比这三大发明对人类的事物有更大的影响力。参见夏云川,杨向阳主编.文明足迹[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235.
    ③李瑞良.中国出版编年史(下卷)[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668.
    ④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修订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97.
    ⑤李瑞良.中国出版编年史(下卷)[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644.
    ①肖东发.中国编辑出版史[M].沈阳:辽宁出版社,2002:397.
    ②张静庐.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近代一编)·三十五年来中国之印刷术[M].上海:上海书店,2003:257.
    ③周全“是撒旦还是天使”——关于西方传教士对我国近代印刷术影响的商榷[J].印刷杂志,2006(12):68.
    ④方汉奇,张之华主编.中国新闻事业简史(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61.
    ⑤袁新洁.近现代报刊“文人论政”传统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20.
    ⑥钱存训.近世译书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J].文献,1986(2):186-190.
    ①郑振铎.晚清文选(卷上·卷中)·上海强学会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370.
    ②郑大华.强学·戊戌时论选·京师强学会序[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50.
    ①梁启超.梁启超文集·论学会[M].北京:线装书局,2009:15-17.
    ②[美]郭颖颐著,雷颐译.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1900一1950)[M].南昌: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①郑振铎.晚清文选(卷上·卷中)·上海强学会章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371.
    ②张静庐.中国出版史料补编[M].北京:中华书局,1957:52-53.
    ③梁启超.梁启超文集·论报馆有益于国事[M].北京:线装书局,2009:19.
    ④张静庐.中国近代出版史料二编[M].北京:中华书局,1957:7.
    ⑤郑振铎.晚清文选(卷下)·请推广学校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98.
    ⑥郑振铎.晚清文选(卷下)·请推广学校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98.
    ①梁启超.梁启超文集·论报馆有益于国事[M].北京:线装书局,2009:19.
    ②梁启超说过当时对“新思想之输入,如火如茶矣。然皆所谓“梁启超式”的输入,无组织,无选择,本末不具,派别不明,惟以多为贵,而社会亦欢迎之。”参见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晚晴西洋思想之运动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82.
    ③宋原放.中国出版史料近代部分(第三卷)[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51.
    ④史春风,李中华.晚清出版业的近代化历程[J].滨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2):33.
    ⑤张静庐.中国现代出版史料丁编(下卷)·三十五年来中国之出版业[M].北京:中华书局,1959:381.
    ①黄宝忠.近代中国民营出版业研究——以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为考察对象[D].杭州:浙江大学人文学院,2007:40.
    ②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一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539.
    ③李炎胜.中国报刊图史[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23.
    ④桑兵.清末民初传播业的民间化与社会变迁[J].近代史研究,1991(6):54.
    ①[美]雅克·勒戈夫著,张弘译.中世纪的知识分子[M].北京:商务印刷馆,1996:1.
    ②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引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③[美]水秉和.知识分子的文人倾向.参见:梁从诫主编.现代社会与知识分子·知识分子的文人倾向[C].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16.
    ④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引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①何晓明.百年忧患——知识分子命运与中国现代化进程[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7:3-4.
    ②可参看:余英时的《士与中国文化》、金安平的《从批判的武器到武器的批判——二十世纪前半期中国知识分子与政党政治》
    ③金安平.从批判的武器到武器的批判——二十世纪前半期中国知识分子与政党政治[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35.
    ④张枬,王忍之.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上册)·过渡时代论[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0:5.
    ⑤张枬,王忍之.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上册)·过渡时代论[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0:3.
    ①姜义华.我国近代型知识分子群体简论[J].近代史研究,1987(01):114.
    ①顾卫民.基督教与近代中国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104.
    ②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修订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32.
    ③一位教会人士曾回忆到:“当初基督教学校,虽供给饮食,而仍难诱掖教外之子弟人学”。参见:李天禄.基督教教育之我见[N].教育季刊,1926-10(2卷3期).
    ④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226.
    ⑤上海中西书院开办时,尽管学费颇昂,申请入学的人仍然远远多于招生人数,第一年招了二百多名,第二年增加到三百多人,还有近百名申请入学者因校舍紧张而无法接纳。而且每个学生家境都比较富裕。参见: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修订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34.
    ①顾卫民.基督教与近代中国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242.
    ②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86.
    ③传教士李提摩太做过统计:“中国最重要的行政官员、各省学政、县教谕、书院院长以及部分一般读书人,还有他们的子女等,约有44,036人。”(参见:[英]李提摩太著,李宪堂,侯林莉译.亲历晚清四十五年——李提摩太在华回忆录[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201.)而李提摩太认为“要把这些人看作是我们的学生”,通过书刊去“系统地指导”这些人的思想,就等于指导了中国四亿人的思想,控制了这些人就等于控制了全中国(。李楚才辑.帝国主义侵华教育史资料——教会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1987:370-371.)而圣约翰大学校长卜方舫济曾露骨的表示:“我们的学校和人学,就是设在中国的西点军校。……让我们不只是指出中国有那么一队英勇的本地和外国的福音使者,而且还应指出我们的教育机关,正在训练未来的领袖和司令守。他们将来要对中国同胞旅加最巨大和最有力的影响。”参见:顾卫民.基督教与近代中国社
    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378.
    ④程丽红.清代报人研究[M].北京: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52.
    ⑤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86.
    ⑥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5:2.
    ①周予同.中国现代教育史[M].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4:137.
    ②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5:2.
    ③容闳.西学东渐[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9.
    ④在风气未开之时,此次留学之旅之所以能成行除了跟去的几位学生都有了教会学校学习经历为,经济原因也有很大关系。正如容闳回忆里提到的:“予等均贫苦,……故予等留美期内,不独经费有着,即父母等亦至少得二年之养赡。既惠我身,又及家族。”参见:容闳.西学东渐[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10.
    ⑤钟叔河.为使西学东渐而奋斗的一生——容闳和他的《西向东记》.参见:容闳.西学东渐[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⑥梁启超.清代学生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⑦梁启超有“日本变法以学校为最先,而日本学校以政治为最重”,中国对西学“仅袭皮毛,震其技艺之长,
    ①[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陈亮,周立方译.传播学概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18.
    ②学者杨仁宗对哈贝马斯提到的公共领域结构要素进行了分析,指出“公共领域的结构要素由物理空间、社团组织、公共传媒和社会运动等构成。”参见:杨仁忠.公共领域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52.
    ③陈晓明.解构的踪迹:历史、话语与主体[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71.
    ④李勤,丁洁.新闻传播环境与话语权的关系探索[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80.
    ⑤[英]尼古拉斯著,李岚译·加汉姆.解放·传媒·现代性:关于传媒和社会理论的讨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6.
    ⑥桑兵.清末民初传播业的民间化与社会变迁[J].近代史研究,1991(6):58.
    ①桑兵.清末民初传播业的民间化与社会变迁[J].近代史研究,1991(6):60-62.
    ②郭庆光.传播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13-214.
    ③南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评99个词·话语权力[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275.
    ④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4.
    ①程丽红.清代报人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230.
    ②程丽红.清代报人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222-223.
    ③张枬,王忍之.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上册)·本馆第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0:47.
    ④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民国笔记小说大观第四辑)[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189.
    ⑤[英]李提摩太著,李宪堂,侯林莉译.亲历晚晴四十五年——李提摩太在华回忆录[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242.
    ⑥闾小波.中国早期现代化中的传播媒介[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206-209.
    ⑦颚都张饬全省官销时务报札[N].时务报,1896-9-27(6).转引自程丽红.清代报人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226-227.
    ⑧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M].台北:文海出版社,1996..转引自程丽红.清代报人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227.
    ⑨梁启超.本馆第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N].清议报,1901-12-21.转引自:张枬,王忍之.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上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0:47.
    ⑩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上)[M].太原: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79.
    ①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71-72.
    ②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一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564.
    ③张枬,王忍之.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上册)·本馆第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0:43-44.
    ④张枬,王忍之.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上册)·敬告我同业诸君[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0:219.
    ①孟繁华.传媒与文化领导权——当代中国的文化生产与文化认同[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4.
    ②孟繁华.传媒与文化领导权——当代中国的文化生产与文化认同[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2.
    ①傅兰雅(1839-1928),英国人,1860年来华后,先后执教于京师同文馆、上海英华书院、广方言馆,并担任江南制造总局翻译官馆翻译。翻译了许多西方科技书籍和理工科课本。除了译书,他还要参与格致书院事宜,并创办了西学渊薮《格致汇编》、书店和出版社。他是译书巨擘、科普先驱,是西学传播大师,在将19世纪西方科学引入中国方面,他的其成就无人能及。参见: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晴社会(修订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11:328-461.
    ②陈大康.中国近代小说编年[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2:62.
    ①此次征文共录选二十人,但大多数作者的具体身份和所写小说篇目内容,目前已难知其详细情况:茶阳居士50元,詹万云30元,李钟生20元,青莲后人16元,鸣皋氏14元,望国12元,格致散人8元,胡晋修7元,刘忠毅,杨味西各6元,张润源□老人各5元,殷履亨、倜侬非常生各4元,朱正初、醒世人各3元,廖卓生、罗懋兴各2元,瘦梅词人、陈义珍各1元半。参见:时新小说案[N].申报,1896-1-13.
    ②陈大康.中国近代小说编年[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2:65-66.
    ③[美]韩南著,徐侠译.中国近代小说的兴起[M].上海:社会教育出版社,2004:156.
    ④[美]韩南著,徐侠译.中国近代小说的兴起[M].上海:社会教育出版社,2004:151-160.
    ⑤除小说外,还有少量戏曲、道情、歌词之类一晚清时流行将小说与戏曲、弹词、道情、时新歌词等均列入“说部”,统称为“小说”。参见:王立新.中国近代文学考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
    ①[美]韩南著,徐侠译.中国近代小说的兴起[M].上海:社会教育出版社,2004:149.
    ②陈平原,夏晓红.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28.
    ①陈平原,夏晓红.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29.
    ②[清]康有为.闻菽园居士欲为政变说部诗以速之.参见: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4[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190.
    ③梁启超.《蒙学报》《演义报》合序[N].时务报,1897-11-5(44).
    ①国闻报缘起[N].国闻报,1897-10-26(创刊号).
    ②与外交报主人论教育书
    ③《国闻报缘起》有言:“阅兹报者,观于一国之事,则足以通上下之情;观于各国之事,则足以通中外之情。”见国闻报,1897-10-26(创刊号).
    ④阿英.晚清小说史[M].南京:江苏出版社,2009:2.
    ⑤陈平原,夏晓红.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27.
    ①陈平原,夏晓红.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37-38.
    ②陈平原,夏晓红.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39.
    ③陈平原.夏晓红.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47-48.
    ①陈平原,夏晓红.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48.
    ②陈平原,夏晓红.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3.
    ①本表格主要以《近代小说编年》为参考获取数值,但对该书著录情况有所修改,具体情况和说明参见文后附录总表
    ②陈大康.近代小说编年·前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
    ①本表格主要以《近代小说编年》为参考获取数值,但对该书著录情况有所修改,具体情况和说明参见文后附录总表
    ②绿意轩主主人(詹熙).花柳深情传·自序[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1.
    ①黄霖、韩同文选注.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644.
    ②[美]韩南著,徐侠译.中国近代小说的兴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62.
    ③陈文新.渊源风会正变—晚清小说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人文学院,2005:14-18.
    ④阿英.鸦片战争文集(上册)·例言[M].北京:古籍出版社,1957:10-25.
    ①陈文新.渊源风会正变—晚清小说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人文学院,2005:14.
    ②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459.
    ③[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文学的趋势:对现代性的探求1895-1927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41-142.
    ④[美]韩南著,徐侠译.中国近代小说的兴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9.
    ①该小说连载至《时务报》至第六十九册时未连载完毕,之后《时务报》改名为《昌言报》,该小说接着在1898年七月初一日的《昌言报》第一册续载。
    ②本文的所有表格统计值以《近代小说编年》为参考获取数值,且只算每年第一次新问世作品的数量,再版再刊小说不算在总数里。所以1898年《中国官音白话报》原名为《无锡白话报》,其第一期到第二十四期有连载的裘毓芳译的《海国妙喻》,由于该作品在1888年已由天津时报馆出版过张赤山翻译版,所以未统计在内。同样1898年《中国官音白话报》第九期开始连载的《穑者传》由于1897年已先由《农学报》连载过,故也为统计在内。其它作品再版再刊情况也作如此处理。
    ③如《近代小说编年》里出现过其内收作品,那该合集不算在总数里,如第79页《新译包探案》、第88页《泰西说部丛书》等;如果该合集只在该合集记载时出现,那该合集算1种著作计入总数
    ④《近代小说编年》里只提到1901年九月初一日该报创刊,曾连载过《十五小豪杰》,但在之后1892年正月十五日《新民丛报》第二号开始连载该作品时,署有“少年中国之少年(梁启超)重译”,故本文把其列最先发表时间视为1901年。参见:陈大康.近代小说编年·前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87-89.
    ①[美]戴安娜·克兰,赵国新译.文化生产:媒体和都市艺术[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10.
    ②详情参见文后附录的晚清作者编年
    ③《近代小说编年》的近代小说作者及其作品一览表第311页单独列出了抽丝主人及其作品《海上名妓四大金刚奇书》,根据比《近代小说编年》出版之后胡全章所著《传统与现实之间的探寻:吴趼人小说研究》及其附录的《<海上名妓四大金刚奇书>作者“抽丝主人”考》,本文把其归入吴趼人作品里,抽丝主人不再另算为一个作者
    ④王中忱认为:《清议报》刊出《经国美谈》时,未署译者。同刊一则关于此书单行本的广告,也仅笼统说是“中国某君所译”,并没有明言其姓名。后来有的翻译史类著作径直指认梁启超为译者,但多数研究者则持审慎态度。到目前为止,仍然找不到可以证明译者为何人的直接证据,但从梁氏介绍评论这部小说的一些文字,可以看到他曾相当程度地介入了这部作品的推介工作,即或他没有直接参与翻译,译者也肯定是与他文学观翻译观相通的同道。从较为宽泛的意义上,把《经国美谈》归入梁氏演述式翻译系列,应该是可以的。参看:王中忱.叙述者的变貌—试析日本政治小说《经国美谈》的中译本[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4):39.
    ⑤《近代小说编年》有载:1901年3月5日杭州创刊《译林》月刊,林纾、魏易、林长民等主编,商务印书馆代印,共出版十三期。故魏易有计入本文附录报人小说家情况一览表里,但《近代小说编年》文后近代小说作者及其作品一览表里其名下的57本作品都是与林纾共同合作翻译作品,故在行文里以林纾为主。
    ①陈大康.关于“晚清”小说的标示[J].明清小说研究,2004(2):126.
    ①中国唯一之文学报新小说第一号要目预告[N].新民丛报,光绪二十八年七月十五日(十四号).
    ①中国唯一之文学报新小说[N].新民丛报,光绪二十八年七月十五日(十四号).
    ②中国唯一之文学报新小说第一号要目预告[N].新民丛报,光绪二十八年七月十五日(十四号).
    ③中国唯一之文学报新小说第一号要目预告[N].新民丛报,光绪二十八年七月十五日(十四号)或光绪二十八年九月一日(十七号).
    ①“本社报费定价以日本银为准,但银价涨落无常内地不免费事。今酌中率定为每加一成即订阅全年者实收中国通用银四元四角,半年者二元四角二分,零售者每册四角四分,其在日本各地,即以前号所登日本通用银为准此布……”参看:新小说报社广告[N].新民丛报,光绪二十八年八月一日(十五号).
    ②《新小》第一号上标明为“饮冰室主人著”
    ①新小说社征文启[N].新民丛报,光绪二十八年十月初一日(1902-10-31)(十九号).
    ②尺素五千纸[N].新民丛报,光绪二十八年六月一日(十一号).
    ③光绪二十八年五月一日《新民丛报》第九号“本社告白”有云:本社开设以来,未及数月,已风行海内外,现今每期所出报纸,已及万数份。”光绪二十八年六月一日《新民丛报》第十一号“本社告白”再次说到:“每期所处报纸,已及万数份”。
    ④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272.
    ⑤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274.
    ⑥小松原书店谨白[N].新民丛报,光绪二十八年十月初一日(十九号).
    ①光绪二十八年十一月十五日《新民丛报》第二十二号有提到“本报开办未及一年,承海内外大雅不弃谬加奖厉,发行总数增至九千份”。
    ②《新民丛报》代售所[N].新民丛报,光绪二十八年十月十五日(二十号).
    ③光绪二十八年十一月十五日(1902年12月14日)《新民丛报》第二十二号发布“上海本社支店广告”,表示由于广智书局“事务繁冗,未暇兼顾”,故特设支店于上海四马路老巡捕房对面,并言明该支店“代理横滨《新小说》及发售广智书局书籍”;此外光绪二十八年十二月十五日(1903年1月13日)《新民丛报》第二十四号的“癸卯年本报各代派处广告”提及此时的代派处已经增加到87处,海外除横滨外,还包括了东京、长畸、朝鲜仁川,国内有上海、北京、天津、广州等44个地区。:
    ④新小说社广告[N].新民丛报,光绪二十八年十一月一日(二十一号).
    ⑤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民国笔记小说大观第四辑)[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457.
    ⑥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300.
    ⑦陈大康.中国近代小说编年·前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
    ⑧陈大康《中国近代小说编年》中的近代刊载小说报刊一览表里1903年开始创办的以小说命名的报刊表只有19种,未录入《小说图画报》,本文加上该刊物总计为20种。《小说图画报》在阿英所编《晚清戏曲小说目》里有提及,也可参看:史和,姚福申,叶翠娣.中国近代报刊名录[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62.
    ①陈大康.中国近代小说编年·前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②梁启超在《新小说》创刊前有着丰富的报业经历:1895年,在北京编辑《中外纪闻》;1896年在上海主编,时务报》,系统宣传维新变法主张,创“时务文体”。1897年10月,应聘湖南时务报学堂总教习和《湘学报》、《湘报》董事,为两报及澳门《知新报》撰稿,并支持上海《农学报》、《萃报》、《蒙学报》、《演绎白话报》出版。流亡日本期间在横滨先后创办并主编《清议报》(1889年12月23日)、《新民丛报》(1902年2月8日)
    ③应该说在近代出版传媒业在中国本土兴盛的时候,文字工作有酬可拿的制度就已经在早期秉笔华士的翻译工作和申报馆的商业模式的带动下,得以在与文化相关的各种传播活动中逐渐推广和普遍实行。如以传教士名义在《万国公报》上发表的多次征文启事都明确标注着对录取文稿的报酬数目。这种类似的征文告白在1875-1895年间的《万国公报》里至少出现15次之多。如1875年12月4里的《万国公报》上刊登的“英国浸会教士李提摩太启”要求“用鼓词之强调阐释《圣经》……作者赐涵侯送大钱拾千”;1879年12月13的《万国公报》登载的郑雨人发布的“请作圣书告白”曰:“就中国四书五经史有关天道符合者相互发明,悖谬者婉言辩论,不可强词雄辩……第一名20两,第二名10年”。
    ①袁进.近代文学的突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43.
    ①中国唯一之文学报《新小说》[N].新民丛报,光绪二十八年七月十五日(十四号).
    ②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N].新小说,光绪二十八年十月十五日(第一号).
    ①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N].新小说,光绪二十八年十月十五日(第一号).
    ②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N].新小说,光绪二十八年十月十五日(第一号).
    ③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N].新小说,光绪二十八年十月十五日(第一号).
    ④范伯群,朱栋霖.1898-1949:中外文学比较史(上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169.
    ①新小说社征文启[N].新民丛报,光绪二十八年十月初一日(1902-10-31)(十九号).
    ②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9.
    ③时人老伯曾说:“二十世纪开幕,为吾国小说界腾达之烧点。”参看陈平原,夏晓红.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330.
    ④时人耀公有言:“二十世纪开幕,为吾国小说界发达之滥觞”。参看陈平原,夏晓红.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324.
    ①陈平原,夏晓红.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226-227.
    ①中国唯一之文学报《新小说》[N].新民丛报,光绪二十八年七月十五日(十四号).
    ②美利坚自立记[N].杭州白话报,光绪二十七年六月初五日(第一期).
    ③美利坚自立记[N].杭州白话报,光绪二十七年八月初五日(第四期).
    ④本报一年期满总论[N].杭州白话报1902(33):2.
    ⑤中国唯一之文学报《新小说》[N].新民丛报,光绪二十八年七月十五日(十四号).
    ⑥新中国未来记·绪言[N].新小说,光绪二十八年十月十五日(第一号).
    ⑦新中国未来记·绪言[N].新小说,光绪二十八年十月十五日(第一号).
    ⑧谈虎客对改作的总批有云:“拿着一个问题,引着一条直线,驳来驳去,彼此往复到四十四次,合成一万六千余言,文章能事,至是而极。”.参见:林鲤.中国历代珍稀小说(第三卷)·新中国未来记[M].北京:九州图书出版社,1998:482.
    ①阿英.晚清小说史[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77.
    ②新中国未来记·绪言[N].新小说,光绪二十八年十月十五日(第一号).
    ③新中国未来记·绪言[N].新小说,光绪二十八年十月十五日(第一号).
    ④夏晓红.觉世与传世——梁启超的文学道路[M].北京:中华书局,2006:4.
    ⑤张枬,王忍之.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上册)·敬告我同业诸君[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0:221.
    ⑥夏晓红.觉世与传世——梁启超的文学道路[M].北京:中华书局,2006:7.
    ⑦在梁启超看来:“传世之文,或务渊懿古茂,或务沉博绝丽,或务瑰奇奥诡,无之不可;觉世之文,则辞达而已矣,当以条理细备、词笔锐达为上,不必求工也。”参看:夏晓红.觉世与传世——梁启超的文学道
    路[M].北京:中华书局,2006:5.
    ⑧夏晓红.觉世与传世——梁启超的文学道路[M].北京:中华书局,2006:5.
    ⑨梁启超曾言:“著书者规久远明全义者也,报馆者救一时明一义者也。故某以为业报馆者既认定一目的,则宜以极端之议论出之,虽稍偏激焉而不为病。”参看:张枬,王忍之.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上册)·敬告我同业诸君[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0:220.
    ①郭天祥.黄世仲年谱长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235.
    ②童秉国选编.梁启超作品精选·吾今后所以报国者(1915年)[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332.
    ①陈平原,夏晓红.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有说到:“原文未署名,但对勘刊于《新小说》之《小说丛话》,可断为狄平子所作。”参看:陈平原,夏晓红.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393.另外:《新小说》第七至九号的《小说丛话》署“平子”
    ②[美]柯文著,雷顾,罗检秋译.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革命[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7.
    ①该数据以陈大康《中国近代小说编年》文后近代小说传播状况一栏表所列出版传媒统计得出。参看:陈大康.中国近代小说编年·前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85-442.
    ②前文有统计在1862-1911年期间,登载小说的报刊有205种,其中1902年后开始登载小说的新刊物有162种,占到了总数的79%;继《新小说》创刊后,1903年开始以小说命名的新刊物有20种。
    ③黄林.晚清新政时期图书出版业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31.
    ④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72.
    ⑤谢仁敏.晚清商务印书馆在近代小说发展中的典范意义[J].出版科学,1984(06):97.
    ⑥阿英.晚清小说史[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22.
    ⑦清末稿酬实现了制度化,除可从下文所引包天笑的回忆录得知,还有继《新小说》征文启后各大报刊的征
    ①陈平原,夏晓红.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321-322.
    ②陈平原,夏晓红.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393.
    ③详见文后附录一、附录二及其说明
    ④文学创作的职业化能说得上走向成熟与完善,都是在民国甚至五四以后才有的事。
    ⑤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6.
    ①创作生涯停止在1902年以前的如有翻译作品1种的陈季同和增广铨等、有明显政治倾向的政治小说家,如梁启超、狄葆贤、陈独秀、黄世宗等就不再列入该考察范围。
    ②林纾在“七十自寿诗”中曾云:“畏庐身世出寒冷微,颠顿居然到古稀。多病似无生趣望,奇穷竟与饿夫几。”参见:韩洪举.林译小说研究——兼论林纾自撰小说与传奇[M].北京: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2.
    ①薛绥之,张俊才.林纾研究资料[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社,1982:4.
    ②薛绥之,张俊才.林纾研究资料[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社,1982:13.
    ③薛绥之,张俊才.林纾研究资料[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社,1982:19-20.
    ④王曾对林说:“子可破岑寂,吾亦得以介绍一名著于中国,不胜蹙额对坐耶。”参看:薛绥之,张俊才.林纾研究资料[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社,1982:4.
    ⑤薛绥之,张俊才.林纾研究资料[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社,1982:6.
    ⑥陈大康.中国近代小说编年·前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83.
    ⑦陈平原,夏晓红.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42.
    ①薛绥之,张俊才.林纾研究资料[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社,1982:104..
    ②阿英.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M].北京:中华书局,1960:591.
    ③阿英.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M].北京:中华书局,1960:5.
    ④阿英.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M].北京:中华书局,1960:280-282.
    ⑤阿英.晚清文学丛钞·域外文学译文卷·叙例[M].北京:中华书局,1961.
    ⑥阿英.晚清小说史[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187.
    ①张俊才.林纾评传[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86.
    ②该四种小说为1899年刊出的与王寿昌合译的《巴黎茶花女遗事》,1901年刊出的与魏易合译的《黑奴吁天录》、1901年连载于《普通学报》第一期至第五期的与魏易合译的《英女士意色儿离莺小记》和刊于《普通学报》第二期的与魏易合译的,巴黎四义人录》。
    ③薛绥之,张俊才.林纾研究资料[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社,1982:311.
    ④这里所说的具有高品质和高影响力的作品主要还是指其开始翻译小说的1899-1911年间的作品。钱钟书以民国二年林纾译完的《离恨天》为前后两期界标,认为:在它以前,林译十之七八都很翻目;在它以后,译笔逐渐退步,色彩枯暗,劲头松懈,使读者厌倦……前期的翻译使我们想象出一个精神饱满而又集中的林纤,兴高采烈,随时随地准备表演一下他的写作技巧。后期翻译所产生的印象是,一个困倦的老人机械地以疲乏的手指驱使着退了锋的秃笔,要达到“一时千言”的指标。参看:薛绥之,张俊才.林纾研究资料[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社,1982:306-307.
    ⑤薛绥之,张俊才.林纾研究资料[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社,1982:317.
    ①薛绥之,张俊才.林纾研究资料[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社,1982:162.
    ②薛绥之,张俊才.林纾研究资料[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社,1982:295-296.
    ③薛绥之,张俊才.林纾研究资料[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社,1982:163.
    ④张俊才.林纾评传[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6:239.
    ⑤郭沫若.郭沫若自传[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2:30-31.
    ⑥陈玉刚.中国翻译文学史稿[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9:74.
    ①薛绥之,张俊才.林纾研究资料[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社,1982:161.
    ②谭正璧.中国文学史大纲[M].上海:光明书局,1940:150.
    ③虽然总表里朱树人在宣统末年前也有5种种翻译作品:穑者传(1897);冶工轶事(1903);一百五十三岁之长病大仙(1911-8);风流呆子(1911-10);病后之观念(1911-12),但这个章节主要是考察文学创作作为一种职业初步形成中的情况,鉴于1902年后创作的只有4种,且间隔时间较长,不太具有代表性的考察价值。
    ①光绪二十八年十二月(1903年1月)文明书局出版的《续译华生包探》内收“警察学生”翻译的7探小说,1904年小说林社出版《奇狱》第一册,内收林天盖翻译的6种小说,这两位作者翻译的作品数量也不算少,但至此以后却都不再有作品行世,所以其创作活动难以有实质性的可考察性和研究价值。参考:陈大康.中国近代小说编年·前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4,132.
    ②有5种翻译作品问世的仙友,其中2种分别载于1906年11月1《月月小说》第一号和12月18日的第三号;剩下3种分别载于1907年的《月月小说》第四号(1月28日)、第五号(2月27日)和第六号(3月28日)。虽然该5种作品于1910年5月由群学社合成《巴黎武大奇案》一书出版,但该作者的小说翻译活动却集中在1906年年底和1907年年初,时间比较短暂,也难以说得上有实质性的可考察性和研究价值。
    ③合集本如果《近代小说编年》里出现过其内收作品及其作者,那该合集不算在作者作品总数里,如鲁迅与周作人合纂的《域外小说集》,只计入内收的《谩》、《默》,《域外小说集》第二册,只计内收的《四日》,《域外小说集》不计入其作品总数里。周桂笙与奚若两人的作品合成的《福尔摩斯再生案》也不再计入两人的作品总数里;奚若的《福尔摩斯再生案》第一至四册和《马丁休脱侦探案》也如是作。
    ①《域外小说集第一册鲁迅翻译的《默》为俄国的安特来夫作品,《域外小说集》第一册周作人翻译的《默》为美国的亚伦坡作品。
    ①阿英在《晚清文艺报刊述略》中《绣像小说》一段中说过:“如此图文并重之小说刊物,在晚清,除《海上奇书》外,仅此而已。”参看:阿英在.晚清文艺报刊述略[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19.
    ①陈大康《近代小说编年》表四:刊载小说20种以上的报刊里,列出《绣像小说》45种,对照文后附录的近代小说出版情况一览表可知,《绣像小说》目下发表的45种作品里,包含了一篇论文《小说原理》,和内收其发表的侦探作品6种的合集《华生包探案》,故本文只算其发表43种。
    ②阿英.晚清小说史[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190.
    ③杨世冀.文苑谈往·周桂笙[M].北京:中华书局,1945:10.
    ④时萌.中国近代文学论稿·周桂笙行年及文学活动考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35.
    ①陈福康.中国翻译学理论史稿(修订本)[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54.
    ②陈平原,夏晓红.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274.
    ③陈平原,夏晓红.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274.
    ④1903年由清华书局出版,是书分上下两卷,上卷收有《一千零一夜》、《渔者》两篇,下卷收《猫鼠成亲》等十五篇。从中也可知周桂笙的翻译作品数量还超过《近代小说编年》编入的28种。
    ⑤时萌.中国近代文学论稿·周桂笙行年及文学活动考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41.
    ①陈平原,夏晓红.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11.
    ②张正吾,陈铭.中国近代文学作品系列·文论卷[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2:231-232.
    ③同上
    ④陈平原,夏晓红.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11.
    ⑤陈平原,夏晓红.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35.
    ⑥如其在《红痣案》后面援引
    ①中国翻译家辞典[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88:100.
    ②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修订本)[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56.
    ①小报是休闲性的小型报纸,它指篇幅较小,一般为八开或小于八开的小型报纸,它以消遣性为主旨,内容包括新闻、小说、随笔、游记、小品文、新旧体诗词、掌故、影戏舞动态、社会知识和生活话题等。参看:李楠.晚清民国时期上海小报(插图本)[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21-22.
    ②薛振兴主编.李伯元全集5·李伯元年谱[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36.
    ③薛振兴主编.李伯元全集5·李伯元年谱[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158.
    ①薛正兴.李伯元全集5李伯元诗文集[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27.
    ②魏绍昌.吴趼人研究资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194.
    ③孟兆臣.中国近代小报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1.
    ④陈平原,夏晓红.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68-69.
    ①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插图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258.
    ②中国唯一之文学报《新小说》[N].新民丛报,光绪二十八年七月十五日(十四号).
    ③陈平原,夏晓红.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90.
    ④陈平原,夏晓红.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88.
    ①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46.
    ②魏绍昌.吴趼人研究资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47.
    ③魏绍昌.吴趼人研究资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195.
    ④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插图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259.
    ⑤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22.
    ⑥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29-130.
    ①薛振兴主编.李伯元全集5·李伯元年谱[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193.
    ②魏绍昌.李伯元研究资料·《负曝闲谈考》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506.
    ③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插图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259.
    ④胡伟希编.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思想文化·论清末民初传播业的民间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241-242.
    ⑤胡伟希编.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思想文化·论清末民初传播业的民间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242.
    ①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88.
    ②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90.
    ③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134.
    ④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182.
    ①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219.
    ②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219-220.
    ③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318.
    ①如《时报》1904年11月17号登载了署名“天笑”的短篇小说《张天师》;1905年2月13号登载了天笑的短篇《歇洛克初到上海第一案》;1905年2月26日登载了署名“天笑”的翻译短篇小说《火车客》。
    ②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399-400.
    ③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398.
    ④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406.
    ⑤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398.
    ①严复.严复集第1册·教育与国家之关系[M].北京:中华书局,1986:166.
    ②刘大鹏.退想斋日记[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146.
    ③刘大鹏.退想斋日记[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147.
    ④刘大鹏.退想斋日记[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147.
    ⑤刘大鹏.退想斋日记[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147.
    ⑥刘大鹏.退想斋日记[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147-148.
    ⑦刘大鹏.退想斋日记[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148.
    ①胡适.胡适文存二集·十七年的回顾[M].合肥:黄山书社,1996:284.
    ②戈公振.中国报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173.
    ③胡适.胡适文存二集十七年的回顾[M].合肥:黄山书社,1996:284.
    ④时报发刊例[N].时报,1904-6-21(光绪三十年四月二十九日).
    ①胡适.胡适文存二集·十七年的回顾[M].合肥:黄山书社,1996:284.
    ②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399-400.
    ③据他回忆比其早到上海两年进入申报馆任编辑的同乡薪水只有28元。而报馆那些访员的薪水更是少的可怜,每月仅10元以内。
    ④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415.
    ①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415-416.
    ②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448.
    ③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448.
    ④胡适.胡适文存二集·十七年的回顾[M].合肥:黄山书社,1996:286.
    ⑤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448.
    ①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482.
    ②王岳川,尚水.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153.
    ③张赣生.民国通俗小说论稿[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87.
    ④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481.
    ①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457.
    ②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449.
    ③栾梅健.通俗文学之王——包天笑[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98.
    ④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221.
    ①陈平原,夏晓红.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200.
    ②魏绍昌.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上卷,史料部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269.
    ③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220.
    ④该数据未算入附录一所列近代出现时间不详的14位作者。
    ①陈平原,夏晓红.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200.
    ②新小说之平议[N].新闻报,1909-3-1(宣统元年二月初十).
    ①陈平原,夏晓红.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270-271.
    ②陈平原,夏晓红.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333.
    ③陈平原,夏晓红.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284.
    ④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四册)·告小说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218.
    ⑤陈平原,夏晓红.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95-199.
    ①彭俞有别署破佛、亚东破佛、儒冠和尚等,1907年11月《竞立社小说月报》创刊于上海,彭俞任该刊主编。其作品及刊载情况为:1904年《情天琐记)载于《花世界》;1906年:《三家村》始连载于《新世界小说社报》第五期、《闺中剑》由小说林社出版、出版《东瀛新侠义》;1907年:《空桐国史》、《歼鲸记》、《竹泉生异闻传》载于《竞立社小说月报》第一期、《栖霞女侠》由集成图书公司出版;1908年《双灵魂》和《天上大审判》由均益图书公司出版。
    ②陈平原,夏晓红.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216.
    ③薛绥之,张俊才.林纾研究资料[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社,1982:319.
    ④薛绥之,张俊才.林纾研究资料[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社,1982:320.
    ⑤薛绥之,张俊才.林纾研究资料[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社,1982:322.
    ①魏绍昌.李伯元研究资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10.
    ②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458.
    ③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415-416.
    ①郭庆光.传播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36.
    ②[英]特里伊格尔顿著,文宝译.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73.
    ③郭延礼.近代西学与中国文学[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9:429.
    ①鲁湘元.稿酬怎样搅动文坛:市场经济与中国近现代文学[M].北京:红旗出版社,1998:119-120.
    ②袁进.近代文学的突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49.
    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史下册[M].杭州:杭州教育出版社,1998.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李治廷.清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柳诒徵.中国文化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李宗侗.中国古代社会史[M].台北:华冈出版社,1954.
    钱存训.中国纸和印刷文化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谯枢铭等.上海史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
    瞿兑.汉代风俗制度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7.
    王戎笙等.太平天国运动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费成康.中国租界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
    周予同.中国现代教育史[M].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4.
    阿英.小说四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阿英.小说闲谈四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阿英.鸦片战争文集(上册)例言[M].北京:古籍出版社,1957.
    阿英.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M].北京:中华书局,1960.
    阿英.晚清文学丛钞域外文学译文卷[M].北京:中华书局,1961.
    阿英在.晚清文艺报刊述略[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
    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
    陈平原,夏晓红.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陈汝衡.说苑珍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陈祖武,汪学群.中华文化通志历史文化沿革清代文化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曹聚仁.文坛五十年[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7.
    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丁文江,赵丰田编.启超年谱长编戊戌政变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方行,汤志钧整理.王韬日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7.
    谷长岭.中华文化通志艺文典新闻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古欣.文学名家百人要介[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十九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
    郭沫若.郭沫若自传[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2.
    郭天祥.黄世仲年谱长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韩洪举.林译小说研究——兼论林纾自撰小说与传奇[M].北京: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韩伟表.中国近代小说研究史论[M].济南:齐鲁书社,2006.
    [汉]刘向,刘歆撰,[清]姚振中辑录,邓骏捷校补.七略别录佚文(七略佚文)辑略佚文[M]澳门:澳门大学,2007.
    [汉]班固撰,马晓斌译注.汉书艺文志序译注[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
    华南师范大学近代文学研究室.中国近代文学评林(第二辑)[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
    华南师范大学近代文学研究室.中国近代文学评林(第三辑)[M].广州:广州文化出版社,1988.
    黄霖,韩同文选注.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
    黄清泉主编.中国历代小说序跋辑录——文言笔记小说部分[M]上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季维龙编.胡适文存三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孔另境编辑.中国小说史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李时人编校,何满子审定.全唐五代小说[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
    梁启超.梁启超文集[M].北京:线装书局,2009.
    刘大鹏.退想斋日记[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
    刘德隆,朱禧,刘德平编.刘鹗及老残游记资料[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鲁迅研究资料编辑部.鲁迅研究资料[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6.
    鲁迅.鲁迅选集第三卷[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58:188.
    鲁迅.鲁迅全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鲁迅.鲁迅全集第九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鲁迅.鲁迅全集第十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鲁迅.鲁迅杂文集[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
    栾梅健.通俗文学之王——包天笑[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
    绿意轩主主人(詹熙).花柳深情传自序[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孟承宪,陈学恂,张瑞璠,周子美.中国古代教育史资料[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
    孟祥才.梁启超传[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
    [明]陈言.颖水遗编说史中.丛书集成初编(第2438册)[M]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六年.
    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3[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平山冷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浦江清.浦江清文录论小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1958.
    钱伯城,李国章.中华文史论丛(第61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钱钟书.管锥编[M]北京:中华书局,1979.
    钱钟书主编.弢园文新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清]董诰.全唐文第三册全.全唐文(卷五百二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清]龚自珍.龚自珍全集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9.
    [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M].上海:商务印书馆,1959.
    [清]章学诚.校仇通义[M].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
    [清]王韬.弢园老民自传[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清]王韬.瀛壖杂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清]王韬.瀛壖杂志瓮牖馀谈[M].长沙:岳麓书社,1988.
    [清]王韬著.王家稼句点校.漫游随录图记[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
    [清]王韬著.钟书河主编.漫游随录[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
    [清]王韬.弢园尺牍[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59.
    [清]王韬.韬园文录外编.弢园著述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1959.
    [清]王韬.后聊斋志异之一遁窟谰言[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
    [清]王韬.淞滨琐话[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6.
    [清]虫天子.中国香艳全书(第四册)[M].北京:团结出版,2005.
    [清]王萃元.星周纪事(卷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清]邹弢.浇愁集[M].合肥:黄山书社,2009.
    [清]邹弢.海上尘天影[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
    [清]邹弢.海上尘天影[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5.
    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上海博物馆图书资料室编.上海碑刻资料选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杜,1980.
    舒芜,陈尔冬,周绍良,王利器编选.中国近代文论选(上下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宋军.申报的兴衰[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
    宋原放.中国出版史料近代部分(第三卷)[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上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孙家振.退醒庐笔记[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
    
    [宋]四水潜夫辑.武林[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
    汤志钧主编.近代上海大事记[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人民出版社,1989.
    
    [唐]杜佑.通典卷第十五选举三.通典(点校本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8.
    童秉国选编.梁启超作品精选吾今后所以报国者(1915年)[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
    吴组缃,端木蕻粮,时萌主编.中国近代文学大系第2集第9卷小说集七[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1992.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散序进士[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王运熙主编,邬国平、黄霖编著.中国文论选近代卷(上)[M].南昌: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
    魏绍昌.李伯元研究资料《负曝闲谈考》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魏绍昌.吴趼人研究资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魏绍昌.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上卷,史料部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
    魏绍昌.中国近代文学大系史料索引集[M].上海:上海书店,1996.
    夏晓红.觉世与传世——梁启超的文学道路[M].北京:中华书局,2006.
    夏晓虹.追忆梁启超[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
    夏晓红.阅读梁启超[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徐载平、徐瑞芳.清末四十年申报史料[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
    薛绥之,张俊才.林纾研究资料[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社,1982.
    薛正兴.李伯元全集5李伯元诗文集[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严复.严复集第1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6:166.
    姚公鹤.上海闲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杨世冀.文苑谈往周桂笙[M].北京:中华书局,1945.
    赵家璧主编,阿英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第十集)史料索引》(影印本)[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
    张海林.王韬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
    张恨水.写作生涯回忆录[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
    张金涛.近代报刊文选译[M].成都:巴蜀书社,1997.
    张静庐.中国近代出版史料初编[M].北京:中华书局,1957.
    张静庐.中国出版史料补编[M].北京:中华书局,1957.
    张静庐.中国近代出版史料二编[M].北京:中华书局,1957.
    张静庐.中国现代出版史料丁编(上下卷)[M].北京:中华书局,1959.
    张静庐.在出版界二十年[M].上海:上海书店,1990.
    张俊才.林纾评传[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
    张枬,王忍之.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上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0.
    张璋.历代词话续编(上)[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5.
    郑大华.强学戊戌时论选京师强学会序[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
    张正吾,陈铭.中国近代文学作品系列文论卷[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2.
    郑逸梅.书报话旧[M].北京:学林出版社,1983.
    郑逸梅.文苑花絮[M].北京:中华书局,2005.
    郑逸梅.艺苑琐闻[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郑逸梅.艺林拾趣[M].宁波:浙江文艺出版社,1990.
    郑逸梅.人物和集藏[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
    郑逸梅.清末民初文坛故事[M].北京:学林出版社,1987.
    郑逸梅.民国笔记概观[M].上海:上海书店,1991.
    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上)[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6.
    郑振铎.晚清文选(卷上卷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郑振铎.晚清文选(卷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中国近代报刊史参考资料(上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82.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近代文学百题》编写组.中国近代文学百题[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近代文学研究组编.中国近代文学论文集(1949-1979)小说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朱一玄编.古典小说版本资料选编[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
    朱一玄编.明清小说资料选编》(上下册)[M].济南:齐鲁书社,1990.
    最近之五十季——申报馆五十周年纪念[M].上海:申报馆,中华民国十二年二月.
    左鹏军.晚清小说大家:吴趼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
    陈大康.中国近代小说编年[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明清小说研究中心编.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0.
    刘永文编.晚清小说目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宁稼雨撰.中国文言小说总目提要[M].济南:齐鲁书社,1996.
    [日]樽本照雄编.新编增补清末民初小说目录[M].济南:齐鲁书社,2002.
    史和,姚福申,叶翠娣编.中国近代报刊名录[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
    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姚福申,叶翠娣.中国近代报刊名录[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辞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辞典(第5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中国大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辞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辞典(第5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
    中国翻译家辞典[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88.
    本馆告白[N].申报,1872-4-30(同治壬申三月二十三日).
    本馆条例[N].申报,1872-4-30(同治壬申三月二十三日).
    本报一年期满总论[N]杭州白话报,1902(33):2.
    尺素五千纸[N].新民丛报,光绪二十八年六月一日(十一号).
    第六号画报出售[N].申报,1884-6-26(光绪十年闰五月初四).
    颚都张饬全省官销时务报札[N].时务报,1896-9-27(6).
    访书告白[N].申报,1874-11-13.
    广书籍以惠士林论[N].申报,1882-11-2.
    国闻报缘起[N].国闻报,1897-10-26(创刊号).
    海上逐臭夫.沪北竹枝词[N].申报,壬申四月十二(十五号).
    《海上奇书》告白[N].申报,1892-2-4(光绪十八年正月初六).
    沪北西人竹枝词.[N].申报,壬申四月二十三日(二十五号).
    黄埔江头冷眼人.论洋泾浜小本经纪宜体恤事[N].申报,1873-2-4.
    李天禄.基督教教育之我见[N].教育季刊,1926-10(2卷3期).
    梁启超.中国各报存佚表[N].清议报,1901-12-21(100).
    梁启超.《蒙学报》《演义报》合序[N].时务报,1897-11-5(44).
    论本馆作报本意[N].申报,1875-10-11.
    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N].新小说,光绪二十八年十月十五日(第一号).
    论新报体裁[N].申报,1875-10-8(光绪元年九月十日).
    铅字印书宜用机器论[N].申报,同治十二年十月二十四.
    劝看民报[N].申报,1876-5-19(光绪二年四月二十六).
    上海本社支店广告[N].新民丛报,1902-12-14(光绪二十八年十一月十五日)(二十二号).
    时报发刊例[N].时报,1904-6-21(光绪三十年四月二十九日).师说.[N].申报,1872-8-17.
    谈瀛小录.[N].申报,壬申四月十五日(十八号)
    小松原书店谨白[N].新民丛报,光绪二十八年十月初一日(十九号).
    新译英国小说[N].申报,同治癸酉正月初六日(二百三十二号).
    新小说报社广告[N].新民丛报,光绪二十八年八月一日(十五号).
    新小说社广告[N].新民丛报,光绪二十八年十一月一日(二十一号).
    新小说社征文启[N].新民丛报,1902-10-31(光绪二十八年十月初一日)(十九号).
    新中国未来记绪言[N].新小说,光绪二十八年十月十五日(第一号).《新民丛报》代售所[N].新民丛报,光绪二十八年十月十五日(二十号).
    醒世子甫脱稿.洋场风俗[N].上海新报,1871-12-5.
    英国小说出售[N].申报,1874-1-15(同治十三年甲戌).
    中外杂闻[N].申报,1872-6-14.
    中国唯一之文学报新小说第一号要目预告[N].新民丛报,光绪二十八年七月十五日(十四号).
    中国唯一之文学报《新小说》[N].新民丛报,光绪二十八年七月十五日(十四号).主客答问[N].申报,1875-1-28.
    阿英.晚清小说史[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
    包礼祥.近代文学与传播[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北京大学中文系一九五五级《中国小说史稿》编辑委员会.中国小说史稿[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
    陈伯海、袁进主编.上海近代文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陈传万.魏晋南北朝图书业与文学[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陈平原.大众传媒与现代文学.[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3.
    陈平原.文学的周边.[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
    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明初小说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修订本)[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陈玉刚.中国翻译文学史稿[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9.
    陈子展.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程文超.1903,前夜的涌动[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程毅中.宋元小说研究[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程毅中.敦煌俗赋的渊源及其与变文的关系[M]北京:中华书局,2006.
    范伯群主编.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上下册)[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范伯群、朱栋霖.1898-1949:中外文学比较史(上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
    付建舟.小说界革命的兴起于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耿传明.决绝与眷念;清末民初社会心态与文学转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郭延礼.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第二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郭延礼.近代西学与中国文学[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9.
    郭延礼.中国前现代文学的转型[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郭延礼武润婷.中国文学精神近代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
    胡从经.中国小说史学史长编[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康来新.晚清小说理论研究[M].台湾三重市:大安出版社印行,中华民国七十五年六月初版.
    李汉秋,胡益民.清代小说[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9.
    李维.诗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黎先耀,袁鹰主编.百年人文随笔(中国卷)[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林鲤.中国历代珍稀小说(第三卷)新中国未来记[M].北京:九州图书出版社,1998.
    林明德编.晚清小说研究[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中华民国七十七年三月初版.
    林骅编选.清人轶事[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
    刘纳.嬗变—辛亥革命时期至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栾梅健.前工业文明与中国文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插图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鲁湘元.稿酬怎样搅动文坛:市场经济与中国近现代文学[M].北京:红旗出版社,1998.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马永强.文化传播与现代中国文学[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
    欧阳健着.晚清小说史[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
    沈松勤.唐宋词社会文化学研究(修订本)[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时萌.中国近代文学论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时萌.晚清小说[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M].北京:生活新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
    宋丽华.明清时期的小说传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孙楷第.俗讲、说话与白话小说[M].北京:作家出版社,1956.
    谭正璧.中国文学史大纲[M].上海:光明书局,1940.
    汤哲声.中国现代通俗小说流变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9。
    汪龙麟.中国近代文学史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王宏志编.翻译与创作———中国近代翻译小说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王立新.中国近代文学考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
    王平主编.明清小说传播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
    王燕.晚清小说期刊史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王烨.新文学与现代传媒[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
    武润婷.中国近代小说演变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
    萧相恺.宋元小说史[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
    谢冕.1898:百年忧患[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徐德明.中国现代小说雅俗流变与整合[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徐鹏绪,张俊才.中国近代文学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2.
    杨国明.晚清小说与社会经济转型[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5.
    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袁济喜.新编中国文学批评发展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袁进.中国小说的近代变革[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袁进.近代文学的突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袁健,郑荣编著.晚清小说概说[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89.
    袁健.吴趼人的小说[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一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叶幼明.辞赋通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俞刚.唐代文言小说与科举制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朱光潜.诗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
    张兵.宋元话本[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
    张邦卫.媒介诗学:传媒视野下的文学与文学理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张赣生.民国通俗小说论稿[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
    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上)[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张天星.报刊于晚晴文学现代化的发生[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
    郑方泽编.中国近代文学史事编年[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
    周海波,杨庆东.传媒与现代文学之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周海波.现代传媒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M].北京:中华书局,2008.
    昌切.清末民初的思想主脉[M].上海:东方出版社,1999.
    陈明远.文化人的经济生活(全新增修版)[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
    查屏球.从游士到儒士——汉唐士风与文风论稿[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冯尔康.中国社会结构的演变[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葛兆光.道教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顾卫民.基督教与近代中国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关晓红.晚清学部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
    郭汉民.晚清社会思潮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郭延礼.自西徂东:先哲的文化旅[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
    何晓明.百年忧患——知识分子命运与中国现代化进程[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7.
    湖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所主编.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M].汉口: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胡伟希编.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思想文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241-242.
    黄苇.上海开埠初期对外贸易研究(1843-1863)[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
    金安平.从批判的武器到武器的批判——二十世纪前半期中国知识分子与政党政治[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
    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李长莉.晚清上海社会的变迁——生活与伦理的近代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李仁渊.晚清的新式传播媒体与知识分子:以报刊出版为中心的讨论[M].
    台北:稻香出版社,中华民国94年.
    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李欧梵.未完成的现代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李文海.世纪之交的晚清社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李孝悌.清末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1901-1911[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李喜所.近代留学生与中外文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
    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梁景和.清末国民意识与参政意识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罗志田.裂变中的传承[M].北京:中华书局,2003.
    罗志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南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评99个词话语权力[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
    欧阳哲生.新文化的源流与趋向[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4.
    容闳.西学东渐[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桑兵.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5.
    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传统文化与近代中国[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谭彼岸.晚清的白话文运动[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6.
    王德昭.清代科举制度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84.
    王尔敏.近代文化生态及其变迁[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
    王汎森.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王继平.近代中国与近代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王立新.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近代基督新教传教士在华社会文化和教育活动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王一川.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王岳川,尚水.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夏晓红.晚清社会与文化[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夏云川,杨向阳主编.文明足迹[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谢热.村落信仰仪式——河湟流域藏族民间信仰文化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修订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熊月之,张敏著.上海通史(第06卷)晚清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许纪霖.智者的尊严:知识分子与近代文化[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1.
    薛君度,刘志琴主编.近代中国社会生活与观念变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M].南昌: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杨仁忠.公共领域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元康.从中国文化到现代性:典范转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赵为民.北大之精神[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中国与世界(第三辑)[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
    张朋园.知识分子与近代中国的现代化[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
    张仲礼主编.东南沿海城市与中国近代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赵园.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郑师渠总主编,史革新分册主编.中国文化通史:晚清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钟贤培,汪松涛主编.广东近代文学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
    邹振华.20世纪上海翻译出版与文化变迁[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五、新闻、(文化)传播类
    鲍海波.媒介文化的阐释与批判[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陈卫星.传播的观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陈玉申.晚清报业史[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
    程丽红.清代报人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郭庆光.传播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81.
    方汉奇主编,丁淦林、黄珊瑚、薛飞著.中国新闻传播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一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方汉奇,张之华主编.中国新闻事业简史(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樊亚平.中国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洪煜.近代上海小报与市民文化研究(1987-1937)[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
    黄林.晚清新政时期图书出版业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黄镇伟.中国编辑出版史[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
    吉少甫.中国出版简史[M].北京:学林出版社,1991.
    柯卓英.唐代的文学传播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李彬.唐代文明与新闻传播[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李金铨主编。文人论政:知识分子与报刊[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李楠.晚清民国时期上海小报(插图本)[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李瑞良.中国出版编年史(下卷)[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李岩.传播与文化[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李炎胜.中国报刊图史[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刘少文.1872-2008中国的媒介嬗变与日常生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闾小波.中国早期现代化中的传播媒介[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
    马勇强.文化传播与现代中国文学.[M].合肥:安徽大学版社,2003.
    孟繁华.传媒与文化领导权——当代中国的文化生产与文化认同[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
    孟兆臣.中国近代小报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倪延年.中国古代报刊发展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孙宝寅.科技传播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彭建炎.出版学概论[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
    邵培仁等著.媒介生态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出版社,2008.
    宋原放,李白坚.中国出版史[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1.
    王敏.上海报人社会生活(1872-1949)[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
    王天根.晚清报刊与维新舆论建构[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王天根.清末民初报刊与革命舆论的媒介建构[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
    吴予敏主编.传播与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肖东发.中国编辑出版史[M].沈阳:辽宁出版社,2002.
    [新加坡]卓南生.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1815-1874(增定版)[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杨光辉,熊尚厚,吕良海,李仲明编.中国近代报刊发展概况[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6.
    叶虎.大众文化与媒介传播[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
    叶再生.中国近代现代出版通史(第一卷)[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
    袁新洁.近现代报刊“文人论政”传统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
    张涛甫.报纸副刊与中国知识分子的现代转型:以《晨报副刊>为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赵君豪.中国近代之报业[M].上海:上海书店,1990.
    朱增朴.传播与现代化[M].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89.
    [加]哈罗德伊尼斯着,何道宽译.传播的偏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美]林文刚编,何道宽译.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美]阿什德著,邵志择译.传播生态学:控制的文化范式[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美]戴安娜克兰,赵国新译.文化生产:媒体和都市艺术[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美]丹尼斯﹒麦奎尔著,祝健华,武伟译.大众传播模式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尔著,丁宁译.媒体文化—一个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美]拉里﹒A﹒萨默瓦,理查德﹒E﹒波特著,敏惠泉、王纬、徐培喜等译.跨文化传播[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美]罗杰·菲德勒.明安香译.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美]迈克尔埃默里.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陈亮,周立方译.传播学概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
    [美]施拉姆.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
    [美]斯蒂文小约翰著,陈德民,叶晓辉,廖文艳译.传播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美]沃尔特翁著,何道宽译.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美]伊丽莎白爱森斯坦著,何道宽译.作为变革动因的印刷机——早期近代欧洲的传播与文化变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美]约翰费斯克著,王晓珏,宋伟杰译.理解大众文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美]詹姆斯﹒W﹒凯瑞著,丁未译.作为文化的传播[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英]尼古拉斯加汉姆.解放传媒现代性:关于传媒和社会理论的讨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英]尼克史蒂文森,王文斌译.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英]詹姆斯库兰著,(美)米切尔吉尔维奇编,杨击译.大众媒介与社会[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王晓珏,刘北城,宋伟杰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北京:学林出版社,1999.
    [德]尼古拉斯卢曼.艺术的媒介.引自章国锋,王逢振主编.二十世纪欧美文论名著博览[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德]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德]瓦尔特﹒本雅明著,王才勇译.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
    [法]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
    [法]伊夫瓦岱讲演,田庆生译.文学与现代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加]查尔斯泰勒著,韩霞等译.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第二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美]马泰卡林内斯库著,顾爱彬,李瑞华译.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后现代主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美]E希尔斯著,傅铿,吕乐译.论传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美]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卷),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美]费正清著、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美]格里德尔,单正平译.知识分子与现代中国[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美]郭颖颐著,雷颐译.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1900一1950)[M].南昌: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美]韩南.中国近代小说的兴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美]柯文.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革命[[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美]马泰卡琳内斯库著,顾爱彬,李瑞华译.现代性的五副面孔[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美王德威著,宋伟杰译.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美]浦安迪.中国叙事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美]摩尔根.古代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
    [美]水秉和.知识分子的文人倾向.参见:梁从诫主编.现代社会与知识分子·知识分子的文人倾向[C].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
    [美]塔尔科特帕森斯.阎步克译.“知识分子”:一个社会角色范畴.文化:中国与世界(第三辑)[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美]汪荣祖.从传统中求变—晚清思想史研究[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
    [美]雅克勒戈夫.中世纪的知识分子[M].北京:商务印刷馆,1996.
    [美]张灏著,高力克,王跃力克,王跃译.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寻求秩序与意义[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
    [美]张灏著,崔志海,葛夫平译.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980-1907)[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英]李提摩太著,李宪堂,侯林莉译.亲历晚清四十五年——李提摩太在华回忆录[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田禾译.现代性的后果[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赵旭东,方文译.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晚期的自我与社会[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英]詹乔弗雷泽.徐育新,张泽石译.金枝[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
    陈文新.渊源风会正变—晚清小说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人文学院,2005.
    方晓红.晚晴小说与晚清报刊发展关系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00.
    黄宝忠.近代中国民营出版业研究——以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为考察对象[D].杭州:浙江大学人文学院,2007.
    贺晓兰.近现代报刊与中国现代文学.内容摘要[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2001.
    蒋晓丽.中国近代大众传媒与中国近代文学[D].成都: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02:13.
    刘永文.晚清报刊小说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2004.
    吕红伟.大众传媒的兴起于现代文学的发生[D].厦门:厦门大学中文系,2001.
    吕文翠.现代性与情色乌托邦: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研究[D].台湾新北市:天主教辅仁大学比较文学究.所,中华民国九十三年七月
    石中华.作者身份与中国古代文学活动[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文学院,2012.
    文迎霞.晚清报载小说研究——以《申报》、《新闻报》、《时报》、《神州日报》为中心》[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2007.
    史全水.邹弢:一个被忽视的近代重要作家[D].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2009.
    徐萍.从晚清至民初:媒介环境中的文学变革[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2011.
    许静波.职业转型中的近代上海前期“洋场才子”——以墨海书馆秉笔华士为例[D].苏州:苏州大文学院,2007.
    邹秀娥.晚清上海新型文化人的社会生活与文化心态[D].济南: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6.
    程丽红.安纳斯脱·美查与中国近代报业史[J].长春大学学报,2005(05).
    陈大康.关于“晚清”小说的标示[J].明清小说研究,2004(2).
    陈炳熙.论古代文言小说的文人性[J].南开大学学报,1994(1).
    付建舟.晚清作家从“士”向“知识分子”的现代转化[J].江汉论坛,2007(06).
    郭延礼.传媒、稿酬与近代作家的职业化[J].齐鲁学刊,1999(06).
    郝继东,傅亚庶.先秦诸子形成论略——从巫史分蘖到诸子演进[J].求索,2010(3).
    李勤,丁洁.新闻传播环境与话语权的关系探索[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鲁湘元.《申报》与中国近现代报刊文学[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02).
    罗爱华.晚清士人生态与文学活动[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蒋述卓,王斌.城市与文学关系初探[J].广东社会科学,2001(1).
    姜义华.我国近代型知识分子群体简论[J].近代史研究,1987(01).
    钱存训.近世译书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J].文献,1986(2).
    秦绍德.论上海近代报刊的诞生[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0(02).
    邵志择.《申报》第一任主笔蒋芷湘考略[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05).
    桑兵.清末民初传播业的民间化与社会变迁[J].近代史研究,1991(6).
    史春风,李中华.晚清出版业的近代化历程[J].滨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2).
    王尔敏.王韬生活的一面——风流至性[J].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二十四期.
    汤克勤.从晚清小说家看士的近代转型[J].嘉应学院学报,2012(01).
    汤克勤.晚清小说家和“士”的近代转型—基于“选学”立场的返观与重构[J].长江学术,2009(03).
    王小盾.中国韵文的传播方式及其体制变迁[J].中国社会科学,1996(1).
    王斌、施素雯.略论王韬的报刊活动与新闻舆论思想[J].东南传播,2005(5).
    叶中强.晚清民初上海文人的经济生活与身份转型——以王韬、包天笑为例[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7.
    一凡.谷登堡印刷机《谷登堡圣经》[J].集邮博览,2006(3).
    王燕.论早期《申报》刊载的文学作品[J].江海学刊,2005(6).
    王中忱.叙述者的变貌—试析日本政治小说《经国美谈》的中译本[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4).
    谢仁敏.晚清商务印书馆在近代小说发展中的典范意义[J].出版科学,1984(06).
    张卫晴,张政.蠡勺居士《昕夕闲谈》诗歌翻译策略探析[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01).
    周全“是撒旦还是天使”——关于西方传教士对我国近代印刷术影响的商榷[J].印刷杂志,2006(1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