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新出墓志所见唐昭义军的几个问题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昭义军作为唐代重要的藩镇之一,由地跨山西、河北的泽潞区与邢洺区组成。两大行政区域迥异的自然地理条件决定了唐昭义军有其他藩镇所不具备的诸多特色。昭义军作为唐廷防控河朔的前沿阵地,由于其邢洺区直插河朔三藩的腹地,在防预河朔三雄中昭义军有着尤为显著的作用。其精锐的步兵部队曾因雄冠诸军而令整个唐代藩镇刮目相看。正由于唐昭义军的这些显著的特色,它引起了国内外一些学者很高的观注。为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创新,笔者利用最近几年新发现的昭义军的墓志材料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以墓志为线索展开了有关昭义军的几个具体问题的研究。
     本文所研究的第一个问题是有关昭义军的骑兵问题。史家素来对昭义军的步兵有口皆碑,但对于其骑兵却少有研究。本部分通过对几通新出墓志的研究后,揭示出了昭义军骑兵的一些情况,诸如,其骑兵数量相当可观,其骑兵和步兵的分布呈现出地域性特色,其骑兵的番号是其他藩镇所无等等。
     本文研究的第二个问题是有关昭义军的军人服役问题。昭义军由于地跨两区,又加之其邢洺区在防控河朔时的地理位置尤为重要,因此,昭义军的军人服役也表现出了规律性的特色。这些军人的服役特点同样也在新出的墓志当中有所反映。本部分试图以墓志为切入点揭示出昭义军军人异地服役等特色,并力图研究昭义军这些服役特点出现的原因。
     本文研究的第三个问题,是有关昭义军基层军将的退休问题。通过对新出墓志的研究后发现,在昭义军中存在基层军将退休的制度。唐代有关退休制度的规定虽然比较完善,但有关军人的退休情况却少有记载,对于唐中后期已经职业化了唐代藩镇军将的退休问题更是缺失不载。通过对墓志所反映的有关此方面问题的研究,我们对唐代藩镇基层军将退休的年龄、待遇等情况有了一些具体的了解,这为全面的解读唐代藩镇军将的退休问题提供了有益的线索。
     本文主要以新出墓志为研究线索,通过对二重证据法的运用,把新出墓志、早出墓志以及文献记载结合起来,通过三方面材料的结合,展开了对墓志发现问题的研究。通过以上问题的研究,力争起到丰富唐代藩镇研究内容的目的,同时为进一步拓宽对唐代藩镇研究提供一点思路。
As one of Tang Dynasty important military governors,Zhaoyi army is composed of places cross Shanxi, Hebei's Zelu area and Xing Ming area. Two big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different physical geography condition decided Zhaoyi army had many characteristics which other military governors didn’t have.As the forward-edge position controlling Heshuo,Zhaoyi army played an remarkablly important role in guards against the pre-north of the Heshuo three male ,for its Xing Ming area was in-line the Heshuo three fence center. Its sharp cavalry army made the entire Tang Dynasty's military governors look at itself with new eyes. As a result of Zhaoyi army 's these remarkable characteristics, it has been causing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very high regarding.In order to have breakthrough and innovation on the foundation which the predecessors study, the author studies a series of problems with epitaph as the clue and the recently Zhaoyi army 's epitaph discovery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The first question the essay studies is the Zhaoyi army's cavalry.The historians have universal praise on Zhaoyi army 's infantry,but unusually studies its cavalry. This part post some complexion such as: its cavalry soldier quantity was quite considerable, its cavalry soldier and infantry's distribution presented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 its cavalry had some designation other military governors didn’t have and so on.
     The second question the essay studies is the Zhaoyi army's services. The Zhaoyi army 's service had regular characteristics, for Zhaoyi army crossed two areas and its Xing Ming area’s important position in guarding against the Heshuo. The regular characteristic of the Zhaoyi army 's service turn out in newly founed epitaph. The part try to post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reason of services in different area with the epitaph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The third question the essay studies is the Zhaoyi army's retirement problem of the basic generals.After research into the newly founed epitaph, I find that there is the retirement system of basic generals. Although Tang Dynasty’s retirement system was perfect, the retirement record of soliders was seldom, the retirement record of basic generals in the mid and late Tang military governors was not founed.we know the age and the treatment of basic generals ,which give us a useful clue of knowing the treatment of basic generals.
     The essay takes the study of the epitaph with unioning three aspect material which are newly founed epitaph,faraway founed epitaph and documental record, by the method of dual evidence.With the research above, The essay trys to enrich the studial content of the Tang Dynasty military governor, widen the thinking of the study of the Tang Dynasty military governor.
引文
① 以上观点参见《旧唐书》卷一二四《薛嵩传》,第 3525 页相关记载。
    ② [宋]欧阳修、宋祁等撰:《新唐书》卷一一一《薛仁贵传附嵩传》,中华书局,1975 年版,第 4144 页。
    ③ [宋]欧阳修、宋祁等撰:《新唐书》卷六六《方镇三》,中华书局,1975 年版,第 1842 页。
    ④ 参见《旧唐书》卷一一《代宗纪》大历十一年(776 年)十二月条,中华书局,1975 年版,第 310 页。
    ⑤ 张国刚:《唐代藩镇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年版,第 80-81 页。
    ⑥ 据《新唐书·方镇表三》、《唐方镇年表·昭义》所载。
    ⑦ 参见[唐]杜牧:《樊川文集》卷十一《上李司徒相公论用兵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年版,第 165页。
    ① 参见王韵:《论唐、五代的昭义镇》,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年,未刊,第 5 页。
    ③ [唐]杜牧:《樊川文集》卷十一《上李司徒相公论用兵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年版,第 167 页。
    ④ [唐]杜牧:《樊川文集》卷十一《上李司徒相公论用兵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年版,第 167 页。
    ① 张正田:《唐代昭义军研究》,国立中正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2002 年,未刊,第 35 页。
    ② 杜牧曾云:“上党之地,肘京洛而履蒲津,倚太原而跨河朔,战国时,张仪以为天下之脊,建中日,田悦名曰腹中之眼”,足见昭义位置之重要。参见《樊川文集》卷十六《贺中书门下平泽潞启》,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年版,第 234 页。
    ① 张正田:《唐代昭义军研究》,国立中正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2002 年,未刊,第 121 页。
    ① [唐]杜牧:《樊川文集》卷十六《贺中书门下平泽潞启》,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年版,第 234 页。
    ② 张正田:《唐代昭义军研究》,国立中正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2002 年,未刊,第 120 页。
    ③ 张正田:《唐代昭义军研究》,国立中正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2002 年,未刊,第 121 页。
    ④ [清]胡聘之:《山右石刻丛编》卷七《薛嵩碑》,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 年版,第 38-39 页。
    ⑤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卷一,中华书局,1981 年版,第 204 页。
    
    ① 张正田:《唐代昭义军研究》, 国立中正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2002 年,未刊,第 126 页。
    ② 周绍良、赵超主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年版,第 870 页。
    ①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逸文》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版,第 165 页。
    ② 章群:《唐代番将研究续集》,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 年版,第 69 页。
    ③ [宋]欧阳修、宋祁等撰:《新唐书》卷二一四《刘从谏传》,中华书局,1975 年版,第 6015 页。
    ④ [元]脱脱等撰:《宋史》卷四八四《李筠传》,中华书局,1977 年版,第 13973 页。
    ⑤ [唐]杜牧:《樊川文集》卷十一《上泽潞刘司徒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年版,第 173-174 页。
    ① 张重艳、杜立晖:《新出唐梁谊并夫人墓志铭初释》收入《河北新发现石刻题记与隋唐史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 年版,第 95-98 页。
    ① 周绍良、赵超主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年版,第 867-868 页。
     ① 陈静、马小青:《新出唐李进中墓志考释》收入《河北新发现石刻题记与隋唐史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 年版,第 83-85 页。
    ① 张正田:《唐代昭义军研究》,国立中正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2002 年,未刊,第 121 页。
    ② [清]董诰等撰:《全唐文》卷七八四,中华书局,1960 年版,第 8195 页。
    ③ 张正田:《唐代昭义军研究》,国立中正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2002 年,未刊,第 121 页。
    ④ [宋]王欽若等撰:《册府元龟》卷四四二《将帅部·推诚》,中华书局,1960 年版,第 5022 页。
    ① 汪篯:《唐初之骑兵》收入《汪篯隋唐史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年版,第 242 页。
    ② 马俊民、王世平:《唐代马政》,西北大学出版社,1995 年版,第 126 页。
    ③ [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一四五《吴少诚弟少阳子元济附传》,中华书局,1975 年版,第 3951 页。
    ④ 章群:《唐代番将研究续集》,联经出版社业公司,1990 年版,第 69 页。
    ⑤ 马俊民、王世平:《唐代马政》,西北大学出版社,1995 年版,第 126 页。
    ① 马俊民、王世平:《唐代马政》,西北大学出版社,1995 年版,第 125 页。
    ②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二四《唐纪》四〇代宗大历八年(773 年)八月辛未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 7221 页。
    ③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四二《唐纪》五八穆宗长庆二年(822 年)四月戊午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 7818 页。
    ④ 傅璇琮、周建国:《李德裕文集校笺》卷七《赐王元逵何宏敬诏意》,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年版,第121 页。
    ⑤ 王韵:《论唐、五代的昭义镇》,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3 年,未刊,第 51 页。
    ① [清]董诰等撰:《全唐文》卷五四〇《为昭义王大夫谢知节度观察等留後表》,中华书局,1960 年版,第 5481 页。
    ② 张正田:《唐代昭义军研究》,国立中正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2002 年,未刊,第 118 页。
    ③ [唐]杜牧:《樊川文集》卷九《唐故范阳卢秀才墓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年版,第 144 页。
    ④ [宋]王应麟:《玉海》卷一三八,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8 年版,第 2580 页。
    ⑤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二三《唐纪》三九代宗广德二年(764 年)春正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 7160 页。
    ⑥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二三《唐纪》三九代宗广德二年(764 年)十一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 7171 页。
    ⑦ [宋]欧阳修、宋祁等撰:《新唐书》卷二一一《王武俊传》,中华书局,1975 年版,第 5955 页。
     ① 杜立晖、郝良真:《唐许太清及夫人墓志铭考释》收入《河北新发现石刻题记与隋唐史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 年版,第 111—113 页。
    ① [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一四五《吴少诚传》,中华书局,1975 年版,第 3947 页。
    ②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四〇《唐纪》五六宪宗元和十二年(817 年)二月,中华书局,1956 年版,第 7730 页。
    ③ [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一四五《吴少诚传》,中华书局,1975 年版,第 3951 页。
    ① 孙继民、张士忠:《唐大中四年(844 年)申岸撰墓志文考释》收入《河北新发现石刻题记与隋唐史研究》,河北人民出版,2006 年版,第 70-72 年。
    ② 详见《河北新发现石刻题记与隋唐史研究》第 79 页注释部分。
    ③ 孙继民、张士忠:《唐大中四年(844 年)申岸撰墓志文考释》收入《河北新发现石刻题记与隋唐史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 年版,第 79 页。
    ① 陈瑞青、马小青:《〈唐李荣夫妇墓志铭〉考释》收入《河北新发现石刻题记与隋唐史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 年版,第 131-132 页。
    ② 陈瑞青、马小青:《〈唐李荣夫妇墓志铭〉考释》收入《河北新发现石刻题记与隋唐史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 年版,第 135 页。
    ③ 周绍良、赵超主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年版,第 867-868 页。
    
    ①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卷一五《河东道》四,中华书局,1983 年版,第 429 页。
    ② 周绍良、赵超主编:《唐代墓志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年版,第 2384-2385 页。
    ③ 傅璇琮、周建国:《李德裕文集校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年版,第 331-332 页。
    ①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三八《唐纪》五四宪宗元和五年(810 年)四月丁亥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 7675 页。
    ② [唐]杜牧:《樊川文集》卷十一《上李司徒相公论用兵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年版,第 167 页。
    ③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四八《唐纪》六四武宗会昌四年(844 年)八月辛卯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 8006 页。
    ①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四七《唐纪》六三武宗会昌三年(843 年)八月乙丑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 7988 页。
    ② 陈长征:《论唐代中后期藩镇内部的军事集权》,《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4 年第 1 期,第 101-102 页。
    ③ [唐]陆贽:《陆宣公集》卷十一《论两河及淮西利害状》,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 年版,第 92 页。
    ④ [唐]杜牧:《樊川文集》卷十一《上李司徒相公论用兵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年版,第 167 页。
    ⑤《全唐诗》卷四九六,中华书局,1960 年版,第 5629 页。
    ① [唐]杜牧:《樊川文集》卷十一《上李司徒相公论用兵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年版,第 167 页。
    ② 张正田:《唐代昭义军研究》,国立中正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2002 年,未刊,第 19 页。
    ③ [唐]杜牧:《樊川文集》卷十一《上李司徒相公论用兵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年版,第 167 页。
    ④ 齐勇锋:《中晚唐五代兵制探索》,《文献》1988 年第 3 期,第 170 页。
    ① 以上观点参考森部丰论文《藩镇昭义军の成立过程について》,详见《中国史における教と国家——筑波大学创立二十周年纪念东洋史论集》,雄山阁出版,1994 年版,第 209—212 页。
    ②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三五《唐纪》五一德宗贞元十二年(796 年) 春正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 7570 页。
    ① 孙继民、郝良真、马小青:《河北新发现石刻题记与隋唐史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 年版,第 1页。
    ① 周绍良、赵超主编:《唐代墓志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年版,第 2384-2385 页。
    ② [唐]杜牧:《樊川文集》卷十六《贺中书门下平泽潞启》,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年版,第 234 页。
    ③ [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一五《宪宗纪》下,中华书局,1975 年版,第 448 页。
    ④ 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五卷《太行东麓南北走廊驿道》,中央研究院历史研究所,1986 年版,第1515 页。
    ① 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五卷《太行东麓南北走廊驿道》,中央研究院历史研究所,1986 年版,第1515 页。
    ②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二六《唐纪》四二德宗建中二年(781 年)五月条胡注,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 7299 页。
    ③ 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五卷《太行滏口壶关道》,中央研究院历史研究所,1986 年版,第 1421 页。
    ④ 河北省永年县地名委员会:《永年县地名志》,1984 年内部资料,第 81 页。
    ① [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一三四《马燧传》,中华书局,1975 年版,第 3692-3693 页。
    ②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二六《唐纪》四二德宗建中二年(781 年)五月条,中华书局,1956 年版,第 7299 页。
    ③ 傅璇琮、周建国:《李德裕文集校笺》卷七《赐王宰诏意》,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年版,第 117 页。
    ④ 钟兴永:《中国古代退休制度述略》,《娄底师专学报》1991 年第三期,第 77 页。
    ⑤ 王颖楼:《隋唐官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 年版,第 118 页。
    ⑥ 雷渊深、季德源:《中国历代军事职官制度》,《中国史研究》1993 年第 4 期,第 18 页。
    ① 杜立晖、郝良真:《唐许太清及夫人墓志铭考释》收入《河北新发现石刻题记与隋唐史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 年版,第 111-113 页。
     ①《全唐诗》卷五〇,中华书局,1960 年版,第 611 页。
    ① 周绍良、赵超主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年版,第 836-837 页。
    ② 据《旧唐书》卷三八《地理志一》“泾州”属于“泾原节度使”管辖。
    ③ 袁英光:《试论唐代藩镇割据的几个问题》收入中国唐史研究会编《唐史研究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 年版,第 280 页。
    ① 王赛时:《唐代职业军人的谋生途径》,《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壮会科学版)》 1990 年第 3 期,第 87页。
    ② 王赛时:《唐代职业军人的谋生途径》,《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壮会科学版)》 1990 年第 3 期,第 86页。
    ① 雷渊深、季德源:《中国历代军事职官制度》,《中国史研究》1993 年第 4 期,第 18-19 页。
     ① 雷渊深、季德源:《中国历代军事职官制度》,《中国史研究》1993 年第 4 期,第 18 页。
    ② 张国刚:《唐代健儿制度考》收入《唐代政治制度研究论集》,文津出版社,1994 年版,第 68 页。
    ③ [唐]陆贽:《陆宣公集》卷二《赐将士名奉天定难功臣诏》,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 年版,第 36 页。
    ① [宋]宋敏求:《唐大诏令集》卷一二三《平朱泚后车驾还京赦》,商务印书馆,1959 年版,第 661 页。
    ② [唐]陆贽:《陆宣公集》卷二《冬至大礼大赦制》,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 年版,第 15 页。
    1、[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 年版。
    2、[唐]魏征、令狐德棻:《隋书》,中华书局,1973 年版。
    3、[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中华书局,1983 年版。
    4、[唐]陆贽:《陆宣公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 年版。
    5、[唐]杜牧:《樊川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年版。
    6、[唐]段成式:《酉阳杂俎》,中华书局,1981 年版。
    7、[后晋]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 年版。
    8、[宋]欧阳修、宋祁等撰:《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 年版。
    9、[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 年版。
    10、[宋]王欽若等撰:《册府元龟》,中华书局,1960 年版。
    11、[宋]王溥:《唐会要》,中华书局,1955 年版。
    12、[宋]宋敏求:《唐大诏令集》,商务印书馆,1959 年版。
    13、[宋]薛居正:《旧五代史》,中华书局,1976 年版。
    14、[宋]李昉等編:《太平广记》,中华书局,1961 年版。
    15、[宋]王应麟:《玉海》,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8 年版。
    16、[宋]孙光宪:《北梦琐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版。
    17、[宋]王谠著、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中华书局,1987 年版。
    18、[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1977 年版。
    19、[清]董诰等撰:《全唐文》,中华书局,1960 年版。
    20、[清]胡聘之:《山右石刻丛编》,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 年版。
    21、[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中华书局,1955 年版。
    22、[清]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文物出版社,1985 年版。
    23、[清]王昶辑:《金石萃编》,《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24、《全唐诗》,中华书局, 1960 年版。
    25、吴廷燮:《唐方镇年表》,中华书局,1980 年版。
    26、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 三秦出版社,1995 年版。
    1、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年版。
    2、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年版。
    3、唐长孺:《唐书兵制笺正》,科学出版社,1957 年版。
    4、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 年版。
    5、谷霁光:《府兵制度考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 年版。
    6、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五卷,中央研究院历史研究所,1986 年版。
    7、岑仲勉:《隋唐史》,中华书局,1982 年版。
    8、孙继民:《唐代行军制度研究》,文津出版社,1995 年版。
    9、孙继民:《唐代瀚海军文书研究》,甘肃文化出版社,2002 版。
    10、孙继民:《敦煌吐鲁番所出唐代军事文书初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1、张国刚:《唐代藩镇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年版。
    12、张国刚:《唐代政治制度论集》,文津出版社,1994 年版。
    13、张国刚:《唐代官制》,三秦出版社,1987 年版。
    14、王颖楼:《隋唐官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 年版。
    15、崔瑞德编:《剑桥中国隋唐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年版。
    16、郁贤皓:《唐刺史考》,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 年版。
    17、石云涛:《唐代幕府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年版。
    18、王曾瑜:《宋朝兵制初探》,中华书局,1983 版。
    19、傅璇琮、周建国:《李德裕文集校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年版。
    20、王永兴:《唐代前期军事史略论稿》,昆仑出版社,2003 年版。
    21、章群:《唐代番将研究续集》,联经出版社业公司,1990 年版 。
    22、马俊民、王世平:《唐代马政》,西北大学出版社,1995 年版。
    23、白钢主编、俞鹿年著:《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第五卷“隋唐五代”,人民出版社,1996 年版。
    24、台湾三军大学编:《中国历代战争史》(内部发行),军事译文出版社,1983年第 1 次印刷。
    25、王寿南:《唐代藩镇与中央关系之研究》,国立政治大学政治研究所《文化基金会研究论文》。
    26、《中国军事史》编写组编:《中国军事史》第三卷“兵制”,解放军出版社,1987 年版。
    27、杜荣泉:《河北通史》隋唐五代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
    28、杜文玉:《五代十国制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 年版。
    29、张其凡:《五代禁军初探》,暨南大学出版社,1993 年版。
    30、河北省永年县地名委员会:《永年县地名志》,1984 年内部资料。
    31、张希舜主编:《隋唐五代墓志汇编·山西卷》,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 年版。
    32、周绍良、赵超主编:《唐代墓志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年版。
    33、周绍良、赵超主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年版。
    34、中国文物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新中国出土墓志·河北卷》,文物出版社,2004 年版。
    35、中国文物研究所、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合编:《新中国出土墓志·河南卷》,文物出版社,2000 年版。
    36、孙继民、郝良真、马小青:《河北新发现石刻题记与隋唐史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 年版。
    1、胡如雷:《唐代的“骄兵”与藩镇》 收入《隋唐五代社会经济史论稿》,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 年版,
    2、杨志玖、张国刚:《藩镇割据与唐代的封建大土地所有制》收入《唐史研究会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 年版。
    3、严耕望:《唐代方镇使府僚佐考》 收入《唐史研究丛稿》,台湾新亚研究所出版,1969 年版。
    4、王永兴:《关于唐代后期方镇官制新史料考释》 收入《纪年陈寅恪先生诞辰百年学术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年版。
    5、汪篯:《唐初之骑兵》 收入《汪篯隋唐史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6、谷霁光:《泛论唐末五代的私兵和亲军、义儿》,《历史研究》1984 年第 2 期。
    7、齐勇锋:《中晚唐五代兵制探索》,《文献》1988 年第 3 期。
    8、来可泓:《五代十国牙兵制度初探》,《史学月刊》1995 年 11 期。
    9、孟彦弘:《唐前期的兵制与边防》,《唐研究》第一卷。
    10、袁英光:《试论唐代藩镇割据的几个问题》 收入中国唐史研究会编《唐史研究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 年版。
    11、王赛时:《唐代职业军人的谋生途径》,《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壮会科学版)》1990 年第 3 期。
    12、雷渊深、季德源:《中国历代军事职官制度》,《中国史研究》1993 年第 4期。
    13、王援朝:《唐初甲骑具装衰落与轻骑兵兴起之原因》,《历史研究》1996 年第 4 期。
    14、赵雨乐:《唐前期北衙的骑射部队》,《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 年第 2期。
    15、陈长征:《论唐代中后期藩镇内部的军事集权》,《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 1 期。
    16、冯培红:《敦煌文献中的职官史料与唐五代藩镇官制研究》,《敦煌研究》2001年第 3 期。
    17、钟兴永:《中国古代退休制度略论》,《娄底师专学报》1991 年第 3 期。
    18、许正文:《宋代官员的退休制度》,《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 年第 3 期。
    19、王志凯:《汉代官员的休假与退休制度》,《唐都学刊》2004 年第 4 期。
    20、[日]森部丰:《藩镇昭义军の成立过程について》收入《中国史における教と国家——筑波大学创立二十周年纪念东洋史论集》,雄山阁出版,1994 年版。
    21、[日]森部丰:《唐泽潞昭义军节度使考》收入《中华世界の历史的展开》,汲古书院,2002 年版。
    1、张正田:《唐代昭义军研究》,国立中正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2002 年,未刊。
    2、王韵:《论唐、五代的昭义镇》,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年,未刊。
    3、曾现江:《唐后期、五代之淮蔡军人集团研究》,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未刊。
    4、冯金忠:《唐代地方武官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 年,未刊。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