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经济系统中的不确定性及其结构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主流经济学理论一直遵循着马歇尔、瓦尔拉斯等人的均衡思想,无论是静态分析,还是动态分析。而马歇尔、瓦尔拉斯等人均衡分析理论实际上就是一种确定性理论在经济学分析方法中的具体应用。然而,现实的经济事实却是充满不确定性的,整个经济系统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相互交织、相互依存的一个系统。实现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之间的循环是经济事实的本质所在。演化经济学对主流经济学的均衡思想欲以突破,但至今为止,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难以构建出内在逻辑一致的独立思想和论证方法。大多数的成果只是零星的思想灵感,并没有比较统一的规范分析。本文就是针对主流经济学的理论缺陷和演化经济学对主流经济学修正的局限性而进行布局和论证的,试图构建出一个更符合经济现实的独立的新经济学分析范式。
     经济系统既不是完全确定性的,也不是完全不确定性的,因此,经济学所研究的对象不能只是确定性的,也不能只是不确定性的,而是要研究两者以及两者之间转化关系才为全面。本论文是从对经济事实的基本属性这一角度展开分析。首先对确定性进行系统的原理性分析,阐述确定性条件下的经济运行规律,在此基础上给出确定性的基本定理,以及不确定性的原理性分析。以奈特、凯恩斯的不确定性基本定义为基础,以经济时间的同质性与异质性为分析思路,提出行动概率的基本原则,对不确定性的规律和属性进行分析和证明,进而得出不确定性的基本定理。在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原理分析之后,展开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关系研究,通过一种结构化的方式,实现不确定性向确定性转化的经济系统均衡。这种结构化过程是经济系统中本质的属性,也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不确定性的结构化过程包含着经济增长、产业升级等诸多因素,更包含着经济的创新与复制。实现这一结构化过程最为关键的因素是人的无知属性。无知属性是指人的探究未知领域、寻求新鲜事物的持久心理动机,是整个结构化的心理动能。人的无知属性推动着确定性不断产生“行为剩余”,行为剩余产生的一瞬间便是不确定性的结构化,也就是新的利润得以生成。结构化的具体表现便是由企业家、分工、组织与货币等组成的经济运行系统。
     在理论框架构建与分析结束之后,本文将该分析范式运用于现实经济事件的分析与认识当中。注意力重点放在如何实现宏观经济平稳增长的问题上了。通过对美国1929‐1933年经济大萧条、苏联“休克疗法”、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长期经济停滞以及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分析论证,得出实现宏观经济平衡增长的政策原则。那就是保证政府与市场的双轨制模式,走第三条道路。政府不断根据经济运行的趋势要求适时调整政策标准,并且保证政策标准的连续性与稳定性,避免激变所带来的结构化效率损失,进而损害整体经济的增长能力。市场在具体领域发挥充分的相互协调作用,克服政策标准化所带来的配置效率缺失,进而保证经济运行中的配置效率。在配置效率和结构化效率的相互支持下,实现宏观经济的平稳增长。
Mainstream economics has followed Marshall, Walras equilibrium thought, eitherstatic analysis or dynamic analysis. But Marshall, Walras equilibrium analysis theory isactually a deterministic theory in economics to analyze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However, the reality of economic reality is full of uncertainty, the whole economicsystem is a system of certainty and uncertainty are intertwined, interdependence. Toachieve between the certainty and uncertainty of the cycle is the essence of economicfacts. Equilibrium thought of mainstream economics, or evolutionary economics hasnot formed a complete theoretical system about uncertainty, it is difficult to constructindependent thinking and reasoning with internal logic consistency. Most of the resultsare only sporadic ideological inspiration, and no comparative analysis with unifiedspecification. This paper is about the theoretical defects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 andmainstream economics on the limitations of comprehensive layout and argumentation,trying to construct a new economics of independent economic reality analysis paradigm.
     Economic system is not completely deterministic, nor is uncertain, therefore, theresearch object of economics is not only deterministic, also is not the only uncertainty,but to transform 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comprehensive study. The paper waslaunched from the angle of the basic attributes of economic reality. First I carry on theanalysis principle of deterministic system, the rule of the economy to run undercertainty, the basic theorem of certainty, as well as the principle of uncertainty analysis.The knight and Keynes's uncertainty basic definition are based on economic time, thehomogeneity and heterogeneity. I analyze the proof of regularity and attributeuncertainty, and then draw the fundamental theorem of uncertainty. After analyzing thecertainty and uncertainty principle, and expansion of certainty and uncertainty, througha structured way, I realize the uncertain economic system to certainty into equilibrium.This process is essential to the economic system properties, is also the core content ofeconomics research. Structured uncertainty process includes economic growth,industrial upgrading and other factors, also includes economic innovation andreplication. Implementation of the key factors for a structured process is the ignoranceof human nature. Ignorance attribute refers to the lasting psychological motivation ofexploring the unknown areas, seeking new things, which is the whole structured mental energy. Theignorance of human attribute uncertainty produces "surplus promoter behavior", amomentary behavior surplus production is structured uncertainty, also is the newgenerated profits. Specific performance of structured is the economic operation systemcomposed of entrepreneurs, division of labor, organization and currency etc.
     After the analysis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end of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thispaper will use the analysis paradigm of analysis to understand the reality of economicevents. Attention is focused on how to realize the macroeconomic stable growthproblem. According to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1929-1933economic depression,the Soviet Union "shock therapy", Japan after the nineteen ninties long-term economicstagnation and Chinese economic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alysis, the implementationof policies and principles of macroeconomic equilibrium growth are achieved. Ensuringthe dual mode between government and the market, we should take the third road. Thegovernment adjust the policy continuously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of the trend ofeconomic running, and ensure the continuity and stability of policies and standards,avoid efficiency loss caused by the structural change, and thus the overall economicgrowth ability. The market plays fully the role of coordination in specific areas, hasovercome the standardized policy allocation efficiency loss, to ensure that the allocationefficiency in economic operation. Mutual supports on allocation efficiency andstructural efficiency can achieve steady growth of macro economy.
引文
①参见Geoffrey M. Hodgson,the Eclipse of the Uncertainty Concept in MainstreamEconomics,journal of economic issues,2011。
    ①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第23页。
    ②罗宾斯:《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商务印书馆,第一章,第二章。
    ③穆勒:《论政治经济学的若干未定问题》商务印书馆,第92‐‐‐109页。
    ①伯恩斯:《经济与社会变迁的结构化—行动者、制度与环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2版,第4页。
    ①这一分析方法受到克罗齐耶、费埃德伯格等所著的《行动者与系统》、《权力与规则》等的启发。斯科特《组织理论》,西蒙和马奇合著《组织》,西蒙《管理行为》,德鲁克《德鲁克管理思想精要》,巴纳德《经理人员的职能》等等组织和管理学方面的著作也给予很大启发。
    ②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版,第52页。
    ①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第34页。
    ③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第41页。
    ①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第3版。
    ②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第四章,第五章。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第23卷,202页。
    ①希克斯:《经济学展望》,商务印书馆,第3页。
    ①斯密:《国富论》,郭大力王亚南译,凤凰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11年第1版,第1‐2页。
    ①米尔达尔:《货币均衡论》,商务印书馆,第41、42、43、44页。
    ①庞巴维克:《资本实证论》,商务印书馆,第2、5、6篇。庞巴维克另一本著作《资本与利息》,也表示对门格尔利息理论的支持,也包含了奥地利经济学派关于利息的基本含义。
    ②参见庞巴维克所著《资本实证论》第2篇第4章。
    ①逻辑概率是凯恩斯在《概率论》一书中提出的哲学概念,也是逻辑学的一个分支。
    ②张雪魁:《知识、不确定性与经济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一版,第53页。
    ③“休谟问题”是休谟怀疑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主要内容是说通过经验归纳不能到达真理,因果推理不具有普遍性。关于这一问题可以详细参阅休谟所著的《人类理解研究》一书。
    ①斯塔尔:《一般均衡理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162页
    ②博弈树的概念参见德布鲁在《不确定性下的经济学》一文相关论述。
    ③斯塔尔:《一般均衡理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162页。
    ①琼﹒罗宾逊:《劳动价值论》,载《经济学杂志》,1950年6月
    ①奈特:《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一版,216页
    ①关于新古典经济学中理性基本概念的系统论述参见《西蒙选集》第二部分,其中把新古典经济学中的理性定义为实质理性,在此基础上提出过程理性概念,并以此为基础,逐渐提出自己的有限理性说。
    ①波兰尼,默会知识理论的创始人之一,波兰尼一个重要观点就是:我们的知识和行为总是默识的整合,我们于其中从一组东西对另一组东西注意。详细内容参见其所著文章《科学革命》和《创造性的想象》。
    ①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1章,第128页。
    ②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1章,第129页。
    ①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九州出版社,2007年第1版,第149页。
    ②杨虎涛:《演化经济学讲义‐‐‐方法论与思想史》,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1版,第八章。
    ①安东内利:《创新经济学—新技术与结构变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10页。
    ②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版,第73‐‐‐118页
    ①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九州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第147页。
    ①斯密:《国富论》,郭大力王亚南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11年第1版,第1页。
    ①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第328页。
    ①奈特:《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一版,第257页。
    ①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九州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第179页。
    ①马歇尔:《经济学原理》第五篇,转引自戴蒙德所著《时间:均衡模型的讲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1版,第3页。
    ①舒尔茨在《报酬递增的源泉》一书中指出,人力资本具有实现报酬递增的功能和作用。卢卡斯认为人力资本的外溢效应是人力资本实现报酬递增的主要原因。
    ②阿伦‐杨格:《报酬递增和经济进步》,原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6年第2期。收录书目有贾根良所著的《劳动分工、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和贾根良主编的《发展经济学》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①结构化资源是指人类经济行为在结构化过程中,结构本身成为经济行为所依托的资源性力量,成为经济行为发生的要素。与此相对应的是结构化剩余。。
    ①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二版,第三卷,第270页。
    ①弗里德曼:《美国货币史》,北京大学出版社,第209页。
    ①麦金农:《麦金农经济学文集》(第三卷),中国金融出版社,第191页。
    ①麦金农:《麦金农经济学文集》(第五卷),中国金融出版社,第18页。
    ②麦金农:《麦金农经济学文集》(第五卷),中国金融出版社,第1页。
    [1]【瑞士】库尔特﹒多普弗:《经济学的演化基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美】本﹒塞利格曼:《现代经济学主要流派》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年.
    [3]【美】约翰﹒贝茨﹒克拉克:《财富的分配》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
    [4]【德】马克斯﹒韦伯:《罗雪尔与克尼斯历史经济学的逻辑问题》,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
    [5]【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分析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6]【美】罗纳德﹒H﹒科斯:《论经济学和经济学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7]【美】德博拉﹒斯通:《政策悖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8]【美】H﹒培﹒顿扬:《个人策略与社会结构》,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9]【美】本伊﹒B﹒巴尼,【新西兰】德文﹒N﹒克拉克:《资源基础理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10]【美】弗兰克﹒H﹒奈特:《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11]【美】赫尔曼﹒E﹒戴利平:《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12]【法】莱昂﹒瓦尔拉斯:《纯粹经济学要义》,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3]【美】乔治﹒阿克洛夫、迈克尔﹒斯彭斯、约瑟夫﹒斯蒂格利茨:《阿克洛夫、斯彭斯和斯蒂格利茨论文精选》,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14]【法】埃哈尔﹒费埃德伯格:《权利与规则》,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15]【法】米歇尔﹒克罗齐耶:《企业在倾听》,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16]【英】琼﹒罗宾逊:《经济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17]【美】托尔斯坦﹒凡勃伦:《科学在现代文明中的地位》,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18]【法】米歇尔﹒克罗齐耶:《科层现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9]【美】盖瑞J米勒:《管理困境—科层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0]【美】A﹒E﹒门罗:《早起经济思想》,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21]【英】希克斯:《价值与资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2]【奥】庞巴维克:《资本实证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23]【英】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24]【奥】庞巴维克:《资本与利息》,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5]【英】西尼尔:《政治经济学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
    [26]【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7]【美】保罗﹒斯威齐:《资本主义发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8]【英】F﹒A﹒冯﹒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北京:三联书店,2003.
    [29]【德】马克思:《资本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0]【美】本﹒S﹒伯南克:《大萧条》,辽宁: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31]【墨】胡里奥﹒洛佩斯,【法】迈克尔﹒阿祖兹:《米哈尔﹒卡莱斯基》,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
    [32]【美】伊斯雷尔﹒科茨纳,穆雷﹒罗斯巴德等:《现代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的基础》,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
    [33]【美】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稳定与增长》,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
    [34]【美】默里﹒罗斯巴德:《美国大萧条》,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35]【美】麦金农:《麦金农经济学文集》,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36]【美】丹尼尔﹒A﹒雷恩:《管理思想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7]【美】奥利弗﹒E﹒威廉姆森:《市场与层级制》,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38]【美】罗伯特﹒J﹒巴罗:《宏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39]【美】哈尔﹒R﹒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40]【德】赫尔曼﹒海因里希:《人类交换规律与人类行为准则的发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41]【奥】卡尔﹒门格尔:《经济学方法论探究》,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
    [42]【奥】路德维希﹒冯﹒米塞斯:《货币、方法与市场过程》,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
    [43]【英】卡尔﹒波普尔:《历史决定论的贫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44]【美】切斯特﹒巴纳德:《组织与管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45]【美】哈罗德﹒W﹒库恩:《博弈论经典》,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46]【美】赫伯特﹒金迪斯、萨缪﹒鲍尔斯等:《人类的趋社会性及其研究—一个超越经济学的经济分析》,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47]林毅夫:《林毅夫自选集》,山西:山西经济出版社,2010.
    [48]杨玉生:《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
    [49王建:《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5.
    [50]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微观部分),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51]黄达:《货币银行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52]裴小革:《瑞典学派经济学》,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8.
    [53]【美】Y.巴泽尔:《产权的经济分析》,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54]【美】哈尔·R·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六版),费方域译,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7月版
    [55]林左鸣、李克安:《广义虚拟经济论文集2》,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12.
    [56]崔殿超:《高级宏观经济学动态分析基础》,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57]陈雨露:《现代金融理论》,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58]李文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个当代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59]胡尔钟:《希克斯的经济学说》,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
    [60]【英】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北京:三联出版社,2003.
    [61]吴易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比较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62]【英】杰弗里﹒M﹒霍奇逊:《制度经济学的演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63]朱成全:《经济学方法论》,辽宁: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64]喻卫斌:《不确定性和网络组织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65]刘宝碇、彭锦:《不确定性理论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66]【美】约瑟夫﹒熊彼特:《熊彼特选集—对十大经济学家的评析》,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67]【瑞典】米尔达尔:《货币均衡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68]【美】安德鲁﹒马斯--科莱尔,迈克尔﹒温斯顿,杰里﹒R﹒格林:《微观经济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69]黄琳:《稳定性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70]【英】马克尔﹒波兰尼:《社会、经济和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71]【奥】路德维希﹒冯﹒米塞斯:《人类行为的经济学分析》,广东:广东经济出版社,2010.
    [72]【美】理查德﹒H﹒霍尔:《组织:结构、过程及结果》,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73]【英】威廉﹒麦独孤:《社会心理学导论》,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
    [74]【美】米尔顿﹒弗里德曼:《价格理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
    [75]【美】卡尔﹒维克:《组织社会心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76]【加】亨利﹒名次伯格:《卓有成效的组织》,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77]雷国雄:《不确定性、创新不足与经济演化》,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78]林毅夫、蔡昉:《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79]【英】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80]【英】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要义》,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81]【美】赫伯特﹒西蒙:《基于实践的微观经济学》,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82]【英】威廉﹒汤普逊:《最能促进人类幸福的财富分配原理的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83]【美】赫伯特﹒西蒙:《管理行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84]【美】米尔顿﹒弗里德曼:《弗里德曼文萃》,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85]【美】斯塔尔:《一般均衡理论》,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6]【美】米尔顿﹒弗里德曼:《美国货币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87]黄国石:《预期与不确定性》,福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
    [88]【美】巴纳德:《经理人员的职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89]【法】贝纳西:《宏观经济学:非瓦尔拉斯分析方法导论》,北京:三联书店,1990.
    [90]【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91]【美】沃尔特﹒W﹒鲍威尔、保罗﹒J﹒迪马吉奥:《组织分析的新制度主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92]【英】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93]【美】马克﹒R﹒图尔:《进化经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94]【美】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
    [95]【日】饭野春树:《巴纳德组织理论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4.
    [96]【美】格来哲﹒摩根、麦克斯﹒亨利昂、米切尔﹒斯莫:《不确定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97]【美】马克R图尔沃伦J塞缪尔斯:《作为一个权力体系的经济》,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98]【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99]杨虎涛:《演化经济学讲义—方法论与思想史》,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100]【美】诺思:《理解经济变迁过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01]【美】奥利弗﹒E﹒威廉姆森、西德尼﹒G﹒温特:《企业的性质—起源、演变与发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102]陈其人:《李嘉图经济理论研究》,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
    [103]【美】肯尼斯﹒阿罗:《组织的极限》,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104]【英】罗宾斯:《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105]【英】约翰﹒穆勒:《论政治经济学的若干未定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106]【瑞典】伯恩斯:《经济与社会变迁的结构化—行动者、制度与环境》,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107]【美】奥利弗﹒威廉姆森、斯科特马斯滕:《交易成本经济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08]【奥】维塞尔:《自然价值》,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109]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110]【美】詹姆斯﹒马奇、赫伯特.西蒙:《组织》,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111]【英】哈耶克:《哈耶克文选》,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112]【西】赫苏斯﹒韦尔塔﹒德索托:《社会主义:经济计算与企业家才能》,吉林: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
    [113]【英】琼﹒罗宾逊、约翰﹒伊特韦尔:《现代经济学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114]【美】丹尼尔W布罗姆利:《充分理由:能动的实用主义和经济制度的含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115]【美】保罗﹒格莱姆齐:《决策、不确定性和大脑:神经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116]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17]王军:《现代奥地利经济学派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118]【美】阿兰﹒斯密德:《制度与行为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19]【美】曼瑟﹒奥尔森:《国家的兴衰:经济增长、滞胀和社会僵化》,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120]【英】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要义》,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121]【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上的结构与变革》,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122]【英】莱昂内尔﹒罗宾斯:《经济思想史:伦敦经济学院讲演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23]张雪魁:《知识、不确定性与经济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124]林毅夫:《自生能力、经济发展与转型:理论与实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25]【美】保罗﹒克鲁格曼:《萧条经济学的回归》,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26]【比】普里戈金:《确定性的终结》,上海:上海人世纪出版集团,2010.
    [127]【美】克莱伦斯﹒E﹒艾尔斯:《经济进步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127]【美】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128]【英】希克斯:《经济学展望》,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129]【英】斯密:《国富论》北京:凤凰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11.
    [1]严成樑龚六堂,经济增长不确定性理论研究新进展,《经济学动态》,2011年第2期.
    [2]孟捷,劳动价值论与资本主义再生产中的不确定性,《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3]孟捷,市场价值与资本主义再生产中的不确定性,《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6期.
    [4]欧庭高刘华桂,不确定性_创新与非线性,《系统辩证学学报》,2004年第12卷第4期.
    [5]刘和旺,不确定性、学习与制度演化--论诺思的制度演化理论,《生产力研究》,2006年第6期.
    [6]刘郁礼、罗春华,不确定性--一个难以跨越的经济学问题,《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7]黄奕林、赵爱华,不确定性经济学的发展,《经济学动态》,1997年第9期.
    [8]黄淳、李彬,不确定性经济学研究综述,《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1期.
    [9]张丽清、石小法,不确定性经济研究的一种新方法,《经济科学》1999年第2期.
    [10]汪浩瀚,不确定性理论与现代宏观经济学的演进,《经济评论》2003年第1期.
    [11]李腊生、王虹舒,不确定性、经济选择方式与资源配置效率,《经济学家》2009年第11期
    [12]黄奕林,不确定性与凯恩斯经济学,《经济评论》,1997年第6期.
    [13]王俞、孙路,不确定性与制度--关于制度研究的经济学方法,《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14]汪浩瀚,从确定性到复杂性---经济理论和分析方法的变革,《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总第224期.
    [15]汪浩瀚,概率、不确定性与现代经济学的发展,《理论新探》.
    [16]洪银兴,虚拟经济及其引发金融危机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经济学家》,2009年第11期.
    [17]张雪魁,混沌、不确定性与经济学认识论,《江汉论坛》,2009年第1期.
    [18]坚喜斌、张守连,经济管理中基于有限理性假说的不确定性认识,《生产力研究》,2011年第4期.
    [19]王荣江,经济学方法论的分水岭--如何认识和处理不确定性,《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20]刘燕,经济学人性假设的演进与超越,《南方经济》,2005年第6期.
    [21]徐秋慧、王晓峰,经济学中的不确定性和预期形成机制--兼论费尔普斯的预期理论,《理论探索》,2008年第12期.
    [22]翁建华,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性问题及其经济学意义,《理论经纬》.
    [23]洪菁、陈世发,新古典完全竞争模型中不确定性问题初探,《现代商业》.
    [24]刘子斐、史敬,VaR模型比较技术及其评价——理论、实证回顾及其应用初探,《金融研究》,2008年第5期
    [25]李坚:《不确定性问题初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论文.
    [26]雷国雄:《不确定性、创新不足与经济演化》,暨南大学博士论文.
    [27]王贺东:《不确定性、能力与企业制度》,南开大学博士论文.琼﹒罗宾逊:《劳动价值论》,载《经济学杂志》,1950年6月
    [1] Geoffrey M. Hodgson.the Eclipse of the Uncertainty Concept inMainstream Economics.journal of economic issues,2011
    [2]A.A.Alchian.Uncertainty,evolution and Economic Theory. Journal ofPolitical Economy,1950,5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