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20世纪80年代日本大规模对外直接投资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20世纪80年代,日本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出口贸易的连年黑字,造成了与美国和西欧国家的贸易摩擦越来越多。广场协议之后,日元大幅升值,导致日本企业出口更加困难。日本政府抓住日元升值的有利时间,开始大规模对外投资,首先通过绿地投资,后来发展成为跨国并购等对外直接投资形式,1984年日本对外直接投资首先突破100亿元,到达101.5亿美元,并且在20世纪80年代末一跃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对外投资国。
     当今中国同样面临着与当时日本同样的问题,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贸易摩擦增多,出口商品受到更多国家和地区的反倾销甚至反补贴调查。在对外出口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的同时,我国企业也抓住时机,走出国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2005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达到122亿美元,并在此后的几年中逐步走上大规模对外投资的道路。这一切都与当年日本所经历的非常相似,通过对20世纪日本对外大规模投资的系统研究对我国今后的对外投资道路有着指引和借鉴作用。但是通过对日本20世纪80年代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可以看出中日在对外直接投资有着不少的不同点,例如,在行业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集中在第二产业的棉纺织业,该行业处在产业链的末端。在国别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目标地是亚洲和拉美,对于经济发达的北美和欧洲的投资规模非常小。这样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可持续发展不利。只有加大对欧美等发达西方国家的投资,才能实现对外投资可持续发展,使本国企业获得欧美国家先进的生产技术,前沿的管理理念,为本企业的发展注入新鲜的活力。在以上的两个方面,日本对外投资与中国有很大不同。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目标地是美国,其次是欧洲,对亚洲的地位已经被欧洲超过落在第三的位置上。在行业方面,日本上世纪八十年代投资的重点行业是第三产业。由于经济的高度发达,和第二产业的日趋完善,需要相应的第三产业的辅助和协作。这十年来,日本对金融业、服务业的投资高于其他行业,接受了欧美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通过跨国并购获得了大量产品的专利权,这些为日本本国企业的海外扩张带来了真的实惠。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长期经济效益比短期经济效益明显。
     中国在对外直接投资的道路上要注意吸取日本的经验和教训,利用好对外直接投资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同时也要注意规避对外投资所带来的金融风险、信用风险、政治风险、企业文化风险等。
In the 1980s, a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Japanese economy and export surplus soaring, there were more and more trade friction between the America, European countries and Japan. After Plaza Accord and yen strengthening, it was difficult for Japan and Japanese corporations exportation.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seized the opportunity of yen appreciation and leaded the trend of the FDI. Firstly,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pay much attention to the green field investment; secondly the government turn to transnational mergers. In 1984, th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of Japan has already ecceeded 10 billion dollars and reached 10.1 billion dollars. In the later 1980s, Japan has become the largest foreign investor in the world.
     Today, China has already encountered the similar problem of Japan. the trade friction increasing, export commodities is more countries and regions of antidumping even countervailing investigation. In foreign exports have more and more problems at the same time, China's enterprises have to take the opportunity to go abroad, carry on th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2005, China'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the first time exceeded 100 billion yuan RMB, reaching $12.2 billion, and in the next few years eco-management large-scale foreign investment ways. All this is very similar to the Japanese experience during the 20th century, through its foreign large-scale investment system research on China's future foreign investment road has guidance and reference. But through to Japan in the 1980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research, we can see that the sino-japanese i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has quite a few differences, for example, in industry, China'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ocus on the second industry of cotton textile, the industry in the industrial chain of the end. In the country, China'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the main target land is Asia and Latin America, for economy developed north American and European investment size is very small. Such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in China'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adverse. Only intensify the developed in America and Europe western investment, can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investment, make domestic enterprises to obtain the European and American countries advanced production technology, the vanguard of management idea, for this enterprise's development into fresh energy. In the above two aspects, the Japanese foreign investment in China and China's very different. In the early 1980s Japan'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s the main target land in Europe, America, followed by the status of Asia has been more than fall in the third European position. In industry, in Japan in the 1980s investment of key industries is the third industry. Due to economic highly developed, and the second industry gradually perfect, the third industry needs corresponding auxiliary and collaboration. This decade, Japan of financial industry, service investment than other industry, accept a transatlantic enterprise advanced management concept through cross-border mergers and got a lot of product patent, these for Japan's overseas expansion of domestic enterprises brings really inexpensive. Through an empirical study found that Japanese fdi long-term economic benefits than short-term economic benefit.
     China i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road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absorb Japanese experience and lesson, make good use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to the benefit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lso should notice evade foreign investment brought about by the financial risk, credit risk, political risk, corporate culture risk, etc.
引文
1刘庆生:《国际投资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2 [日]《日本的直接投资》,第97页
    [1]张汉英:《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历程及90年代新特点》[J],《现代日本经济》2000年第5期
    [2]张宗斌:《日本大规模对外直接投资的经验教训》[J],《前沿》2009年4期
    [3]晋林波:《试论战后日美贸易摩擦》[J],《外交评论》
    [4]徐枫:《八十年代中期日本经济实力》[J],《当代日本经济》1989年6期
    [5]马文秀:《日美贸易摩擦与日本产业结构调整》[D],河北大学
    [6]藤井光男:《日本多国际企业的历史发展》大月书店1979年6月出版,42页
    [7]黄友星:《透过日本综合商社的FDI行为浅析内部化理论的局限性》[J],商业现代化,2008年第九期。
    [8]亦冬:《日本综合商社的特点、功能与创新》[J],现代日本经济,1997年第1期
    [9]张瑞德:八十年代以来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变化及原因[J],世界经济文汇,1987年01期
    [10] JETRO:《日本和世界的海外直接投资》,1990年
    [11]史祺:《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研究:理论、模式、战略》,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年04月第一版,94页
    [12]张宗斌,沈明伟:《20世纪80年代日本大规模对外直接投资研究》[J],东岳论丛,2011年1月(第32卷/第1期)
    [13]杨建清《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实证》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第9页
    [14] 2007年中国对外投资公报
    [15] 2009年中国对外投资公报
    [16]李建萍《中国与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效应与比较》[J],环球扫描,2005年第10期
    [17]王建《日本企业集团的形成与发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91页
    [18]蒋敬东,杨同福:《对日本产业空洞化的冷思考》[J],苏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四期
    [19]中国社会科学院编:《简明日本百科全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53页
    [20]木每《中日对外直接投资比较分析》[J],日本学刊,2006年第二期
    [21]陈晓丽《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经济效益》[J],商业现代化,2006年6月中旬刊
    [22]杨海《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背景分析》[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三期
    [23]马文秀《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缓解日美贸易摩擦的效果及其启示》[J],日本问题研究,2007年第4期
    [24]何建明《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产业流向启示》[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5年5月第26卷第3期
    [1]马文秀,杨倩《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缓解日美贸易摩擦的效应及其启示》[J],《经济研究》,2008年第1期
    [2]刘国华,张小龙《日本对外投资的经验教训及启示》[J],《理论建设》2008年01期
    [3]马文秀《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缓解日美贸易摩擦的效果及其启示》[J],《日本问题研究》,2007年第四期
    [4]何建明《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流向启示》[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5年5月,第26卷,第3期
    [5]金仁淑《战后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扩张的促动因素及效应分析》[J],《日本学刊》,2004年第4期
    [6]李国平《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与结构变化研究》[J],《现代日本经济》,2001年第3期
    [7]马洪港《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态势》[J],《国际经济合作》,1990年第5期
    [8]孙世春《八十年代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特点及其发展战略》[J],《现代日本经济》,1990年第4期
    [9]刘昌黎《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结构的变化及我国的对策》[J],《世界经济与政
    [10]张瑞德《八十年代以来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变化及原因》[J],《世界经济文汇》,1987年01期
    [11]高连福《八十年代以来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新变化及其对国内经济的影响》[J],《亚太经济》,1987年03期
    [12]白成琦《论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新趋势与我国的对策》[J],《世界经济》,1987年03期
    [13]马文秀,裴桂芬《贸易摩擦下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调整效果及启示》[J],《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美经贸关系的回顾与展望》2008年06期
    [14]王也平《战后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3年02期
    [15]韩进旺《战后的日本对外直接投资》[A],对外贸易外语系科研论文集(第一期)[C];1992年
    [16]周宝廉《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向》[J],《现代日本经济》1983年05期
    [17]孙瑞雪《日本对美国直接投资浅析》[J],《现代日本经济》1993年02期
    [18]凌星光《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新形势》[J],《世界经济》1988年11期
    [19]陈继勇《论80年代以来美日间相互直接投资增长速度的不平衡及其原因》[J],《经济评论》1991年02期
    [20]金泓汎《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变化趋势》[J],《日本学刊》1985年03期
    [21]盛继勤《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新特点和新问题》[J],《日本学刊》1989年02期
    [22]许梅《论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和特点》[J],《国际经济合作》1986年06期
    [23]边振瑚《战后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结构的变化》[J],《现代日本经济》1985年03期
    [24]崔岩,臧新《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25]刘祥生《边际产业扩张理论介评及其启示》[J],《国际贸易问题》1992年12期
    [26]陈华《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启示》[J],《财贸研究》1996年06期
    [27]俞晓婷,欧文彪《边际产业扩张理论述评及其对中国产业发展的启示》[J],《时代经贸》2008年7月
    [28]雷良海,何晴《从日美贸易摩擦谈日本泡沫经济形成及其启示》[J],《商业时代》2010年26期
    [29]彭敬《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日美贸易摩擦及其现实意义》[J],《世界经济研究》2004年04期
    [30]赵瑾《日美贸易摩擦的历史演变及其在经济全球化下的特点》[J],《世界经济》2002年02期
    [31]赵春明《对日美贸易摩擦的回顾与展望》[J],《现代日本经济》2001年04期
    [32]邵文国《日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及展望》[J],《安徽财经学院学报》1989年02期
    [33]张宇贤《战后日美贸易摩擦的原因究竟是什么》[J],《世界经济研究》1989年03期
    [34]刘向丽《日元升值与日本对外贸易政策调整的绩效分析》[J],《东北亚论坛》2004年3月
    [35]亦冬《日本综合商社的特点功能与创新》[J],《现代日本经济》1997年01期
    [36]王冬梅,王克明《日本综合商社的金融功能》[J],《借鉴与参考》1995年05期
    [37]孙世春《论日本综合商社的基本特征》[J],《日本研究》1995年01期
    [38]卢晓安《九十年代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和原因》[J],《华东经济管理》1997年01期
    [39]张文春《1951-1991年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专题研究上》[J],《金融教学与研究》1997年01期
    [40]李丽,马文秀《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长期变化影响因素及我国的对策》[J],《日本问题研究》1997年04期
    [41]刘培,卢文刚《日本对外投资的启示》[J],《暨南学报》1999年7月
    [42]木每《中日对外直接投资比较分析》[J],《日本学刊》2006年02期
    [43]王玉宝《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J],《生产力研究》2009年06
    [44]陈晓莉《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经济效应》[J],《商业现代化》2006年6月
    [45]吴爱丽《浅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速迅猛的原因》[J],《商业现代化》2007年3月
    [46]杨海《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背景分析》[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47]郭国云《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J],《统计研究》2008年9月
    [49]魏东《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动因分析》[J],《东岳论丛》2005年9月
    [50]崔翠霞《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宏观经济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31期
    [51]《2003年至200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公报》中国商务部
    [52] Dunning.(1977). Trade, Loc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 and MNE:A search for an Eclectic Approach. The International Alloc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 London:Macmillan:395-418
    [53] 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09: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the Infrastructure Challenge
    [54] World investment report, Japan 1980-1989
    [55] Dunning,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and the Global Economy,Unwin Hyman published,1992
    [56] Paul,W.B., Japanese Multinationals in the Global Economy,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td.,UK,1997
    [57] Dunning,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and the Multinaional Enterprise: Unwin
    [58] UNCTAD, 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09. UN publication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