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虚拟养老”的困境与社会工作介入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呈现出老年人口规模大、老龄人口增长速度快、老龄化进程超前于社会发展等特点。如此庞大的老年群体所面临的养老问题,已成为中国社会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难题。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机构养老资源有限等原因,居家养老成为了老年人十分中意的一种养老方式。苏州市结合本地实际,探索了居家养老的新模式,将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与居家养老服务相结合,成立了虚拟养老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但养老院在服务提供的过程中因为资金、人员、管理等方面的原因,无法满足老年人交往、活动、学习方面的需求,陷入了服务供给困境。
     本文从社会工作角度,以社会工作专业理论和工作方法为指导,开展小组活动和社区活动,试图寻求解决虚拟养老院服务困境的方法。最后,评估并反思了社会工作介入虚拟养老的效果,强调社会工作的介入有利于养老服务水平的提升。
In recent years, the situation of Chinese aging population is increasingly serious; theelderly population is large in scale and growing fast while social development can notcatch up with the aging process. Pension issues has been a difficult problem which we haveto face with now.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short ofaged-nursing resource, most elder prefer to aged-care at home. Considering the localsituation, Suzhou combined modern electron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ith aged-care athome to develop a pattern of family endowment service and set up a new institution,named virtual nursing-home. Virtual nursing-home has made great social achievementswhile it can not meet the elders’ needs of social-contacting, activity-taking and learning.
     This article, based on social work professional concept and method, uses group workand community work to find out the key to the dilemma of virtual nuring-home. After that,this article evaluates the effects of social work intervention and emphasizes that socialwork will enhance the level of pension service.
引文
[1]刘维,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居家养老模式思考[J].理论与实践,2010(9).
    [3]陈军,居家养老:城市养老模式的选择[J].社会,2001(9).
    [4]李本公,关注老龄[M].华夏出版社,2007.阎青春,开展居家养老服务中的”位”[J].社会福利,2007(5).
    [5]赵立新,论社区建设与居家式社区养老[J].人口学刊,2004(3).
    [6]苏珊·特斯特(著),周向红,张小明(译),老年人社区照顾的跨国比较[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
    [7]矫扬,发展社区服务是实现居家养老的重要保证[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0(3).
    [8]许爱花,中国城市社区老年人养老模式反思[J].宁夏大学学报,2005(3).
    [9]蒋正华,中国老龄化现象及对策[J].求是杂志,2005(6).
    [10]张丽,养老福利服务的供给机制创新[J].西北人口,2005(3).
    [11]邬沧萍,实行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是历史的选择.全国家庭养老与社会化养老服务研讨会,1998(10).
    [12]贾晓九,日本的老年人社会福利事业[J].社会福利,2006(6).
    [13]穆光宗,家庭养老面临的挑战以及社会对策[J].中州学刊,1999(1).
    [14]杨福彬,“居家养老”模式升华“六化”战略清除发展障碍[J].银发世界,2003(6).
    [15]任炽越,城市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基本思路[J].社会福利,2005(1).
    [16]冯文娟,当前中国居家养老方式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17]徐新学,居家养老模式探索[J].理论学刊,2006(6).
    [18]孙泽宇,关于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问题与对策的思考[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2).
    [19]李丽君,新型养老服务模式的探索——对兰州市城关区“虚拟养老院”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改革与战略,2010(10).
    [20]张国平,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的新模式——以苏州沧浪区“虚拟养老院”为例[J].宁夏社会科学,2011(5).
    [21]卜谦祥.巣飞,虚拟养老院——对解决农村社区养老问题的有益探索[J].社会保障研究,2011(3).
    [22]孙泽红,城市高龄老人虚拟养老院服务模式研究[D].苏州大学,2012.
    [23]李颖,苏州沧浪区“邻里情”虚拟养老院实证研究[D].苏州大学,2009.
    [24]谭卫华,论居家养老服务中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介入[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8).
    [25]荆文凤,探索社会工作介入居家养老的具体模式[J].经济师,2011(3).
    [26]陈钟林,社会工作者在社区居家养老中的作用[J].新视角,2009(3).
    [27]张秀君,优势视角下社会工作对居家养老的介入[J].经济管理者,2010(21).
    [28]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9]徐永祥,社区工作[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0]何楠,增权理论与老年社会工作实务[J].法制与社会,2010(1).
    [1]刘维,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居家养老模式思考[J].理论与实践,2010(9).
    [2]高莹,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吉林大学,2012(4).
    [3]陈军,居家养老:城市养老模式的选择[J],社会,2001(9).
    [4]李本公,关注老龄[M].华夏出版社,2007.
    [5]赵立新,论社区建设与居家式社区养老[J].人口学刊,2004(3).
    [6]苏珊·特斯特(著),周向红,张小明(译),老年人社区照顾的跨国比较[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
    [7]矫扬,发展社区服务是实现居家养老的重要保证[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0(3).
    [8]许爱花,中国城市社区老年人养老模式反思[J].宁夏大学学报,2005(3).
    [9]蒋正华,中国老龄化现象及对策[J].求是杂志,2005(6).
    [10]张丽,养老福利服务的供给机制创新[J].西北人口,2005(3).
    [11]邬沧萍,实行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是历史的选择.全国家庭养老与社会化养老服务研讨会,1998(10).
    [12]贾晓九,日本的老年人社会福利事业[J].社会福利,2006(6).
    [13]穆光宗,家庭养老面临的挑战以及社会对策[J].中州学刊,1999(1).
    [14]杨福彬,“居家养老”模式升华“六化”战略清除发展障碍[J].银发世界,2003(6).
    [15]任炽越,城市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基本思路[J].社会福利,2005(1).
    [16]冯文娟,当前中国居家养老方式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17]徐新学,居家养老模式探索[J].理论学刊,2006(6).
    [18]孙泽宇,关于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问题与对策的思考[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2).
    [19]谭卫华,论居家养老服务中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介入[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8).
    [20]荆文凤,探索社会工作介入居家养老的具体模式[J].经济师,2011(3).
    [21]陈钟林,社会工作者在社区居家养老中的作用[J].新视角,2009(3).
    [22]张秀君,优势视角下社会工作对居家养老的介入[J].经济管理者,2010(21).
    [23]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4]徐永祥,社区工作[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5]何楠,增权理论与老年社会工作实务[J].法制与社会,2010(1).
    [26]阎青春,开展居家养老服务中的”位”[J].社会福利,2007(5).
    [27]张咏梅,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社会工作介入研究[J].西北大学,201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