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知识产权诉讼制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近年来,我国法院受理的知识产权案件数量不断攀升。与一般民事案件相比,知识产权案件具有显而易见的特殊性。例如,知识产权案件的管辖相对集中,通常由专门的知识产权审判庭甚至知识产权法院审理,案件审判组织相对特殊,不少国家采用五人组成的大合议庭;在专利案件民事侵权诉讼程序中,经常因当事人启动专利无效程序,而造成民事诉讼程序中止,所引起的突出问题是专利案件的诉讼效率低下,不利于保护权利人的合法利益;知识产权侵权纠纷中原告通常需要寻求诉前禁令制度救济权利;商业秘密案件的诉讼程序设计则大都需要考虑实体权利的保密问题等等。因此,很有必要在研究知识产权诉讼基础理论的特殊个性及域外知识产权纠纷解决制度的改革实践基础上,结合我国知识产权诉讼的审判实践,有针对性地深入探讨优化我国知识产权诉讼制度的具体方案。笔者希望能够在该研究领域作出一些有益的探索。
     全文除导论外,共分六章,基本内容如下:
     导论主要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的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创新四个方面的内容。在该部分,笔者首先提出了在我国知识产权诉讼中,存在知识产权案件的审理法院越来越多,专业性不强,司法不统一、等诸多问题。其次,阐述了选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理论意义方面,本文引入域外知识产权诉讼制度的最新理念,澄清我国知识产权诉讼理论和实践中关于知识产权法院的建构、技术法官的设置、不同审理组织的采用、诉前禁令制度的建构与完善、诉答程序制度的建构与完善以及商业秘密保持制度的建构与完善等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实践意义方面,本文为我国立法机关、司法机关改革知识产权诉讼制度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方案,并系统性的提出了建构我国知识产权诉讼制度的构想。再次,阐述了国内外有关知识产权诉讼的研究现状。最后,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点,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1)笔者在考察我国知识产权案件司法实践数据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司法审理资源的配置以及案源问题,提出在北京、上海、广东、重庆四个地方组建知识产权法院;提出了设置技术法官审理技术类的知识产权案件的方案;(2)提出了审理简单的知识产权案件采用独任制审理组织并适用简易程序,比较复杂的知识产权案件采用审理五人大合议制审理组织以及三人合议制与五人大合议制审理组织及适用程序的转换建构的思路;(3)系统性的提出了知识产权案件审理中的诉前禁令制度、诉答程序制度以及商业秘密保持制度的建构与完善构想。
     第一章知识产权诉讼的基础理论,主要对知识产权诉讼的基础理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以期为后文的研究提供和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在本章中,笔者首先从实体法角度探讨了知识产权的概念。知识产权是智力成果的概括性称谓,各类知识产权的共性特征是知识产权案件区别于其他民事案件的标准,但权利之间的个性特征对纠纷是否得到公正解决影响很大,本文分析了影响知识产权诉讼制度运行的主要因素,如权利取得的途径不同、权利专业性程度不同、权利受保护的期限不同以及权利救济不同等。然后,笔者以调解方式结案的知识产权案件为例,探讨了知识产权案件通过调解方式结案的不足之处,从诉讼的适用范围广、案件审理质量高以及示范性强等方面总结了知识产权纠纷诉讼裁决解决方式的重要性;接着,笔者对知识产权诉讼的概念、特征与类型进行了分析,论述了不同类型的知识产权案件因其复杂程度不同应当采用不同的审理组织并适用不同的审理程序。最后,笔者分析了知识产权诉讼的目的和功能,进一步阐明了知识产权诉讼制度改革的理论依据。
     第二章域外知识产权诉讼制度考察,主要对两大法系代表性国家的知识产权诉讼制度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比较,从而为我国知识产权诉讼制度的构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方案。在本章中,笔者分别考察了美、英等英美法系国家和德国、日本等大陆法系国家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知识产权诉讼制度,凸显了知识产权诉讼制度的特殊个性。半个世纪以来,各国(地区)针对知识产权案件审理的专业化、简化诉讼程序、技术事实难以查明以及知识产权司法程序保护难等问题进行了改革,采取的措施各有特点。如在美国,知识产权上诉案件统一由联邦巡回上诉法院管辖,专利侵权诉讼中确定了解释权利要求属于法律问题;在英国,专利纠纷统一由专利法院或郡专利法院管辖,法官在知识产权案件审理中的主导作用得到了加强;在德国,对于专利局的决定、专利无效与强制许可发生争议而诉讼至法院的,由独立的专利法院管辖,专利无效案件采用五人制的大合议制审理;在日本,知识产权案件的管辖也比较集中,并且对于复杂的案件,采用五人制的大合议制审理,东京知识产权高等法院配置了专门的技术调查官;在我国台湾地区,设立了独立的智慧财产法院专门审理知识产权案件,对于民事侵权中涉及专利无效的案件,由民事审判庭直接判断权利的有效性问题等。知识产权的特殊个性在世界范围内基本是相同的,这使得很多国家共同签订了一系列知识产权国际条约;各国(地区)对知识产权诉讼制度所作改革,也有很大程度的相似性。本章考察并比较域外知识产权诉讼制度改革的目的是分析我国知识产权诉讼制度的缺陷,为我国知识产权诉讼制度改革提供决策建议。
     第三章我国知识产权诉讼制度的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分析。在本章中,笔者首先分析了我国知识产权案件审理主体的现状与问题,主要从知识产权案件的审理法院、审理法官、知识产权民事侵权诉讼中涉及到权利异议的审理主体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审理主体过多会出现司法不统一、办案质量不高、程序延迟等问题;然后,笔者讨论了我国知识产权案件审理组织的现状与问题,认为知识产权案件的审理千篇一律地采用三人合议制,不利于庭审效率的提高,且复杂案件的争议事实也不能得到有效查实。接着,笔者探讨了知识产权案件审理中涉及的“二元”审理模式和“三审合一”审理模式,分析了“二元”审理模式产生的原因及存在增加当事人诉讼成本、不利于知识产权权利救济等缺陷;这部分笔者还分析了解决知识产权纠纷民事、行政、刑事诉讼程序之间存在的根本性区别,总结了知识产权案件“三审合一”审理模式存在的缺陷。最后笔者针对知识产权侵权无法得到有效制止的现状,探讨了我国诉前禁令相关法律规定在程序保障、权利保护、程序救济等方面存在的缺陷;论述了我国诉答程序方面不合理的零散法律规定对知识产权案件审理所造成的诸多负面影响;阐明了现行商业秘密案件审理程序不利于商业秘密实体权利保护的诸多不合理之处。
     第四章我国知识产权诉讼制度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在本章中,笔者首先从提高知识产权诉讼效率、实现知识产权诉讼司法公正、降低知识产权诉讼成本以及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等方面论述了我国知识产权诉讼制度改革的必要性。然后,笔者分析了域外有关知识产权诉讼制度的特色以及可借鉴性,并建议从立法和司法两个层面来推进知识产权诉讼制度的改革。笔者还从结合我国科技、政治、法律文化、司法资源的现实状态角度分析了我国知识产权诉讼制度改革的可行性。
     第五章我国知识产权案件审理主体及审理组织的改革构想。在本章中,笔者首先提出了建构我国知识产权法院和设置技术法官的改革构想。在分析了学者已有研究成果及大量实证数据支持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在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重庆市四个地方设立知识产权案件一审法院;针对知识产权诉讼中的技术争议焦点问题,笔者认为,受案法院应当配备技术法官来审理技术类的知识产权案件。然后,笔者提出了应当根据知识产权案件的不同种类来确定不同的审理组织,并适用不同的庭审程序。具体而言,简单的知识产权案件可以采用独任制组织并适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复杂的知识产权案件则应当采用五人制大合议制审理,其他普通难度的知识产权案件则可以采用三人制合议庭审理。
     第六章我国知识产权案件审理模式及特殊审理程序的改革构想。在本章中,笔者首先分析了知识产权民事诉讼中存在的交叉程序,其解决的是民事纠纷,救济的是民事利益,认为改革知识产权案件“二元”审理程序已经具备了基础性的条件,提出了在民事诉讼中可以直接判定知识产权权利有效性的裁判方案。然后,笔者根据知识产权容易受到侵犯、损失的利益难以弥补、救济情况紧急等特点,并考虑到法院错误签发诉前禁令命令的可能性,主张通过完善诉前禁令法律文书的送达方式、听证程序来建构诉前禁令制度的审查程序,针对存在被申请人对法院签发诉前禁令不服的情况,提出了可以向上级法院申请复议的救济方案;根据知识产权权利人维权经验相对丰富、经济基础较好等条件,并考虑到知识产权案件案情的复杂性、专利权的推定有效性等因素,主张在我国知识产权诉讼中从完善诉答文书的格式、确立答辩失权制度等方面系统地建构诉答程序制度;针对商业秘密容易泄密的实体权利特点,主张在我国知识产权诉讼中从涉密诉讼请求的判定、涉密诉讼证据的举证与质证、涉密诉讼的裁判过程、涉密诉讼裁判文书的表述、涉密诉讼法律文书的存放与归档、涉密诉讼上诉审查内容等方面系统地建构商业秘密保持制度。
The number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hereafter referred to "IP") cases accepted and heard by the Chinese courts has been growing continuously in recent years. Compared with general civil litigation, IP litigation has obvious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For example, IP cases are usually subject to the exclusive jurisdiction of specialized IP tribunals or IP courts, and in some countries arbitrated by a panel of five judges. Patent rights infringement proceedings are usually suspended due to the patent invalidating procedures initiated by the defendants, which directly leads to low efficiency in the judicial process and inadequate protection of the rights of the patent owner. Where IP rights are infringed, the plaintiff often needs to seek pre-trial injunctions to protect his IP rights in the judicial practice. As one category of IP cases, commercial secret litigations require considerations of confidentiality to protect the substantive rights in the choice of litigation procedure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discuss the improvement of the IP litigation system China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basic theories of IP litigations and the reform practices conducted in other countries and jurisdictions, while taking the realities and current practice in China into consideration. The author wishes to make some meaningful explorations on this subject.
     This essay, besides the introduction section, consists of six chapters. The basic contents of each chapter are as follows:
     The introduction section contains four parts:putting forward the issue, discussing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status quo of studies and researches on this issue and method and innovation in study and research. In the part of putting forward the issue,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in IP litigation, the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courts handling IP litigation is also aggravating the problem of conflicting judgments and decreasing the quality of judgments. In the part of discussing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the author expounds on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On the theoretical aspect, this essay introduces the latest theories of IP litigation in other jurisdictions and clarifies certain misunderstandings in IP litigation theories and practices in China, including misunderstandings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IP courts, the position of technical judges, the use of different trial organization, the 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pre-trial injunc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leading and defense system and the protection of commercial secrets. On the practical aspect, this essay provides precedents and plans that can be taken as reference by legislation bodies and the judicial system in China, and raises the systematic scheme to improve the Chinese IP litigation system. In the part of the status quo of studies and researches, the author introduces the status quo of studies and researches in and outside of China. At last, in the part of method and innovation in study and research, the author expounds on the method of research and innovating points of this essay. The innovations are shown in several aspects:(1) the author reviews the data of IP litigation practices in China and considers the allocation of judicial resources based on the number of cases in different geographical areas, and proposes to establish IP courts in Beijing, Shanghai, Guangdong and Chongqing as well as plan to establish the position of technical judges for the adjudication of technical cases;(2) the author proposes the use of single judge for simple IP cases and the use of five-judge panels for complicated IP cases, which will result in three separate trial organization methods and procedures in IP litigations, i.e., the single judge method, three-judge method and five-judge method for simple, normal and complex IP cases, respectively; and (3) the author systematically proposes scheme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r improvement of the pre-trial injunctions, pleading and defense and protection of commercial secrets systems.
     The first chapter systematically discusses the basic theories of IP litigation to set up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study and discussion in subsequent chapters. It begins with discussion of the concept of IP rights from the view of substantive law. IP is the general appellation of intellectual achievements. The common features of various IP rights distinguish IP rights from other civil rights, but the various IP rights also have distinctive features among themselves, which may affect the outcomes of disputes. Thus this essay intends to find out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IP litigation system, including the difference in the methods to obtain the IP rights, the professional level of the IP rights, the protection period of the IP rights and the remedies for different IP rights. Secondly, by studying some sample cases that are settled through mediation,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deficiencies to settle IP cases by mediation and confirms the importance of resolving IP cases by court judgments on the aspects of scope of application of the judgment, the quality of the litigation process and exemplary effect of judgments. Thirdly, after studying connotations, features and types of different types IP cases, this essay finds out that the different types of IP cases should be tried with different trial organization and different trial procedures due to the different complexity of each type of IP rights. Finally, the purposes and functions of IP litigation are analyzed so as to provide a more solid theoretical basis in IP litigation system reform.
     The second chapter is a review of IP litigation systems in other jurisdictions, especially those in the representative countries of the common law system and the continental law system,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IP litigation system in China. In this chapter, the author mainly explores and introduces the systems of IP litigations with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in common law system counties like the United States and Britain, and in continental law system counties and jurisdictions like Germany, Japan, and Taiwan, China. For nearly half a century, different measures have been taken with regard to the reform on the specialization of IP litigation cases, simplification of litigation procedures, reducing difficulties in the verifications of technical facts and the protections of IP rights in judicial procedures in these countries and jurisdictions. For example, in the United States, appeals of IP rights cases are subject to the jurisdiction of Federal Circuit Courts, and the IP infringement litigations confirm that the demand for explanations of rights is a legal matter. In Britain, patent disputes are subject to the exclusive jurisdiction of patent courts, and the role of the judges is reinforced in trials of IP cases. In Germany, the disputes arising out of decisions made by the Patent Bureau, the invalidation of patents and the compulsory grant of patents are subject to the jurisdiction of independent patent courts, and the invalidation of patents shall be heard by a panel of five judges. In Japan, IP cases are also heard in special courts, and a panel of five judges will be assigned to complex cases. The High IP Court of Tokyo is equipped with technical investigation officers. In Taiwan, China, independent courts of IP rights are set up for IP rights cases. With regard to the invalidation of patents involved in civil tort cases, the civil court shall decide the validity of the patent. The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of IP rights are generally the same around the world, and therefore many counties concluded a series of international IP rights treaties. There are substantial similarities of the reform of IP litigation systems carried out in different counties and jurisdictions. The aim of studying such reform in other counties and jurisdictions is to analyze the deficiencies of the IP litigation system in China, and to make proposals on the reform of the IP litigation system in China.
     The third chapter is a review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s and problems in the IP litigation system in China. The first section analy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s and problems of trial bodies in IP litigations in China, including the court and judges of IP cases, and the trial bodies in civil tort cases involving objections on the validity of IP rights. The first section concludes that the diversified trial bodies in IP rights litigations will lead to deviating judicial understandings on the same issues, unprofessional judgments and delays in procedures. The second section discus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s of trial organization in IP cases and concludes that the trial of all IP litigations with a panel of three judges without exception impairs trial efficiency, and hinders the verification of disputed facts in complex cases. The third section discusses the "dual" model used in IP litigations and the "unification of triple trials" model, and analyses the origin and defects of the "dual" model, which increases the costs of litigation for the parties and is adverse to the protection of IP rights. This section also analys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ivil, administrative and criminal procedures, and points out the defects of the "unification of triple trials" model. The fourth section points out that so far there are no effective measures to stop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infringements on IP rights in China, and it explores the defects existing in court procedures, rights protections and remedies in the provision of pre-trial injunction in China. This section also elaborates on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the current pleading and defense procedures in the trial of IP cases, and it further points out the unreasonable aspects of the sporadic trial procedures in commercial secrets cases regarding the protection of the substantive rights of commercial secret owners.
     The fourth chapter elaborates on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the reform of the IP litigation system in China. The first section elaborates on the necessity of the reform of the IP litigation system from the aspects of improving efficiency in IP litigations, realizing judicial justice, reducing IP litigation costs and implementing the national IP strategy. The second section expounds that the reforms carried out in foreign counties and jurisdictions could be used as reference for China, proposes that the reform shall be promoted from both legislative and judicial aspects, and analyzes the realities of technology, politics, legal cultures, judicial resources of China with the conclusion that it is feasible to carry out the reform of the IP litigation system in China.
     The fifth chapter puts forward the reform scheme of the trial body and trial organization of IP litigations in China. The first section proposes the scheme of setting up specialized courts of IP rights and allocating technology judges. The author hereby proposes that courts of first instance be set up in Beijing, Shanghai, Guangdong and Chongqing based on previous researches and comprehensive empirical statistics. As to the technical issues of IP rights, judges with technical knowledge shall be allocated to hear IP rights cases. The second section puts forward the suggestion that different kinds of IP rights cases should be handled by different trial bodies and with different hearing procedures, for example, simple IP rights cases can be adjudicated by a single judge, normal ones can be adjudicated by a three judges, while complicated ones can be adjudicated by a panel of five judges so as to achieve justice and improve efficiency at the same time.
     The sixth chapter puts forwards the reform scheme of the trial model and special trial procedures of IP rights cases. The first section analyzes IP rights validity issues in civil cases, and suggests that there are adequate basis for the reform of "dual" model trial of IP rights disputes and that IP rights validity issues should be decided directly by the courts in civil litigations, because the dispute to be resolved is a civil dispute and the right to be protected is a civil right. In the second section, considering the vulnerability of IP rights to infringements, the difficulty in making up for the losses, the urgency in the need for remedies, and the possibility of the courts erroneously granting pre-trial injunctions, the author suggest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review scheme to supervise the issuance of pre-trial injunction orders by regulating the serving of pre-trial injunction orders, establishing a hearing procedure and establishing an appeal procedure to a higher court if the party against whom the injunction order objects to it.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experience that IP rights owners accumulates, the financial status of IP rights owners and also in consideration of the complexity of IP cases and the assumption of validity of patents,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suggestion that a pleading and defense procedure shall be systematically established in IP rights litigation by improving the forms used in the pleading and defense procedure and the affirmation of waiver of rights principles in pleading and defense. This section also puts forward the scheme of establishing systematic protection of commercial secret in IP litigation procedures due to the easiness of disclosure of commercial secrets, in different phases of a trial including the decision on whether a pleading requires confidentiality, the production and questioning of evidence, the hearing process, the method of expression in litigation documents, the filing and archiving of litigation documents and the appellate procedure with regard to commercial secrets cases.
引文
①参见最高人民法院:《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2010年)》,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11-04/19/c_121322601.htm(新华网),访问日期:2012年1月29日。
    ②[德]拉德布鲁赫著:米健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第120页。
    ① Mark Perry, From Pasteur to Monsanto:approaches to patenting life in Canada, See Ysolde Gendreau, An Emerg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Paradigm:Perspectives from Canada,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2008, p.67.
    ①参见熊诵梅、许政贤:《“我国”建立智慧财产法院之可行性与问题》,http://www.wtocenter.org.tw/SmartKMS/fileviewer?id=40910,访问日期:2011年11月20日。
    ①参见吴汉东主编:《中国知识产权制度评价与立法建议》,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第460-468页。
    ②参见胡淑珠:《试论知识产权法院(法庭)的建立——对我国知识产权审判体制改革的理性思考》,载《知识产权》2010年第4期。
    ③张玲著:《日本专利法的历史考察及制度分析》,人民出版社,2010年6月第1版,第306页。
    ④参见章武生:《民事简易程序中的公正与效率》,载《诉讼法学研究》2002年第2期;章武生:《简易程序与民事纠纷的类型化解决》,载《法学》2002年1期;章武生:《我国民事简易程序之重构》,载《中外法学》2002年5期;章武生:《民事简易程序比较研究》,载《现代法学》2003年1期。
    ①参见吴汉东主编:《中国知识产权制度评价与立法建议》,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第464页。
    ②肖建国:《论诉前停止侵权行为的法律性质》,载《法商研究》2002年第4期。
    ③姚颉靖、陈剑锋:《浅析知识产权诉前禁令制度的不足与完善》,载《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④汤维建认为:无论被告是否有律师代理,答辩失权都是大势所趋。参见汤维建:《答辩失权是大势所趋》,http://oldfyb2009.chinacourt.org/public/detail.php?id=81930(人民法院报网站),访问日期:2012年4月4日。
    ⑤傅郁林主张在被告有律师代理的诉讼案件中实行答辩失权制度,而在其他案件中则还是萧规曹随,不加变动。参见傅郁林:《答辩失权的基础性问题》,载《人民法院报》2005年4月13日。
    ⑥参见沈强:《TRIPS与商业秘密民事救济制度比较研究》,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第229-232页。
    ⑦参见蒋红莲:《商业秘密法律救济制度研究——以美、德、日及TRIPS相关法律为参照》,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第三至五章。
    ⑧参见崔明霞、彭学龙:《商业秘密“不可披露”原则初探》,载《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①[古希腊]柏拉图著:《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8月第1版,第30页。
    ②对于知识产权的无效性,已经形成了统一的认识。参见Tanya Aplin and Jennifer Davis,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Text, Cases, and Materials, FIRST ED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9, p.2.
    ③f德]康德:《康德著作全集(第6集)》,李秋零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2月第1版,第252页。
    ④[德]康德:《康德著作全集(第6集)》,李秋零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2月第1版,第239页。
    ⑤[德]康德:《康德著作全集(第6集)》,李秋零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2月第1版,第263页。
    ⑧ N. E. SIMMONDS, CENTRAL ISSUES IN JURISPRUDENCE:JUSTICE, LAW AND RIGHTS, Second Edition, Sweet & Maxwell Limited,2002, p.258.
    ⑦[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3月修订第3版,第70页。
    ①吴汉东:《知识产权基本问题研究(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版,第3页。
    ②See J.A.L STERLING, WORLD COPYRIGHT LAW 9-13(2003).
    ③Talwar Sabanna,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n WTO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Serials Publications,2010, p114.
    ④我国台湾地区将称知识产权为“智慧财产权”。
    ⑤郑成思:《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1月第2版,第3页。
    ⑥郑成思:《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1月第2版,第5页。
    ⑦《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第2条第(8)项“知识产权”包括:1.关于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权利;2.关于表演艺术家的演出、录音和广播的权利;3.关于人们努力在一切领域的发明的权利;4.关于科学发现的权利;5.关于工业品式样的权利;6.关于商标、服务商标、厂商名称和标记的权利;7.关于制止不正当竞争的权利;8.以及在工业、科学、文学或艺术领域里一切其他来自知识活动的权利。《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第1条[本联盟的建立;工业产权的范围]:1.适用本公约的国家组成联盟,以保护工业产权。2.工业产权的保护对象有专利、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商标、服务标记、厂商名称、货源标记或原产地名称和制止不正当竞争。3.对工业产权应作最广义的理解,不仅应适用于工业和商业本身,而且也应同样适用于农业和采掘业,适用于一切制成品或天然产品,例如:酒类、谷物、烟叶、水果、牲畜、矿产品、矿泉水、啤酒、花卉和谷类的粉。4.专利应包括本联盟国家的法律所承认的各种工业专利,如输入专利、改进专利、增补专利和增补证书等。《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第]条第2款规定,“为本协定目的,‘知识产权’一词指列入第二部分第1-7节的所有知识项目”,这些项目是:1.版权及邻接权;2.商标权;3.地理标志权;4.工业品外观设计权;5.专利权;6.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7.信息秘密专有权。
    ①郑成思:《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1月第2版,第5-6页。
    ②刘春田主编:《知识产权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第4版,第5页。
    ③郑成思:《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1月第2版,第8页。
    ④郑成思:《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1月第2版,第8页。
    ⑤参见冯晓青主编:《知识产权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第2版,第10-18页。
    ⑥知识产权是一种私有财产权利,笔者也持这一观点。还可以参见李明德主编:《知识产权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29页。
    ⑦参见吴汉东:《知识产权基本问题研f究(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2版,第9、21-30页。
    ⑧参见郑成思:《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1月第2版,第9-19页。
    ①《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第二部分第1节至第7节的内容依次是:第1节:版权和相关权利、第2节:商标、第3节:地理标识、第4节:工业设计、第5节:专利、第6节: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第7节:对未披露信息的保护(商业秘密)。
    ②参见WTO官方网站:http://www.wto.org/english/thewto_e/whatis_e/tif_e/org6_e.htm,访问时间:2011年11月14口。
    ③ Michael A. Gollin, Gwen Hinze and Tzen Wong, Scenanrio planning on the futur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Literature review and implications for human development, See Tzen Wong, Graham Dutfie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Human Development:Current Trends and Future Scenario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1, p.329.
    ④[德]康德著:《康德著作全集(第6集)》,李秋零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2月第1版,第267页。
    ①李明德主编:《知识产权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第91页。
    ②齐爱民、朱谢群主编:《知识产权法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2月第1版,第417页。
    ③ Ed Baden-Powell, Alasdair Bleakley, Jerrey Eneberi,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Media Law Companion, Fourth Edition, Bloomsbury Professional,2010, p.97.
    ①李明德主编:《知识产权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第75页。
    ②参见《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第]条,《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第1节第12条。
    ①李明德主编:《知识产权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5月版第1版,第171页。
    ②李颖怡主编:《知识产权法》,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第94页。
    ③徐听著:《迈向社会和谐的纠纷解决》,中国警察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第23页。范愉、李浩著:《纠纷解决——理论、制度与技能》,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第1版,第21页。
    ①何文燕、廖永安著:《民事诉讼理论与改革的探索》,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第76页。
    ②何文燕、廖永安著:《民事诉讼理论与改革的探索》,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第76页。
    ③邵明著:《民事诉讼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第7页。
    ①本部分主要讨论知识产权纠纷通过司法机关进行的公力救济。
    ②[德]康德著:《康德著作全集(第6集)》,李秋零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2月第1版,第308页。
    ③章武生:《程序保障:司法公正实现的关键》,载《中国法学》2003年第1期。
    ④ LEE EPSTEIN, THOMAS G. WALKER, CONSTITUTIONAL LAW FOR A CHANGING AMERICA:Rights, Liberties, and Justice, CQ Press,2010, p.578.
    ⑤ Lord Hope of Craighead, In Law, Is Procedure Really That Important?, Juridical Review 149,2010.
    ④章武生:《论民事再审程序的改革》,载《法律科学》2002年第1期。
    ①邵明著:《民事诉讼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第7页。
    ①[意]密拉格利亚著:《比较法律哲学》,吴泽炎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380页。
    ①2002年9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2004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制定《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2006年11月,全国政法工作会议指出,构建以人民调解为基础,加强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三种调解手段相互衔接配合的大调解工作体系;2007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发挥诉讼调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积极作用的若干意见》总结各地诉讼调解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做法,提出了“充分发挥各级人民法院诉讼调解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创造性地开展诉讼调解工作”的要求;2009年3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人民法院第三个五年改革纲要(2009-2013)》,提出要“建立健全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加强诉前调解与诉讼调解之间的有效衔接,完善多元纠纷解决方式之间的协调机制,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2009年7月召开的全国法院调解工作经验交流会要求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原则,推动人民法院调解工作的新发展。2009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经过中央批准,公布了《关于建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若干意见》,鼓励行政机关、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参与纠纷解决,完善诉讼活动中多方参与的调解机制;2010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进一步贯彻“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原则的若干意见》;2010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调解法》;2011年5月,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公安部等16个中央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的指导意见》。参见:齐树洁《调解优先与诉权保证》,载董开军、张卫平、俞灵雨主编:《民事诉讼法修改重要问题研究·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2011年卷)》,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第1版,第197-198页。
    ②张卫平:《诉讼调解:时下态势的分析与思考》,载《法学》2007年第5期。
    ③参见《焦作中院知识产权案件调解率达100%》,http://old.chinacourt.org/html/article/200904/21/353778.shtml(中国法院网),访问日期:2012年3月12日。
    ①参见《天津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2010年)》,http://tjfy.chinacourt.org/public/detail.php?id=15584 (天津法院网),访问日期:2012年3月12日。
    ②参见《天心区法院近八成知识产权审判案件调解结案》,http://hunanfy.chinacourt.org/public/detail.php?id=46154(湖南法院网),访问日期:2012年3月12日。
    ③李浩:《论调解不宜作为民事审判权的运作方式》,载《法律科学》1996年第4期。
    ④李浩:《论调解不宜作为民事审判权的运作方式》,载《法律科学》1996年第4期。
    ⑤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民事调解书,案件编号:(2009)沪二中民五(知)初字第180号。
    ①参见何文燕、廖永安著:《民事诉讼理论与改革的探索》,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第87-89页。
    ②参见马永伟:《浅析我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面临的问题和对策》,载《民事诉讼法学专论——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2008年卷)》,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第1版,第133页。
    ①参见王亚新著:《对抗与判定——日本民事诉讼的基本结构》,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第2版,第192-195页。
    ②徐昕著:《迈向社会和谐的纠纷解决》,中国警察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第57页。
    ③表现为纠纷解决依据不周延性与滞后性、纠纷解决过程可预测性差、纠纷解决机制不健全。
    ④参见倪静:《知识产权诉讼外解决机制研究》,厦门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第37-56页。
    ①刘友华著:《知识产权纠纷非诉解决机制研究——以调解为考察中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第1版,第42-52页。
    ②参见章武生、吴泽勇:《论民事诉讼的目的》,载《中国法学》1998年第6期。
    ③[美]乌戈·马广:《比较法律经济学》,沈宗灵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l版,第2页。
    ④参见倪静:《知识产权诉讼外解决机制研究》,厦门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第37-39页。
    ⑤参见章武生、吴泽勇:《论民事诉讼的目的》,载《中国法学》1998年第6期。
    ⑥ Lisa Vanhala, MAKING RIGHTS A REALITY?:Disability Rights Activists and Legal Mobiliz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1, p.248.
    ①陈桂明:《诉讼公正与程序保障——民事诉讼程序优化的法哲学探讨》,载《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1995年第5期。
    ②参见张卫平著:《民事诉讼:关键词展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第334页。
    ③小岛武司、伊藤真编:《诉讼外纠纷解决法》,丁婕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第211页。
    ④徐泽春、阎芳、郭巧云编:《刑事诉讼法》,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版,第2贝。
    ①参见谭兵主编:《民事诉讼法》,法律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4页。
    ②之所以称“知识产权有关的权利”,是因为在知识产权诉讼中,如权属纠纷诉讼,其争议焦点不是权利本身,而是关于权利归属存在争议,这样的纠纷实际上是民事合同纠纷,但是,我国司法实践中,将这类案件归为知识产权案件。而在美国,这类案件不属于知识产权案件。
    ③于宏:《英美法上权利与救济关系初探》,载《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④[美]艾森伯格著:《普通法的本质》,张曙光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第13页。
    ⑤“诉讼权利”、“诉权”或“诉讼权”也可以理解为宪法上的概念,在日本,宪法明确称之为“接受裁判权”;在我国台湾地区,“台湾地区宪法”称之为“诉讼权”;也有称之为“接近法院的权利”、“请求法院审判的权利”等。参见刘敏著:《裁判请求权研究——民事诉讼的宪法理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第18页。
    ①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第33页。
    ②齐爱民、朱谢群主编:《知识产权法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2月第1版,第425页。
    ①李峰:《知识产权诉讼特别程序制度的构建》,载陈桂明、田平安主编:《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2009年卷)》,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第1版,第119页。
    ②Black's Law Dictionary, West,8thed,2004, p.800.
    ③董晓敏:《论知识产权诉讼中的临时禁令》,载《法律适用》2008年第7期。
    ④肖建国:《论诉前停止侵权行为的法律性质》,载《法商研究》2002年第4期。
    ⑤肖建国:《论诉前停止侵权行为的法律性质》,载《法商研究》2002年第4期。
    ⑥肖建国:《论诉前停止侵权行为的法律性质》,载《法商研究》2002年第4期。
    ①刘上国:《类型化与民法解释》,载《法学研究》2006年第6期。
    ②刘友华著:《知识产权纠纷非诉解决机制研究——以调解为考察中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第1版,第87页。
    ①李显东主编:《知识产权纠纷法律解决指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184页。
    ②李明德主编:《知识产权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第438页。
    ①参见李显东主编:《知识产权纠纷法律解决指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275页。
    ①夏征农主编:《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第758页。
    ②法院受理的专利案件的种类,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第1条。
    ③专利案件纠纷中,如专利的类型是外观设计,笔者认为争议焦点不涉及技术判断。
    ④不服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行政复议决定案件,部分涉及技术判断,如有关专利申请中的新颖性、创造性或无效的复议决定;部分不涉及技术判断,如地方专利管理部门就假冒专利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
    ⑤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
    ①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案件有关管辖和法律适用范围问题的解释》第1条。
    ②实践中,植物新品种案件发生率并不高。人民法院受理的植物新品种纠纷的种类包括:(一)是否应当授予植物新品种权纠纷案件;(二)宣告授予的植物新品种权无效或者维持植物新品种权的纠纷案件;(三)授予品种权的植物新品种更名的纠纷案件:(四)实施强制许可的纠纷案件;(五)实施强制许可使用费的纠纷案件;(六)植物新品种申请权纠纷案件;(七)植物新品种权权利归属纠纷案件;(八)转让植物新品种申请权和转让植物新品种权的纠纷案件;(九)侵犯植物新品种权的纠纷案件;(十)不服省级以上农业、林业行政管理部门依据职权对侵犯植物新品种权处罚的纠纷案件;(十一)不服县级以上农业、林业行政管理部门依据职权对假冒授权品种处罚的纠纷案件。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植物新品种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
    ③参见《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第6条。
    ①章武生、吴泽勇:《论民事诉讼的目的》,载《中国法学》1998年第6期。
    ②[日]高桥宏志著:《民事诉讼法:制度与理论的深层分析》,林剑锋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2页。
    ③谭兵主编:《民事诉讼法》,法律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9页。
    ④[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3月修订第3版,第28页。
    ⑤[古希腊]柏拉图著:《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8月第1版,第7页。
    ⑥陈桂明:《诉讼公正与程序保障——民事诉讼程序优化的法哲学探讨》,载《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1995年第5期。
    ①夏征农主编:《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第1656页。
    ②江涛:《民事诉讼效率研究》,复旦大学2011年博士论文,第23-24页。
    ③参见凌永兴:《民事司法改革中的诉讼效率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0-11页;张晓茹:《多种法律关系引起的纠纷与诉讼程序的适用》,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孙文波:《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价值取向及基本思路》,载《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
    ④参见汤维建:《论司法公正的保障机制及其改革》,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宋高初:《论刑事诉讼效益》,载《学术交流》2004年第3期。
    ⑤李浩:《论举证时限与诉讼效率》,载《法学家》2005年第3期。
    ①[意]莫诺·卡佩莱蒂等:《当事人基本程序保障权与未来的民事诉讼》,徐昕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第45页。
    ②[日]谷口平安:《程序的正义与诉讼》,王亚新、刘荣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5页。
    ③[美]乌戈·马广:《比较法律经济学》,沈宗灵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第2页。
    ④江涛:《民事诉讼效率研究》,复旦大学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第63页。
    ⑤ A. A. S. Zuckerman, A Reform of Civil Procedure:Rationing Procedure Rather Than Access to Justice, Journal of Law and Society, Vol.22, No.2,1995.
    ①参见夏征农主编:《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第580页。
    ②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案件编号:(2007)杭民三初字第108号,http://news.ifeng.com/mainland/200812/1222_17_934385.shtml(凤凰资讯网),访问日期:2012年1月29日。
    ③《国内最大知识产权赔偿案未了局》,http://www.sipo.gov.cn/ztzl/ndcs/zscqxcz/2011ipweek/case2011/201104/t20110419_598913.html(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访问日期:2012年1月29日。
    ① Ralph S. Brown.Civil Remedies for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vasions:Themes and Variation.55 Law & Contemp. Probs. 46(1992).
    ②参见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案件编号:(2011)浦民三(知)初字第520号。
    ①参见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案件编号:(2011)浦民三(知)初字第520号。
    ①笔者在本部分主要就各国(地区)知识产权诉讼制度改革的主要特色进行了考察,对各国(地区)的考察内容有所不同,但这些内容基本都是我国知识产权诉讼中存在的问题。
    ②参见28U.S.C.§1338(a).
    ③参见28U.S.C.§1338(b).
    ④参见曾陈明汝著:《两岸暨欧美专利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第248页。
    ①张玉瑞、韩秀成:《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体制改革》,国家知识产权局重点课题,第52页。http://www.ip99.org/d585.htm,访问日期:2012年3月28日。
    ② O'Hearn,Timothy J.,Patent Law Reform via the Federal Courts Improvement Act of 1982:The Transformation of Patent ability Jurisprudence,17 AkronL.Rev.453(1983-1984).
    ③ Joel Davidow, Patent-Related Misconduct Issues In U.S. Litig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0, p.140.
    ④ 28U.S.C.A.§1295.
    ⑤参见U.S. TRADEMARKLAW §2.145.
    ①参见U.S.TRADEMARKLAW §21(15U.S.C.§1071).
    ②参见U.S.TRADEMARKLAW §37(15U.S.C.§1119).
    ③参见刘尚志等著:《美台专利诉讼——实战与裁判解析》,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4月初版,第55页。
    ④表格来源于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官方网站:www.cafc.uscourts.gov/images/stories,访问日期:2011年10月13日。
    ①数据来源于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官方网站:www.cafc.uscourts.gov/images/stories,访问日期:2011年10月13日。
    ② Hugh C Hansen,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and Policy, VOLUME 11, Harting Publishing,2010, p.43.
    ③ Hugh C Hansen,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and Policy, VOLUME 11, Harting Publishing,2010, p.47.
    ④ Manual for Complex Litigation §33.1(4ded.2004)
    ⑤参见FED.R.CIV.P.26.
    ⑥ Michael M. Murrray, Understanding the Challenges of Protecting and Enforcing IP in a Global Marketplace, See INTERNATIONAL IP ISSUES AND STRATEGIES, Thomson Reuters/Aspatore,2009, p.112.
    ①参见FED.R.CIV.P.42(b).
    ② Markman v.Westview Instruments, Inc.,517 U.S.370(1996).
    ③刘尚志等著:《美台专利诉讼——实战与裁判解析》,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4月初版,第255页。
    ④参见刘尚志等著:《美台专利诉讼——实战与裁判解析》,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4月初版,第228页。
    ⑤ Jack Stark, Series Editor, Judicial Jurisdiction:A Reference Guide to the United States Constitution, Patirick Baude, 2007,p.78.
    ①28U.S.C.§1367.
    ② David D.Siegel, The 1990 Adoption of§1367, Codifying "Supplemental" Jurisdiction, COMMENTARYON 1988 REVISION,(AddedPub.L.101-650,TitleⅢ,§310(a), Dec.1,1990,104Stat.5113.)
    ③ Robert A. Carp, Ronad Stidham, Kenneth L.Manning, Judicial Process in America,8TH EDITION, CQ Press,2011, p.20.
    ④ O'Hearn, Timothy J., Patent Law Reform via the Federal Courts Improvement Act of 1982:The Transformation of Patentability Jurisprudence,17 Akron L. Rev.453 (1983-1984).
    ⑤ STEPHEN N. SUBRIN, MARTHA L. MINOW, MARK S. BRODIN, THOMAS O. MAIN, CIVIL PROCEDURE: Doctrine, Practice, and Context, Third Edition, Aspen Publishers,2008, p.763.
    ①参见刘尚志等著:《美台专利诉讼——实战与裁判解析》,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4月初版,第169页。
    ①张福森主编:《各国司法体制简介》,法律出版社,2006年3月第2版,第45-46页。
    ②本文所论述的英国民事诉讼体系,是指英格兰与威尔士的相关制度。
    ③治安法院是刑事法院的初审法院,但对于很小一部分的民事案件,如颁发许可证、非诉离婚以及分居、非诉未成年人的监护、青少年保护令等。参见张福森主编:《各国司法体制简介》,法律出版社,2006年3月第2版,第48页。
    ④大法官庭也可以称为衡平法庭(Chancery Division)。
    ⑤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小组编:《美英德法四国司法制度概况》,韩苏琳编译,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第252-257页。
    ⑥齐树洁主编:《英国民事司法改革》,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第54页。
    ⑦英国1999年《民事诉讼规则》,体现了几个特色:一是统一了高等法院和郡法院的诉讼规则;二是加强了法院对诉讼程序的干预;三是有效地防止诉讼过分延迟;四是严格控制诉讼费用;五是鼓励当事人采用ADR解决纠纷。参见齐树洁、冷根源:《英国民事诉讼规则(1998)述评》,载《法学家》2001年第2期。
    ①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以及北爱尔兰等的司法体系存在差别,本文论述英格兰与威尔士的民事司法体系。Pegram,John B. Should There Be a U.S.Trial Court with a Specialization in Patent Litigation; 82 J.Pat.&Trademark Off. Soc'y774 (2000).
    ② Pegram,John B. Should There Be a U.S.Trial Court with a Specialization in Patent Litigation; 82J.Pat.&Trademark Off. Soc'y775 (2000)..
    ③资料来源于:http://uniblogger.com/en/Patents_County_Court,访问时间:2011年11月7日。
    ④2009年郡专利法院的名称变更为郡知识产权法院,审理与知识产权有关的案件。http://www.judiciary.gov.uk/you-and-the-judiciary/going-to-court/county-court/patents-county-court(英国司法局网站),访问日期:2011年11月7日。
    ⑤徐昕译:《英国民事诉讼规则》,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第752页。
    ⑥徐昕译:《英国民事诉讼规则》,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第767页。
    ⑦徐昕译:《英国民事诉讼规则》,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第753页。英国民事诉讼改革最重要的措施,是法院根据诉讼请求金额、诉讼复杂性等因素,将民事案件分配适用不同的案件审理制,即小额索赔审理制、快捷审理制和多轨审理制。多轨审理制的标志在于:法院拥有审理诉讼请求金额各不相同及案情复杂的案件之权力;法院拥有以适合特定需求的方式进行案件管理的弹性。参见徐昕著:《英国民事诉讼与民事司法改革》,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第163-164、190-191页。
    ①参见齐树洁主编:《英国民事司法改革》,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第358-359页。
    ②齐树洁主编:《英国民事司法改革》,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第360页。
    ③1997年英国《专利法》相关的规定如:第8条有关专利申请权的纠纷;第12条有关专利申请人的资格问题;第37条有关专利申请批准之后的权属纠纷;第40条有关雇员的报酬问题;第61条有关专利侵权问题;第72条有关专利无效的问题。
    ④徐昕译:《英国民事诉讼规则》,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第762页。
    ①徐昕译:《英国民事诉讼规则》,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第176页。
    ②《英国民事诉讼规则》第35.4条第(1)款。参见徐昕译:《英国民事诉讼规则》,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第177页。
    ③《英国民事诉讼规则》第35.4条第(2)款。参见徐听译:《英国民事诉讼规则》,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1月第l版,第177页。
    ④徐听译:《英国民事诉讼规则》,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第576页。
    ⑤徐听译:《英国民事诉讼规则》,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第761页。
    ⑥David Leonard, Reforms in England:The Woolf Report And Consequences. See Michael Wilkinson, Janet Burton, Reform of the Civil Process In Hong Kong, Butterworths Asia,2000, pp.82-83.
    ① Robert Hill, Helen Wood, Suzanne:Fine, A Practice Guide to Civil Litigation (M). Jordan Publishing Limited 2003:181.转引自王福华:《民事案件管理评析》,http://article.chinalawinfo.com/Article Detail.asp?ArticleID=60888(北大法律信息网),访问日期:2012年3月11日。
    ① David Leonard, Reforms in England:The Woolf Report And Consequences. See Michael Wilkinson, Janet Burton, Reform of the Civil Process In Hong Kong, Butterworths Asia,2000, pp.63-65.
    ②范长军著:《德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11月第1版,第38-39页。
    ③1980年《德国专利法(2009年修订)》第13条第1款规定,对于由联邦政府或有管辖权的最高联邦机关作出的第1款规定的命令的撤销,由联邦行政法院管辖。本文中,涉及1980年《德国专利法(2009年修订)》版的译文,参见范长军著:《德国专利法研究》,科学出版社,2010年12月第1版,附录第179页。
    ④1980年《德国专利法(2009年修订)》第13条第2款规定,专利权人在第1款规定的情况下,有权向联邦请求合理的补偿。因补偿额发生争议的,应向普通法院提起诉讼。第55条第2款规定了专利局因涉及国家利益使得申请人、专利权人或其继受人受到损失时,因补偿额发生争议的,可以向普通法院寻求救济。第143条第1款规定,对于为主张因本法规范的法律关系而产生的请求权所提起的诉讼(专利争议案件),不论其诉讼值,由州法院民事庭专属管辖。
    ①范长军著:《德国专利法研究》,科学出版社,2010年12月第1版,第8页。
    ②范长军著:《德国专利法研究》,科学出版社,2010年12月第1版,第9页。
    ③郭寿康、李剑:《我国知识产权审判组织专门化问题研究——以德国联邦专利法院为视角》,载《法学家》2008年第3期,第60页。
    ④郭寿康、李剑:《我国知识产权审判组织专门化问题研究——以德国联邦专利法院为视角》,载《法学家》2008年第3期,第60页。
    ⑤范长军著:《德国专利法研究》,科学出版社,2010年12月第1版,第10页。
    ⑥根据1998年7月16日的《第二部专利法修改法》,1998年11月1日,将“德国专利局”改名为“德国专利与商标局”。参见范长军著:《德国专利法研究》,科学出版社,2010年12月第1版,第11页。
    ⑦参见1980年《德国专利法(2009年修订)》第65条。
    ⑧参见[德]雷炳德著:《著作权法》,张恩民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588-589页。
    ①参见《联邦德国商标法》,http://shlx.chinalawinfo.com/newlaw2002/slc/slc.asp?db=iel&gid=67109483(北大法律信息网),访问日期:2012年4月4日。
    ②范长军著:《德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11月第l版,第366页。
    ③参见范长军著:《德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11月第1版,第400-401页。
    ④参见1980年《德国专利法(2009年修订)》第65条。
    ⑤郭寿康、李剑:《我国知识产权审判组织专门化问题研究——以德国联邦专利法院为视角》,载《法学家》2008年第3期,第61页。
    ⑥郭寿康、李剑:《我国知识产权审判组织专门化问题研究——以德国联邦专利法院为视角》,载《法学家》2008年第3期,第61页。
    ①参见1980年《德国专利法(2009年修订)》第67条。
    ②参见1980年《德国专利法(2009年修订)》第83条。
    ③郭寿康、李剑:《我国知识产权审判组织专门化问题研究——以德国联邦专利法院为视角》,载《法学家》2008年第3期。
    ④参见1980年《德国专利法(2009年修订)》第97、113条。
    ⑤2009年修订之前的《专利法》第115条规定,(1)联邦最高法院应当基于自身的判断为查明案件采取所有的必要措施。其不受当事人陈述的事实和查证请求的限制。(2)也可以由专利法院传递证据。参见张韬略、黄洋:《<德国专利法之简化和现代化法>评述——浅析德国专利法律的最新修改》,载《电子知识产权》2009年第10期。
    ①张韬略、黄洋:《<德国专利法之简化和现代化法>评述——浅析德国专利法律的最新修改》,载《电子知识产权》2009年第10期。
    ②联邦专利法院原处理专利相关案件(包含强制授权)、商标和新型专利案件,之后再延伸至半导体布局、植物新品种保护和工业设计领域,近年来更延伸至医药与植物保护产品之补充保护证明,及欧洲专利在德国无效案件。参见江冠贤、陈佳麟:《德国联邦专利法院介绍》,http://www.itl.nctu.edu.tw/DB/BOARD_FILES/279_3.pdf,访问日期:2012年4月4口。
    ③1980年《德国专利法(2009年修订)》第76条规定,专利局局长为维护公共利益而认为适当时,在抗告程序中可以向专利法院提出书面声明、在审理日期列席详细陈述。专利局局长的书面声明应由专利法院通知参与人。
    ①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历了经济增长率和股票市场以及土地市场疯狂增长后而又暴跌的情况,随后日本经济进入长期萧条和“失去的十年”。这便是经济学界通常说的日本泡沫经济。参见唐德江:《日本泡沫经济及其原因浅析》,载《文化商业》2011年02期。日本泡沫经济是门本在1980年代后期到1990年代初期出现的一种日本经济现象。根据不同的经济指标,这段时期的长度有所不同,但一般是指1986年12月到1991年2月之问的4年零3个月的时期。这是日本战后仅次于1960年代后期的经济高速发展之后的第二次大发展时期。这次经济浪潮受到了大量投机活动的支撑,因此随着1990年代初泡沫破裂,日本经济出现大倒退,此后进入了平成大萧条时期。 参见《日本泡沫经济》,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7%A5%E6%9C%AC%E6%B3%A1%E6%B2%AB%E7%BB%8F%E6%B5%8E(维基百科),访问日期:2012年3月12日。
    ① Ruth Taplin,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the New Global Japanese Economy, Routledge,2009, p.56.
    ②审理计划是由法院与当事人签订可预见审理终期的审理计划。扩充证据收集程序应扩充包括起诉前在内的为当事人早日收集证据的手段。为此,要研究、引进德国法中的独立证据调查制度及向对方当事人发出预先起诉通知时可以利用某些证据收集方法的制度。强化专业审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审判组织,对于专利权及实用新型等的诉讼问题,通过东京及大阪两地方法院的专属管辖(但因此而发生了侵害当事人的利益这一特殊情况时,也可由其他法院处理),来强化东京及大阪两地方法院作为实质上的专利法院发挥其应有作用;二是,提高具有专业知识的专利代办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将专利权等的侵权诉讼代理权(只限于由律师做诉讼代理人的案件)授予专利代办人;三是强化司法队伍的专业水平。参见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组织编译:《支撑21世纪日本的司法制度日本司法制度改革审议会意见书》,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1月第l版,第17-19页。
    ③参见日本《知识产权战略大纲》,http://smbh.suzhou.gov.cn/news/bmj/2007/1/18/bmj-0-50-34-2342.shtml(商业秘密保护网),访问日期:2011年10月9日。
    ④参见日本《知识财产基本法》,http://smbh.suzhou.gov.cn/news/bmj/2007/1/18/bmj-0-49-43-1873.shtml(商业秘密保护网),访问日期:2011年10月9日。
    ①参见《日本知识产权高等法院沿革》,http://www.ip.courts.go.jp/chi/aboutus/history.html(日本知识产权高等法院网站),访问日期:2011年10月10日。
    ②参见《日本知识产权高等法院关于案件担当》,http://www.ip.courts.go.jp/chi/aboutus/jurisdiction.html(日本知识产权高等法院网),访问日期:2011年10月9日。
    ①参见《日本知识产权高等法院组织机构》,http://www.ip.courts.go.jp/chi/aboutus/organization.html(日本知识产权高等法院网),访问日期:2011年10月9日。
    ②参见《日本知识产权高等法院组织机构》,http://www.ip.courts.go.jp/chi/aboutus/organization.html (日本知识产权高等法院网),访问日期:2011年10月9日。
    ①1959年4月13日法律第121号公布;2008年4月18日法律第16号最后修改。第187条规定,专利权人、独占实施权人或者普通实施权人,依经济产业省令规定,须在产品专利发明的该产品上或生产产品的方法专利发明的方法生产的产品上或者该产品的包装上,尽量附以该产品或方法的发明为专利发明的表示。中文译文参见日本国会制定日本《专利法》(第2版),杜颖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第60、70-71页。
    ②1959年4月13日法律第123号公布;2008年4月18日法律第16号最后修改。第47条(1)对审决提前的诉讼,对驳回审判或再审请求判决书的决定提前的诉讼,由东京高等法院专属管辖。中文译文参见日本国会制定《日本专利法》(第2版),杜颖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第102页。
    ③张玲著:《日本专利法的历史考察及制度分析》,人民出版社,2010年6月第1版,第280页。
    ①张玲著:《日本专利法的历史考察及制度分析》,人民出版社,2010年6月第1版,第282页。
    ②非技术争议型知识产权案件的管辖由《民事诉讼法》第6条之2的规定。参见2003年《民事诉讼法》修改后的第6条(专利权等有关诉讼的管辖)规定,对专利权、实用新型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有关诉讼以下各项法院有管辖权的,由下各项中规定的专属法院管辖。1、东京高等法院、名古屋高等法院、仙台高等法院、札幌高等法院管辖区内,地方法院之案件,由东京地方法院管辖。2、大阪高等法院、广岛高等法院、福冈高等法院、高松高等法院管辖区内,地方法院之案件,由大阪地方法院管辖。第6条之2规定:专利权等有关诉讼,依前二条规定,以上各项法院管辖区内,简易裁判所有管辖权的,可向上各项中规定的专属法院管辖。
    ①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第2条,专利纠纷第一审案件,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案件有关管辖和法律适用范围问题的解释》第2条,本解释第一条所列第1项第一审案件,由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授权确定其辖区内有关中级人民法院管辖。本解释第一条所列第2项第一审案件,根据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确定管辖。商标民事纠纷第一审案件,由中级以上人民法院管辖。各高级人民法院根据本辖区的实际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在较大城市确定1—2个基层人民法院受理第一审商标民事纠纷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由中级以上人民法院管辖。各高级人民法院根据本辖区的实际情况,可以确定若干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
    ②参见《关于日本知识产权高等法院现状》http://www.ip.courts.go.jp/chi/aboutus/current.html(日本知识产权高等法院网),访问日期:2012年3月12日。
    ③张玲著:《日本专利法的历史考察及制度分析》,人民出版社,2010年6月第1版,第280页。
    ①我国台湾地区,理论界和实务界称“知识产权”为“智慧财产”,为与本文表述一致,笔者将台湾地区有关的“智慧财产”表述为“知识产权”。我国台湾地区审理知识产权案件的法院名称是智慧财产法院,本文中仍然使用这个称谓。
    ②学者将台湾地区的诉讼体制称为诉讼二元体制,并追溯其起源,认为从清末法制改革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设立行政法院成为中国近代行政诉讼体制的一种选择,这项制度在台湾地区一直沿用至今。参见彭莉:《知识经济下台湾知识产权司法制度的变革——从“专庭”、“专股”到智慧财产法院》,载《台湾研究集刊》2007年第4期。
    ③台湾地区《专利法》第90条第1款规定:“关于发明专利权之民事诉讼,在申请案、举发案、撤销案确定前,得停止审判”;台湾地区《民事诉讼法》第182条第1款规定:“诉讼全部或一部之裁判,以他诉讼之法律关系是否成立为据者,法院得在他诉讼终结前以裁定停止诉讼程序”;台湾地区《行政诉讼法》第12条规定:“民事或刑 事诉讼之裁判,以行政处分是否无效或违法为据者,应依行政争讼程序确定之”,“前项行政争讼程序已经开始者,于其程序确定前,民事或刑事法院应停止其审判程序。”参见彭莉:《知识经济下台湾知识产权司法制度的变革——从“专庭”、“专股”到智慧财产法院》,载《台湾研究集刊》2007年第4期。
    ①何羽立:《在“我国”“司法二元制度”下,专利侵权诉讼有何缺失?有何改进方法?》,http//www.ipr.etc.org.tw/ pix2/files20/4e21_1/qtbl_C...45K,转引自彭莉:《知识经济下台湾知识产权司法制度的变革——从“专庭”、“专股”到智慧财产法院》,载《台湾研究集刊》2007年第4期。
    ②美国贸易代表署1994年报告记载如下:"Taiwan authorities continue to conduct regular training seminars for judges and prosecutors on IPR matters and plan to establish a specialized IPR court";1995年报告记载如下:"Taiwan's efforts to combat the production of pirated optical media and proliferation of Internet piracy, to deal more effectively with unauthorized use of copyright materials on government and university computer networks, strengthen IPR enforcement actions against piracy and counterfeiting, to establish aspecialized IP court, and to devote morere sources and coordinated high-level government attention to combating IPR infringement."转引自章忠信:《智慧财产法院的建立与未来》,载台湾《“全国”律师》2007年第4期。
    ③欧洲商务协会在《《2005年-2006年建议书》中即意关切台湾智慧财产法院的成立,其明白叙述,“台湾计划设立之智慧财产权专属法院应尽早实现”。转弓自章忠信:《智慧财产法院的建立与未来》,载台湾《“全国”律师》2007年第4期。
    ④参见魏忆龙:《台湾设立智慧财产法院的评析》,载《法律适用》2008年第1、2期。
    ①本文论述中引用台湾地区文献涉及“国家”、“我国”、“全国”、“中央”、“最高”等用词的,其意思是指中国台湾地区,而非独立的国家。
    ②章忠信:《智慧财产法院的建立与未来》,台湾《“全国”律师》2007年第4期。
    ③魏忆龙:《台湾设立智慧财产法院的评析》,载《法律适用》2008年第1、2期。
    ①杨雄文:《台湾智慧财产法院运作两周年述评——兼论对我国大陆知识产权保护体制改革的启示》,载《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1第3期。
    ②参见《智慧财产案件审理法》第4条。
    ③对于技术审查官所陈述的意见,是否作为证据使用、鉴定报告使用或法院内部参考等存在争议。参见魏忆龙:《台湾设立智慧财产法院的评析》,载《法律适用》2008年第1、2期。
    ④参见《智慧财产案件审理法》第16、17条、台湾地区《民事诉讼法》第61条。
    ⑤参见《智慧财产案件审理法》第3条。
    ①我国台湾地区的“营业秘密”与大陆法律所规定的“商业秘密”,含义相同。
    ①傅利英、张晓东:《台湾地区智慧财产法院制度及运作状况述评——兼评与大陆法院试行的“三审合一”模式的区别》,载《科技与法律》2009年第5期。
    ①杨雄文:《台湾智慧财产法院运作两周年述评——兼论对我国大陆知识产权保护体制改革的启示》,载《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1第3期。
    ②魏忆龙:《台湾设立智慧财产法院的评析》,载《法律适用》2008年第1、2期。
    ①参见《上海市法院一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管辖》,http://www.shcipp.gov.cn/shzcw/gweb/xxnr_view.jsp?pa=aaWQ9MTY4MTY5JnhoPTEPdcssz(上海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网),访问日期:2012年3月12日。
    ①参见《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知识产权纠纷案件地域管辖和级别管辖的规定》,http://www.chinalawedu.com/falvfagui/fg23079/77483.shtml(法律教育网),访问日期:2012年3月15日。
    ①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第2版,第64页。
    ②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案件有关管辖和法律适用范围问题的解释》第2条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不正当竞争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8条的规定。
    ③参见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民事诉讼案件指南》:http://www.a-court.gov.cn/platformData/infoplat/pub/nolcourt_2802/docs/201111/d_1178034.html(上海市第一人民法院网),访问时间:2012年3月28日。
    ①参见《浙江省新增5个审理一般知识产权纠纷案件管辖法院数量为全国第一》,http://www.sipo.gov.cn/dfzz/zhejiang/xwdt/ywdt/201101/t20110128_572232.htm(中国知识产权网),2012年3月14日。
    ②参见《义乌市法院成为全国首个可审理专利纠纷案基层法院》,http://www.cipnews.com.cn/showArticle.asp?Articleid=12569(中国知识产权报资讯网),访问日期:2012年3月14日。
    ①《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专利、商标等授权确权类知识产权行政案件审理分工的规定>的意见》第1条规定,下列案件暂由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审理:(一)不服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专利复审委员会作出的专利复审决定和无效决定的案件;(二)不服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作出的实施专利强制许可决定和实施专利强制许可的使用费裁决的案件;(三)不服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商标评审委员会作出的商标复审决定和裁定的案件;(四)不服国务院知识产权行政部门作出的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复审决定和撤销决定的案件;(五)不服国务院知识产权行政部门作出的使用集成电路布图设计非自愿许可决定的案件和使用集成电路布图设计非自愿许可的报酬裁决的案件。第2条规定,下列案件暂由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审理:(一)不服国务院农业、林业行政部门植物新品种复审委员会作出的植物新品种复审决定、无效决定和更名决定的案件;(二)不服国务院农业、林业行政部门作出的实施植物新品种强制许可决定和实施植物新品种强制许可的使用费裁决的案件。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指南》,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第62页。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第4条规定,公民担任人民陪审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二)年满二十三周岁;(三)品行良好、公道正派;(四)身体健康。担任人民陪审员,一般应当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46条第2款。
    ②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第3版,第240-244页。
    ①常怡主编:《民事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版,第82页。
    ②实践中,对于疑难问题,知识产权庭常常组织法官讨论。
    ①参见《国内最大知识产权赔偿案未了局》,http://www.sipo.gov.cn/ztzl/ndcs/zscqxcz/2011ipweek/case2011/201104/t20110419_598913.html(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局网),访问日期:2012年1月29日。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45条规定:自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公告授予专利权之日起,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认为该专利权的授予不符合本法有关规定的,可以请求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该专利权无效。
    ①参见《三审合一:一场自下而上的知识产权审判模式变革》,http://www.chinaipmagazine.com/journal-show.asp?id=396,《中国知识产权网络版》2009年6月(总第30期),访问日期:2012年3月22日。
    ②参见《全国96个法院试点“三审合一”》,http://www.unitalen.com/html/report/44807-1.htm(集佳知识产权网站),访问日期:2012年1月28日。
    ③“浦东模式”是指将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刑事案件统一归入民三庭(知识产权庭)审理;“福建模式”是指将知识产权民事、行政案件统归一个审判庭审理,知识产权刑事案件仍由刑事审判庭负责审理;“南山模式”是指对部分复杂的知识产权案件由民事审判庭、行政审判庭或者刑事审判庭的法官临时联合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参见李峰:《知识产权诉讼特别程序制度的建构》,载《中国民事诉讼法学六十年专论·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2009年卷)》,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第1版,第116页。
    ④“浦东模式”、“武汉模式”均将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刑事案件统一归入知识产权庭审理,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三庭课题组对武汉模式进行了详实的调研和分析,本文在第三章第三节以武汉模式为例进行分析。
    ⑤武汉三审合一模式的具体设计情况及运行数据来源于: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三庭课题组《湖北涉及知识产权案件的三审合一》,载《人民司法》2009年第17期。
    ①优势包括:资源利用的合理性、级别管辖的稳妥性、改革方案实施的稳定性。
    ②参见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三庭课题组:《湖北涉及知识产权案件的三审合一》,载《人民司法》2009年第17期。
    ①参见《无锡试点知识产权“三审合一”加大罚金刑惩罚力度》,http://ip.people.com.cn/GB/11327595.html(人民网),访问日期:2012年1月28日。
    ①刘晴辉:《正当程序视野下的诉前禁令制度》,载《清华法学》2008年第4期。
    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诉前停止侵犯专利权行为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第16条。
    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诉前停止侵犯专利权行为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第8条。
    ①刘晴辉:《正当程序视野下的诉前禁令制度》,载《清华法学》2008年第4期。
    ②如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裁定书,案件编号:(2008)沈民四禁字第4号: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民事裁定书,案件编号:(2008)渝一中法民他字第5号。
    ①王亚新:《再谈“答辩失权”与“不应诉判决”》,载《人民法院报》2005年5月11日。
    ②汤维建:《答辩失权是大势所趋》,http://oldfyb2009.chinacourt.org/public/detail.php?id=81930(人民法院报网站),访问日期:2012年4月4日。
    ③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法释(2001]33号)第34条第3款: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或者提起反诉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
    ④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法释[2001)33号)第35条第2款:当事人变更诉讼请求的,人民法院应当重新指定举证期限。
    ⑤何颂:《引入答辩失权制度的理性思考》,载《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①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千规定》(法释[2001]33号)第40条第2款:证据交换一般不超过两次。但重大、疑难和案情特别复杂的案件,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再次进行证据交换的除外。
    ②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13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被告提出答辩状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第150条规定了上诉情况中的答辩,其中,对方当事人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①[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3月第1版,第3贝。
    ②[美]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蒋兆康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第31页。
    ③ A.A.S.ZUCKERMAN,A Reform of Civil Procedure:Rationing Procedure Rather than AccesstoJustice, (1995)22Journal of Law and Societyl55.
    ④ Sylvia Engdahl, ISSUES ON TRIAL: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Greenhaven Press,2010, p.14.
    ①谢佑平:《司法公正与司法改革论纲》,载傅长禄主编:《程序与公正》,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第32页。
    ②程汉大、李培锋著:《英国司法制度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第368页。
    ③ A. A.S.ZUCKERMAN, A Reform of Civil Procedure:Rationing Procedure Rather than Access to Justice, (1995) 22 Journal of Law and Society 155.
    ④[美]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蒋兆康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第717页。
    ⑤[美]迈克尔·D·贝勒斯著:《法律的原则——一个规范的分析》,张文显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1月第1版,第23页。
    ⑥[美]迈克尔·D·贝勒斯著:《法律的原则——一个规范的分析》,张文显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1月第1版,第26页。
    ⑦比如外观设计专利权侵权诉讼,若被告获利或原告损失的证据不充分,法院一般判决赔偿额不高,而原告却花费了过高的代价。“2011年5月3日,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大连天力胜诉判决赔偿只有5万元,这远不能弥补公司两年来的经济损失”,参见《山寨芥末油凭啥这么冲?》,http://dalian.dlxww.com/content/2011-06/09/content_112820.htm(大连新闻网),访问门期:2012年3月17日。
    ① Wendy Buskop, PATENTS, TRADEMARKS, COPYRIGHTS, and TRADE SECRETS:What Automation Professionals, Manufacturers, and Business Owners Need to Know, Instrumentation, Systems, and Automation Society, 2008, p.15.
    ②《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国发[2008]18号。
    ③孔祥俊:《《WTO知识产权协定及其国内适用》,法律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第403页。学者所述的“临时措施”包括诉前禁令。
    ④[奥]欧根·埃利希著:《法社会学原理》,舒国滢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第533页。
    ①[美]H·埃尔曼:《比较法律文化》,“中文版序言”,贺卫方、高鸿钧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8页。
    ②HenryW.Ehrmann, Comparative legal Cultures,Prentice-Hall,Inc.,1976,p.5.
    ①申政武:《日本对外国法的移植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载《中国法学》1993年第5期。
    ②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7、8、9条。
    ①张德美:《浅论法律移植的方式》,载《比较法研究》2000年第3期。
    ②张德美:《浅论法律移植的方式》,载《比较法研究》2000年第3期。
    ③参见刘士国:《判例法与法解释——创建我国判例制度的探讨》,载《法学论坛》2001年第2期。
    ④[美]伯纳德·施瓦兹:《美国法律史》,王军等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版,第19页。
    ⑤[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4月第1版,第7页。
    ⑥黄金兰:《法律移植研究——法律文化的视角》,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第62-68页。
    ①苏力:《变法,法治建设及其本士资源》,载《中外法学》1995年第5期。
    ②[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4月第1版,第1页。
    ③何勤华:《法的移植与法的本土化》,载《中国法学》2002年第3期。
    ④参见孙邦清著:《民事诉讼管辖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第90页。
    ⑤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若干问题的意见》,法发[2009]16号。
    ①参见吴汉东主编:《中国知识产权制度评价与立法建议》,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第460-468页。
    ②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第11条。
    ③孙邦清著:《民事诉讼管辖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第82页。
    ④参见胡淑珠:《试论知识产权法院(法庭)的建立——对我国知识产权审判体制改革的理性思考》,载《知识产权》2010年第4期。
    ⑤张玲著:《日本专利法的历史考察及制度分析》,人民出版社,2010年6月第1版,第306页。
    ①参见《北京市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年度报告(2010年)》,http://www.chinaiprlaw.cn/file/2011050919448.html(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网),访问日期:2011年12月5日。
    ②参见《上海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2010年度)》,http://shfy.chinacourt.org/public/detail.php?id=9932(上海法院网),访问日期:2011年11月12日。
    ③参见《四川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2010年)》,http://www.legaldaily.com.cn/index_article/content/2011-04/26/content_2619378.htm?node=5958http://shfy.chinacourt.or g/public/detail.php?id=9932(法制网),访问日期:2011年11月12日。
    ④国家知识产权局:《2010年中国知识产权年鉴》,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10月第1版,第165页。
    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2009年)》的通知,http://www.law-credit.com/bbs/dv_rss.asp?s=xhtml&boardid=17&id=2551&page=2(中国法律信用网),访问日期:2012年1月5日。
    ⑥以下所有表格由笔者制作,表格中的空白为未找到相关数据。
    ①说明:各地方2006年数据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2007年中国知识产权年鉴》,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年12月第1版:2007年数据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2008年中国知识产权年鉴》,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9月第1版;2008年数据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2009年中国知识产权年鉴》,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10月第1版;2009年数据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2010年中国知识产权年鉴》,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10月第1版;2010年数据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2011年中国知识产权年鉴》,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10月第1版。
    ②其中,辽宁省的2006年、2010年数据为当年一审、二审数量的总和。
    ①其中,黑龙江省的2010年数据是当年一审、二审数据总和。
    ②其中,浙江省的2006年数据为当年一审、二审数量的总和;安徽省的2007年、2008年数据为当年一审、二审数量的总和。
    ①参见《发挥海事法院优势》,http://www.law.cn/gaoceng/ldxz/200462594227.htm(中国法治网),访问日期:2012年3月5日。
    ①上海、湖南、广东等地高级人民法院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等知识产权专门机构建立了人员长期交流机制。参见《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2010年)》,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11-04/19/c 121322601.htm(新华网),访问日期:2012年1月29日。
    ② A. A. S. Zuckerman, A Reform of Civil Procedure:Rationing Procedure Rather Than Access to Justice, Journal of Law and Society, Vol.22, No.2,1995.
    ①《上海法院成立了知识产权审判技术咨询专家库》,http://law.eastday.com/dongfangfz/node3/userobjectlai36479.html (东方法治网),访问日期:2012年2月28日;《福建法院成立知识产权审判技术咨询专家库》,http://www.legaldaily.com.cn/index/content/2011-04/25/content_2614517.htm?node=20908(法制网),访问日期:2012年2月28 日;《黑龙江法院建立知识产权咨询专家库》,http://news.xinmin.cn/shehui/2011/12/15/12982773.html(新民网),访问日期:2012年2月28日;《湖南省高院聘请13位科技咨询专家提供独立技术判断》,http://hn.people.com.cn/GB/195194/14480405.html(人民网),访问日期:2012年2月28日。
    ①徐昕:《专家证据的扩张与限制》,载《法律科学》2001年第6期。
    ②本文也采用专家辅助人的称呼,因为在庭审中专家是辅助法庭审理案件,而专家证人是证人的一种,从属于原告或者被告。
    ③胡震远:《我国专家证人制度的建构》,载《法学》2007年第8期。
    ④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72条。
    ⑤本文所论述的专家是指在知识产权案件的庭审中,法院就有关的专业问题进行咨询的人,其地位和“鉴定人”相同。学者对此进行了详细解释:普通法国家的“专家证人(expert witness)"大致相当于大陆法系国家的“鉴定人”,但也有区别;" Expert report"亦译作专家报告,学者认为是鉴定结论,但它与大陆法系的“鉴定结论”不完全一致。在普通法系国家,专家一般由当事人指定,地位与证人相同,作用在于解释和描述第一手的观察。证人则从属于当事人,称为原告或被告的证人。在大陆法系国家,专家地位不同于感觉证人,尽管当事人也可指定鉴定人,但鉴定人的作用通常是对法院鉴定人证词提出补充或争议。参见徐昕:《专家证据的扩张与限制》,载《法律科学》2001年第6期。
    ⑥胡震远:《我国专家证人制度的建构》,载《法学》2007年第8期。
    ①[日]小岛武司:《民事审理中的公鉴定与私鉴定》,陈刚译,载陈刚主编:《自律型社会与正义的综合体系》,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第315页。
    ②[奥]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沈宗灵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1月第1版,第73页。
    ③成凯、屈新:《论鉴定人的法律地位及其责任机制》,载《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3年12月第6期。
    ④[美]德沃金著:《法律帝国》,李常青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1月第1版。
    ⑤参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第1条。
    ①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聘请技术专家担任陪审员审理专利案件的复函》,法[经]函[1991]64号。
    ②丁以升:《司法的精英化与大众化》,载《现代法学》2004年4月第2期。
    ③《财政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陪审员经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行[2005]72号)第2条。
    ④《财政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陪审员经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行[2005]72号)第1条。
    ⑤参见贺卫方:《复转军人进法院》,载贺卫方:《运送正义的方式》,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8页。
    ⑥何兵:《司法职业化与民主化》,载《法学研究》2005年第4期。
    ① Sanja Kutnjak Ivkovic, An Inside View:Professional Judges'and Lay Judges' Support for Mixed Tribunals, Law&Policy, Vol.25,No2, April2003. pp101-104转引自何兵,《司法职业化与民主化》,载《法学研究》2005年第4期。
    ②周永坤:《人民陪审员不宜精英化》,载《法学》2005年第10期。
    ③孙笑侠:《法律人之治——法律职业的中国思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9页。
    ④我国《法官法》第9条第1款第六项规定:高等院校法律专业本科毕业或者高等院校非法律专业本科毕业具有法律专业知识,从事法律工作满二年,其中担任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应当从事法律工作满三年;获得法律专业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或者非法律专业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具有法律专业知识,从事法律工作满一年,其中担任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应当从事法律工作满二年。
    ⑤具体规定参见第二章第五节。
    ①苏力:《法官遴选制度考察》,载《法学》2004年第3期。
    ①参见王亚新:《民事诉讼法修改中的程序分化》,载《中国法学》2011年第4期。
    ②江涛:《民事诉讼效率研究》,复旦大学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08页。
    ③章武生:《民事简易程序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页。
    ④参见正亚新:《民事诉讼法修改中的程序分化》,载《中国法学》2011年第4期。
    ①参见章武生:《民事简易程序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第20-22页。
    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法释[2003]15号)第1条:基层人民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42条规定审理简单的民事案件,适用本规定,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案件除外:(一)起诉时被告下落不明的;(二)发回重审的;(三)共同诉讼中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人数众多的;(四)法律规定应当适用特别程序、审判监督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的;(五)人民法院认为不宜适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的。
    ①江涛:《民事诉讼效率研究》,复旦大学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41页。
    ②章武生:《民事简易程序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第165页。
    ③范愉:《小额诉讼程序研究》,载《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④参见郭国松:《法治的梦想有多远》,载《南方周末》2004年5月13日。
    ①参见钱锋:《大合议制:提升司法权威的一种合理选择》,载《中国审判》2006年第1期。
    ②日本知识产权诉讼中,涉及专利权、实用新型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软件著作权纠纷的一审和二审,东京高等法院、东京地方法院和大阪地方法院可以启用大合议庭,东京高等法院专属管辖的专利权和实用新型权的撤销裁决的行政案件也可适用大合议庭制。张玲著:《日本专利法的历史考察及制度分析》,人民出版社,2010年6月第1版,第279页。
    ③[日]转引自张玲著:《日本专利法的历史考察及制度分析》,人民出版社,2010年6月第1版,第280页。
    ①《唯冠科技和苹果公司,谁骗了谁》,http://www.chinaqiye.com/shangye/qiye/12/0220/b65b4c21a4d9e181.html(中国企业网),访问时间:2012年4月2日。
    ①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小组编:《美英德法四国司法制度概况》,韩苏琳编译,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第408-410页。
    ②德国谢怀拭译:《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7月版,第115页。
    ③许少波:《论民事简易程序向普通程序之转换》,载《法学评论(双月刊)》2007年第5期。
    ④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小组编:《美英德法四国司法制度概况》,韩苏琳编译,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第410页。
    ①具体法律条文参见日本《民事诉讼法》第16、18、19条等的规定。
    ②许少波:《论民事简易程序向普通程序之转换》,载《法学评论(双月刊)》2007年第5期。
    ③该条文译文来自白绿铉编译:《日日本民事诉讼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第38页。
    ④徐胜萍:《论民事诉讼普通程序向简易程序的转换》,载《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①参见[德]亚图·考夫曼:《类推与“事物本质”——兼论类型理论》,吴从周译,台湾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103页。转引自刘士国:《类型化与民法解释》,载《法学研究》2006年第6期。
    ②行政确认,是指行政主体依法对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地位、法律关系或者有关法律事实进行甄别,给予确认、认可、证明(或者否定)并予以宣告的具体行政行为。专利权、商标权的取得是由国家专利、商标主管部门授予的,其实是通过行政行为确认了行政相对人的民事权利。参见姜明安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2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2版,第282贝。
    ①行政司法是指行政机关作为争议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按照一定的类似司法的程序审理特定的、具体的案件,裁决和解决争议的活动。参见关保英著:《行政法教科书之总论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486页。
    ① Marc Galanter, Reading the Landscape of Dispute:What We Know and Don't Know (and Think We Know) about Our Allegedly Contentious and Litigious Society,31 UCLA Law Review 4,1983.
    ①第五章第一节讨论设置技术法官的问题。
    ② See Ronald H. Coase, The Firm, the Market, and the Law,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8, p.1.
    ①《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2010年)》,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11-04/19/c_121322601.htm(新华网),访问日期:2012年1月29日。
    ②董晓敏:《论知识产权诉讼中的临时禁令》,载《法律适用》2008年第7期。
    ①李澜:《美国禁令制度研究——兼评我国知识产权诉讼中临时禁令制度》,载《科技与法律》2003年第2期。
    ②董晓敏:《论知识产权诉讼中的临时禁令》,载《法律适用》2008年第7期。
    ③参见孔祥俊著:《商业秘密保护法原理》,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7月第1版,第337页。
    ④游挺玲、肖祖平:《论商标诉前禁令制度的不足与完善》,载《电子知识产权》2004年第7期。
    ①张卫平:《诉讼公正与效率的双重提升:泛论<民事诉讼法>的修改》,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②肖建国:《程序公正的理念及其实现》,载《法学研究》1999年第3期。
    ③姚颉靖、陈剑锋:《浅析知识产权诉前禁令制度的不足与完善》,载《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④参见朱和庆:《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理论与实务》,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年12月第]版,第8-24页。
    ⑤参见《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件采取诉前禁令、诉前证据保全和诉前财产保全措施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1条以及《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诉前停止侵犯知识产权行为有关法律适用问题的实施意见》第25条。
    ①董晓敏:《论知识产权诉讼中的临时禁令》,载《法律适用》2008年第7期。
    ①谢晓玲:《法院审理专利侵权诉前禁令案件问题探析》,载《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②白绿铉著:《美国民事诉讼法》,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第198-302页。转引自杨荣馨、邱星美《关于民事诉讼诉答程序、诉答文书的探讨》,载董开军、张卫平、俞灵雨主编:《民事诉讼法修改重要问题研究·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2011年卷)》,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第1版,第2页。
    ③齐树洁:《构建我国民事审前程序的思考》,载《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④章武生:《司法现代化与民事诉讼制度的建构》,法律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第421页。
    ①熊跃敏:《民事诉讼中的诉答程序探究》,载《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②江伟:《民事诉讼法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第167页。
    ③杨光:《答辫失权之建构》,载《政法学刊》2004年第1期。
    ④杨荣馨、邱星美:《关于民事诉讼诉答程序、诉答文书的探讨》,载董开军、张卫平、俞灵雨主编:《民事诉讼法修改重要问题研究·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2011年卷)》,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第1版,第2页。
    ⑤陈桂明:《审前准备程序设计中的几对关系问题》,载《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①著作权的取得不需要经过行政确认程序,但是,部分著作权权利人会主动向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以此进一步证明其是权利享有主体。
    ①国家层面的,如财政部关于印发《资助向国外申请专利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建[2009]567号。
    ②地方层面的,如北京市版权局、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鼓励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办法》的通知、《广州市专利奖励办法》、广州市版权局关于印发《广州市作品著作权登记政府资助办法》的通知、《苏州市专利促进条例(2010修订)》、《天津市专利促进与保护条例》、《重庆市商标发展奖励补助办法》等等。
    ③《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乌鲁木齐市关于国家自治区名牌产品驰(著)名商标奖励办法的通知》,乌政办[2011]46号。
    ④广州市版权局关于印发《广州市作品著作权登记政府资助办法》的通知,穗权[2008]10号。
    ①参见《破美日韩垄断!首台自主研发激光机启动》,http://www.print-base.com/tiring_room/new/qtnews/2010317153955.htm(中国打印耗材网),访问日期:2012年2月9 H。
    ②参见《上海法院首次运用远程网络审理民事案件》,http://news.qq.com/a/20081017/001701.htm (腾讯网),访问日期:2012年2月9日。
    ③陈桂明:《审前准备程序设计中的几对关系问题》,载《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①齐树洁:《构建我国民事审前程序的思考》,载《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②[日]笠井正俊:《民事诉讼中的争议焦点和证据的早期整理与自主开示》,《比较法杂志》1995年1月,转引自熊跃敏:《民事诉讼中的诉答程序探究》,载《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③参见[日]高木丰三著:《日本民事诉讼法论纲》,陈与年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第246-250页。
    ④《英国民事诉讼规则》第7.2条第(1)款。参见徐昕译:《英国民事诉讼规则》,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第42页。
    ⑤《英国民事诉讼规则》第22.1条。参见徐昕译:《英国民事诉讼规则》,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第107页。
    ⑥《英国民事诉讼规则》第8.2条。参见徐昕译:《英国民事诉讼规则》,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第46页。
    ①[德]奥特马·尧厄尼希:《民事诉讼法(第27版)》,周翠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第231页。
    ②[德]奥特马·尧厄尼希:《民事诉讼法(第27版)》,周翠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第356页。
    ③《英国民事诉讼规则》第15.2条。参见徐听译:《英国民事诉讼规则》,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月第1版,第73页。
    ④《英国民事诉讼规则》第15.2条。参见徐听译:《英国民事诉讼规则》,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第73页。
    ⑤《英国民事诉讼规则》第15.4条。参见徐昕译:《英国民事诉讼规则》,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第73-74页。
    ⑥Federal Rules of Civil Procedure 15 (a).
    ①张卫平著:《民事诉讼法》,法律出版社,2009年2月第2版,第42页。
    ②研究人员认为,我国法律关于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包括了秘密性、价值性、实用性和采取合理的保密措施,这样的规定提高了商业秘密的认定门槛。立法上应当简化。参见蒋红莲:《商业秘密救济制度研究——以美、德、日及TRIPS相关法律为参照》,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95页。
    ①民事诉讼中,关于举证的一些规定,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法释[2001]33号。
    ②研究人员论述了商业秘密侵权案件中举证责任转移问题,包括三个方面:1.原告对被告知悉其商业秘密的程度提供了证明材料,是否侵权的举证责任应当转移给被告,被告应当其所使用的信息与原告的商业秘密不同或从其他正当途径取得。2.商业秘密合同诉讼中,原告证明被告知悉其商业秘密的事实,举证责任应当转移给被告,被告提供没有违法合同约定的证据,或原告的商业秘密被披露、使用的行为与其无关。3.关于雇佣关系,被告一般是雇员,需要证明其如何合法取得商业秘密。参见沈强:《TRIPS与商业秘密民事救济制度比较研究》,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第231-232页。
    ①参见《福建厦门法院推行知识产权审判保密令制度保护商业秘密》,http://fjcipn.vc.91 cdn.com/show.asp?id=315(保护中国知识产权联合会福建委员会),访问日期:2012年2月28日。
    ②原文是:Unresolved claims of privilege should be presented directly to the judge for a ruling; if necessary, the judge can review the disputed information in camera. Judge Stanley Marcus (Ct. of App.,11th Cir.), chair. Federal Judicial Center 2004, Manual for Complex Litigation, Fourth, p63.
    ①研究人员提交,由于雇员掌握了企业的商业秘密,原告可以请求法院签发禁令,禁止被告从事与商业秘密有关的工作。参见崔明霞、彭学龙:《商业秘密“不可披露”原则初探》,载《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②参见张卫平著:《民事诉讼法》,法律出版社,2009年2月第2版,第235页。
    ③ George Cumming, Mirijam Fredenthal, Ruth Janal, Enforcement of Intellectual Protery Rights in Dutch, English and German Civil Courts,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BV, The Netherlands,2008, pp.237-238.
    ④实践中,存在这样的观点: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实施保密令之前,法院除了依照法律规定不公开审理和不公开质证外,通常会主持双方当事人签订保密协议。但实际上这种协议只是个“君子协议”,法院不能强制当事人签 订,即使订立了,也没有强制力作保障,而且如果违反了,也无法追究责任,以至于协议最终可能只是废纸一张。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实施保密令之后,对于违反保密令规定的,依照民事诉讼法有关妨碍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规定,可以对相关责任人拘留、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追究刑事责任。参见《“保密令”:破解商业秘密举证的两难困境》,http://www.cnipr.com/news/sdbd/201102/t20110222_125963.html(中国知识产权网),访问日期:2012年2月28日。笔者认为,《保密协议》是在法院的主持下签订的,协议可以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作出约定,也可以规定违约责任,为彰显司法的权威,在协议中也可以规定,当事人若违反协议的约定,法院将实施制裁。实际上,协议中约定的条款是否能够得到有效履行,司法强制力能起到重要作用。
    ①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专利条例》第18条。
    ②蒋红莲:《商业秘密救济制度研究——以美、德、日及TRIPS相关法律为参照》,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第202页。
    ① George Cumming, Mirijam Fredenthal, Ruth Janal, Enforcement of Intellectual Protery Rights in Dutch, English and German Civil Courts,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BV, The Netherlands,2008, p.190.
    1.江伟.民事诉讼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江伟、杨荣新.民事诉讼机制的变革[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8.
    3.江伟.民事诉讼法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张卫平.民事诉讼:关键词展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张卫平、陈刚编.法国民事诉讼法导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6.张卫平.民事诉讼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7.章武生.司法现代化与民事诉讼制度的建构[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8.章武生.民事简易程序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9.顾培东.社会冲突与诉讼机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10.王亚新.对抗与判定——日本民事诉讼的基本结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11.范愉、李浩.纠纷解决——理论、制度与技能[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齐树洁.英国民事司法改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2.齐树洁.美国司法制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
    13.齐树洁.调解优先与诉权保证[A].见:董开军、张卫平、俞灵雨主编.民事诉讼法修改重要问题研究·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2011年卷)[C].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
    14.谢佑平.刑事程序法哲学[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10.
    15.谢佑平.司法公正与司法改革论纲[A].傅长禄主编.程序与公正[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6.谭兵.民事诉讼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17.董开军、张卫平、俞灵雨.民事诉讼法修改重要问题研究·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2011年卷[C].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
    18.白绿铉.美国民事诉讼法[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
    19.徐听.迈向社会和谐的纠纷解决[M].北京:中国警察出版社,2008.
    20.邵明.民事诉讼法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1.刘敏.裁判请求权研究——民事诉讼的宪法理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2003.
    22.何文燕、廖永安.民事诉讼理论与改革的探索[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
    23.罗斌.证券集团诉讼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
    24.孙邦清.民事诉讼管辖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
    25.马永伟.浅析我国民事诉讼调解猪肚面临的问题和对策[A].见:民事诉讼法学专论——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2008年卷.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
    26.李峰.知识产权诉讼特别程序制度的建构[A].见:中国民事诉讼法学六十年专论·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2009年卷.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
    27.崔荐.民事审判运行机制[A].见:江伟、杨荣新主编.民事诉讼机制的变革.人民法院出版社,1998.
    28.郑成思.知识产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29.吴汉东.中国知识产权制度评价与立法建议[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30.吴汉东.知识产权基本问题研究(总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9.
    31.刘春田.知识产权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
    32.李颖怡主编.知识产权法[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
    33.李明德主编.知识产权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34.齐爱民、朱谢群主编.知识产权法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5.李显东主编.知识产权纠纷法律解决指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6.孔祥俊.商业秘密保护法原理[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
    37.孔祥俊.WTO知识产权协定及其国内适用[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38.朱和庆.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理论与实务[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
    39.冯晓青.知识产权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
    40.傅长禄.程序与公正[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41.程汉大、李培锋.英国司法制度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2.孙笑侠.法律人之治——法律职业的中国思考[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43.贺卫方.复转军人进法院[A].见:贺卫方.运送正义的方式.上海三联书店,2002.
    44.张福森.各国司法体制简介[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45.韩苏琳.美英德法四国司法制度概况[G].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
    46.黄金兰.法律移植研究——法律文化的视角[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47.杨士虎.中国加拿大知识产权法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48.刘友华.知识产权纠纷非诉解决机制研究——以调解为考察中心[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
    49.曾陈明汝.两岸暨欧美专利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50.刘尚志.美台专利诉讼——实战与裁判解析[M].台湾: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5.
    51.范长军.德国专利法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52.范长军.德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53.张玲.日本专利法的历史考察及制度分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54.吴卫军、樊斌.现状与走向:和谐社会视野中的纠纷解决机制[M].北京:中国警察出版社,2006.
    55.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组织.支撑21世纪日本的司法制度日本司法制度改革审议会意见书[C].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
    56.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7.薛刚凌.行政诉讼法学[M].北京:华文出版社,1998.
    58.关保英.行政法教科书之总论行政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59.邱联恭.程序制度机能论[M].台北:三民书局,1999.
    6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2007年中国知识产权年鉴[G].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
    6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2008年中国知识产权年鉴[G].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6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2009年中国知识产权年鉴[G].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6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2010年中国知识产权年鉴[G].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6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2011年中国知识产权年鉴[G].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
    6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指南2010[G].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66.[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67.[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68.[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M].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69.[德]康德.康德著作全集(第6集)[M].李秋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70.[德]拉德布鲁赫著.法学导论[M].米健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
    71.[德]奥特马·尧厄尼希.民事诉讼法(第27版)[M].周翠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72.[德]M·雷炳德.著作权法[M].张恩民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73.[德]亚图·考夫曼.类推与“事物本质”——兼论类型理论[M].吴从周译.台湾:台湾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
    74.[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民事诉讼法[M].谢怀栻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75.[意]密拉格利亚.比较法律哲学[M].吴泽炎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76.[意]莫诺·卡佩莱蒂等.当事人基本程序保障权与未来的民事诉讼[M].徐昕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77.[美]詹姆斯·S·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M].邓方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78.[美]艾森伯格.普通法的本质[M].张曙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79.[美]乌戈·马广.比较法律经济学[M].沈宗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80.[美]白绿铉、卞建林.美国联邦证据规则[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
    81.[美]杰弗里·C.哈泽德,米歇尔·塔鲁伊.美国民事诉讼法导论[M].张茂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82.[美]卖高伟、切斯特·米尔斯基.评审制度与辩诉交易一部真实的历史[M].陈碧、王戈等译.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
    83.[美]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84.[美]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M].蒋兆康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
    85.[美]迈克尔·D·贝勒斯著.法律的原则一个规范的分析[M].张文显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86.[美]伯纳德·施瓦兹.美国法律史[M].王军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87.[美]H·埃尔曼.比较法律文化[M].贺卫方、高鸿钧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88.[美]德沃金.法律帝国[M].李常青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89.[日]小岛武司、伊藤真.诉讼外纠纷解决法[M].丁婕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90.[日]小岛武司.民事审理中的公鉴定与私鉴定[A].陈刚译.见:陈刚主编.自律型社会 与正义的综合体系[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
    91.[日]高桥宏志.民事诉讼法:制度与理论的深层分析[M].林剑锋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92.[日]谷口平安.程序的正义与诉讼[M].王亚新,刘荣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93.[日]日本国会制定.日本专利法[G].杜颖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94.[日]白绿铉.日本民事诉讼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
    95.[日]高木丰三.日本民事诉讼法论纲[M].陈与年.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
    96.[日]笠井正俊.民事诉讼中的争议焦点和证据的早期整理与自主开示[J].比较法杂志,1995.
    97.[奥]欧根·埃利希.法社会学原理[M].舒国滢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
    98.[奥]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M].沈宗灵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99.[英]周湘雄.英美专家证人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
    100.[英]J.A.乔罗威茨.民事诉讼程序研究[M].吴泽勇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
    101.[英]徐听译.英国民事诉讼规则[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102.[英]徐听译.英国民事诉讼与民事司法改革[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1.杨荣新、乔欣.重构我国民事诉讼审级制度的探讨[J].中国法学.2001(5).
    2.张卫平.诉讼调解:时下态势的分析与思考[J].法学.2007(5).
    3.张卫平.诉讼公正与效率的双重提升:泛论<民事诉讼法>的修改[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1(5).
    4.章武生.民事简易程序中的公正与效率[J].诉讼法学研究.2002(2).
    5.章武生.简易程序与民事纠纷的类型化解决[J].法学.2002(1).
    6.章武生.我国民事简易程序之重构[J].中外法学.2002(5).
    7.章武生.民事简易程序比较研究[J].现代法学.2003(1).
    8.章武生.程序保障:司法公正实现的关键[J].中国法学.2003(1).
    9.章武生.我国民事审级制度之重塑[J].中国法学.2002(6).
    10.章武生.论民事再审程序的改革[J].法律科学.2002(1)
    11.章武生、吴泽勇.论民事诉讼的目的[J].中国法学.1998(6).
    12.王亚新.再谈“答辩失权”与“不应诉判决”[N].人民法院报.2005,5(11).
    13.王亚新.民事诉讼法修改中的程序分化[J].中国法学.2011(4).
    14.李浩.论调解不宜作为民事审判权的运作方式[J].法律科学.1996(4).
    15.李浩.论举证时限与诉讼效率[J].法学家.2005(3).
    16.范愉.小额诉讼程序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1(3).
    17.齐树洁.构建我国民事审前程序的思考[J].厦门大学学报.2003(1).
    18.齐树洁、冷根源.英国民事诉讼规则(1998)述评[J].法学家.2001(2).
    19.汤维建.论司法公正的保障机制及其改革[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6).
    20.肖建国.论诉前停止侵权行为的法律性质[J].法商研究.2002(4).
    21.肖建国.程序公正的理念及其实现[J].法学研究.1999(3).
    22.廖中洪.论我国民事诉讼审级制度的修改与完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7)
    23.徐听.专家证据的扩张与限制[J].法律科学.2001(6).
    24.张晋红.关于构建民事诉讼一审终审制的立法思考[J].河北法学.2005(8)
    25.熊跃敏.民事诉讼中的诉答程序探究[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
    26.李昌道、董茂云.陪审制度比较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3(1).
    27.苏力.变法,法治建设及其本土资源[J].中外法学.1995(5).
    28.苏力.法官遴选制度考察[J].法学.2004(3).
    29.何勤华.法的移植与法的本土化[J].中国法学.2002(3).
    30.刘士国.类型化与民法解释[J].法学研究.2006(6).
    31.刘士国.判例法与法解释—创建我国判例制度的探讨[J].法学论坛.2001(2).
    32.周永坤.人民陪审员不宜精英化[J].法学.2005(10).
    33.申政武.日本对外国法的移植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法学.1993(5).
    34.罗健豪、肖建红.从“混合”到“化合”:中国民事诉讼机制变革理想试解[J].当代法学.2000(2).
    35.胡震远.我国专家证人制度的建构[J].法学.2007(8).
    36.倪静.知识产权诉讼外解决机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
    37.管育鹰.试论我国专门法院设置的改革[J].人民司法.2004(4).
    38.孙文波.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价值取向及基本思路]J].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 报.1998(1).
    39.张晓茹.多种法律关系引起的纠纷与诉讼程序的适用[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3).
    40.宋高初.论刑事诉讼效益[J].学术交流.2004(3)
    41.张德美.浅论法律移植的方式[J].比较法研究.2000(3).
    42.汪彤、胡震远.知识产权案件中的专家证人制度[J].知识产权.2003(2).
    43.成凯、屈新.论鉴定人的法律地位及其责任机制[J].政法论坛.2003(6).
    44.李澜.美国禁令制度研究——兼评我国知识产权诉讼中临时禁令制度》[J].科技与法律.2003(2)
    45.崔明霞、彭学龙.商业秘密“不可披露”原则初探[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003.
    46.成凯、屈新.论鉴定人的法律地位及其责任机制[J].政法论坛.2003,12(6).
    47.丁以升.司法的精英化与大众化[J].现代法学.2004,4(2).
    48.郭国松.法治的梦想有多远[N].南方周末.2004,5(13).
    49.杨光.答辫失权之建构[J].政法学刊.2004(1).
    50.游挺玲、肖祖平.论商标诉前禁令制度的不足与完善[J].电子知识产权.2004(7)
    51.何兵.司法职业化与民主化[J].法学研究.2005(4).
    52.徐胜萍.论民事诉讼普通程序向简易程序的转换[J].南京大学学报.2006(6).
    53.钱锋.大合议制:提升司法权威的一种合理选择[J].中国审判,2006.
    54.许少波.论民事简易程序向普通程序之转换[J].法学评论(双月刊).2007(5).
    55.彭莉.知识经济下台湾知识产权司法制度的变革——从“专庭”、“专股”到智慧财产法院[J].台湾研究集刊.2007(4).
    56.章忠信.智慧财产法院的建立与未来[J].台湾“全国”律师.2007(4).
    57.姚颉靖、陈剑锋.浅析知识产权诉前禁令制度的不足与完善[J].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4).
    58.何颂.引入答辩失权制度的理性思考[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7(2).
    59.凌永兴.民事司法改革中的诉讼效率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60.魏忆龙.台湾设立智慧财产法院的评析[J].法律适用.2008(1、2).
    61.董晓敏.论知识产权诉讼中的临时禁令[J].法律适用.2008(7).
    62.刘晴辉.正当程序视野下的诉前禁令制度[J].清华法学.2008(4).
    63.郭寿康、李剑.我国知识产权审判组织专门化问题研究——以德国联邦专利法院为视角[J].法学家.2008(3).
    64.刘晴辉.正当程序视野下的诉前禁令制度[J].清华法学.2008(4).
    65.董晓敏.论知识产权诉讼中的临时禁令[J].法律适用.2008(7).
    66.胡胜、陈莺.我国民事诉讼中应建立答辩失权制度[J].上海大学学报.2008(6).
    67.易健雄.知识产权诉讼中的专家证人制度[J].人民司法.2009(11).
    68.张韬略、黄洋.<德国专利法之简化和现代化法>评述——浅析德国专利法律的最新修改[J].电子知识产权.2009(10).
    69.傅利英、张晓东.台湾地区智慧财产法院制度及运作状况述评——兼评与大陆法院试行的“三审合一”模式的区别[J].科技与法律.2009(5).
    70.蒋红莲.商业秘密法律救济制度研究——以美、德、日及TRIPS相关法律为参照[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
    71.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三庭课题组.湖北涉及知识产权案件的三审合一[J].人民司法.2009(17).
    72.邓晓霞.论我国不宜引入英美法系专家证人制度[J].中国司法鉴定.2010(1).
    73.郭华.鉴定人与专家证人制度的冲突及其解决——评最高院有关专家证人的相关答复[J].法学.2010(5).
    74.胡淑珠.试论知识产权法院(法庭)的建立——对我国知识产权审判体制改革的理性思考[J].知识产权.2010(4).
    75.沈强.TRIPS与商业秘密民事救济制度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博士论文.
    76.于宏.英美法上权利与救济关系初探[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11(4).
    77.杨雄文.台湾智慧财产法院运作两周年述评——兼论对我国大陆知识产权保护体制改革的启示[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1(3).
    78.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专利电子申请率动态统计信息(2011年6月)[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1,7(13).
    79.谢晓玲.法院审理专利侵权诉前禁令案件问题探析[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11(3).
    1. O'Hearn, Timothy J., Patent Law Reform via the Federal Courts Improvement Act of 1982:The Transformation of Patentability Jurisprudence,17AkronL. Rev.453 (1983-1984).
    2. Lord Hope of Craighead, In Law, Is Procedure Really That Important?, Juridical Review 149,2010.
    3. Ct. of App.,11th Cir.), chair, Federal Judicial Center 2004, Manual for Complex Litigation, Fourth.
    4. Black's LawDictionary, West,8thed.2004.
    5. Markmanv.WestviewInstruments, Inc.,517 U.S.370(1996).
    6. U.S.TRADEMARK LAW.
    7. Federal Rules of Civil Procedure.
    8. David D.Siegel, The 1990 Adoption of§1367,Codifying"Supplemental"Jurisdiction, COMMENTARYON 1988 REVISION, (AddedPub.L.101-650, Title Ⅲ,§310(a), Dec.1,1990,104Stat.5113.
    9. Pegram, John B, Should There Be a U.S. Trial Court with a Specialization in Patent Litigation; 82 J.Pat.&Trademark Off.Soc'y774(2000).
    10. Henry W.Ehrmann, Comparative legal Cultures, Prentice-Hall, Inc.1976.
    11. A. S. Zuckerman, A Reform of Civil Procedure:Rationing Procedure Rather Than Access to Justice, Journal of Law and Society, Vol.22, No.2,1995.
    12. Marc Galanter, Reading the Landscape of Dispute:What We Know and Don't Know (and Think We Know) about Our Allegedly Contentious and Litigious Society,31 UCLA Law Review 4,1983.
    13. Ronald H. Coase, The Firm, the Market, and the Law,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8.
    14. Robert A. Carp, Ronad Stidham, Kenneth L.Manning, Judicial Process in America, 8TH EDITION, CQ Press,2011.
    15. David Leonard, Reforms in England:The Woolf Report And Consequences. Michael Wilkinson, Janet Burton, Reform of the Civil Process In Hong Kong, Butterworths Asia,2000.
    16. Robert Hill, Helen Wood, Suzanne:Fine, A Practice Guide to Civil Litigation(M), Jordan Publishing Limited,2003.
    17. George Cumming, Mirijam Fredenthal, Ruth Janal, Enforcement of Intellectual Protery Rights in Dutch, English and German Civil Courts,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BV, The Netherlands,2008.
    18. Joel Davidow, Patent-Related Misconduct Issues In U.S. Litiga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0.
    19. Frank D. Prager, A History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From 1545 to 1787.26 i.pat. off. soc'y 711(1944).
    20. Rochelle Cooper, Prey Fuss.An Alert to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Bar the Hague Judgments Convention.2001 V.111. L. Rev.421(2001).
    21. Ralph S. Brown, Civil Remedies for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vasions:Themes and Variation.55 Law & Contemp. Probs.45 (1992).
    22. Scott H Blackman, Rebecca M.Mcneill.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 in Commerci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Disputes.47. Am. V.L' Rev.1709(1997-1998).
    23. David W. Opderbeck, Peer to Peer Networks,Technological Evolution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everse Private Attorney General Litigation.20 Berkeley Technology Law J.1 (2005)
    24. Julia A.Martin, Arbitration in the Alps Rather Than Litigation in Los Angeles, the Advantages of International Intellectual Property-Specific 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Stanford Law Review Vol 49, No4(Apr,1997).
    25. Kelvin Hiu.Fai Kwok, A New Approach to Resolving Refusal to Licens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Disputes.W Comp.2011,34(2),261-286.
    26. Mark A.Lemley. Evgene Volokh, Freedom of Speech and Injunctions Intellectual Property Case.48 DUKE L.J.147 (1998).
    27. Mark Perry, From Pasteur to Monsanto:approaches to patenting life in Canada, See Ysolde Gendreau, An Emerg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Paradigm:Perspectives from Canada,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2008.
    28. Tanya Aplin and Jennifer Davis,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Text, Cases, and Materials, FIRST ED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9.
    29. N. E. SIMMONDS, CENTRAL ISSUES IN JURISPRUDENCE:JUSTICE, LAW AND RIGHTS, Second Edition, Sweet & Maxwell Limited,2002.
    30. Talwar Sabanna,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n WTO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Serials Publications,2010.
    31. Michael A. Gollin, Gwen Hinze and Tzen Wong, Scenanrio planning on the futur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Literature review and implications for human development, See Tzen Wong, Graham Dutfie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Human Development:Current Trends and Future Scenario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1.
    32. Ed Baden-Powell, Alasdair Bleakley, Jerrey Eneberi,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Media Law Companion, Fourth Edition, Bloomsbury Professional,2010.
    33. LEE EPSTEIN, THOMAS G WALKER, CONSTITUTIONAL LAW FOR A CHANGING AMERICA:Rights, Liberties, and Justice, CQ Press,2010.
    34. Lisa Vanhala, MAKING RIGHTS A REALITY? Disability Rights Activists and Legal Mobiliz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1.
    35. Ralph S. Brown.Civil Remedies for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vasions:Themes and Variation.55 Law & Contemp. Probs.46 (1992).
    36. Hugh C Hansen,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and Policy, VOLUME 11, Harting Publishing,2010.
    37. Michael M. Murrray, Understanding the Challenges of Protecting and Enforcing IP in a Global Marketplace, See INTERNATIONAL IP ISSUES AND STRATEGIES, Thomson Reuters/Aspatore,2009.
    38. Jack Stark, Series Editor, Judicial Jurisdiction:A Reference Guide to the United States Constitution, Patirick Baude,2007.
    39. STEPHEN N. SUBRIN, MARTHA L. MINOW, MARK S. BRODIN, THOMAS O. MAIN, CIVIL PROCEDURE:Doctrine, Practice, and Context, Third Edition, Aspen Publishers,2008.
    40. Ruth Taplin,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the New Global Japanese Economy, Routledge published,2009.
    41. Sylvia Engdahl, ISSUES ON TRIAL: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Greenhaven Press, 2010.
    42. Wendy Buskop, PATENTS, TRADEMARKS, COPYRIGHTS, and TRADE SECRETS: What Automation Professionals, Manufacturers, and Business Owners Need to Know, Instrumentation, Systems, and Automation Society,2008.
    43. HenryW.Ehrmann, Comparative legal Cultures, Prentice-Hall, Inc.197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