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数字媒介与文学批评的转型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数字媒介深刻改变了文学的生产、传播、消费与评价模式。本文主要以传统的“专家批评”与新生的“草根批评”这两种批评类型作为研究对象,考察数字媒介提供的赛博空间给文学批评的场域、主体、方法与话语等方面带来的转型。
     全文分四章。第一章“数字媒介与批评场域的新变”从总体上考察了数字媒介带来的批评场域的结构性变化,分析了专家批评与草根批评之间的位置、关系,拥有的不同的资本、惯习,双方的斗争、共谋、互动及其困境。第二章至第四章则具体从主体、方法与话语三个方面分析了专家批评与草根批评在赛博空间中呈现的各种现象、规律与相应的转型。最后得出的是结论是“文学批评的空间转向与‘业余性’的生成”。
     第一章“数字媒介与批评场域的新变”从总体上考察了数字媒介带来的批评场域的结构性变化。数字媒介在让专业批评家能够进入赛博空间发言的同时,也带来了批评话语权的扩散,“草根批评”这种新的批评类型得以产生,批评场域形成了专家批评与草根批评并峙的新格局。专家批评主要与传统文学相联系,草根批评主要与网络商业写作相联系。专业批评家拥有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侧重给传统文学提供合法性说明,草根群体则给商业写作带来了经济资本与“网络人气资本”。专家批评与草根批评拥有不同的批评惯习,数字媒介冲击或加强了这些惯习,批评者应增强对惯习的反思与调整。专家批评与草根批评为了争夺文学的合法性定义而展开斗争。在激烈反抗专家批评的表象背后,草根群体身上的符号暴力又使得他们在潜意识深处认同专业批评家对文学的合法性定义,与此同时,这种符号暴力还促使他们不自觉地成为专业批评家内部的正统派驱逐先锋派的共谋。在专家批评与草根批评的斗争中,媒体批评不断地介入、炒作。专家批评与草根批评也为了共同利益而尝试互动,专业批评家试图有限接纳网络商业写作,而传统作家也试图试水网络,与草根群体接触。这种互动陷入了困境,困境的根源在于场域中位置的错位。
     第二章“个体与人群:批评主体的精神分析”从“个体与人群的关系”这个角度入手分析了赛博空间对批评主体的精神症候与身份认同的影响。首先分析了专业批评家网络生存的精神症候。赛博空间带来了“凝视”目光的转换。在传统批评中,专业批评家行使“看”的权力,并保证作品居于“可见性”之中。数字媒介带来了作品的“不可见性”,同时让批评家“可见”了,他被赛博空间中的“人群”所凝视。这让批评家的权力走向了衰微。数字媒介让批评家的前台与后台的区分变成了“网上”与“网下”的区分。为了维系“专家”身份,他的言行成为一种“表演”,然而他在前台营造的理想自我不过是一种幻象。面对新的历史语境,批评家需要调整姿态,顺应数字文化,从立法者走向阐释者。其次分析了赛博空间带来的草根批评者的“群体性”现象。不管是向内的“追文”还是对外的“冒犯”,草根批评者都是群体性的存在,结成了狂欢的共同体,这种狂欢不乏革新意义,但最终陷入了困局与危机,它不是全民性的狂欢,而是变成了私人性的攻击;不是充满歧见与复数的对话,而是要求同质化的统一;不是取消了等级区分的理想人际交往,而是存在等级化、他者化的实质。草根群体在这种狂欢中所建构的种种理想自我也不过是一种幻象,他最终无法摆脱大他者的凝视。
     第三章“认知困境与批评方法、解读策略的设定”考察了赛博空间中的批评方法与解读策略。赛博空间的文本海洋形成了一个感觉超载的超空间,专业批评家难以把握总体的文学现实,面临“再现”困境;与此同时,它又形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规训空间,草根批评者深陷商业文学的规训之中而无法洞察资本的宰制,他同样面临“再现”困境。面对这种认知困境,专业批评家采取寓言式批评与整体研究的方法;草根批评者则采取各种“盗猎”、“挪用”的解读策略,进行抵抗。寓言式批评让批评家成为“潜水采珠人”,在文本海洋中去寻找杰作,既否定赛博空间中商业化的文学现实,也试图让文学的本真性得到救赎。整体研究则契合了网络文学的模式化、同质化特征,让批评家能够对海量的网络文学加以总体把握。寓言式批评让批评家能够发现那些散布在各种文学论坛的业余爱好者基于兴趣的写作,整体研究则对网络商业写作更为有效。草根批评者基于业余者立场与无功利心态而阅读盗版,把网络商业文学读作励志式作品以及写大量仿作,这些行为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他们对商业规训的抵抗,使用价值反对了交换价值,但最终,无功利的业余者转换为赚钱的专职写手,使用价值重新转化为交换价值,草根批评者的抵抗陷入了困境。
     第四章“批评话语的转型与公共领域的建构”比较了专家批评与草根批评的不同话语风格,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建构公共领域的可能。专家批评与草根批评形成了各自的行话,前者的术语化、专业化是学术共同体内部循环的产物,后者的口语化、具象化则是松散人群“在场”交互的结果;前者让解读作品、指导读者的传统批评功能趋于衰微,后者则让这种批评功能得以强化。赛博空间带来的人群“在场”的言说氛围提供了建构文学公共领域的可能,但也存在语言暴力、群体压力与符号权力的阻碍,然而采取某些适当的措施,也会有“龙空论坛”与“小众菜园”这样成功的尝试。在此基础上,由“文学”而致“社会”,批评家可以重建批评的公共性,借助网络实现专业性与公共性的结合,并结成普遍的法团主义与知识分子国际,从而介入现实,恢复与重建文学批评的公共关怀。
     本文的结论是“文学批评的空间转向与‘业余性’的生成”。数字媒介提供的赛博空间给文学批评带来了重大变化,形成了专家批评与草根批评为主的新的批评场域。文学批评的主体、方法与话语都面临着调整与转型。就批评的主体来说,他面临着从未如此突出的“个体与人群”的关系问题,专业批评家需要“走进”人群,从立法者转变为阐释者;草根批评者则需要“走出”人群,由沉浸于狂欢的共同体转向培植自我意识与理性反思:就批评的方法而言,它需要应对文学批评前所未有的难以“再现”文学现实的困境,专业批评家可采取寓言式批评与整体研究的方法,草根批评者则采取“盗猎”、“挪用”等各种“权且利用”的解读策略;在话语上,文学批评由传统的共同体的内部循环走向了在场的交互,在此基础上,批评者可以恢复文学的公共领域,重建文学批评的公共性。文学批评所遭遇的这种新的历史语境及相应的调整、转型可称之为“空间转向”。“空间转向”呼唤着批评的“业余性”。赛博空间带来了大量体制外的批评的“业余爱好者”,也为体制内的批评家由“专家”走向“业余者”提供了可能。专业批评家与草根批评者都需要保持“业余者”情怀。
Digital media is profoundly changing the patterns of literature's production, dissemination, consumption and evaluation. This dissertation, mainly taking two types of literary criticism, namely the traditional "expert criticism" and the newborn "grassroots criticism",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ries to examine the transformation, brought about by cyberspace, of the field, subject, method and discourse of literary criticism.
     The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four chapters. Chapter I generally discusses the structural changes of critical field brought by digital media, and analyzes the positions of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pert criticism and grassroots criticism by comparing their different capital and habitus as well as expounding the struggle, collusion, interaction between them and their own predicaments. Chapters Ⅱ to Ⅳ,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subject, method and discourse, discusses various phenomenon, laws and corresponding transformation presented by expert criticism and grassroots criticism in cyberspace. The conclusion is that "there is a spatial turn and a generation of'amateurism' in literary criticism".
     Chapter Ⅰ,"digital media and the new changes of critical field", generally discusses the structural changes of critical field brought by digital media. Digital media enables professional critics to enter cyberspace speak, and causes the proliferation of critical rights."Grassroots criticism", a new criticism type, has thus emerged, and the critical field has then formed a new situation in which expert criticism and grassroots criticism are confronting each other. Expert criticism is mainly associated with the traditional literature, while grassroots criticism is associated with the network business writing. Professional critics have cultural capital and social capital, mainly focusing on providing legitimacy for traditional literature, while grassroots groups have brought business writing the economic capital and "online popular capital". In addition, expert criticism and grassroots criticism have different critical habitus, which have been impacted or strengthened by digital media. The critics should enhance the reconsideration and the adjustment of their habitus. Expert criticism and grassroots criticism also fight against each other in order to compete for the legitimacy of literature definition. But behind the appearance of intense competition with expert criticism, the symbol violence in the grassroots groups always lets them subconsciously identify with professional critics' definition of literary legitimacy. At the same time, the symbol violence has prompted them to become unconscious conspirators of the orthodoxy who tries to expel the avant-garde in the internal struggle of professional critics. Media criticism constantly steps in and pushes forward the struggle between expert criticism and grassroots criticism. For their common interests, expert criticism and grassroots criticism attempt to contact and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so professional critics try to show their limited acceptance for network business writing, and traditional writers also try to contact network and grassroots group. However, this interaction has fallen into predicaments which are rooted in the dislocation of their positions.
     Chapter II,"individual and crowd:the psychoanalysis of critical subject", discusses the impact of cyberspace on the spirit symptoms and identity recognization of critical subje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ividual and crowd". First, this chapter examines professional critics' spirit symptoms of their surviving in the network. Cyberspace brings the conversion of "gaze". In traditional criticism, professional critics exercise the power of "look", and ensure that the works are "visible". On the contrary, digital media has brought the "invisibility" of works, and at the same time make the critics, who have been gazed by the "crowd" in cyberspace,"visible", which results in the decline of the authority of professional critics. Digital media has changed professional critics' distinction between "front region" and "back-stage" into "online" and "off-line". In order to sustain the identity as "experts", professional critics' words and actions become a "performance", but the ideal egos constructed by them in the front region are just illusions. Facing the new historical context, critics need to adjust their posture to adapt to the digital culture, and transform themselves from legislators to interpreters. Second, this chapter discusses the "group" phenomenon of grassroots critics caused by cyberspace. Whether it is inward "seeking-after-the-works" or external offense, the grassroots critics exist in groups, and form a carnival community. This carnival is revolutionary to some degree, but eventually it falls into a dilemma and has to face some crisis. It is not a universal carnival, but turns out to be a personal attack; not a dialogue full of different opinions, but a homogeneous unity; and not an ideal interpersonal association, but a hierarchical system. The various ideal egos constructed by grassroots groups in this carnival are merely illusions, which eventually could not escape the gaze from the Other.
     Chapter Ⅲ,"cognitive difficulties and the response of critical methods and reading strategies", inspects critical methods and reading strategies in the cyberspace. The sea of works in cyberspace has formed a hyperspace beyond people's perception, and it is difficult for professional critics to grasp the overall literary reality, leaving them in a predicament of "representation". At the same time, an unprecedented disciplinary space formed by the works in cyberspace pushes grassroots critics so deeply into a discipline trap of commercial literature that they cannot perceive the domination of capital, thus they are also facing the predicament of "representation". To solve this problem, professional critics take methods of allegorical criticism and integral study while grassroots critics take some reading strategies of poaching and misappropriation. Allegorical criticism turns professional critics into some people who dive and pick pearls, in other words, who try to find masterpieces in the vast literature fragments. In doing so, professional critics can not only deny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literature in cyberspace, but also try to save the authenticity of literature. The integral study is consistent with the modular and homogeneous characteristics of network literature, through which professional critics can grasp the variety of network literature in general. If the allegorical criticism is often used to discover and collect the works, which are scattered and lost in various internet forums, written just for interest by lovers of literature, the integral study is then more effective for those literary works which were written to make money on reading websites. Grassroots critics show their resistance to commercial discipline through reading piracy. They take online literature as inspirational works, and based on their amateur position and just for amusement write a lot of imitation, causing the use value to oppose the exchange value. But in the end, the playing amateurs turn into experts to make money, making the use value re-transform into the exchange value, then the grassroots critics' resistance ultimately sinks into difficulty.
     Chapter IV,"the transformation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sphere", compares the different discourse styles of expert criticism and grassroots criticism, and on this basis explores the possibility to construct public sphere. Expert criticism and grassroots criticism have both formed their own jargon. The terminological and professional features of the former are the products of internal circulation in academic community, and have brought a decline in the traditional critical functions of understanding works and guiding readers. The colloquial and visual features of the latter however, are the results of unconfined present crowd's interaction, and have strengthened the traditional function of criticism. The talkative atmosphere brought by people present provides a possibility to construct literary public sphere, but there are also some obstacles such as verbal abuse, peer pressure, and symbolic power. Nevertheless, if we take some appropriate measures, there will be successful attempts like "LongKong Forum" and "Minority Garden". On this basis, critics can reconstruct the public concern of criticism from "literature" to "society", and by making use of the internet, they can achieve a combination of professionalism and publicity, develop some universal corporatism and intellectual-internationalism, then through which they can intervene social reality, recover and reconstruct the public concern of literary criticism.
     The conclusion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that "there is a spatial turn and a generation of'amateurism' in literary criticism". Cyberspace provided by digital media has brought some revolutionary changes to literary criticism, which has formed some new field in which expert criticism and grassroots criticism are confronting each other. The subject, method and discourse of literary criticism are all facing some adjustment and transformation. As for the subject, literary criticism is facing the problem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ividual and crowd, a problem which has never been so prominent. Professional critics need to "enter" the crowd and change themselves from legislators to interpreters; grassroots critics need to go out of the crowd and change themselves from immersing themselves in the carnival community to cultivating their self-consciousness and rational thoughts. As to the method, literary criticism has to deal with the unprecedented dilemma of "representation". Professional critics need to take the methods of allegorical criticism and integral study, and grassroots critics need to take reading strategies of poaching and misappropriation just for temporary use. With regard to the discourse, literary criticism has transformed from internal circulation of community to interaction of presence. On this basis, the professional critics can restore the literary public sphere, and reconstruct the publicity of literary criticism. This new historical context of literary criticism and its corresponding adjustment and transformation can be called a "spatial turn", which calls for an "amateurism" of criticism. Cyberspace has brought a large number of amateur critics beyond the present system, it has also offered possibility for professional critics within the system to change themselves from experts to amateurs. Experts and grassroots should both keep their "amateur" feelings.
引文
① 转引自郭宏安:《读<批评生理学)——代译本序》,载[法]蒂博代:《六说文学批评》,赵坚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页。
    ② 王山:《批评:碰撞中的坚守与新生——“网络批评、媒体批评与主流批评”研讨会述评》,载《文艺报》2001年7月10日。
    ③ 参看贺桂梅:《批评的增长与危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50-54页。
    ④ 白烨:《文学批评的新境遇与新挑战》,载《文艺研究》2009年第8期,第8页。
    ① [英]朱利安·沃尔弗雷斯编著:《21世纪批评述介》,张琼、张冲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275页。
    ② 参看谭德晶的《网络文学批评论》(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版)。该书在行文中有时使用“网络文学批评”的概念,有时使用“网络批评”的概念,似未察觉二者语义的差别。
    ① [法]蒂博代:《六说文学批评》(《批评生理学》),赵坚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46页。
    ② 以百度贴吧(百度贴吧是百度利用其强大的搜索能力建立的基于关键词的在线交流平台,能让那些对同一个话题感兴趣的网友聚在一起交流。以作家、作品话题而论,百度贴吧的数据最能显示其人气指数)显示的数据为例,我们可发现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在人气指数上的极大反差。以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著名作家为例,截止到2012年3月8日,“鲁迅”吧共有主题数25928个,帖子数267506篇,说客数10643(最后这一项数据表示该吧的会员数,也就是粉丝数,贴吧编辑或会员中的精神领袖往往根据作家、作品的特点而对会员群体进行命名,如鲁迅的粉丝称为“说客”、巴金的粉丝称为“中国心”等),“郭沫若”吧共有主题数1048个,帖子数5966篇,Pegasus数260,“茅盾”吧共有主题数254个,帖子数797篇,会员数29,“巴金”吧共有主题数2460个,帖子数22188篇,中国心数358,“老舍”吧共有主题数1396个,帖子数12231篇,茶客数492,“余华”吧共有主题数1867个,帖子数15894篇,余粉数973,“贾平凹”吧共有主题数1933个,帖子数12588篇,会员数
    ① 黄忠顺:《文学的互联网络传播与专业文学批评的命运》,载《文艺报》2008年3月4日。
    ② 参看崔红楠:《穿过我的网络你的手》,载《南方文坛》2001年第3期,第48-49页;于洋、汤爱丽、李俊:《文学网景》,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173页。
    ③ 李永艳:《专业批评家与网络文学批评》,载《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3期,124-126页。
    ① 欧阳友权:《当传统批评家遭遇网络》,载《南方文坛》2010年4期,第21页。
    ② 江冰:《“80后”与网络:文学批评的双重阻隔》,载《南方文坛》2010年第4期,第26--28页。
    ③ 白烨:《有限性与可能性——传统批评与网络文学》,载《南方文坛》2010年4期,第20--21页。
    ④ 洪治纲:《信息时代:文学批评的挑战与选择》,载《南方文坛》2010年6期,第19--24页。
    ⑤ 马季:《网络文学:直逼文学价值认同断裂的现实》,载《南方文坛》2010年4期,第23--25页。
    ⑥ 王颖:《从主动“缺席”到被动“失语”?——传统批评如何应对网络时代的文学》,载《南方文坛》2010年4期,第28--30页。
    ⑦ 陈晓明:《媒体批评:骂你没商量》,载《南方文坛》2001年第3期,第44--45页。
    ⑧ 崔红楠:《穿过我的网络你的手》,载《南方文坛》2001年第3期,第48--49页。
    ⑨ 转引自王山:《批评:碰撞中的坚守与新生——“网络批评、媒体批评与主流批评”研讨会述评》,载《文艺报》2001年7月10日。
    ⑩ 宋炳辉等:《网络时代的文学批评与人文学术》,载《上海文学》2003年1期,第78--79页。
    11 郜元宝:《批评五嗌》,载《文艺研究》2005年第9期,第22页。
    12 洪治纲:《信息时代:文学批评的挑战与选择》,载《南方文坛》2010年6期。
    ① 蔚蓝:《因特网与文学批评》,载《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6期,第41-44页。
    ② 于洋、汤爱丽、李俊:《文学网景》,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170-197页。
    ③ 具体内容参看谭德晶:《网络文学批评论》,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版。
    ④ Landow G P.,Hypertext:the Convergence of Critical Theory and Contemporary Technology, New York:Harper and Row,1992.
    ⑤ Joyce M., Of Two Minds:Hypertext Pedagogy and Poetics, New York:The Seabury Press,1995.
    ⑥ Bolter D. J., Writing Space:Computer, Hypertext and the Remediation of Printing,New York:Harper and Row 2001.
    ⑦ Landow G P. Hypertext:the Convergence of Critical Theory and Contemporary Technology, New York:Harper and Row,1992.p231-256.
    ⑧ Arseth E. Cybertext:Perspctive on Ergodic Literature, Baltimore and London:John Hopkins University,1997.
    ⑨ Murray J H. Hamlet on the Holodeck:The future of Narrative in Cyberspace, Cambridge, Mass:MIT Press,1997.
    ① M.S.Meadows,Fause & Effect:The art of interactive Narrative, New York.The Seabury Press,2002.
    ② Carolyn Handler, Miller Digital Storytelling:A Creator's Guide to Interactive Enterainment,2004.
    ③ Ohan Svedjedal,The Literary Web:Literature and Publishing in the Age of Digital Production, A Study in the Sociology of Literature,2000.
    ④ M.S.Meadows,Pause & Effect:The art of interactive Narrative, New York:The Seabury Press,2002.p79-95; Murray J H. Hamlet on the Holodeck:The future of Narrative in Cyberspace, Cambridge, Mass:MIT Press, 1997.p111-124.
    ⑤ 李菲、廖翊(记者):《全国网络文学用户达1.94亿》,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1-12/22/c 111276529.htm,2011-12-22.17:32:00.
    ⑥ “唐家三少”,原名张威,起点白金作家,写过《光之子》、《冰火魔厨》、《斗罗大陆》与《酒神》等网络小说。
    ⑦ 陶叶(记者):《唐家三少:中国网络文学发展远远领先于外国》,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11-12/25/c_122476973.htm,2011-12-25.08:33:52.
    ⑧ 邱华栋:《点评(回到明朝当王爷)》,“17K”小说网:http://bbs.17k.com/pandian/viewthread.php?tid=758,2008-12-3 17:03.
    ⑨ 黄鸣奋:《网络传媒革命与电子文学批评的嬗变》,载《探索与争鸣》2011年11期61页。
    ⑩ 邱华栋:《点评<回到明朝当王爷)》,“17K”小说网:http://bbs.17k.com/pandian/viewthread.php?tid=758,2008-12-3 17:03.
    11 参阅网友“Y450AT6600”的帖子。“龙空论坛”http://www.lkong.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13597&extra=%26page%3Dl&page=1 2010-10-1200:03
    ① 参看詹珊:《在线网络文学批评类型探析》,《山西师大学报》2007年6期,;《在线与非在线网络文学批评之比较》,《福建论坛》2007年第10期,第88-91页。
    ② 赛博空间,或译“赛柏空间”,"cyberspace"一词由加拿大作家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在科幻小说《神经漫游者》(Neuromancer)(1984)中所创。
    ③ 宋炳辉等:《网络时代的文学批评与人文学术》,载《上海文学》2003年1期,第78页。
    ① 陈村、吴慧(记者):《陈村谈中国网络文学十年》,载《东方早报》2009年6月7日。
    ② [英]雷蒙·威廉斯:《布鲁姆兹伯里派》,载[英]弗朗西斯·马尔赫恩编:《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4页。
    ③ 吴秀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学思潮》,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11页。
    ① 参阅张颐武的《后新时期文学:新的文化空间》(《文艺争鸣》1992年第6期)、《现代性的终结:一个无法回避的课题》(《战略与管理》1994年第4期)、《从“现代性”到“中华性”》(《文艺争鸣》1994年第2期)等系列文章。
    ② 戴锦华:《突围表演——九十年代文化描述之一》,载《钟山》,1994年第6期,97页。
    ③ Foucault, Michel. "Questions on Geography", In Power/Knowledge: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 1972-1977. New York:Pantheon Books,1980. p70.
    ① William J· Mitchell, City of Bits. MiT Press,1995.p8.
    ② [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王志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408页。
    ③ [美]戴维·哈维《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277页。
    ④ 谢少波、王逢振编:《文化研究访谈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145页。
    ⑤ [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王志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465页。
    ⑥ [加]文森特·莫斯可:《数字化崇拜:迷思、权力与赛博空间》,黄典林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87页。
    ⑦ 谢少波、王逢振编:《文化研究访谈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139页。
    ① [法]亨利·列斐伏尔:《空间:社会产物与使用价值》,载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48页。
    ② Michel de Certeau. The Pratice of Everyday Life, trans. Steven Randall. Berkeley, 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 Press,1984,P91-110.
    ② [法]亨利·列斐伏尔:《空间:社会产物与使用价值》,载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55页。
    ④ [美]詹姆逊:《文化转向》,胡亚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5页。
    ⑤ [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张旭东编,陈清侨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424页。
    ⑥ [美]戴维·哈维《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364页。
    ① [美]詹姆逊:《文化转向》,胡亚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5页。
    ② [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王志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441页。
    ③ [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王志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408页。
    ④ [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王志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444-445页。
    ⑤ [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王志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445页。
    ① [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133-134页。
    ② [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134页。
    ① [德]本雅明:《可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1934-1935)》,载《经验与贫乏》,王炳钧、杨劲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278页。
    ② [法]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刘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201页。
    ③ [法]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刘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199页。
    ④ [法]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刘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175页。
    ① [法]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刘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99页。
    ② [法]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刘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267页。
    ③ 本论文强调专业批评家主要热衷于传统的精英文学,草根群体主要喜欢网络文学,是就主要倾向而言,显然在两者之间还有一些模糊的灰色地带。
    ④ [法]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刘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203页。
    ① [法]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144页。
    ② [法]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192页。
    ③ [法]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192-193页。
    ④ [法]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刘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208页。
    ⑤ [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162页。
    ⑥ [法]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202页。
    ① [法]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202页。
    ② [法]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刘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204页。
    ③ [法]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刘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206页。
    ④ 黄忠顺:《文学的互联网络传播与专业文学批评的命运》,载《文艺报》2008年3月4日。
    ⑤ [法]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200-201页。
    ① [法]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刘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299页。
    ② “我看盗版我光荣”:《书更新,书评区和月票大战都是吸引读者的一部分》,起点中文网:http://forum.qidian.com/ThreadDetailNew.aspx?threadid=145949111,2011-3-29 22:13:08。(说明:本文中凡涉及网络文献,为尊重原貌,不改动其中的错别字。另外,如果网络地址是帖子原始出处,并注明了发表时间的,所附日期均为文献发表时间,如果是转载地址,或者原始地址没有标明时间的,所附时间则是笔者查询日期)
    ① [法]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80页。
    ② 参阅《凡人凡语》中“历史的回响(序)”部分。《凡人凡语》是一部电子书,是由网络小说《凡人修仙传》的一些热心书友花费一个月时间整理、编辑的《凡人修仙传》书评区的精华书评汇集,共300万字。电子书下载地址http://www.qidian.com/BookReader/1609564,29621767.aspx.
    ① [法]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刘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206页。
    ② [法]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149页。
    ③ [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171页。
    ④ [法]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168页。
    ⑤ [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14页。
    ⑥ [法]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173页。
    ① “梦入神机”,本名王钟,著名网络写手,原起点中文网白金作家,现纵横中文网作者,主要作品有《佛本是道》、《阳神》、《永生》等。
    ② 俞熙娜等(记者):《码字成富豪是个美丽泡泡》,《钱江晚报》,2009年9月4日。
    ③ [法]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刘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287页。
    ④ “小白”类似于“小白痴”之意,意指网络文学的读者多数喜欢能够让他们做白日梦的“爽文”(尽管这种作品在情节上有诸多不合理、漏洞之处),而“老白”则指阅读年龄较长,在网文的选择上口味上更为挑剔的读者。
    ⑤ [德]汉娜·阿伦特:《文化危机》,转引自[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严蓓雯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129页。
    ⑥ [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163-164页。
    ① [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王志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445页。
    ② [法]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175页。
    ③ [法]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178页。
    ① 张英:《傲慢与偏见——清点“韩白之争”》,《南方周末》,2006年4月6日。
    ② [法]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178页。
    ③ [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178页。
    ④ [法]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179页。
    ① [法]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183-184页。
    ② [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139页。
    ③ [法]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刘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194页。
    ④ [法]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刘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284页。
    ⑤ [法]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刘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271页。
    ① 白烨:《80后的现状与未来》,原刊《长城》2005年第6期,后转贴至其新浪博客。
    ② [法]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84页。
    ③ [法]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刘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274页。
    ④ 陶东风:《中国文学已经进入装神弄鬼时代?》,见《中华读书报》2006年6月21日,或见陶东风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a348be010003p5.html,2006-06-18 18:27:11。
    ⑤ 陶东风:《把装神弄鬼进行到底?——我看盗墓文学》,陶东风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a348be010088b5.html,2008-01-06 17:21:03。
    ① 陶东风:《中国文学已经进入装神弄鬼时代?》,见《中华读书报》2006年6月21日,或见陶东风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a348be010003p5.html,2006-06-18 18:27:11。
    ② [法]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84页。
    ③ [法]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刘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271页。
    ④ 韩寒:《文坛是个屁,谁都别装X》,原载其新浪博客,已删。现可参阅网易文化频道:http://culture.163.com/06/0316/17/2CBQAA4000281MU3.html,2006-03-16 17:24。
    ① 蔡骏:《文学就是要“装神弄鬼”——致陶教授并声援江南、萧鼎等诸位文友》,蔡骏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0c2b3901000414.html,2006-07-0409:27:25.
    ② Bourdiu,P., Sociology in Question. London, Thousand Oaks and New Delhi:SAGE Publications,1993.P74.
    ③ [法]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刘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287页。
    ④ [法]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刘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191页。
    ⑤ 白烨:《与韩寒的论争绝非个人恩怨》,《羊城晚报》2006年11月11日。
    ⑥ 解玺璋:《白烨:文学的保姆》,解玺璋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5b6ef8010002vh.html,2006-03-09 00:05:18.
    ① 陶东风:《中国文学已经进入装神弄鬼时代(修订版)》,陶东风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a348be010003ra.html,2006-06-20 22:07:08.
    ② 陶东风:《架空的文学和架空的一代人》,陶东风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a348be0100045k.html,2006-07-09 16:08:39.
    ③ 陶东风:《架空的文学和架空的一代人》,陶东风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a348be0100045k.html,2006-07-09 16:08:39.
    ④ [法]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刘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185页。
    ① 匿名网友:《看看“业内人士”怎么看韩寒白烨事件》,新浪读书论坛:http://forum.book.sina.com.cn/thread-1151717-1-1.html,2006-03-29 20:42。
    ② [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221页。
    ③ [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222页。
    ④ [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118页。
    ① “梨花教”:《“在教主赵丽华的英明领导下,梨花教隆重成立!”》,天涯社区:http://www.tianya.cn/New/PublicForum/Content.asp?idArticle=242113&strItem=funinfo,2006-9-13 16:18:00。
    ② “梨花教”:《“在教主赵丽华的英明领导下,梨花教隆重成立!”》,天涯社区:http://www.tianya.cn/New/PublicForum/Content.asp?idArticle=242113&strltem=funinfo,2006-9-13 16:18:00。
    ③ 王慧纯(记者):《诗歌名家遭恶搞网上诗作被封“梨花体”》,《武汉晚报》2006年10月5日。
    ④ 赵丽华:《我要说的话》,赵丽华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ca2fbd010005r5.html,2006-09-18 15:17:39.
    ① 郭翔鹤(记者):《女诗人触网遭遇恶搞作品被网友总结为“梨花体”》,《新闻晨报》2006年9-20日。
    ② 杨聪敏、于彤(记者):《梨花体引发公众写诗狂潮》,《北京科技报》2006年10月11日。
    ③ 杨聪敏、于彤(记者):《梨花体引发公众写诗狂潮》,《北京科技报》2006年10月11日。
    ④ 韩寒:《现代诗和诗人怎么还存在》,原载其新浪博客,已删,可参阅“豆瓣读书”: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242810/,2006-10-14 14:03:42。
    ① 杨黎:《给赵丽华的一封公开信》,杨黎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7e9b940100056a.html,2006-09-1712:58:45。
    ② 张颐武:《嘲讽和着迷透露的信息》,《北京青年报》2006年9月24日。
    ③ 韩寒:《现代诗和诗人怎么还存在》,原载其新浪博客,已删,可参阅“豆瓣读书”: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242810/,2006-10-1414:03:42。
    ④ 王慧纯(记者):《诗歌名家遭恶搞网上诗作被封“梨花体”》,《武汉晚报》2006年10月5日。
    ① 杨黎:《给赵丽华的一封公开信》,杨黎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en/s/blog 477e9b940100056a.html,2006-09-17 12:58:45。
    ② 杨黎:《给赵丽华的一封公开信》,杨黎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7e9b940100056a.html,2006-09-17 12:58:45。
    ① 赵思运:《赵丽华,当下诗坛的“耶稣”!》,转引自“猫扑网”:http://blog.hi.mop.com/blog/32793763/4262030.html,2007-01-31 18:10。
    ② 赵丽华:《我要说的话》,赵丽华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ca2fbd010005r5.html,2006-09-18 15:17:39。
    ③ 杨黎:《我们搞一场保卫诗歌的诗歌朗诵会》,杨黎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7e9b94010005ax.html,2006-09-26 16:23:41。
    ④ 芦哲峰:《赵丽华的诗不是一面照妖镜》,“新浪读书论坛”:http://forum.book.sina.com.cn/thread-2537615-1-1.html,2006-10-03 05:10。
    ① 《“赵丽华诗歌事件”周年祭》,见赵丽华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ca2fbd01000b3y.html,2007-09-09 20:38:45。
    ② 赵丽华:《我为什么不要(人民日报)》道歉?》,赵丽华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ca2fbd010006cc.html,2006-11-08 18:59:42。
    ③ 韩松落:《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转引自赵丽华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ca2fbdO1000b1z.html,2011年10月21日查。
    ④ 李思恒(记者):《武汉市纪委书记诗集获鲁迅文学奖引发热QQ回应“羊羔体”:网友没恶意》,载《华西都市报》2010年10月22日。
    ① [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182页。
    ② 韩寒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01280b0100jbqq.html,2010-06-12 07:08:01。
    ③ [法]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17页。
    ① 白烨:《三年后,再说“韩白之争”》,郭妍整理,左岸文化网:http://www.eduww.com/Article/200903/23429.html,2009-3-23 11:21:49。
    ② 陶东风:《答(中华读书报>记者问》,陶东风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a348be0100042h.htmf,2006-07-04 16:43:30。
    ③ 详细内容参看孙智正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 459979ed010005jw.html,2006-09-15 23:40:22.
    ④ 芦哲峰新浪博客已找不到该博文,但可参阅:http://zwyjw.swu.edu.cn/xsshg/xsshginfor.jsp?n_id=14912011年9月21日查。
    ① 李舫(记者):《恶搞中沦为大众娱乐的噱头谁在折断诗歌的翅膀》,载《人民日报》2006年10月26日。
    ② 以上内容均出自赵丽华:《我为什么不要(人民日报)》道歉?》,赵丽华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ca2fbd010006cc.html,2006-11-08 18:59:42.
    ③ 李少君:《强烈要求(人民日报)记者道歉!》,李少君天涯博客: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 show.asp?BlogID=57&PostID=7284735,2006-11-3 10:44:00。
    ④ 牧野:《(人民日报)也八卦了》,牧野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028e470100062k.html,2006-11-04 13:04:50.
    ① 赵勇:《文坛媒介化:从文坛事件看文学场的位移》,载《博览群书》2008年第11期,22-25页。
    ② [法]皮埃尔·布尔迪厄、[美]汉斯·哈克:《自由交流》,桂裕芳译,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版,28页。
    ③ [法]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62页。
    ④ 《网络文学更新换代引人关注,网络四作家作品研讨会在京召开》,中国作家网: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09/2009-06-16/56590.html,2009-06-16 14:14。
    ① 起点中文网:《中国网络文学女作家研讨会现场实录》,http://bbs.qidian.com/show.aspx?rid=190040,2010-04-22 14:56:04。
    ② 郦亮(记者):《网络写手踏进鲁迅文学院》,载《上海青年报》2009年7月16日。
    ③ 蒲波:《网络写手鲁迅文学院结业收获“视野”和“使命感”》,http://www.china.com.cn/culture/txt/2010-01/27/content 19311983.htm,2010-01-27。
    ④ 《中文在线启动网络文学十年盘点》,新浪网:http://tech.sina.com.cn/i/2008-10-28/16592540447.shtml,2008-10-28 16:59。
    ⑤ 陈川(记者):《网络文学也可参加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评奖》,载《信息时报》2010年3月4日。
    ⑥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向网络小说敞开大门》,载《辽沈晚报》2011年3月8日。
    ⑦ 郦亮(记者):《网络写手踏进鲁迅文学院》,载《上海青年报》2009年7月16日。
    ⑧ 《网络文学十年如何盘点》,载《中国文化报》2008年12月10日。
    ① 郦亮(记者):《网络写手踏进鲁迅文学院》,载《上海青年报》2009年7月16日。
    ② 卜昌伟(记者):《网络文学十年盘点启动》,载《京华时报》2008年10月29日。
    ① 以上均见《起点四作家作品研讨会》,中国作家网:http://www.chinawriter.com.cn/z/shengda/index.shtml.2009-06-16 14:34.
    ② [法]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刘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204-205页。
    ① 一寒(记者):《作协主席们 今儿真高兴》,载《中国青年报》2008年9月16日。
    ② 李承鹏:《作协主席受不受得了网络跟帖》,李承鹏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e7ba410100aah4.html,2008-09-11 12:34:42。
    ③ 夏琦(记者):《“门后或许藏着别样风景”》,载《新民晚报》2008年9月08日。
    ④ 一寒(记者):《作协主席们 今儿真高兴》,载《中国青年报》2008年9月16日。
    ⑤ 蒲荔子(记者)、吴敏(实习生):《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的双重冲击?30位作协主席网上PK之后……》,载《南方日报》2008年9月28日。
    ⑥ 转引自哲夫:《我的说明以及郑彦英与韩寒之争》,哲夫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1096080100amy7.html?tj=1,2008-09-23 18:32:37。
    ① 哲夫:《我的说明以及郑彦英与韩寒之争》,哲夫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1096080100amy7.html?tj=1,2008-09-23 18:32:37。
    ② 李舫:《当代作家亲近“当红”网络》,载《人民日报》2008年9月22日。
    ③ 哲夫:《我的说明以及郑彦英与韩寒之争》,哲夫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1096080100amy7.html?tj=1,2008-09-23 18:32:37。
    ④ 张颐武:《给了传统作家一个新“起点”》,起点中文网:http://www.qidian.com/News/ShowNews30.aspx?newsid=1003329,2008年09月09日12:29。
    ⑤ 黄长怡:《30省作协主席试水网络文学》,载《南方都市报》2008年09月10日。
    ⑥ 解玺璋:《给文学作品提供了新的传播方式》,起点中文网:http://www.qidian.com/News/ShowNews30.aspx?newsid=1003329,2008年09月09日12:29。
    ① 哲夫:《我的说明以及郑彦英与韩寒之争》,哲夫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1096080100amy7.html?tj=1,2008-09-23 18:32:37。
    ② 李鲆(记者):《网络文学真的能得鲁迅文学奖吗?》,载《深圳晚报》2010年5月26日。
    ③ 郦亮(记者):《(网逝)入围鲁迅文学奖网络小说“独苗”难成气候》,载《上海青年报》2010年9月13日。
    ④ “骁骑校”,中文在线签约作家,曾在鲁迅文学院培训学习,主要作品有《铁器时代》、《武林帝国》、《橙红年代》等。
    ⑤ 宋波鸿(记者):《茅盾文学奖对网络文学太苛刻?》,载《辽沈晚报》2011年5月17日。
    ① 《网络小说无缘茅盾文学奖》,载《河南日报》2011年8月16日。
    ② 《网络文学真能得鲁迅文学奖吗 网络作家表疑虑》,载《信息时报》2010年3月14日。
    ③ 张杰(记者):《(盗墓笔记)申报茅盾文学奖》,载《华西都市报》2011年4月21日。
    ④ 严葭淇(记者):《作协主席网擂:传统文学的网络试水礼》,载《华夏时报》2008年9月27日。
    ① 这些跟帖原载作协主席相关的书评区,但现在已全删,文中所引部分可参看陈村在小众菜园的复制:转http://bbs.99read.com/dispbbs.asp?boardid=18&id=137059&page=&star=2,2008-9-13 21:00:00。
    ② 韩寒:《领悟》,韩寒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01280b0100apmk.html,2008-09-19 12:56:16。
    ③ 郑彦英:《人不能无耻到信口雌黄》,郑彦英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0c7f740100axpk.html?tj=1,2008-09-20 07:51:24。
    ④ 韩寒:《副主席郑主席》,韩寒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01280b0100aqlr.html?tj=1,2008-09-20 14:33:14。
    ⑤ 韩寒:《驯化和孵化》:韩寒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01280b0100aqu5.html,2008-09-23 03:23:17.
    ⑥ 《网友称韩寒新口水仗低劣》,载《广州日报》2008年9月24日。
    ① 刘思远(记者):《河北作协副主席:我是韩寒他爹下秒把他打死》,载《天府早报》2008年9月19日。
    ② 小众菜园:http://bbs.99read.com/dispbbs.asp?boardid=18&id=137059&page=&star=4,2008-9-14 4:21:00.
    ③ “和菜头”:《盛大出10万奖金 “借你人头一用”》,转引自均天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 4dddc5dd0100awyj.html,2011年10月22日查。
    ④ [法]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刘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202页。
    ① 舒晋瑜(记者):《2009:网络文学@招安之年》,载《中华读书报》2009年12月30日。
    ① Michel Foucault, The Birth of the Clinic, trans., A. M. Sheridan Smith, Vintage Book,1994, P89.
    ① [英]齐格蒙·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论现代性、后现代性与知识分子》,洪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87-88页。
    ① 国内为数不多的“玄幻文学”研究者、曾担任过《今古传奇·武侠版》杂志的主编郑保纯表示,陶东风的观点中没有一点合理之处,“这个跟村妇骂街,没有什么不同”。见《玄幻文学遭遇“教授门” 博客文坛再掀“口水战”》,《信息时报》2006年6月27日。
    ② [美]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肖志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55页。
    ③ [法]萨特:《存在与虚无》,陈宣良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322页。
    ① [美]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肖志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271页。
    ② [英]齐格蒙·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洪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63页。
    ③ [英]齐格蒙·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洪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215页。
    ④ [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227页。
    ① [法]拉康:《拉康选集》,褚孝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90-91页。
    ② [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94页。
    ③ [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19页。
    ④ [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20页。
    ① [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94页。
    ② [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98页。
    ③ [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45页。
    ④ 乔弗雷·巴钦:《网络空间的幽灵》,载罗岗、顾铮主编:《视觉文化读本》,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209-210页。
    ① [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97页。
    ② [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38页。
    ③ [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39页。
    ④ [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98页。
    ⑤ [英]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246页。
    ⑥ [美]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肖志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143页。
    ⑦ [美]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肖志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57页。
    ① [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215页。
    ② 可参阅Lacan, J. The Seminar of Jacques Lacan, Book XX:On Feminine Sexuality, The Limits of Love and Knowledge, Encore,1972-1973, trans. Bruce Fink. New York:Norton.1998.p86-109.
    ① [英]齐格蒙·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洪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4-5页。
    ① [英]齐格蒙·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洪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185页。
    ② [英]齐格蒙·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洪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5页。
    ③ [英]齐格蒙·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洪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163页。
    ④ 崔红楠:《穿过我的网络你的手》,载《南方文坛》2001年第3期,48页。
    ⑤ [英]齐格蒙·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洪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191一192页。
    ⑥ [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王志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465页。
    ① [美]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肖志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79页。
    ② [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王志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464页。
    ① [澳]米根·莫里斯:《购物中心何为》,陈永国译,载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309页。
    ② [德]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根据亲身观察和可靠材料》,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303-304页。
    ③ [法]瓦雷里:《1910年方案B》,巴黎(米注年代),第88-89页,转引自[德]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王才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134页。
    ① Henry Jenkins,Textual poachers:Television Fans and Participatory Culture, New York:Routledge,1992,p.36.
    ② “我吃西红柿”,原名朱洪志,起点专栏白金作家,写有《星峰传说》、《寸芒》、《星辰变》、《盘龙》、《九鼎记》、《吞噬星空》等网络小说,被追文族昵称为“番茄”。
    ③ “忘语”,本名丁凌滔,起点白金作家之一,个人处女作《凡人修仙传》,广受欢迎,起点中文网网络首发,实体书籍也已出版。
    ④“天蚕土豆”,原名李虎,起点白金作家,为网络新生代作家代表人物,2008年凭借处女作《魔兽剑圣异界纵横》一举折桂新人王,跻身顶尖作家之列,代表作品《斗破苍穹》、《武动乾坤》等。
    ① [法]让.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162页。
    ② [法]罗兰.巴特:《文之悦》,屠友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13页。
    ③ "weizhibrain"《响应灵儿号召-兼贺丽人节-试评蛤蟆大神纵横新作(焚天)(万字长评完)》,见“龙空论坛”:http://www.lkong.net/thread-369358-1-1.html,2011-2-22 22:52.
    ④ 金手指:本意是游戏中的作弊器,后指网文中各种能够“点石成金”的幸运之物或超常禀赋。
    ⑤ "weizhibrain";《响应灵儿号召-兼贺丽人节-试评蛤蟆大神纵横新作(焚天)(万字长评完)》,见“龙空论坛”http://www.lkong.net/thread-369358-1-1.html,2011-2-22 22:52.
    ⑥ [法]让.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164页。
    ⑦ [法]罗兰.巴特:《文之悦》,屠友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13页。
    ⑧ [德]本雅明:《讲故事的人》,载《启迪·本雅明文选》,汉娜·阿伦特编,张旭东、王斑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96页。
    ① [德]本雅明:《讲故事的人》,载《启迪·本雅明文选》,汉娜·阿伦特编,张旭东、王斑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102页。
    ② 天涯社区: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16/1/108438.shtml,2007-1-7 8:37:21.
    ① 曾向荣(记者):《一位业余网络写手的“魔幻”生活》,载《广州日报》,2009年5月27日。
    ② 张中江(记者):《网络写手:网络写作比上班还累》,载《都市女报》,2010年12月21日。
    ③ 俞熙娜等(记者):《码字成富豪是个美丽泡泡》,载《钱江晚报》,2009年9月4日。
    ④ [英]麦特·西尔斯:《在消费与“抵抗”之间的粉丝文化》,杨玲译,载陶东风主编《粉丝文化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8页。
    ⑤ “无罪”(“梦神经”):《做一个网络写手真难啊……》,纵横中文网:http://book.zongheng.com/postList/75456/2486702.html,2011-08-24 22:34.
    ⑥ [德]本雅明:《讲故事的人》,载《启迪·本雅明文选》,汉娜·阿伦特编,张旭东、王斑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99页。
    ① [法]罗兰.巴特:《文之悦》,屠友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18页。
    ② 本雅明:《译作者的任务》,载《启迪·本雅明文选》汉娜·阿伦特编,张旭东、王斑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81页。
    ③ [德]本雅明:《讲故事的人》,载《启迪·本雅明文选》,汉娜·阿伦特编,张旭东、王斑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111页。
    ④ [法]让·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166页。
    ⑤ [法]罗兰.巴特:《神话修辞术/批评与真实》,屠友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136页。
    ⑥ “纤纤jojo”:《如果爱,请深爱》,起点中文网:http://forum.qidian.com/ThreadDetailNew.aspx?threadid=145797908,2011-3-26 0:17:05.
    ① “寻觅,五年”:《老兵不死===只有隐退》,起点中文网:http://forum.qidian.com/ThreadDetailNew.aspx?threadid=145754804,2011-3-24 22:32:14.
    ② “闷骚、淡定”:《给番茄的一封信》,起点中文网:http://forum.qidian.com/ThreadDetailNew.aspx?threadid=145859602,2011-3-27 18:02:50
    ③ “梦里汛梦”:《今日谁与我共同浴血,他就是我兄弟!》,起点中文网:http://forum.qidian.com/ThreadDetailNew.aspx?threadid=145790067,2011-3-25 21:16:47.
    ④ “涩狼hen纯洁”:《一刻都不能松懈,笑到最后才算是胜利!》,起点中文网:http://forum.qidian.com/ThreadDetailNew.aspx?threadid=145944895,2011-3-29 20:51:18.
    ⑤ “月关”,原名魏立军,起点中文网白金作家,中国作协会员。2007年凭借《回到明朝当王爷》红遍网络。代表作品还有《一路彩虹》、《步步生莲》、《锦衣夜行》等。
    ① “紫衣藤”:《2012!战!战!战!》,起点中文网:http://forum.qidian.com/ThreadDetailNew.aspx?threadid=157034977,2012-1-10:06:06.
    ② 《鬼吹灯》由“天下霸唱”所著,是一部极为经典的悬疑盗墓小说。“天下霸唱”,原名张牧野,天津人,代表作品《鬼吹灯》系列、《谜踪之国》系列,位列07年网络作家收入榜之首。
    ③ “唐家三少”,原名张威,起点白金作家,写过《光之子》、《冰火魔厨》、《斗罗大陆》与《酒神》等网络小说。
    ④ “辰东”,原名杨振东,主要代表作有《不死不灭》、《神墓》、《长生界》、《遮天》等网络小说,因善于设置悬念,被追文族称为“坑神”。
    ⑤ “猫腻”,起点中文网白金作家,原名晓峰,湖北夷陵人,主要作品《朱雀记》、《庆余年》、《将夜》等,《朱雀记》获得2007年新浪原创文学奖玄幻类金奖,《庆余年》连载于起点中文网,引起巨大反响。
    ⑥ “千雨迁寻”:《红盟有你,真情无限》,起点中文网:http://forum.qidian.com/threaddetailnew.aspx?ThreadId=157005027,2011-12-31 15:36:02.
    ⑦ “落英缤纷的爸爸”:《礼赞:凡迷书友的灵魂!》,起点中文网:http://forum.qidian.com/threaddetailnew.aspx?ThreadId=141970572,2010-12-11 13:53:44.
    ⑧ 参看《凡人凡语》中《凡人区大事纪》部分。
    ① [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167页。
    ② [俄]巴赫金:《拉伯雷研究》,李兆林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106页。
    ③ [英]齐格蒙·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洪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52-53页。
    ④[英]齐格蒙·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洪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63页。
    ⑤ [英]齐格蒙·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洪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54-55页。
    ⑥ [德]卡·马克思和弗·恩格斯:《评科西迪耶尔公民从前的警备队长阿·谢努的“密谋家,秘密组织;科西迪耶尔主持下的警察局;义勇军”1950年巴黎版。评律西安·德拉奥德的“1848年2月共和国的诞生”1850年巴黎版》,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320页。
    ① [俄]巴赫金:《拉伯雷研究》,李兆林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11页。
    ② [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105页。
    ③ [德]卡·马克思和弗·恩格斯:《评科西迪耶尔公民从前的警备队长阿·谢努的“密谋家,秘密组织;科西迪耶尔主持下的警察局;义勇军”1950年巴黎版。评律西安·德拉奥德的“1848年2月共和国的诞生”1850年巴黎版》,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321-322页。
    ④ [俄]巴赫金:《拉伯雷研究》,李兆林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40页。
    ⑤ 陈晓明:《媒体批评:骂你没商量》,载《南方文坛》2001年3期,44--45页。
    ⑥ 王山:《批评:碰撞中的坚守与新生——“网络批评、媒体批评与主流批评”研讨会述评》,载《文艺报》2001年7月10日。
    ① 郜元宝:《批评五嗌》,《文艺研究》2005年第9期,22页。
    ② 洪治纲:《信息时代:文学批评的挑战与选择》,载《南方文坛》2010年6期,19-20页。
    ③ [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84页。
    ④ [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100-105页。
    ① [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91-101页。
    ② [俄]巴赫金:《拉伯雷研究》,李兆林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106页。
    ③ [俄]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白春仁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223页。
    ④ [俄]巴赫金:《拉伯雷研究》,李兆林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182页。
    ⑤ [俄]巴赫金:《拉伯雷研究》,李兆林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14页。
    ⑥ “bug”即漏洞,由于网络文学边写边发,在情节线索上多有错漏之处。
    ① 可参阅网友“有图有真相”提供的相关资料,见“龙空论坛”:http://www.lkong.net/thread-282093-1-1.html,2010-8-9 13:25.
    ② 施淑洪(记者):《追追追上网追小说》,载《新民晚报》,2010年8月6日。
    ③ [俄]巴赫金:《拉伯雷研究》,李兆林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244-248页。
    ④ [俄]巴赫金:《拉伯雷研究》,李兆林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14页。
    ⑤ [俄]巴赫金:《拉伯雷研究》,李兆林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10-11页。
    ① 匿名网友:《看看“业内人士”怎么看韩寒白烨事件》,新浪读书论坛:http://forum.book.sina.com.cn/thread-1151717-1-1.html,2006-03-29 20:42.
    ② [俄]巴赫金:《拉伯雷研究》,李兆林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295页。
    ③ Noll-Neuman, E. The Spiral of Silence:Public Opinion-Our Social Skin, nd.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3. P61.
    ④ “冰凉的指尖”:《旁观凡人书评区的批评帖》,起点中文网:http://forum.qidian.com/ThreadDetailNew.aspx?threadid=149597155,2011-6-28 0:26:31.
    ① [法]波德莱尔:《拾垃圾者的酒》,载《恶之花/巴黎的忧郁》,钱春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245-246页。
    ② [德]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王才勇,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4页。
    ③ [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122页。
    ④ [俄]巴赫金:《拉伯雷研究》,李兆林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19页。
    ⑤ “吱吱”,湖北仙桃人,起点女生网知名写手,主要作品有《庶女攻略》、《好事多磨》与《以和为贵》等。
    ① 参阅“十七龟龟”的帖子《这是准备赶超红楼梦吗~~!!!》及其后的回复,见起点中文网:http://forum.qdmm.com/MMThreadDetailNew.aspx?threadid=152802374,2011-9-11 12:54:25.
    ① [斯]斯拉沃热·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季广茂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33页。
    ① Foucault, Michel. "Questions on Geography", In Power/Knowledge: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 1972-1977. New York:Pantheon Books,1980. p70.
    ② [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修订版),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2版,122页。
    ① Jameson, Fredric. Postmodernism,or,The Cultural Logic of Late Capitalism. Durham, NC: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1, p25.
    ② [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张旭东编,陈清侨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487页。
    ③ [德]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王才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135页。
    ④ [德]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王才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120页。
    ① [美]詹姆逊:《文化转向》,胡亚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13-14页。
    ② [美]詹姆逊:《文化转向》,胡亚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14页。
    ③ 《詹姆逊文集》(第一卷),王逢振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98页。
    ④ [美]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王逢振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06页。
    ⑤ [美]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王逢振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179页。
    ⑥ [美]詹姆逊:《文化转向》,胡亚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20页。
    ① [美]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王逢振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179页。
    ② 白烨:《有限性与可能性——传统批评与网络文学》,载《南方文坛》2010年4期,第20页。
    ③ 洪治纲:《信息时代:文学批评的挑战与选择》,载《南方文坛》2010年6期,第21页。
    ④ [美]詹姆逊:《文化转向》,胡亚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10页。
    ⑤ [美]詹姆逊:《文化转向》,胡亚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15页。
    ① [法]亨利·列斐伏尔:《空间:社会产物与使用价值》,载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48页。
    ② [法]亨利·列斐伏尔:《空间政治学的反思》,载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62页。
    ③ [法]亨利·列斐伏尔:《空间:社会产物与使用价值》,载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49页。
    ① 傅小平(实习生):《陈村:网络文学最好的时期已过去》,载《文学报》2004年10月28日。
    ② 比如,网络小说《仙逆》的“盟主”(起点中文网按付费多少把读者分成学徒、弟子、执事、舵主、堂主、护法、长老、掌门、宗师、盟主10个等级,成为盟主至少需要支付1000元人民币)“Fning”为该小说花了46万多元,连《仙逆》作者“耳根”都甚为惊讶。资料参见路艳霞(记者):《网络文学世界惊现“金钱游戏”,捧热一本书砸钱少则1元,多则数十万元》,载《北京日报》2011年12月15日。
    ③ 列斐伏尔:《空间:社会产物与使用价值》,载《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48页。
    ① 笔者在第二章第一节中提到数字媒介造成了作品的“不可见性”,这里又提到它带来了作品的“可见性”,似乎前后矛盾,但实际上两者所指角度相反,前种说法是就专业批评家而言,网络文学似乎“不可见”了,作品可以不经过他们的目光凝视而得以发表;但如果从网络文学自身来说,这又是一种“可见性”,作品得以成功地绕过批评机制而直接被读者看见。切勿混淆。
    ② 可参阅“红袖添香小说网”:http://www.hongxiu.com。
    ③ [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张旭东编,陈清侨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424页。
    ① [法]亨利·列斐伏尔:《空间:社会产物与使用价值》,载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55页。
    ② [德]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王才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126页。
    ③ 《等并快乐着,网络追文族的喜感生活》,上海青年电子社区:http://www.why.com.cn/epublish/node3689/node17038/node17043/userobject7ai130878.html,2008年4月24日。
    ④ "xubingya"《追文就像一场单恋》,“蔷薇书院”http://www.qwsy.com/pinglun.aspx?commentID=84014,2011-10-27 0:39:29.
    ① 《等并快乐着,网络追文族的喜感生活》,上海青年电子社区:http://www.why.com.cn/epublish/node3689/node17038/node17043/userobject7ai130878.html,2008年4月24日。
    ② “公子非牙”:《我发现世界上最痛苦的事就是看着别人挖坑不填》,百度贴吧:http://tieba.baidu.com/f?kz=1191919899,2011-08-28 08:21.
    ③ [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张旭东编,陈清侨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429页。
    ④ [法]米歇尔·德塞都:《走在城市里》,载罗钢、刘象愚编《文化研究读本》324页。
    ⑤ [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52--53页。
    ① 《詹姆逊文集》(第一卷),王逢振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295-296页。
    ② [法]雅克·阿达利:《智慧之路——论迷宫》,邱海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6页。
    ③ [美]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王逢振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194页。
    ④ [德]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王才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4-45页。
    ⑤ 参阅[法]波德莱尔:《给一位交臂而过的妇女》,载《恶之花/巴黎的忧郁》,钱春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215页。全诗内容如下:大街在我的周围震耳欲聋地喧嚷。/走过一位穿重孝、显出严峻的哀愁、/瘦长苗条的妇女,用一只美丽的手/摇摇地撩起她那饰着花边的裙裳;/轻捷而高贵,露出宛如雕像的小腿。/从她那像孕育着风暴的铅色天空/一样的眼中,我像狂妄者浑身颤动,/畅饮销魂的欢乐和那迷人的优美。/电光一闪……随后是黑夜!——用你的一瞥/突然使我如获重生的、消逝的丽人,/难道除了在来世,就不能再见到你?/去了!远了!太迟了!也许永远不可能!/因为,今后的我们,彼此都行踪不明,尽管你已经知道我曾经对你钟情!
    ① [德]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王才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126页。
    ② 詹姆逊:《文化转向》,胡亚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5页。
    ③ [德]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王才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40页。
    ④ [德]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王才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37-38页。
    ⑤ [德]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王才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13页。
    ① [德]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王才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79-80页。
    ② [德]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王才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80页。
    ③ [德]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王才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118页。
    ④ [法]波德莱尔:《太阳》,载《恶之花/巴黎的忧郁》,钱春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193页。
    ⑤ [德]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王才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120页。
    ① [德]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王才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43--44页。
    ② [德]本雅明:《打开我的藏书》,载《启迪·本雅明文选》,汉娜·阿伦特编,张旭东、王斑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75页。
    ③ [德]本雅明:《打开我的藏书》,载《启迪·本雅明文选》,汉娜·阿伦特编,张旭东、王斑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77-78页。
    ④ [德]汉娜·阿伦特:《瓦尔特·本雅明:1892-1940》,载《启迪·本雅明文选》,汉娜·阿伦特编,张旭东、王斑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68页。
    ① [德]本雅明:《打开我的藏书》,载《启迪·本雅明文选》,汉娜·阿伦特编,张旭东、王斑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73页。
    ② 张旭东:《从“资产阶级世纪”中苏醒(中译本代序)》,载《启迪·本雅明文选》,汉娜·阿伦特编,张旭东、王斑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15页。
    ③ [德]汉娜·阿伦特:《瓦尔特·本雅明:1892-1940》,载《启迪·本雅明文选》,汉娜·阿伦特编,张旭东、王斑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30-31页。
    ④ [德]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节选)》,载陈永国、马海良编:《本雅明文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2011年印刷,第135页。(说明:在1999年版并同年印刷的此译本中,此处引文页码为129页。不同时间印刷的同一版本的译本两处页码不一致,不知何故)
    ① [德]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节选)》,载陈永国、马海良编:《本雅明文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2011年印刷,136页。(说明:1999年印刷本为131页)
    ② [德]阿多诺等:《论本雅明》,法兰克福1968年版,第17页;转引自王才勇:《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译者前言》,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2005年,第3页。
    ③ [德]阿多诺:《本雅明<文集)导言》,载郭军、曹雷雨编:《论瓦尔特·本雅明/现代性、寓言和语言的种子》。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118--119页。
    ④ [法]让·鲍德里亚:《收藏的体系》,载陆扬、王毅编选:《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72-75页。
    ⑤ [法]瑞海姆斯(Rheims):《奇异物品传》,巴黎,1956年,转引自陆扬、王毅编选《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73页。
    ① [法]让·鲍德里亚:《收藏的体系》,载陆扬、王毅编选《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73-74页。
    ② [法]让·鲍德里亚:《收藏的体系》,载陆扬、王毅编选《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72页。
    ③ [法]让·鲍德里亚:《收藏的体系》,载陆扬、王毅编选《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74页。
    ④ [法]让·鲍德里亚:《收藏的体系》,载陆扬、王毅编选《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78页。
    ⑤ 本雅明:《打开我的藏书》,载《启迪·本雅明文选》,汉娜·阿伦特编,张旭东、王斑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79页。
    ① [英]肖恩·霍默:《弗雷德里克·詹姆森》,孙斌、宗成河、孙大鹏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189页。
    ② 王逢振:《詹姆逊近年来的学术思想》,《文学评论》1997年第6期,第145页。
    ③ 詹姆逊:《文化转向》,胡亚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7页。
    ④《詹姆逊文集》(第一卷),王逢振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302页。
    ⑤ [美]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王逢振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208页。
    ⑥ [美]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王逢振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208--209页。
    ① [美]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王逢振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209页。
    ②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后现代理论》,张志斌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218-219页。
    ③ Fredric Jameson. The Political Unconscious. New York: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1,P226.
    ④ Postmodernism,Jameson,Critique,edited by Douglas Kellner, Maisonneuve Press,1989,p380.
    ①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后现代理论》,张志斌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216页。
    ② [法]米歇尔·德赛图:《日常生活实践》,载陆扬、王毅编选:《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83页。
    ③ [法]亨利·列斐伏尔:《空间:社会产物与使用价值》,载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53页。
    ① [法]亨利·列斐伏尔:《空间:社会产物与使用价值》,载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57页。
    ② [法]亨利·列斐伏尔:《空间:社会产物与使用价值》,载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55页。
    ③ [法]米歇尔·德赛图:《日常生活实践》,载陆扬、王毅编选:《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83页。
    ④ [法]米歇尔·德赛图:《日常生活实践》,载陆扬、王毅编选:《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89页。
    ⑤ [法]德塞都:《走在城市里》,载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321页。
    ⑥ [美]约翰·费斯克:《大众经济》,载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229-230页。
    ⑦ [法]米歇尔·德赛图:《日常生活实践》,载陆扬、王毅编选:《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88页。
    ⑧ [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174页。
    ① [法]德塞都:《走在城市里》,载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317-318页。
    ② [法]德塞都:《走在城市里》,载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325页。
    ③ 《鬼吹灯》并非起点中文网首发,但却由该网站发扬光大,随后各大网站狂热转载,其中百度“鬼吹灯吧”以“人肉打字机”同步手打而闻名于网络,各路追文大兵闻讯而蜂拥至此处,由此该吧以“灯丝”浩荡而扬名百度贴吧。详情请参阅《等并快乐着,网络追文族的喜感生活》,上海青年电子社区:http://www.why.com.cn/epublish/node3689/node17038/node17043/userobject7ai130878.html,2008年4月24日。
    ④ 《等并快乐着,网络追文族的喜感生活》,上海青年电子社区:http://www.why.com.cn/epublish/node3689/node17038/node17043/userobject7ai130878.html,2008年4月24日。
    ① “青鸾蛇鬼”:《腻味!!小说现状!!!》,起点中文网:http://forum.qidian.com/ThreadDetailNew.aspx?threadid=145690096,2011-3-23 11:55:52.
    ② “戮血修罗”:《刷票如此严重!!应该怪的是起点!!》,起点中文网:http://forum.qidian.com/ThreadDetailNew.aspx?threadid=146004742,2011-3-314:16:50.
    ③ “王红军sdau”:《随<斗破苍穹>一路走来》,百度“斗破苍穹吧”:http://tieba.baidu.com/f?kz=993879505,2011-02-06 18:50.
    ④ “狂野湘军”:《试论<凡人修仙传>的文学地位与读者必备之知性框架》,起点中文网:http://forum.qidian.com/ThreadDetailNew.aspx?threadid= 121864279,2009-10-10 3:46:21.
    ① “990”:《回首高中,三遍<神墓>》,起点中文网:http://forum.qidian.com/ThreadDetailNew.aspx?threadid=145801387,2011-3-26 2:35:54.
    ② [法]米歇尔·德赛图:《日常生活实践》,载陆扬、王毅编选:《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92页。
    ③ [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50--51页。
    ④ [法]米歇尔·德赛图:《日常生活实践》,载陆扬、王毅编选:《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93页。
    ⑤ [美]亨利·詹金斯:《大众文化:粉丝、盗猎者、游牧民》,杨玲译,载《湖北大学学报》2008年4期,第68页。
    ① [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175页。
    ② [法]米歇尔·德赛图:《日常生活实践》,载陆扬、王毅编选:《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80页。
    ③ [法]米歇尔·德赛图:《日常生活实践》,载陆扬、王毅编选:《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88页。
    ④ [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226页。
    ⑤ [美]亨利·詹金斯:《“干点正事吧!”——粉丝、盗猎者、游牧民》,杨玲译,载陶东风主编《粉丝文化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5页。
    ① [英]麦特·西尔斯:《在消费与“抵抗”之间的粉丝文化》,杨玲译,载陶东风主编《粉丝文化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5页。
    ② [英]麦特·西尔斯:《在消费与“抵抗”之间的粉丝文化》,杨玲译,载陶东风主编《粉丝文化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1-92页。
    ① 何岸、邓文婷(记者):《“追文族”捧红网络小说当“砖家”介入创作找乐》,载《重庆商报》2010年9月7日。
    ② Altman,R.Film/Genre,London:BFI Publishing.1999.p212.
    ③ [英]麦特·西尔斯:《在消费与“抵抗”之间的粉丝文化》,杨玲译,载陶东风主编《粉丝文化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2页。
    ① [德]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王才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181页。
    ① 女真:《文艺批评为什么看不懂》,载《中国艺术报》,2011年12月12日。
    ② 吴义勤:《批评何为?——当前文学批评的两种症候》,载《文艺研究》2005年第9期,第8页。
    ① “jkb0112358”:《扫11月份起点纵横上架vip冷门小说》,“龙空论坛”:http://www.lkong.net/thread-502620-1-1.html,2011-11-3 13:16.
    ① 南帆:《“学院派”批评又有什么错?》,载《中华读书报》2003年6月25日。
    ② 查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39页。
    ③ 南帆:《“学院派”批评又有什么错?》,载《中华读书报》2003年6月25日。
    ④ 参看陈骏涛:《生气勃勃的“第五代”》,中国文学网:http://www.literature.org.cn/Article.aspx?id=15303,2012年3月13日查.
    ⑤ 南帆:《“学院派”批评又有什么错?》,载《中华读书报》2003年6月25日。
    ⑥ 南帆:《学术体制:遵从与突破》,载《文艺理论研究》2003年第5期,10页。
    ⑦ 南帆:《90年代的“学院派”批评》,载《天津社会科学》1994年2期71页。
    ⑧ 南帆:《学术体制:遵从与突破》,载《文艺理论研究》2003年第5期,10页。
    ① 南帆:《“学院派”批评又有什么错?》,载《中华读书报》2003年6月25日。
    ② 南帆:《90年代的“学院派”批评》,载《天津社会科学》1994年2期70页。
    ③ 南帆:《“学院派”批评又有什么错?》,载《中华读书报》2003年6月25日。
    ④ 杨匡汉、斑斓:《姗姗来迟的第十位缪斯——关于当代“新学院批评”的思辨》,载《天津文学》,1992年8期。
    ⑤ 谢冕:《建设性和科学精神》,载《天津文学》,1992年11期。
    ⑥ 宁宗一:《响应“新学院派批评”的建构》,载《天津文学》1992年11期。
    ⑦ 贺桂梅:《批评的增长与危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5-8页。
    ① 刘擎:《学术界与黑话公社》,载《东方早报》2004年6月9日。
    ② [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137页。
    ③ [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138页。
    ④2 005年,南帆等学者在《上海文学》第11期上发表题为“底层经验的文学表述如何可能”的谈话,文中含有大量术语与理论,晦涩难懂。谈话刊出后,这种晦涩文风迅即遭到了以作家陈村主持的“小众菜园”等网络论坛的抨击。这段引文是“闻心言”针对南帆等人文风的评论。参阅“小众菜园”:http://bbs.99read.com/dispbbs.asp?boardid=18&id=26318&page=&star=17,2005-12-11 10:24:00.
    ① [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王志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449页。
    ② Deleuze, Gilles, and Felix Guattari. A Thousand Plateaus, Capitalism and Schizophrenia.1980. Trans. Brian Massumi. London:Athlone P.1988, P.25.
    ② 黄忠顺:《文学的互联网络传播与专业文学批评的命运》,载《文艺报》2008年3月4日。
    ③ 吴亮:《批评的缺席:关于<曼哈顿的中国女人)》,载《上海文化艺术报》1992年10月2日。
    ④ 谢冕:《批评的退化》,载《北京文学》,1997年第5期,71页。
    ⑤ 施战军:《关于文学批评现状的对话》,载《作家报》,1997年1月18日。
    ① 郜元宝:《批评五嗌》,载《文艺研究》2005年第9期,21页。
    ② 金元浦:《闲话批评》,载《中华读书报》,1998年5月27日。
    ③ 李广义:《“模糊批评”当休矣》,载《中华读书报》2000年8月20日。
    ④ 可参阅陈晓明的批评文章:《暖昧的身份认同—评林白的(玻璃虫>》,载《大家》2000年1期140-144页。
    ⑤ 李广义:《“模糊批评”当休矣》,载《中华读书报》2000年8月20日。
    ⑥ 陈晓明:《媒体批评:骂你没商量》,载《南方文坛》2001年第3期,45页。
    ⑦ 谢冕等:《关于今日批评的答问》,载《南方文坛》1999年4期,9页。
    ① 郭国昌:《网络文学呼唤文学批评》,载《人民日报》2010年2月5日。
    ② 参阅“龙空论坛”:http://www.lkong.net/thread-279772-1-10.html,2010-8-6.
    ③ “孔令旗”:《龙空党:码字工人的集中营》,“龙空论坛”:http://www.lkong.net/thread-215812-1-1.html,2010-3-15 00:28.
    ④ “王启年”:《龙空众:码字工人的“集中营”》,“龙空论坛”:http://www.lkong.net/thread-273220-1-2.html,2010-7-25 20:25.(说明:此注释与上一个注释所引文献题名相似,但内容并不相同。)
    ① 参阅“龙空论坛”:http://www.lkong.net/thread-279772-1-10.html,2010-8-6.
    ② 参阅“龙空论坛”“推书试读版”版主“雪域龙魂”的相关说明:“龙空论坛”:http://www.lkong.net/thread-511951-1-1.html,2011-11-18 19:08.
    ① [德]汉娜·阿伦特:《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刘锋译,载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83页。
    ② [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55页。
    ③ [加]查尔斯·泰勒:《公民与国家之间的距离》,李宗保译,载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203页。
    ④ [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55页。
    ① [德]汉娜·阿伦特:《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刘锋译,载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100-101页。
    ② [美]马克·波斯特:《德里达与电子写作——关电脑的主体》,载王逢振等编译:《网络幽灵》,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91-92页。
    ③ [美]马克·波斯特:《德里达与电子写作——关电脑的主体》,载王逢振等编译:《网络幽灵》,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99页。
    ④ [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王志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445页。
    ⑤ [德]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曹卫东、付德银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版,第118页。
    ⑥ [德]汉娜·阿伦特:《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刘锋译,载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61页。
    ① 陶东风:《论文学公共领域与文学的公共性》,载《文艺争鸣》2009年5期,30页.
    ② [德]汉娜·阿伦特:《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刘锋译,载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60页。
    ③ [德]汉娜·阿伦特:《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刘锋译,载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88--89页。
    ④ [德]汉娜·阿伦特:《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刘锋译,载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89页。
    ① [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189-190页。
    ② [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195页。
    ③ [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191页。
    ① [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247页。
    ② 参阅“百度百科”对“龙之天空”的介绍:http://baike.baidu.com/view/1124781.htm,2011年10月28日查。
    ③ “孔令旗”:《龙空党:码字工人的集中营》,“龙空论坛”:http://www.lkong.net/thread-215812-1-1.html,2010-3-15 00:28.
    ④ 参阅“百度百科”对“龙之天空”的介绍:http://baike.baidu.com/view/1124781.htm,2011年10月28日查。
    ⑤ 参阅“新浪读书”的《龙的天空原创文学网简介》,见新浪网:http://book.sina.com.cn/2005-09-28/1250190141.shtml,2005-09-28 12:50.
    ① 参阅“龙空论坛”“原创评论版”版主“寄剑傲魂”发布的《龙空原创评论版版规》:“龙空论坛”http://www.lkong.net/thread-367987-1-1.html,2011-2-19 21:51.
    ② “林海听涛”,知名网络写手,网文写作中少有的以创作体育竞技类作品知名的作者,代表作《我们是冠军》。
    ③ “孔令旗”:《龙空党:码字工人的集中营》,“龙空论坛”:http://www.lkong.net/thread-215812-1-1.html,2010-3-15 00:28.
    ④ [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160页。
    ⑤ 参阅“百度百科”对“龙之天空”的介绍http://baike.baidu.com/view/1124781.htm,2011年10月28日查。
    ① “孔令旗”:《龙空党:码字工人的集中营》,“龙空论坛”:http://www.lkong.net/thread-215812-1-1.html,2010-3-15 00:28.
    ② 以上内容均见“阴昏晓”的帖子《论读者和作者的良性互动和恶性互动》及其后众书友的回复,“龙空论坛”:http://www.lkong.net/thread-243571-1-1.html,2010-5-24 20:50.
    ③ “王启年”:《龙空众:码字工人的“集中营”》,“龙空论坛”:http://www.lkong.net/thread-273220-1-2.html,2010-7-25 20:25.
    ④ 张嫣(记者):《作家的网上一亩三分地》,载《外滩画报》2005年5月25日。
    ① 桂杰(记者):《小众菜园:不是让所有人说话》,载《中国青年报》2007年4月26日。
    ② 桂杰(记者):《小众菜园:不是让所有人说话》,载《中国青年报》2007年4月26日。
    ③ 此段引文是陈村对“小众菜园”注册用户“孤云”的回复。“孤云”质疑“小众菜园”的“小众”管理法则,认为这构成了当前“人文知识界”的一个“黑色隐喻”。参阅“小众菜园”:http://bbs.99read.com/dispbbs.asp?boardid=18&id=26318&page=&star=6,2005-12-8 14:31:00.
    ④ 张嫣(记者):《作家的网上一亩三分地》,载《外滩画报》2005年5月25日。
    ① 张嫣(记者):《作家的网上一亩三分地》,载《外滩画报》2005年5月25日。
    ② [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39页。
    ③ [法]雅克·德里达:《论文字学》,汪堂家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97页。
    ④ [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260页。
    ① [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249页。
    ② [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55页。
    ③ [德]哈贝马斯:《关于公共领域的答问》,载《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3期,第35页。
    ④ [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54页。
    ① 吴亮:《底层手稿》,“小众菜园”:http://bbs.99read.com/dispbbs.asp?boardID=18&ID=26110&page=1,2005-11-29 21:07:00.
    ② 孤云:《失语的“底层经验”代言人》,天涯博客: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read.asp?BlogID=8074&PostID=3453585) 2005-12-09 02:25.
    ③ 南帆:《关于底层问题的回应》,“小众菜园”:http://bbs.99read.com/dispbbs.asp?BoardIID=18&ID=27162,2005-12-15 22:42:00.
    ④ 孤云:《关于“底层经验”讨论的一些思考》,“小众菜园”:http://bbs.99read.com/dispbbs.asp?boardid=18&id=27443&page=&star=2,2005-12-22 14:29:00.
    ⑤ 陈骏涛:《翱翔吧,“第五代批评家”!》,载《文学自由谈》1986年6期,第58页。
    ⑥ 查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133页。
    ① 陈骏涛:《翱翔吧,“第五代批评家”!》,载《文学自由谈》1986年6期,第55页。
    ② 查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133页。
    ③ 陈平原:《学术史研究随想》,《学人》丛刊第1辑,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3页。
    ④ 陈思和:《关于当代知识分子的岗位意识》,载《文论报》1993年10月23日。
    ⑤ 南帆:(90年代的“学院派”批评》,载《天津社会科学》1994年2期73页。
    ⑥ 汪晖:《必要的沉默——关于学术史与学术规范的随想》,载《旧影与新知》,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28页。
    ① [法]布迪厄:《倡导普遍性的法团主义:现代世界中知识分子的角色》,赵晓力译,见:http://linkwf.blog.163.com/blog/static/123447557200963184727556/,2011年5月6日查。原刊《学术思想评论》第5辑,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② [法]布迪厄:《倡导普遍性的法团主义:现代世界中知识分子的角色》,赵晓力译,见:http://linkwf.blog.163.com/blog/static/123447557200963184727556/,2011年5月6日查。
    ③ 孟繁华:《文学该怎样进入公共论域——关于“底层写作”》,载《深圳特区报》2010年8月23日。
    ④ [美]爱德华·w·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74页。
    ⑤ 吴亮:《底层手稿》,“小众菜园”:http://bbs.99read.com/dispbbs.asp?boardID=18&ID=26110&page=1,2005-11-29 21:07:00.
    ① [法]米歇尔·福科:《福科专访录》(节选),钱俊译,载《东西方文化评论》第三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262页。
    ② [法]布迪厄:《倡导普遍性的法团主义:现代世界中知识分子的角色》,赵晓力译,见:http://linkwf.blog.163.com/blog/static/123447557200963184727556/,2011年5月6日查。
    ③ [美]爱德华·w·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67页。
    ④ [美]爱德华·w·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2页。
    ⑤ [美]爱德华·w·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4页。
    ① 陈平原:《数码时代的人文研究》,载《学术界》2000年第5期,162页。
    ① [法]布迪厄:《倡导普遍性的法团主义:现代世界中知识分子的角色》,赵晓力译,见:http://linkwf.blog.163.com/blog/static/123447557200963184727556/,2011年5月6日查.
    ② [法]布迪厄:《倡导普遍性的法团主义:现代世界中知识分子的角色》,赵晓力译,见:http://linkwf.blog.163.com/blog/static/123447557200963184727556/,2011年5月6日查.
    ① 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38页。
    ② [法]福柯:《米歇尔·福柯访谈录》,载《福柯集》,杜小真编选,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第442页。
    ③ [法]布迪厄:《倡导普遍性的法团主义:现代世界中知识分子的角色》,赵晓力译,见:http://linkwf.blog.163.com/blog/static/123447557200963184727556/,2011年5月6日查.
    ④ [法]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刘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401-402页。
    ⑤ [法]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刘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400页。
    ⑥ [法]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刘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403页。
    ① [法]布迪厄:《倡导普遍性的法团主义:现代世界中知识分子的角色》,赵晓力译,见:http://linkwf.blog.163.com/blog/static/123447557200963184727556/,2011年5月6日查。
    ② [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31-32页。
    ③ 谢少波、王逢振编:《文化研究访谈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149-150页。
    ① 谢少波、王逢振编:《文化研究访谈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封底。
    ② 谢少波、王逢振编:《文化研究访谈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147页。
    ① [德]汉娜·阿伦特:《瓦尔特·本雅明:1892--1940》,载《启迪·本雅明文选》,汉娜·阿伦特编,张旭东、王斑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40--41页。
    ② [德]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王才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129-130页。
    ③ [德]汉娜·阿伦特:《瓦尔特·本雅明:1892--1940》,载《启迪·本雅明文选》,汉娜·阿伦特编,张旭东、王斑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65页。
    ④ [德]本雅明:《打开我的藏书》,载《启迪·本雅明文选》,汉娜·阿伦特编,张旭东、王斑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72页。
    ⑤ [法]米歇尔·德赛图:《日常生活实践》,载陆扬、王毅编选:《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88页。
    ① [德]汉娜·阿伦特:《瓦尔特·本雅明:1892--1940》,载《启迪·本雅明文选》,汉娜·阿伦特编,张旭东、王斑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46页。
    ② [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46--47页。
    [1][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王志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2][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范静哗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美]马克·波斯特:《信息方式——后结构主义与社会语境》,范静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4][日]水越伸:《数字媒介社会》,冉华,于小川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法]蒂博代:《六说文学批评》,赵坚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
    [6][英]朱利安·沃尔弗雷斯编著:《21世纪批评述介》,张琼、张冲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7][英]弗朗西斯·马尔赫恩编:《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加]文森特·莫斯可:《数字化崇拜:迷思、权力与赛博空间》,黄典林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9][美]詹姆逊:《文化转向》,胡亚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美]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王逢振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11][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张旭东编,陈清侨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12][德]本雅明:《经验与贫乏》,王炳钧、杨劲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13][德]本雅明:《启迪·本雅明文选》,汉娜·阿伦特编,张旭东、王斑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
    [14][德]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王才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5][德]本雅明:《本雅明文选》,陈永国、马海良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6][德]瓦尔特·本雅明:《巴黎,19世纪的首都》,刘北成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7][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18][法]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刘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19][法]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0][法]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l][法]皮埃尔·布尔迪厄、[美]汉斯·哈克:《自由交流》,桂裕芳译,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版。
    [22][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严蓓雯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3][英]齐格蒙·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论现代性、后现代性与知识分子》,洪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4][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25][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6][美]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肖志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7][法]萨特:《存在与虚无》,陈宣良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
    [28][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
    [29][法]拉康:《拉康选集》,褚孝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30][英]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31][美]戴维·哈维:《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32][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33][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34][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
    [35][法]让·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
    [36][法]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7][法]罗兰.巴特:《文之悦》,屠友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8][法]罗兰.巴特:《神话修辞术》,屠友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9][俄]巴赫金:《拉伯雷研究》,李兆林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0][俄]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白春仁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
    [41][斯]斯拉沃热·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季广茂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42][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修订版),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2版。
    [43][法]雅克·阿达利:《智慧之路——论迷宫》,邱海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44][英]肖恩·霍默:《弗雷德里克·詹姆森》,孙斌、宗成河、孙大鹏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5][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张志斌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46][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47][德]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曹卫东、付德银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版。
    [48][法]雅克·德里达:《论文字学》,汪堂家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49][美]爱德华·W·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
    [50][法]福柯:《福柯集》,杜小真编选,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
    [51][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
    [52][美]保罗·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数字化新纪元指南》,河道宽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53][美]戴卫·赫尔曼:《新叙事学》,马海良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4][美]阿瑟·阿萨·伯格:《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姚媛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5][斯]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图像时代》,胡菊兰、张去鹏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6][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7][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58][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59][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60][美]威廉·J·米切尔:《比特之城——空间、场所、信息高速公路》,范海燕、胡泳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61][美]迈克尔·海姆:《从界面到网络空间: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金吾伦等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62][美]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赵国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63][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陆扬、张岩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
    [64][加]埃里克·麦克卢汉、[加]弗兰克·秦格龙主编:《麦克卢汉精粹》,何道宽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5][英]戴维·莫利、凯文·罗宾斯:《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与文化边界》,司艳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6][美]尼尔·波斯曼:《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7][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8][美]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吴燕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9][美]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江宁康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5年版。
    [70][加]德克霍夫:《文化肌肤:真实社会的电子克隆》,汪冰译,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71][美]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明安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72][美]约翰·费斯克等编撰:《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第二版),李彬译注,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73][英]弗兰克·富里迪:《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戴从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74][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晚期的自我与社会》,赵旭东、方文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75][英]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冯建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76][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
    [77][英]尼古拉斯·加汉姆:《解放·传媒·现代性——关于传媒和社会理论的讨论》,李岚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78][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史安斌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9][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丁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80][美]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赵国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81][美]保罗·莱文森:《思想无羁:技术时代的认识论》,何道宽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2][美]保罗·利文森:《软边缘:信息革命的历史与未来》,熊澄宇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3][美]黎士曼等:《寂寞的群众》,蔡源煌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版。
    [84][美]大卫·理斯曼等:《孤独的人群》,王崑、朱虹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5][美]希利斯·米勒:《文学死了吗》,秦立彦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6][荷]约斯·德·穆尔:《赛博空间的奥德赛——走向虚拟本体论与人类学》,麦永雄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7][美]阿尔文·托夫勒:《未来的冲击》,孟广均、吴宜豪、黄炎林、顾江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年版。
    [88][德]韦伯:《学术与政治》,钱永祥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9][美]拉塞尔·雅各比:《最后的知识分子》,洪洁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90][法]阿尔都塞:《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陈越编,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91][法]波德莱尔:《恶之花/巴黎的忧郁》,钱春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92]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93]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94]汪民安、陈永国、马海良主编《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从福柯到赛义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95]易晓明编:《土著与数码冲浪者:米勒中国演讲集》,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96]王逢振等编译:《网络幽灵》,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97]郭军、曹雷雨编:《论瓦尔特·本雅明/现代性、寓言和语言的种子》,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98]陆扬、王毅编选:《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99]陶东风主编:《粉丝文化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00]陶东风主编:《知识分子与社会转型》,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1]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2]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3]罗岗、顾铮主编:《视觉文化读本》,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4]谢少波、王逢振编:《文化研究访谈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5]鲍宗豪主编:《网络与当代社会文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106]陈平原、山口守编:《大众传媒与现代文学》,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版。
    [107]刘惠芬:《数字媒体传播基础》,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8]吴秀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学思潮》,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9]查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
    [110]贺桂梅:《批评的增长与危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11]汪晖:《旧影与新知》,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12]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3]程巍:《中产阶级的孩子们:60年代与文化领导权》,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
    [114]谭德晶:《网络文学批评论》,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版。
    [115]赵勇:《大众媒介与文化变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16]于洋、汤爱丽、李俊:《文学网景》,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117]吴伯凡:《孤独的狂欢》,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18]严峰、卜卫:《生活在网络中》,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19]欧阳友权等:《网络文学论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120]黄鸣奋:《超文本诗学》,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21]黄鸣奋:《比特挑战缪斯——网络与艺术》,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22]南帆:《双重视域——当代电子文化分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23]方兴东、王俊秀:《博客——e时代的盗火者》,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版。
    [124]宋炳辉:《网络:你向何处去》,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2年版。
    [125]蒋原伦:《媒体文化与消费时代》,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126]曾国屏等:《赛博空间的哲学探索》,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7]金惠敏:《媒介的后果——文学终结点上的批判理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28][美]詹金斯:《大众文化:粉丝、盗猎者、游牧民》,杨玲译,《湖北大学学报》2008年4期。
    [129]朱国华《大众媒介时代艺术批评的困境》,《艺术百家》2007年第3期。
    [130]白烨:《文学批评的新境遇与新挑战》,《文艺研究》2009年第8期。
    [131]崔红楠:《穿过我的网络你的手》,《南方文坛》2001年第3期。
    [132]李永艳:《专业批评家与网络文学批评》,《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3期。
    [133]欧阳友权:《当传统批评家遭遇网络》,《南方文坛》2010年4期。
    [134]江冰:《“80后”与网络:文学批评的双重阻隔》,《南方文坛》2010年第4期。
    [135]白烨:《有限性与可能性——传统批评与网络文学》,《南方文坛》2010年4期。
    [136]洪治纲:《信息时代:文学批评的挑战与选择》,《南方文坛》2010年6期。
    [137]马季:《网络文学:直逼文学价值认同断裂的现实》,《南方文坛》2010年4期。
    [138]王颖:《从主动“缺席”到被动“失语”?———传统批评如何应对网络时代的文学》,《南方文坛》2010年4期。
    [139]陈晓明:《媒体批评:骂你没商量》,《南方文坛》2001年第3期。
    [140]黄鸣奋:《网络传媒革命与电子文学批评的嬗变》,载《探索与争鸣》2011年11期。
    [141]宋炳辉等:《网络时代的文学批评与人文学术》,《上海文学》2003年1期。
    [142]郜元宝:《批评五嗌》,《文艺研究》2005年第9期。
    [143]蔚蓝:《因特网与文学批评》,《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6期。
    [144]王逢振:《詹姆逊近年来的学术思想》,《文学评论》1997年第6期。
    [145]吴义勤:《批评何为?——当前文学批评的两种症候》,《文艺研究》2005年第9期。
    [146]胡亚敏:《80年代:中国文学批评回望》,《文艺争鸣》2009年11期。
    [147]王文:《第五代批评家的特征》,《甘肃社会科学》1986年第4期。
    [148]谢冕等:《关于今日批评的答问》,《南方文坛》1999年4期。
    [149]陶东风:《论文学公共领域与文学的公共性》,《文艺争鸣》2009年5期。
    [150]南帆:《90年代的“学院派”批评》,《天津社会科学》1994年2期。
    [151]戴锦华:《突围表演——九十年代文化描述之一》,《钟山》1994年第6期。
    [152]白烨:《80后的现状与未来》,《长城》2005年第6期。
    [153]赵勇:《文坛媒介化:从文坛事件看文学场的位移》,《博览群书》2008年第11期。
    [154]李挺奋:《全国青年评论家文学评论研讨会在海南岛召开》,《天涯》1986年3期。
    [155]谢冕:《批评的退化》,《北京文学》,1997年第5期。
    [156]陈晓明:《暖昧的身份认同—评林白的<玻璃虫)》,《大家》2000年1期。
    [157]陈剑晖:《批评,在新的审美坐标上——全国青年评论家评论研讨会》,《天涯》1986年3期。
    [158]陈骏涛:《翱翔吧,“第五代批评家”!》,《文学自由谈》1986年6期。
    [159]南帆:《学术体制:遵从与突破》,《文艺理论研究》2003年第5期。
    [160]杨匡汉、斑斓:《姗姗来迟的第十位缪斯——关于当代“新学院批评”的思辨》,《天津文学》,1992年第8期。
    [161]谢冕:《建设性和科学精神》,《天津文学》,1992年第11期。
    [162]宁宗一:《响应“新学院派批评”的建构》,《天津文学》1992年11期。
    [163]陈平原:《数码时代的人文研究》,《学术界》2000年第5期。
    [164]陈平原:《学术史研究随想》,《学人》丛刊(江苏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1辑。
    [165]黄忠顺:《文学的互联网络传播与专业文学批评的命运》,《文艺报》2008年3月4日。
    [166]王山:《批评:碰撞中的坚守与新生——“网络批评、媒体批评与主流批评”研讨会述评》,《文艺报》2001年7月10日。
    [167]陈村、吴慧:《陈村谈中国网络文学十年》,《东方早报》2009年6月7日。
    [168]张英:《傲慢与偏见——清点“韩白之争”》,《南方周末》,2006年4月6日。
    [169]陶东风:《中国文学已经进入装神弄鬼时代?》,《中华读书报》2006年6月21日。
    [170]白烨:《与韩寒的论争绝非个人恩怨》,《羊城晚报》2006年11月11日。
    [171]王慧纯:《诗歌名家遭恶搞网上诗作被封“梨花体”》,《武汉晚报》2006年10月5日。
    [172]郭翔鹤:《女诗人触网遭遇恶搞作品被网友总结为“梨花体”》,《新闻晨报》2006年9月20日。
    [173]杨聪敏、于彤:《梨花体引发公众写诗狂潮》,《北京科技报》2006年10月11日。
    [174]张颐武:《嘲讽和着迷透露的信息》,《北京青年报》2006年9月24日。
    [175]李思恒:《武汉市纪委书记诗集获鲁迅文学奖引发热QQ回应“羊羔体”:网友没恶意》,《华西都市报》2010年10月22日。
    [176]李舫:《恶搞中沦为大众娱乐的噱头谁在折断诗歌的翅膀》,《人民日报》2006年10月26日。
    [177]郦亮:《网络写手踏进鲁迅文学院》,《上海青年报》2009年7月16日。
    [178]陈川:《网络文学也可参加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评奖》,《信息时报》2010年3月4日。
    [179]《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向网络小说敞开大门》,《辽沈晚报》2011年3月8日。
    [180]《网络文学十年如何盘点》,《中国文化报》2008年12月10日。
    [181]卜昌伟:《网络文学十年盘点启动》,《京华时报》2008年10月29日。
    [182]一寒:《作协主席们今儿真高兴》,《中国青年报》2008年9月16日。
    [183]夏琦:《“门后或许藏着别样风景”》,《新民晚报》2008年9月08日。
    [184]蒲荔子、吴敏:《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的双重冲击?30位作协主席网上PK之后……》,《南方日报》2008年9月28日。
    [185]黄长怡:(30省作协主席试水网络文学》,《南方都市报》2008年09月10日。
    [186]李鲆:《网络文学真的能得鲁迅文学奖吗?》,《深圳晚报》2010年5月26日。
    [187]郦亮:《<网逝>入围鲁迅文学奖网络小说“独苗”难成气候》,《上海青年报》2010年9月13日。
    [188]宋波鸿:《茅盾文学奖对网络文学太苛刻?》,《辽沈晚报》2011年5月17日。
    [189]《网络小说无缘茅盾文学奖》,《河南日报》2011年8月16日。
    [190]《网络文学真能得鲁迅文学奖吗 网络作家表疑虑》,《信息时报》2010年3月14日。
    [191]张杰:《<盗墓笔记>申报茅盾文学奖》,《华西都市报》2011年4月21日。
    [192]严葭淇:《作协主席网擂:传统文学的网络试水礼》,《华夏时报》2008年9月27日
    [193]李舫:《当代作家亲近“当红”网络》,《人民日报》2008年9月22日。
    [194]《网友称韩寒新口水仗低劣》,《广州日报》2008年9月24日。
    [195]刘思远:《河北作协副主席:我是韩寒他爹下秒把他打死》,《天府早报》2008年9月19日。
    [196]舒晋瑜:《2009:网络文学@招安之年》,《中华读书报》2009年12月30日。
    [197]《玄幻文学遭遇“教授门”博客文坛再掀“口水战”》,《信息时报》2006年6月27日。
    [198]曾向荣:《一位业余网络写手的“魔幻”生活》,《广州日报》,2009年5月27日。
    [199]张中江:《网络写手:网络写作比上班还累》,《都市女报》,2010年12月21日。
    [200]俞熙娜等:《码字成富豪是个美丽泡泡》,《钱江晚报》,2009年9月4日。
    [201]施淑洪:《追追追上网追小说》,《新民晚报》,2010年8月6日。
    [202]傅小平:《陈村:网络文学最好的时期已过去》,《文学报》2004年10月28日。
    [203]路艳霞:《网络文学世界惊现“金钱游戏”,捧热一本书砸钱少则1元,多则数十万元》,《北京日报》2011年12月15日。
    [204]何岸、邓文婷:《“追文族”捧红网络小说当“砖家”介入创作找乐》,《重庆商报》2010年9月7日。
    [205]女真:《文艺批评为什么看不懂》,《中国艺术报》,2011年12月12日。
    [206]陈骏涛:《20世纪80年代:变革文学观念的浪漫年代》,《北京青年报》2010年8月6日
    [207]南帆:《“学院派”批评又有什么错?》,《中华读书报》2003年6月25日。
    [208]刘擎:《学术界与黑话公社》,《东方早报》2004年6月9日。
    [209]吴亮:《批评的缺席:关于<曼哈顿的中国女人)》,《上海文化艺术报》1992年10月2日。
    [210]施战军:《关于文学批评现状的对话》,《作家报》,1997年1月18日。
    [211]金元浦:《闲话批评》,《中华读书报》,1998年5月27日。
    [212]李广义《“模糊批评”当休矣》,《中华读书报》2000年8月20日。
    [213]郭国昌:《网络文学呼唤文学批评》,《人民日报》2010年2月5日。
    [214]张嫣:《作家的网上一亩三分地》,《外滩画报》2005年5月25日。
    [215]桂杰:《小众菜园:不是让所有人说话》,《中国青年报》2007年4月26日。
    [216]陈思和:《关于当代知识分子的岗位意识》,《文论报》1993年10月23日。
    [217]孟繁华:《文学该怎样进入公共论域——关于“底层写作”》,《深圳特区报》2010年8月23日。
    (说明:文献后日期一般为该文献原始发表日期,若原始出处没有标明日期的,或者文献为转载,皆标注的是本文作者查询日期)
    [218]《(2005年中国数字媒体技术发展白皮书》,新浪科技:http://tech.sina.com.cn/it/2005-12-26/1947802987.shtml 2005-12-26 19:47
    [219]李菲、廖翊(记者):《全国网络文学用户达1.94亿》,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1-12/22/c_111276529.htm,2011-12-22.17:32:00.
    [220]陶叶(记者):《唐家三少:中国网络文学发展远远领先于外国》,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11-12/25/c_122476973.htm,2011-12-25.08:33:52.
    [221]邱华栋:《点评(回到明朝当王爷)》,“17K”小说网:http://bbs.17k.com/pandian/viewthread.php?tid=758,2008-12-317:03.
    [222]“龙空论坛”:http://www.lkong.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13597&extra=%26page%3D1&page=1 2010-10-12 00:03
    [223]“我看盗版我光荣”:《书更新,书评区和月票大战都是吸引读者的一部分》,起点中文网:http://forum.qidian.com/ThreadDetailNew.aspx?threadid=145949111,2011-3-29 22:13:08。
    [224]《凡人凡语》,起点中文网:http://www.qidian.com/BookReader/1609564,29621767.aspx.
    [225]陶东风:《把装神弄鬼进行到底?——我看盗墓文学》,陶东风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a348be010088b5.html,2008-01-06 17:21:03。
    [226]韩寒:《文坛是个屁,谁都别装X》,网易文化频道:http://culture.163.com/06/0316/17/2CBQAA4000281 MU3.html,2006-03-16 17:24。
    [227]蔡骏:《文学就是要“装神弄鬼”——致陶教授并声援江南、萧鼎等诸位文友》,蔡骏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0c2b3901000414.html,2006-07-04 09:27:25.
    [228]解玺璋:《白烨:文学的保姆》,解玺璋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5b6ef8010002vh.html,2006-03-09 00:05:18。
    [229]陶东风:《中国文学已经进入装神弄鬼时代(修订版)》,陶东风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a348be010003ra.html,2006-06-20 22:07:08。
    [230]陶东风:《架空的文学和架空的一代人》,陶东风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a348be0100045k.html,2006-07-09 16:08:39。
    [231]匿名网友:《看看“业内人士”怎么看韩寒白烨事件》,新浪读书论坛:http://forum.book.sina.com.cn/thread-1151717-1-1.html,2006-03-29 20:42。
    [232]“梨花教”:《“在教主赵丽华的英明领导下,梨花教隆重成立!”》,天涯社区:http://www.tianya.cn/New/PublicForum/Content.asp?idArticle=242113&strltem=funinfo2006-9-13 16:18:00。
    [233]赵丽华:《我要说的话》,赵丽华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blog_4aca2fbd010005r5.html,2006-09-18 15:17:39。
    [234]韩寒:《现代诗和诗人怎么还存在》,“豆瓣读书”: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242810/,2006-10-14 14:03:42。
    [235]杨黎:《给赵丽华的一封公开信》,杨黎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7e9b940100056a.html,2006-09-17 12:58:45。
    [236]赵思运:《赵丽华,当下诗坛的“耶稣”!》,“猫扑网”:http://blog.hi.mop.com/blog/32793763/4262030.html,2007-01-31 18:10。
    [237]杨黎:《我们搞一场保卫诗歌的诗歌朗诵会》,杨黎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7e9b94010005ax.html,2006-09-2616:23:41。
    [238]芦哲峰:《赵丽华的诗不是一面照妖镜》,“新浪读书论坛”:http://forum.book.sina.com.cn/thread-2537615-1-1.html,2006-10-03 05:10.
    [239]《“赵丽华诗歌事件”周年祭》,赵丽华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ca2fbd01000b3y.html,2007-09-09 20:38:45。
    [240]赵丽华:《我为什么不要(人民日报>》道歉?》,赵丽华新浪博客:http://bog.sina.com.cn/s/blog_4aca2fbd010006cc.html,2006-11-08 18:59:42。
    [241]韩松落:《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转引自赵丽华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ca2fbd01000blz.html,2011年10月21日查。
    [242]韩寒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01280b0100jbqq.html,2010-06-12 07:08:01。
    [243]白烨:《三年后,再说“韩白之争”》,郭妍整理,左岸文化网:http://www.eduww.com/Article/200903/23429.html,2009-3-23 11:21:49。
    [244]陶东风:《答<中华读书报)记者问》,陶东风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a348be0100042h.html,2006-07-04 16:43:30.
    [245]孙智正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9979ed010005jw.html,2006-09-15 23:40:22.
    [246]芦哲峰新浪博客已找不到该博文,但可参阅:http://zwyjw.swu.edu.cn/xsshg/xsshginfor.jsp?n_id=1491.2011年9月21日查。
    [247]李少君:《强烈要求<人民日报>记者道歉!》,李少君天涯博客:http://blog.tianya.cm/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57&PostID=7284735,2006-11-3 10:44:00。
    [248]牧野:《<人民日报>也八卦了》,牧野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028e470100062k.html,2006-11-04 13:04:50。
    [249]牧野:《以诗人的名义静坐绝食……》,牧野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028e470100064k.html,2006-11-08 19:51:59。
    [250]《网络文学更新换代引人关注,网络四作家作品研讨会在京召开》,中国作家网: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09/2009-06-16/56590.html,2009-06-16 14:14.
    [251]《中国网络文学女作家研讨会现场实录》,起点中文网:http://bbs.qidian.com/show.aspx?rid=190040,2010-04-22 14:56:04。
    [252]蒲波:《网络写手鲁迅文学院结业收获“视野”和“使命感”》,http://www.china.com.cn/culture/txt/2010-01/27/content_19311983.htm,2010-01-27.
    [253]《中文在线启动网络文学十年盘点》,新浪网:http://tech.sina.com.cn/i/2008-10-28/16592540447.shtml,2008-10-28 16:59。
    [254]《起点四作家作品研讨会》,中国作家网:http://www.chinawriter.com.cn/z/shengda/index.shtml.2009-06-16 14:34.
    [255]李承鹏:《作协主席受不受得了网络跟帖》,李承鹏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e7ba410100aah4.html,2008-09-11 12:34:42。
    [256]哲夫:《我的说明以及郑彦英与韩寒之争》,哲夫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1096080100amy7.html?tj=1,2008-09-23 18:32:37。
    [257]张颐武:《给了传统作家一个新“起点”》,起点中文网:http://www.qidian.com/News/ShowNews30.aspx?newsid=1003329,2008年09月09日12:29。
    [258]解玺璋:《给文学作品提供了新的传播方式》,起点中文网:http://www.qidian.com/News/ShowNews30.aspx?newsid=1003329,2008年09月09日12:29。
    [259]小众菜园:http://bbs.99read.com/dispbbs.asp?boardid=18&id=137059&page=&star=2, 2008-9-13 21:00:00。
    [260]韩寒:《领悟》,韩寒新浪博客: http://bog.sina.com.cn/s/blog_4701280b0100apmk.html,2008-09-19 12:56:16。
    [261]郑彦英:《人不能无耻到信口雌黄》,郑彦英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0c7f740100axpk.html?tj=1,2008-09-20 07:51:24。
    [262]韩寒:《副主席郑主席》,韩寒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01280b0100aqlr.html?tj=1,2008-09-20 14:33:14。
    [263]韩寒:《驯化和孵化》:韩寒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01280b0100aqu5.html,2008-09-23 03:23:17.
    [264]小众菜园:http://bbs.99read.com/dispbbs.asp?boardid=18&id=137059&page=&star=4,2008-9-14 4:21:00.
    [265]“和菜头”:《盛大出10万奖金 “借你人头一用”》,转引自均天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ddc5ddO100awyj.html,2011年10月22日查。
    [266]“weizhibrain”:《响应灵儿号召-兼贺丽人节-试评蛤蟆大神纵横新作<焚天)(万字长评完)》,见“龙空论坛”:http://www.lkong.net/thread-369358-1-1.html,2011-2-22 22:52.
    [267]天涯社区: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16/1/108438.shtml,2007-1-7 8:37:21.
    [268]“无罪”(“梦神经”):《做一个网络写手真难啊……》,纵横中文网:http:///book.zongheng.com/postList/75456/2486702.html,2011-08-24 22:34.
    [269]“纤纤jojo”:《如果爱,请深爱》,起点中文网:http://forum.qidian.com/ThreadDetailNew.aspx?threadid=145797908,2011-3-260:17:05.
    [270]“寻觅,五年”:《老兵不死===只有隐退》,起点中文网:http://forum.qidian.com/ThreadDetailNew.aspx?threadid=145754804,2011-3-2422:32:14.
    [271]“闷骚、淡定”:《给番茄的一封信》,起点中文网:http://forum.qidian.com/ThreadDetailNew.aspx?threadid=145859602,2011-3-27 18:02:50
    [272]“梦里汛梦”:《今日谁与我共同浴血,他就是我兄弟!》,起点中文网:http://forum.qidian.com/ThreadDetailNew.aspx?threadid=145790067,2011-3-25 21:16:47.
    [273]“涩狼hen纯洁”:《一刻都不能松懈,笑到最后才算是胜利!》,起点中文网:http://forum.qidian.com/ThreadDetailNew.aspx?threadid=145944895,2011-3-29 20:51:18.
    [274]“紫衣藤”:《2012!战!战!战!》,起点中文网:http://forum.qidian.com/ThreadDetailNew.aspx?threadid=157034977,2012-1-10:06:06.
    [275]“千雨迁寻”:《红盟有你,真情无限》,起点中文网:http://forum.qidian.com/threaddetailnew.aspx?ThreadId=157005027,2011-12-31 15:36:02.
    [276]“落英缤纷的爸爸”:《礼赞:凡迷书友的灵魂!》,起点中文网:http://forum.qidian.com/threaddetailnew.aspx?ThreadId=141970572,2010-12-11 13:53:44.
    [277]“龙空论坛”:http://www.lkong.net/thread-282093-1-1.html,2010-8-9 13:25.
    [278]“冰凉的指尖”:《旁观凡人书评区的批评帖》,起点中文网:http://forum.qidian.com/ThreadDetailNew.aspx?threadid=149597155,2011-6-28 0:26:31.
    [279]参阅“十七龟龟”的帖子《这是准备赶超红楼梦吗~~!!!》及其后的回复,见起点中文网:http://forum.qdmm.com/MMThreadDetailNew.aspx?threadid=152802374,2011-9-11 12:54:25.
    [280]“红袖添香小说网”:http://www.hongxiu.com.
    [281]《等并快乐着,网络追文族的喜感生活》,上海青年电子社区:http://www.why.com.cn/epublish/node3689/node1703 8/node17043/userobject7ai130878.html, 2008-4-24.
    [282]“xubingya”:《追文就像一场单恋》,“蔷薇书院”:http://www.qwsy.com/pinglun.aspx?commentID=84014,2011-10-27 0:39:29.
    [283]“公子非牙”:《我发现世界上最痛苦的事就是看着别人挖坑不填》,百度贴吧:http://tieba.baidu.com/f?kz=1191919899,2011-08-28 08:21.
    [284]“青鸾蛇鬼”:《腻味!!小说现状!!!》,起点中文网:http://forum.qidian.com/ThreadDetailNew.aspx?threadid=145690096,2011-3-23 11:55:52.
    [285]“戮血修罗”:《刷票如此严重!!应该怪的是起点!!》,起点中文网:http://forum.qidian.com/ThreadDetailNew.aspx?threadid= 146004742,2011-3-31 4:16:50.
    [286]“王红军sdau":《随(斗破苍穹)一路走来》,百度“斗破苍穹吧”:http://tieba.baidu.com/f?kzr=993879505,2011-02-06 18:50.
    [287]“狂野湘军”:《试论(凡人修仙传)的文学地位与读者必备之知性框架》,起点中文网:http://forum.qidian.com/ThreadDetailNew.aspx?threadid= 121864279,2009-10-10 3:46:21.
    [288]“990”:《回首高中,三遍<神墓>》,起点中文网:http://forum.qidian.com/ThreadDetailNew.aspx?threadid=145801387,2011-3-26 2:35:54.
    [289]“jkb0112358":《扫11月份起点纵横上架vip冷门小说》,“龙空论坛”:http://www.lkong.net/thread-502620-1-1.html,2011-11-3 13:16.
    [290]陈骏涛:《生气勃勃的“第五代”》,中国文学网:http://www.literature.org.cn/Article.aspx?id=15303,2011年12月25日查;
    [291]“小众菜园”:http://bbs.99read.com/dispbbs.asp?boardid=18&id=26318&page=&star=17, 2005-12-11 10:24:00.
    [292]“龙空论坛”: http://www.lkong.net/thread-279772-1-10.html,2010-8-6.
    [293]“孔令旗”:《龙空党:码字工人的集中营》,“龙空论坛”:http://www.lkong.net/thread-215812-1-1.html,2010-3-15 00:28.
    [294]“王启年”:《龙空众:码字工人的“集中营”》,“龙空论坛”:http://www.lkong.net/thread-273220-1-2.html,2010-7-25 20:25.(说明:此注释与上一个注释所引文献题名相似,但内容并不相同)
    [295]“龙空论坛”:http://www.lkong.net/thread-279772-1-10.html,2010-8-6.
    [296]参阅“龙空论坛”“推书试读版”版主“雪域龙魂”的相关说明:“龙空论坛”:http://www.lkong.net/thread-511951-1-1.html,2011-11-18 19:08.
    [297]“百度百科”:“龙之天空”,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124781.htm,2011年10月28日查。
    [298]“新浪读书”:《龙的天空原创文学网简介》,新浪网:http://book.sina.com.cn/2005-09-28/1250190141.shtml,2005-09-28 12:50.
    [299]“寄剑傲魂”:《龙空原创评论版版规》,“龙空论坛”:http://www.lkong.net/thread-367987-1-1.html,2011-2-19 21:51.
    [300]“阴昏晓”的帖子《论读者和作者的良性互动和恶性互动》及其后众书友的回复,“龙空论坛”:http://www.lkong.net/thread-243571-1-1.html,2010-5-24 20:50.
    [301]“小众菜园”:http://bbs.99read.com/dispbbs.asp?boardid=18&id=26318&page=&star=6,2005-12-8 14:31:00.
    [302]吴亮:《底层手稿》,“小众菜园”:http://bbs.99read.com/dispbbs.asp?boardID=18&ID=26110&page=1,2005-11-29 21:07:00.
    [303]孤云:《失语的“底层经验”代言人》,天涯博客: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read.asp?BlogID=8074&PostID=3453585,2005-12-09 02:25.
    [304]南帆:《关于底层问题的回应》,小众菜园:http://bbs.99read.com/dispbbs.asp?BoardID=18&ID=27162,2005-12-15 22:42:00.
    [305]孤云:《关于“底层经验”讨论的一些思考》,“小众菜园”:http://bbs.99read.com/dispbbs.asp?boardid=18&id=27443&page=&star=2, 2005-12-22 14:29:00.
    [306]布迪厄:《倡导普遍性的法团主义:现代世界中知识分子的角色》,赵晓力译,见:http://linkwf.blog.163.com/blog/static/123447557200963184727556/,2011年5月6日查。
    [1]Arseth E. Cybertext:Perspctive on Ergodic Literature, Baltimore and London:John Hopkins University,1997.
    [2]Bauman, Zygmunt. Legislators and Interpreters:On Modernity, Post-modernity and Intellectuals. Ithaca, 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7.
    [3]Bell, Daniel. 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of Capitalism. New York:Basic Books,1978.
    [4]Benjamin, Walter. Charles Baudelaire:A Lyric Poet in the Era of High Capitalism. Translated by Harry Zohn. London:Verso,1992.
    [5]Benjamin, Walter. Illuminations. Translated by Harry Zohn. London:Fontana Press,1992.
    [6]Bignell, Jonathan. Postmodern Media Culture. 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Ltd.,2000.
    [7]Bolter D. J..Writing Space:Computer, Hypertext and the Remediation of Printing,New York:Harper and Row 2001.
    [8]Bourdieu, Pierre. 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2.
    [9]Bourdieu, Pierre.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c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London Melbourne and Henley:Routledge and Kegan Paul,1984.
    [10]Bourdieu, Pierre. Wacquant, L. 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2.
    [11]Bourdieu, Pierre. The Question of the Sociology,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12]Bourdieu, Pierre. In Other Words, Essays Towards a Reflexive Sociology,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13]Bourdieu, Pierre. The Logic of Practice,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
    [14]Bourdieu, Pierre. Free Exchange, Cambridge:Polity Press,1994.
    [15]Bourdieu, Pierre. The Rule of Art:Genesis and Structure of the Literary field,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16]Bourdieu, Pierre. On Television, New York:New Press,1998.
    [17]Bourdieu, Pierre. Language and Symbolic Capital, Cambridge 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1.
    [18]Carolyn Handler, MillerDigital Storytelling:A Creator's Guide to Interactive Enterainment,2004.
    [19]Castells, Manuel. 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 Chichester, West Sussex; Maiden, MA: Wiley-Blackwell,2010.
    [20]Chun, Wendy Hui Kyong, and Thomas W. Keenan, eds. New Media, Old media:A History and Theory Reader. New York:Routledge,2006.
    [21]Cripsrud, Jostein. Understanding Media Culture. London:A member of the Hodder Headline Group,2002.
    [22]De Certeau, Michel. The Pratice of Everyday Life, trans. Steven Randall.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 Press,1984.
    [23]Foucault, Michel. Discipline and Punish:The Birth of the Prison, trans. Alan Sheridan. New York: Vintage,1977.
    [24]Foucault,Michel. The Birth of the Clinic, trans., A. M. Sheridan Smith, Vintage Book,1994.
    [25]Harvey, David. 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An Enquiry into the Origins of Cultural Change. Oxford:Basil Blackwell,1989.
    [26]Heim, Michael. Electric Language:A philosophical Study of Word Processing,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87.
    [27]Heim, Michael. Virtual Realis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28]Jameson, Fredric. Postmodernism,or,The Cultural Logic of Late Capitalism. Durham, NC:Duke University Press,1991.
    [29]Jameson, Fredric. The Political Unconscious:Narrative as a Socially Symbolic Act. Ithaca, New York: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1.
    [30]Jenkins, Henry.Textual poachers:Television Fans and Participatory Culture, New York:Routledge, 1992.
    [31]Jordan, Tim. Cyberpower:The Culture and Politycs of Cyberspace and the Internet. 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1999.
    [32]Joyce M., Of Two Minds:Hypertext Pedagogy and Poetics, New York:The Seabury Press,1995.
    [33]Kellner, Douglas. Media Culture:Cultural Studies, Identity and Politics between the Modern and the Postmodern.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5.
    [34]Lacan, J. The Seminar of Jacques Lacan, Book XX:On Feminine Sexuality, The Limits of Love and []Knowledge, Encore,1972-1973, trans. Bruce Fink. New York:Norton.1998.
    [35]Landow G. P.,Hypertext:the Convergence of Critical Theory and Contemporary Technology, New York:Harper and Row,1992.
    [36]Lefebvre, Henri.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trans. Donald Nicholson Smith. Oxford:Blackwell, 1991.
    [37]Mosco, Vincent. The Digital Sublime:Myth, Power, and Cyberspace. Cambridge, Mass.:MIT Press,2004.
    [38]M.S.Meadows,Pause & Effect:The art of interactive Narrative, New York:The Seabury Press, 2002.
    [39]Murray J H. Hamlet on the Holodeck:The future of Narrative in Cyberspace,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1997
    [40]Naremore, James, and Patrick Brantlinger, eds. Modernity and Mass Culture. Bloomingto: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91.
    [41]Noll-Neuman, E. The Spiral of Silence:Public Opinion-Our Social Skin, nd.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3.
    [42]Ohan Svedjedal,The Literary Web:Literature and Publishing in the Age of Digital Production, A Study in the Sociology of Literature,2000.
    [43]O'Sullivan, Tim, John Hartley, Danny Saunders, Martin Montgomery, and John Fiske. Key Concepts in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al Studies.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4.
    [44]Poster, Mark. The Mode of Information, Polity Press in association with Basil Blackwell,1990.
    [45]Poster, Mark. The Second Media Age,Polity Press in association with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1995.
    [46]Said, Edward W. Representations of the Intellectual. New York:Pantheon Books, c1994.
    [47]Scriven, Michael. Sartre and the Media. New York:ST. Martin's Press,1993.
    [48]Soja, Edward. W. Postmodern Geographies:The Reassertion of Space in Critical Social Theory. New York:Verso,1989.
    [49]Storey, John, ed. Cutural Theory and Popular Culture:A Reader. London and New York:Prentice Hall,1998.
    [50]Williams, Raymond. Keywords: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