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引航员法律制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引航员法律制度是海商法领域一个非常边缘的学科分支,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对引航员法律制度的研究均不多见,全面的研究更是没有。然而,引航员法律制度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航运大国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不仅关系到引航业当前与未来的发展,在港口和航运事业中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鉴于此,本文以引航员为主题,以中国法为主要依据,对引航员法律制度作一全面、系统的论述。
     本文第一章回顾了引航员法律制度的历史演进,并按时间顺序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部分,简要叙述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引航员法律制度的产生和变迁。
     第二章阐述了引航员的法律地位,分节叙述了引航员的概念、种类、法律性质,并分析了引航员与相关部门如引航机构、被引船舶所有人等之间的关系。引航员法律地位作为引航员法律制度的基础,为后面的章节作了必要的铺垫。
     第三章讲述了引航员的培训、任用与法律保护。本章整理了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对引航员的培训、任职资格、任用程序、聘用合同等问题一一加以阐述。
     第四章叙述了引航员的职责,主要分析了引航员职业道德、引航员与船长的权限划分。本章的内容也是第五章所要讲述的引航员法律责任的基础。
     第五章是本文最为重要的一个章节,分三节分别阐述引航员的行政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和民事法律责任。其中,刑事法律责任主要围绕几个与引航员职责密切相关的犯罪展开,而民事法律责任则通过分析现有法律法规、相关案例,并与外国法进行比较,探究引航员的过失应当由谁承担责任这个令人困惑的问题。
Given that the legal system of the pilot is a marginal branch in the area of maritime law,research on it is rare both domestically and abroad,let alone a comprehensive study.The legal system of the pilot,nevertheless,has important meaning for China,a shipping power,as it not only bears on development of the pilotage industry at present and in the future,but is playing an essential role in the harbor and shipping undertakings.Therefore in this thesis,the author aims to make a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expatiation on the legal system of the pilot.
     In Chapter One,the author retrospects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legal system of the pilot chronologically in three parts,namely,ancient times,modern age and contemporary era.Emergence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legal system of the pilot in various periods is narrated in summary.
     Chapter Two is an expatiation of the legal position of the pilot.The author introduces the definition,classification and legal nature of the pilot,and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ilot and relevant units including pilotage institutions and shipowners of the ship piloted.As the basis of the legal system of the pilot,this chapter makes necessary preparation for the rest of the thesis.
     Chapter Three is an introduction of the training,employment and legal protection of the pilot.The author collates and rearranges China's existing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explores such problems as the training,qualifications,employment procedures and contracts of the pilot.
     In Chapter Four,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duties of the pilot,in details,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differentiation of powers between the pilot and the master. This chapter is the basis of the legal liability of the pilot,which is to be addressed in Chapter Five.
     In Chapter Five,the highlight of this thesis,the author dissertates in three parts on administrative liability,criminal liability and civil liability of the pilot.In terms of criminal liability,several criminal acts connected with duties of the pilot are discussed.And in respect of civil liability,the author probes into who shall be liable for the negligence of the pilot,a puzzling problem,through analyzing existing laws, regulations and cases and making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law.
引文
1 徐万民,李恭忠.中国引航史[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年.导言第2页
    2 参见(1)邓瑞平.船舶侵权行为法基础理论问题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268-273页(2)司玉琢,吴兆麟.船舶碰撞法[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49-51页
    3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决定批准这个方案。根据该方案,国务院将组建交通运输部,将交通部、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的职责以及建设部的指导城市客运职责,整合划入交通运输部,不再保留交通部、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出于方便考虑,本文仍使用交通部一词。参见中国人大网http://www.npc.gov.cn/
    4[美]小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普通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页
    5 徐万民,李恭忠.中国引航史[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年.第8页
    6 同上
    7 同上
    8 同上.第12页
    9 Richard Douglas,Peter Lane,Monica Peto:Douglas & Geen on the Law of Harbours,Coasts,and Pilotage.LLP.1997.Page 249
    10 同上.Page 249-250
    11 同上.Page 251
    12 同上.Page 251-252
    13 李恭忠.《中国引水总章》及其在近代中国的影响[J].历史档案,2000年第3期
    14 据统计表明,1868年,在近代引航业最为发达的上海港,55名引航员中,中国人还有15名,到1889年就只有4名,1896年则只剩下2名,至1900年只剩下张玉一人,张玉被迫于1903年退休后,1903到1928年之间的25年里,上海港竟然无一位中国籍引航员在执业。参见李恭忠.《中国引水总章》及其在近代中国的影响[J].历史档案,2000年第3期
    15 同上.Page 253-255
    16 同上.Page 255
    17 徐万民,李恭忠.中国引航史[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年.第107页
    18 同上.第133页
    19 《中华民国引水法实施细则》第十七条至第二十五条.转引自徐万民,李恭忠.中国引航史[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年.第426-427页
    20 徐万民,李恭忠.中国引航史[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年.第173页
    21 交通部曾指出,“……近两年来,恶性引航事故不断发生,不但造成了生命、财产的巨大损火,而且有损于我国的政治声誉。目前,各港引航队伍力量薄弱,技术条件落后,规章制度不健全,工作中的许多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致使引航安全得不到保证。”参见徐万民,李恭忠.中国引航史[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年.第213页
    22 徐万民,李恭忠.中国引航史[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年.第213-215页
    23 同上.Page 259
    24 Pilotage Act 1983 Section 5:(1) It shall be the duty of the Commission to give to the General Secretary of State,and to pilotage authorities,dock and harbour authorities,pilots and shipowners,such advice as the Commission considers appropriate for any of the following purposes,namely—(a) securing by means of pilotage the safety of navigation in ports of,and waters off the coasts of,the United Kingdom;(b) ensuring that efficient pilotage services are provided for those ports and waters and,in particular,that suitable equipment is provided in connection with those services;(c) ensuring that the terms of service of pilots providing those services are fair;and (d) promoting standards,in the qualifications which entitle persons to apply for pilots' licences and in the training of pilots,which are uniform for areas which the Commission considers are of the same kind.
    25 《船舶引航管理规定》第三条
    26 《引航员注册和任职资格管理办法》第四条
    27 徐万民,李恭忠.中国引航史[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年.导言第1页
    28 香港海事条例和附属法例第84章领港条例即使用“领港”一词。参见香港海事处网站http://www.mardep.gov.hk/
    29 Richard Douglas,Peter Lane,Monica Peto:Douglas & Geen on the Law of Harbours,Coasts,and Pilotage.LLP.1997.Page 264-265
    30 司玉琢.海商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82页
    31 详见本章第四节。
    32 《船员条例》第四条
    33 一般认为,“海员”(seafarer)与“船员”的概念相同。
    34 《1926年海员协议条款公约》第二条第二款规定,“海员”一词,包括以任何资格受雇用或从事在任何船舶上工作并参与船舶协约条款的任何人员,但船长、领港、培训船上的学生、订有适当契约的学徒、海军人员以及担任政府永久职务的其他人员,均予除外。
    35 《海上海事行政处罚规定》第三十条
    36 《引航员注册和任职资格管理办法》第一条
    37 Nicholas J.Healy,Joseph C.Sweeney:The Law of Marine Collision.Cornell Maritime Press.1998.Page 240
    38 详见第五章第三节。
    39 同上
    40 《船舶引航管理规定》第十七条,《引航员注册和任职资格管理办法》第九条
    41 《引航员注册和任职资格管理办法》第十五条
    42 《船舶引航管理规定》第十七条
    43 徐万民,李恭忠.中国引航史[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年.第233页
    44 《船舶引航管理规定》第三条 的义务,但港口管理机关不被视为引航员的雇主,不对引航员的过失承担雇主责任,该问题笔者将在第五章讨论。
    47 陈建华.考察德国引航管理的启示[J].珠江水运,2002年第9期
    48 童洁.引航体制改革从序曲到高潮[J].航运交易公报,2007年第30期
    49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第二条
    50 《船舶引航管理规定》第一、九条
    51 《公务员法》第一百零六条,《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意见的通知》
    52 《船舶引航管理规定》第五条,《引航员注册和任职资格管理办法》第三条
    53 地方海事管理机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州、盟)、县(市、区、旗)分别设置,实行分级管理。具体的设置状况大致分为四种类型,以省级地方海事管理机构为例:第一种类型:由省级交通主管部门直接设置独立的地方海事管理机构,即省交通厅设置直属的省地方海事局。安徽和江苏的地方海事管理机构属于这一类型。第二种类型:在省级交通主管部门设置的航运管理局(或者航务管理局、港航管理局、规费征稽局)加挂地方海事管理机构局的牌子,实行几个机构合署办公,明确主管海事工作的局领导,内设专门负责地方海事管理工作的处室。全国大多数省级地方海事管理机构属于这一类型。第三种类型:在省级交通主管部门内设置专门负责地方海事管理工作的处室。北京市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地方海事管理机构属于这一类型。第四种类型:由省级交通主管部门设置的港航管理局设置直属的地方海事管理机构。河北省的地方海事管理机构属于这一类型。参见对推进地方海事管理机构改革的建议.http://news.xinhuanet.com/forum/2003-03/11/content_770968.htm,2007年9月1日
    54 《引航员注册和任职资格管理办法》第三条
    55 陈建华.考察德国引航管理的启示[J].珠江水运,2002年第9期
    56 汪吉发,王昭亮.赴南非、埃及、土耳其海事及引航管理考察报告.长江引航[J],2006年第10期
    57 2008年1月7日,中国引航协会首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代表们审议并通过了《中国引航协会章程》,选举产生了理事单位和理事、常务理事单位和常务理事、协会负责人和法人代表,通过了拟聘请的名誉会长、顾问、技术总监人选。在首届理事会上,审议并通过了《关于2008年预算的报告》、《2008—2015年中国引航协会工作思路》、《中国引航协会管理规定》。上海港引航站站长陈正华当选为首届会长。参见我国引航管理体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中国引航协会在京正式成立.http://ship.shippingchina.com/static/brmaininfo/200801/38549.shtml,2008年1月15日
    58 中国引航协会章程.http://www.zgjtb.com/101179/101182/101214/25315.html,2008年1月15日
    59 《上海市行业协会暂行办法》第二条,《天津市行业协会管理办法》第二条
    60 彭翠红.凝聚力量、加强自律促进中国引航行业健康发展——彭翠红组长在中国引航协会筹备工作会上的讲话.长江引航[J],2007年第4期
    61 韩荣和.行业协会法律问题初探.http://www.law-lib.com/lw/lw_view.asp?no=1617,2007 年8月7日
    62 张丽娟.论我国行业协会的法律规制[J].政法论丛,2007年第1期
    63 《上海市行业协会暂行办法》第十五条,《天津市行业协会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
    64 《中国引航协会章程》第十、十一条
    65 《中国引航协会章程》第六、十五、十九条
    66 F.D.Rose:The Modern Law of Pilotage.London Sweet & Maxwell,1984.Page 33
    67 俞小洪诉巴拿马古德吉尔航运股份有限公司海上人身伤害赔偿纠纷案.中国涉外商事海事审判网http://www.ccmt.org.cn/,2007年8月10日
    68 转引自孙颖、郭才森.劳动合同、雇佣合同与劳务合同浅析[J].理论学习,2004年第5期
    69 易军、宁红丽.合同法分则制度研究[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第372-373页
    70 司玉琢.海商法专题研究[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18页
    71 《劳动法》第七十二条
    7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
    73 赵劲松.俞小洪涉外海上人身伤害索赔案引发的思考[J].海商法研究,2002年第1辑
    74 易军、宁红丽.合同法分则制度研究[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第373页
    75 乔归民.船长与引航员关系的法律分析[J].中国航海,2007年第1期
    76 《船舶引航管理规定》第三十六条
    77 《船员条例》第三十六条
    78 《引航员注册和任职资格管理办法》第二十八、三十条
    79 国际海事组织理事会共有40名成员,分为A、B、C三类。其中10个A类理事为航运大国,10个B类理事为海上贸易量最大国家,20个C类理事为地区代表。理事会是该组织的重要决策机构。该组织每两年举行一次大会,改选理事会和主席,当选主席和理事国任期2年。中国于1973年恢复在国际海事组织中的成员国地位,从1989年起连续担任该组织的A 类理事国。参见国际海事组织网站http://www.imo.org/
    80 建议(Recommendations)是国际组织外部决议的一种,在一般情况下不具有法律拘束力,但在许多情况下可以具有很强的法律效力。拘束力通常与一定的义务联系在一起,是指在法律上有必须履行的义务,而这里的法律效力主要指能引起法律后果,改变法律情势以及对法律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和作用的各种法律上的效果。参见饶戈平.国际组织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66页
    81 IMO Pilotage Resolution 960.http://www.internationalpilots.org/haberdetay.asp?kategori_no=35&id=53,2007年8月15日
    82 《船员条例》第五条第一项
    83 《船员条例》第五、九条
    84 《引航员注册和任职资格管理办法》第六条,《船舶引航管理规定》第十六条
    85 《引航员注册和任职资格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
    86 陈建华.考察德国引航管理的启示[J].珠江水运,2002年第9期
    87 《引航员注册和任职资格管理办法》第六条
    88 Nicholas J.Healy,Joseph C.Sweeney:The Law of Marine Collision.Cornell Maritime Press.1998.Page 272-273
    89 《引航员注册和任职资格管理办法》第六、八条
    90 《引航员注册和任职资格管理办法》第十八条
    91 同上
    92 同上
    93 《船舶引航管理规定》第十六条第四项
    94 《船员条例》第五条第三项
    95 陈建华.考察德国引航管理的启示[J].珠江水运,2002年第9期
    96 《船舶引航管理规定》第十六条第五项
    97 《引航员注册和任职资格管理办法》第十二条
    98 刘祥国.论事业单位聘用合同的法律属性[J].湖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99 《劳动法》第二条
    100 《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三条
    10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
    102 《劳动合同法》第二条
    103 刘霞.聘用合同与劳动合同,啥区别[J].人力资源,2007年2月上
    104 《劳动法》第四十七条
    105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意见的通知》
    106 司玉琢.海商法专题研究[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17页
    107 王全兴.劳动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122页.转引自姜颖.劳动合同法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第13页
    108 司玉琢.海商法专题研究[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19页
    109 参见www.mop.gov.cn
    110 《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在2006年2月的国际劳工组织第94届大会上获得通过,我国是该公约的签字国。参见国际劳工组织网站http://www.ilo.org/
    111 《劳动法》第五十二条
    112 引航船.http://www.keysoo.com/dict/C/%E5%BC%95%E8%88%AA%E8%88%B9.html,2007年8月22目
    113 Richard Douglas,Peter Lane,Monica Peto:Douglas & Geen on the Law of Harbours,Coasts,and Pilotage.LLP.1997.Page 290
    114 船长和引航员的职责和权限划分参见本文第四章第二节
    115 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16/20011024/589496.html,2007年9月1日
    116 《引航员职业道德和纪律规范》第十二条
    117 《引航员职业道德和纪律规范》第十四、十五、十六条
    118 《引航员职业道德和纪律规范》第十、十一、十三条
    119 《引航员职业道德和纪律规范》第六条
    120 《引航员职业道德和纪律规范》第十八、十九、二十、二十一条
    121 《引航员职业道德和纪律规范》第七条
    122 《引航员职业道德和纪律规范》第九条
    123 《引航员职业道德和纪律规范》第十七条
    124 《引航员职业道德和纪律规范》第八、二十二条
    125 《海商法》第三十九条,《船舶引航管理规定》第二十三条
    126 Richard Douglas,Peter Lane,Monica Peto:Douglas & Geen on the Law of Harbours,Coasts,and Pilotage.LLP.1997.Page 295
    127 Richard Douglas,Peter Lane,Monica Peto:Douglas & Geen on the Law of Harbours,Coasts,and Pilotage.LLP.1997.Page 294-295
    128 宣晓东.引航员与船长的职责冲突和权限划分[J].航海技术,2006年第5期
    129 《船舶引航管理规定》第三十六条
    130 宣晓东.引航员与船长的职责冲突和权限划分[J].航海技术,2006年第5期
    131 《船舶引航管理规定》第三十二、三十三条
    132 《船舶引航管理规定》第三十六条
    133 The Christiana(1850) 13 E.R.841.转引自Richard Douglas,Peter Lane,Monica Peto:Douglas & Geen on the Law of Harbours,Coasts,and Pilotage.LLP.1997.Page 303
    134 The Guy Mannering(1882) 4 Asp.M.L.C.553.转引自Richard Douglas,Peter Lane,Monica Peto:Douglas & Geen on the Law of Harbours,Coasts,and Pilotage.LLP.1997.Page 303
    135 The Tactician(1907) C.A.244
    136 《船舶引航管理规定》第二十九、三十六条
    137 《海商法》第三十九条,《船舶引航管理规定》第二十三条
    138 Merchant Shipping Act 1995,Section 313(1).转引自Richard Douglas,Peter Lane,Monica Peto:Douglas & Geen on the Law of Harbours,Coasts,and Pilotage.LLP.1997.Page 300
    139 Canada.Report of Royal Commission,Part 1.Page 26-27.转引自Richard Douglas,Peter Lane,Monica Peto:Douglas & Geen on the Law of Harbours,Coasts,and Pilotage.LLP.1997.Page 300
    140 乔归民.船长与引航员关系的法律分析[J].中国航海,2007年第1期
    141 关于强制引航的抗辩参见本文第五章第三节。
    142 Richard Douglas,Peter Lane,Monica Peto:Douglas & Geen on the Law of Harbours,Coasts,and Pilotage.LLP.1997.Page 304
    143 《海上海事行政处罚规定》第三十一条
    144 《海上海事行政处罚规定》第五十五条
    145 《海上海事行政处罚规定》第五十六条
    146 《海上海事行政处罚规定》第五十七条
    147 《海上海事行政处罚规定》第三十五、三十六条
    148 《海上海事行政处罚规定》第三十五条
    149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150 九江大桥倒塌事故中涉交通肇事罪.http://news.163.com/07/0804/15/3L2F8BBF000120GU.html,2007年9月23日
    151 高铭暄、马克昌.刑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75页
    152 “4·9”水上重大溢油事故肇事者已被刑拘.http://www.msaonline.gov.cn/readnews.asp?id=113,2007年10月14日
    153 刘祥得、方福樑.船员被判决有罪之论证与省思[J].航运季刊,2007年6月
    154 谢望原、陈嫡、陈勃、王樱霏、陈永忠、陈录等学者认为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主观方面为过失,而王小英、皮华英、唐双娥等学者则认为主观方面包括故意(间接故意)。参见(1)高铭暄、马克昌.刑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583-584页(2)陈嫡、陈勃.对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探讨[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5月(3)王小英.试论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构成要件[J].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7期(4)王樱霏.试论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罪过形态[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年10月(5)陈永忠、陈录.试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犯罪构成[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6)皮华英、唐双娥.试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主观方面[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155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二百三十条
    156 F.D.Rose:The Modern Law of Pilotage.London Sweet & Maxwell,1984.Page 33
    157 Fowles v.Eastern and Australian Steamship Company(1916) 2 A.C.556 at 562-563
    158 The Cavendish(1993) 2 Lloyd's Rep.292 at 292
    159 邓瑞平.船舶侵权行为法基础理论问题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269-271页
    160 同上.第269页
    161 埃及苏伊士运河局:《苏伊士运河航行规则》,人民交通出版社,1990年,第2、22页。转引自邓瑞平.船舶侵权行为法基础理论问题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269-270页
    162 F.D.Rose:The Modern Law of Pilotage.London Sweet & Maxwell,1984.Page 37
    163 David J.Bederman:Compulsory Pilotage,Public Policy,and the Early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of Torts.Tulane Law Review.May,1990
    164 The Esso Bernicia(1989) 1 Lloyd's Rep.8 at 24
    165 The Irish Stardust(1977) 1 Lloyd's Rep.195 at 205
    166 英国《1913年引航法》第十五条、《1983年引航法》第三十五条以及现行《1987年引航法》第十五条均有此规定。参见F.D.Rose:The Modern Law of Pilotage.London Sweet &Maxwell,1984.Page 38,英国《1987年引航法》第十六条
    167 Fowles v.Eastern and Australian Steamship Company(1916) 2 A.C.556
    168 The Esso Bernicia(1989) 1 Lloyd's Rep.8 at 30
    169 The Cavendish(1993) 2 Lloyd's Rep.292 at 292
    170 The China(1868) 74 U.S.53 at 69-70
    171 韩立新、王秀芬主编:各国(地区)海商法汇编(中英文对照)下卷,1382页,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3年.转引自司玉琢.海商法专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11页
    172 司玉琢,吴兆麟.船舶碰撞法[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50页
    173 邓瑞平.船舶侵权行为法基础理论问题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271-272页
    174 The Waziristan(1953) 2 Lloyd's Rep.361 at 370
    175 系统解释是指将需要解释的法律条文与其它法律条文联系起来,从该法律条文与其它法律条文的关系、该法律条文在所属法律文件中的地位、有关法律规范与法律制度的联系等方面入手,系统全面地分析该法律条文的含义和内容,以免孤立、片面地理解法律条文。参见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331页
    176 上海供电局与波罗的斯船务公司海事损害赔偿纠纷案.http://www.com-law.net/anli/haishisunhai.html,2007年10月26日
    177 司玉琢,吴兆麟.船舶碰撞法[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50-51页
    178 据说,早在17世纪,一艘装运黄金的荷兰船被盗(损失的金额远远大于船价),法院判船舶所有人的赔偿责任仅以船价为限,此事为著名的荷兰法学家格劳秀斯得知后,他曾赞许这完全符合正义的要求。参见司玉琢.海商法专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22页
    179 司玉琢.海商法专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11页
    180 Pilotage Act 1987 Section 22:(1) The liability of an authorised pilot for any loss or damage caused by any act or omission of his whilst acting as such a pilot shall not exceed £1,000 and the amount of the pilotage charges in respect of the voyage during which the liability arose.(2) For the purposes of subsection(1) above a person shall be deemed to be an authorised pilot notwithstanding that he is acting as a pilot of a ship navigating outside the area in relation to which he is authorised if—(a) he is piloting the ship to that area from a place where pilots authorised for that harbour regularly board ships navigating to it;or (b) he is piloting the ship from that harbour to a place where such pilots regularly leave ships navigating from it;and (c) in either case,the ship is one in respect of which he is authorised.(3) Where,without any such personal act or omission by a competent harbour authority as is mentioned in Article 4 of the Convention in Part Ⅰ of Schedule 4 to the Merchant Shipping Act 1979,any loss or damage to any ship,to any property on board any ship or to any property or rights of any kind is caused by an authorised pilot employed by it,the authority shall not be liable to damages beyond the amount of £1,000 multiplied by the number of authorised pilots employed by it at the date when the loss or damage occurs.
    [1]司玉琢.海商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
    [2]司玉琢.海商法专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3]司玉琢,吴兆麟.船舶碰撞法[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1995年
    [4]司玉琢.海商法专题研究[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2年
    [5]杨良宜.海事法[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1999年
    [6]邓瑞平.船舶侵权行为法基础理论问题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
    [7]张忠晔.各国和地区海商法比较[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年
    [8]徐万民,李恭忠.中国引航史[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年
    [9]杨立新.侵权法论[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
    [10]饶戈平.国际组织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11]魏振瀛.民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12]王全兴.劳动法学[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
    [13]董保华.劳动关系调整的法律机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
    [14]黄越钦.劳动法新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
    [15]姜颖.劳动合同法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
    [16]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17]高铭暄、马克昌.刑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18]高秀东.交通肇事罪的认定与处理[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
    [19]易军、宁红丽.合同法分则制度研究[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
    [20](加)威廉·台特雷.国际海商法[M].张永坚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
    [21](美)吉尔摩.海商法[M].杨召南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
    [1]乔归民.船长与引航员关系的法律分析[J].中国航海,2007年第1期
    [2]王智、骆东升.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引航法”立法的必要性[J].世界海运, 第27卷第5期
    [3]张欣.论强制引航员的责任主体[J].珠江水运,2005年12月
    [4]宣晓东.引航员与船长的职责冲突和权限划分[J].航海技术,2006年第5期
    [5]陆悦铭、胡建国.引航员与船长间信息交流方式研究[J].中国航海,2006年第4期
    [6]李恭忠.《中国引水总章》及其在近代中国的影响[J].历史档案,2000年第3期
    [7]余晓汉.船舶互有过失碰撞所致油污损害的责任主体[J].中国海商法年刊,第11卷
    [8]李励.船舶碰撞损害赔偿的要件[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第26卷第1期
    [9]王秀芬.船员法的部门属性及其主要制度研究[J].中国海商法年刊,第10卷
    [10]边英健.从因果关系谈碰撞间接损害的赔偿责任[J].世界海运,第26卷第2期
    [11]傅廷中.过失碰撞与损害赔偿[J]_世界海运,第24卷第6期
    [12]胡辉.海峡两岸海商法之比较研究——船舶碰撞法[J].中国海商法年刊,第7卷
    [13]肖英杰.论海员劳务雇佣合同[J].上海海运学院学报,第18卷第2期
    [14]蒋跃川、牟彩霞.论互有过失船舶碰撞造成船员人身伤亡的责任负担[J].中国海商法年刊,第17卷
    [15]丁凤楚.论我国行业协会的法律地位和法律规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16]马永伟.我国行业协会法律问题初探[J].甘肃农业,2006年第8期
    [17]姚晓静.行业协会的法律地位[J].学习月刊,2006年第5期
    [18]黎军.行业协会的几个基本问题[J].河北法学,2006年第7期
    [21]陈建华.考察德国引航管理的启示[J].珠江水运,2002年第9期
    [22]童洁.引航体制改革从序曲到高潮[J].航运交易公报,2007年第30期
    [23]汪吉发,王昭亮.赴南非、埃及、土耳其海事及引航管理考察报告.长江引航[J],2006年第10期
    [24]彭翠红.凝聚力量、加强自律促进中国引航行业健康发展——彭翠红组长在中国引航协会筹备工作会上的讲话.长江引航[J],2007年第4期
    [25]张丽娟.论我国行业协会的法律规制[J].政法论丛,2007年第1期
    [26]孙颖、郭才森.劳动合同、雇佣合同与劳务合同浅析[J].理论学习,2004 年第5期
    [27]赵劲松.俞小洪涉外海上人身伤害索赔案引发的思考[J].海商法研究,2002年第1辑
    [28]刘霞.聘用合同与劳动合同,啥区别[J].人力资源,2007年2月上
    [29]陈嫡、陈勃.对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探讨[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5月
    [30]王小英.试论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构成要件[J].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7期
    [31]王樱霏.试论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罪过形态[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年10月
    [32]陈永忠、陈录.试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犯罪构成[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
    [33]皮华英、唐双娥.试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主观方面[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34]刘祥得、方福樑.船员被判决有罪之论证与省思[J].航运季刊,2007年6月
    [35]王益烽.船舶碰撞损害赔偿研究[D].上海:上海海事大学.2004年
    [36]李学强.船舶碰撞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上海:上海海事大学.2005年
    [37]楼昶.船员法律保护若干问题研究[D].上海:上海海事大学.2005年
    [38]董春丽.船员劳务合同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上海:上海海事大学.2006年
    [39]杨薇.我国船员劳务合同的法律问题分析——并与一般劳务合同的比较[D].上海:复旦大学.2007年
    [40]郑少霖.论船舶碰撞侵权的过失责任[D].武汉:武汉大学.2004年
    [41]徐佳.船员劳务合同的法律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
    [1]F.D.Rose:The Modern Law of Pilotage.London Sweet & Maxwell,1984
    [2]Nicholas J.Healy,Joseph C.Sweeney:The Law of Marine Collision.Cornell Maritime Press,1998
    [3]Richard Douglas,Peter Lane,Monica Peto:Douglas & Geen on the Law of Harbours,Coasts,and Pilotage.LLP.1997
    [1]Robert Force:Introduction:Towage,Savage,Pilotage,and Pollution.Tulane Law Review.December,1995
    [2]Charles S.Donovan:Exculpatory and Benefit of Insurance Clauses in Towage and Pilotage.Tulane Law Review.December,1995
    [3]David J,Bederman:Compulsory Pilotage,Public Policy,and the Early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of Torts.Tulane Law Review.May,1990
    [4]Barry W.Ashe:Disciplining Maritime Pilots:A Review of State and Federal Pilotage Regulation.Tulane Law Review.June,1984
    [1]The Tactician(1907) C.A.244
    [2]The Kamouraska(1920) 2 Lloyd's Rep.299
    [3]The Fina Canada(1962) 2 Lloyd's Rep.113
    [4]The Fina Canada(1962) 2 Lloyd's Rep.445
    [5]Fowles v.Eastern and Australian Steamship Company(1916) 2 A.C.556
    [6]The Cavendish(1993) 2 Lloyd's Rep.292
    [7]The Esso Bernicia(1989) 1 Lloyd's Rep.8
    [8]The Irish Stardust(1977) 1 Lloyd's Rep.195
    [9]The Waziristan(1953) 2 Lloyd's Rep.361
    [10]The Hans Hoth(1952) 2 Lloyd's Rep.341
    [11]Australian Oil Refining Pty.v.R.W.Miller & Co.(1968) 1 Lloyd's Rep.448
    [12]The Sea Empress(1999) 1 Lloyd's Rep.673
    [13]The Sanwa and Choyang Star(1998) 1 Lloyd's Rep.283
    [14]The China(1868) 74 U.S.53
    [1]俞小洪诉巴拿马古德吉尔航运股份有限公司海上人身伤害赔偿纠纷案.中国涉外商事海事审判网http://www.ccmt.org.cn/,2007年8月10日
    [2]韩荣和.行业协会法律问题初探.http://www.law-lib.com/lw/lw_view.asp?no=1617,2007年8月7日
    [3]引航船.http://www.keysoo.com/dict/C/%E5%BC%95%E8%88%AA%E8%88%B9.html ,2007年8月22日
    [4]九江大桥倒塌事故中涉交通肇事罪. http://news.163.com/07/0804/15/3L2FSBBF000120GU.html,2007年9月23日
    [5]“4·9”水上重大溢油事故肇事者已被刑拘.http://www.msaonline.gov.cn/readnews.asp?id=113,2007年10月14日
    [6]上海供电局与波罗的斯船务公司海事损害赔偿纠纷案.http://www.com-law.net/anli/haishisunhai.html,2007年10月26日
    [7]IMO Pilotage Resolution 960.http://www.internationalpilots.org/haberdetay.asp?kategori_no=35&id=53,2007年8月15日
    [8]我国引航管理体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中国引航协会在京正式成立.http://ship.shippingchina.com/static/brmaininfo/200801/38549.shtml,2008年1月15日
    [9]首届中国引航协会会员代表大会在京召开.http://www.moc.gov.cn/zizhan/zhishujigou/zhuhangju/guanlipindao/gongzuodong tai/200801/t20080108_457731.htm,2008年1月15日
    [10]国际海事组织http://www.imo-org/
    [11]香港海事处http://www.mardep.gov.hk/
    [12]国际劳工组织网站http://www.ilo.org/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