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论责任保险第三人的直接请求权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责任保险制度对于落实民事责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受害人获得赔偿提供了保障,但是责任保险制度本身还存在一些不利于受害人得到赔偿的问题。在责任保险中,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因保险合同而产生合同上的权利和义务,对第三人并不产生任何影响,这就是合同相对性原则,而这一原则的严格遵守会在某些情形下阻碍受害人获得赔偿,比如在被保险人逃逸、破产、无力赔偿又怠于向保险人主张权利时。随着责任保险制度的发展,责任保险的目的开始由单纯保障被保险人利益转为兼顾受害第三人的利益,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很多国家通过立法的方式赋予责任保险第三人直接请求权,即责任保险第三人可以直接向保险人请求给付赔偿金,但对这一权利适用的情形和行使各国的立法并不完全一致,比如日本法律规定责任保险第三人只有在特别法有规定或者合同约定的情形下才具有直接请求权,而澳大利亚法律规定一般责任保险第三人必然具有直接请求权。当保护第三人的利益这一理念被保险立法接受,并作为一个立法目的的时候,赋予第三人直接请求权就不存在争议,只是对于责任保险第三人如何行使直接请求权的问题,需要进行认真而详细的论述,因为赋予第三人直接请求权必然影响保险人的利益,所以在立法中需要考虑第三人和保险人之间的利益平衡,在赋予责任保险第三人直接请求权的同时,也应当明确保险人的抗辩权。各国立法在这一问题上都有规定,一般按照保护受害第三人的强烈程度对保险人的抗辩权利做不同的规定,比如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强制责任保险中的保险人的抗辩空间比一般责任保险中的保险人抗辩空间要小。保险人的抗辩包括以被保险人对第三人的抗辩事由对抗第三人和以保险人对被保险人的事由对抗第三人,第三人请求赔偿,前提是被保险人对其负有赔偿责任,这一责任包括因为被保险人的过失行为造成的,也包括法律规定第三人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所以保险人得以被保险人对抗第三人的事由对抗第三人是合情合理的。保险人对于被保险人的保险赔偿可基于合同上的事由抗辩,对于这一抗辩,需要权衡对受害人保护程度,如果需要最大地保护第三人,法律应当规定保险人不得以其对抗被保险人的事由对抗第三人,对被保险人依据保险合同而无需承担赔偿责任的,由保险人对第三人赔偿之后再向被保险人求偿,这一规定一般都是强制保险所采纳。对于一般责任保险,保险人可以其对抗被保险人的事由对抗第三人。这些是责任保险第三人权利如何行使的规定,也是赋予第三人直接请求权后的重要问题。
     我国保险立法对于责任保险第三人直接请求权并不持完全肯定的态度,民用航空法对航空器经营者的地面第三人责任保险明确规定了受害第三人可以直接向保险人请求给付赔偿金;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通过诉讼立法规定赔偿权利人可以将海上油污赔偿义务人的保险人列为被告,这也肯定了第三人的直接请求权,除以上两处立法规定受害第三人直接请求权外,我国其他法律都没有规定,而立法目的是保障机动车交通事故受害人依法得到赔偿的机动车责任强制保险条例却未规定第三人直接请求权。因为责任保险中被保险人存在逃逸、破产、无力赔偿又怠于行使权利的现实,如果不赋予第三人直接请求权,对受害第三人极为不利,显得十分不合理。在保护受害第三人的立法思想之下需要解决的不仅是受害第三人能得到赔偿的基本要求,而是第三人能够及时、确实的得到赔偿,所以赋予第三人在一般情形下的直接请求权是社会现实的要求,故对于我国责任保险立法应当予以修改,赋予责任保险第三人直接请求权。
Liability insurance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civil liability system, and provided a guarantee for the victims, but the liability insurance system itself that there are still some victims are not conducive to the issue of compensation. Insurers and the insured have the rights and obligations because of the insurance contract, it does not have any influence to the third party, this is called relativization principle, but if the principle is to be complied strictly, in some cases will impeded the victims to get compensation, such as the insured fled, bankruptcy, unable to compensation and define to advocates the right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liability insurance, the purpose of liability insurance takes some changes from purely security interests of the insured to the interests of victims of the third party, in order to achieve this goal, many countries, through legislative means to the third party directly right to the insurer, but national legislation is not exactly the same, such as Japanese law provides the right to direct request only in line with provisions of the special law or the contractual agreement. But In Australian, the third party is bound to have a direct request. When the idea of protect the third party is accepted to the Legislators, given the third party the rights of direct request has no dispute, but how to exercise the right of direct request, need a carefully and detailed exposition. Because the direct rights will definitely affect the interests of the insurer, it needs the interests of balance between the third party and the insurer. National legislation on this issue are the provisions of the corresponding, generall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egrees of protection to a third party to give insurers the right to defend different, for example, the defence space in mandatory liability insurance is narrower than the general liability insurance. The insurer's defence including the insured on the third party subject of a defence against the third party, a third person to seek compensation insurance, provided that the insured person to third party liability, including the insured's negligence caused the responsibility and legal provisions to the third party assume the liability, so the defence of the insurer is reasonable. For general liability insurance, insurance against its people can be the subject of insurance against the third party. These third party liability insurance is how to exercise the rights, is a important issues after given the third party the direct request.
     China's insurance legislation is not completely positive to the direct request of the third party. Civil Aviation Act about the third party of aircraft operators on the ground clearly regulates that victims of the third party can directly request compensation from the insurer; By the legislative, Marine litigation special procedure act provisions the right to take insurer of compensator as defendant for compensation of oil pollution at sea, this also affirmed the direct request of the third party, but no other laws in china provide this other than above two legislative provisions. The law of compulsory automobile liability insurance which intended to protect the motor vehicle accident victims to receive compensation did not provided the direct request of the third party. The reality that the insured may escape, bankruptcy, unable to exercise their rights of compensation is not good and reasonable to the victims if there was no direct request for the third party. To protect the victim the third party, what we need to solve is not only the basic requirement for the compensation, but the actual compensation in time. Therefore, in normal circumstance, direct request to the third party is the requirement of the social reality, the liability insurance should be amended to provide direct request of the third party.
引文
1 郭颂平著:《责任保险》,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2 温世杨著:《保险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51页。
    3 樊启荣著,《责任保险与理赔索赔》,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32-33页。
    4 袁宗蔚著:《保险学》,合作经济月刊社1981年版,第354页。
    5 转引自邹海林著:《保险法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45页。
    6 转引自邹海林著:《保险法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46页。
    7 吴荣清著:《财产保险概要》,三民书局1992年版,第223页。
    8 邹海林著:《责任保险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48页。
    9 梁宇贤著:《保险法》,自行出版1996年版,第235页。
    10 温世杨等著:《保险法》,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240-241页。
    11 孙蓉著:《保险法概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6页。
    12 染宇贤著:《保险法》,自行出版1996年版,第236页。
    13 方乐华著:《保险法论》,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年版,第299页。
    14 梁宇贤著:《保险法》,自行出版1996年版,第237页。
    15 王利明著:《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89页
    16 贾林青著:《保险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5页。
    17 转引自邹海林著:《责任保险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215页。
    18 史尚宽著:《债法总论》,中国政法出版社1999年版,第610页。
    19 李永军著:《合同法》,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507页。
    20 史尚宽著:《债法总论》,中国政法出版社1999年版,第610页。
    21 李永军著:《合同法》,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510页。
    22 温世杨著:《保险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52页。
    23 李薇著:《日本机动车事故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244-245页。
    24 邹海林著:《责任保险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245页。
    25 李薇著:《日本机动车事故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239页。
    26 邹海林著:《责任保险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246页。
    27 转引自邹海林著:《责任保险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246-247页。
    28 孙宏涛:《责任保险中第三人直接清权初探》,载《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29 覃有土、樊启荣著:《保险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64页。
    30 李凤宁:《责任保险第三人直接请求权的性质探析》,载《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31 李薇著:《日本机动车事故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247页。
    32 皱海林著:《责任保险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248页。
    33 邹海林著:《保险法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251页。
    34 转引自邹海林著:《保险法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251页。
    35 郑玉波著:《民商法问题研究》(二),台湾大学1984年版,第97页。
    36 科林·史密斯著,陈彩芬译:《责任保险》,中国金融出版社1991年版,第151页。
    37 邹海林著,《责任保险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223页。
    38 郑玉波著,《民商法问题研究(二)》,台湾三民书局1982出版,第99页。
    39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内部期刊物,《上海审判实践》2006年副刊
    40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财产保险监管部编,《机动车保险产品和法律汇编》,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26页。
    41 谢邦宇等著:《民事责任》,法律出版社1991年版,第139页。
    42 许飞琼著:《责任保险》,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年版,第208页。
    43 陆荣华编著:《英美责任保险理论与实务》,江西高校出版社2005年版,第147页。
    44 桂裕著:《保险法》,三民书局1984年版,第347页。
    45 卞飞:《论责任保险第三人的直接请求权》,厦门大学2001年硕士学位论文第42页。
    46 樊启荣著:《责任保险与理赔索赔》,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139页。
    1、樊启荣著:《责任保险与理赔索赔》,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
    2、袁宗蔚著:《保险学》,合作经济月刊社1981年版。
    3、邹海林著:《保险法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4、[英]科林·史密斯著,陈彩芬译:《责任保险》,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1年版。
    5、[台]梁宇贤著:《保险法》,自行出版1996年版。
    6、孙蓉著:《保险法概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刘锐著:《机动车交通事故侵权责任与强制保险》,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版。
    8、[台]江朝国著:《保险法基础理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李永军著:《合同法》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10、方乐华著:《保险法论》第二版,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年版。
    11、李薇著:《日本机动车事故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12、史尚宽著:《债法总论》,中国政法出版社1999年版。
    13.谢邦宇、李静堂著:《民事责任》,法律出版社1991年版。
    1、[台]江朝国编著:《强制汽车责任保险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徐卫东,杨勤活、王剑钊编著:《保险法》,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台]吴荣清编著:《财产保险概要》,三民书局1992年版。
    4、许飞琼编著:《责任保险》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年版。
    5、郭颂平主编:《责任保险》,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陆荣华编著:《英美责任保险理论与实务》,江西高校出版社2005年版。
    7、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财产保险监管部编,《机动车保险产品和法律汇 编》,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8、温世杨等:《保险法》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9、王利明主编:《民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覃有土、樊启荣编著:《保险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1、贾林青主编:《保险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孙宏涛:《责任保险中第三人直接清权初探》,载《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2、李凤宁:《责任保险第三人直接请求权的性质探析》,载《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3、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内部期刊物,《上海审判实践》2006年副刊。
    4、季宏武:《交强险中受害人直接请求权问题研究》,载《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3期。
    [台]郑玉波著:《民商法问题研究》(二),台湾大学1984年版。
    1、卞飞:《论责任保险第三人的直接请求权》,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年。
    2、渠慎坤:《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中受害人直接请求权研究》,华东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1、张晓敏:《受害人对保险公司享有直接请求权》,载《人民法院报》2006年5月26日第4版。
    2、聂济松:《应赋予受害人对保险公司的直接请求权》,载《江苏法制报》2006年7月12日第3版。
    高红城、张翔:《保险公司是否为本案被告》,http://pifv.chinacourt.org/public/detail.php?id=317,(访问日期:2008年3月10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