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索尔仁尼琴:历史语境与文明冲突中的反抗性写作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如何解释俄罗斯作家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一生思想立场的几次戏剧性转变,在俄罗斯与西方学界是一个富有争议的难题。而在中国,作家后期思想的转变与推进,则还未得到应有关注。在很大程度上,造成这种解释和接受困境的,恰恰是那些曾让索尔仁尼琴本人深感警惕,并努力反抗的“思想体系”与文化心态。在充分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将从“历史与个人交互作用”这一特定角度,重新梳理作家在各个重大历史关口的特定探求与情思:索尔仁尼琴需要面对的历史片段,几乎都是在激烈的文明冲突中形成的。而承续着俄罗斯强大的知识分子传统,作家与它们一次次地发生碰撞。他不得不用自己的反抗性写作,去尽量平衡那些已经严重失衡的外部结构。而这直接导致了其思想的“偏激”和日趋“保守”。
     古拉格经历为索尔仁尼琴完成了最重要的一次精神驱魔。带着“俄罗斯作家”的特殊意识,他开始记录苏联的现代化急行军对传统价值观与社会联系的摧毁(第一章);“解冻”的中止,也未能阻止其在《古拉格群岛》中反抗那些抽空人类生活之丰富性,并让“恶”得以正义化的“思想体系”。通过“多声部”这一小说结构形式,他极力呈现了历史之非理性与开放性。而这些都支撑着作家对文明发展的所谓“普适”方案提出了质疑(第二章);不过,只有当索尔仁尼琴来到西方,看到了许多熟悉而危险的现代性“怪物”后,他才将20世纪俄罗斯的政治灾难与启蒙时代之后整个西方世界的精神失序联系起来。这位永远的反抗者也与西方这一并不像其表面看来那么开放的强势文明发生了一系列冲突。跨文化经历既给他带来了诸多不适,也有力地刺激了其思想,让他得以逐步厘清自己的文化立场(第三章);隐居佛蒙特后,作家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了《红轮》这部总结性的作品中。从自己的历史观与文化观出发,他对俄罗斯革命的所谓必然性与积极性进行了挑战。而与其对俄罗斯未来道路的寄望相呼应,他笔下的帝俄历史也闪现出了某种活力(第四章);苏联解体后,作家带着重建方案回到祖国,却发现俄罗斯在又一轮狂热的西化后,走到了崩溃的边缘。他只能以一种更加激烈的态度去提醒人们尊重本民族的传统(第五章)。考虑到中俄语境的高度相似,对索尔仁尼琴“逃回传统”之旅的这种追踪,将特别有助于我们思考现代性“红轮”碾压之下自身文明发展的许多困境、风险以及可能性。
How to explain several dramatic changes of standpoints in Russian writer Alexander Solzhenitsyn's whole life is still a controversial issue in the Russian and western academic circles. The ideological changes and developments in Solzhenitsyn's later stage are not even paid due attention to till now in China. To a great extent, it is exactly the same ideologies and cultural mentalities which Solzhenitsyn had deeply worried about and struggled against that lead to the above predicaments of interpretation and reception. On the base of existing research, this study,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historical structure and individual", re-hackles the writer's intellectual life:almost all the historical structures which Solzhenitsyn encountered were shaped by fierce cultural conflicts. Inheriting the powerful tradition of Russian intellectuals, Solzhenitsyn constantly collided with them. He was forced to balance these unbalanced external structures with his rebellious writing, which directly resulted in the "extremeness" and increasingly "conservativeness" of his thought.
     The experience in the Gulag exorcized Solzhenitsyn. With the special consciousness as a "Russian writer", he started to record the demolishment of the traditional values and social connections made by the high speed modernization process (the First Chapter). The abruption of the "thaw" didn't prevent him to rebel against those ideologies which were abstracted from the rich and colorful human life and justified the evils. In his works He did his utmost to present the irrationality and openness of history by the polyphonic structure. All of these supported him to call the universality of any model of the development of civilization into question (the Second Chapter). However, Solzhenitsyn didn't find a link between the political disaster of Russia in the20th century and the spiritual abnormity in the whole West after the Enlightenment until he was exiled to the West where he saw lots of familiar and dangerous phenomena. There were a series of conflicts between the writer, an eternal rebel, and the western society which was net as open as it seemed. While caused him discomforts, cross-cultural experience inspired him and helped him to confirm his cultural view (the Third Chapter). After moving to Vermont and isolate himself from the western society, Solzhenitsyn devoted his life to the writing of the Red Wheel. According to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iews mentioned above, he challenged the inevitability and positivity of the Russian revolution, In his description of Imperial Russia, we can also find something hopeful in tune with the writer's conception of the future path of Russia (the Forth Chapter). Solzhenitsyn went back to his motherland with a plan of rebuilding after the disintegration of the Soviet Union. Tragically, he found once more as the result of a fanatical westernization the country was on the edge of collapse. He had to appeal to compatriots for respecting their own tradition with a more extreme attitude (the Fifth Chapter). Considering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China is so similar to Russia's, this case will be especially beneficial for us to reflect on the predicaments, risks and possibilities of our culture's development under the "red wheel" of modernity.
引文
4详见以赛亚·伯林:《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与民族意识》,收入《现实感》,潘荣荣,林茂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第298页。
    5尼·别尔加耶夫: 《俄罗斯思想》,雷永生,邱守娟译,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第5页。
    6详见C.H.布尔加科夫:《英雄主义与自我牺牲——关于俄国知识阶层宗教特质的思考》,收入《路标集》,彭甄,曾予平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4-41页。
    7参见尼·别尔加耶夫:《俄罗斯思想》,第28页。
    8关于西欧思潮与俄罗斯文学观念之间复杂关系的论述,可参看以赛亚·伯林:《艺术的责任》,收入《现实感》,第221-268页。
    9以赛亚·伯林:《辉煌的十年》,收入《俄国思想家》,彭淮栋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第155-156页。
    11See Carol McNally, "Khrushchev and Solzhenitsyn:A Study in Comparative My thopoetics," inNicholas S.Racheotes and Hugh Guilderson, ed.,Life Lines:Perspectives on Russian and European Culture, Society and Politics:A Festschrift for Progessor Raymond T. McNally, New York:Columbia Univ. Press,2001, p.7.
    12爱德华·E·艾力克森:《索忍尼辛道德的形象》,颜斯华译,台北:橄榄基金会,1984年,第1页。
    13 Norman Podhoretz,The Bloody Crossroads:Where Literature and Politics Meet, New York:Simon and Schuster,1986,pp.186-188.
    14 See Michael Scammell,Solzhenitsyn:ABiography, New York:Norton,1984, p.917.
    15这一观点,在中国学界尤其流行,具体的著述篇目可参阅陈建华主编:《中国俄苏文学研究史论》,第3卷,第42章《中国的索尔仁尼琴研究》,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年,第394-396页。
    17关于这个问题,可参看MichaelScammell, Solzhenitsyn:ABiography,第899页注释。
    18 SeeJamesF. Pontuso, Assaultonldeolopy:AleksandrSolzhyenitsyn'sPoliticalThought,Lanharn, Md.:LexingtonBooks,2004, p.4.
    19 See KeithArmes, "Introduction," in AleksandrSolzhenitsyn,CandleintheWind,trans.KeithArmes: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73, pp.9-10.
    26 Alexander Yanov,TheRussian Challenge and the Year 2000, p.23.
    28约瑟夫·阿·勒文森(通译列文森)著:《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思想》,刘伟等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页。
    29 SeeNikita Struve, "The Debate over August 1914," in Solzhenitsyn: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 pp.79-80.
    30参阅萧萧:《书的轨迹:一部精神阅读史》,收入廖亦武主编:《沉论的圣殿:中国20世纪70年代地下诗歌遗照》,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第7-10页。
    31萧萧:《书的轨迹:一部精神阅读史》,第10-11页。
    32具体影响接受情况可参阅宋青:《论索尔仁尼琴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中国国家图书馆藏硕士论文,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33中国大陆的索尔仁尼琴研究大致到1980年代中期才开始,此后规模也一直有限。就作者目前所知,研究专著只有张晓强的《索尔仁尼琴——回归故里的流亡者》(长春出版社,1996)和李小驹的《文学的殉道者:索尔仁尼琴》(北京: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2006)两部。主要的论述,出现在多部俄罗斯文学史的相关章节,以及一批主题论文中。
    37See Robert Conquest, "Evolution of an Exile:Gulag Archipelago," in Solzhenitsyn: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 p.90.
    38 See Aileen Kelly, "The Path of a Prophet"; see also Alexander Schmemann, "On Slozhenitsyn,"http://www.conmmunio-icr.com/articles/PDF/schmernann35-3.pdf.该文首刊于Aleksandr Solzhenitsyn:Critical Essays and Documentary Materials, ed. John B. Dunlop, Richard Haugh, and Alexis Klimoff(New York:Macmillan Publishing Co,1975)。因为受到作家本人的推崇,Alexander Schmernann神父的这篇文章在索尔仁尼琴研究史中影响很大。
    39关于这一点,索尔仁尼琴第一任妻子的许多回忆可以作为参考。See Nataly a Reshetovskay a ,Sanya:My Husband Aleksandr Solzhenitsyn, London:Hart-Davis,1977, pp.8-10.
    40Michael Scammell, Solzhenitsyn:A Biography, p.130.
    41 Michael Scammell, Solzhenitsvn:A Biogmphy,pp.58-59.
    46到18岁时,索尔仁尼琴已经构思、并着手准备一部关于俄罗斯革命的历史小说《革命1917》。当然,这时他的想法,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展现俄罗斯“百川东流汇大海”式的无产阶级革命史。按照这一写作计划完成的一些片段,后来被《红轮》采用。
    47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1页。
    51See Olivier Clement,The Spirit of Solzhenitsyn, trans. Sarah Fawcett and Paul Burns,New York:Barnes & Noble Books,1976, p.138.此书详细,考察和论证了白银时代的宗教哲学思潮、尤其是索洛维耶夫学说对索尔仁尼琴的影响。此处还参考了徐凤林《俄罗斯宗教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一书中关于索洛维耶夫“万物统一”论的论述。
    52See Solzhenitsy n, The Mortal Danger:How Misconceptions about Russia Imperil America, N. Y Harper & Row, Pub.,1980, p.61.
    53参见弗兰克:《俄国知识人与精神偶像》,徐凤林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28页。
    54See Olivier Clement,The spirit of Solzhenitsyn, pp.108-111;以及爱德华·E·艾力克森:《索忍尼辛道德的形象》,第1章。
    60二战后来到苏联的以赛亚·伯林,曾满怀惊奇地记录了苏联读者的阅读热情。不仅经典文学畅销不衰,任何新出的、稍有“营养”的作品也都可能引来阅读和争论的风潮。可参阅以赛亚·伯林:《苏联的心灵:共产主义时代的俄国文化》,潘永强,刘北成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年。
    62刘文飞:《索尔仁尼琴的遗产及其意义》,http://book.ifeng.com/shuhua/detail_2008_10/05/336939_0.shtml即使此后官方对索尔仁尼琴的评价逆转,也不能认为此前的这种“殉道者”形象被完全消除。毕竟,在官方的解读和民间的阅读之间,总是会存在各种裂缝。
    63布兰科·拉齐奇:《赫鲁晓夫秘密报告事件始末》,夏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0-31页。
    64报告的完成以及逐渐公开化的过程,可参阅布兰科·拉齐奇:《赫鲁晓夫秘密报告事件始末》。
    65 See Nataly a Reshetovskay a, Sanya:My Husband Aleksandr Solzhenitsyn, pp.200-201.
    661959-1960年,索尔仁尼琴曾数次投稿,对邮政、铁路系统等的不足之处提出批评,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意识。See Nataly a Reshetovskay a, Sanya:My Husband Aleksandr Solzhenitsy, pp.225-226;1961年10月二十二大的召开,直接促成了《一天》在11月的投出。许多亲友的回忆,也能证明他对“解冻”曾经抱有期待。See Michael Scammell, Solzhenitsyn:A Biography, p.540。
    71参见符·维·阿格诺索夫主编:《20世纪俄罗斯文学》,第501-502页。
    72转引自符·维·阿格诺索夫主编:《20世纪俄罗斯文学》,第493-494页。
    73罗伊·麦德维杰夫:《论苏联的持不同政见者》,刘明等译,北京:群众出版社,1984年,第41页。
    74符·维·阿格诺索夫主编:《20世纪俄罗斯文学》,第517页。
    76 See R.L.Jackson, "Matry ona's home:The Making of a Russian Icon," in Solzhenitsyn: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 pp.60-70.
    77事实上,索尔仁尼琴对于语言更替的这种敏感,就不仅源自其作家的身份,更与他劳改营经历密切相关。作为规训的场所,这里可以说是“新语”、新的“编码”逻辑运用得最为赤裸的地方。他也是在劳改营开始研究《达里词典》
    78瓦茨拉夫·哈维尔著,罗永生译:《哈维尔选集》,基进出版社,1992年,第69页。转引自郁旭映:《癌病楼的隐喻》,《俄罗斯文艺》,2009年第1期。
    82以《第一圈》描写的世界为例。书名来自但丁的《神曲》。诗篇中,生活在地狱“第一圈”的古代圣贤,不用像住在地狱其他层的人那样遭受苦刑。然而,小说中的“天堂”和“地狱”完全反向对应着《神曲》中的道德秩序。要想继续留在“第一圈”,“吃上黄油”,这些犯人就需要不断出卖自己的才智和良心,为极权统治服务。而如果他们想保持精神的自由,或者进行任何反抗,那么他们就会被送到普通营。这等于放弃生的可能。
    83 Solzhenitsy n, Victory Celebrations; Prisoners; The Love-girl and the Innocent:Three plays, N. Y.:Farrar,Straus and Giroux,1986,p.323.
    84 MichelAucouturier, "Solzheitsyn'sArt," in Solzhenitsyn: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 p.26.不过,对于类似评价,索尔仁尼琴本人显得十分抗拒。他不愿意人们将他的作品视为“象征”。他一再指出,自己描写的是一个“真实”的世界,是苏联社会的“本体”,而非“喻体”。
    85 See Edward J.Brown:"Solzhenitsyn's Cast of Characters,"p.356.论者指出,只有在相对优裕而且自由的情况下,一个作家可以呈现“本体性的倦怠(ontological malaise) "。而索尔仁尼琴笔下的人物,永远不可能像卡夫卡作品中的人物那样,处于“孤独”、“忧郁”和“无聊”这类“奢侈”的精神状态中。
    90事实上,五、六十年代的索尔仁尼琴除了在文学中“重游”古拉格外,另一个重要的活动就是几次重返偏远的故乡。和小说中的英诺肯基一样,他也是在精神受创后展开了自己的“寻根”之旅。See Michael Scammell, Solzhenitsyn:A Biography, pp.518-520;他在《红轮》中同时开始编写自己的“家族史”,也能说明这一点。
    91官方评论家要么将索尔仁尼琴的乐观态度解释为对党的信任,大加赞赏;要么从同样的理由出发,批评其正面人物、尤其是笔下的党员形象不够“突出”。离开“解冻”语境,这样的解释实在很难从文本自身找到任何支持。
    94“思想体系”是索尔仁尼琴在《古拉格群岛》中提出的一个术语,下文将对之进行详细论述。
    95布兰科·拉齐奇:《赫鲁晓夫秘密报告事件始末》,第32-35页。
    96同上,第41-42页。
    101郭春生:《勃列日涅夫18年》,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8页。
    102从近年解密的档案来看,安德罗波夫组织了对索尔仁尼琴的严密监控,但相应的处理措施确实还是比较温和的。可参阅沈志华主编《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0、31卷中有关索尔仁尼琴的多份档案。
    114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第576页。
    121以上论述,主要参考以赛亚·伯林:《人为的辩证法:最高统帅斯大林与统治术》,收入《苏联的心灵》,第95、103页。
    132应当承认,马克思历史学说之“双重话语结构”,即其在机械论与有机论之间,悲剧冲突与喜剧结尾之间的摇摆变动,也为布尔什维克的上述“辩证”解释留下了空间。
    133 See Nataly a Reshetovskaya,Sanya:My Husband Aleksandr Solzhenitsyn, p.220.
    133参见伯林在《赫尔岑与巴枯宁论个人自由》(收录于《俄国思想家》,第97-137页)中对《彼岸书》的相关分析。
    134参阅雷蒙·阿隆在《知识分子的鸦片》(吕一民、顾杭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第2章,对“革 命的神话”的分析。
    136之所以选择托尔斯泰作为对手,一方面是因为索尔仁尼琴对这位作家、尤其是其《战争与和平》的特殊爱好。从青年时代开始,包括在劳改营中,他反复阅读这部历史小说,心得颇多;另一方面,《1914年8月》涉及的主要事件为一战。托尔斯泰对库图佐夫“无为而胜”的解释,当时确实对俄军队、尤其是将领产生了很大影响;再次,托尔斯泰历史观在苏联(特别是二战时期)的庸俗化,可能也刺激了索尔仁尼琴的写作。See Vladislav Krasnov, "Wrestling with Lev Tolstoi:War, Peace, and Revolution in Aleksandr Solzhenitsyn's New Avgus Chety rnadtsatogo "Slavic Review, Vol.45, No.4 (Winter,1986).
    137不难理解,索尔仁尼琴认为这样一个萨姆索诺夫形象与特瓦尔多夫斯基颇有相似之处。
    138必须强调,索尔仁尼琴反对人类对理性能力的过分放大和误用,却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反智主义者。很有意思的一点是,论者很少谈到,和赫尔岑一样,索尔仁尼琴在大学学的是理科专业。这种教育背景给两人的思维、表述方式都留下了明显印记。See Nataly a Reshetovskaya, Sanya:My Husband Aleksandr Solzhenitsyn,p.222:而与之相似的是,萨哈罗夫经常作为索尔仁尼琴的对手被论者提到。论者过分强调他乐观的理性主义,却忘了这位大科学家是因为意识到了核武器带来的毁灭性后果,才转入思想领域的。和索尔仁尼琴一样,他的思想也不那么简单,虽然在论战中,两人可能各种放大了自己思想中更侧重的一面。关于两人论战的详细分析,可参阅Donald R. Kelley, The Solzhenitsyn-Sakharov Dialogue:Politics, Society, and the Future, Westport, Conn.:Greenwood Press,1982。
    139以上论述参考了伯林:《历史的不可避免性》。
    140 See Aleksandr Solzhenitsyn, "As Breathing and Consciousness Return,"Under the Rubble, p.25这种历史观念与索尔仁尼琴的宗教信念也是合拍的,在1987年的一次采访中,索尔仁尼琴指出:“从基督徒的观点来看,历史是上帝意志与自由人的意志互相作用的结果。上帝的意志当然会自我显示,但并不是宿命论的,人的意志也会显示其本身。”(转引自Carol McNally, "Khrushchev and Solzhenitsyn:A Study in Comparative Mythopoetics",第13页)。顺便指出,这也是他认为苏联所有的普通民众都应当忏悔、不能将责任推给恐怖极权的重要依据。
    141转引自伯林:《赫尔岑与巴枯宁论个人自由》,第110页。
    142有必要指出两人的另外一些共同点(结语部分还将有进一步深化):因为对俄罗斯现实处境的不满,两人都曾遭到当局的流放,后来还都流亡国外。而且只要愿意的话,他们完全有条件在西方过上优渥清闲的生活。但如何让自己的祖国摆脱历史困局,显然成为了两位俄罗斯知识分子不愿放弃的事业。
    143索尔仁尼琴在这一时期的论战文章中声称,那些已经对斗争失去信心,没有了担当意识的人,根本不配称为“知识分子”。Aleksandr Solzhenitsyn,"The Smatterers".
    144 See Olivier Clement, The spirit of Solzhenitsyn, p.18.
    145郭春生:《勃列日涅夫18年》,第18页。
    146可参阅郭春生:《勃列日涅夫18年》,第11章。
    148关于本文对“西方”、“东方”概念的具体使用原则,参见注释3。
    149刘文飞:《伊阿诺斯,或双头鹰》,第23页。
    150二战中,索尔仁尼琴曾踏上德国领土,从劳改营出来后,他完成的最初一批作品,如《胜利者的欢宴》、《普鲁士之夜》等都提到德国城市的整洁、生活的富足给自己带来的极大冲击。
    151参见索尔仁尼琴:《致苏联领导人的信》,收录于《苏联持不同政见者论文选译》,北京:外文出版局,1980,第203-207页;以及其剧作《风中之烛》,相关内容本文导言部分已经提到。
    152这与索尔仁尼琴接触到的西方刊物有很大关系,在《致苏联领导人的信》(第204页)中写道:“在西方的“夏尔·德萨尔基社团”和“罗马俱乐部”(Club of Rome)的出版物中现在正广泛发表文章进行解释(即‘无止境的进步实际上是疯狂的、紧张的、使人类走向绝境的盲动’——引者注)。这就是他们的最简单的结论。”See Donald R. Kelley, The Solzhenitsyn-Sakharov dialogue, p.55.
    154 See Solomon Volkov, The Magical Chorus:A Hhistory of Russian Culture from Tolstoy to Solzhenitsyn,N.Y.: Alfred A. Knopf,2008, p.218.
    158很快,《纽约时报》对《致苏联领导人的信》的所谓“原稿”(未经作家允许)的刊载和刻意渲染,就让到西方不久的作家卷入了一场“丑闻”。关于这一事件的详细过程,可参阅Michael Scammell, Solzhenitsyn:A Biography, pp.868-869。传记作家也是当事人之一。而索尔仁尼琴的相关回应可参阅《落在两扇磨石间的谷粒》,1998:9,63。诚然,索尔仁尼琴在该信、以及此后发表的一系列作品中提出的观点本身就很不受西方读者欢迎(下文将详细论述);但作为最重要的传播渠道和工具,新闻媒体有力地引导和推动着这种舆论倾向。即使是对索尔仁尼琴怀有善意的评论者,都忍不住惋惜“他并不像托尔斯泰、高尔基那样熟悉、容忍并善于利用资本主义媒体”。See Solomon Volkov, The Magical Chorus, p.286.
    159 See Michael Scammell, Solzhenitsyn:A Biography, p.928.
    160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按照流亡笔记中的描述,《一天》发表后苏联媒体的肆意曲解、以及给他正常写作带来的困扰,对他此时处理与西方媒体的关系影响很大。而在苏联时,他和西方记者的交往也很不成功。索尔仁尼琴的警惕和谨慎并不被对方理解;而后者写出来的稿子,又总被他认为失真。按照作家的话说,这些经历让他对媒体产生了一种“本能的反感”。
    161同时,这位前古拉格犯人还认为生活于自由世界的人们缺乏最基本的“斗争常识”。当对方要求自己发表一个公开声明时,根本没有想到这样做可能会让其尚在国内的亲友和支持者陷入险境。相较于生活安乐的西方人,他倾向于从更悲观的角度去揣测苏联官方针对自己的下一步行动。
    162 See Michael Scammell,Solzhenitsyn:A Biography,pp.851-852.
    164例如,他希望尽量压低《古拉格群岛》在西方的售价,好让更多人能读到它。但他被告知,这会让消费者错误地贬低其价值,出版商也无法接受;同时,他计划将此书的收益设为基金,帮助国内无辜被捕的犯人及其家属。但因为未能提前申报有关部门,而被视为“偷税”,遭到起诉。有媒体甚至直接称索尔仁尼琴为“小偷”。一些左翼人士也借此事证明,索尔仁尼琴在《古拉格群岛》中的证词并不可信。不过,在索尔仁尼琴妻子的主持下,这一基金会还是一直坚持办了下去,并帮助了国内的许多政治犯。到1993年,基金会开始在俄罗斯境内的活动终于合法化。
    166"SolzhenitsynDoesn'tLoveUs"是哈佛演讲结束后一篇批评文章的标题,收入文集SolzhenitsynatHarvard: TheAddress, TwelveEarrlyResponses, andSixLaterReflections, ed., RonaldBerman, EthicsandPublicPolicy Center,1980, pp.61-63。
    167伯林:《苏联的心灵》,第78页。
    168而讽刺的是,因为具有话题性和争议性,他受邀谈得最多的,偏偏也是这些问题,而绝非自己的文学创作。
    169这一点,在前文写道的他有关萨米日达兹与西方出版界的对比中己经表露无遗。当他发现出版商为了抢先出版而不顾翻译质量,自己的作品在西方的译本总是存在大量错误时,他忍不住建议合作者去看看“我 们那儿的翻译”。而索尔仁尼琴的怀乡,还表现在流亡笔记中他对俄罗斯语言、风物的大量抒情性描写上。而他最后选择佛蒙特定居,也与当地“有俄罗斯冬天的味道”不无关系。
    171俄罗斯侨民的态度其实颇堪玩味。对于作家的到来,侨民们本来也是反应热烈:这位同胞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一殊荣,不仅被西方社会承认,而且声望崇高。客居异乡的俄罗斯人不免“与有荣焉”;同时,作家的流亡似乎也再次证明了他们“逃离俄罗斯”的选择是正确的。然而,索尔仁尼琴不仅没有将侨民们渴望获得的那份“西方人的尊敬”放在心上,还对大家共同的福地大加指责。难怪侨民(主要是第三波侨民)对索尔仁尼琴的批评与排斥,会表现得比西方人更加激烈。
    173参见艾克曼:《20世纪五人行:葛培理、曼德拉、索尔仁尼琴、特雷莎嬷嬷、威塞尔》,张卫族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C8年,第151页。
    175Archibald Macleish, "Our Will Endures," in Solzhenitsyn at Harvard, p.59.
    176 Solzhenitsyn, Warning to the West, Toronto:McGraw-Hill Ryerson Ltd.,1976.后文正文出自该著的引文,将随文标注中文题名“警示西方”和引文出处页码,不另作注。
    177本文这一演讲的引文均出自Solzhenitsyn, "A World Split Apart,"in Solzhenitsyn at Harvard, pp.3-21,后文正文出自该著的引文将随文标为“分裂的世界”和引文出处页码,不另作注。
    178 Solzhenitsyn:The Mortal Danger:How Misconceptions about Russia Imperil America, N. Y Harper & Row,Pub.,1980.后文正文出自该著的引文,将随文标注中文题名“致命的危险”和引文出处页码,不另作注。
    179参阅索尔仁尼琴1975年7月在纽约的演讲,收入Solzhenitsyn, Warning to the West,第51-90页。
    180参见宾克莱:《理想的冲突》,马元德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60-61,100页。
    182本文有关冷战史的论述,主要参阅这方面的经典著作沃尔特·拉费伯尔:《美国、俄国和冷战:1945-2006》(牛可等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年),特别是第11-12章的相关论述。
    183在索尔仁尼琴看来,他初到西方的几年,恰好是“西方世界特别软弱、让步特别多的”几年。至于他眼中的具体“症状”,可参阅Solzhenitsyn, Warning to the West,第66-69页的论述。
    184 See MichaelScammell, Solzhenitsyn:ABiography, p.937.
    185例如,他认为当时苏联已经在毁灭性军事历量的对比中全面占优,经济方面的动力则完全依靠外来援助;而美国已经在国际、尤其是第三世界事务中全面溃退等等。
    189SeeJamesF.Pontuso,Assaultonideology,p.146;seealsoSolzhenitsyn,"AWorldSplitApart,"pp.14-15.
    190以美国为“自由世界的领袖”其实也是美国的一种主流观念,可参阅其纽约演讲前,主持方的发言,Solzhenitsyn,WarningtotheWest,第3-6页.
    191在WarningtotheWest(第267页)中,他对自己心目中的“真正的缓和”有详细阐述。
    192SeeMichaelScammell,Solzhenitsyn:ABiography, pp.932-934.部分因为这种民意,美国几届总统都刻意避免与索尔仁尼琴进行直接接触。
    193Michael Scammell, Solzhenitsyn:A Biography, p.965.
    194 See James F. Pontuso:Assault on ideology, pp.146-147.
    195参阅他1976年在BBC的有关发言,收录于Warning to the West,第101页。
    197参阅宾克莱《理想的冲突》导言部分有关“相关主义在近代西方”的论述。
    198见Ronald Berman为Solzhenitsyn at Harvard写的导读,ⅸ。
    199一种独特的现代景观就在这种对比中形成:“一方面是永不满足的欲望和冲突、不断的革命、无限的发展、一切生活领域中不断的创造和更新”,另一方面,则是“生活的碎裂和吞没、黑暗的中心、恐怖”。“最灿烂的快乐和最阴郁的绝望”奇怪地互相滋养着。参见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现代性体验》,徐大建、张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30-131页。
    200Michael Novak, "On God and Man "in Solzhenitsyn at Harvard,pp.135-136.
    201 James Reston, "A Russian at Harvard," in Solzhenitsyn at Harvard, p.38.
    202“现代’作为一个可以与传统和历史完全割裂的全新阶段得以产生”,传统社会中种种“形而上学”所提供的生存意义被放逐。由于那种不断的反叛、包括反叛其自身到达的任何“站点”,不但过去的根基被消解,未来也变得不稳定,“现代精神生活所拥有的只剩下对‘当下’的体验,这便无形中塑造了现代精神气质中经验性、流动性和相对性的生存感受”。空间维度上同样如此,“不同地域、不同传统、不同文化背景下各种价值观念被放置在同一平台上”。这些都让相对主义成为一种“更‘舒适’的现代生活方式”,“对稳定和终极价值的希望和追求变成虚假的幻想。‘欲望成了它自己的目标,而且是唯一的无可非议、不容置疑的目标’”。参阅邸利平、袁祖社:《“相对主义”与“绝对主义”之争》,《人文杂志》,2010年第1期。
    203第一处引文出自约翰·巴斯的《水上歌剧院》,转引自宾克莱:《理想的冲突》,第18页;第二处引自该书第105页。
    204在这一时期的《怎样的多元主义》等文章中,索尔仁尼琴批评了那些随时改变立场,得以在苏联和美国都获利的俄罗斯侨民。而因为对这种“自由”、“多元”的不够尊重,索尔仁尼琴遭到了不少侨民的围攻。作家尖刻地提醒说,这些人忘记了,正是他最先从苏联内部撕开一道裂口,这些“自由的爱好者”才能顺利地来到西方。
    205宾克莱:《理想的冲突》,第73页。
    206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第126,133页。
    207Charles Kesler:"Up From Modernity, "in Solzhenitsyn at Harvard,p56.
    208可阅读演讲的最后一节,见Solzhenitsyn at Harvard,p21.
    209有必要指出一个没有得到充分重视的事实,即最著名的那些斯拉夫主义者,都是“熟读西方著作的知识分子,其中大多数人都曾留学西欧”(刘文飞:《伊阿诺斯,或双头鹰》,第28页)。换言之,他们不是因为“无知”才拒绝全盘接受西方文明的教诲,反而恰恰可能是因为“知”而做成这样的决定。这与中国的“学衡派”不无相似之处。而就索尔仁尼琴而言,他关于西方的主要论述,都是他到西方后,通过四处游历和考察,以及阅读了一些西方(尤其是政治和历史方面的)经典作品后,才得出的。当然,就像其西方批评者、以及他自己所说的,他永远不会像了解俄罗斯一样了解西方。但这不代表他面对西方只能沉默。足够的好奇和思考,加上作为一个外来者的特殊视角,同样能让他发现许多西方人因为“身在此山中”而意识不到的问题。
    210文集Solzhenitsyn at Harvard第二、三部分分别收录早、晚期的回应文章。
    211 See Arthur Schlesinger, Jr., "The Solzhenitsy nWe Refuse to See," in Solzhenitsyn at Harvard,pp.64-72.
    212See Harold J. Berman, "The Weightier Matters of the Law,"in Solzhenitsyn at Harvard,pp.107-108.
    213Donald R. Kelley, The Solzhenitsyn-Sakharov Dialogue,p.152.
    See Richard Pipes,"In the Russian Intellectual Tradition," inSolzhenitsyn at Harvard,pp.115-122.
    215See Donald R. Kelley:The Solzhenitsyn-Sakharov Dialogue,p.154关于萨哈罗夫生平与思想发展的概况,可参阅Aileen Kelly为Richard Lourie《萨哈罗夫传》写的书评'Keeping the Sparks Aliv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9 May 2002)。需要特别强调的一点是,即使是对现代文明发展态势乐观得多的萨哈罗夫,在亲眼目睹了核爆的恐怖后,也不可能再像19世纪的一些西方派人士那样毫无保留地肯定理性高涨和科技进步给世界带来的变化。此外,应该指出,“斯拉夫主义”与“西方主义”本来就是两个很模糊的概念。如果仔细考察的话,通常被划入同一阵营内部的人,彼此思想可能有很大分歧。而两个阵营之间的关系却远不是“敌对”那么简单。持彻底的“反西方”或“反传统”立场的人其实都不多。详细分析可参阅刘文飞:《伊阿诺斯,或双头鹰》。不过,为了论述方便,本文仍会使用这两个概念,并只取其一般的、“类型化”的意义。
    216固然,萨哈罗夫曾针对《致苏联领导人的信》中的“孤立主义”提出批评。但索尔仁尼琴在信中建议的是,俄罗斯不要再干涉别国事务,奉行不计国内承受能力的“国际主义”。关于这一问题,下文还将有详细论述。
    217See Donald R. Kelley, The Solzhenitsyn-Sakharov Dialogue,pp.151-154.
    218参阅艾恺著:《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在印度和中国等国都存在类似描述。这其中当然有二元对立的简单化之嫌。但这种趋同性也标识出,高度的理性化、个人化是现代文明的突出特点,更是对各大文明(包括传统西方世界)最大的冲击所在。
    219 See Donald R. Kelley, The Solzhenitsyn-Sakharov Dialogue,pp.155-165.
    220 See Ronald Berman, "Through Western Eyes "inSolzhenitsyn at Harvard,pp.75-84.
    221甚至,对对方“激烈态度和偏激言辞”的批评,也成为了论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22除了The Mortal Danger卜,在出席胡佛研究所的宴会时,索尔仁尼琴对美国俄苏研究也有过一次集中的批评。See Michael Scammell, Solzhenitsyn:A Biography, p.952.
    223可重点参阅普林斯顿大学Robert C.Tucker致《外交事务》编辑的信,见The Mortal Danger, pp.75-86而有关1917年后俄罗斯发展中同时存在“反传统”和“超传统”两面的折衷论述,可参看金雁:《苏俄现代化与改革研究》,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
    224但他同时也指出,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给各个接受国带来了许多共通的深刻变化。SeeSolzhenitsyn, The Mortal Danger, pp.119-120.
    225关于这种强制劳动现象在欧洲的历史,可参阅Anne Applebaum:Gulag, xxxiii-xxxvii。
    227克雷格·卡洪:《后民族时代来到了吗?》,《中国学术》,2005年,总第21辑,第25页。
    228萨哈罗夫:《评索尔仁尼琴<致苏联领导人的信>》,第239页。
    231本段论述受刘东《国学:六种视角与六重定义》(《审问与明辨:晚晴民国的“国学”论争》,刘东,文韬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80页)一文启发。
    232See Alexander Yanov, TheRussianchallengeandtheyear 2000,xi-xiii.
    233伯林:《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与民族意识》,收录于《现实感》,第306页。
    234伯林:《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与民族意识》,第306-307页。
    235甚至这波侨民作家的“西化”特征也更明显,他们“没有其前辈的宗教教育北京,他们对白银时代作家、画家和音乐家的创作大体上也只有一个道听途说的了解。他们没有怀旧情绪”。参见弗·阿格诺索夫:《俄罗斯侨民文学史》,刘文飞、陈方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第641-644页。
    236索尔仁尼琴讽刺道,在今天恐怕己经没有哪个民族愿意为全人类担起“弥赛亚”这样的“苦差”,更不用说此时自身难保的俄罗斯。See Solzhenitsyn,The Mortal Danger, pp.33-34.他无意抬高俄罗斯、贬低西方,而只是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指出在现代化进程中俄罗斯吃过的苦头更多。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同时也多少受到俄罗斯那种特殊的苦难文化的影响,索尔仁尼琴相信,这些苦痛可以累积为某种精神的觉醒。而这种精神力的最大意义,恰恰不是让俄罗斯人宣称自己掌握了最后的真理,而是承认自己走了一条错误的道路。
    237按照作家的解释,他之所以坚持参与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是,他深知其论战对手对美国的对苏政策、以至整个“俄罗斯观”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除了美国的斯拉夫学专家,那些“有倾向”的俄罗斯侨民也身居教授、专家之位,成为了西方认识俄罗斯的关键人物。
    239这种接受的不积极,也可以从《红轮》的翻译情况看出来:英语世界在1998年翻译了《1916年10月》后,再未继续推出译本。
    240和托尔斯泰对《战争与和平》的定位一样,索尔仁尼琴也强调自己写的不是西方意义上的“小说”(novel)。相比起“精神的推进”,情节的发展和戏剧性的营造并不那么重要,这些作品甚至可以“没有高潮”地一直写下去。见1999年导演亚历山大·索科洛夫对索尔仁尼琴的访谈,http://so.tudou.com/nisearch/%E7%B4%A2%E5%B0%94%E4%BB%81%E5%B0%BC%E7%90%B4/(以下简称1999访谈)。《第一圈》被他视为自己创作中唯一的例外;这种“文体”上的明显区别也受到了西方研究者的关注。可参阅Kathryn B.Feuer为Solzhenitsyn:A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写的导言,第7-8页;以及Michael Scammell, Solzhenitsyn:A Biography第563页的注释。
    241隐居时期索尔仁尼琴身体状况恶化,除了癌症复发外,心脏问题也十分严重。
    242这一概念引自Elizabeth A strid Papazian,Manufacturing Truth:The Documentary Moment in Early Soviet Culture (DeKalb Nor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2009).书中有对索尔仁尼琴作品的专章研究。
    243见1999访谈。
    244索尔仁尼琴:《1916年10月》,夏广智、林全胜等译,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1年,第3册,第769页。
    245 John Bay ley, "Invitation to a Revolution;"http://www.nytimes.com/books/99/02/07/reviews/990207.07baylyt.html
    245《红轮》发表后,其客观性、真实性几乎是遭到最多评论家、尤其是历史学家质疑的地方。而索尔仁尼琴也针对这些批评做了不少申辩。但有趣的是,对于一部文学作品而言,这样的关注点本身就十分耐人寻味。除了索尔仁尼琴强势的表态外,这可能也与作品对许多“坚固的历史知识”的巨大冲击有关。
    246从纯粹的物理意义上说,西方也保存了大量俄罗斯历史记忆:早期的革命者和几波侨民都生活于此,关于革命,他们留下了大量在俄罗斯本土已经不可能找到的第一手资料。索尔仁尼琴到西方后成立了专门的“记忆丛书”,收集这些私人材料。与各大图书馆、俄罗斯研究中心的丰富资源一起,它们为作家追溯“被 抹掉的历史”提供了重要基石。
    248此外,索尔仁尼琴也提到,从创作的角度而言,作品不可能从一开始就定型,对于二月革命的许多思考只可能在写作过程中才会真正展开。
    250《红轮》中对沙皇性格、能力的描写,与历史学家的叙述十分贴近,参阅尼古拉·梁赞诺夫斯基,马克·斯坦伯格:《俄罗斯史》,第364-366页。
    251可重点参阅《1916年10月》第21和31章。与之类似的,二月革命成功后,立宪民主党人、十月党人虽然在反对力量中占据多数,却不能不服从那些更激进的党派的意志。除了下面将分析到的自由主义的局限性外,在相当程度上,也是因为他们无法抵抗继续革命、继续“进步”的时代大气候。而索尔仁尼琴笔下的列宁、甚至斯大林,也都不是符号化的“嗜血者”。他们同样为革命话语所操控,并至少部分真诚地相信,自己所进行的“事业”,包括对异己的清洗都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代表着人民最高利益。
    252《1914年8月》中关于列宁的第22章,在初版中曾被有意删除。索尔仁尼琴流亡到苏黎世后,获得了大量有关列宁的材料,大大扩写了原有章节,并单独出版了《列宁在苏黎世》一书。而书中有关列宁构想瑞士革命的描写,引起了广泛争议。
    254详见《1916年10月》第25、27章。因为双方的激烈争论有些混乱,这一段的论述对之进行了必要的整理。
    255可参看JamesF. Pontuso, Assaultonldeology第64页,注31。作者指出,索尔仁尼琴认同的是“机会”(opportunity/means)的“平等”,而非“结果”(results/ends)的“平等”,尤其反对政府被授权强制实行这些结果。
    256本文有关“激进时代‘保守’之难”的有关论述,均受刘东:《跨越与回归》(即出)启发。
    257《1914年8月》的具体改动情况,参阅其英文初版的“出版说明”("Publisher's Note,"August 1914, trans.H.T.Willetts,N.Y:Farrar, Straus and Giroux,1989)。
    258《古拉格群岛》中,作者只是拿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斯托雷平反动时期”与“斯大林大恐怖时代”进行对比,说明苏联之恶要远远胜过被其以正义之名推翻的帝俄(“进步”的只有人为恶的能力与忍受恶的闽限):同时指出,革命者此起彼伏的恐怖活动是促成斯托雷平采取雷霆手段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们至少也应为那段“黑暗”的历史负一部分责任(《古拉格群岛》下册,106)。
    260有关斯托雷平改革的成果和影响,以及相关评价、包括批评,可参阅金雁;《苏俄现代化与改革研究》,第218-223页,以及第260-267页;尼古拉·梁赞诺夫斯基,马克·斯坦伯格:《俄罗斯史》,第402-403页。
    261需要指出的是,索尔仁尼琴对人们惯常赋予“公社”之上的那些道德理念并不反感,但他相信东正教和地方自治机构可以维系它们。详细分析见下章。
    262被公认为俄罗斯特色的公社,也可以称得上是一种“被发明的传统”:而斯托雷平这样的保守分子、“俄罗斯国家意志的代言人”,使用的斗争话语或者说武器也是舶来的。对于俄罗斯而言,任何意义上的“本土”,都只能是在“外来”的映照下建构和想象出来的。这一点大概最能说明西方对于近代俄罗斯的影响烈度之大。
    263可参阅《1914年8月》第3册,第658页。
    264金雁:《苏俄现代化与改革研究》,第177-178页。不过,有必要指出,此书对斯托雷平农村改革的评价与《红轮》作者分歧明显。
    365关于斯托雷平对第二届杜马的解散,不妨看看斯托雷平当年的政敌、立宪民主党中央委员瓦西里·马克拉柯夫(1869-1957)事后的评语:“在杜马会议上,此人多次尖锐攻击斯托雷平,《红轮》书中记下了不少。1917年二月革命后,他担任临时政府驻巴黎代表。布尔什维克掌权以后流亡国外。多年之后,他追怀往事,评论‘六·三政变’,说:‘6月3日这个日期对我们而言,不管从字面意义和否定意义上看,如同12月3日对法兰西一样重要。如果说这次政变中止了从历史上因袭下来的政府与先进的社会舆论残酷斗争的激烈的残暴时期,那么这次政变恰恰是政府与社会在制定宪法方面开始协同工作的一个短暂阶段。如果不是1914年爆发欧洲大战,那么俄国很可能继续没有社会动荡地、逐步地复兴。6月3日政变虽说是不合法的,当时却能帮助我们避免政权在1917年之前的十年间,在丝毫不利于和平发展的局面下彻底崩溃。’”引自朱正:《斯托雷平的困境》,http://epaper.oeeee.com/C/html/2010-11/14/content_1225397.htm。《红轮》中对马克拉这一评述的引用,见《1914年8月》第3册,第685页。
    266不过,斯托雷平的身影并未就此消失。如评论者已经指出的,在《红轮》此后的各卷中,斯托雷平其实始终“在场”。看着俄罗斯终于走向暴力革命,并为此付出越来越沉重的代价,读者总不免想到那条本来不应被如此轻易抛弃的改革之路。参阅Edward E. Ericson, Jr.为《1916年10月》写的书评"For the Love of Russia" (Moder Age,Volume 42, No.2, Spring 2000)
    267在《关于二月革命的思考》中,索尔仁尼琴强调,自己并不是说二月比十月“差”,而是因为对二月的反思更少。同时,下文我们将看到,他认为要说清十月,必须追溯到二月。
    268参阅《关于二月革命的思考》中关于沙皇退位、被捕,临时政府成立等部分的描写;以及1999采访中,索尔仁尼琴与索科洛夫关于“1917年不改良,而进行革命是人民的选择”这一问题的讨论。索尔仁尼琴认为,用“选择”这个词是错误的,“在某种意义上,人民根本没有选择,所谓‘选择’应该是对整个民族,对全体人民说:‘你有这条路或者那条路可以走,请注意,这条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那条会出现那样,你可以对二十年,五十年后做出预想。’于是他们考虑之后就投票。这才是‘选择’。但我们的选择方式却是……”
    270参阅刘东:《衰朽政治中的自由知识分子——读<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收入《理论与心智》,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15-126页。
    271尼古拉·梁赞诺夫斯基,马克·斯坦伯格:《俄罗斯史》,第487页。
    272此次论述受余一中《<红轮>:索尔仁尼琴“生命的最爱”》(http://www.21ccom.net/articles/read/article_2010111224399.html)一文的启发。
    274索尔仁尼琴在1969年初读到了路标派的文集,并对其中的观点大感赞同。See Michael Scammell, Solzhenitsyn:ABiography, p.667;关于两者的精神联系,还可参阅Donald W. Treadgold, "Solzhenitsyn's Intellectual Antecedents," in Solzhenitsyn in Exile, pp.243-266.
    275参见C.H.布尔加科夫:《英雄主义与自我牺牲》,收入《路标集》,第30页。
    276可重点参阅《路标集》中别尔加耶夫的《哲学的真理和知识阶层的现实》(第1-20页),文字详细分析了俄罗斯知识分子对科学实证主义、经济唯物主义、经验批判主义、新康德主义、尼采主义等等西方学说功利化的、唯理性主义的解读。
    277李强:《自由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258页。
    278研究者经常提到,索尔仁尼琴在《红轮》中和路标派一样,特别敏感于革命知识分子在进行“世俗化反抗”时吊诡地表现出的某些“宗教特质”,参阅Glenn A. Davis:"Spiritual Abnormity and Political Revolt in Solzhenitsyn's Red Wheel"。但如果已经否定绝对价值的存在,并将“人”推到“神”的位置,革命者表现出来的那种狂热和极端,与功利性目标的结合,大概只能说借用了宗教的某些符号、想象和形式。《路标集》中布尔加科夫对“英雄主义”与“个人牺牲”的分辨,可为参考。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来到西方后,索尔仁尼琴发现别尔加耶夫关于俄罗斯精神传统的分析(如“虚无主义与启示录主义的对立统一”),在西方影响巨大。但别尔加耶夫很多时候,毕竟是作为一位“劫余者”,在特殊时期为俄罗斯文化开出“病理分析”。索尔仁尼琴并不赞同西方研究者在抽空历史语境后,无限放大其学说,将灾难性的俄罗斯革命完全归解为其宗教文化的固有紧张,或者说“宿命”。See Solzhenitsyn, The Mortal Danger, pp.78-79,116.
    280See Daniel J. Mahoney, "The Wheel Turns," in The New Criterion, Volume 17, February 1999.
    281小说前文也一再提到斯托雷平(画十字的)右手受伤这一细节,显然有其深意所在。
    282转引自Solomon Volkov, The Magical Chorus,p.282。
    283前文曾引用伯林“船上招待员”的比喻,形容苏联政治与社会风潮变化难测,人民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在此,可对此作进一步深思:虽然口头上运用了各种哲学修辞,但苏联实际上仍是根据国内形势的具体要求来改变自己的政策。这和发生在任何一个现代政治社会的情况都别无二致,且无可厚非。它的特异之处其实在于,“在正常的社会中,舆论的变化,无论是自发的还是人为煽动的,都不会发生在真空里。它会遇到各种已有习俗和传统的抵制,并在某种程度上淹没或稀释于因自由社会中相对不受控制的思想感情倾向与各种陈规旧俗之间碰撞所激起的漩涡中”;而在“旧世界被彻底碾碎”的苏俄,恰恰不存在这样的随机的.却无处不在的约束力量,“于是出现了某种真空,任何人为煽动的观点都很容易过头,达到荒谬的地步,最后以自我否定收场——不但从外部世界看是这样,即使从苏联内部看也是如此。这个时候它又必须借助人为的方式摆回去”。以赛亚·伯林:《人为的辩证法》,第106页。
    284以上关于“传统”的论述,引自克雷格·卡洪:《后民族时代来到了吗?》,第14页。
    286事实证明,《红轮》中的许多思考颇为“超前”:到苏联解体时,有关“俄罗斯的道路究竟是传统主义的,还是彻底‘反传统’的”、“是亚细亚式的或鞑靼式的遗产,还是‘西方幽灵’的东传”的问题,将在更大范围内掀起论战。如何评价斯托雷平与二月革命,在“新俄罗斯”更会长期成为热点。有关史实,参见金雁:《苏俄现代化与改革研究》,第11-12页。
    287此前,索尔仁尼琴对苏联经济基础薄弱,结构存在致命危险等的分析,一直被认为是对这一超级大国的刻意中伤。1991年6月25日格里高里·格罗斯曼在美国国会小组委员会上如此陈述:“没有人能在现代史中找到这样的例子(重大战争或其影响除外)像苏联这样一个大国的经济状况在最后几年中衰落得如此严重、如此之快。差不多10年前,西方观察者还曾严肃地思考过,依据当时的世界形势,东方阵营有最终“赢得”这场世界性经济竞争的可能。如今,同样是那批观察家们再次从世界形势的角度出发,审慎地支持一个像马歇尔计划之类的由西方国家拨出上亿美元的援助计划,这是为了避免苏联经济(以及政府和社会)跌落到更深重的贫苦和混乱。虽然目前苏联的经济状况确实是灾难性的,但它并不是人们仅从表面估计的那么出乎意料。事实上,几十年里腐败和破坏势力早已对经济颓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只是被独裁政权的保密政策所掩盖,民众也因受到威胁而保持沉默(除了个别的持不同政见者)。”转引自尼古拉·梁赞诺夫斯基,马克·斯坦伯格:《俄罗斯史》,第589页。
    288关于其政论三部曲内容的集中介绍与分析,参阅刘文飞:《伊阿诺斯,或双头鹰》,第11章《索尔仁尼琴的“政论三部曲”》。
    293《倾塌的俄罗斯》虽然极写俄罗斯现状的惨烈,却总在最“灰暗”时提到作家沿途一些比较正面、积极的观感,证明俄罗斯之“根”尚未被摧毁。
    294卡洪:《后民族时代来到了吗?》,第16-17页。
    295见《星火》杂志1994年第17、18期合刊上的短评《索尔仁尼琴的回归》,汀化译,收入《俄罗斯文艺》1994年第5期。
    298 See Solomon Volkov, The Magical Chorus, pp.286-287.
    299尼古拉·梁赞诺夫斯基,马克·斯坦伯格:《俄罗斯史》,第644页。
    300转引自尼古拉·梁赞诺夫斯基,马克·斯坦伯格:《俄罗斯史》,第645页。
    303参见谭索:《叶利钦的西化改革与俄罗斯的社会灾难》,第5-10页;尼古拉·梁赞诺夫斯基,马克·斯坦伯格:《俄罗斯史》,第601页。
    305索尔仁尼琴回国时,正值俄罗斯左翼势力抬头。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是,俄共在1995年12月的选举中成为了国家杜马的第一大党。
    307刘文飞:《伊阿诺斯,或双头鹰》,第367-369页。
    310此处论述参考了罗杰.金巴尔:《雷蒙.阿隆和观念的力量——评<知识分子的鸦片>》,刘伟译,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ongguoxiandaishi/special/shehui/detail_2011_03/28/5402456_1.shtml
    311此外,《红轮》中也有大量为帝俄专制制度“辩护”的文字。这也是索尔仁尼琴长期被指责为“保皇派” 的一个重要原因。
    312卡尔·波普尔:《二十世纪的教训——卡尔·波普尔访谈演讲录》,王凌霄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04-105页。
    313尼古拉·梁赞诺夫斯基,马克·斯坦伯格:《俄罗斯史》,第636页。在1995到2003年的民意调查中,学者们发现大多数俄罗斯人已经“认为个人生活和权利比其他任何价值都更重要,法律应该对人人平等,财产权不可侵犯。思想和言论的自由对俄罗斯人和对西方人同样必要,公民应该在一个自由和竞争的环境下选举领导人。即使在恢复‘俄罗斯伟大潜能’或重建‘秩序’的名义下,多数俄罗斯人仍然拒绝损害言论和传媒的自由以及民主选举。人们一致认为,即使媒体充满了可怕的‘问题和丑闻’,‘知道真相’也好过回到媒体只关注‘好人好事’的时代。”同上,第636-637页。无论政治现实与这些观念之间存在怎样的距离,在形成“所有可能中最好的秩序”的过程中,这些深入人心的观念必将发挥重要作用。至少,可以想象,如果没有这一层保护,普京时代的“强权政府”很难成为一种可被接受的选择。
    318参见卡尔·波普尔:《二十世纪的教训》,第40-41,87页。
    319参见维·佩列文:《致中国读者》,《“百事”一代》,刘文飞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第2页。小说中对西方广告拙劣的“俄罗斯化”处理,可以说是恶性“嫁接”的绝妙象征。小说家也许不知道,当代中国也在上演着类似的“西游记”。
    320 See Solzhenitsyn, Rebuilding Russia:Reflections and Tentative Proposals, trans. Alexis Klimoff, N. Y.:Farrar, Straus, and Giroux,1991,pp.48-49.但本文正文仍统一采用此书俄文直译名称“我们如何安置俄罗斯”。
    321Ibid.,pp.66-81.
    322本段论述参考刘文飞:《伊阿诺斯,或双头鹰》,第359-360。
    324 See Solzhenitsyn, Rebuilding Russia, p.9.
    325 Ibid.,pp.63-65.
    3261990年代的俄罗斯现实印证了这一点:暴富神话层出不穷,“新贵”生活极度奢侈。而在神话背后,贪污、欺骗与公开劫掠几乎成为常态,整个社会贫富差距巨大,普遍感觉道德秩序的丧失。甚至,这样的观点被广泛认同,即在“新俄罗斯”,一个人财富的多寡,与其道德程度呈反比。而在国家外债累累的情况下,资源与财富的外流规模却是创纪录的。
    327不过,他并不赞同将东正教定位“国教”,以政治力对之进行强行推广。这不仅有悖于信仰、思想自由(在《致苏联领导人的信》中,索尔仁尼琴就提出,当马克思主义不再是一种官方意识形态时,个人如果仍然选择信仰它,这种权力本身也应当受到尊重),对非世俗的宗教精神本身也是一种伤害。
    328E.F.舒马赫:《小的是美好的》,虞鸿钧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ii-iii(《译者前言》)。此段论述主要参考Joseph Pearce, Solzhenitsyn:A Soul in Exile。
    329 Joseph Pearce指出,考虑到《致苏联领导人的信》中早已提出类似观点,索尔仁尼琴的这一说法可以成立。
    329瓦列里·季什科夫:《炽热的头脑——苏联及其解体后的族性、民族主义及冲突》,姜德顺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第70页。
    338罗杰·金巴尔:《雷蒙·阿隆和观念的力量——评<知识分子的鸦片>》。
    340参见刘东:《苦难生珠》,《中华读书报》,2010年12月29日,13版。
    341索尔仁尼琴:《为人类而艺术——诺贝尔文学奖演讲辞》,第19页。
    342同上,第20页。
    343有意思的是,那些终身只站一次队,此后绝不以现实对之进行必要检验的人,反而未见像索尔仁尼琴那样被指为僵化守旧。
    The First Circle, trans. Thomas P.Whitney, N.Y:Harper&Row,1968.
    Stories and prose poems, trans. Michael Glenny, N.Y.:Farrar, Straus and Giroux,1971
    Candle in the Wind, trans. Keith Armes,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73
    Under the Rubble, Boston:Little, Brown and Company,1974
    Warning to the West, Toronto:McGraw-Hill Ryerson Ltd.,1976
    "A world Split Apart", in Solzhenitsyn at Harvard:The Address, Twelve Early Responses, and Six Later Reflections, ed., Ronald Berman, Ethics and Public Policy Center,1980
    The Mortal Danger:How Misconceptions about Russia Imperil America, N.Y Harper & Row, Pub.,1980
    · 《致苏联领导人的信》,收录于《苏联持不同政见者论文选译》,北京:外文出版局,1980
    · 《古拉格群岛》(全三册),田大畏等译,北京:群众出版社,1982年
    Victory Celebrations; Prisoners; The Love-girl and the Innocent:Three plays, N.Y. Farrar,Straus and Giroux,1986
    Rebuilding Russia:Reflections and Tentative Proposals, trans. Alexis Klimoff, N.Y:Farrar, Straus, and Giroux,1991
    · 《牛犊顶橡树》,陈淑贤等译,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年
    · 《为人类而艺术——诺贝尔文学奖演讲辞》,翁廷枢译,附于《第一层地狱》,黄文范译,台北:远景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7年,第1册,第7-26页
    · 《1914年8月》(全三册),何茂正、胡真真等译,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年
    · 《第一圈》(上、下册),景黎明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0年
    · 《1916年10月》(全三册),夏广智、林全胜等译,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1年
    · 宾克莱:《理想的冲突》,马元德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
    · 爱德华·E·艾力克森:《索忍尼辛道德的形象》,颜斯华译,台北:橄榄基金会,1984年
    · 罗伊·麦德维杰夫等:《论苏联的持不同政见者》,刘明等译,北京:群众出版社,1984年
    · 布兰科·拉齐奇:《赫鲁晓夫秘密报告事件始末》,夏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科拉柯夫斯基:《马克思主义的主流》,马元德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李强:《自由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艾恺:《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论文化守成主义》,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
    弗兰克:《俄国知识人与精神偶像》,徐凤林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
    金雁:《苏俄现代化与改革研究》,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
    廖亦武主编:《沉论的圣殿:中国20世纪70年代地下诗歌遗照》,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
    尼·别尔加耶夫等:《路标集》,彭甄,曾予平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9年
    ·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符·维·阿格诺索夫主编:《20世纪俄罗斯文学》,凌建侯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刘东:《理论与心智》,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沈志华主编:《苏联历史档案选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30、31卷
    ·黄勇:《政治的公正与宗教和形而上学的完善:当代政治自由主义的中立概念批判》,《中国学术》,2003年,总第15辑
    ·弗·阿格诺索夫:《俄罗斯侨民文学史》,刘文飞、陈方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
    · 海登·怀特:《元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陈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
    · 卡尔·波普尔:《二十世纪的教训一一卡尔·波普尔访谈演讲录》,王凌霄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 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现代性体验》,徐大建、张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 尼·别尔加耶夫: 《俄罗斯思想》,雷永生,邱守娟译,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
    · 以赛亚·伯林:《现实感》,潘荣荣,林茂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克雷格·卡洪:《后民族时代来到了吗?》,《中国学术》,2005年,总第21辑
    · 雷蒙·阿隆:《知识分子的鸦片》,吕一民、顾杭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
    · 以赛亚·伯林:《自由论》,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
    · 刘文飞:《伊阿诺斯,或双头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 以赛亚·伯林:《俄国思想家》,彭淮栋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
    · 徐凤林:《俄罗斯宗教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陈建华主编:《中国俄苏文学研究史论》,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年
    尼古拉·梁赞诺夫斯基、马克·斯坦伯格:《俄罗斯史》,杨烨、卿文辉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艾克曼:《20世纪五人行:葛培理、曼德拉、索尔仁尼琴、特雷莎嬷嬷、威塞尔》,张卫族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林骧华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
    郭春生:《勃列日涅夫18年》,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谭索:《叶利钦的西化改革与俄罗斯的社会灾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郁旭映:《癌病楼的隐喻》,《俄罗斯文艺》,2009年第1期
    瓦列里·季什科夫:《炽热的头脑——苏联及其解体后的族性、民族主义及冲突》,姜德顺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
    邸利平、袁祖社:《“相对主义”与<绝对主义>之争》,《人文杂志》,2010年第1期
    以赛亚·伯林:《苏联的心灵:共产主义时代的俄国文化》,潘永强,刘北成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年
    · 刘东:《道术与天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沃尔特·拉费伯尔:《美国、俄国和冷战:1945-2006》,牛可等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年
    刘文飞: 《索尔仁尼琴的遗产及其意义》,http://book.ifeng.com/shuhua/detail_2008_10/05/336939_0.shtml
    罗杰·金巴尔:《雷蒙·阿隆和观念的力量——<知识分子的鸦片>》,刘伟译,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ongguoxiandaishi/special/shehui/detail 2011 03/ 28/5402456_1.shtml
    · 刘东:《跨越与回归》(即出)
    Applebaum, Anne,Gulag:AHistory,N.Y., Doubleday,2003
    Berman, Ronald ed., Solzhenitsyn at Harvard:The Address,Twelve Early Responses,and Six Later Reflections, Washington, D.C.: Ethics and Public Policy Center, 1980
    ·Clement,Olivier,The Spirit of Solzhenitsyn, trans. Sarah Fawcett and Paul Burns,New York: Barnes & Noble Books, 1976
    Davis, Glenn A.,"Spiritual Abnormity and Political Revolt in Solzhenitsyn'sifai Wheel",in Modern Age, Volume 37, No.32,Spring 1995
    ·Dunlop, John B.ed., Aleksandr Solzhenitsyn, Critical Essays and Documentary Materials, Belmont :Nord land, 1973
    ·Feuer,Kathryn ed., Solzhenitsyn: 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N.J. Prentice-Hall, 1976
    Hallett,Richard,"Beneath a Closed Visor: Dimitry Panin and the Two Faces of Sologdin in Solzhenitsyn's The First Circle",'m The Modern Language ReviewYol 78, No. 2
    ·John Dunlop,B., Haugh, Richard S.,and Nicholson, Michael ed., Solzhenitsyn in exile: Critical Essays and Documentary A/atera/5, Stanford, Calif.: Hoover Institution, 1985
    ·Kelly, Aileen, "The Path of a Prophet",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11 Oct. 1984
    Kelley, Donald R.,The Solzhenitsyn-Sakharov Dialogue: Politics, Society, and the Future, Westport, Conn.: Greenwood Press, 1982
    ·Krasnov, V\&d\s\av,Solzhenitsyn and Dostoevsky: AStudy in the Polyphonic Novel, London:George Prior Pub., 1980
    ·Krasnov, Vladislav,"Wrestling with Lev Tolstoi: War, Peace, and Revolution in Aleksandr Solzhenitsyris New Avgus Chetyrnadtsatogo", in Slavic Review, Vol. 45, No. 4
    ·Lukacs,Gyorgy, Solzhenitsyn, London: Merlin Pr, 1970
    ·Mathewson,Rufus W. Jr.,ThePositive Hero in Russian Literature, Stanford: Stanford Univ.Pr., 1975.
    ·Papazian, Elizabeth Astrid,Maw?/actan?g Truth: The Documentary Moment in Early Soviet Culture, DeKalb Nor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2009
    ·Podhoretz, Norman,The Bloody Crossroads: Where Literature and Politics Meet, New York:Simon and Schuster,1986
    Pomorska, Krystyna,Jakobsonian Poetics and Slavic Narrative:From Pushkin to Solzhenitsyn, Durham, NC:Duke University Press,1992
    Pontuso, James F., Assault on Ideology:Aleksandr Solzhyenitsyn's Political Thought, Lanham, Md.:Lexington Books,2004
    Proffer, Carl R, "Solzhenitsyn:ABiography", The New Republic,15 Oct.1984
    Reshetovskaya,Natalya,anya:My Husband Aleksandr Solzhenitsyn, London: Hart-Davis,1977
    Scammell, Michael,Solzhenitsyn:ABiography, New York:Norton,1984
    Schmemann, Alexander,"On Slozhenitsyn", http://www.co mmunio-icr.com/articles/PDF/schmemann35-3.pdf
    S.Racheotes, Nicholas and Guilderson, Hugh ed., Life Lines:Perspectives on Russian and European Culture, Society and Politics:A Festschrift for Progessor Raymond T. McNally, New York:Columbia Univ. Press,2001
    Vilner, Joseph, Solzhenitsyn and the Future, N.Y.:Exposition Press,1975
    Volkov, Solomon,The Magical Chorus:A History of Russian Culture from Tolstoy to Solzhenitsyn,N.Y.:Alfred A. Knopf,2008
    Yanov, Alexander,The Russian Challenge and the Year 2000, N.Y.:Basil Blackwell,198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