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内蒙古地区蒙元城镇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古代城镇的研究,是考古学、历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城市制度往往反映的是一个王朝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缩影。
     内蒙古地区的大部分处于历史学界所惯称的“中国北方长城地带”或者“中国北方长城文化带”之中。这一条形文化分布带在中国历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分界带。
     内蒙古地区汉代以来修筑的城址,以中原王朝抵御北方民族的军事性边城为主。到蒙元时期,内蒙古由以前的边疆地区演变为连接漠北边疆与汉地之间的交通要地,是大元大蒙古国夏都所在地,城镇迅速崛起,为以前历朝历代所罕见,最终出现了一个以上都为中心、以各路级治所和诸王王府为主要依托、辅以府州县治所和各级投下城镇的草原城镇网络。据统计,在今内蒙古境内,蒙元时期的城镇遗址计有85座之多,具有鲜明的地理特征、时代特征和民族特点。
     前人对内蒙古地区蒙元城镇的研究,多集中于一些个体,如元上都、应昌路、亦集乃路和鄂伦苏木古城等,对它们作综合性研究的著作尚未有见到。因此,在目前考古学资料积累较为充分的情况下,对内蒙古地区的蒙元城镇作一次全面系统的梳理,已是十分必要。
     本文对内蒙古地区蒙元城镇的研究,主要包括了城镇行政建制考证、分类研究和与城镇相关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功用探讨以及城镇居民的社会生活与礼俗等数个方面。
     蒙元时期的内蒙古地区,分别隶属于中书省、陕西行省、甘肃行省和辽阳行省管辖,东部一带为东道诸王的封地。结合内蒙古地区蒙元城镇的分布,运用历史地理学的方法,对这些城镇的历史沿革、行政建制等一一作了详尽的考证。
     对于内蒙古地区蒙元城镇的分类研究方面,主要运用了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将内蒙古地区的蒙元城镇分为6大类,分别为都城、路府州县设治城镇、投下城镇、屯田城镇、驿站城镇和其他城镇等。部分大类之下还可以细分为若干小类,如路府州县设治城镇下可再分为路级、府级和县级三类治所城镇。对于这些不同类别的城镇,从其规模、布局和保留下来的遗存等方面作了综合研究介绍。
     对于城镇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状况的研究以及对城镇居民社会生活与礼俗的探讨,则采用了考古学资料与历史学史料相结合的方法,即前人所谓的“二重证据法”。
     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内蒙古地区的蒙元城镇可以概括出五点显著的特征:①一些投下城镇虽列入国家的统一行政建制,但其本质无异于贵族的私家财产,城市的功能也主要是为贵族家族设置的。②路府州县设治城镇以沿袭金代和西夏的同级城池为主,它们的布局受制于前代的规模,和辽金、西夏有文化上的传承性。这些城镇与其北部的投下城镇相互辉映,体现了蒙元王朝“内蒙外汉”的二元政治体制特点。③发现的大量中、小型城镇,有的行政建制虽无法确认,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大多为军事屯田所或驿站,军事性是其第一特征。政治性和军事性是中国历代城镇的主要特点,在内蒙古地区的蒙元城镇中亦有着明显的体现。④漠南是世祖忽必烈的发迹之地,与漠北一样受到优待,汉地的财富被大量地运到这一地区,供诸王贵族挥霍享用,城市经济一度繁荣。农民起义军讨元檄文中“贫极江南,富称塞北”的说法,并非不实夸张之辞。⑤宗教信仰具有多元性,对各类宗教和神祗兼收并蓄。
     蒙元城镇居民的社会生活与礼俗方面,从考古学上观察,分布于城镇周边的墓葬是最为直观的内容。生居死葬,在这些城镇的周边,往往会保留下来成片的同时期居民墓地,有蒙古贵族与平民的墓葬,有汉人贵族官僚与平民的墓葬,也有汪古部族和回回民族的墓葬。这些不同民族、不同阶层居民的墓葬,在埋葬结构、随葬品内容等方面各不相同,除切实地展示出他们五花八门的丧葬习俗外,还隐藏着许多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内容。城镇居民的衣食住行是社会生活与习俗方面探讨的重要内容,经考古发掘的元上都、集宁路和燕家梁遗址等,出土的大量遗迹遗物,与史料记载互相印证、补充,呈现出一幅幅鲜活的城镇居民社会生活画面。
     对于内蒙古地区蒙元城镇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蒙元帝国的形成、发展与北遁的历史进程,对于今天内蒙古自治区的城镇建设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The research of ancient city and town sites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archaeology and history research. City system often reflects the microcosm of a dynasty in politics, military, economy and culture aspects.
     Major parts of Inner Mongolia district lie in "Chinese North Great Wall Zone" or "Chinese North Great Wall Culture Zone" what the historians usually called. This bar-like culture zone has peculiar significance in Chinese history, being boundary zone of farming culture and nomadic culture.
     The ancient walled towns builded since Han dynasty in Inner Mongolia were mainly military affairs's border towns. Their main function was that central plains dynasties resisted north nations. Until to Mongolia and Yuan dynasty. Inner Mongolia district developed from border area to a strategic point of linking up the frontier and the central plains. It has the summer capital of Yeke Mongolia Ulus and various cities and towns, taking from a net of grasslands cities and towns. The found 85 city and town sites of Mongolia and Yuan dynasty in today's Inner Mongolia district have obvious geographical features, times's features and national traits.
     The past researches on the city and town sites of Mongolia and Yuan dynasty in Inner Mongolia mostly concentrated on some specific sites, such as Yuan Shangdu, Yingchang Lu, Yijinai Lu and Olunsumu ancient city site etc, but the comprehensive research writings have not yet be seen. Therefore,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do an overall and systematic study under the condition that archaeology data accumulations being sufficient at present.
     This thesis includes several parts of research on the city and town sites of Mongolia and Yuan dynasty in Inner Mongolia, being respectively textual criticism of administrative system, classified studies, function discussion on politics, military, economy and culture, and investigation to the social life and custom about the residents.
     Inner Mongolia district in Mongolia and Yuan dynasty was subordinate to Zhongshu Province, Shanxi Province, Gansu Province and Liaoyang Province respectively,and the east area was the feudatory of the various east king. These city and town sites could be divided into six major kinds, namely capital city, administrative cities, noblemen's private cities, towns of garrison troops opening up wasteland and growing food grain, courier station towns, other towns.
     The research on the politics, military, economy, culture and the social life and custom of the residents in cities and towns adopts the combining method with archaeology data and history materials ,what was called "dual evidence method". These cities and towns have five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the first is that some noblemen's private cities were the noblemen's private property, the second is that the administrative cities continused to use the same administrative cities of Jin dynasty and Xixia dynasty, the third is that some cities and towns have much political and military function,the fourth is that these cities and towns were very rich and flourishing, the fifth is that the religious belief in these cities and towns is free and pluralistic. In addition,this thesis analyses the tombs around these cities and towns , describes the cities and towns residents' clothes ,food,habitancy,etc.
     The research for the cities and towns of Mongolia and Yuan dynasty in Inner Mongolia district can help us further understand of the history of Mongolia and Yuan dynasty, and also have certain reference values to today's cities and towns construction in Inner Mongolia.
引文
[1]中国北方长城文化带萌生于晚商,当时一种被惯称为“花边鬲”的陶器遍布于西起甘青、东到辽东的广大地区,北方系青铜器也于这一时期开始出现于这一地带,与花边鬲的分布范围大致相重合。这种不同文化间共同因素的互现,为北方长城文化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到东周时期,一个以北方系青铜器为代表的、以半农半牧-畜牧业为主要经济方式的文化带正式形成。文化带的主要居民是戎狄诸族,他们与南面的中原列国、漠北的胡人分庭抗礼,构成了并列的三元人文地理单元。战国晚期,战国燕、赵、秦三国的北进,是对北方地区独立的戎狄诸族的侵略,戎狄诸族或被并入中原国家,或北逃加入到胡人之中。自此,中原列国与一个以胡人为主、戎狄为辅相结合而成的匈奴军事大联盟构成了二元对立的态势,燕、赵、秦三国都修筑长城以对抗匈奴。随着戎狄诸族的瓦解,北方长城文化带也以长城的修筑为标志趋于消解。但另一方面,长城又使这个文化带以物化的形式永久地固定了下来,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化带的居民以当地的土著为主,他们的文化既不属于中原文化,也不同于欧亚大陆草原文化,经济形态最重要的特色是农牧交错。它是中原农耕民族和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之间的一条缓冲地带,中原王朝和北方游牧民族政权在这里展开势力的角逐,许多游牧政权由此进入中原,建立起许多半中原化、半草原性质的统治王朝,丰富了中国历史上的国家组织形态。本文所要讨论的蒙元王朝即是这样的一个国家。
    [2]《魏书》卷100《失韦传》。
    [3]《旧唐书》卷149《北狄传·室韦》。
    [1]萧启庆:《说“大朝”:元朝建号前蒙古的汉文国号》,《内北国而外中国:蒙元史研究》(上册),中华书局,2007年。
    [1]徐苹芳:《<先秦城市考古学研究>序》,许宏:《先秦城市考古学研究》,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
    [2]许宏:《先秦城市考古学研究》第11页,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
    [3]杜正胜:《周秦城市--中国第二次“城市革命”》,杜正胜著:《古代社会与国家》,允晨文化出版公司(台北),1992年。
    [4][意大利]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行纪》,冯承钧汉译本,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
    [1]a.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聚落遗址1992年发掘简报》,《考古》1997年第1期;
    b.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编:《白音长汗--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4年。
    [2]杨虎:《敖汉旗西台新石器时代及青铜时代遗址》,中国考古学会编:《中国考古学年鉴》(1988),文物出版社,1989年。
    [3]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日本京都中国考古学研究会岱海地区考察队:《石虎山遗址发掘报告》,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日本京都中国考古学研究会编著:《岱海考古(二)--中日岱海地区考察研究报告集》,科学出版社,2001年。
    [4]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岱海考古(一)--老虎山文化遗址发掘报告集》,科学出版社,2000年。
    [5]许宏:《先秦城市考古学研究》第47页,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
    [1]韩建业:《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第267-268页,文物出版社,2003年。
    [2]苏秉琦:《辽西古文化古城古国--试论当前考古工作重点和大课题》,苏秉琦著:《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考古寻根记》,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
    [3]朱延平:《辽西区古文化中的祭祀遗存》,张忠培、许倬云主编:《中国考古学跨世纪的回顾与前瞻(1999年西陵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科学出版社,2000年。
    [4]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清水河县文物管理所:《清水河县西岔遗址发掘简报》,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编:《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考古报告集》,远方出版社,2001年。
    [1]《史记》卷81《廉颇蔺相如列传》:李牧“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2]徐龙国:《北方长城沿线地带秦汉边城初探》,《汉代考古与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编委会编:《汉代考古与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齐鲁书社,2006年。
    [1]a.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和林格尔县土城子试掘记要》,《文物》1961年第9期;
    b.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土城子古城发掘报告》,《考古》编辑部编:《考古学集刊》(第6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c.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林格尔县土城子古城考古发掘主要收获》,《内蒙古文物考古》2006年第1期。
    [2]《魏书》卷1《序记》。
    [3]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托克托县博物馆:《托克托县古城村古城遗址发掘报告》,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所编:《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三辑),科学出版社,2004年。
    [1]李逸友:《辽代城郭营建制度初探》,《辽金论集》(第三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
    [1]a.王慎荣:《<元史>修纂中的几个问题》,《内蒙古社会科学》1989年第6期;
    b.陈高华:《<元史>纂修考》,《历史研究》1990年第4期。
    [2][明]宋濂等撰:《元史》,中华书局,1976年。
    [1][元]李志常:《长春真人西游记》,杨建新主编:《古西行记选注》,宁夏人民出版社,1987年。
    [2][元]张德辉:《岭北纪行》,贾敬颜著:《五代宋金人边疆行纪十三种疏证稿》,中华书局,2004年。
    [3][意大利]鄂多立克:《鄂多立克东游录》,何高济汉译本,中华书局,2002年。
    [1][元]苏天爵编:《元文类》,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
    [2][元]耶律楚材:《湛然居士文集》,向达校注本,中华书局,1981年。
    [3][元]刘秉忠:《藏春集》。
    [4]刘秉忠《过丰州》诗:“山边弥弥水西流,夹路离离禾黍稠。出塞入塞动千里,去年今年经两秋。晴空高显寺中塔,晓日平明城上楼。车马喧阗尘不到,吟鞭斜袅过丰州。”
    [5][波斯]拉施特主编:《史集》(第一卷第二分册),余大钧、周建奇汉译本,商务印书馆,1983年。
    [6]张松柏、任学军:《赤峰市出土的也里可温瓷质碑》,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
    [7]刘志一:《元应昌路遗址》,《内蒙古文物考古》第3期,1984年。
    [8]a.李逸友:《内蒙古元代城址概说》,《内蒙古文物考古》第4期,1986年;
    b.李俊义、庞昊、孙再宜:《元代<全宁路新建儒学记>考释》,《北方文物》2008年第1期。
    [9]a.王大方:《翁牛特旗元代“张氏先茔碑”与“住童先德碑”探讨》,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二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
    b.王大方:《翁牛特旗元代“竹温台碑” 碑文抄件笺注》,出处同前。
    [1]李逸友:《元丰州甸城道路碑笺证》,中国元史研究会编:《元史论丛》(第二辑),中华书局,1983年。
    [2]a.黄文弼遗著、黄烈整理:《黄文弼蒙新考察日记(1927-1930)》第15-22页,文物出版社,1990年;
    b.[美]B·马丁:《关于绥远归化北的景教遗迹的初步调查报告》,内蒙古大学蒙古史研究室编:《蒙古史研究参考资料》(第十四辑),1980年4月。
    [3]《归绥县志》卷4《金石志》。
    [4]李兴盛、张涛:《元代集宁路文宣王庙学碑》,《内蒙古文物考古》2007年第2期。
    [5][法]张诚:《张诚日记(1689年6月13日-1690年5月7日)》第5页,陈霞飞译、陈泽宪校,商务印书馆,1973年。张诚发现的汉白玉石碑,应即《应昌路曼陀山新建龙兴寺记》碑刻,当时寺前尚可见残塔。
    [6]关于卜士礼及以下易恩培和原田淑人、驹井和爱等人对上都的调查,主要参考了叶新民《元上都研究综述》(叶新民著:《元上都研究》,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8年)一文。卜士礼从北京出发,经张家口、多伦诺尔到达了上都,其出版的《中国长城旅行记》(1874)一书中,对上都有所描述。易恩培作《忽必烈的夏都--上都》。原田淑人和驹井和爱对古城作了较为细致的测绘,出版了考察报告《上都》(1941)。
    [7][俄]阿·马·波兹德涅耶夫:《蒙古及蒙古人》(第二卷)第359-370、393-397页,张梦玲等汉译本,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该书为波兹德涅耶夫于1892年至1893年期间在蒙古地区旅行考察的日记体著作,其中对上都和应昌路两座古城遗址都有详细描述。
    [8]莫涅及卡布别尔、桑原骘藏和鸟居龙藏等人的考察活动,参见:a.[日]石田干之助著、包国庆译:《关于元上都》,叶新民、齐木德道尔吉编著:《元上都研究文集》,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年;
    b.李逸友:《内蒙古元代城址概说》,《内蒙古文物考古》第4期,1986年。
    [9][俄]彼·库·柯兹洛夫:《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王希隆等汉译本,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
    [10]参见[英]斯坦因:《斯坦因西域考古记》,向达汉译本,中华书局、上海书店联合出版,1987年。其中第十六章“从额济纳河到天山”为斯坦因自述发掘经过,附录二“斯坦因黑水获古纪略”为向达对斯坦因盗掘文物过程的描述及具体盗掘文物的统计。
    [1][瑞典]斯文·赫定:《亚洲腹地探险八年》(1927-1935)第109-110页,徐十周等汉译本,新疆人民出版社,1992年。
    [2]黄文弼遗著、黄烈整理:《黄文弼蒙新考察日记(1927-1930)》第15-22页,文物出版社,1990年。
    [3][美]O.拉铁摩尔著、杨文海译:《内蒙古的景教古城废墟》,内蒙古大学蒙古史研究室编:《蒙古史研究参考资料》(第十四辑)。
    [4]a.[美]B·马丁:《关于绥远归化北的景教遗迹的初步调查报告》,内蒙古大学蒙古史研究室编:《蒙古史研究参考资料》(第十四辑);
    b.陈垣:《马定先生在内蒙发现之残碑》,出处同前。
    [5][日]江上波夫著、潘世宪译:《汪古部的景教系统及其墓石》,内蒙古大学蒙古史研究室编:《蒙古史研究参考资料》(第十四辑)。
    [6]20世纪60、70年代,张郁和贾洲杰先后调查了上都遗址。1990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发掘了上都城南的砧子山墓地。从90年代后半期至本世纪初,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上都及其周边遗存做了大量的调查与发掘工作,使对遗址的保护与研究工作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参见张郁:a.《元上都故城》,内蒙古文物工作队编:《内蒙古文物资料选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64年;
    b.贾洲杰:《元上都调查报告》,《文物》1977年第5期;
    c.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锡林郭勒盟文物工作站、多伦县文物管理所:《元上都城南砧子山南区墓葬发掘报告》,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辑);
    d.魏坚:《元上都及周围地区考古发现与研究》,《内蒙古文物考古》1999年第2期。
    [7]1959-1960年,内蒙古文物工作组等单位联合发掘了辽中京遗址,搞清楚了元大宁路在整个遗址中的城垣分布范围。参见辽中京发掘委员会:《辽中京城址发掘的重要收获》,《文物》1961年第9期。
    [8]1983-1984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阿拉善盟文物工作站发掘了额济纳旗黑城遗址,将西夏黑水城与元亦集乃路的叠压关系区分开来,探明了亦集乃路城址的平面布局,出土了大量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文书。参见a.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阿拉善盟文物工作站:《内蒙古黑城考古发掘纪要》,《文物》1987年第7期;
    b.李逸友编著:《黑城出土文书》(汉文文书卷),科学出版社,1991年。
    [9]早在上世纪50年代,内蒙古的文物考古工作者对察右前旗巴音塔拉乡土城子古城进行了调查,在古城中部偏北的院落遗址中发现了《集宁文宣王庙学碑》一通,从而确定该古城为元集宁路故址。1958年,内蒙古文物工作队对该城址进行了发掘,清理了部分建筑遗迹,出土了大量文物。2002-2003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配合呼集老(呼和浩特-集宁-老爷庙)高速公路的建设,对公路即将穿越集宁路遗址的区域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发掘,探明了古城的基本布局,发现了市肆遗址和大量窖藏,出土了一批精美的瓷器。参见a.内蒙古文物工作组:《内蒙发现的元代遗存简况》,《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第4期;
    b.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元代集宁路遗址清理记》,《文物》1961年第9期;
    c.陈永志主编:《内蒙古集宁路古城遗址出土瓷器》,文物出版社,2004年。
    [10]从2006年开始,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包头市文物管理处联合对燕家梁遗址进行了多次发掘,发掘报告待刊。参见a.塔拉、张海斌、张红星:《内蒙古包头燕家梁元代遗址考古取得重要收获》,《中国文物 报》2006年10月18日:
    b.塔拉、张海斌、张红星:《内蒙古包头燕家梁元代遗址》,国家文物局主编:《2006年中国重要考古发现》,文物出版社,2007年。
    [1]李测绘了城址平面图,对城内几处主要建筑基址的功用作了推断。参见李逸友:《元应昌路故城调查记》,《考古》1961年第10期。
    [2]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察哈尔右翼后旗文化管理中心:《察哈尔右翼后旗韩元店元代古城遗址》,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三辑)。
    [3]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内蒙古自治区分册》(上、下册),西安地图出版社,2003年。
    [4]中国历史博物馆遥感与航空摄影考古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内蒙古东南部航空摄影考古报告》,科学出版社,2002年。
    [5]张文平:《航空摄影考古在内蒙古地区的初步发展》,《内蒙古文物考古》2002年第2期。
    [6]陈高华、史卫民:《元上都》,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年。
    [7]叶新民:《元上都研究》,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8年。
    [8]叶新民:《元上都研究综述》,叶新民著:《元上都研究》。
    [9]周清澍主编:《内蒙古历史地理》,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4年。
    [10]魏坚:《元上都》,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
    [1]马耀圻、吉发习:《内蒙古境内的元代城址初探》,《内蒙古社会科学》1980年第1期。
    [2]a.李逸友:《内蒙古元代城址概说》,《内蒙古文物考古》第4期,1986年;
    b.李逸友:《内蒙古元代城址所见城市制度》,《中国考古学会第五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8年。
    [3]马耀圻、吉发习文后附表列举元代城址24座,李逸友二文均写到当时查明的元代城址有“20余座”。
    [1]《元史》卷91《百官志七》。
    [2]《元史》卷91《百官志七·征东等处行中书省》。
    [1]《元史》卷119《木华黎传》。
    [2]“四郎城”的叫法来源于民间传说。据说,在辽国与北宋的战争中,北宋大将杨业的儿子、小将杨四郎被辽国俘虏,辽国招他为驸马,并为他修建了城郭,这就是四郎城。其实,四郎城的始建年代是在金朝时期。
    [3]关于旧桓州城所在,有正蓝旗太平城古城和黑城子古城二说,二者一南一北,相距不远。太平城的面积较黑城子为大,地表散布遗物较少,与金旧桓州城使用时间较短相吻合;而黑城子古城的文化层中包含有元代各色瓷器,为典型元城特征。鉴此,太平城似应为金旧桓州城,而黑城子为元代李陵台驿、明代威虏驿。参见:a.李逸友:《明开平卫及其附近遗迹的考察》,《内蒙古文物考古》1999年第2期;
    b.特木尔:《金代旧桓州城址考略》,出处同前。
    [1]a.《元史》卷58《地理志一》;b.张松柏、任学军:《辽金松山州遗址调查》,《内蒙古文物考古》第4期,1986年。
    [2]《元史》卷180《赵世延传》。
    [3]《元史》卷163《赵柄传》。
    [4]忒莫勒:《金元威宁县城考》,《内蒙古社会科学》1987年第6期。主要依据是在台基庙古城西北十余里的碑楼洼出土有“故威宁井氏墓碑铭”。如此,则古城西南不远的老利海湖泊当是明代史籍中记载的威宁海子。
    [5]《长春真人西游记》,杨建新主编:《古西行记选注》第195-196页。
    [6]《岭北纪行》,贾敬颜:《五代宋金人边疆行纪十三种疏证稿》第339页。
    [1]《元史》卷118《特薛禅传》。
    [2]《元史》卷118《特薛禅传》。
    [3]《长春真人西游记》,杨建新主编:《古西行记选注》第196页。
    [4]《岭北纪行》,贾敬颜:《五代宋金人边疆行纪十三种疏证稿》第342页。
    [5]刘敏中:《中庵先生刘文简公文集》,《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
    [6]张德辉所记公主离宫与后来的应昌路是否位于同一地点,尚存疑问。今达里诺尔东、西两侧各有一个湖泊,东面的较大,为岗更诺尔,西面的较小,为都热诺尔。张德辉所见公主离宫位于“泊之东涯”,如果该“泊”指今达里诺尔,在达里诺尔与岗更诺尔之间,《地图集》(下册第157页104-A104)登记有一处名为元代“应昌县故城”的古城遗址,其位置可与公主离宫相合;如果该“泊”指今都热诺尔,那么公主离宫当为应昌路故城中的内城。应昌路内城的周长与张德辉所记“方广二里许”相吻合。而所谓的“应昌县故城”,由于仅存西墙,“边长约500米”的数据出于估测,不足为信;指认该城为应昌县故城,同样缺乏证据,应昌县为应昌路倚郭,其衙署应与应昌路在同一城中。
    [7]《内蒙古历史地理》认为辽上京道头下军州丰州、金全州及其倚郭安丰县与元全宁路同治一城。李逸 友则认为辽上京道头下军州丰州治所在今乌丹镇西南4公里处的乌兰板古城,参见李逸友《辽代城郭营建制度初探》(《辽金史论集》第三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全宁路故城内仅见元代遗物,以李说为是。金全州及其倚郭安丰县当利用了利用了辽丰州的城池,元全宁路只是建在金全州的地域之内。
    [1]《元史》卷118《特薛禅传》。
    [2]《元史》卷118《特薛禅传》。
    [3]张松柏:《阿鲁科尔沁旗白城明代遗迹调查报告》,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辑)。
    [4]曹永年:《阿鲁科尔沁旗白城为林丹汗都城遗址说质疑》,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二辑)。
    [5]《元史》卷118《特薛禅传》。
    [6]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七册《元·明时期》第7-8页,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
    [7]巴林右旗赛罕乌拉属于大兴安岭山脉南部山地的阿尔山支脉,最高峰乌兰达坝高达1948米。辽代称赛罕乌拉为“黑山”,被尊为圣山。蒙元时期称乌兰达坝山为“蒜吉纳秃山”。明初因赛罕乌拉一带产黄金,称“金山”,今天这里仍有叫“床金沟”的村落。
    [8]《明史》卷327《鞑靼传》。
    [1]李逸友:《内蒙古元代城址概说》,《内蒙古文物考古》第4期,1986年。
    [2]张郁:《凉城县淤泥滩元代古城》,内蒙古文物工作队编:《内蒙古文物资料选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64年。
    [3]《长春真人西游记》,杨建新主编:《古西行记选注》第226页。
    [4]《元史》卷4《世祖本纪一》中统二年冬十月:“昂吉所管西夏军,并丰州、荨麻林、夏水阿剌浑皆备鞍马甲仗”。
    [5]《明史》卷41《地理志二》。
    [6]李逸友:《内蒙古元代城址概说》,《内蒙古文物考古》第4期,1986年。
    [7]李逸友:《<辽史>丰州天德军条证误》,《内蒙古文物考古》1995年第1、2期。
    [1]《元史》卷26《仁宗本纪三》延祐五年秋七月:“丰州石泉店置巡检司”。
    [2]《金史》卷24《地理志上》。
    [3]《辽史》卷29《天祚皇帝本纪》。
    [4]《长春真人西游记》,杨建新主编:《古西行记选注》第226页。
    [5]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内蒙古自治区分册》(下册)第22页“113-A_(113)大毕克齐遗址”。
    [6]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清水河县下城湾古城发掘报告》(《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考古报告集》,远方出版社,2001年)报告了1997年对该古城遗址的发掘成果,将其延续时代仅局限于金时期,忽略了史料所明确记载的初建于辽的情况。古城下限应至于元末,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七册《元·明时期》标示其在元代为宁边城,虽不知依据何在,但上述发掘报告中古城及其周边窑址出土的瓷器,有属于蒙元时期者,彭善国《内蒙古地区出土的元代瓷器及相关问题》(《内蒙古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一文已有所涉及。由此可知,在至元四年以后,宁边县县治虽废,但居民仍存,其中有烧制黑釉粗瓷的匠人。
    [7]石俊贵主编:《托克托文物志》(上册)第281-287页,中华书局,2006年。
    [1]周清澍:《汪古部的领地及其统治制度》,周清澍著:《元蒙史札》,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年。
    [2]周清澍认为,黑水新城原为金界壕边堡,即《元典章》里提到的按达堡子,1252年与砂井、集宁、净州一并被蒙哥汗重新确认为汪古部世袭领地。按达堡子的得名,一般认为是由汪古部部长阿剌兀思剔吉忽里与成吉思汗互称按达而来。集宁路遗址1976年出土的窖藏丝织物,有沾印“集宁路达鲁花赤总管府”、“安答堡子照业军人”等墨书者,表明在集宁路建路之后,按答堡子依然独立存在,并非周清澍所考证的为黑水新城取代,参见潘行荣《元集宁路故城出土的窖藏丝织物及其它》(《文物》1979年第8期)。位于达茂旗达尔汗苏木哈沙图嘎查的木胡儿索卜嘎古城在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定名为“安答堡子”,这只是一种推测性的说法,并无确切证据。阴山北部面积较大的汪古部投下古城,四座路级城址之外还有很多,具体哪一个是按答堡子,尚无法指认。依照考古学遗址定名惯例,对于不确定的古城建制,最好以古城所在地来命名,以免引起争议。
    [3]a.郑隆:《元净州路故城》,内蒙古文物工作队编:《内蒙古文物资料选辑》;
    b.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乌兰察布博物馆、四子王旗文物管理所:《四子王旗城卜子古城及墓葬》,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二辑)。
    [4]《元史》卷25《仁宗本纪二》延祐三年十一月:“增集宁、砂井、净州路同知、府判、提控、案牍各一员”。
    [5]田广金:《四子王旗红格尔地区金代遗址和墓葬》,《内蒙古文物考古》创刊号,1981年。另,盖山林在《阴山汪古》(第115-118页)中认为大庙古城西南约20公里处的希拉哈达古城为砂井总管府所在,主要依据是希拉哈达古城的规模要较大庙古城宏大,地面遗存较多。笔者按:希拉哈达古城应是汪古部的主要投下城之一,而投下城的规模不一定即比路级城址的规模为小。
    [6]《湛然居士文集》卷2《丁亥过沙井和移剌子春韵二首》。
    [7][宋]徐霆、彭大雅:《黑鞑事略》,《王国维遗书》(第十三册),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
    [8]周清澍:《汪古部的领地及其统治制度》,周清澍著:《元蒙史札》。
    [9]《元史》卷1《太祖本纪》。
    [1]《元文类》卷23《驸马高唐忠献王碑》。
    [2]周清澍在《汪古部统治家族》(《元蒙史札》)一文中考证“乌沙堡应该是净州附近汪古部负责看守的边堡”。沙井在净州北约40公里处,金代不见于记载,大朝时始有名,可与乌沙堡联系起来。另一种观点认为乌沙堡在后来兴建为元中都的旺兀察都一带,失之偏南。
    [3]《元史》卷4《世祖本纪一》中统元年六月戊戌。
    [4]周清澍:《从察罕脑儿看元代的伊克昭盟地区》,周清澍著:《元蒙史札》。
    [1]陕西省文管会:《统万城城址勘察记》,《考古》1981年第3期。
    [2]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鄂尔多斯博物馆:《乌审旗三岔河古城与墓葬》,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二辑)。
    [3]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内蒙古自治区分册》(下册)第581页。
    [4]《元史》卷91《百官志七》各处脱脱和孙。
    [5]《元史》卷60《地理志三》兀剌海路:“阙。太祖四年,由黑水城北兀剌海西关口入河西,获西夏将高令公,克兀剌海城。”
    [6]《元史》卷1《太祖本纪》二年(1207)丁卯秋:“再征西夏,克斡罗孩城”:四年(1209)己巳春:“克兀剌海城,俘其太傅西壁氏”。以上分别记载的是成吉思汗第二次和第三次攻西夏战役。另,《蒙古秘史》和《史集》中均记载成吉思汗第五次攻西夏也经过兀剌海城,不确;据《元史·太祖本纪》,成吉思汗于1226年第五次攻西夏,是选择黑水城作为突破口的。
    [7]鲍桐:《兀剌海城地望和成吉思汗征西夏军事地理析》,《宁夏社会科学》1994年第6期。
    [8][瑞典]多桑:《多桑蒙古史》(上册)第67页,冯承钧汉译本,中华书局,2004年。
    [1]周清澍:《内蒙古历史地理》第129页。
    [2]李逸友:《内蒙古历史名城》第152页,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3年。
    [3]《元史》卷60《地理志三》:“亦集乃路,下。在甘州北一千五百里,城东北有大泽,西北俱接沙碛,乃汉之西海郡居延故城,夏国尝立威福军。”
    [4]《元史》卷1《太祖本纪》二十一年二月:“取黑水等城”。
    [5]马顺平:《北元“宣光二年甘肃等处行中书省亦集乃分省咨文”考释》,《内蒙古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6]《明史》卷155《宋晟传》。
    [7]周清澍主编:《内蒙古历史地理》第126页。
    [1]冯永谦、姜念思:《宁城县黑城古城址调查》,《考古》1982年第2期。
    [2]a.李文信:《西汉右北平郡治平刚考》,《社会科学战线》1983年第1期;
    b.李逸友编著:《内蒙古历史名城》第28-32页。
    [3]《辽史》卷39《地理志三·中京道》。
    [4]《金史》卷25《地理志上·北京路》。
    [5]《元史》卷59《地理志二·大宁路》。
    [6]邵国田:《辽代武安州城址调查》,《内蒙古文物考古》1997年第1期。
    [7]张松柏、任学军:《辽高州调查记》,《内蒙古文物考古》1992年第1、2期。
    [1]a.姜念思:《辽金元三代懿州治所考》,《北方文物》2007年第4期;
    b.张岱玉:《元代亦乞列思部封建领地制度探讨》,《内蒙古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2]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内蒙古自治区分册》(下册)第418页“3285-A3285辽降圣州辽塔及元宁昌路故城”。
    [3]周清澍主编:《内蒙古历史地理》第125页。
    [4]鲍音:《北元“帝彻辰汗碑刻”笺证》,《内蒙古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5]《元史》卷118《特薛禅传》。农土,为蒙古语“nuntuq”译音,元代汉译为地界、营盘,《蒙古源流》译为鄂托克,特指蒙古部落、千户等一定范围的驻牧地。
    [6]白拉都格其:《成吉思汗时期斡赤斤受封领地的时间和范围》,《内蒙古大学学报》1984年第3期。
    [1]松迪:《关于黑山头古城》,《北方文物》2000年第4期。
    [2]《元史》卷134《撒吉思传》。
    [3][苏]C.B.吉谢列夫:《位于外贝加尔地区黑尔黑尔河畔的蒙古移相哥城堡》,内蒙古大学历史系蒙古史研究室编印:《蒙古史研究参考资料》(第十九辑),1965年4月。
    [4]《史集》第一卷第二分册第一编《成吉思汗列祖纪》。
    [5][苏]C.B.吉谢列夫:《位于外贝加尔地区黑尔黑尔河畔的蒙古移相哥城堡》,内蒙古大学历史系蒙古史研究室编印:《蒙古史研究参考资料》(第十九辑)。
    [6]《史集》第一卷第二分册第一编《成吉思汗列祖纪》。
    [7]《史集》第一卷第二分册第一编《成吉思汗列祖纪》。
    [8]《长春真人西游记》,杨建新主编:《古西行记选注》第196页。
    [1]《元史》卷117《别里古台传》。
    [2]a.[蒙]X.勃尔来:《蒙古的古代城市和居民区史略述》,内蒙古大学历史系蒙古史研究室编印:《蒙古史研究参考资料》(第十九辑);
    b.达力扎布:《北元初期的疆域和汗斡耳朵地望》,《蒙古史研究》(第三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89年。
    [3]《元史》卷59《地理志二》。
    [1]关于上都城市布局的内容,主要参考了a.贾洲杰:《元上都调查报告》,《文物》1977年第5期;
    b.陈高华、史卫民:《元上都》;
    c.叶新民:《元上都宫殿楼阁考》,叶新民著:《元上都研究》;
    d.中国历史博物馆遥感与航空摄影考古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内蒙古东南部航空摄影考古报告》第152-181页;
    e.魏坚:《元上都》。其中城垣长度等有关数据,以1993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内蒙古航测遥感大队所绘平面实测图为准,该图首见于《内蒙古东南部航空摄影考古报告》第41页附图。
    [1]额尔登泰、乌云达赉校勘:《<蒙古秘史>校勘本》第858页,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年。
    [2][日本]加藤晋平、白石典之编:《阿布拉嘎1:成吉思汗宫殿遗址发掘的初步报告》(英文版),同成社,东京,2005年。
    [1]a.[日]白石典之著、张文平译:《蒙古帝国首都哈剌和林的城市平面图》,《内蒙古文物考古》1999年第2期;
    b.[日]白石典之著、魏坚译:《蒙元四都记之一:窝阔台的哈剌和林》,《文物天地》2003年第10期。
    [2][法]鲁布鲁克:《鲁布鲁克东行纪》,何高济汉译本,中华书局,1985年。
    [1]宋尺1尺=31.6厘米。哈剌和林城由汉地工匠建造,万安宫主殿采用宋尺不足为奇;托歹音城由伊斯兰人建造,但主殿却也是采用宋尺。
    [2]《元史》卷58《地理志一》。
    [3]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市文物管理处元大都考古队:《元大都的勘察和发掘》,《考古》1972年第1期。
    [1]a.郑绍宗:《考古学上所见之元中都--旺兀察都行宫》,《文物春秋》1998年第3期;
    b.任亚珊、张春长、齐瑞普:《河北元中都》,国家文物局主编:《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文物出版社,2001年;
    c.任亚珊、张春长、齐瑞普:《蒙元四都记之四:短命元中都》,《文物天地》2003年第10期;
    d.张春长:《元中都与和林、上都、大都的比较研究》,《文物春秋》2005年第5期。
    [2]《周礼》篇6《冬官考工记》。
    [1]魏坚:《元上都城址的考古学研究》,《蒙古学研究》(第八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年。
    [2]关于北墙未开中门的原因,于希贤在《<周易>象素与元大都规划布局》(《故宫博物院院刊》1999年第2期)一文中研究认为,元大都的主要设计者刘秉忠精通《周易》,大都城的城门、坊名和《周易》象数有着密切关系。在《易经》中,依八卦方位,北为坎,“坎为隐伏”,其方位“重险,陷也”,所以不开城门。
    [3]杭侃:《蒙元四都记之三:争议元大都》,《文物天地》2003年第10期。
    [1]a.李逸友:《内蒙古元代城址概说》,《内蒙古文物考古》第4期,1986年;
    b.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内蒙古自治区分册》(下册)第626页。
    [2]a.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阿拉善盟文物工作站:《内蒙古黑城考古发掘纪要》,《文物》1987年第7期;
    b.李逸友编著:《黑城出土文书》(汉文文书卷)。
    [1]辽中京发掘委员会:《辽中京城址发掘的重要收获》,《文物》1961年第9期。
    [1]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辽中京西城外的古墓葬》,《文物》1961年第9期。
    [2]李逸友:《内蒙古元代城址概说》,《内蒙古文物考古》第4期,1986年。
    [3]内蒙古草原地带文物干部考古培训班:《正蓝旗四郎城调查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1999年第2期。
    [4]中国历史博物馆遥感与航空摄影考古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内蒙古东南部航空摄影考古报告》。
    [1]张松柏、任学军:《辽金松山州遗址调查》,《内蒙古文物考古》第4期,1986年。
    [2]张松柏、任学军:《赤峰市出土的也里可温瓷质碑》,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辑)。
    [1]李逸友:《呼和浩特市万部华严经塔的金代碑铭》,《考古》1979年第4期。
    [2]李逸友:《内蒙古元代城址概说》,《内蒙古文物考古》第4期,1986年。
    [3]李逸友编著:《内蒙古历史名城》第120页。
    [4]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内蒙古自治区分册》(下册)第14页“119-A119辽丰州故城”。
    [5]李逸友:《<辽史>丰州天德军条证误》,《内蒙古文物考古》1995年第1、2期。
    [6]李作智:《呼和浩特市东郊出土的几件元代瓷器》,《文物》1977年第5期。
    [7]李逸友:《呼和浩特市万部华严经塔的金元明各代题记》,《文物》1977年第5期。
    [8]张郁:《呼和浩特西白塔古城》,《内蒙古文物考古》第3期,1984年。
    [1]李逸友:《内蒙古托克托城的考古发现》,《文物资料丛刊》第4辑,文物出版社,1981年。
    [2]李逸友:《内蒙古历史名城》第199-204页。
    [3]石俊贵主编:《托克托文物志》(上册)第101-103、108-110页。
    [4]大黄城和小黄城以前各家均写作“大皇城”、“小皇城”。石俊贵在《托克托文物志》中认为,“大皇城”和“小皇城”的叫法来源于耶律楚材《过东胜用先君文献公韵二首》两诗中“荒城萧洒枕长河”句的“荒城”一词,为其音讹。同书中,作者又写道,明东胜卫在明代有“黄城”之称,与明代其他卫所如大红城(云川卫)、黑城(镇虏卫)等相对应。两相对比,与其说“皇城”为“荒城”之音讹,倒不如说“皇城”实为黄城,写作“皇城”是理解错误。
    [1]张松柏、任学军:《辽高州调查记》,《内蒙古文物考古》1992年第1、2期。
    [2]李逸友:《内蒙古元代城址概说》,《内蒙古文物考古》第4期,1986年。
    [3]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内蒙古自治区分册》(下册)第561页。
    [1]张郁:《凉城县淤泥滩元代古城》,内蒙古文物工作队编:《内蒙古文物资料选辑》。
    [2]《地图集》中位于凉城县境内断代为元代的小围子古城、干草忽洞古城,在这次普查培训中也作了调查。《地图集》中对小围子古城的记录,错用了淤泥滩古城的部分资料。实际上,小围子古城城内遗存简单,根据发现的青花瓷碗等遗物,初步推断为明宣德卫所在。《地图集》将干草忽洞古城的边长记录为“约900米”,不确,其实际边长在65-78米之间,《地图集》编者笔误,在古城原始资料的边长数字后面多加了一个“0”。
    [3]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内蒙古自治区分册》(下册)第514页“112-A_(112)大土城城址”。
    [4]邵国田:《辽代武安州城址调查》,《内蒙古文物考古》1997年第1期。
    [1]《史集》(第一卷第二分册)第371页。
    [2]《元史》卷118《特薛禅传》。
    [1]李逸友:《元应昌路故城调查记》,《考古》1961年第10期。
    [2]刘志一:《元应昌路遗址》,《内蒙古文物考古》第3期,1984年。
    [3]中国历史博物馆遥感与航空摄影考古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内蒙古东南部航空摄影考古报告》第204-217页。
    [4]李逸友:《内蒙古元代城址概说》,《内蒙古文物考古》第4期,1986年。
    [5]叶新民:《弘吉剌部的封建领地制度》,《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专刊·纪念校庆二十五周年学术论文集》,1982年10月。
    [1]张松柏:《阿鲁科尔沁旗白城明代遗迹调查报告》,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辑)。
    [2]徐世明主编:《昭乌达风情》,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
    [1]张松柏:《阿鲁科尔沁旗白城明代遗迹调查报告》,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辑)。
    [2]《巴林右旗志》编纂委员会:《巴林右旗志》第545页,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年。
    [3]李逸友编著:《内蒙古历史名城》第114-118页。
    [4]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内蒙古自治区分册》(下册)第136页。
    [5]中国历史博物馆遥感与航空摄影考古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内蒙古东南部航空摄影考古报告》第126-133页。
    [6]李逸友:《内蒙古元代城址概说》,《内蒙古文物考古》第4期,1986年。
    [1]《<蒙古秘史>校勘本》第202节。
    [2]《史集》(第一卷第二分册)第369页。
    [3]a.[意大利]魏苞蕾著,杨新宇、郑承燕译:《敖伦苏木古城--中世纪内蒙古的景教城市》,《内蒙古文物考古》2001年第2期;
    b.盖山林:《阴山汪古》第144页;
    c.邓宏伟、张文芳:《阿伦斯木古城遗址》,《内蒙古文物考古》1992年第1、2期。
    [4][意大利]魏苞蕾著,杨新宇、郑承燕译:《敖伦苏木古城--中世纪内蒙古的景教城市》,《内蒙古文物考古》2001年第2期。
    [5]李逸友编著:《内蒙古历史名城》第162-168页。
    [1]郑隆:《元净州路故城》,内蒙古文物工作队编:《内蒙古文物资料选辑》。
    [2]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乌兰察布博物馆、四子王旗文物管理所:《四子王旗城卜子古城及墓葬》,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二辑)。
    [1]a.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元代集宁路遗址清理记》,《文物》1961年第9期;
    b.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乌兰察布盟察右前旗古墓清理记》,出处同上。
    [2]潘行荣:《元集宁路故城出土的窖藏丝织物及其它》,《文物》1979年第8期。
    [3]潘行荣:《元集宁路故城出土的窖藏丝织物及其它》,《文物》1979年第8期。
    [4]乌兰察布盟文物工作站:《察右前旗土城子古城调查简报》,《乌兰察布文物》第3期,1989年。
    [5]陈永志主编:《内蒙古集宁路古城遗址出土瓷器》,文物出版社,2004年。
    [1]田广金:《四子王旗红格尔地区金代遗址和墓葬》,《内蒙古文物考古》创刊号,1981年。
    [2]盖山林:《阴山汪古》第115-118页。
    [3]丁学芸:《监国公主铜印与汪古部遗存》,《内蒙古文物考古》第3期,1984年。
    [4]a.丁学芸:《监国公主铜印与汪古部遗存》,《内蒙古文物考古》第3期,1984年;
    b.周清澍:《汪古部与成吉思汗家族世代通婚关系》,周清澍著:《元蒙史札》。丁学芸文具体介绍了这方铜印的形制,并考证其主人为监国公主本人,而周清澍则认为铜印的主人是受监国公主委派、管理河北一带的管民官“行宣差”、“都总管”。以周清澍说为是。
    [5]李逸友:《元丰州甸城道路碑笺证》,中国元史研究会编:《元史论丛》(第二辑)。
    [1]盖山林:《阴山汪古》第120-122页。
    [2]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包头市文物管理处、达茂旗文物管理所:《达茂旗木胡儿索卜嘎墓群的清理发掘》,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二辑)。
    [3]盖山林:《阴山汪古》第118-120页。
    [1]盖山林:《阴山汪古》第191-199页。
    [2]田广金:《四子王旗红格尔地区金代遗址和墓葬》,《内蒙古文物考古》创刊号,1981年。
    [3]张郁:《察右中旗广义隆元代古城》,内蒙古文物工作队编:《内蒙古文物资料选辑》。
    [4]崔利明:《察右中旗广益隆元代古城调查》,《内蒙古文物考古》1994年第1期。
    [5]郑隆:《察右后旗察汉不浪元代古城》,内蒙古文物工作队编:《内蒙古文物资料选辑》。
    [6]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察哈尔右翼后旗文化管理中心:《察哈尔右翼后旗边墙路及其周边遗址的调查》,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三辑)。
    [1]盖山林:《阴山汪古》第126-127页。
    [2]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内蒙古自治区分册》(下册)第567页。
    [3]张郁:《兴和县魏家村元代古城》,内蒙古文物工作队编:《内蒙古文物资料选辑》。
    [4][意大利]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行纪》第157-165页。
    [5]周清澍:《汪古部的领地及其统治制度》,周清澍著:《元蒙史札》。
    [6][意大利]鄂多立克:《鄂多立克东游录》第89页。
    [7]周清澍:《汪古部的领地及其统治制度》,周清澍著:《元蒙史札》。
    [8][意大利]魏苞蕾著,杨新宇、郑承燕译:《敖伦苏木古城--中世纪内蒙古的景教城市》,《内蒙古文物考古》2001年第2期。
    [1]周清澍:《汪古部的领地及其统治制度》,周清澍著:《元蒙史札》。
    [2]张家璠:《呼伦贝尔志略》,上海太平洋印刷公司,民国11年。
    [3]张春:《黑山头古城》,《呼伦贝尔文物》1991年第1期。
    [1]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内蒙古自治区分册》(下册)第468页。
    [2]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内蒙古自治区分册》(下册)第469页。
    [3]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内蒙古自治区分册》(下册)第474页。
    [1]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吉林分册》第146页,中国地图出版社,1993年。
    [2]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鄂尔多斯博物馆:《乌审旗三岔河古城与墓葬》,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二辑)。
    [3]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内蒙古自治区分册》(下册)第418页。
    [1]《元史》卷100《兵志三·屯田》。
    [2]张郁:《卓资县土城村的古城遗址》,内蒙古文物工作队编:《内蒙古文物资料选辑》。
    [3]李兴盛:《内蒙古卓资县三道营古城调查》,《考古》1992年第5期。
    [4]内蒙古境内位于古城附近的村落,很多叫土城子村、城卜子村等。城以村名,古城往往被称作土城子古城、城卜子古城。有人为了避免重名造成误会,有时以古城所在乡镇来命名古城,如这个古城因以前归三道营乡管辖,也被称作三道营古城。但这种做法是很危险的,今天合乡并镇的现象很频繁,三道营乡已改称为梨花镇,“三道营古城”的命名便失去了依托。
    [1]陈得芝:《元岭北行省诸驿道考》,陈得芝著:《蒙元史研究丛稿》,人民出版社,2005年。
    [2]《明史》卷41《地理志》。一说为明初官山卫所在,古城北面的灰腾梁在蒙元时期名为官山,明洪武八年(1375)附近设置官山卫,安置归附的蒙古首领不颜朵儿只(又名乃儿不花)部众。具体参见李逸友《内蒙古史迹丛考》,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二辑)。今灰腾梁的范围很大,官山卫似更偏东一些,该说存疑。
    [3]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察哈尔右翼后旗文化管理中心:《察哈尔右翼后旗韩元店元代古城遗址》,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三辑)。
    [4]李逸友:《和林格尔县小红城元代古城》,内蒙古文物工作队编:《内蒙古文物资料选辑》。
    [5]李逸友:《内蒙古元代城址概说》,《内蒙古文物考古》第4期,1986年。
    [6]和林格尔县文物管理所编:《和林格尔县文物志》第92-97页,和林格尔县印刷厂印刷,1988年。
    [1]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土城子古城发掘报告》,《考古》编辑部编:《考古学集刊》(第6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2]苏哲:《内蒙古土默川、大青山的北魏镇戍遗址》,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编:《北京大学百年国学文粹·考古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3]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林格尔县土城子古城考古发掘主要收获》,《内蒙古文物考古》2006年第1期。
    [4]李逸友:《元丰州甸城道路碑笺证》,中国元史研究会编:《元史论丛》(第二辑)。
    [5]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林格尔县文物管理所:《和林格尔县红山口遗址发掘报告》,内蒙古 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三辑)。
    [1]a.陈得芝:《元岭北行省诸驿道考》,《元史论集》,人民出版社,1984年;
    b.叶新民:《元上都的驿站》,《蒙古史研究》(第三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89年;
    c.周清澍:《蒙元时期的中西陆路交通》,周清澍著:《元蒙史札》;
    d.周清澍:《内蒙古历史地理》第130-136页。
    [1]周伯琦:《扈从集》,《近光集》。
    [2]相关驿站名称参考了叶新民、齐木德道尔吉编著:《元上都研究资料选编》第四章《上都的驿路》。
    [3]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内蒙古自治区分册》(下册)第504页“11l-A11浩雅尔崩布浩特遗址”。
    [4]周伯琦:《扈从集》,《近光集》。
    [1]李逸友:《介绍西方元代官印》,《文物》1965年第12期。
    [2]2006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调查、清理材料,这些桥梁构件已运至凉城县老虎山工作站保管。
    [3]周清澍:《蒙元时期的中西陆路交通》,周清澍著:《元蒙史札》。
    [4]西夏新安县在元代又称旧新安州,在兀郎海山下,距黄河约70里,今址无考。
    [5]周清澍:《蒙元时期的中西陆路交通》,周清澍著:《元蒙史札》
    [6]《元史》卷139《乃蛮台传》。
    [7]李逸友:《黑城文书所见的元代纳怜道站赤》,《文物》1987年第7期。
    [1]a.程道宏:《呼伦贝尔发现元代“祥州站印”》,《文物》1984年第9期;
    b.陈凤山:《甘珠尔花古城遗址》,《呼伦贝尔文物》1992年第1期。
    [1]李逸友:《明开平卫及其附近遗迹的考察》,《内蒙古文物考古》1999年第2期。
    [2]刘幻真:《包头市燕家梁出土元代瓷器调查记》,《内蒙古文物考古》创刊号,1981年。
    [3]a.塔拉、张海斌、张红星:《内蒙古包头燕家梁元代遗址考古取得重要收获》,《中国文物报》2006年10月18日;
    b.塔拉、张海斌、张红星:《内蒙古包头燕家梁元代遗址》,国家文物局主编:《2006年中国重要考古发现》。
    [4]张郁:《内蒙宁城县古城址的调查》,《考古通讯》1958年第4期。
    [5]昭乌达盟文物工作站、宁城县文化馆:《辽宁宁城县黑城古城王莽钱范作坊遗址的发现》,《文物》1977 年第12期。
    [1]a.冯永谦、姜念思:《宁城县黑城古城址调查》,《考古》1982年第2期;
    b.李文信:《西汉右北平郡治平刚考--宁城县黑城村古城址》,《社会科学战线》1983年第1期。
    [2]邓辉等:《从自然景观到文化景观--燕山以北农牧交错地带人地关系演变的历史地理学透视》第145页,商务印书馆,2005年。
    [1][意大利]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行纪》第233页。
    [2][元]严光大:《祁请使行程记》,[元]刘一清:《钱墉遗事》卷3,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3]李逸友编著:《黑城出土文书》(汉文文书卷)。
    [4]尹自先:《元代察罕脑儿行宫及明安驿故址辨》,《河北师范学院学报》1984年第4期。
    [1]周伯琦:《近光集》。
    [2]周伯琦:《近光集》。
    [3]郑绍宗:《考古学上所见之元察罕脑儿行宫》,《历史地理》第三辑,1983年11月。
    [4]郝维彬:《科左中旗腰伯吐元代古城调查记》,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辑)。
    [1]《元史》卷100《兵志三·马政》。
    [2]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七册《元·明时期》第13-14页大致在今腰伯吐古城一带,标示为“者连怯呆儿万户府”,亦不知万户府之名所出。
    [1][明]叶子奇:《草木子》卷三下《杂制篇》。
    [2]劳延煊:《元朝诸帝季节性的游猎生活》,叶新民、齐木德道尔吉编著:《元上都研究文集》。
    [3]李治安:《元代政治制度研究》第40-43页,人民出版社,2003年。
    [1]叶新民:《元上都的凉亭》,叶新民著:《元上都研究》。
    [2]宋本:《上京杂诗》,叶新民、齐木德道尔吉编著:《元上都研究资料选编》第25页。
    [3]关于投下组织的分类,主要参考了李治安《元代政治制度研究》第三章“投下与蒙古诸王制度”。
    [1]《元文类》卷40《经世大典序录·投下》。
    [1]《元史》卷118《特薛禅传》。
    [2]《元史》卷118《阿刺兀思剔吉忽里传》。
    [3][韩国]尹银淑:《元帝国时期的乃颜之乱》,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主办:《蒙古学研究年鉴》(2006),2007年。
    [4]周清澍:《从察罕脑儿看元代的内蒙古地区》,周清澍著:《元蒙史札》。
    [1]汤卓炜、魏坚、姜晓宇:《元上都城市生态系统的环境背景研究》,魏坚著:《元上都》。
    [2]周继中:《元代北方地区的屯田》,《北方文物》1988年第3期。
    [3]叶新民、齐木德道尔吉编著:《元上都研究资料选编》第103页。
    [4]《长春真人西游记》,杨建新主编:《古西行记选注》第196页。
    [5]《大元马政记》。
    [6]《元史》卷22《武宗本纪》至大元年十一月己巳。
    [1]《元史》卷93《食货志一·税粮》。
    [2]《元史》卷100《兵志三·屯田》。
    [3]周松:《明初河套周边边政研究》第205-209页,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年。
    [4]徐悦:《元代亦集乃路的屯田开发》,《宁夏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5]《元史》卷100《兵志三·屯田》。
    [6]《元史》卷100《兵志三·屯田》忠翊侍卫屯田。
    [7]《元史》卷98《兵志一·兵制》。
    [8]岱海中美联合考古队:《2002年、2004年度岱海地区区域性考古调查的初步报告》,《内蒙古文物考古》2005年第2期。
    [9]周清澍:《元朝的蒙古族》,周清澍著:《元蒙史札》。
    [10]《元史》卷100《兵志三·马政》。
    [1]一般认为,今天阿拉善盟的“阿拉善”一词是“贺兰山”的蒙古语音转。但在《元史》中,将“阿剌沙”(阿拉善)与“阿兰山”(贺兰山)并列,表明二者非属同一语词。
    [2]《元史》卷2《太宗本纪》十三年十一月辛卯。
    [3]叶新民、齐木德道尔吉编著:《元上都研究资料选编》第100-102页。
    [4]虞集:《贺丞相墓志铭》,《道园学古录》卷18。
    [5][意大利]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行纪》第158页。
    [6]石俊贵主编:《托克托文物志》(上册)第281-287页,中华书局,2006年。
    [7][意大利]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行纪》第158页。
    [1]李逸友:《谈元集宁路遗址出土的丝织物》,《文物》1979年第8期。
    [2]彭善国:《内蒙古地区出土的元代瓷器及相关问题》,《内蒙古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3]《元史》卷88《百官志四》大同路采砂所。
    [4]陈高华、史卫民:《中国经济通史·元代经济卷》第十章“货币制度”,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年。
    [5]李逸友:《元代草原丝绸之路上的纸币--内蒙古额济纳旗黑城出土的元钞及票券》,李逸友著:《北方考古研究(一)》,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
    [6][意大利]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行纪》第191页。
    [7]“上都诸城的文化功用”一节内容中有关上都的史料,部分参考了:a.叶新民、齐木德道尔吉编著:《元上都研究资料选编》第104-117页;
    b.叶新民:《元上都的宗教》,叶新民著:《元上都研究》。凡引自上述二注者,下面不再一一列出。
    [1]宿白:《武威蒙元时期的藏传佛教遗迹》,《藏传佛教寺院考古》,文物出版社,1996年。
    [2][意大利]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行纪》第175页。
    [3]李逸友:《喀喇沁旗元代龙泉寺遗迹》,《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第12期。
    [1]刘志一:《元应昌路遗址》,《内蒙古文物考古》第3期,1984年。
    [2]李逸友编著:《黑城出土文书》(汉文文书卷)第61-62页。
    [3]李逸友:《内蒙古元代城址概说》,《内蒙古文物考古》第4期,1986年。
    [4]张驭寰:《元集宁路古城与建筑遗物》,《考古》1962年第11期。
    [5]李逸友编著:《内蒙古历史名城》第93-104页。
    [6][意大利]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行纪》第190页。
    [7]《长春真人西游记》,杨建新主编:《古西行记选注》第209页。
    [1]李逸友编著:《黑城出土文书》(汉文文书卷)第65页。
    [2][意大利]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行纪》第165页。
    [3][意大利]鄂多立克:《鄂多立克东游录》第81-82页,何高济汉译本,中华书局,1981年。
    [4]陈得芝主编:《中国通史·中古时代·元时期》(上册)第626-627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5][日]江上波夫著、潘世宪译:《汪古部的景教系统及其墓石》,内蒙古大学蒙古史研究室编:《蒙古史研究参考资料》(第十四辑)。
    [6]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察右后旗文化管理中心:《察右后旗边墙路及其周边遗址的调查》,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三辑)。
    [7]盖山林:《阴山汪古》第281页。
    [1]《元史》卷98《兵志一·兵制》。
    [2]张松柏、任学军:《赤峰市出土的也里可温瓷质碑》,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辑)。
    [3][意大利]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行纪》第121-131页、190页。
    [4]周良霄:《元和元以前中国的基督教》,元史研究会编:《元史论丛》(第一辑),中华书局,1982年。
    [5]周清澍:《汪古部统治家族》,周清澍著:《元蒙史札》。
    [6]a.《元史》卷89《百官志五》织染杂造人匠都总管府;
    b.《元史》卷122《哈散纳传》。
    [1]魏坚:《元上都》(上)第295-327页。
    [2]李逸友:《元代亦集乃路的穆斯林》,李逸友著:《北方考古研究(一)》。
    [3]李逸友:《内蒙古元代城址概说》,《内蒙古文物考古》第4期,1986年。
    [4][意大利]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行纪》第190页。
    [5]赵琦:《大蒙古国诸汗身边的汉人与儒学》,中国蒙古史学会编:《蒙古史研究》(第七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3年。
    [1]《元史》卷91《百官志七》诸路总管府。
    [2]申万里:《元代庙学考辨》,《内蒙古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3]叶新民、齐木德道尔吉编著:《元上都研究资料选编》第24页。
    [4]刘志一:《元应昌路遗址》,《内蒙古文物考古》第3期,1984年。
    [5]李俊义、庞昊、孙再宜:《元代<全宁路新建儒学记>考释》,《北方文物》2008年第1期。
    [6]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第2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7]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乌兰察布博物馆、四子王旗文物管理所:《四子王旗城卜子古城及墓葬》,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二辑)。
    [8]李逸友编著:《黑城出土文书》(汉文文书卷)第46-47页。
    [1]内蒙古博物馆、锡林郭勒盟文物管理站:《镶黄旗乌兰沟出土一批蒙元时期金器》,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缉)。
    [2]夏荷秀、赵丰:《镶黄旗哈沙图古墓出土的丝织品》,《内蒙古文物考古》1992年第1、2期。
    [3]内蒙古博物馆、锡林郭勒盟文物管理站:《苏尼特左旗恩格尔河的元代墓葬》,《内蒙古文物考古》2005年第2期。
    [1]魏坚:《元上都》(上)第682-685页。
    [2]魏坚:《元上都》(上)第72-82页。
    [3]魏坚:《元上都》(上)第601-645页。
    [1][宋]赵珙:《蒙鞑备录》,《王国维遗书》(第十三册),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
    [2]盖山林:《阴山汪古》第187-189页。
    [3]盖山林:《阴山汪古》第189-190页。
    [4]a.盖山林:《阴山汪古》第190-191页;
    b.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包头市文物管理处、达茂旗文物管理所:《达茂旗木胡儿索卜嘎墓群的清理发掘》,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遍:《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二辑)。
    [5]盖山林:《阴山汪古》第191-199页。
    [6]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乌兰察布博物馆、四子王旗文物管理所:《四子王旗城卜子古城及墓葬》,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遍:《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二辑)。
    [1]《元典章》卷30《礼部三·丧礼》
    [2]《元典章》卷30《礼部三·丧礼》
    [3]a.李俊义:《元蓟国公张应瑞墓及相关问题管窥》,《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1998年第3期;
    b.王大方:《翁牛特旗元代“张氏先茔碑”与“住童先德碑”探讨》,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二辑);
    c.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内蒙古自治区分册》(下册)第173页。
    [1]a.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锡林郭勒盟文物管理站、多伦县文物管理所:《元上都城南砧子山南区墓葬发掘报告》,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辑);
    b.魏坚:《元上都》(上)第328-585页。
    [2]魏坚:《元上都》(上)第103-170页。
    [1]李逸友编著:《黑城出土文书》(汉文文书卷)第152页。
    [2]a.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阿拉善盟文物工作站:《内蒙古黑城考古发掘纪要》,《文物》1987年第7期;
    b.李逸友:《元代亦集乃路的穆斯林》,李逸友著:《北方考古研究(一)》。
    [3]a.史卫民:《元代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1月第1版,2005年6月第二次印刷;
    b.史卫民:《都市中的游牧民--元代城市生活长卷》,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
    [1]魏坚:《元上都》(上)第295-327页。
    [2]《秋涧集》卷38《熙春阁遗制记》。
    [3]一般步量法2步为5尺,则1步为2.5尺,46步为115尺。以宋尺1尺合31.6厘米计算,46步为36.34米。
    [4]严光大:《祈请使行程记》,《钱塘遗事》卷9。
    [5]《近光集》卷1《上京杂诗十首》。
    [6]宋本:《上京杂诗》,《永乐大典》卷7702。
    [7][元]杨允孚:《滦京杂咏》。
    [8]史卫民:《元代社会生活史》第104-105页。
    [9]《辽史》卷59《食货志上》。
    [1]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察哈尔右翼后旗文化管理中心:《察哈尔右翼后旗韩元店元代古城遗址》,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三辑)。
    [2]李逸友编著:《黑城出土文书》(汉文文书卷)第20页。
    [3]《元文类》卷4《经世大典序录》。
    [4]《近光集》卷1《诈马行》。
    [5]韩儒林:《元代诈马宴新探》,《历史研究》1981年第1期。
    [6]潘行荣:《元集宁路故城出土的窖藏丝织物及其它》,《文物》1979年第8期。
    [1]夏荷秀、赵丰:《达茂旗大苏吉乡明水墓地出土的丝织品》,《内蒙古文物考古》1992年第1、2期。
    [2]夏荷秀、赵丰:《镶黄旗哈沙图古墓出土的丝织品》,《内蒙古文物考古》1992年第1、2期。
    [1]陈永志主编:《内蒙古集宁路古城遗址出土瓷器》,文物出版社,2004年。
    [2]塔拉、张海斌、张红星:《内蒙古包头燕家梁元代遗址》,国家文物局主编:《2006年中国重要考古发现》。
    [3]彭善国:《内蒙古地区出土的元代瓷器及相关问题》,《内蒙古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1]叶新民、齐木德道尔吉编著:《元上都研究资料选编》第115页。
    [2]李逸友编著:《黑城出土文书》(汉文文书卷)。
    [3]李逸友:《内蒙古元代城址概说》,《内蒙古文物考古》第4期,1986年。
    [4]李治安:《元代及明前期社会变动初探》,《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S1期。
    [1]《草木子》卷三上《克谨篇》。
    [2]史培军、方修琦、赵烨、邹铭:《10000年来河套及邻近地区在几种时间尺度上的降水变化》,吴祥定主编:《黄河流域环境演变与水沙运行规律研究论文集》,地质出版社,1991年。
    1.[意大利]柏朗嘉宾:《柏朗嘉宾蒙古行纪》,耿昇汉译本,中华书局,1985年。
    2.[瑞典]多桑:《多桑蒙古史》(上、下册),冯承钧汉译本,中华书局,2004年。
    3.[意大利]鄂多立克:《鄂多立克东游录》,何高济汉译本,中华书局,2002年。
    4.额尔登泰、乌云达赉校勘:《<蒙古秘史>校勘本》,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年。
    5.贾敬颜:《五代宋金人边疆行纪十三种疏证稿》,中华书局,2004年。
    6.[波斯]拉施特主编:《史集》,余大钧、周建奇汉译本,商务印书馆,1983年。
    7.[元]李志常:《长春真人西游记》,杨建新主编:《古西行记选注》,宁夏人民出版社,1987年。
    8.[元]刘秉忠:《藏春集》。
    9.[元]刘敏中:《中庵先生刘文简公文集》,《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
    10.[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
    11.[法]鲁布鲁克:《鲁布鲁克东行纪》,何高济汉译本,中华书局,1985年。
    12.[意大利]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行纪》,冯承钧汉译本,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
    13.[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
    14.[西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点校本,1959年。
    15.[明]宋濂等撰:《元史》,中华书局点校本,1976年。
    16.[元]苏天爵编:《元文类》,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
    17.[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武克忠、尹贵友点校本,齐鲁书社,2007年。
    18.[元]脱脱等撰:《辽史》,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
    19.[元]脱脱等撰:《金史》,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
    20.[元]王恽:《秋涧集》。
    21.[北齐]魏收撰:《魏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
    22.[明]萧大亨:《夷俗记》,《<宝颜堂秘笈>续集》(第八册),文明书局,民国十一年。
    23.[宋]徐霆、彭大雅:《黑鞑事略》,《王国维遗书》(第十三册),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
    24.[元]刘一清:《钱墉遗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25.[元]杨允孚:《滦京杂咏》。
    26.[元]耶律楚材:《湛然居士文集》,向达校注本,中华书局,1981年。
    27.叶新民、齐木德道尔吉编著:《元上都研究资料选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年。
    28.[明]叶子奇:《草木子》,中华书局,1959年。
    29.[元]佚名:《大元马政记》,北平:文殿阁书庄,民国二十六年。
    30.[法]张诚:《张诚日记(1689年6月13日-1690年5月7日)》,陈霞飞、陈泽宪译校本,商务印书馆,1973年。
    31.[清]张廷玉等撰:《明史》,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
    32.张星烺编注、朱杰勤校订:《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第一、二、三、四册),中华书局,2003年。
    33.[宋]赵珙:《蒙鞑备录》,《王国维遗书》(第十三册),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
    34.郑植昌、郑裕孚等修纂:《归绥县志》,北平文岚簃,民国24年铅印本。
    35.[伊朗]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上、下册),何高济汉译本,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1年。
    36.[元]周伯琦:《近光集》。
    37.陈永志主编:《内蒙古集宁路古城遗址出土瓷器》,文物出版社,2004年。
    38.[日本]加藤晋平、白石典之编:《阿布拉嘎1:成吉思汗宫殿遗址发掘的初步报告》(英文版),同成社,东京,2005年。
    39.李逸友编著:《黑城出土文书》(汉文文书卷),科学出版社,1991年。
    40.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岱海考古(一)--老虎山文化遗址发掘报告集》,科学出版社,2000年。
    41.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日本京都中国考古学研究会编著:《岱海考古(二)--中日岱海地区考察研究报告集》,科学出版社,2001年。
    42.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编:《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考古报告集》,远方出版社,2001年。
    43.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编:《白音长汗--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4年。
    44.魏坚编著:《元上都》(上、下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
    45.中国历史博物馆遥感与航空摄影考古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内蒙古东南部航空摄影考古报告》,科学出版社,2002年。
    46.中国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蒙古国游牧文化研究国际学院、蒙古国国家博物馆编:《蒙古国古代游牧民族文化遗存考古调查报告(2005-2006年)》,文物出版社,2008年。
    47.[日]白石典之著、张文平译:《蒙古帝国首都哈剌和林的城市平面图》,《内 蒙古文物考古》1999年第2期。
    48.陈凤山:《甘珠尔花古城遗址》,《呼伦贝尔文物》1992年第1期。
    49.程道宏:《呼伦贝尔发现元代“祥州站印”》,《文物》1984年第9期
    50.崔利民:《察右中旗广益隆元代古城调查》,《内蒙古文物考古》1994年第1期。
    51.岱海中美联合考古队:《2002年、2004年度岱海地区区域性考古调查的初步报告》,《内蒙古文物考古》2005年第2期。
    52.邓宏伟、张文芳:《阿伦斯木古城遗址》,《内蒙古文物考古》1992年第1、2期。
    53.冯永谦、姜念思:《宁城县黑城古城址调查》,《考古》1982年第2期。
    54.贾洲杰:《元上都调查报告》,《文物》1977年第5期。
    55.李兴盛:《内蒙古卓资县三道营古城调查》,《考古》1992年第5期。
    56.李逸友:《喀喇沁旗元代龙泉寺遗迹》,《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第12期。
    57.李逸友:《元应昌路故城调查记》,《考古》1961年第10期。
    58.李作智:《呼和浩特市东郊出土的几件元代瓷器》,《文物》1977年第5期。
    59.辽中京发掘委员会:《辽中京城址发掘的重要收获》,《文物》1961年第9期。
    60.刘幻真:《包头市燕家梁出土元代瓷器调查记》,《内蒙古文物考古》创刊号,1981年。
    61.刘志一:《元应昌路遗址》,《内蒙古文物考古》第3期,1984年。
    62.内蒙古博物馆、锡林郭勒盟文物管理站:《苏尼特左旗恩格尔河的元代墓葬》,《内蒙古文物考古》2005年第2期。
    63.内蒙古草原地带文物干部考古培训班:《正蓝旗四郎城调查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1999年第2期。
    64.内蒙古文物工作组:《内蒙发现的元代遗存简况》,《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第4期。
    65.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阿拉善盟文物工作站:《内蒙古黑城考古发掘纪要》《文物》1987年第7期。
    66.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林格尔县土城子古城考古发掘主要收获》,《内蒙古文物考古》2006年第1期。
    67.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元代集宁路遗址清理记》,《文物》1961年第9期。
    68.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乌兰察布盟察右前旗古墓清理记》,《文物》1961年第9期。
    69.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和林格尔县土城子试掘记要》,《文物》1961年第9期。
    70.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林格尔县土城子古城考古发掘主要收获》,《内蒙古文物考古》2006年第1期。
    71.邵国田:《辽代武安州城址调查》,《内蒙古文物考古》1997年第1期。
    72.塔拉、张海斌、张红星:《内蒙古包头燕家梁元代遗址考古取得重要收获》,《中国文物报》2006年10月18日
    73.塔拉、张海斌、张红星:《内蒙古包头燕家梁元代遗址》,《2006年中国重要考古发现》,文物出版社,2007年。
    74.田广金:《四子王旗红格尔地区金代遗址和墓葬》,《内蒙古文物考古》创刊号,1981年。
    75.魏坚:《元上都及周围地区考古发现与研究》,《内蒙古文物考古》1999年第2期。
    76.乌兰察布盟文物工作站:《察右前旗土城子古城调查简报》,《乌兰察布文物》第3期,1989年。
    77.张春:《黑山头古城》,《呼伦贝尔文物》1991年第1期。
    78.张松柏、任学军:《辽金松山州遗址调查》,《内蒙古文物考古》第4期,1986年。
    79.张松柏、任学军:《辽高州调查记》,《内蒙古文物考古》1992年第1、2期。
    80.张郁:《内蒙宁城县古城址的调查》,《考古通讯》1958年第4期。
    81.张郁:《呼和浩特西白塔古城》,《内蒙古文物考古》第3期,1984年。
    82.昭乌达盟文物工作站、宁城县文化馆:《辽宁宁城县黑城古城王莽钱范作坊遗址的发现》,《文物》1977年第12期。
    83.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市文物管理处元大都考古队:《元大都的勘察和发掘》,《考古》1972年第1期。
    8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聚落遗址1992年发掘简报》,《考古》1997年第1期。
    85.白拉都格其:《成吉思汗时期斡赤斤受封领地的时间和范围》,《内蒙古大学学报》1984年第3期。
    86.[日]白石典之等:《蒙元四都记》,《文物天地》2003年第10期。
    87.鲍桐:《兀剌海城地望和成吉思汗征西夏军事地理析》,《宁夏社会科学》1994年第6期。
    88.鲍音:《古松州古回鹘文瓷碑考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6年第1期。
    89.鲍音:《北元“帝彻辰汗碑刻”笺证》,《内蒙古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90.曹永年:《从白塔题记看明初丰州地区的行政建置--呼和浩特市万部华严经塔明代题记探讨之三》,《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
    91.程道宏:《呼伦贝尔发现元代“祥州站印”》,《文物》1984年第9期。
    92.陈得芝:《元代中国与欧洲的交往》,《文史知识》1985年第3期。
    93.陈高华:《论元代的称谓习俗》,《浙江学刊》2000年第5期。
    94.陈高华:《黑城元代站赤登记簿初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2年第5期。
    95.丁学芸:《监国公主铜印与汪古部遗存》,《内蒙古文物考古》第3期,1984 年。
    96.盖山林:《中国北方草原地带的元代基督教遗迹》,《世界宗教研究》1995年第3期。
    97.盖山林、盖志毅:《元代汪古部的农牧业技术》,《农业考古》1997年第1期。
    98.高伟:《元朝君主对医家的网罗及其影响》,《兰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99.何天明:《元代屯田若干问题探讨》,《内蒙古社会科学》1987年第3期。
    100.[法]James Hamilton、牛汝极:《赤峰出土景教墓砖铭文及族属研究》,《民族研究》1996年第3期。
    101.贾洲杰:《辽金元时代内蒙古地区的城市和城市经济》,《内蒙古大学学报》1979年第3、4期。
    102.姜念思:《辽金元三代懿州治所考》,《北方文物》2007年第4期。
    103.蒋致洁:《蒙元时期丝绸之路贸易初探》,《中国史研究》1991年第2期。
    104.金瀅坤:《从黑城文书看元代的养济院制度-兼论元代的亦集乃路》,《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105.李俊义:《元蓟国公张应瑞墓及相关问题管窥》,《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1998年第3期。
    106.李俊义、庞昊、孙再宜:《元代<全宁路新建儒学记>考释》,《北方文物》2008年第1期。
    107.李文信:《西汉右北平郡治平刚考》,《社会科学战线》1983年第1期。
    108.李兴盛、张涛:《元代集宁路文宣王庙学碑》,《内蒙古文物考古》2007年第2期。
    109.李逸友:《介绍两方元代官印》,《文物》1965年第12期。
    110.李逸友:《<辽史>丰州天德军条证误》,《内蒙古文物考古》1995年第1、2期。
    111.李逸友:《明开平卫及其附近遗迹的考察》,《内蒙古文物考古》1999年第2期。
    112.李治安:《元代及明前期社会变动初探》,《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S1期。
    113.陆峻岭、何高济:《元代的阿速、钦察、康里人》,《文史》第16辑,中华书局,1982年。
    114.马瑞江:《蒙元文化变异重心的形成》,《社会科学战线》1999年第3期。
    115.马顺平:《北元“宣光二年甘肃等处行中书省亦集乃分省咨文”考释》,《内蒙古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116.马耀圻、吉发习:《内蒙古境内的元代城址初探》,《内蒙古社会科学》1980年第1期。
    117.乔吉:《读赤峰市出土的古回鹘文碑铭》,《蒙古学信息》1995年第2期。
    118.潘洁、陈朝辉:《元代亦集乃路税粮初探》,《内蒙古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119.潘行荣:《元集宁路故城出土的窖藏丝织物及其它》,《文物》1979年第8期。
    120.邱树森:《从黑城出土文书看元“回回哈的司”》,《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121.邱树森:《元朝基督教在蒙古克烈、乃蛮、汪古地区的传播》,《内蒙古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122.任宜敏:《元代宗教政策略论》,《文史哲》2007年第4期。
    123.彭善国:《内蒙古地区出土的元代瓷器及相关问题》,《内蒙古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124.申万里:《元代应昌古城新探》,《内蒙古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125.申万里:《元代庙学考辨》,《内蒙古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126.松迪:《关于黑山头古城》,《北方文物》2000年第4期。
    127.忒莫勒:《金元威宁县城考》,《内蒙古社会科学》1987年第6期。
    128.特木尔:《金代旧桓州城址考略》,《内蒙古文物考古》1999年第2期。
    129.王北辰:《成吉思汗征伐西夏地理考》,《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6期。
    130.王东平:《元代回回人的宗教制度与伊斯兰教法》,《回族研究》2002年第2期。
    131.王慎荣:《<元史>修纂中的几个问题》,《内蒙古社会科学》1989年第6期。
    132.[意大利]魏苞蕾著,杨新宇、郑承燕译:《敖伦苏木古城--中世纪内蒙古的景教城市》,《内蒙古文物考古》2001年第2期。
    133.魏坚:《元上都--拥抱着巨大文明的废墟》,《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6期。
    134.夏荷秀、赵丰:《达茂旗大苏吉乡明水墓地出土的丝织品》,《内蒙古文物考古》1992年第1、2期。
    135.夏荷秀、赵丰:《镶黄旗哈沙图古墓出土的丝织品》,《内蒙古文物考古》1992年第1、2期。
    136.项春松:《内蒙古赤峰地区辽代中小城镇的发现与研究》,《北方文物》1994年第1期。
    137.谢咏梅:《札刺亦儿部驻地变迁及留驻食邑和分戍中原》,《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138.徐悦:《元代亦集乃路的屯田开发》,《宁夏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139.杨志玖:《元代的阿儿浑人》,《南开史学》1983年第1期。
    140.叶新民:《弘吉剌部的封建领地制度》,《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专 刊·纪念校庆二十五周年学术论文集》,1982年10月。
    141.叶新民:《元代的钦察、康里、阿速、唐兀卫军》,《内蒙古社会科学》,1983年第6期。
    142.叶新民:《斡赤斤家族与蒙元朝廷的关系》,《内蒙古大学学报》1988年第2期。
    143.尹自先:《元代察罕脑儿行宫及明安驿故址辨》,《河北师范学院学报》1984年第4期。
    144.俞伟超:《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发展阶段性--为中国考古学会第五次年会而作》,《文物》1985年第2期。
    145.于希贤:《<周易>象素与元大都规划布局》,《故宫博物院院刊》1999年第2期。
    146.张春长:《元中都与和林、上都、大都的比较研究》,《文物春秋》2005年第5期。
    147.张岱玉:《元代亦乞列思部封建领地制度探讨》,《内蒙古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148.张景明、赵爱军:《内蒙古地区蒙元时期金银器》,《内蒙古文物考古》1999年第2期。
    149.张文平:《航空摄影考古在内蒙古地区的初步发展》,《内蒙古文物考古》2002年第2期。
    150.张驭寰:《元集宁路古城与建筑遗物》,《考古》1962年第11期。
    151.郑绍宗:《考古学上所见之元中都--旺兀察都行宫》,《文物春秋》1998年第3期。
    152.周继中:《元代北方地区的屯田》,《北方文物》1988年第3期。
    153.《巴林右旗志》编纂委员会:《巴林右旗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年。
    154.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吉林分册》,中国地图出版社,1993年。
    155.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内蒙古自治区分册》(上、下册),西安地图出版社,2003年。
    156.和林格尔县文物管理所编:《和林格尔县文物志》,和林格尔县印刷厂印刷,1988年。
    157.《克什克腾旗文物志》编委会编:《克什克腾旗文物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3年。
    158.凉城县文物保护管理所编:《凉城县文物志》,凉城县印刷厂印刷,1992年。
    159.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主办:《蒙古学研究年鉴》(2006),2007年。
    160.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内蒙古自治区测绘事业局:《内蒙古自治区地图集》,西安煤航地图制印公司印刷,2007年。
    161.石俊贵主编:《托克托文物志》(上、下册),中华书局,2006年。
    162.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七册《元·明时期》,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
    163.《武川县文物志》编撰委员会编:《武川县文物志》,2005年。
    164.张家璠:《呼伦贝尔志略》,上海太平洋印刷公司,民国11年。
    165.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考古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
    166.中国考古学会编:《中国考古学年鉴》(1988),文物出版社,1989年。
    167.[俄]阿·马·波兹德涅耶夫:《蒙古及蒙古人》(第二卷),张梦玲等汉译本,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
    168.宝贵贞、宋长宏:《蒙古民族基督宗教史》,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
    169.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编:《北京大学百年国学文粹·考古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170.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编:《文化的馈赠--汉学研究国际会议论文集·考古学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171.[俄]彼·库·柯兹洛夫:《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王希隆等汉译本,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
    172.曹琦、彭耀编著:《世界三大宗教在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173.柴德赓:《史籍举要》,北京出版社,2002年。
    174.陈得芝主编:《中国通史·中古时代·元时期》,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175.陈得芝:《蒙元史研究丛稿》,人民出版社,2005年。
    176.陈高华、史卫民:《元上都》,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年。
    177.陈高华、史卫民:《中国经济通史·元代经济卷》,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年。
    178.陈高华:《元史研究新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
    179.陈垣:《陈垣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180.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181.程存洁:《唐代城市史研究初篇》,中华书局,2002年。
    182.[德]傅海波、[英]崔瑞德编:《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907-1368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183.达力扎布主编:《中国边疆民族研究》(第二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
    184.党宝海:《蒙元驿站交通研究》,昆仑出版社,2006年。
    185.德山:《元代交通史》,远方出版社,1995年。
    186.邓辉等:《从自然景观到文化景观--燕山以北农牧交错地带人地关系演变的历史地理学透视》,商务印书馆,2005年。
    187.杜正胜:《古代社会与国家》,允晨文化出版公司(台北),1992年。
    188.盖山林:《阴山汪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1年。
    189.耿世民:《古代突厥文碑铭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
    190.郭殿勇:《人·历史·环境--蒙元时期的内蒙古》,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年。
    191.国家文物局主编:《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文物出版社,2001年。
    192.国家文物局主编:《2006中国重要考古发现》,文物出版社,2007年。
    193.《汉代考古与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编委会编:《汉代考古与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齐鲁书社,2006年。
    194.韩建业:《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文物出版社,2003年。
    195.韩儒林主编:《元朝史》(上、下册),人民出版社,2008年。
    196.郝时远、罗贤佑:《蒙古史暨民族史论集--纪念翁独健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197.黄文弼遗著、黄烈整理:《黄文弼蒙新考察日记(1927-1930)》,文物出版社,1990年。
    198.贺业钜:《考工记营国制度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年。
    199.侯仁之、邓辉主编:《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历史时期环境变迁研究文集》,商务印书馆,2006年。
    200.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编:《边疆考古研究》(第6辑),科学出版社,2007年。
    201.《考古》编辑部编:《考古学集刊》(第6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202.[法]雷纳·格鲁塞:《蒙古帝国史》,商务印书馆,1996年。
    203.李治安:《元代分封制度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
    204.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
    205.李治安:《元代政治制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3年。
    206.李治安:《元代分封制度研究》(增订本),中华书局,2007年。
    207.李志安等:《元代华北地区研究兼--论汉人的华夷观念》,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
    208.李养正:《道教概说》,中华书局,1989年。
    209.李逸友编著:《内蒙古历史名城》,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3年。
    210.李逸友:《北方考古研究(一)》,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
    211.刘晓:《元史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212.刘迎胜主编:《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第十九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213.刘志一编著:《寻觅克什克腾》,国际华文出版社,2002年。
    214.《蒙古族简史》编写组:《蒙古族简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
    215.蒙思明:《元代社会阶级制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
    216.南京大学历史系元史研究室编:《元史论集》,人民出版社,1984年。
    217.内蒙古大学蒙古史研究室编:《蒙古史研究参考资料》(第十四辑),1980年4月。
    218.内蒙古大学历史系蒙古史研究室编印:《蒙古史研究参考资料》(第十九辑),1965年4月。
    219.内蒙古文物工作队编:《内蒙古文物资料选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64年。
    220.内蒙古文物工作队编:《内蒙古文物资料续缉》,呼和浩特市印刷厂印刷,1984年。
    221.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
    222.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二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
    223.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编:《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考古报告集》,远方出版社,2001年。
    224.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三辑),科学出版社,2004年。
    225.[日]内田吟风等著、余大钧译:《北方民族史与蒙古史译文集》,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
    226.牛汝极:《十字莲花--中国元代叙利亚文景教碑铭文献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227.瞿大风:《元朝时期的山西地区--政治·军事·经济篇》,辽宁民族出版社,2005年。
    228.任宜敏:《中国佛教史·元代》,人民出版社,2005年。
    229.《三代文明研究》编辑委员会编:《三代文明研究》(一),科学出版社,1999年。
    230.尚刚:《元代工艺美术史研究》,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
    231.申友良:《辽金元时期东蒙古地区经济发展述略》,《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7年第5期。
    232.史卫民:《元代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1月第1版,2005年6月第二次印刷。
    233.史卫民:《都市中的游牧民--元代城市生活长卷》,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
    234.[英]斯坦因:《斯坦因西域考古记》,向达汉译本,中华书局、上海书店联合出版,1987年。
    235.[瑞典]斯文·赫定:《亚洲腹地探险八年》(1927-1935),徐十周等汉译本,新疆人民出版社,1992年。
    236.宿白:《藏传佛教寺院考古》,文物出版社,1996年。
    237.苏秉琦:《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考古寻根记》,辽宁大学出版 社,1994年。
    238.王雄:《古代蒙古及北方民族史史料概述》,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8年。
    239.吴祥定主编:《黄河流域环境演变与水沙运行规律研究论文集》,地质出版社,1991年。
    240.萧启庆:《内北国而外中国:蒙元史研究》(上、下册),中华书局,2007年。
    241.许宏:《先秦城市考古学研究》,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
    242.徐苹芳:《中国历史考古学论丛》,允晨文化出版公司(台北),1995年。
    243.徐世明主编:《昭乌达风情》,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
    244.许倬云、张忠培主编:《新世纪的考古学--文化、区位、生态的多元互动》,紫禁城出版社,2006年。
    245.杨鸿勋:《宫殿考古通论》,紫禁城出版社,2001年。
    246.杨建华:《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北方文化带的形成》,文物出版社,2004年。
    247.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248.杨志玖:《元代回族史稿》,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
    249.叶新民:《元上都研究》,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8年。
    250.叶新民、齐木德道尔吉编著:《元上都研究文集》,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年。
    251.亦邻真:《亦邻真蒙古学文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年。
    252.余太山主编:《欧亚学刊》(第四辑),中华书局,2004年。
    253.张久和:《原蒙古人的历史--室韦-达怛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254.张金铣:《元代地方行政制度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年。
    255.张忠培、许倬云主编:《中国考古学跨世纪的回顾与前瞻(1999年西陵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科学出版社,2000年。
    256.赵琦:《金元之际的儒士与汉文化》,人民出版社,2004年。
    257.中国蒙古史学会编:《蒙古史研究》(第三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89年。
    258.中国蒙古史学会编:《蒙古史研究》(第五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7年。
    259.中国蒙古史学会编:《蒙古史研究》(第六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0年。
    260.中国蒙古史学会编:《蒙古史研究》(第七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3年。
    261.中国蒙古史学会编:《蒙古学研究》(第八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年。
    262.中国蒙古史学会编:《蒙古史研究》(第九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年。
    263.中国元史研究会编:《元史论丛》(第一辑),中华书局,1982年。
    264.中国元史研究会编:《元史论丛》(第二辑),中华书局,1983年。
    265.中国元史研究会编:《元史论丛》(第八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
    266.周良霄、顾菊英:《元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267.周清澍主编:《内蒙古历史地理》,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4年。
    268.周清澍:《元蒙史札》,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年。
    269.周松:《明初河套周边边政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年。
    270.周伟洲:《边疆民族历史与文物考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