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语言论争与作家的现代汉语体验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选取了现代文学的第二个十年,即20世纪20年代下半期到抗战前为研究对象。这一时期是白话文运动已经完全站稳脚跟,而白话文内部本来就存在的语言观念的分歧,因为一种新的语言观念的破土而“内爆”分流的时期;是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四种主要文体在语言上渐趋成熟,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纷纷创作出了他们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的时期。
     上编重点考察这一时期公共空间的知识分子围绕“大众语”问题的语言论争以及各种语言观念的交锋;下编根据作家是否有语言的自觉,以及考虑到文体的平衡,选取四位具有代表性的作家——鲁迅、周作人、闻一多、沈从文,考察他们个体写作的语言体验、语言观念和语言想象。需要说明的是,对鲁迅的选择是忽略了文体因素的,因为鲁迅与现代汉语的关系是逸出了文体界线的,本文是在考察作家写作的多种语言可能性的出发点上选择了鲁迅。其他三位作家周作人、闻一多和沈从文分别算是散文、诗歌和小说写作的代表。具体来讲,对鲁迅的研究着重于他的语言体验,对周作人和闻一多的研究着重于他们的语言观念,对沈从文的研究则着重于他的语言想象。当然,在具体的论述中,不可能这么泾渭分明,语言体验、语言观念和语言想象交叉论述的情况时有发生。全文的重心在下编,上编是它的语言运动背景和语言理论基础。目的就在于,试图通过对这一时段大的语言运动潮流的总体把握的基础上,重点透视作家个体“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各自独特的心路历程。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野草》是鲁迅写给自己的,是自己与自己的交谈,是鲁迅在沉静中由外部社会现实走向内部心灵现实的语言历险。一路上与他为伴的只有语言,也只能是语言。他与自己交谈,同时与语言交谈;他通过与语言的交谈确认自己的存在,通过与自己交谈走向语言。对于周作人的讨论,以《看云集》作为中心,是因为这个集子在周作人整个语言观念的流变中处在一个枢纽的位置,从它入手可以带出周作人前前后后的语言思考和语言观念的脉络。《死水》是闻一多的代表作,也是他“格律诗”创作理念的实践之作,围绕《死水》的语言讨论也比较多,通过它可以进一步延伸到对现代汉语从草创期到逐渐成熟的考察。沈从文是一个多产作家,而《边城》是他在文体上最成熟、语言想象也最空灵的作品,主要表现为“及物”与“离物”的融合;得意不忘言;直而幽、白而雅、诗而真。
     通过对这一时段公共空间的语言论争和作家个体现代汉语体验的考察,呈现一个时期大体的语言面貌,并勾勒出它与上下时期之间的内在联系,从一个剖面展示现代汉语发展的年轮,以及作家与现代汉语之间的互动关系,为现当代文学史叙述提供一个语言切入的视角和维度,将文学与语言的关系上升到一体两面的高度来理解和认识,打破传统语言工具论的拘囿而“在汉语中理解汉语”。
The present dissertation chooses the second ten years of th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at is, from the later period of 1920s to the eve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During this period the Vernacular Movement (1917-1919) has gained a firm foothold and there existed divergence of views on language within the Vernacular Movement as a new idea about language appeared suddenly and produced the split-flow implosively, the language in four major literary forms of novels, poems, prose and dramas gradually developed and the preeminent contemporary writers in the history of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created in succession their most representative works.
     VolumeⅠmainly examines the points at issue of the intellectuals in the public sphere which centered on the "public language" and confrontation of ideas of diversified views on language; Choosing four representative authors—Lu Xun, Zhou Zuoren, Wen Yiduo and Sen Congwen, VolumeⅡexamines linguistic experience, linguistic ideas and linguistic imagination in their individual writing according to whether they have linguistic awareness and on the basis of considering the genre balance. What needs to be stated is that the genre factor is neglected when choosing Lu Xun because the genre delimitation are broken through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u Xun and modern language, so the present dissertation chooses Lu Xun from the starting point of varied linguistic possibilities of the authors'writing. The other three authors—Zhou Zuoren, Wen Yiduo and Shen Congwen are the writing representatives of proses, poems and novels. Specifically speaking, linguistic imagination is focused on the research into Lu Xun. Of course, it is impossible to draw a clear demarcation between linguistic experience, linguistic ideas and linguistic imagination and sometimes overlapping description occurs. The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VolumeⅡand VolumeⅠis the linguistic movement background and the theoretical base of linguistic theories. The objective is to examine the individual writer's unique mental history on "the way to language" based on the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linguistic movement current during this period.
     It can be said to some extent that Lu Xun wrote Wild Grass for himself which it is a conversation made by himself and which is the linguistic adventure experienced from by Lu Xun in silence from the external social reality to the internal mental reality. On the way there is nothing but language to be company. He talked with himself and at the same time with language; he identified his being by means of talking with language and he directed to language by means of talking to himself. About Zhou Zuoren, we focus on Collections of Watching Clouds because it situated in a key position in the change of his linguistic ideas, from which we can obtain the context of his reflections on language and ideas about language. Dead Water, the representative work by Wen Yiduo, was the practical writing created with the "metrical poetry" idea. There are discussions about language, through which an investigation can be extended to modern Chinese from the starting period to the gradual muture period. Shen Congwen is a prolific writer and Border Town was the work in which the genre is most mature and linguistic imagination is most natural, mainly indicating in the integration of "reaching the objects" with "leaving the objects"; obtaining the meaning without abandoning language; straight and humorous, blank and elegant, poetic and authentic.
     Through an exploration of diversified views on language in the public sphere during this period and of experience of writers'individual contemporary Chinese language, a rough linguistic picture is presented in that times and it draws the outline of its internal connections with the former and the later periods, demonstrating the growth ring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 language from one profile,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writers and modern Chinese, which provides a linguistic perspective and dimension for the narration of modern literature history, promo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ture language to a deep understanding and realizing level with double sides, breaking through the limitation of language as a tool and arriving at the goal of "understanding Chinese in Chinese".
引文
1[英]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12月1版,第27页。
    2温儒敏等著《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1版,第77页。
    3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原载《文学评论》1985年5期,此据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第一卷),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10月1版,第1页。
    4同注3,第2页。
    5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胡适文集》(第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63页。
    6同注2,第9页。
    7同注2,第5页。
    8钱钟书:《中国诗与中国画》,见《七缀集》,三联书店2002年6月1版,第3-5页。
    9郜元宝:《作家缺席的文学史》,见《小批判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1版,第232页。
    10同注9,第237页。
    11同注9,第234页。
    12同注9,第235页。
    13郜元宝:《“次殖民地”·“语言游戏国”》,见《小批判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1版,第283页。
    14鲁迅:《<小说二集)导言》,见刘运峰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5月1版,第91页。
    15郜元宝:《为什么粗糙》,《在失败中自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1版,第199页。
    16同注15,第199-200页。
    17高天如:《中国现代语言计划的理论和实践·引言》,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10月1版,第5页。
    18韩立群:《中国语文革命——现代语文观及其实践·引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1月1版。
    19黄曼君:《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序二》,高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6月1版。
    20夏晓虹:《文学语言与文章体式——从晚清到“五四”·序》,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1版。
    21童庆炳:《白话文体与现代性——以胡适的白话文理论为个案·序1》,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4月1版。
    22杨义:转引自解志熙《语言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序》,中华书局2007年8月1版。
    23张中良:转引自解志熙《语言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序》,中华书局2007年8月1版。
    24王一川:《汉语形象中的现代文人自我——汪曾祺后期小说语言研究·序》,中华书局2009年8月1版。
    25李陀:《汪曾祺与现代汉语写作——兼谈毛文体》,《花城》1998年第5期。
    1李陀:《汪曾祺与现代汉语写作——兼论毛文体》,《花城》1998年第5期。
    2同注1。
    3瞿秋白:《鬼门关外的战争》,《瞿秋白文集》(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12月1版,第620页。
    4同注3,第629页。
    5同注3,第633-634页。
    6同注3,第630页。
    7同注3,第645-650页。
    8朱自清、叶圣陶:《理想的白话文——以“上口不上口”做标准》,最初发表于1947年10月2日《华北日报·国语周刊》新第18期,此据朱乔森编《朱自清全集》(第八卷),江苏 教育出版社1988年8月1版,第359、360页。
    9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4月1版,第72页。
    10王国维:《论新学语之输入》,傅杰编校《王国维论学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6月1版,第387页。
    11参见刘进才著《语言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华书局2007年8月1版。
    12胡适,见唐德刚译注的《胡适口述自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66页。
    13胡适:《论小说及白话韵文——答钱玄同》,《新青年》1918年第4卷第1号,此据胡适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公司1935年10月初版,第86页。
    14郑敏:《世纪末的回顾:汉语语言变革与中国新诗创作》,《文学评论》1993年3期,此据郑敏著《结构——解构视角:语言、文化、评论》,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11月1版,第100页、第116-117页。
    15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见姜义华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9月1版,第41、44页。
    16胡适:《国语与国语文法》,胡适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公司1935年10月初版,第228页。
    17刘进才:《语言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华书局2007年8月1版,第161页。
    18李何林:《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4月1版,第354页。
    19成仿吾:《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原载1982年2月《创造月刊》1卷9号,此据《成仿吾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1985年1月1版,第246页。
    20黄实:《关于白话文与文言文的论争的意见》,见倪海曙编《中国语文的新生》,上海书店据时代出版社1949年版影印版,第97页。
    21同注20。
    22高天如:《中国现代语言计划的理论和实践》,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10月1版,第126、129页。
    23陈望道:《这一次的文言和白话的论战》,最初发表于1934年7月《中学生》第四十七期署名南山,此据《陈望道文集》(第三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12月1版,第78页。
    24参见高天如:《中国现代语言计划的理论和实践》,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10月1版,第132-133页。
    25同注24,第136页。
    26茅盾:《从牯岭到东京》,引自王运熙主编《中国文论选·现代卷(上)》,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11月1版,第636页。
    27同注25。
    28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1版,第97-98页
    29鲁迅:《答曹聚仁先生信》,《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76页。
    30惠特曼:《俚语在美国》,转引自柯恩编《美国划时代作品评论集》,三联书店,1988年,第232页。
    31鲁迅:《二心集·关于翻译的通信》,《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1版,第384页。
    32同注31。
    33同注31。
    34同注31。
    35周作人:《国语改造的意见》,《周作人自编文集》之《艺术与生活》,周作人著,止庵校订,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l版,第55-56页。
    36同注24,第138页。
    37同注1。
    38同注24,第140页。
    39同注36。
    40傅斯年:《怎样做白话》,1919年2月1日《新潮》第1卷第2号,此据胡适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公司1935年10月初版,第224页。
    41周作人:《译诗的困难》,《周作人自编文集》之《谈虎集》,周作人著,止庵校订,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1版,第18-19页。
    42鲁迅:《花边文学·玩笑只当它玩笑(上)》,《鲁迅全集》第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1版,第520页。
    43郑振铎:《语体文欧化之我见》,《文学旬刊》第7期,1921年7月10日。
    44同注10,第386页。
    45周作人:《欧化与国粹》,《周作人自编文集》之《自己的园地》,周作人著,止庵校订,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1版,第13页。
    46同注31,第382页。
    47同注31,第383页。
    48转引自瑙曼《接受理论》,见范大灿编《作品、文学史与读者》,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第49页。
    49朱自清:《朱自清选集》第1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年,355页。
    50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528页。
    51本杰明·史华慈:《<五四运动的反省)导言》,载《五四:文化的阐释与评价——西方学者论五四》,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9页。
    52家为:《“关于批判与认识”》,宣浩平编《大众语文论战》,启智书局,1935年,第136页。
    53家为:《关于大众语建设中的白话文》,同注52,第165页。
    54高荒:《白话文和大众语的界限》,同注52,第189页。
    55鲁迅:《玩笑只当它玩笑》(上),《申报·自由谈》1934年7月25日,此据《鲁迅全集》第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1版,第520页。
    56鲁迅:《且介亭杂文·答曹聚仁先生信》,《社会月报》第1卷第3期,1934年8月,此据《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1版,第76-77页。
    57魏建功:《中国纯文学的形态与中国语言文学》,1934年《文学》第2卷第6期。
    58张世禄:《中国语的演化和文言白话的分叉点》,《学生杂志》第17卷第11期。
    59郭绍虞:《新文艺运动应走的新路径》,《文学月报》第5期,1939年4月。
    60同注58。
    61朱自清:《白话与文言》,朱乔森编《朱自清全集》(第八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8月1版,第200页。
    62朱自清:《中国语的特征在那里——序王力<中国现代语法>》,朱乔森编《朱自清全集》(第三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8月1版,第64页。
    1李陀:《汪曾祺与现代汉语写作——兼论毛文体》,《花城》1998年第5期。
    2同注1。
    3刘进才:《语言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华书局2007年8月1版,第174-175页。
    4郜元宝语,见郜文《汉语之命运——百年未完的争辩》,《南方文坛》2009年第2期。
    5王国维:《论近年之学术界》,傅杰编校《王国维论学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6月1版,第214页。
    6赵一凡:《福柯的话语理论》,《读书》1994年第5期。
    7同注6。
    8福柯:《知识考古学》,三联书店1998年6月1版,第176页。
    9同注8,第30页。
    10钱钟书:《管锥编》(第三册),中华书局1986年6月2版,第972页。
    11同注8,第256页。
    12同注8,第68页。
    13转引自赵一凡著《欧美新学赏析》,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第109页。
    14马克思:《资本论》,转引自季广茂译斯拉沃热·齐泽克著《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2月1版,第39页。
    15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1版,第170页。
    16伊格尔顿:《意识形态》,转引自赵一凡《福柯的话语理论》,《读书》1994年第5期。
    17同注15,第203页。
    18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96页。
    19同注18,第175页。
    20同注18,第5页。
    21伯林语,见麦基编《思想家》,周穗明、翁寒松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1页。
    22西尔勒语,同注21,第267页。
    23同注18,第296页。
    24哈贝马斯语,见章国锋:《西方人文科学的新范式——哈贝马斯论‘语言学转向’》,引自《作为未来的过去——与著名哲学家哈贝马斯对话》,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28页。
    25同注24,第226页。
    26同注13。
    27该节是在郜元宝先生《现代汉语:工具论与本体论的交战——关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语言观念的思考》一文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思考,该文见《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2期。笔者大致同意郜元宝先生“工具论”和“本体论”的区分,也完全同意其关于“工具论”的阐释,但对“本体论”笔者有稍微不同的看法并作了进一步的细化和再分——将之分为“工具化的本体论”和“本体论”。
    28郜元宝:《现代汉语:工具论与本体论的交战——关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语言观念的思考》,《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2期
    29康有为:《大同书》,华夏出版社2002年10月1版,第102页。
    30谭嗣同:《仁学》罗炳良编,华夏出版社2002年10月1版,第131页。
    31梁启超:《沈氏音书序》,《时务报》1896年11月。
    32吴稚晖:《书<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后》,《新世纪》1908年7月25日第57号署名燃料。
    33黄遵宪:《日本国志》(下卷),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吴振清、徐勇、王家祥点校,第811页。
    34胡适:《白话文学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10月1版,第4-5页。
    35聂绀驽:《国语罗马字呢?中国新文字呢?》,《聂绀驽全集》(第八卷),武汉出版社,第147页。
    36黎锦熙:《全国国语运动大会宣言》,见李中昊编《文字历史观与革命论》,北平文化学社1931年版。
    37同注注35。
    38同注注28。
    39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850-851页。
    40周扬:《论赵树理的创作》,《周扬文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96页。
    41同注28。
    42章太炎:《论汉字统一会》,原载《民报》1907年10月25日第十七号,题为《汉字统会之荒陋》,此处录自《章太炎全集》卷四,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20页。
    43章太炎:《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辞》,原载《民报》1906年7月25日第六号,此据秦春燕编《历史的重要·现代学者演说现场·章太炎卷》,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1月1版,第10页。
    44同注43。
    45同注28。
    46王力:《中国文法学初探》,《清华学报》1936年1月11卷1期。
    47同注46。
    48同注28。
    49朱光潜:《诗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9月1版,第96-101页。
    50同注28。
    51巴赫金:《生活话语与艺术话语》,《巴赫金全集》第2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92页。
    52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9月(修订译本)。
    53该节是在郜元宝先生《音本位与字本位》一文的基础上的再思考,郜文见《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2期,后收入《在失败中自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1版。郜先生所说的“音本位”和“字本位”中的“音”和“字”分别指“声音”和“文字”,通俗点说就是指“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笔者在大致认同这一区分的基础上,对“音本位”和“字本位”的使用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即专指书面文学传统中强调声音和忽略声音的两种语言现象。
    54这里的“语言”仅指“口语”,将文字排除而把语言完全收缩到口语上,是现代中国在语 言上对西方的又一生硬的效仿。
    55聂绀驽:《一九三五年的中国语文运动》,《语言·文字·思想》大风书店1937年版,第98页。
    56聂绀驽:《大众语跟土话》,《语言·文字·思想》大风书店1937年版,第21页。
    57黄遵宪:《杂感》,舒芜、陈迩冬等编《近代文论选》(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9月1版,第172页。
    58钱钟书:《中国诗与中国画》,《七缀集》三联书店2002年6月1版,第1-2页。
    59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胡适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10月15日初版,第128页。
    60钱钟书:《林纾的翻译》,《七缀集》三联书店2002年6月1版,第92-93页。
    61钱玄同:《答陶履恭论Esperanto)),《钱玄同文集》(第一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4月1版,第95-100页。
    62卢梭:《语言起源论》,转引自汪家堂译德里达著《论文字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12月1版,第3页题记。
    63同注62。
    64黑格尔:《哲学全书》,此据郜元宝《在失败中自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1版,第230页。
    65钱钟书:《管锥编》(第一册),中华书局1986年6月第2版,第1-2页。
    66德里达:《书写与差异·访谈代序》(上删),三联书店2001年9月1版,第11页。
    67鲁迅:《汉文学史纲要·自文字至文章》,《鲁迅全集》(第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1版,第344页。
    68沈从文:《烛虚》,《沈从文文集》(第11卷),三联书店1984年7月1版,第275-278页。
    69荣格:《分析心理学与诗的艺术》,胡经之、张首映主编《西方二十世纪文论选》(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6月1版,第324页。
    70荣格:《心理学与文学》,朱立元、李钧主编《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选》(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6月l版,第343-344页。
    71同注70,第351-352页。
    72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艾略特文学论文集》李赋宁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9月1版,第11页。
    73拉康:《精神分析学中的言语和语言的作用和领域》,见褚孝泉译《拉康选集》,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1月l版,第275页。
    74倪海曙:《结束符号,建立文字!》,见1946年11月11日《时代日报》副刊《语文》。
    75赵元任:《反对罗马字十大疑问》,《国语月刊》1923年第1卷第7期“汉字改革号”。
    76朱自清:《白话与文言》,朱乔森编《朱自清全集》(第四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8月l版,第200-201页。
    1鲁迅:《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l版,第456页。
    2同注1。
    3鲁迅:《书信·341009致萧军》,《鲁迅全集》第1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1版,第456页。
    4[日]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鲁迅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7月1版,第22页。
    5孙玉石:《(野草)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1版,第189页。
    6杜子劲:《鲁迅先生的<野草)》,见茅盾、许景宋等《鲁迅研究》(上集),嘉陵江出版社1946年7月版。
    7此观点来自郜元宝先生《为什么粗糙》(《文艺争鸣》2004年第二期)一文,文中提出:“重新理解汉语言文字的现代化转变对于包括文学在内的中国文化现代化转变的根本制约,将语言文字问题从流行的文学史叙述模式中解放出来,恢复其本来面目,并以语言文字问题为原点反过来考察一向作为文学基本问题的观念、题材、体裁和思想感情等等,从而对流行的文学史叙述模式真正有所触动。”这一将语言问题上升为考察现代文学史的原点的说法,是很有洞见的。张新颖先生在一篇文章中表达了与此较为接近的观点,他认为“把现代过程中的‘挣扎’、‘肉搏’、‘突击’等各种经验,深化到语言‘挣扎’、‘肉搏’、‘突击’的复杂过程中来探索、历险、痛苦、欢乐,正是深入到现代文学的核心展开的工作,也是深入到现代中国主体的建构过程中展开的工作。”(《上海文学》2002年第8期)两位学者对语言的“原点”和“核心”地位的强调,对笔者启发很大。至于是否真的就是“原点”或“核心”,恐怕也难以形成定论,但作为一个出发点,庶几还是可行的。既然文学史的叙述要从语言入手,那么对现代作家文学创作的研究也不能不从语言入手。
    8郜元宝:《汉语之命运——百年未完的争辩》,《南方文坛》2009年第2期。
    9张新颖:《现代困境中的语言经验》,《上海文学》2002年第8期。
    10木山英雄:《“文学复古”与“文学革命”》,见《木山英雄中国现代文学思想论集》赵京华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1版,第231页。
    11鲁迅:《译文序跋集·新序》,《鲁迅全集》第10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1版,第162页。
    12章衣萍:《古庙杂谈(五)》,载《京报副刊》1925年3月31日第105号。
    13叶圣陶、夏丐尊:《文心》,开明书店1934年8月版,第7页。
    14鲁迅:《二心集·<野草>英文译本序》,《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1版,第356页。
    15欧阳凡海:《鲁迅的书》,文献出版社1942年3月版,第265页。
    16朱光潜:《诗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9月1版,第101页。
    17郑敏:《世纪末的回顾:汉语语言变革与中国新诗创作》,《文学评论》1993年3期。
    18鲁迅:《坟·<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1版,第46页。
    19同注18,第56页。
    20[瑞士]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11月1版,第158页。句中所说的“声音”按索绪尔的观点就是指“语言”。因为在索绪尔看来,“语言学的对象不是书写的词和口说的词的结合,而是由后者单独构成的。”文字唯一存在的理由是在于表现声音,也就是说声音独自成为语言,而文字不过是语言的一种形式。
    21同注20,第157页。
    22李长之:《鲁迅批判·鲁迅之杂感文》,见《李长之文集》(第2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1版,第71页。
    23鲁迅:《二心集·关于翻译的通信》,《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1版,第383页。
    24朱自清:《中国语的特征以那里——序王力<中国现代语法)》,朱乔森编《朱自清全集》(第3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8月l版,第61页。
    25[美]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郑大华任菁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1版,第132-136页。
    26参见[意]马西尼所著《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十九世纪汉语外来词研究》一书,黄河清译,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1月版。
    27鲁迅:《花边文学·未来的光荣》,《鲁迅全集》第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1版,第424页。
    28纪德:《描写自己》,《鲁迅译文集·译丛补》第848-849页,转引自郜元宝《鲁迅六讲》(增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1版,第132页。
    29陈承泽:《国文法草创·绪言》,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年版。
    30王力:《中国文法学初探》,《清华学报》1936年1月11卷1期,此处引文据《王力文集》第3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年3月1版,第93页。
    31陈寅恪:《与刘文典教授论国文试题书》,《学衡》1933年7月79期,此处据《金明馆丛稿二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7月1版,第252页。
    32郭绍虞:《中国语言所受到文字的牵制》,原载1946年4月22日《新闻报》,此据《照隅室语言文字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7月2版,第112-113页。
    33郭绍虞:《中国语词之弹性作用》,原载1938年《燕京学报》第24期,此据《照隅室语 言文字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7月2版,第103-104页。
    34同上,第105页。
    35郭绍虞:《赋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位置》,原载1927年《小说月报》17卷号外《中国文学研究》,此据《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上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7月2版,第80页。
    36同注35,第86页。
    37同注35,第87页。
    38鲁迅:《汉文学史纲·自文字至文章》,《鲁迅全集》第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1版,第344页。
    39同注38,第345-346页。
    40章太炎:《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辞》,1906年7月《民报》6号。
    41鲁迅:《三闲集·无声的中国》,《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1版,第11页。
    42张新颖:《现代困境中的语言经验》,《上海文学》2002年第8期。
    43郜元宝:《音本位与字本位——在汉语中理解汉语》,《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2期,此据《在失败中自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1版,第252页。
    44同注43,第241页。
    45同注41,第11页。
    46巴赫金:《陀斯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51页。
    47同注41,第12页。
    48巴赫金:《陀斯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见《诗学与访谈》,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6月1版,第274页。
    49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修订译本),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9月版,第27页。
    50同注49,第254页。
    1止庵:《关于<看云集>》,见《周作人自编文集》之《看云集》,周作人著,止庵校订,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1版。
    2周作人1964年1月28日日记,此据止庵《关于<看云集)》。
    3章太炎:《规新世纪》,《民报》第24号。
    4周作人:《草木虫鱼小引》,《周作人自编文集》之《看云集》,周作人著,止庵校订,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1版,第13-14页。
    5周作人:《志摩纪念》,《周作人自编文集》之《看云集》,周作人著,止庵校订,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1版,第67页。
    6周作人:《思想革命》,《周作人自编文集》之《谈虎集》,周作人著,止庵校订,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1版,第8-9页。
    7[德]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姚小平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11月l版,第52页。
    8周作人后来也就是1925年写《国语文学谈》时,对古文与白话文之间的关系作了新的阐释:“我相信古文与白话文都是汉文的一种文章语,他们的差异大部分是文体体的,文字与文法只是小部分。”可以说对当初的观点作了一定的修正,也更接近语言流变的实际。
    9[瑞士]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11月1版,第107页。
    10见麦可·兰编《结构主义导论》,转引自郑敏《世纪末的回顾:汉语语言变革与中国新诗创作》一文,《文学评论》1993年3期。
    11胡适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公司1935年10月初版,第27页。
    12周作人:《点滴序》,《周作人自编文集》之《苦雨斋序跋文》,周作人著,止庵校订,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1版,第14页。
    13同上,第15页。
    14周作人:《译诗的困难》,《周作人自编文集》之《谈虎集》,周作人著,止庵校订,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l版,第18-19页。
    15傅斯年:《怎样做白话文》,《新潮》第1卷第2号,1919年2月1日,此据胡适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公司1935年10月初版,第224页。
    16周作人:《圣书与中国文学》,《周作人自编文集》之《艺术与生活》,周作人著,止庵校订,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1版,第42页。
    17周作人:《美文》,《周作人自编文集》之《谈虎集》,周作人著,止庵校订,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1版,第29-30页。
    18钱玄同:《通信·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新青年》第4卷第4号,1918年4月15日,此据胡适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公司1935年10月初版,第141-144页。
    19周作人:《国语改造的意见》,《周作人自编文集》之《艺术与生活》,周作人著,止庵校订,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1版,第53页。
    20周作人:《国粹与欧化》,《周作人自编文集》之《自己的园地》,周作人著,止庵校订,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1版,第13页。
    21周作人:《国语文学谈》,《周作人自编文集》之《艺术与生活》,周作人著,止庵校订,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1版,第63-64页。
    22周作人:《(旧梦)序》,《周作人自编文集》之《自己的园地》,周作人著,止庵校订,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1版,第117页。
    23周作人:《(扬鞭集)序》,《周作人自编文集》之《谈龙集》,周作人著,止庵校订,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1版,第40页。
    24周作人:《(燕知草)跋》,《周作人自编文集》之《永日集》,周作人著,止庵校订,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1版,第79页。
    25郜元宝:《1942年的汉语》,《学术月刊》2006年11期。
    26冯至:《致杨晦》,《冯至全集》第十二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37页。
    27木山英雄:《周作人与语文问题》,见《木山英雄中国现代文学思想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一版,第135页。
    28“工具论”和“本体论”的说法借用的是郜元宝《现代汉语:工具论与本体论的交战——关于中国知识分子语言观念的思考》一文的概括和观点,郜文见《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2期。
    29周作人:《汉文学的传统》,《周作人自编文集》之《药堂杂文》,周作人著,止庵校订,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1版,第10-11页。
    30周作人:《汉文学的前途》,《周作人自编文集》之《药堂杂文》,周作人著,止庵校订,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l版,第27页。
    31周作人:《汉文学的前途》,《周作人自编文集》之《药堂杂文》,周作人著,止庵校订,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1版,第32-33页。
    32郜元宝将古今中外的语言论争概括为“音本位”与“字本位”之争(见郜文《音本位与字本位——在汉语中理解汉语》,《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2期。),诚然是清晰而透彻的判断,但笔者认为,音本位与字本位的区分既便是在古文之中也不是很清晰的,二者之间相融合的情况倒是很常见的,至于现代汉语中,音与字的融合更是语言的常态了,因此笔者认为抛开语言论争,就具体的文学写作来说,“词本位”更符合现代文学的实际。
    33胡适:《白话文学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10月1版,第9页。
    34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1版,第91页。
    1朱自清:《(诗集)导言》,《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刘运峰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
    5月1版,第151页。
    2同注1,第149页。
    3同注2。
    4同注1,第151页。
    5臧克家:《闻一多的诗》,许毓峰徐文斗等编《闻一多研究资料》,北岳文艺出版社1986年7月1版,第545页。
    6朱湘:《闻君一多的诗》,许毓峰徐文斗等编《闻一多研究资料》,北岳文艺出版社1986年7月1版,第527页。
    7同注6,第530页。
    8同注6,第539页。
    9朱光潜:《给一位写新诗的青年朋友》,原刊1941年4月18日桂林《大公报·文艺》第14期,此据《朱光潜批评文集》商金林编,珠海出版社1998年10月1版,第85-86页。
    10同注9。
    11同注9,第86页。
    12夏济安:《白话文与新诗》,原载1957年3月台北《文学杂志》第2卷第1期,此据《夏济安选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2月1版,第76页。
    13同注12,第73-74页。
    14卞之琳:《完成与开端:纪念诗人闻一多八十生辰》,许毓峰徐文斗等编《闻一多研究资料》,北岳文艺出版社1986年7月1版,第371-372页。
    15胡适:《谈新诗》,胡适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印行1935年10月15日初版,第295-299页。
    16同注15,第295页。
    17同注15,第303页。
    18胡适:《尝试集》四版自序,此据朱自清《(诗集>导言·诗话》,《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刘运峰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5月1版,第160页。
    19同注15,第300页。
    20同注15,第295页。
    21废名:《新诗应该是自由诗》,此文最早载1943年9月《文学集刊》第一辑,后由北京新民印书馆于1944年11月收入《谈新诗》出版,此据王风编《废名集》第四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1版,第1625页。
    22同注21,第1626页。
    23同注21,第1629页。
    24同注23。
    25同注21,第1631页。
    26同注21,第1632页。
    27废名:《已往的诗文学与新诗》,此文最早载1944年1月《文学集刊》第二辑,后由北京新民印书馆于1944年11月收入《谈新诗》出版,此据王风编《废名集》第四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1版,第1640页。
    28同注27,第1645页。
    29同注28。
    30同注28。
    31同注9,第87-88页。
    32同注23。
    33同注1,第150页。
    34闻一多:《致臧克家》,《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1版,第381页。
    35同注34,第380页。
    36闻一多:《庄子编·庄子》,《闻一多全集》第9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1版,第10页。
    37闻一多:《文艺评论·(女神>之时代精神》,《闻一多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1版,第115页
    38闻一多:《唐诗编上·宫体诗的自赎》,《闻一多全集》第6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1版,第27页
    39闻一多:《文艺评论·<女神)之地方色彩》,《闻一多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l版,第121页
    40同34。
    41沈从文:《闻一多的<死水)》,此文刊于《新月》月刊1930年4月10日第3卷第2期,此据许毓峰徐文斗等编《闻一多研究资料》,北岳文艺出版社1986年7月1版,第697页。
    42同注41,第702页。
    43同注38,第18-21页。
    44闻一多:《文艺评论·(冬夜)评论》,《闻一多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1版,第92页。
    45同注44,第76页。
    46同注44,第77页。
    47闻一多:《文艺评论·诗的格律》,《闻一多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1版,第138页。
    48同注47。
    49同注47,第139页。
    50同36,第11页。
    51朱光潜:《诗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9月1版,第96-99页。
    52同注36,第12页。
    53同注47,第137页。
    54闻一多:《唐诗编上·英译李太白诗》,《闻一多全集》第6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1版,第67-68页
    55同注47,第140-141页。
    56同注55。
    57同注47,第141-142页。
    58同注47,第144页。
    1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商务印书馆1996年12月1版,第12页。
    2沈从文:《散文选译序》,《沈从文文集》第十一卷,三联书店84年7月1版,第84页。
    3“情绪冲撞”的说法,是王晓明在分析沈从文的创作心理时提出的一个很有创见的发现,本文直接借用了这一发现。
    4沈从文:《(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沈从文文集》第十一卷,三联书店84年7月1版,第43页。
    5苏雪林:《沈从文论》,《苏雪林文集》第三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年4月1版,第301到302页。
    6王晓明:《沈从文:“乡下人”的文体与“土绅士”的理想》,《潜流与漩涡——论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家的创作心理障碍》王晓明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10月1版,第108页。
    7同注6,第112页。
    8同注6,第111页。
    9同注5,第304-305页。
    10同注4,第44页。
    11同注6,第116页。
    12沈从文:《(第二个狒狒>引》,《沈从文文集》第十一卷,三联书店84年7月1版,第3页。
    13沈从文:《(秋之沦落)序》,《沈从文文集》第十一卷,三联书店84年7月1版,第10页。
    14沈从文:《(断虹)引言》,《沈从文文集》第十一卷,三联书店84年7月1版,第61页。
    15同注10。
    16同注4,第43页。
    17同注6,第122页。
    18沈从文:《(看虹摘星录>后记》,《沈从文文集》第十一卷,三联书店84年7月1版,第49页。
    19沈从文:《抽象的抒情》,《沈从文别集·抽象的抒情》,岳麓书社1992年12月版,此据刘洪涛编《沈从文研究资料》(上),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1版,第130页。
    20沈从文:《关于西南漆器及其他》,《沈从文全集》第27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第27页。
    21张新颖:《沈从文精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1版,第106页。
    22沈从文:《一个人的自白》,《沈从文全集》第27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1页。
    23沈从文:《<秋之沦落>序》,《沈从文文集》第十一卷,三联书店84年7月1版,第11-12页。
    24沈从文:《从文自传》,《沈从文文集》第九卷,三联书店84年7月1版,第117-118页。
    25朱光潜:《从沈从文先生的人格看他的文艺风格》,《花城》1980年5月第5期,此据刘洪涛编《沈从文研究资料》(上),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1版,第407页。
    26沈从文:《我的写作与水的关系》,《沈从文文集》第十一卷,三联书店84年7月1版,第323页。
    27沈从文:《烛虚》,《沈从文文集》第十一卷,三联书店84年7月1版,第276页。
    28沈从文:《阿丽思中国游记·后序》,《沈从文文集》第一卷,三联书店84年7月1版,第203-204页。
    29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1版,第136-137页。
    30李长之:《语言之直观性与文艺创作》,《李长之文集》第三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1版,第490-491页。
    31这种矛盾的写作心理也体现在冯至的诗歌创作中,对此张新颖有比较精彩的分析,见他的论文《瓶与水,风旗与把不住的事体——冯至<十四行集>第二七首新解》,《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4期。
    32沈从文《烛虚》,《沈从文文集》第十一卷,三联书店84年7月1版,第264-265页。
    33同注30,第491页。
    34同注24,第220页。
    35沈从文:《看虹摘星录·后记》,《沈从文文集》第十一卷,三联书店84年7月1版,第49页。
    36同注20,第25页。
    37沈从文:《(边城)题记》,《沈从文文集》第六卷,三联书店84年7月1版,第71-72页。
    38同注37,第71页。
    39同注32,第268页。
    40同注4,第42页。
    41同注24,第179页。
    42同注27,第277页。
    43沈从文《生命》,《沈从文文集》第十一卷,三联书店84年7月l版,第295页。
    44同32,第278-279页。
    45王晓明:《在语言的挑战面前》,《当代作家评论》1986年第5期。
    46同注45。
    47沈从文:《情绪的体操》,《沈从文文集》第十一卷,三联书店84年7月1版,第327页。
    48见笔者《毕飞宇:一镜、一钟、一影、一胡琴而已》,《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9 年4期。
    49汪曾祺:《中国文学的语言问题》,《汪曾祺文集·文论卷》,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9月1版,第6页。
    50李健吾:《边城》,郭宏安编《李健吾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10月1版,第56页。
    51同注49,第54页。
    52郭沫若1948年3月1日在《大众文艺丛刊》第一辑《文艺的新方向》发表《斥反动文艺》一文,用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分别丑化沈从文、朱光潜、萧乾等人,沈从文被认为是“作文字上的裸体画,甚至写文字上的春宫”,首当其冲受到郭沫若的批判。
    53沈从文《<篱下集)题记》,《沈从文文集》第十一卷,三联书店84年7月l版,第34页。
    54同注37,第72页。
    55同注53。
    56司马长风:《论沈从文的创作》,《中国新文学史》,此据刘洪涛编《沈从文研究资料》(上),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1版,第398页。
    57同6,第128页。
    58张新颖:《从“抽象”的抒情到“呓语狂言”——沈从文的40年代》,《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三联书店2001年12月1版,第226-227页。
    59同注32,第280页。
    60同注29,第146页。
    61同注32,第268页。
    62同注49,第1页。
    63夏济安:《白话文与新诗》,原载1957年3月台北《文学杂志》第2卷第1期,此据《夏济安选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2月1版,第60-61页。
    64申小龙:《中国文化语言学》,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年9月版,第197-198页。
    65李锐:《我们的可能》,《上海文学》1997年1月号,第75-76页。
    66韩少功:《马桥词典·后记》,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5月1版。
    67木山英雄:《文学复古与文学革命》,《文学复古与文学革命——木山英雄中国现代文学思想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1版,第230页。
    68汪曾祺:《关于小说语言(札记)》,《汪曾祺文集·文论卷》,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9月1版,第24页。
    69同注68,第29页。
    70梁宗岱:《诗与真·序》,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12月1版,第5页。
    1郜元宝:《母语的陷落》,《在失败中自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1版,第207页。
    2汪晖:《地方形式、方言土语与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形式”的论争》,《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下卷第二部)三联书店2008年3月2版,第1508-1509页。
    3同注2,第1515-1516页。
    4同注2,第1530页。
    5李陀:《汪曾祺与现代汉语写作——兼谈毛文体》,《花城》1998年第5期。
    6王晓明语,见王晓明主编《在新意识形态的笼罩下——90年代的文化和文学分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版。
    7郜元宝语,见《小批判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1版,52页。
    8郜元宝语,见《音本位与字本位——在汉语中理解汉语》,《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2期。
    1、 张新颖著《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三联书店2001年12月1版。
    2、 张新颖著《沈从文精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1版。
    3、 张新颖著《双重见证》,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11月1版。
    4、 张新颖著《批评从心——中国当代文学论集》,文史哲出版社(台北)2005年11月版。
    5、 郜元宝著《小批判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1版。
    6、 郜元宝著《在失败中自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1版
    7、 郜元宝著《遗珠偶拾——中国现代文学史札记》,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
    8、 郜元宝:《1942年的汉语》,《学术月刊》2006年11期。
    9、 郜元宝:《汉语之命运——百年未完的争辩》,《南方文坛》2009年第2期。
    10、 郜元宝《鲁迅六讲》(增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1版。
    11、 栾梅健著《前工业文明与中国文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2、 王光东著《20世纪中国文学与民间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3、 何言宏著《中国书写——当代知识分子写作与现代性问题》,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14、 刘志荣著《潜在写作:1949-1976》》,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5、 陈恩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6、 洪子诚著《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7、 董健、丁帆、王彬彬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18、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9、 王瑶著《中国新文学史稿》(上、下),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20、 吴福辉著《插图本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版。
    21、 胡适:《胡适文集》(第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2、 钱钟书:《七缀集》,三联书店2002年6月1版。
    23、 钱钟书:《管锥编》(第一、三册),中华书局1986年6月2版。
    24、 [英]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12月1版。
    25、 温儒敏等著《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1版。
    26、 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载《文学评论》1985年5期。
    27、 刘运峰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5月1版。
    28、 高天如:《中国现代语言计划的理论和实践》,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10月1版。
    29、 韩立群:《中国语文革命——现代语文观及其实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1月1版。
    30、 高玉著《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6月1版。
    31、 夏晓虹等著《文学语言与文章体式——从晚清到“五四”·序》,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1版。
    32、 曹而云著《白话文体与现代性——以胡适的白话文理论为个案》,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4月1版。
    33、 刘进才著《语言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华书局2007年8月1版。
    34、 周志强著《汉语形象中的现代文人自我——汪曾祺后期小说语言研究》,中华书局2009年8月1版。
    35、 李陀:《汪曾祺与现代汉语写作——兼论毛文体》,《花城》1998年第5期。
    36、 《瞿秋白文集》(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12月1版。
    37、 朱乔森编《朱自清全集》(第三、四、八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8月1版。
    38、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4月1版。
    39、 傅杰编校《王国维论学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6月1版。
    40、 唐德刚译注《胡适口述自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41、胡适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公司1935年10月初版。
    42、郑敏:《世纪末的回顾:汉语语言变革与中国新诗创作》,《文学评论》1993年3期。
    43、姜义华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9月1版。
    44、姜义华编《胡适学术文集·语言文字研究》,中华书局1993年9月1版。
    45、李何林:《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4月1版。
    46、《成仿吾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1985年1月1版。
    47、倪海曙编《中国语文的新生》,上海书店据时代出版社1949年版影印版。
    48、《陈望道文集》(第三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12月1版。
    49、王运熙主编《中国文论选·现代卷(上)》,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11月1版。
    50、《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1版。
    51、柯恩编《美国划时代作品评论集》,三联书店,1988年。
    52、《周作人自编文集》,止庵校订,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1版。
    53、郑振铎:《语体文欧化之我见》,《文学旬刊》第7期,1921年7月10日。
    54、范大灿编《作品、文学史与读者》,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版。
    55、《朱自清选集》第1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56、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57、宣浩平编《大众语文论战》,启智书局,1935年版。
    58、《五四:文化的阐释与评价——西方学者论五四》,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59、魏建功:《中国纯文学的形态与中国语言文学》,1934年《文学》第2卷第6期。
    60、张世禄:《中国语的演化和文言白话的分叉点》,《学生杂志》第17卷第11期。
    61、郭绍虞:《新文艺运动应走的新路径》,《文学月报》第5期,1939年4月。
    62、赵一凡:《福柯的话语理论》,《读书》1994年第5期。
    63、福柯:《知识考古学》,三联书店1998年6月1版。
    64、赵一凡著《欧美新学赏析》,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
    65、季广茂译斯拉沃热·齐泽克著《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2月1版。
    66、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67、麦基编《思想家》,周穗明、翁寒松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
    68、《作为未来的过去——与著名哲学家哈贝马斯对话》,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69、康有为:《大同书》,华夏出版社2002年10月1版。
    70、谭嗣同:《仁学》罗炳良编,华夏出版社2002年10月1版。
    71、梁启超:《沈氏音书序》,《时务报》1896年11月。
    72、吴稚晖:《书<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后》,《新世纪》1908年7月25日第57号署名燃料。
    73、黄遵宪:《日本国志》(下卷),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吴振清、徐勇、王家祥点校。
    74、胡适:《白话文学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10月1版。
    75、《聂绀驽全集》(第八卷),武汉出版社。
    76、《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
    77、《周扬文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78、《章太炎全集》卷四,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79、秦春燕编《历史的重要·现代学者演说现场·章太炎卷》,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1月1版。
    80、王力:《中国文法学初探》,《清华学报》1936年1月11卷1期。
    81、《巴赫金全集》第2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82、舒芜、陈迩冬等编《近代文论选》(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9月1版。
    83、《钱玄同文集》(第一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4月1版。
    84、汪家堂译德里达著《论文字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12月1版。
    85、德里达:《书写与差异》(上册),三联书店2001年9月1版。
    86、《沈从文文集》,三联书店1984年7月1版。
    87、胡经之、张首映主编《西方二十世纪文论选》(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6月1版。
    88、朱立元、李钧主编《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选》(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6月1版。
    89、《艾略特文学论文集》李赋宁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9月1版。
    90、褚孝泉译《拉康选集》,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1月1版。
    91、赵元任:《反对罗马字十大疑问》,《国语月刊》1923年第1卷第7期“汉字改革号”。
    92、[日]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鲁迅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7月1版。
    93、孙玉石:《(野草>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1版。
    94、茅盾、许景宋等《鲁迅研究》(上集),嘉陵江出版社1946年7月版。
    95、《文学复古与文学革命——木山英雄中国现代文学思想论集》赵京华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1版。
    96、章衣萍:《古庙杂谈(五)》,载《京报副刊》1925年3月31日第105号。
    97、叶圣陶、夏丐尊:《文心》,开明书店1934年8月版。
    98、欧阳凡海:《鲁迅的书》,文献出版社1942年3月版。
    99、朱光潜:《诗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9月1版。
    100、[瑞士]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11月1版。
    101、《李长之文集》(第2、3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l版。
    102、[美]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郑大华任菁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1版。
    103、[意]马西尼所著《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十九世纪汉语外来词研究》一书,黄河清译,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1月版。
    104、 陈承泽:《国文法草创》,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年版。
    105、王力文集》第3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年3月1版。
    106、陈寅恪著《金明馆丛稿二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7月1版。
    107、郭绍虞著《照隅室语言文字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7月2版。
    108、郭绍虞著《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上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7月2版。
    109、 章太炎:《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辞》,1906年7月《民报》6号。
    110、 巴赫金:《陀斯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三联书店1988年版。
    111、 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修订译本),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9月版。
    112、 章太炎:《规新世纪》,《民报》第24号。
    113、 [德]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姚小平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11月1版。
    114、 《冯至全集》第十二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15、 许毓峰徐文斗等编《闻一多研究资料》,北岳文艺出版社1986年7月1版。
    116、 《朱光潜批评文集》商金林编,珠海出版社1998年10月1版。
    117、 《夏济安选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2月1版。
    118、 王风编《废名集》第四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1版。
    119、 《闻一多全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1版。
    120、 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商务印书馆1996年12月1版。
    121、 《苏雪林文集》第三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年4月1版。
    122、 王晓明著《潜流与漩涡——论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家的创作心理障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10月1版。
    123、 《沈从文全集》第27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124、 刘洪涛编《沈从文研究资料》(上),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1版。
    125、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1版。
    126、 王晓明:《在语言的挑战面前》,《当代作家评论》1986年第5期。
    127、 《汪曾祺文集·文论卷》,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9月1版。
    128、 郭宏安编《李健吾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10月1版。
    129、 申小龙:《中国文化语言学》,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年9月版。
    130、 李锐:《我们的可能》,《上海文学》1997年1月号。
    131、 韩少功:《马桥词典·后记》,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5月1版。
    132、 梁宗岱:《诗与真》,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12月1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