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等职业教育与民族社区共生发展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毋庸置疑,中等职业教育曾经为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助益良多,但在市场经济发展日益深入的今天,我国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却面临着发展的瓶颈。在黔东南州,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困境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从学校发展来看,好的政策却难以留住学生;二是从政府推进来看,好的规划却难以达到预期目标;三是从社区发展来看,多年的教育投资却得不到好的回报。本研究认为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困境主要是因为其没有反映地区发展及其教育诉求的差异性和具体性,进而与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相脱节,而理顺中等职业学校发展与社区建设的关系是解决黔东南中等职业学校良性发展的关键。为此,本研究从黔东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入手,对黔东南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状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研,着重对部分中等职业学校与民族社区共建情况进行了人类学考察。通过对影响中等职业学校与民族社区共建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在经济发展逐步从计划时代转向立足于本地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今天,民族地区的中等职业教育只有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才能促进学校与民族社区的共生发展。以黔东南地区中等职业教育为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虽然就业率高,但实际上对口率低。大多数学生在学习了现代企业所必需的技术后就远去他乡就业,学校教学也基本上是围绕东部发达地区的教育需求批量生产和批量输出。对于学生来说,这种教育模式很难改变学生自身的经济状况,促进其长远的发展;对于民族社区来说,劳动力的外流是富了他乡,穷了故土;对于学校来说,招生困难重重,学校发展受阻。
     因而,本研究提出了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策略:民族地区中等职业学校应通过与民族社区共建,进而形成共生发展的依存关系,才是未来发展的正道。一方面,民族地区中等职业学校将其教育资源向社区开放,让全体居民共享,满足其需要,才能与社区更好的合作。同时,社区不仅可以作为学校教育资源的后备基地,而且可以通过为其提供发展背景和价值基础,更新学校教育观念,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跳出了职业教育的狭隘视角来研究职业教育,将职业教育重置于社区文化生境中反思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理念与价值取向,提出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与民族社区共生发展的理念。
It is no doubt that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benefited the society and economy a lot in the rural ethnic area in the past quiet long time. While, when market economy is increasingly furthered and developed,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began to meet its battleneck of development. In the southeast of Guizhou province, the battleneck shows in three dimensions:first, better policies seems to be incapable of retaining students; second, better plan seems to be in capable of reaching intended goals; third, the educational investment of many years do not manage to get rewards. This study believes that the development difficult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rural ethnic area is mainly caursed by separ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area development. So the key of solving the problem is relyed on the relation analysi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
     This study has conducted comprehensive research and systematic analysis on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southeast of Guizhou province, especially the cooperating condition of some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and ethnic community with the method of anthropology. By the comparing analysis of inner and outer influencial factors, the study found that in a day that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heavily rested on the local natural and human resources,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to found its own direction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coexistence and concordance development of school and ethnic community. Take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in the southeast of Guizhou Province for example, most of students get employed far from their living community after graduated from vocational school and the school's teaching arrangement is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industry in the advanced east area. For students, such education is very difficult to change their economic situation and promote their long-term development. For ethnic communities, the labor trained in school did not work for the community. The situation also caused recruitment difficulty for schools. Thus, this study puts forward the basic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in rural ethnic area:the schools shall cooperate with the ethnic community and further more build up the codependent relation between them. If the schools want to cooperate with community, it has to share its educational resource with all the people in the community; at same time, community is not only regarded as education resources for school, but also provides development background and values for school.
     As for the innovation of this text, this study researches comprehensive review from the angle of culture ecology and the big background of rural ethnic reconstruction, and brought forward the ideal of coexistence and concordance development.
引文
①潘乃谷.潘光旦释“位育”[J].西北民族研究,2006(1).
    ①张诗亚.“位育”之道-全球化中的华人教育路向[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
    ②张兰馨.张謇教育思想研究[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99-100.
    ①毛礼锐.中国教育通史第五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649-657.
    ②张亚丽,邵芳方.中国西部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及问题分析[J].中国地质教育,2008(4).
    ③王根顺,刘仁.西部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J].职教成教论坛,2007(4).
    ④杨眉,胡玉萍.西部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供需矛盾的实证分析——以湖北省来风县为例[J].职业教育,2006(22).
    ⑤李瑾瑜.论区域经济特征与少数民族职业教育的发展[J].中国职业教育,1996(10).
    ①黄龙崴.农村职业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职业教育.2004(22).
    ②钟立.关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5(3).
    ③王昕.中等职业教育与行业联系机制探讨[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1).
    ④焦俊霞.浅谈民族地区人才培养和使用[J].青海民族研究,2003(2).
    ⑤刘世树.加快民族地区人才培养及使用的思考[J].中国民族,2002(11).
    ⑥刘胜康.开发与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J].贵州民族研究,2001(3).
    ①张诗亚.回归位育——教育行思录[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0-32.
    ①李燕.试析共生与教育关系的得与失[J].教育科学,2005(2).
    ②徐书业,韦玉娟.从原生走向共生:人类教育范式的演化历程[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1).
    ③吴康宁.学生仅仅是“受教育者”吗?—兼谈师生关系观的转换[J].教育研究,2003(4).
    ④坂田义教,阿山光利,宗像哲男.共生教育[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
    ⑤李燕.共生教育论纲[D].山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126.
    ⑥张诗亚.共生教育论:西部农村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新思路[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1).
    ⑦张诗亚.走进西南—西南民族教育考察[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8.
    ①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②目前国内学术界大多将中国民族教育理论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1)孕育(20世纪初至1979年)、(2)独立(1979至1990年)、(3)发展和完善(1991至今)。参见滕星.中国民族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J].民族教育研究,1999(1).王鉴.关于民族教育学的几个理论问题[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5(1)
    ③王锡宏.论少数民族教育特有规律[J].民族教育研究,1996(1).
    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是费孝通晚年提出的关于中华民族认同的重要理论。其要点是:(1)中华民族的形成经由自在而自觉的过程;(2)中华民族由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共同缔造;(3)汉族在中华民族形成中具有核心作用;(4)中华民族的认同具有多层次的特点。
    ①滕星,苏红.多元文化社会与多元一体化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1997(1).另可参见:滕星.民族教育概念新析[J].民族研究,1998(2)
    ②滕星.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凉山彝族社区教育人类学的田野工作与文本撰述[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58.
    ③宋宏等.大学与区域发展共生系统的建构[J].教育学研究,2008(11).
    ①孟建伟.教育与人文精神[J].教育研究,2008(9).
    ②别敦荣.发展优质高等职业教育[J].教育研究,2008(4).
    ③说明:①因三年级学生数3705人都在顶岗实习,不列入在校生总数。实际在校生人数为14842人,以上数据是以实际在校生测算。②以上数据来源: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标准》和黔东南州教局2010年年报。③以上数据分析是以黔东南州16所公办中等职业学校为基础数据。
    ①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46-155。
    ①国务院扶贫办2004年7月消息《我国贫困人口出现反弹反思:新贫困人口从何而来》,中国人口信息网。
    ②沈红.扶贫传递和社区自组织[J].社会学研究.1997(5).
    ①张诗业.回归位育—教育行思录[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327.
    ①朱新生,唐以志.关于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的理论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1999(9).
    ①张诗亚.活的教育与教育学的活[J].西南教育论丛,2005(4).
    ①余未人.关于贵州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抢救与传习工作的思考与建议[N].贵州省文联:54.
    ②刘茜.试用科学发展观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J].西北民族研究,2005(2).
    ①马丽娟.云南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①宋克勤.创业成功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121.
    ①蒋连华.关于我国少数民族散居城市多民族社区建设的思考[J].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5).
    ①吴文藻.现代社区实地研究的意义和功用[J].社会研究,1935(66)
    ②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三联书店,1985:94-95.
    ①钱宁.对新农村建设中少数民族社区发展的思考[J].河北学刊,2009(1).裴圣愚.城市民族社区建设研究——以湖北省襄樊市友谊街回族社区为例[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
    ②马芒.关于人口问题的观察与思考[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152-159.
    ①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328.
    ①周沛.农村社区发展道路与模式比较研究:以华西村、南街村、小岗村为例[J].南京社会科学,2000(10).
    ①腾星.民族教育概念新析[J].民族研究,1998(2)
    ①杨圣敏.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是什么?——个少数民族社区的案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①田敏.民族社区社会文化变迁的旅游效应再认识[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05).
    ②林钧昌.城市,我们共同的家—山东省曲阜市西关民族社区记事[J].中国民族,2006(09).
    [1][美]巴比A.社会研究方法[M].邱泽奇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2]巴登尼玛.论教育研究者的视阈与责任[J].教育研究,2008(12).
    [3]巴登尼玛.文明的困惑--藏族教育之路[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0.
    [4][法]巴尔特R.符号学原理[M].李幼蒸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5][日]坂田义教,阿山光利,宗像哲男.共生教育[J].刘高华译.四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
    [6]边家胜.日本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M].2007.
    [7]边燕杰、吴晓刚、李路路主编.社会分层与流动:国外学者对中国研究的新进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8][德]博尔诺夫O F.教育人类学[M].李其龙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9]蔡防、白南生主编.中国转轨时期劳动力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0]陈桂生.教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1]陈红涛.中国民族教育发展途径探讨[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0.
    [12]陈建宪.文化学教程[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3]陈金花.中等职业教育人文素质培养初探[J].机械管理开发,2008(2).
    [14]陈净.利他主义的科学诠释与文化传承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15]陈勤建.中国民俗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6]陈庆德.人类学的理论预设与建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7]陈时见.壮、京、毛南、仫佬族教育:发展、问题与展望[J].柳州师专学报,1999(4).
    [18]陈树生.西部县域经济发展动力研究---农村职业教育的视角[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19]陈序经.文化学概观[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0]陈雪英.贵州雷山西江苗族服饰文化传承与教育功能[J].民族教育研究,2009(1).
    [21]陈勇.中国式突围:全球金融危机与中国机遇[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9.
    [22][美]邓津N K,林肯Y S.定性研究(第1卷):方法论基础[M].风笑天等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23][美]邓津N K,林肯Y S.定性研究(第2卷):策略与艺术[M].风笑天等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24][美]邓津N K,林肯Y S.定性研究(第3卷):经验资料收集与分析的方法[M].风笑天等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25][美]邓津N K,林肯Y S.定性研究(第4卷):解释、评估与描述的艺术及定性研究的未来[M].风笑天等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26]丁钢.历史与现实之间:中国教育传统的理论探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7]丁钢.文化的传递与嬗变[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28]董耀鹏.人的主体性初探[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1996.
    [29][美]费特曼D.民族志:步步深入[M].龚建华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30]冯增俊.教育人类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31]高伟国.中国城乡教育转型模式[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2]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贵州省志:民族志(上册)[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1.
    [33]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贵州省志:民族志(下册)[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1.
    [34]贵州省黔东南州第五次人口普查办公室编.黔东南人口的现状与未来[M].成都:巴蜀出版社,2004.
    [35]贵州省文史研究馆.贵州通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
    [36]郭耀邦.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报告之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时代调整[J].教育与职业.2001(2).
    [37][美]哈里斯M.文化的起源[M].黄晴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38]韩孝成.科学面临的危机:现代科技的人文反思[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39]胡军.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分析哲学在中国[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0]胡守均.走向共生[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
    [41]胡伟希.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中国本土文化视野下的西方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2]扈中平.教育目的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43]扈中平.人是教育的出发点[J],教育研究,1989(8).
    [44]怀特.文化科学——人和文明的研究.曹锦清[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45]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
    [46]黄见德.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导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7]黄莉.中等职业教育现存的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
    [48]黄彤.农村中等职业教育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49][美]基辛R M.文化.社会.个人[M].甘华鸣等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50][美]吉尔兹C.地方性知识[M].王海龙,张家宣,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5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52]景天魁.社会学原著导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3][德]卡西尔E.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54][英]柯林伍德R.自然的观念[M].吴国胜,柯应红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
    [55][英]拉德克利夫-布朗A R.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M].潘蛟等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56]雷学华.民族教育的历史传统[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
    [57]李济.中国文明的开始[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58]李萍.从能力本位到素质本位[D].华中师范大学,2004.
    [59]李萍.日本社会的共生伦理[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
    [60]李思强.共生构建说论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61]李禹阶.中国文化的“共生”精神(上、下)[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
    [62]李佐军.人本发展理论:解释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
    [63][英]利基R.人类的起源[M].吴汝康,吴新智,林圣龙译.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2007.
    [64]廖伯琴.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与传统科技及其传承[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7.
    [65]刘济良,岳龙.关注生命:教育的本真[J].南都学坛,2001(1).
    [66]刘继和.“关于环境和社会的”塞萨洛尼基会议和宣言[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9(6).
    [67]柳诒徵.中国文化史[M].上海:东方出版社,2007.
    [68]鲁洁,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69]陆有铨.现代西方教育哲学[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
    [70]罗康隆,黄贻修.发展与代价[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71][美]罗慰年,吴垠.危机将持续多久[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9.
    [72][美]罗希P,李普希M,弗里曼H.评估(第7版):方法与技术[M].邱泽奇,工旭辉,刘月等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73]罗晓梅等.从生存方式变革看待发展---西部生存方式变革与自我发展能力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74][英]马尔萨斯T R.人口原理[M].王惠惠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75][英]马凌诺斯基B.文化论[M].费孝通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76]马庆发.中国职业教育研究新进展---2007[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77]马戎.民族与社会发展[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78]马文.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
    [79]么加利.走向复杂:教育视角的转换[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2:55.
    [80]孟小军.断裂与链接: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类型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81]密A.国富论[M].陈建平译.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9.[英]
    [82]莫兰E.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M].陈一壮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法]
    [83]倪胜利.大德曰生:教育世界的生命原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84][美]诺丁斯N.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85]欧阳霞.重庆市黔江区工业结构调整与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
    [86][英]帕尔默J A.教育究竟是什么.100位思想家论教育[M].任钟印,诸惠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87][英]帕特尔L.粮食战争:市场、权力和世界食物体系的隐形战争[M].郭国玺,程剑峰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
    [88]潘乃谷.潘光旦释“位育”[J].西北民族研究,2000(1).
    [89]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合肥:安微教育出版社,1995.
    [90]黔东南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志(教育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91]黔东南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志(民族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92]饶坤罗.中外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比较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7.
    [93]邵芳方.中国西部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及其可持续发展[D].兰州大学,2008.
    [94]邵艳杰.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
    [95][美]施奈德S.地球:我们输不起的实验室[M].诸大建,周祖翼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96]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97]石伟平,翟海魂.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历史演进[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98]时寒冰.中国怎么办—当次贷危机改变世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99][法]斯特劳斯C L.种族与历史种族与文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00]宋生贵.传承与超越—当代民族艺术之路[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01]孙培青.中国教育史(修订版)[M].匕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02]孙若穷.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概论[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0.
    [103]孙喜亭.教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04]泰勒E B.人类学:人及其文化研究[M].连树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05]滕星,王军.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与教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106]滕星.族群,文化与教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107][法]图海纳A.我们能否共同生存?[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08]宛志贤.苗族盛装[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4.
    [109]王芳恒.共性传承与个性张扬---中华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传统关系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110]王军,董艳.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M].北京:中央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11]王丽琴.生态化教育,必要的乌托邦——21世纪教育哲学前瞻[J].上海教育科研,2000(2).
    [112]工天一等.外国教育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13]王卫.互利共生理念初探[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
    [114]王雅林.人类生活方式的前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92.
    [115]王中江.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进化主义在中国[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16]魏立萍,肖利宏.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失业者失业持续时间和再就业机会的差异分析[J].教育与经济.2008(1).
    [117]闻友信,杨金梅: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专题史丛书.职业教育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
    [118]吴飞驰.关于共生理念的思考[J].哲学动态,2000(6).
    [119]吴海霞.中德中等职业教育比较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
    [120]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121]席克定.苗族妇女服装研究[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5.
    [122]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
    [123]徐国庆.职业教育原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124][德]雅斯贝尔斯K.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
    [125][英]扬M F D..知识与控制—教育社会学新探[M].谢维和,朱旭东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26]杨昌勇.新教育社会学:连续与断裂的学术历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27]杨启光.从人的生命视角看其对教育的选择[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
    [128]杨庭硕,潘盛之.百苗图(抄本汇编)[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
    [129]杨正文.苗族服饰文化[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8.
    [130]叶飞霞.“和谐共生”发展思想初探——对发展观的新思考[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1999(3).
    [131]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132]易小明.文化差异与社会和谐[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33]于光照.“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及教学实施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
    [134]袁纯清.共生理论——兼论小型经济[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135]袁纯清.和谐与共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136]苑利.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学术史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37]云南各族古代史略编写组.云南各族古代史略[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77.
    [138]崔海魂.英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39]张光跃.重庆市中等职业教育结构适应性分析与对策[D].西南师范大学,2001.
    [140]张诗亚.多元文化与民族教育价值取向问题[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141]张诗亚.和谐之道与西南民族教育[J].西南大学学报,2007(1).
    [142]张诗亚.华夏民族认同的教育思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4).
    [143]张诗亚.教育的活与活的教育[J].西南教育论丛,2005(4).
    [144]张诗亚.论教育发展从以物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转换[J].教育评论,2001(2).
    [145]张诗亚.强化民族认同[M].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05.
    [146]张诗亚.西南民族教育文化溯源[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
    [147]张学敏,张诗亚.论定位于西部大开发的西部特色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3(10).
    [148]张之沧.后现代思潮中的科学技术定位[J].南京大学学报,1999(6).
    [149]张志平.西方哲学十二讲[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
    [150]招子明,陈刚.人类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51]赵建军.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的两难选择及未来路径[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2(3).
    [152]赵仁秀.如何保护民族文化资源[J].中国民族,2002(5).
    [153]郑玲.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与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D].福建师范大学,2007.
    [154]周海林.可持续发展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55]周宪.全球化—人类的后果[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56]朱晓华.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再认识[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