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电视传媒产业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传媒经济中,电视传媒的地位、作用最为突出。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电视传媒相比,中国电视传媒的市场化程度低,这既不符合传媒产业发展的规律,也不利于其“喉舌”作用的发挥。因此,在这一背景下,对中国电视传媒产业化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在学术界,中国电视传媒产业化问题的研究较为薄弱。本文以中国电视传媒产业化作为研究方向,旨在从理论上深化传媒经济学的研究,为做大做强中国电视传媒业提供理论支持。
     本文思考及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是中国电视传媒产业化?也即,如何界定中国电视传媒产业化?然后再讨论中国电视传媒应如何产业化?本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分为六章。基本思路是:首先通过实证分析,指出计划经济时期建立和发展迄今的中国电视传媒业,并非经济学意义上的真正“产业”,因此才有“产业化”之必要。第一章中,讨论了电视传媒的经济特征,这是全文的理论基础。第二章中,对国外电视产业的发展特点及政府规制做了说明,主要目的是为分析和探讨中国电视传媒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找寻中国电视传媒产业化的对策思路,提供有益的借鉴。第三章中,通过对中国电视传媒业的历史考察,指出了中国电视传媒产业化的制约因素。最后,在第四、第五、第六章中,针对中国电视传媒发展中暴露出的问题,从几个主要领域,提出并分析讨论了中国电视传媒产业化的路径。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小结,阐明了研究结论、创新点、及有待深化研究的问题。
     下面是各部分内容的提要:
     在《绪论》中,主要提出了中国电视传媒产业化问题。本文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把中国电视传媒产业化界定为我国由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时期的一个特有概念,是指电视资源配置由政府分配向市场化转型,以市场机制来取代计划机制的运行过程。
     在第一章《电视传媒的经济特征》中,首先界定了电视产品概念和电视传媒组织类型,然后分析了电视产品的经济属性,最后分析了电视传媒组织的经济特征。
     在第二章《国外电视产业发展特点及政府规制》中,本文归纳出“商业化”、“集团化”是国外电视产业发展的特点。“商业化”具体表现为:第一,原先实行单一国有国营或公有公营电视传媒发展模式的国家增加了商有商营电视传媒组织:第二,国有国营或公有公营电视传媒组织出现了私有化倾向。“集团化”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国外电视传媒集团都是通过并购的方式完成的,多元化经营和全球扩张是其主要经营策略。另外,在电视传媒业的政府规制方面,自1980年代以来,无论是以商业电视传媒为主导的美国,还是以公共电视传媒为主的欧洲,都掀起了政府规制改革之风,即给本国电视传媒企业以更大的市场自主权、加强对电视节目内容及外资进入的规制,并迅速波及其他国家和地区。
     第三章《中国电视传媒业的发展及产业化的制约因素》,侧重从历史考察角度对本课题进行探讨。本部分重点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电视传媒业,指出中国电视传媒产业化的制约因素主要为:电视传媒资源配置不合理、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不突出、政府规制改革滞后。
     第四章《关于中国电视传媒资源配置问题》,是针对中国电视传媒资源配置不合理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本部分从中国电视传媒内容和渠道资源配置两个方面进行探讨。本部分分析了中国电视内容资源和渠道资源的配置原则和理想配置模式。优化中国电视内容资源配置的路径是制播分离,优化中国电视渠道资源配置的路径是公商二分模式。为实现中国电视内容资源配置的优化,制播分离改革需要循序渐进,这也是代价最小的改革方式,至于具体的改革模式,由于中国电视台级别不同,经营能力不同,制播分离改革不能整齐划一,需要根据本台实际情况,探索一条适合自己的节目资源配置方式,总体说来,最终把电视台内部的节目制作机构从电视台剥离出来,成为市场主体,与其他电视制作机构平等竞争,才能真正实现电视内容资源配置的优化。为实现中国电视渠道资源配置的优化,首先,现有电视台“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二位一体模式需要转变为“事企二分”模式,即电视台不能产业化,依然属于事业单位,但电视台中的可经营性业务可以分离出去,另组公司,如节目制作部门(非新闻类节目)、广告部门等,然后,把现有的电视台拆分为公共电视台和商业电视台。
     第五章《关于中国电视传媒集团问题》,在考察了中国电视传媒业所处的国际环境后,分析了中国目前的广电集团。本章通过研究得出结论: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中国电视传媒企业集团是中国电视传媒产业化的必然诉求。我国目前存在的广电集团的驱动力主要是国家政策或行政命令,并不是市场竞争的选择。集团化本应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平等竞争环境是市场活力的保障,但在已经划分行政级别的前提下,我国不同级别的广电集团在传媒市场上本身就是不平等竞争。离开平等竞争,资源配置就不可能被优化。因此,事业性质的中国广电集团并不能壮大中国的电视传媒业。本文认为:中国电视传媒企业集团的出现是一种理想的模式,在短期内不具可能性,但从电视产业发展规律看,组建中国电视传媒企业集团是未来的方向。本文指出:中国电视传媒集团化不能操之过急,结合现有的电视传媒集团实际情况,分“两步走”,即先由合到分,再由分到合,不能颠倒顺序。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电视传媒企业集团出现的前提是在现有广电集团内部进行“公商分离”,公商分离的目标并不是组建公共电视传媒集团和商业电视传媒集团或电视传媒企业集团两种模式,电视传媒企业集团是中国电视传媒产业化的结果,公共电视传媒机构是产业化模式的一种补充,其本身并不需要组成集团。
     第六章《关于中国电视传媒业的政府规制问题》,提出了中国电视传媒业政府规制的改革思路。在中国电视传媒业体制变革中,应打破三大壁垒,即产权壁垒、行政壁垒、行业壁垒。在中国电视传媒业内容质量和安全方面,应强化对中国电视传媒内容产品的规制,并限制境外电视节目在中国电视台的播出。在中国电视传媒业的法规建设方面,应首先明确电视传媒业可以作为一个法律调整的对象,其次要利用中国加入WTO的契机,健全法律体系。
     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小结。本文的主要结论:
     1、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电视传媒市场,电视传媒的经济效益却不是最好的,中国电视传媒必须产业化。
     2、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发挥电视传媒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是中国电视传媒产业化的核心内容。
     3、按照市场整合原则,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电视传媒集团,是中国电视传媒产业化的重要选择。
     4、强化政府依法管理电视传媒业,是中国电视传媒产业化中的一个必然趋势。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1、本文从产业经济学的学理角度,结合中国国情界定了“中国电视传媒产业化”,为中国电视传媒产业化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2、本文在分析电视产品的经济属性时,有一定创新。
     3、本文提出了优化中国电视渠道(电视台)资源配置的途径之一是“公商二分”。
     4、本文提出了中国组建电视传媒集团的“两步走”策略。
     此外,在结语部分还对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做了说明。
Television economy plays the most important role in media economy.Compared with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the marketability of television media is low,which is neither correspondent with the developmental rule of media industry nor helpful to fulfill its propaganda effects.Therefore,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research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Chinese television media economy.
     Currently,in the academic circle,the research of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the television media is relatively weak.This article takes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the television media as the focus,aiming at furthering the research of media economy and providing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strengthening the Chinese television media industry.
     The problems this article addresses are as follows:what is television media industrialization or how to define television media industrialization;how to realize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Chinese television media.Based on the two questions,this article consists of six chapters besides Introduction and Conclusion.Firstly,through the empirical analysis,this article presents that economically speaking,the Chinese television media industry established since planned economy is not "industry" at all hence the necessity of "industrialization".The second chapter illustrates the developing features and government regulations of foreign television industry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problems that exist in the cour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elevision media and the solutions.The third chapter points out the restricting factors for Chinese television media industrialization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television media industry.Finally,the last three chapters suggest the approach to Chinese television media industrialization from a few main areas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s exposed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elevision media.In the part of Conclusion,the author arrives the conclusion,makes clear the innovations and further questions that need addressing.
     in the part of Introduction,this article poses the question of Chinese television media industrializ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y economy,the author defines it as a specific concept during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from planned economy to market economy,which is equal to marketability of socialism and refers to the operating process of television resources deployment turning from government distribution to market and substituting plan mechanism with market mechanism.
     In the first chapter The Economic Features of Television Media,this article first defines the concept of television product and the organizing types of television media and then analyzes the economic features of television media organization.
     In the second chapter of The Developing Features and Government Regulations of Foreign Television Industry,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wo features of "commercialization" and "conglomerate".There exist two concrete reflections for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television media:first,countries with the original implementation of a single state-owned television media development model increased the number of private-owned television media companies;second, privatization tendency appears to the state-owned television media institutions. "Conglomerate" is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market economy.The television media conglomerate overseas were realized by the means of merger,and multiple-angle management and globalization are the main strategies of television media conglomerate;since 1980s,the tide of government regulation reform has started in commercial television media-led America or public television media-based Europe and rapidly influenced other countries,which means to give more market autonomy to National television media companies and to strengthen the regulation to the programs and entrance of foreign capitals.
     Chapter Three The Development of Television Media Industry and Constraining Elements of Chinese Industrialization explores the subje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y.This part mainly analyzes the Chinese television media industry since the beginning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pointing out the principal restricting factors for the industrialization:the deployment of the television media resources is not reasonable,the scale is weak and small and the government regulation reform is behind.
     Chapter4 Problems on Optimization of Chinese Television Media Resources Deployment proposes the solution to the unreasonable problems of Chinese television media resources deployment.This part discusses the question from two aspects of television media content and television channel resources deployment.It analyzes the television products resources and the deployment principle and ideal deployment model.The approach to optimizing the deployment of content resources of the Chinese television is the separation of producing from playing and the approach to optimizing television channel resources is the separation of private from the public.To realize the optimization of deployment of television programs resources,the reform of separation of producing from playing can be carried on step by step and it is the reform pattern with the least expense.As to the specific reform model,it cannot be implemented with the same pace due to different television station ranks and management capacities. Instead,one should explore the proper deployment model according to the reality of the station.Generally speaking,the producing agencies should be separated from television stations and become the main body of market to compete equally with other television agencies,which can really optimize the deployment of television programs resources.Since this model is just an expectation with so many problems involved, the author can only provide a general scheme instead of a concrete design program.It can not be realized overnight,but a gradual process.First,"the institution, corporation managing" model turns into "separation of institutions from corporation" model,which means that television stations are not industrialized and belong to institutions,but the managerial service can be isolated and form the company such as producers department,advertisement department(non-news programs).Second,the current television stations are divided into public television stations and commercial television stations.
     Chapter5 Problems on Chinese Television Media Conglomerate analyzes current Chinese broadcasting conglomerate s after examining th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This chapter comes to the conclusion that it is the inevitable demand and main aim for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the Chinese television media to form competitive television media conglomerate.The major motivation for current broadcasting conglomerate s is not market choice but national policy or administrative order.Conglomerate should be the result of market economy and equal competition should guarantee the vitality of the market.Under the premise of different administrative ranks,the existence of different ranks of broadcasting conglomerate s in the market itself is unequal competition.Resources deployment can not be optimized without equal competition. Hence,institution characterized broadcasting conglomerate are not able to strengthen Chinese television media industries.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ideal model is the occurrence of corporation television media conglomerate,which is not possible to be realized in short term,but from the developing rule of television industries,it is the trend of the future.This article points out that Chinese conglomerate can not be rushing which requires two steps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condition,that is from merging to separation and again from separation to merging which can not be reversed.It is worth noticing that the aim of separation of public from commerce is not to form public television media conglomerate and commercial television media conglomerate.Television media conglomerate are the result of industrialization of television media and public television media agencies are a supplement to the model of industrialization that do not need to form conglomerate.
     Chapter 6 Problems on Government Regulations of Chinese Television Media industry proposes the reform methods of government regulation.Three barriers should be broken,property right barriers,administrative barrier and trade barriers.In terms of the content quality and security of the television media industry,the regulation should the strengthened as to television media content and the restriction should be taken to foreign television programs.As to the law construction of television media industry, first it must be made clear that television media industry can be taken as an adjustment target;second,the opportunity of entrance into WTO must be used to perfect the law system.
     The conclusion is as follows:
     1.China owns the biggest television market while the economic value of television media is not the best and industrialization is a necessity.
     2.The central issue of industrialization of television media is to make the market exert fundamental function of resources deployment under the macro-control of the government.
     3.Forming competitive television media conglomerate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of China.
     4.It is an inevitable trend for government to administer television media industry according to the law.
     There are four innovations.
     1.This article defines "Chinese television media industrializ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ditions of China,which provid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television media industrialization.
     2.There is innovation when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economic characters of television products.
     3.This article points out that the approach to optimize television resources deployment is "the separation of private from public".
     4.This article proposes "two-step" strategy for forming television media Conglomerate.In addition,this part addresses the issues that need further research.
引文
[1]2001午5月13日,在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周的世界新经济论坛的“互联网、传统媒体与资本市场”主题圆桌讨论中,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教授喻国明认为传媒产业可能是中国最后一块暴利行业。详见喻乐、 朱学东、霍静:《暴利的诱惑 传媒业的歧路灯--上篇 传媒业有暴利吗》,《传媒》2004年第3期,第8-13页。
    [2]《2004年省级广播电台、电视台广告收入增长较快,东、中、西部差距明显》.http://gdtj.chinasarft.gov.cn/Tiaomu.aspx?Docld=229
    [1]吴克宇著:《电视媒介经济学》.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20页.
    [2][香港]陈韬文:《不开放不足以成文化--关于全球化中媒体保护与媒体开放的分析》,尹鸿、李彬主编:《全球化与大众传媒:冲突·融合·互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92页.
    [3]1996年初黄升民提出了“媒介产业化”概念,是目前可见文献中最早提出这一观点的学者.参见黄升民;《重提媒介产业化》.http://www.people.com.cn/GB/14677/22100/36958/36960/2735600.html
    [4]徐光春:《关于2000年新闻工作》,《新闻战线》2000年第2期,第6-7页。
    [5]罗辉:《江主席会见并宴请“电视与广播博物馆国际理事会2002年北京年会”与会代表》,《解放军报》(网络版).http://www.pladaily.com.cn/gb/pladaily/2002/11/07/20021107001008_todaynews.html
    [1]臧旭恒、徐向艺、杨蕙馨主编:《产业经济学》(第三版),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62页。
    [1]电视传媒具有产业功能是学术界提的较多的一个观点.这里的“产业”基本等同于“经营”的含义.这是因为在我国对 “产业”的界定具有多重性.当人们说“电视产业的产业功能”时.应该说第一个“产业”和第二个“产业”的含义是不一样的。第一个“产业”可以做“行业”或“部门”来理解,而第二个“产业”是作为“经济”或“赢利”来理解的。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和汉语的表达方式有关.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3-34页.
    [1]李强:《论中国电视产业化》,博士学位论文.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01年。
    [2]陆地著:《中国电视产业发展战略》,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年。
    [3]陆地著:《中国电视产业的危机与转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4]李岚著:《中国电视产业评估体系与方法》.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
    [5]李岚著:《电视产业价值链--理论与个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6]黎斌著:《中国电视业资本运营系统分析》,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
    [7]唐世鼎、黎斌等编著:《制播体制改革与电视业发展问题的研究》.北京,中国电视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
    [8]周鸿铎著:《广播电视经济学》,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
    [9]罗桂卿:《关于广播电视产业化的思考》,《广西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第105-109页。
    [10]宋蕾:《论当前电視产业化进程中的几个矛盾》.《现代传播》2006年第2期,第110-112页。
    11周笑:《产业化视野下的电视频道战略分化》.《声屏世界》2006年第9期,第48-50页。
    [1]黄升民、丁俊杰主编:《媒介经营与产业化研究》,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
    [2]黄升民、 丁俊杰主编:《国际化背景下的中国媒介产业化透视》,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9年.
    [3]黄升民、丁俊杰主编:《中国广电媒介集团化研究》,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1年。
    [4]刘宏著:《中国传媒的市场对策》,北京:北京广描学院出版社,2001年。
    [5]喻国明著:《变革传媒:解析中国传媒转型问题》,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
    [6]陆地著:《中国电视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第9页.
    [1]吴克宇著:《电视媒介经济学》,第20页.
    [2][英]道尔(Doyle.G)著:《理解传媒经济学》.李颗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2页。
    [1]张辉锋著:《传媒经济学》.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年,第44-45页.
    [1]吴克宇着:《电视媒介经济学》,第34页.
    [2]陆地著:《中国电视产业的危机与转机》,第12页。
    [3]吴克宇著:《电视媒介经济学》.第34页.
    [1]参见陆地著:《中国电视产业的危机与转机》,第11-12页.
    [2]郭振之著:《中外广播电视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6页.
    [1]参见吴克宇著:《电视媒介经济学》.第39-40页.
    [2]参见郭振之著:《中外广播电视史》,第45页.
    [3]参见吴克宇著:《电视媒介经济学》.第35-36页。
    [1]参见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六卷(第一册).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442-443页.
    [1]考林·霍斯金斯等著:《全球电视和电影产业经济学导论》.刘丰海、张慧宇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第98页。
    [1]张卫东,李志:《电视产业如何进行经济规制》.《改革》2004年第6期,第24页。
    [2]同上.第25页
    [1]吴克宇著:《电视媒介经济学》,第23页.
    [2][德]曼弗雷德·考波斯(Manfrcd Kops),何勇译:《将德国的电视节目卖给中国?--从政治经济学的考量》,《南方电视学刊》2005年第5期,第105页。
    [3]臧旭恒、徐向艺、杨蕙馨主编:《产业经济学》(第三版),第428页。
    [1][德]曼弗雷德·考波斯(ManfredKops),何勇译:《将德国的电视节目给中国?--从政治经济学的考量》,第105页。
    [1]李强:《论中国电视产业化》.第10页.
    [1]李岚:《“超女”点燃“注意力经济”》.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5-09/02/content_3432972.htm
    [1]陈力丹:《略论大众媒介对广告影响的引导》,《新疆新闻界》1998年第1期,第23页.
    [1]张卫东、钟熙维著:《现代企业理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1页。
    [2][英]道尔(Doyle.G.)著:《理解传媒经济学》,李颖译.第4页。
    [3][英]阿努普·沙阿著:《媒体联合、兼并和所有权的集中》,徐卫宇译,吴敬琏主编:《比较》(第十二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年.第131页.
    [1][英]露西·金-尚克尔曼著:《透视BBC与CNN;媒介组织管理》,彭泰权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56页。
    [2]同上,第157页.
    [3]Reith.John·(1924)·Broadcast over Britain-London:Hedder·p·34·Hutchison,David·(1999)·Media Policy:an introduction-Oxford:BlackWellPublisherLtd.p-34,p20,转引自李继东:《论英国公共广播电视理念的缘起与嬗变》.《现代传播》,2007年第3期,第59页。
    [1]臧旭恒、徐向艺、杨蕙馨主编:《产业经济学》(第三版),第97页。
    [1]同上,第106页.
    [2]丁晓正、胡正荣:《实现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广电产业发展进程中的战略目标取向及其对策》,《视听界》2005年4期.第14页。
    [1]尽管早在1929年BBC就开始试播电视.但人们通常把1936年11月2日作为世界电视事业的诞生日。这一天.BBC利用贝尔德的机械屯视系统在伦敦郊外亚历山大宫以一场盛大的歌舞开始了电视的正视播出.
    [2]参见郭振之著:《中外广播电视史》,第23-24页。
    [1]陆地著:《世界电视产业市场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2页.
    [1]《世界广播电视参考》.转引自陆地著;《世界电视产业市场概论》,第119页.
    [2]陆地著:《世界电视产业市场概论》,第36-37页.
    [3]汪文彬、胡正荣著:《世界电视前沿1》,北京:华艺出版社.2001年,第48页.
    [1]陆地著:《中国电视产业的危机与转机》.第32页.
    [2]同上.
    [1][美]乔治·斯蒂格勒:《通向寡占和垄断之路--兼并》,转引自王学成著:《全球化时代的跨国传媒集团》,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94页。
    [1]参见胡正荣主编:《外国媒介集团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159-160页.
    [1]参见陆地著:《世界电视产业市场概论》,第36-38页。
    [2]参见王学成著:《全球化时代的跨国传媒集团》.第92页。
    [1]参见明安香著:《美国:超级传媒帝国》.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357页.
    [2]参见陆地著:《世界电视产业市场概论》.第40-41页.
    [1]参见王学成著:《全球化时代的跨国传媒集团》,第95页。
    [2](美)温迪·古德曼·罗姆著:《默多克的新世纪:一个媒体帝国的数字化改造》,李慧斌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年,第233页。
    [3]《2003年全球媒体大事回顾》,http://www.ewen.cc/licai/bkview.asp?bkid=54107&cid=102880
    [4][美]温迪·古德曼·罗姆著:《默多克的新世纪:一个媒体帝国的数字化改造》,李慧斌译,第232页.
    [5]贾常涛:《美国在线被正式“除名” 最大的公司合并案失败》,http://tech.tom.com/1121/1793/2003922-60075.html
    [6][美)罗伯特·W·迈克切斯尼:《全球媒体,新自由主义和帝国主义》,转引自王学成著:《全球化时代的跨国传媒集团》,第95-96页.
    [1][法]弗朗索瓦·沙奈著,《资本全球化》,转引自王学成著:《全球化时代的跨国传媒集团》.第14页。
    [2]Charlws Warner.Media Management Review,转引自王学成著:《全球化时代的跨国传媒集团》,第22页。
    [1]参见胡正荣主编:《外国媒介集团研究》,第213页。
    [1]参见夏倩芳:《公共利益与广播电视规制--以美国和英国为例》,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04年.第3-4页。
    [2][美]沃克,[美]弗格森著:《美国广播电视产业》,陆地,赵丽颖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68页.
    [3]同上,第68-69页。
    [1]参见于斌:《广播电视产业之法律规制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2006年,第42-43页。
    [1]参见夏倩芳:《公共利益与广播电视规制--以美国和英国为例》,第61-62页
    [1]金冠军主编:《国际传媒政策新视野》,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5年,第145-146页.
    [1]参见张放:《日本的广播电视媒体》,《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2年7期,第65-66页。
    [1]参见郭振之著:《中外广播电视史》,第159-160页。
    [2][美]沃克,[美]弗格森著:《美国广播屯视产业》,陆地,赵丽颖译,第72页。
    [3]曹牧星:《美国电视分级制度对我阅电视产业的借鉴作用》,《法制与社会》2006年第7期.第240页。
    [4]《法国对电视媒体的管理和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转引自谢春林:《中国电视产业做强做大的路径选择--政府规制的视角》。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06年,第109页。
    [1]张辉锋著:《传媒经济学》.第246页。
    [2]刘俐:《德,法电视管理体制探析》,《电视研究》2000年第11期,第66页.
    [3]同上.第67页.
    [4]鲍金虎:《国外广电产业保护的法律措施》,《电视研究》2002年第10期,第48页。
    [1]鲍金虎:《国外广电产业保护的法律措施》,第48页.
    [1]参见郭镇之著:《中外广播屯视史》.第241页。
    [2]同上。
    [1]郭镇之著:《中外广播电视史》,第251页.
    [2]杨伟光主编:《中国电视论纲》,北京:中国广捅电视出版社.1998年,第69页。
    [3]郭镇之著:《中外广播电视史》,第240页.
    [1]参见郭镇之著:《中国电视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27页。
    [2]同上,第47页。
    [3]郭镇之著:《中外广播电视史》,第246页。
    [1]参见郭镇之著:《中国电视史》,第50页。
    [2]参见郭镇之著:《中外广播电视史》,第243页
    [1]吴克宇著:《电视媒介经济学》.第57页。
    [1]彭晓华主编:《电视产业经营学》.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0页.
    [2]陆地著:《中国电视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第132页。
    [1]《历年电视节目播出情况),http://gdtj.chinasarft.gov.cn/Tiaomu.aspx?DocId=49
    [2]《2004年广播电视节目交易活跃》.http://gotj.chinasarft.gov.cn/Tiaomu.aspx?DocId=101
    [1]参见郭镇之著:《中外广播电视史》,第259-260页。
    [1]陆地著:《中国电视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第97页
    [1]《2006年全国广播电视收入持续增长》,http://gdtj.chinasarft.gov.cn/Tiaomu.aspx?DocId=560
    [2]黎斌著:《中国电视业资本运营系统分析》.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90页。
    [1]参见陆地著:《中国电视产业的危机与转机》,第155页.
    [2]李强:《论中国电视产业化》,第83页。
    [3]《上海东方明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介》,http://www.opg.cn/company_intro.php
    [4]陆地著:《中国电视产业的危机与转机》,第155页。
    [5]《湖南电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简介》,http://www.tik.com.cn/z_g_gj.asp
    [1]胡正荣:《媒介市场与资本运营》.转引自黎斌著:《中国电视业资本运营系统分析》,第92页。
    [2]参见黎斌著:《中国电视业资本运营系统分析》,第92页。
    [3]同上,第93页.
    [1]时统宁:《收视率导向与收视率歧视》,《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1月2日第3版.第1页.
    [2]季为民,聂双:《收视率的市场含义与电视的文化追求-“收视率”对电视业的影响分析》.http://xinwen.cass.cn/userle/erjiview.php?list=1&&TxtID=1741
    [3]吴伟光:《“唯收视率”抵制了社会责任》,《南方电视学刊》,2007年第2期,第79页
    [1]参见赵水福:《广播电视法制建设回眸》,《电视研究》2003年第9期,第46-48页。
    [1]电视传媒产业链可以大体分为电视产品生产、播出、传输三个环节,其中生产环节可以称为电视传媒“内容”的生产,电视产品擂出环节和电视产品传输环节可以称为电视产品的“渠道”。在电视传媒业中,“内容”表现为电视内容产品(也可以称为电视节目),渠道表现为播出渠道(电视台,也可以是电视频道)和传输渠道(无线电视、有线电视、卫星电视传输网络等).
    [1]陆地、冼亦:《把脉中国民营电视--回眸与展望》.李希光主编:《全球传媒报告(1)》.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5页。
    [1]《中国广播电视年鉴(1998)》,转引自陆地著:《中国电视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第122页.
    [1]谢春林:《中国电视产业做强做大的路径选择--政府规制的视角》,第50页.
    [2]臧旭恒、徐向艺、杨蕙馨主编:《产业经济学》(第三版),第91页。
    [1]苏东水主编:《产业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25页。
    [1]任谦:《关于我国广播电视广告播放管理》,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48292/48294/3437532.html
    [1]陆地著:《中国电视产业危机与转机》。第99页.
    [1]陆地著:《中国电视产业危机与转机》,第101页。
    [2]《关于废止部分法规性文件的决定》,http://www.chinasarft.gov.cn/articlwa/2005/03/25/20070924100936780650.html
    [3]刘玉珠、金一伟主编:《WTO与中国文化产业》,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第95页。
    [1]参见赵子忠、王伟等编著:《中国影视产业投融资的产业透视》,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4页.
    [1]赵子忠,王伟等编著:《中国影视产业投融资的产业透视》.第3页.
    [2]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从突破走向规范: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阶段》,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主编,《2006: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6页.
    [1]机会成本,是指把一定的资源在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生产另一种产品所能得到的价值,或者说,一定的资源用于生产甲产品时所能获得的收入、就构成用同一资源生产乙产品的机会成本.
    [2]周宪:《译序》,[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均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9-10页。
    [1]王洪、李蔚:《我国制播分离研究文献的综述》,《现代传播》2004年第6期,第132页.
    [2]《关于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意见》。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4-02/20/content_1323651.htm
    [3]唐世鼎、黎斌等编著:《制播体制改革与电視业发展问题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8页.
    [1]王宇航、杨阳、卢英:《由制播分离引出的思考》,《新闻传播》2006年第7期,第49页.
    [1]徐光齐:《关于广播影视“十五”规划和跨世纪发展》,《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0年第12期.第7页.
    [2]张莉:《电视制掃分离:在进退两难间游移》,《新闻大学》2003年第2期,第63页。
    [1]云南电视台广告中心:《电视节目播出至少要过十关猴年马月谈制搞分离》,http://www.yntv.cn/yntv_veb/category/30603/2004/09/06/2004-09-06_44492_30603.shtml
    [2]陆地:《制播分离还是分立?》.《声屏世界》2000年第9期,第10页。
    [3]参见陈莉:《电视“制播分离”的成功尝试--央视“赢在中国”栏目运营模式分析》.《今传媒》2007年第6期,第44-46页.
    [1]喻国明著:《变革传媒:解析中国传媒转型问题》,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1]张志君、张嫡莹:《转型期本土电视资源配置的问題与创新》.《现代传播》2006年4期,第5页.
    [1]张惠建:《南方传媒集团新媒体业务的实践与探索》,《南方电视学刊》2006年4期,第18页。
    [2]同上,第19页
    [1]王甫、吴丰军:《由内而外:电视节目制作社会化的较好路径选择》,《新闻战线》2004年第5期,第78页
    [1]《2006年全国广播电视收入持续增长》,http://gdtj.chinsssrft.gov.cn/Tiaomu.aspx.?Docld=560
    [2]同上。
    [1]《2005午<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http://brand.icxo.com/brand500/top500_1.htm
    [2]David编译:《中国无缘<商业周刊>全球最有价值100个品牌》,http://tech.tom.com/1121/1793/2004723-112887.html
    [3]《2005年度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http://brand.icxo.com/2005_brandmeeting/brand2005_bd01.htm
    [1]王美诗:《文广传媒的多元化媒体产业之路》,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64606/75212/5244070.html
    [1]陆悦:《上海文广的多元化风险》,http://www.cnad.com/html/Article/2004/0511/20040511175931718505.shtml
    [2]蔡贤盛:《论组建电视集团》.http://www.gdtv.gov.cn/southtv/lindex.html
    [1]罗霆:《湖南电视产业发展模式研究》.《现代传播》2002年第3期,第90页。
    [2]黄昌勇、刘兆明:《上海与湖南电视产业创新模式对标研究》.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第59页.
    [3]罗霆:《湖南电视产业发展模式研究》,第88页.
    [4]同号.第90页。
    [1]胡岳:《省级卫视战略定位的创新趋势和价值取向--从四川卫视与重庆卫视争打“故事”牌说起》.http://ytv.blog.hexun.com/2711092_d.html
    [2]王平 李志华:《湖南传媒变革--湖南广电“中国好莱坞”宏图》.《今传媒》2005年第09S期.第31页
    [1]剑飞:《集团化:中国电视在困惑与希望中前行》(上),http://www.gdtv.gov.cn/southtv/index.html
    [1]张辉锋著:《传媒经济学》,第224页.
    [2]同上
    [1]张祟防:《苏东剧变和“颜色革命”对中国传媒的启示》.《现代传播》2006年第1期.第112页.
    [2]蔡贤盛:《论组建电视集团》
    [3]详见傅家柏:《现行广屯集团化模式的利弊分析》.《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第119-120页。
    [1]详见蔡尚伟:《当前推进广播电视集团化改革的现实路径》,《声屏世界》2000年第12期.第12-13页.
    [2]蔡贤盛:《论组建电视集团》。
    [3]陆地:《中国电视产业集团化的禁区、盲区与误区》,《声屏世界》2002年第7期,第8-9页。
    [4]卢嘉杰:《中国媒介集团化研究的论域与争论盲点》,《新闻界》2005年第6期.第24-25页。
    [1]吴克宇:《广电集团化改革:到底如何进行“事企分离”?》.第17页.
    [2]剑飞:《集团化:中国电視在困惑与希望中前行(下)》,http://www.gdtv.gov.cn/southtv/index.html
    [1]杨驰原:《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体制改革调查报告》,《传媒》2005年第3期。第17-18页。
    [2]吴克宇:《广电集团化改革:到底如何进行“事企分离”?》.第12页.
    [1]尧风:《中国电视产业集团化的未来之路》,《中国记者》2002年第6期,第71-72页。
    [2]杨明:《电視媒体品牌竞争力提升与品牌考量体系的构建要素分析》,《现代传播》2007年第4期.第82页.
    [1]杨明:《电视媒体品牌竞争力提升与品牌考量体系的构建要素分析》,第82页.
    [2]同上.
    [3]同上.第83页.
    [1]《2007中国湖南卫视大事记》,http://www.hunantv.com/dashiji.htm
    [2]任志明,黄淑敏:《电视产业化背景中电视栏目的品牌战略》,《中国有线电视》2007年第12期,第1128页.
    [1]孙镜:《美国电视网节目编捧策略》,http://www.gjart.cn/viewnews.asp?id=1299
    [1]《关于加强政府法制工作的决定》,http://www.cnread.net/cnreasl/flfg/fldd/004/029.htm
    [1]张卫东、钟熙维著:《现代企业理论》.第203-204页.
    [2]谢次昌、王经修:《关于产权的若干理论问题》,转引鲍金虎:《广电产业的法律视角》.《现代传播》2002年6期,第75-76页。
    [1]《经济学家张五常:我确实曾获诺贝尔奖提名》,http://fiance.sina.com.cn/g/20020424/199648.html
    [2]参见陆地著:《中国电視产业的危机与转机》.第171页.
    [1]参见陆地著:《中国电视产业的危机与转机》,第222页。
    [2]《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http://china.org.cn/chinese/archive/131784.htm
    [3]笔者这样判断是因为我国电视台等单位基本上全部实现了自主经营,并向国家上缴利税。这是典型的企业行为,不是国家财政拨款.不进行成本合算的事业单位性质能解释的.
    [1]宋琳:《质疑科斯定理及张维迎等的产权理论--帕累托最优并不是制定国家经济决策的充分条件》.http://www.dajun.com.cn/pipanwq.htm
    [2]孙天琦:《目前我国产业组织演进中的体制性障碍--以所有制垄断为例的分析》.《当代经济研究》2000年第2期,第34页.
    [3]详见温观音:《产权与竞争:关于行政垄断的研究》,《现代法学》2006年第4期.第178页
    [1]参见陆地著:《中国电视产业的危机与转机》。第234-235页.
    [1]唐世鼎、黎斌等编著:《制播体制改革与电视业发展问题研究》.第200页.
    [1]陆地:《中国电视产业的危机与转机》.第236页.
    [2]同上,第237页.
    [3]《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http://www.isc.org.cn/20020417/ca38931.htm
    [1]详见《湖南行线网络大战伤亡百人》.http://cctv.uenu.com/specials/dianxin/main/dianxin63.html
    [1]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http://news3.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5-01/16/content_2467733.htm
    [1]《广播电视管理条例》,http://www.chinasarft.gov.cn/articles/2003/10/21/20070922142857170492.html
    [2]彭骥:《内容低俗影响恶劣深圳卫视交友节目被停播》,http://ent.people.com.cn/GB/81783/6159507.html
    [3]《广电总局发布通知停播电视剧<红问号>》.http://www.chinasarft.gov.cn/articles/2007/09/24/20070925155111420400.html
    [1]《广播电視广告播放管理暂行办法》,http://www.chinasarft.gov.cn/articles/2004/01/01/20070922155256960513.html
    [1]《电视剧管理规定》.http://www.chinasarft.gov.cn/articles/2000/07/08/20070922145320110817.html
    [2]《关于禁止播出电脑网络游戏类节目的通知》,http://www.chinasarft.gov.cn/anrticles/2007/02/27/20070914165147430579.html
    [3]《广电总局关于重申禁止制作和播映色情电影的通知》,http://www.chinasarft.gov.cn/articles/2007/12/29/20071229170832980517.html
    [1]《境外电视节目引进、搞出管理规定》,http://www.chinasrft.gov.cn/articles/2004/10/23/20070924102314010383.html
    [1]《电视剧管理规定》。
    [2]《广电总局关于加强电视动画片播出管理的通知》,http://www.chinasarfft.gov.cn/articles/2008/02/1900080221111624750711.html
    [1]《境外卫星电视频道落地管理办法》.http://www.chinasarft.gov.cn/articles/2004/08/01/20070922170544580662.html
    [2]同上.
    [1][美]吉利恩·多伊尔著:《传媒所有权》,陆剑南等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4页。
    [2]陈韬文:《不开放不足以成文化--关于全球化中媒体保护与媒体开放的分析》.尹鸿、李彬主编:《全球化与大众传媒:冲突·融合·互动》,第103页。
    [3]冯军:《论我国传媒法改革的结构性契机--基于传媒经济性的分析》,http://www.iolaw.org.cn/showarficle.asp?id=1226
    [1]鲍金虎:《广电产业的法律视角》,第73页。
    [2]孙国华、朱景文等主编:《法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74页.
    [3]鲍金虎:《广电产业的法律视角》,第73-74页.
    [1]杨丽娅:《WTO框架下中国传媒产业生存与发展的法律环境》,《齐鲁学刊》2005年第6期,第138页。
    [1]过勇、胡鞍钢:《行政垄断、寻租与腐败--转型经济的腐败机理分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年第2期.第62页.
    [2]孙天琦:《目前我国产业组织演进中的体制性障碍,以所有制垄断为例的分析》.第35-36页.
    [1]沈仁干:《充分认识版权产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主编;《2006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第71页.
    [2]孙移芳:《电视节目模板的价值衡量与法律保护--基于版权的视角》.《经济研究参考》2007年第11期.第36页.
    [3]同上.第37-39页.
    [4]程悠悠:《超级女声树大招风,英公司称涉嫌盗版可能起诉》,载于《第一财经时报》.2005年7月29日,http://news.163.com/05/0729/10/IPQRICU70001122E.html
    1、[美]艾尔巴兰(Alan B.Albarran)等著,王越译:《全球传媒经济》,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
    2、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所、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主编:《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06年)》,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
    3、陈兵著:《电视品牌建构》,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
    4、崔保国主编:《2004--2005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5、崔保国主编:《2006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6、(英)道尔(Doyle,G.)著:《理解传媒经济学》,李颖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7、郭镇之著:《中国电视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
    8、郭振之著:《中外广播电视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9、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10、胡正荣主编:《外国媒介集团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3年。
    11、胡正荣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发展战略》,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3年。
    12、胡智锋著:《会诊中国电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
    13、黄升民、丁俊杰主编:《媒介经营与产业化研究》,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
    14、黄升民、丁俊杰主编:《国际化背景下的中国媒介产业化透视》,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9年。
    15、黄升民、丁俊杰主编:《中国广电媒介集团化研究》,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1年。
    16、黄勇主编:《2006年中国广播影视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年。
    17、[加]霍斯金斯等著:《媒介经济学:经济学在新媒介与传统媒介中的应用》,支庭荣、吴非译,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18、江奔东著:《资源配置体制变革攻坚论》,济南:济南出版社,2006年。
    19、江蓝生:谢绳武主编:《2001-2002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20、江蓝生、谢绳武主编:《2003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21、金冠军主编:《国际传媒政策新视野》,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5年。
    22、考林·霍斯金斯等著:《全球电视和电影产业经济学导论》,刘丰海、张慧宇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
    23、黎斌著:《中国电视业资本运营系统分析》,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
    24、李怀亮著:《当代国际文化贸易与文化竞争》,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
    25、李岚著:《电视产业价值链--理论与个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26、李岚著:《中国电视产业评估体系与方法》,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
    27、李希光主编:《全球传媒报告[1]》,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28、李幸、冯小宁主编:《南方媒体领袖:2005南方传媒高峰论坛实录》,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年。
    29、刘宏著:《中国传媒的市场对策》,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
    30、刘玉珠、金一伟主编:《WTO与中国文化产业》,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
    31、陆地著:《中国电视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32、陆地著:《中国电视产业的危机与转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33、陆地著:《世界电视产业市场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34、[英]露西·金-尚克尔曼著:《透视BBC与CNN:媒介组织管理》,彭泰权 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35、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六卷(第一册),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36、明安香著:《美国:超级传媒帝国》,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37、彭晓华主编:《电视产业经营学》,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
    38、彭永斌著:《传媒产业发展的系统理论分析》,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
    39、[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均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
    40、祁述裕主编:《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41、任金州主编:《中国电视与市场经济对话》,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
    42、宋建武著:《媒介经济学--原理及其在中国的实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43、宋建武等著:《中国媒介经济的发展规律与趋势》,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44、苏东水主编:《产业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45、孙国华、朱景文等主编:《法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46、唐世鼎主编:《中国电视新思考:全国电视台台长访谈录2004-2005》,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
    47、唐世鼎、黎斌等编著:《制播体制改革与电视业发展问题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
    48、汪文彬、胡正荣著:《世界电视前沿Ⅰ》,北京:华艺出版社,2001年。
    49、汪文彬、胡正荣著:《世界电视前沿Ⅱ》,北京:华艺出版社,2001年。
    50、汪文彬、胡正荣著:《世界电视前沿Ⅲ》,北京:华艺出版社,2001年。
    51、王学成著:《全球化时代的跨国传媒集团》,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52、[美]温迪·古德曼·罗姆著:《默多克的新世纪:一个媒体帝国的数字化改 造》,李慧斌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年。
    53、[美]沃克,[美]弗格森著:《美国广播电视产业》,陆地,赵丽颖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54、吴飞著:《大众传媒经济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
    55、吴敬琏主编:《比较》(第十二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年。
    56、吴克宇著:《电视媒介经济学》,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
    57、吴信训、金冠军、李海林等著:《现代传媒经济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58、熊中辉著:《中国省级卫视发展战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59、杨伟光主编:《中国电视论纲》,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年。
    60、尹鸿、李彬主编:《全球化与大众传媒:冲突·融合·互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61、喻国明著:《变革传媒:解析中国传媒转型问题》,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
    62、臧旭恒、徐向艺、杨蕙馨主编:《产业经济学》(第三版),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
    63、张凤铸、黄式宪、胡智锋主编:《全球化与中国影视的命运》,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
    64、张辉锋著:《传媒经济学》,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年。
    65、张力伟、孔峥著:《本土化:中国电视产业研究》,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
    66、张石森、欧阳云主编:《哈佛MBA核心竞争力全书》,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3年。
    67、张卫东、钟熙维著:《现代企业理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
    68、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主编:《2004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69、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主编:《2005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70,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主编:《2006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71、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主编:《2007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72、赵玉明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年鉴2005》,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年鉴社,2005年。
    73、赵子忠、王伟等编著:《中国影视产业投融资的产业透视》,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
    74、周鸿铎著:《广播电视经济学》,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
    75、周鸿铎主编:《中国广播电视经济管理概论》,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4年.
    1、李强:《论中国电视产业化》,博士学位论文,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01年。
    2、童清艳:《当代中国传媒产业研究》,博士后论文,复旦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2003年。
    3、夏倩芳:《公共利益与广播电视规制--以美国和英国为例》,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04年。
    谢春林:《中国电视产业做强做大的路径选择--政府规制的视角》,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06年。
    4、杨金月:《中国电视产业供应链运作模式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04年。
    5、于斌:《广播电视产业之法律规制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2006年.
    6、张锐:《我国电视业制度变迁中的路径选择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2004年。
    1、鲍金虎:《广电产业的法律视角》,《现代传播》2002年6期,第75-76页。
    2、鲍金虎:《国外广电产业保护的法律措施》,《电视研究》2002年第10期,第48页。
    3、鲍金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对我国广播电视业的法律影响》,《中国广播电视 学刊》,2002年第11期,第25-26页。
    4、曹牧星:《美国电视分级制度对我国电视产业的借鉴作用》,《法制与社会》2006年第7期,第240页。
    5、蔡尚伟:《当前推进广播电视集团化改革的现实路径》,《声屏世界》2000第2期,第12-13页。
    6、蔡贤盛:《论组建电视集团》,http://www.gdtv.gov.cn/southtv/index.html
    7、陈莉:《电视“制播分离”的成功尝试--央视“赢在中国”栏目运营模式分析》,《今传媒》2007年第6期,第44-46页。
    8、陈力丹:《略论大众媒介对广告影响的引导》,《新疆新闻界》1998年第1期,第23-25页。
    9、丁晓正、胡正荣:《实现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广电产业发展进程中的战略目标取向及其对策》,《视听界》2005年4期,第13-17页。
    10、方健文、刘智斌:《电视频道资源合理配置的背景与原则》,《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1年第6期,第4-6页。
    11、冯军:《论我国传媒法改革的结构性契机--基于传媒经济性的分析》,http://www.iolaw.org.cn/showarticle.asp?id=1226
    12、傅家柏:《现行广电集团化模式的利弊分析》,《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第118-120页。
    13、过勇、胡鞍钢:《行政垄断、寻租与腐败--转型经济的腐败机理分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年第2期,第61-69页。
    14、胡岳:《省级卫视战略定位的创新趋势和价值取向--从四川卫视与重庆卫视争打“故事”牌说起》,http://ytv.biog.hexun.com/2711092_d.html
    15、黄昌勇、刘兆明:《上海与湖南电视产业创新模式对标研究》,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第59-63、68页。
    16、黄升民:《重提媒介产业化》,http://www.people.com.cn/GB/14677/22100/36958/36960/2735600.html
    17、黄升民:《“媒介产业化”十年考》,《现代传播》2007年第1期,第101-107页。
    18、季为民、聂双:《收视率的市场含义与电视的文化追求--“收视率''对电视业的影响分析》, http://xinwen.cass.cn/user/erjiview.php?list=1&&TxtID=1741
    19、贾常涛:《美国在线被正式“除名” 最大的公司合并案失败》,http://tech.tom.com/1121/1793/2003922-60075.html
    20、剑飞:《集团化:中国电视在困惑与希望中前行》(上),http://www.gdtv.gov.cn/southtv/index.html
    21、剑飞:《集团化:中国电视在困惑与希望中前行(下)》,http://www.gdtv.gov.cn/southtv/index.html
    22、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http://news3.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5-01/16/content_2467733.htm
    23、黎斌:《构建电视产业新体制》,《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3年第7期,第57-59页。
    24、李继东:《论英国公共广播电视理念的缘起与嬗变》,《现代传播》2007年第3期,第58-61页。
    25、李岚:《“超女”点燃“注意力经济”》,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5-09/02/content_3432972.htm
    26、李韶宇:《电视广告监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消费导刊》2007年第11期,第36-38页。
    27、李宗达、金文雄:《也谈省级卫星频道的定位、特色与发展战略》,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41208/89558/6026657.html
    28、刘俐:《德、法电视管理体制探析》,《电视研究》2000年第11期,第65-68页。
    29、陆地:《制播分离还是分立?》,《声屏世界》2000年第9期,第9-11页。
    30、陆地:《中国电视产业集团化的禁区、盲区与误区》,《声屏世界》2002年第7期,第7-10页。
    31、卢嘉杰:《中国媒介集团化研究的论域与争论盲点》,《新闻界》2005年第6期,第23-25、30页。
    32、陆悦:《上海文广的多元化风险》,http://www.cnad.com/htmi/Article/2004/0511/20040511175931718505.shtml
    33、罗桂卿:《关于广播电视产业化的思考》,《广西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第105-109页。
    34、罗霆:《湖南电视产业发展模式研究》,《现代传播》2002年第3期,第88-92页。
    35、[德]曼弗雷德·考波斯(Manfrcd Kops),何勇译:《将德国的电视节目卖给中国?--从政治经济学的考量》,《南方电视学刊》2005年第5期,第104-108页。
    36、彭骥:《内容低俗影响恶劣深圳卫视交友节目被停播》,http://ent.people.com.cn/GB/81783/6159507.html
    37、任谦:《关于我国广播电视广告播放管理》,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48292148294/3437532.html
    38、任志明,黄淑敏:《电视产业化背景中电视栏目的品牌战略》,《中国有线电视》2007年第12期,第1126-1129页。
    39、时统宇:《收视率导向与收视率歧视》,《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1月2日第3版,第1页。
    40、孙镜:《美国电视网节目编排策略》,http://www.glart.cn/viewnews.asp?id=1299
    41、宋蕾:《论当前电视产业化进程中的几个矛盾》,《现代传播》2006年第2期,第110-112页。
    42、宋琳:《质疑科斯定理及张维迎等的产权理论--帕累托最优并不是制定国家经济决策的充分条件》,http://www.dqsun.com.cn/pipanwq.htm
    43、孙天琦:《目前我国产业组织演进中的体制性障碍--以所有制垄断为例的分析》.《当代经济研究》 2000年第2期.第33-36、47页。
    44、王甫、吴丰军:《由内而外:电视节目制作社会化的较好路径选择》,《新闻战线》2004年第5期,第78-80页。
    45、王甘文:《广播影视法制建设的回顾与展望》,《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9年第10期.第17-18页。
    46、王洪、李蔚:《我国制播分离研究文献的综述》,《现代传播》2004年第6期,第132-133页。
    47、王平、李志华:《湖南传媒变革--湖南广电“中国好莱坞”宏图》,《今传媒》2005年第09S期.第28-34页。
    48、王美诗:《文广传媒的多元化媒体产业之路》, 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64606/75212/5244070.html
    49、王宇航、杨阳、卢英:《由制播分离引出的思考》,《新闻传播》2006年第7期,第49页。
    50、温观音:《产权与竞争:关于行政垄断的研究》,《现代法学》2006年第4期,第174-180页。
    51、吴克宇:《广电集团化改革:到底如何进行“事企分离”?》,《南方电视学刊》2005年第2期,第10-17页。
    52、吴伟光:《“唯收视率”抵制了社会责任》,《南方电视学刊》,2007年第2期,第77-79页。
    53、肖鹏:《寻找帕累托--电视市场竞争与帕累托定律》,《南方电视学刊》2007年第1期,第48-53页。
    54、谢数裕:《中国城市居民媒介素养现状调查--以北京、上海调查数据分析为依据(上)》,http://www.5jial.com/league/blog/show_comm.php?bid=75196
    55、谢毅、杨洸:《跨国传媒集团旗下电视频道对受众的影响研究--以星空卫视和华娱卫视为例》,《现代传播》2007年3期,第9-13页。
    56、邢建毅、陈丽娟:《2006年五大跨国传媒集团发展研究》,《现代传播》2007年第3期,第105-109页。
    57、徐光春:《关于2000年新闻工作》,《新闻战线》2000年第2期,第3-7页。
    58、徐光春:《关于广播影视“十五”规划和跨世纪发展》,《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0年第12期,第4-8页.
    59、杨驰原:《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体制改革调查报告》,《传媒》2005年第3期,第16-18页。
    60、杨丽娅:《WTO框架下中国传媒产业生存与发展的法律环境》,《齐鲁学刊》2005年第6期,第137-142页。
    61、杨明:《电视媒体品牌竞争力提升与品牌考量体系的构建要素分析》,《现代传播》2007年第4期,第83页。
    62、尧风:《中国电视产业集团化的未来之路》,《中国记者》2002年第6期,第70-72页。
    63、喻乐、 朱学东、霍静:《暴利的诱惑传媒业的歧路灯--上篇 传媒业有 暴利吗》,《传媒》2004年第3期,第8-13页.
    64、张放:《日本的广播电视媒体》,《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2年7期,第65-67页。
    65、张莉:《电视制播分离:在进退两难间游移》,《新闻大学》2003年第2期,第62-64、68页。
    66、张卫东、李志:《电视产业如何进行经济规制》,《改革》2004年第6期,第23-28页。
    67、张崇防:《苏东剧变和“颜色革命”对中国传媒的启示》,《现代传播》2006年第1期,第112-113页。
    68、张惠建:《南方传媒集团新媒体业务的实践与探索》,《南方电视学刊》2006年4期,第18-22页。
    69、张志君、张婧莹:《转型期本土电视资源配置的问题与创新》,《现代传播》2006年4期,第1-5页。
    70、赵永福:《广播电视法制建设回眸》,《电视研究》2003年第9期,第46-48页。
    71、周笑:《产业化视野下的电视频道战略分化》,《声屏世界》2006年第9期,第48-50页。
    1、《电视剧管理规定》,http://www.chinasarft.gov.cn/articles12000/07/08/20070922145320110817.html
    2、《关于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意见》,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4-02/20/content_1323651.htm
    3、《关于废止部分法规性文件的决定》,http://www.chinasarft.gov.cn/articles/2005/03/25/20070924100936780650.html
    4、《关于加强政府法制工作的决定》,http://www.cnread.net/cnreadl/flfg/fldd/004/029.htm
    5、《关于禁止播出电脑网络游戏类节目的通知》,http://www.chinasarft.gov.cn/articles/2007/02/27/20070914165147430579.html
    6、《广播电视管理条例》,http://www.chinasarft.gov.cn/articles/2003/10/21120070922142857170492.html
    7、《广播电视广告播放管理暂行办法》,http://www.chinasarft.gov.cn/articles/2004/01/01/20070922155256960513.html
    8、《广电总局发布通知停播电视剧<红问号>》,http://www.chinasarft.gov.cn/articles/2007/09/24/20070925155111420400.html
    9、《广电总局关于重申禁止制作和播映色情电影的通知》,http://www.chinasarft.gov.cn/articles/2007/12/29/20071229170832980517.html
    10、《广电总局关于加强电视动画片播出管理的通知》,http://www.chinasarft.gov.cn/articles/2008/02/19/20080221111624750711.html
    11、《广电总局关于增加2007年度三星级以上涉外宾馆可申请接收的境外卫星电视频道范围的通知》,http://www.chinasarft.gov.cn/articles/2007/06/01/20070908161644420285.html
    12、《境外电视节目引进、播出管理规定》,http://www.chinasarft.gov.cn/articles/2004/10/23/20070924102314110383.html
    13、《境外卫星电视频道落地管理办法》,http://www.chinasarft.gov.cn/articles/2004/08/01/20070922170544580662.html
    14、《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http://china.org.cn/chinese/archive/131784.htm
    15、《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http://www.isc.org.cn/20020417/ca38931.htm
    1、David编译:《中国无缘<商业周刊>全球最有价值100个品牌》,http://tech.tom.com/1121/1793/2004723-112887.html
    2、《2006年全国广播电视收入持续增长》,http://gdtj.chinasarft.gov.cn/Tiaomu.aspx?Docld=560
    3、《2005年<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http://brand.icxo.com/brand500/top500_1.htm
    4、《2005午度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http://brand.icxo.com/2005_brandmeeting/brand2005_bd01.htm
    5、《2005午全国电视节目进出口情况》,http://gdtj.chinasarft.gov.cn/Tiaomu.aspx?Docld=530
    6、《2004年广播电视节目交易活跃》, http://gdtj.chinasarft.gov.cn/Tiaomu.aspx?Docld=100
    7、《2004年省级广播电台、电视台广告收入增长较快,东、中、西部差距明显》,http://gdtj.chinasarft.gov.cn/Tiaomu.aspx?Docld=229
    8、《历年电视节目播出情况》,http://gdtj.chinasarft.gov.cn/Tiaomu.aspx?Docld=49
    9、《历年电视综合覆盖情况》.http://gdtj.chinasarft.gov.cn/Tiaomu.aspx?Docld=46
    10、 《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广告价格表》,http://cctvhy.myanyp.cn/default/articles/050823141825784.aspx?z=1414564&m =2286446/
    1、《2007中国湖南卫视大事记》,http://www.hunantv.com/dashiji.htm
    2、《2003年全球媒体大事回顾》,http://www.ewen.cc/licai/bkview.asp?bkid=54107&cid=102880
    3、《湖南有线网络大战伤亡百人》,http://cctv.uenu.com/spccials/dianxin/main/dianxin63.html
    4、 《全国卫视定位图》,《新周刊》2007年第6期,第29页。
    5、《全国有线/无线合并工作全面启动》,http://www.ahgd.gov.cn/dt2111111145.asp?DocID=2111115986
    6、《上海东方明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介》,http://www.opg.cn/company_intro.php
    7、《湖南电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简介》,http://www.tik.com.cn/z_g_gj.asp
    8、程悠悠:《超级女声树大招风,英公司称涉嫌盗版可能起诉》,http://news.163.com/05/0729/10/IPQRlCU70001122E.html
    9、《经济学家张五常:我确实曾获诺贝尔奖提名》,http://finance.sina.com.cn/g/20020424/199648.html
    10、《TV Tonight》,《USATODAY》2007年8月13日。第8D版。
    11、罗辉:《江主席会见并宴请“电视与广播博物馆国际理事会2002年北京年会”与会代表》,《解放军报》(网络版),http://www.pladaily.com.cn/gb/pladaily/2002/11/07/20021107001008_todaynew s.html
    12、云南电视台广告中心:《电视节目播出至少要过十关猴年马月谈制播分离》,http://www.yntv.cn/yntv web/category/30603/2004/09/06/2004-09-06_44492_30603.shtml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