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唐朝“村”制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目前史学界对唐朝基层政治体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乡制和里制,本文以“求治”为切入点,对人们较少关注的村制略作探讨。全文共分四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绪论。“村”作为一种聚落名称正式出现于东汉中后期,“庐”、“聚”、“丘”是村聚落最主要的三种来源类型。魏晋以来,中原板荡,南北对峙,州县设置叠床架屋,基层乡里制度极度松弛,“村”名称的使用呈明显泛化趋势,几成众多聚落名称的代名词,分布范围逐渐扩大。根据传世字书、类书所记,大概可知,从东汉至明清,人们对“村”问题曾进行过多方面的关注。
     第二部分,唐朝“村”制度的研究。武德七年户令规定,“在田野者为村”,“村”作为一级组织机构,正式取得了法律的支持。“田野”即指两京及州县城郭之外的区域。“村”制度针对全国颁布,但各地的实施程度视具体情况而定。与百户的“里”不同,“村”机构的设置基础是地域性的聚落,具有很强的稳定性。至开元朝,“村”制度日臻完善,“村”制度的实施是对魏晋以来基层聚落形态纷扰混乱局面的彻底整顿。《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的记载证明,唐朝的村制度执行得比较彻底。
     第三部分,唐朝“村官”的研究。依据唐朝的村制度,村正长以本村白丁充任,因村之大小设立,设置无定额。律令赋予村正长的职责是“检察非违”,但在实际执行中,村正长也参与驱催赋役等事务,是里正长的主要辅助者,其待遇要低于里正长。出土文书证明,官府为了减少赋役的蠲免,往往任用中男充任村正长。在村正长之外,村内还有一些专门事务的责任人员。唐后期,村正长充任者的身份与前期有所不同,职责也日趋全面,至五代时期,村正长“驱催赋役”的职责终于成为制度。
     第四部分,乡里制向乡村制的转化。唐朝初年,依据户数实行严格的乡里制。贞观十五年,省并乡正长,景云二年以来,里正长的职任也遭到冷遇,乡里制呈松弛之势,而“村”的作用得到重视,逐渐成为学、社等组织的设置单位,也是百姓最稳固的生活圈。至中后期,乡正长之职再次出现,但“乡”与“里”的意义出现变化,地域性特征日趋明显。随着“村”制度的作用逐渐提升,乡里制开始向乡村制演变。唐朝的“村”制度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并对邻近国家的基层行政制度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It focuses on the Xiang System and Li System in the current study on the grass-root political institution in the history sphere. From a perspective of "keeping order", the dissertation explored the Cun System that was given fewer concerns by history researchers. It was composed of four parts, and the framework is following:
    The first part is preface. As the name of a kind of community, Cun appeared formally in the mid-later Dong Han dynasty. Lu, Ju, and Qiu are the three major sources from which Cun originated. Since Wei Jin period, society was in disorder. Xiang System was nearing to be disfunctional, and the character "cun" was used more widely to name a community. The scope of location of Cun expanded. Given the related documents, people paid many attentions to it by putting Cun as a key point from Dong Han dynasty to Ming Qing dynasty.
    The second part studies the Cun System in Tang dynasty. As one level of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 Cun was recognized in HuLing in the seventh year of Wude. Cun system was promulgated for the whole country, but the actual practice was different in different place. Cun showed greater stability than Li that was made of one hundred households because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former is set in terms of regional community. It became more developed in Kaiyuan period. In author's view, Cun System was the complete rearrangement of the disordered primary community situation since WeiJin period. RuTangQiuFaXunLiXingJi confirmed that the enforcement of Cun System in Tang dynasty was much better.
    In the third part, Cun officals were studied. According to the law of Tang dynasty, Cun Zheng was chosen among common adult male, and there was not fixed number in Cun for different sizes. Cun Zheng was the primary assistant of Li Zheng, and his major work was to deal with law breaking, but actually his business also included to push farmers to pay taxes, etc. The identity of Cun Zheng took some changes in the late Tang dynasty. The duties of Cun Zheng appeared to be more comprehensive. It became formalization for Cun Zheng to push farmer to pay taxes in WuDai period.
    The fourth part studies the conversion of XiangLi System into XiangCun System. XiangLi System was carried out strictly in the early Tang dynasty. The position of XiangZheng was disestablished in the fifteenth year of Zhenguan. Furthermore, since the second year of Jingyun, LiZheng was not seen as important as before. So the practice of
    
    
    XiangLi System was relaxed. However, the role of Cun was stressed in which Xue and She were established. XiangZheng reappeared in the mid-late Tang dynasty, but the meaning of Xiang and Li changed, and their regional character got more and more obvious. With the lifting up of the importance of Cun System, XiangLi System started to convert into XiangCun System. Cun System of Tang dynasty enjoyed deep and lasting influence, and to some extent affected the primary administrative systems of the neighboring countries.
引文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2年。
    [清]董增龄撰:《国语正义》,巴蜀书社,1985年。
    [汉]司马迁撰:《史记》,中华书局,1972年。
    [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1975年。
    [晋]陈寿撰:《三国志》,中华书局,1992年。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98年。
    [梁]沈约撰:《宋书》,中华书局,1983年。
    [梁]萧子显撰:《南齐书》,中华书局,1997年。
    [唐]姚思廉撰:《梁书》,中华书局,1997年。
    [唐]姚思廉撰:《陈书》,中华书局,1997年。
    [北齐]魏收撰:《魏书》,中华书局,1997年。
    [唐]李百药撰:《北齐书》,中华书局,1997年。
    [唐]令狐德棻等撰:《周书》,中华书局,1997年。
    [唐]李延寿撰:《北史》,中华书局,1997年。
    [唐]李延寿撰:《南史》,中华书局,1997年。
    [唐]魏征等撰:《隋书》,中华书局,1996年。
    [五代]刘煦等撰:《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
    
    
    [宋]欧阳修、宋祁等撰:《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
    [宋]欧阳修撰、《新五代史》,中华书局,1974年。
    [宋]薛居正等撰:《旧五代史》,中华书局,1976年。
    [宋]司马光等撰:《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76年。
    [宋]李涛撰:《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1986年。
    [清]吴任臣撰:《十国春秋》,中华书局,1983年,
    [唐]李隆基撰、[唐]李林甫注:《唐六典》,(日)广池千九郎校注,三秦出版社,1991年。
    [唐]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通典》,中华书局,1996年。
    [唐]长孙无忌撰、刘俊文笺解:《唐律疏议笺解》,中华书局,1996年。
    [唐]吴兢:《贞观政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唐]许敬宗编、罗国威整理:《文馆词林校证》,中华书局,2001年。
    [唐]陆贽撰、[元]郎晔注:《陆宣公奏议注》,丛书集成本。
    [宋]郑樵:《通志》,台北新兴书局,1965年。
    [宋]王溥撰:《唐会要》,中华书局,1990年。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
    [宋]宋敏求:《唐大诏令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范祖禹:《唐鉴》,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宋]王溥撰:《五代会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南宋]徐天麟:《东汉会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清]黄本骥编:《历代职官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晋]常璩撰、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北魏]郦道元撰、王国维校:《水经注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
    [北魏]杨衒之撰、范祥雍校注:《洛阳伽蓝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唐]李泰等著、贺次君辑校:《括地志辑校》,中华书局,1980年。
    [唐]玄奘、辩机著、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中华书局,1985年。
    [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中华书局,1983年。
    [唐]樊绰著、向达校注:《蛮书校注》,中华书局,1962年。
    
    
    [清]徐松撰、[清]张穆校补、方严点校:《唐两京城坊考》,中华书局,1985年。
    [日]圆仁撰、顾承甫、何泉达点校:《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日]真人元开撰、汪向荣校注:《唐大和上东征传》,中华书局,2000年。
    [宋]张世南撰、张茂鹏点校:《游宦纪闻》,中华书局,1997年。
    [宋]王象之:《舆地纪胜》,中华书局,1992年。
    [宋]宋敏求:《长安志》,《宋元方志丛刊》第一册,中华书局,1990年。
    [宋]程大昌撰、黄永年点校:《雍录》,中华书局,2002年。
    [宋]乐史:《太平寰宇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王观国:《学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周去非:《岭外代答》,丛书集成本。
    [宋]潜说友:咸淳《临安志》,《宋元方志丛刊》第四册,中华书局,1990年。
    [宋]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宋元方志丛刊》第一册,中华书局,1990年。
    [明]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谢旻等监修:雍正《江西通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陈和志、倪师孟等编纂:乾隆《震泽县志》,光绪十九年重刊本。
    [清]赵之谦等撰:《江西通志》,清光绪七年刊本,台湾华文书局,1967年。
    [清]徐松:《西域水道记》,续修《四库全书》本。
    [清]戴肇辰等纂修:《广州府志》,清光绪五年刊本。
    [清]黄宗宪:《日本国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清]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文物出版社,1985年。
    [清]王昶辑:《金石萃编》,北京中国书店,1985年。
    [唐]温大雅撰:《唐创业起居注》,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唐]李肇撰:《唐国史补》,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唐]刘肃撰、许德楠、李鼎霞点校:《大唐新语》,中华书局,1984年。
    [唐]刘餗撰、程毅中点校:《隋唐嘉话》,中华书局,1979年。
    [唐]张鷟撰、赵守俨点校:《朝野佥载》,中华书局,1979年。
    [唐]段成式撰、方南生点校:《酉阳杂俎》,中华书局,1981年。
    [唐]牛僧孺撰、程毅中点校:《玄怪录》,中华书局,1982年。
    [唐]李复言编、程毅中点校:《续玄怪录》,中华书局,1982年
    [唐]裴鉶撰、周楞伽辑注:《传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唐]范摅撰:《云溪友仪》,《笔记小说大观》第一册,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5年。
    [唐]赵磷撰、曹中孚校点:《因话录》,《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五代]王仁裕等撰、丁如明辑校:《开元天宝遗事十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宋]洪迈:《容斋随笔》,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丛书集成本。
    [宋]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中华书局,1987年。
    [宋]晁载之撰:《续谈助》,丛书集成本。
    [宋]何薳撰、张明华点校:《春渚纪闻》,中华书局,1983年
    [金]刘祁撰:崔文印点校:《归潜志》,中华书局,1983年。
    [宋]吴处厚撰、李裕民点校:《青箱杂记》,中华书局,1985年。
    [宋]钱易撰、黄寿成点校:《南部新书》,中华书局,2002年。
    [宋]赵与时撰、齐治平校点:《宾退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元]辛文房撰、周本淳校证:《唐才子传校证》,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
    [清]钱大昕著、陈文和、孙显军校点:《十驾斋养新录》,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
    [清]周宗濂:《文献通考节贯》,清乾隆十五年竹友草堂刻本,《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清]赵翼撰、黄寿成校点:《廿二史札记》,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
    [清]顾炎武撰、[清]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先秦]吕望撰:《六韬》,丛书集成本。
    [先秦]吕不韦辑、[清]毕沅辑校:《吕氏春秋》,丛书集成本。
    [先秦]晏婴撰:《晏子春秋》,丛书集成本。
    [晋]陶渊明撰、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中华书局,1979年。
    [宋]刘义庆著、[梁]刘孝标注、徐震堮校笺:《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
    [齐]僧伽跋陀罗:《善见律》,大正新修《大藏经》,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1990年。
    [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中华书局,1977年。
    [北齐]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唐]杜甫著、[清]杨伦笺注:《杜诗镜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唐]白居易:《白氏长庆集》,四部丛刊本。
    [唐]自居易著、顾学颉校点:《白居易集》,中华书局,1979年。
    [唐]元稹:《元氏长庆集》,四部丛刊本。
    
    
    [唐]杜牧:《樊川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唐]韩愈:《韩昌黎全集》,中国书店,1991年。
    [唐]柳宗元:《柳宗元集》,中华书局,1979年。
    [唐]皮日休著、萧涤非、郑庆笃整理:《皮子文薮》,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唐]陆贽著、刘泽民校点:《陆宣公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
    [唐]刘禹锡撰:《刘禹锡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唐]王梵志撰、项楚校注:《王梵志诗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唐]韦庄撰、李谊校注:《韦庄集校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
    [唐]释道世:《法苑珠林》,四部丛刊本。
    [唐]孙樵:《孙樵集》,四部丛刊本。
    [唐]李匡义:《资暇集》,丛书集成本。
    [宋]程大昌:《演繁露续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顾炎武撰:《顾亭林文集》,续修《四库全书》本。
    [清]曹寅等编:《全唐诗》,中华书局,1979年。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
    [唐]徐坚等编:《初学记》,中华书局,1962年。
    [唐]白居易撰、[宋]孔传续撰:《白孔六帖》,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王钦若等编:《宋本册府元龟》,中华书局,1989年。
    [宋]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台湾中华书局,1996年。
    [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中华书局,1995年。
    [宋]李昉等编:《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85年。
    [宋]李昉等编:《文苑英华》,中华书局,1966年。
    [宋]王应麟:《合壁本玉海》,台北大化书局影印,1977年。
    [宋]高承撰、[明]李果订、金圆、许沛藻点校:《事物纪原》,中华书局,1989年。
    [明]《永乐大典》,中华书局,1986年。
    [明]陶宗仪:《说郛》,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吴楚材辑:《强识略》,万历十七年阳春园刻本,续修《四库全书》本。
    [清]《古今图书集成》,中华书局、巴蜀书社,1985年。
    
    
    [东汉]许慎编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梁]顾野王编撰:《大广益会玉篇》,中华书局,1987年。
    [梁]顾野王编撰:《原本玉篇残卷》,中华书局,1985年。
    [唐]释慧琳编撰:《一切经音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北宋]司马光等编:《类篇》,中华书局,1984年。
    [明]张自烈编、[清]廖文英补:《正字通》,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年。
    北京图书馆金石组、佛教图书文物馆石经组编:《房山石经题记汇编》,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陈明光:《唐代财政史新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
    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三联书店,1983年。
    陈国灿:《斯坦因所获吐鲁番文书研究》修订本,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
    程存洁:《唐代城市史研究初篇》,中华书局,2002年。
    董志翘:《<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词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文物出版社,1986年。
    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武汉大学历史系编:《吐鲁番出土文书》(录文本一—十册),文物出版社,1981—1991年。
    郭锋:《唐史与敦煌文献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郭锋:《斯坦因第三次中亚探险所获甘肃新疆出土汉文文书》,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年。
    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三联书店,1979年。
    韩昇:《日本古代的大陆移民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黄文弼:《西北史地论丛》,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姜伯勤:《敦煌吐鲁番文书与丝绸之路》,文物出版社,1994年。
    金申:《中国历代纪年佛像图典》,文物出版社,1995年。
    
    
    李方、王素:《吐鲁番出土文书人名地名索引》,文物出版社,1996年。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卢向前:《唐代西州土地关系述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吕思勉:《吕思勉读史札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林天尉、黄约瑟主编:《古代中韩日关系研究》,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1987年。
    刘统:《唐代羁縻府州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年。
    刘岱总主编:《吾土与吾民》,三联书店,1992年。
    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第二卷,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年。
    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上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孟凡人:《新疆考古与史地论集》,科学出版社,2000年。
    牟发松:《唐代长江中游的经济与社会》,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年。
    齐涛:《魏晋隋唐乡村社会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
    荣新江:《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三联书店,2001年。
    孙冬虎、李汝雯:《中国地名学史》,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年。
    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一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2年。
    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二辑,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0年。
    唐长孺主编:《敦煌吐鲁番文书初探》,武汉大学出版社,1983年。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三联书店,1978年。
    王小甫:《唐·吐蕃·大食政治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闻钧天:《中国保甲制度》,商务印书馆,1935年。民国丛书本。
    汪士杰:《里甲制度考略》,商务印书馆,1944年。民国丛书本。
    徐松石:《粤江流域人民史》,中华书局,1941年。民国丛书本。
    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三联书店,1957年。
    谢稚柳:《敦煌艺术叙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严耕望:《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1年。
    阎文儒、阎万钧:《两京城坊考补》,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
    杨际平:《均田制新探》,厦门大学出版社,1991年。
    杨际平、郭锋、张和平:《五——十世纪敦煌的家庭与家族关系》,岳麓书社,1997年。
    杨鸿年:《隋唐两京坊里谱》,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余太山:《两汉魏晋南北朝与西域关系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郑学檬主编:《中国赋役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郑学檬:《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岳麓书社,1996年。
    周一良:《周一良集》,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章群:《唐代蕃将研究》,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6年。
    张泽咸;《唐五代赋役史草》,中华书局,1986年。
    张泽咸:《唐代工商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张锡厚:《王梵志诗校辑》,中华书局,1983年。
    张锡厚辑:《王梵志诗研究汇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赵秀玲:《中国乡里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
    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
    张广达:《西域史地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朱雷主编:《唐代的历史与社会》,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
    陈国灿:《唐乾陵石人像及其衔名的研究》,《文物集刊》第二集,1980年9月。
    陈国灿:《唐五代敦煌县乡里制的演变》,《敦煌研究》1989年3期。
    陈苏镇:《北周隋唐的散官与勋官》,《北京大学学报》1991年2期。
    陈尚胜:《唐代的新罗侨民社区》,《历史研究》1996年1期。
    戴建国:《天一阁藏<天圣令·赋役令>初探》(上),《文史》第53辑。
    戴建国:《天一阁藏<天圣令·赋役令>初探》(下),《文史》第54辑。
    冻国栋:《略述唐代人口的城乡结构与职业结构》,《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十九辑。
    方国瑜:《唐宋时期洱海区的汉族移民》,《人文科学杂志》1957年1期。
    方国瑜:《汉晋时期滇东区的汉族移民》,《人文科学杂志》1957年2期。
    范邦瑾:《唐代蕃坊考略》,《历史研究》1990年4期。
    韩昇:《魏晋隋唐的坞壁和村》,《厦门大学学报》1997年2期。
    侯旭东:《北朝乡里制与村民的生活世界》,《历史研究》2001年6期。
    侯灿:《麴氏高昌王国郡县城考述》,《中国史研究》1986年1期。
    孔祥星:《唐代里正——吐鲁番、敦煌出土文书研究》,《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79年1期。
    李方:《唐西州九姓胡人生活状况一瞥——以史玄政为中心》,《敦煌吐鲁番研究》
    
    第四卷。
    刘希为:《唐代新罗侨民在华社会活动的考述》,《中国史研究》1993年3期。
    宁欣:《唐代敦煌地区农业水利问题初探》,北京大学中古研究中心编:《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第三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
    荣新江:《关于唐宋时期中原文化对于阗影响的几个问题》,《国学研究》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王永兴:《敦煌唐代差科簿考释》,《历史研究》1957年12期。
    王永兴:《吐鲁番出土唐西州某县事目文书研究》,《国学研究》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王炳华:《唐安西柘厥关故址并有关问题研究》,《西北史地》1987年3期。
    武伯纶:《唐长安郊区的研究》,《文史》第三辑,1963年。
    严耕望:《北朝地方政府属佐制度考》,《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本。
    严耕望:《魏晋南朝地方政府属佐考》,《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20本上。
    杨际平:《唐代户等与田产》,《历史研究》1985年3期。
    杨际平:《唐前期的杂徭与色役》,《历史研究》1994年3期。
    杨光浴:《试论地名的特征》,《地名学研究》第二集,1986年。
    邹逸麟:《谭其骧论地名学》,《地名知识》1982年2期。
    赵和平、邓文宽:《敦煌写本王梵志诗歌校注》,《北京大学学报》1980年5、6期。
    张国刚:《关于唐代团结兵史料的辨析》,《唐代的历史与社会》,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
    周振鹤:《新旧汉简所见县名和里名》,《历史地理》第12辑。
    郑炳林:《高昌王国行政地理区划初探》,《西北史地》1985年2期。
    池田温著、龚泽铣译:《中国古代籍帐研究》,中华书局,1984年。
    池田温:《中国古代籍帐研究》录文,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报告,1979年。
    池田温:《唐研究论文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宫崎市定:《宫崎市定论文选集》上,商务印书馆,1963年。
    谷川道雄:《六朝时代城市与农村的对立关系》,《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十五辑。
    加藤繁撰、吴杰译:《中国经济史考证》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62年。
    
    
    井上清著、天津市历史研究所译校:《日本历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74年。
    门胁祯二、佐藤宗谆:《大化改新后的阶级状况》,北京大学日本研究中心编:《日本学》第一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内藤湖南:《日本文化史研究》,商务印书馆,1997年。
    仁井田陛:《唐令拾遗》,京都大学出版会,1983年。
    山根幸夫编、田人隆、黄正建等译:《中国史研究入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
    宋家钰:《唐、日民户授田制度相异问题试释》,《日本学》第一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五井直弘著、姜镇庆、李德龙译:《中国古代史论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王辑五选译:《一六00年以前的日本》,商务印书馆,1983年。
    王长兴主编:《日本学辞典》,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年。
    王金林:《论大化改新后日本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日本史论文集》,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
    小田义久:《大谷文书集成》壹,法藏馆,1984年。
    小田义久:《大谷文书研究》,京都,株式会社法藏馆,1996年。
    周藤吉之等著、姜镇庆、那向芹译:《敦煌学译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年。
    中国日本史学会编:《日本史论文集》,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
    竹内理三等编、沈仁安、马斌等译:《日本历史辞典》,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
    卞麟锡:《试论九世纪唐朝新罗坊的性质》,《第二届国际唐代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台北文津出版社,1983年。
    简江作:《韩国历史》,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8年。
    金文经:《唐代新罗侨民的活动》,《古代中韩日关系研究》,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1987年。
    李基白著、厉帆译、厉以平译校:《韩国史新论》,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4年。
    郑麟趾:《高丽史》,《四库全书存目存书》。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