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汉赋的生产与消费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汉赋是汉代之代表文体,其生产消费贯穿有汉一代四百余年。赋家辈出,赋作繁盛,精彩迭呈,对后世文学影响至深。本文遵循马克思艺术生产的理论,用文献学的方法,从汉赋的生产者、生产工具及消费者等方面入手,展示汉赋生产消费的状况,探讨汉赋生产消费的动因,揭示其兴盛衰落的发展规律。
     绪论部分:简述20世纪以来汉赋生产消费的研究状况,确定论文的研究对象、范围及重点,说明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论汉赋的生产状况。将汉赋生产状况大致分为七个时段进行考察,发现皇权最集中的武、宣时期是汉赋宫廷生产最鼎盛的时期。皇权最松懈的桓、灵时期是地方赋作生产最鼎盛的时期。总的看来,西汉赋作生产的高峰于武宣之世十分明显,东汉赋作生产未出现明显的高峰期,直到汉末献帝建安时期,曹氏文人集团才掀起一股赋作生产的高潮。
     第二章论汉赋的生产者及生产动因。西汉赋的主要生产者是皇帝身边的大夫和郎,他们出身庞杂,思想相对自由;东汉赋的主要生产者是皇帝御用的尚书郎和校书郎,他们多为儒者,思想比较保守。故西汉赋流动,东汉赋板滞。西汉的大夫和郎多为闲职,人数众多又无具体事务,因此是汉赋生产繁荣的一个有利条件。东汉的尚书和校书郎饱读诗书,博通今古,以著述为务,有从事赋作生产的必备素质。他们都围绕在皇帝身边,按照皇帝的旨意从事赋作生产,故他们生产的赋作自我主观意识不强。汉赋生产的动因既有当权者的利禄引诱,亦有赋作者的自我主观愿望。当权者为润色鸿业、娱乐快意,而以利禄诱导赋作生产。赋作者亦为谋求利益、示忠显能、讽颂劝喻、发愤明志等主观因素而从事赋作生产。
     第三章论汉赋的生产工具、载体及文本生成。汉赋的主要生产工具是笔墨,主要载体是简牍。笔墨由西汉到东汉处于一个不断改良的过程,为汉赋的生产消费层面的拓展扩大准备了必要的条件。或者说笔墨的改良刺激了汉赋的生产消费。笔墨使用的便利,也是文学由口头生产习惯向文本生产习惯转变的一大关键。汉赋载体为八寸之简牍,或便于阅读,或标志汉赋在汉代书籍中所处地位不是很高。简牍在汉代也不是易得之物,因此大大限制了汉赋的生产消费。汉大赋的文本生成一个十分繁琐、费力、耗时的过程,并且要受时令、制度等条件的限制,因此,大赋是汉赋的精品,但在数量上是十分有限的。以数量论,体制短小的赋作,才是汉赋生产的主流。
     第四章论汉赋的生产机制。汉代大部分赋作的生产都是一种有组织的生产,在组织者的指令下,制作者以团体的形式积极地献赋与竞作。献赋有应制献赋和自献赋两种。从献赋的动机和契机看,献赋活动是附属于政治活动的文学活动。试赋在汉代是非制度性的,除了鸿都门试赋规模较大外,其余的试赋也是非规模性的。试赋活动刺激了汉赋的生产消费,但由于赋家入仕后政治地位较低,故文人又对试赋之事淡漠了。汉代赋家多是以团体的形式存在的,因此形成竞争性生产。竞赋不仅增大了汉赋的产量,同时也提高了汉赋的质量,并使汉赋更具有审美价值。
     第五章论汉赋的传播流通。汉赋主要是依靠口头与书面两种方式传播的,赋家本人是其最主要的传播者,其次有史官、校书官,歌者、诵者等。由于汉赋生产工具的落后,载体的笨重难得,以及汉代较为专治的皇家藏书政策等原因,使得汉赋的传播面十分狭窄。因此,汉赋的流传也是一个由封闭慢慢走向开放的过程。西汉赋的流传主要是通过家族传承、师徒传承等途径进行的,是比较封闭的。东汉出现了大量的私家藏书及书肆等,汉赋流传的途径走向开放。汉代皇家对汉赋的大量收藏,既不便于汉赋的传播消费,又造成了大量汉赋在发生书厄时的集体流失。数以千计的汉赋作品现所剩无几便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
     第六章论汉赋的消费。汉赋的消费者有皇帝、诸侯王、大将军等统治者阶层;还有文人、宫廷庸人、下层官吏、百姓等非统治者阶层。统治者阶层消费汉赋的主要动因是为延揽人才、润色鸿业、虞悦耳目等,文人消费汉赋的主要动因是为抒导性情与模仿习作。宫廷庸人、下层百姓等对汉赋的消费多是被动的接受,无有明显动因。汉人对汉赋的消费产生了强烈的消费效果,又反过来刺激了汉赋的生产。汉赋“揄扬大义”与“辩丽可喜”的消费效果,加强了统治者对汉赋的喜爱和利用,刺激他们对汉赋生产与消费的倡导。
Representatives of the Han dynasty Han Fu style, its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through a generation of the Han Dynasty more than 400 years. Fu family men, assigned to lush, Diego was wonderful, profound impact on later literature. In this paper, drawing on Marx's theory of artistic production, using the method of philology, from the Han Fu's producers, production tools and consumers in a bid to show the status of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of Han Fu to explore the motivation of Han Fu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reveal its flourishing the decline of the law of development.
     Introduction Part:Description Since the 20th century Hanfu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of the research situation to determine the object of study papers, scope and focus of how the research significance and research methodologies.
     The first chapter of Han Fu's production status. The Han Fu production status can be divided into seven hours to inspect and found that the highest concentration of imperial force, the court of Han Fu Xuan period to produce the most peak period. Imperial power of the most lax-hwan, spiritual period was assigned for the local production of the most flourishing period of time. Overall, the peak of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fu for production of the world is very obvious in the wuxuan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fu for production peak is not apparent until the time of Han Emperor Xian Jian, Cao set off a literary group was assigned to produce a climax.
     Chapter II Han Fu producers and production dynamics. The main producers of the Western Han Fu was emperor of the doctor, and Lang, who came from numerous and their thinking relative freedom; The main producers of the Eastern Han Fu Queen's Book of the emperor and Xiaoshu Lang Lang, who mostly Confucians, and rather limited. Therefore,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fu flows, Han Fu dull. Western Han dynasty, mostly doctors and No formal positions, nor a large number of specific issues, and therefore the prosperity of Han Fu produce an advantage. The Book of Han and Xiao Shulang well-read poetry and literature, Broadcom Heritage, to writing for the services, engaged in producing essential qualities conferred. They are around the emperor, in accordance with the wishes of the emperor Fu for engaging in the production, so they produce a subjective sense of self-fu is not strong. Han Fu production of both those in power motivation Cyril temptation also conferred the author's own subjective wishes. Hongye polish of those in power, entertainment, happily, but in order to induce Cyril Fu for production. Fu is also seeking the interests of authors, showing Tadaaki energy, Poong Chung advised excited, Ming-fu and other subjective factors involved for production purposes.
     ChapterⅢof Han Fu's production tools, vector and text generation. Han Fu's main production tools are pen and ink, the main carrier is Jane slips. Pen and ink from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to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in a continuous improvement process, for the Han Fu's expansion of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levels to prepare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for the expansion. Or the ink has stimulated the improvement of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of Han Fu. Ink ease of use, but also literary texts from the oral production habits to produce a major change in the key used. Carrier for the eight-inch of Han Fu Jian Du, or easy to read, or sign books during the Han dynasty of Han Fu's place is not very high. Jane slips during the Han dynasty is not easy to get the objects, thus greatly limiting th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of Han Fu. Han Fu's text generates a very cumbersome, laborious, time-consuming process and subject to seasonal and systems of the limitations. Therefore, the large Han Fu is a boutique, but the quantity is very limited. Volume theory, system, endowed for short, is the production of the mainstream Han Fu.
     ChapterⅣof Han Fu's production mechanisms. Han Fu for most of the production is a kind of organized production, the organizers of the directive, the producers in order to form groups to actively Xian Fu and competing for. Xian-fu, and that should be the system two kinds of self-Xian-Fu. Xian-Fu from the motive and opportunity to see, Xian-Fu activity is attached to political activities, literary activities. Examination of non-institutional endowed in the Han dynasty, in addition to Hongduxue try enabling large-scale, the remaining non-scale trial is also endowed nature. Examination of Han Fu activity stimulated th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but because of the political status of Fu lower after entering political stratum, so scholars also conferred on the trial of the matter indifferent. Han Fu family was based on body form, so the formation of competitive production. Han Fu Fu Jing not only increases the output, but als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Han Fu and make Hanfu more aesthetic value.
     ChapterⅤthe spread of Han Fu circulation. Han Fu relies mainly on oral and written communication in two ways, the Fu family I is its main disseminator, followed by a historian, school book officer, singers, chanting, etc.. As the Han Fu backward production tools, carriers of the heavy rare, and the Han Dynasty more tyranny of the royal collection policy and other reasons, makes the surface very narrow spread of Han Fu. Thus, the spread of Han Fu was also a close to opening up process. Western Han Fu spread mainly through the family heritage, mentoring and other channels of transmission is more closed. Han appeared a large number of private collections, and Shu Si and so on, spread way towards opening up of Han Fu. A large number of Han Fu Han royal collection, is neither easy spread of Han Fu consumption, has also caused a large number of Han Fu in the event of a collective loss when the book Ecuador. Works of thousands of Han Fu is now nothing left is fully illustrated this problem.
     Chapter VI Han Fu consumption. Han Fu's consumers have the emperor, princes, large sectors of generals and other rulers; there literati, the court mediocrity and low-level officials, civilians and other non-ruler class. The main sectors of consumption, the ruler of Han Fu motivation for the collection of talent, to carry out the great cause, entertainment, etc. The main civilian consumption of Han Fu motivation is to express guided temperament and imitation exercises. Court mediocre, lower consumption of the people and so many pairs of Han Fu is a passive acceptance, no obvious cause. Han Chinese Han Fu in a strong consumer consumption effect, in turn, stimulated the production of Han Fu. Han Fu "eulogy righteous cause" (that is praised), and "encouraging debate Korea" (referring to words or dictio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Qili) consumption effect in strengthening the rulers of Han Fu's love and use to stimulate their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of Han Fu's advocacy.
引文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9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433页。
    ②何新文:《中国赋论史稿》,北京:开明出版社,1993年,第190页。
    ①许结:《赋体文学的文化阐释》,北京:中华书局,2005,第1页。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344页。
    ③刘永济:《十四朝文学要略》,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82页。
    ④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31—132页。
    ⑤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33—134页。
    ①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36页。
    ②何新文:《中国赋论史稿》,北京:开明出版社,1993年,第199页。
    ③张庆利:《汉代思维方式与汉大赋的特点》,《东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3期,第67—72页。
    ④张庆利:《汉代的文化特征与汉大赋的形成》,《求是学刊》,1993年第5期,第81—85页。
    ⑤李山:《经学观念与汉乐府、大赋的文学生成》,《河北学刊》,2003年第4期,第130—135页。
    ⑥曹虹:《文人集团与赋体创作》,《文史哲》,1990年第2期,第13—20页。
    ⑦章沧授:《论汉代赋家创作的个性特征》,《学术月刊》,1999年第3期,第73—76页。
    ⑧詹福瑞:《汉大赋的内在矛盾与文士的尴尬》,《文艺研究》,2001年第6期,第88—94页。
    ①程世和:《汉初藩府士人的精神转型与赋家之心的初步形成》,《陕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第16—24页。
    ②翁银陶:《自我展示——汉大赋作家的创作驱动力》,《江淮论坛》,2004年第1期,第136—140页。
    ③王焕然:《汉代赋家与史家关系论略》,《河北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第47—52页。
    ④王增文:《论散体大赋生成于汉景帝时期的梁国》,《中国文化研究》,2008年夏之卷,第101—107页。
    ⑤郭芳:《汉大赋衰落原因探索》,《社会科学辑刊》,1989年第6期,第112—115页。
    ⑥高一农:《汉大赋衰变探微》,《文史哲》,2001年第2期,第30—35页。
    ⑦咎风华《论汉代游艺风俗对汉赋的影响》,《社会科学家》,2008年第5期,第19—22页。
    ⑧马丽娅:《先唐俗赋传播接受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①王充:《论衡》卷一《定贤》,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420页。
    ②王符著,汪继培笺,彭铎校正:《潜夫论笺校正》,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第19页。
    ③王充:《论衡》卷十四《谴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298页。
    ④王长华,郗文倩:《汉代赋、颂而体辨析》,《文学遗产》,2008年第1期,第138—141页。
    ⑤同上。
    ①霍松林:《辞赋大辞典》,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281页。
    ②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21页。
    ③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415页。
    ④同上,第149页。
    ⑤同上,第432页。
    ⑥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72页。
    ①王齐洲:《论中国文学发展的阶段性》,《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第85—91页。
    ②王国维:《宋元戏曲史·自序》,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1页。
    ③罗贝尔·埃斯卡尔皮著,符锦勇译:《文学社会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第54页。
    ①冈村繁:《周汉文学史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22页。
    ②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第698页。
    ③司马迁:《史记》卷一二一《儒林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117页。下用《史记》版本同。
    ④欧阳询:《艺文类聚》卷四十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第771页。
    ⑤陈直:《汉书新证》,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34页。
    ①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672页。
    ②孔臧:《连丛子·叙书》,《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一·儒家类,第六九五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695—359页。
    ③范志新:《也谈孔臧其人及其赋——与龚克昌先生商榷》,《铁道师院学报》,1996年第2期,第68—70页。
    ④詹安泰、容庚:《中国文学史》(先秦两汉部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年,第152页。
    ⑤龚克昌:《中国辞赋研究·孔臧其人及其赋》,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30页。
    ⑥韩晖:《汉赋的先驱孔臧及其赋考说》,《文史哲》,1998年,第1期,第32—35页。
    ①费振刚:《全汉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20页。
    ②刘跃进:《秦汉文学编年》,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94页。
    ③陈垣:《二十四史朔历表》,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年,第13页。
    ④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157页。
    ⑤杨树达:《汉书窥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241—242页。按:此处杨树达先生误记,当出《颂赞》而非《诠赋》。
    ⑥《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列传》,第3002页。
    ⑦梁章钜撰,穆克宏点校.《文选旁证》卷第二十八,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786页。
    ⑧王观国:《学林》卷九,《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一五七·杂家类,第八五一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851—226页。
    ①阎若璩:《潜邱箚记》卷二,文渊阁四库本。
    ②刘跃进:《秦汉文学编年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124页。
    ③《西京杂记》卷四,向新阳、刘克任:《西京杂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73—190页。
    ①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672页。
    ②《文选》卷一,李善:《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21—22页。
    ①《汉书》卷一九《百官公卿表上》,第727页。
    ②《汉书》卷五一《枚皋传》,第2367页。
    ③《汉书》卷六四下《王褒传》,第2829页。
    ①王焕然:《汉代士风与赋风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78—79页。
    ②《汉书》卷八十《宣元六王传》,第3311页。
    ③同上,第3312页。
    ④《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1749页。
    ①扬雄著,汪荣宝撰,陈仲夫点校:《法言义疏》,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45页。
    ②《汉书》卷八七下《扬雄传》,第3575页。
    ②《汉书·刘向传》:“卒后十三岁而王氏代汉。”王莽篡汉在公元9年,以此推之,刘向死于公元前6年,即成帝建平元年。
    ④《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1750页。
    ①《汉书》卷三六《楚元王传》,第1967页。
    ②同上,第1972页。
    ③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535页上。
    ④同上,第550页上。
    ①《后汉书》卷二八《冯衍传》,第962页。
    ②《后汉书》卷四○上《班彪传》,第1323页。
    ③《后汉书》卷八○上《文苑列传》,第2595页。
    ①王充:《论衡》卷二九《案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440页。
    ①李昉:《太平御览》卷二一三,北京:中华书局,19885年,第1019页上。
    ②《后汉书》卷五五《清河孝王庆传》,第1803页。
    ③《后汉书》一—四《百官志》,第3563页。
    ①《后汉书》卷八○下《文苑列传》,第2635页。
    ②同上,第2649页。
    ③《后汉书》卷五七《刘瑜传》,第1858页
    ④《论语·泰伯》,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06页。
    ⑤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五十一,长沙:岳麓书社,1990年,第587页。
    ⑥《论语·卫灵公》,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63页。
    ⑦《后汉书》卷八○下《文苑列传》,第2630页。
    ⑧詹锳:《文心雕龙义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685页。
    ①《后汉书》卷六○下《蔡邕传》,第1996页。
    ②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第三课《论汉魏之际文学变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0页。
    ③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681页。
    ④王齐洲:《雅俗观念的演进与文学形态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第151164页。
    ①李善:《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593页。
    ②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967页上。
    ③陈寿:《三国志》卷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14页。
    ④《后汉书》卷九《孝献帝纪》,第381页。
    ⑤李善:《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162页。
    ⑥李善等:《六臣注文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207页。
    ⑦王国维:《水经注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025页。
    ⑧同上,第1026页。
    ⑨李善:《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591页上。
    ⑩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673页。
    ①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136页。
    ①《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2868页。
    ②同上,第2864—2865页。
    ③《汉书》卷二四上《食货志》,第1135页。
    ④班固:《两都赋序》,李善:《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21页。
    ⑤《汉书》卷九《元帝纪》,第298页。
    ⑥徐复观:《徐复观论经学史二种》,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第154页。
    ⑦《汉书》卷九《元帝纪》,第298页。
    ⑧同上,第279页。
    ⑨严可均:《全汉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171页上。
    ①同上,第186页下。
    ②《汉书》卷一一《哀帝纪》,第345页。
    ③《汉书》卷八七下《扬雄传》,第3575页。
    ④同上。
    ⑤《汉书》卷五一《枚乘传》,第2367页。
    ①《后汉书》卷七九上《儒林列传》,第2545页。
    ②同上,第2545—2546页。
    ③同上,第2546页。
    ④同上。
    ⑤《后汉书》卷六○上《马融传》,第1972页
    ⑥《后汉书》卷七九下《儒林列传》,第2588页。
    ⑦《后汉书》卷三五《郑玄传》,第1207页
    ⑧《后汉书》卷七九下《儒林列传》,第2584页。
    ①王充:《论衡》卷二九《案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440页。
    ②严可均:《全后汉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491页上。
    ③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673页。
    ④李善:《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591页下。
    ⑤《汉书》卷六四上《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第2791页。
    ①《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列传》,第3000页。
    ②《后汉书》卷八○下《文苑列传》,第2635页。
    ③同上,第2616页。
    ①未包括献帝朝的赋家,因献帝只是名义上皇帝,政权旁落,故其间赋家不计入内。
    ②《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516页。
    ①《汉书》卷三○《艺文志》,第1756页。
    ②严可均:《全上古三代汉魏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72页下。
    ③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410页。
    ④《史记》卷九七《郦生陆贾列传》,第2698页。
    ⑤同上,第2492页。
    ⑥杜佑:《通典》卷三四,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94页。
    ①李防:《太平御览·总叙》,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150页。
    ②廖伯源:《秦汉史论丛·汉代大夫制度考论》,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93页。
    ③杨鸿年:《汉魏制度丛考》,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21页。
    ④瞿兑之:《汉代风俗制度史》,上海:上海文义出版社,1991年,第107页。
    ⑤瞿兑之:《汉代风俗制度史》,上海:上海文义出版社,1991年,第157页。
    ①杨鸿年:《汉魏制度丛考》,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46页。
    ②《汉书》卷七五《李寻传》,第3192页。
    ①《汉书》卷五九《张汤传》,第2657页。
    ②杨鸿年:《汉魏制度丛考》,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87页。
    ③同上,第94页。
    ④《后汉书》卷四九《仲长统传》,第1657页。
    ⑤《后汉书》卷二六《韦彪传》,第918页。
    ⑥《后汉书》卷七八《宦者列传》,第2532页。
    ①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717页下。
    ②李防:《太平御览》,卷二一三,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019页上。
    ③任继愈主编:《中国藏书楼》(壹),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87—388页。
    ④杜佑:《通典》卷二十六,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75页。
    ⑤王充:《论衡》卷一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210页。
    ①同上,第211页。
    ②《后汉书》卷十上《和熹邓皇后纪》,第424页。
    ③同上。
    ④《后汉书》卷一四《赵孝王良传》,第558页。
    ⑤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747页。
    ⑥同上,第717页。
    ①班固:《两都赋序》,见《文选》卷一,萧统编,李善注:《文选》,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21页。
    ②王充:《论衡》卷二九《案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440—441页。
    ③同上,卷二八《书解》,第433页。
    ①向新阳、刘克任:《西京杂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49页。
    ②《汉书》卷五一《路温舒传》,第2367页。
    ③鲁迅:《从帮忙到扯淡》,《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344页。
    ④翦伯赞:《秦汉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516页。
    ①刘歆撰,葛洪集,向新阳、刘克任校注:《西京杂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91页。
    ②陶秋英:《汉赋研究》,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39页。
    ③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二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290页。
    ④同上。
    ⑤罗仲鼎:《艺苑卮言校注》,济南:齐鲁书社,1992年,第91页。
    ⑥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506页。
    ⑦同上,第699页。
    ⑧同上,第699—700页。
    ⑨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215页。
    ①《汉书》卷三五《刘濞传》,第1906页。
    ②《汉书》卷五一《邹阳传》,第2340页。
    ③《史记》卷五八《梁孝王世家》,第2083页。
    ①班固:《两都赋序》,李善《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21页。
    ①向新阳、刘克任:《西京杂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253页。
    ②《汉书》卷五三《景十三王传》,第2422页。
    ③向新阳、刘克任:《西京杂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91页。
    ④《道光遵义府志》,《续修四库全书》本,史部·地理类,第71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71页。
    ⑤向新阳、刘克任:《西京杂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49页。
    ①黄本骥:《历代职官表》所附“简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145页。
    ②李昉:《太平御览》卷二三六,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117页。
    ③杨鸿年:《汉魏制度丛考》,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59页。
    ④杨鸿年:《汉魏制度丛考》:“按京房为魏郡太守,特请‘得除用他郡人’,这固然表示汉世郡掾史用本郡人。此外如马援从弟少游言,‘为郡掾吏,守坟墓,乡里称善人’,以及梁竦‘不乐本土’遂致不就州郡之职,亦皆说明汉世郡掾史用本郡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62页。
    ⑤纪昀等:《历代职官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981页。
    ⑥瞿兑之:《汉代风俗制度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第103页。
    ⑦吕思勉:《秦汉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727页。
    ①王粲:《荆州文学记官志》,俞绍初:《建安七子集》,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37页。
    ②陈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0页。
    ③费振刚:《全汉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55页。
    ④同上,第253页。
    ⑤同上,第252页。
    ①费振刚:《全汉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546页。
    ①费振刚:《全汉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584页。
    ②同上,第566页。
    ①李昉:《太平御览》卷九二一,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4088页。
    ②《后汉书》卷八○下《文苑列传》,第2635页。
    ③同上,第2657页。
    ①《后汉书》卷七九下《儒林列传》,第2589页。
    ②《后汉书》卷一五《李通传》,第573页。
    ③《后汉书》卷一六《寇恂传》,第620页。
    ④《文选·头陀寺碑文》李善注引仲长统《昌言》,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815页。
    ⑤田昌五、安作璋主编:《秦汉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94页。
    ⑥王夫之:《读通鉴论》(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44页。
    ⑦孙梅:《四六丛话》,王云五万有书库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1页。
    ⑧阮元: 《擎经室二集》卷二,载氏著《揅经室集》,中华书局,1993年,第388—389页。
    ①陈引驰:《刘师培中古文学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190页。
    ②同上,第228页。
    ③章太炎:《国故论衡》,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第75页。
    ④同上,第73页。
    ⑤陈梦家:《中国文字学》,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16页。
    ⑥孔颖达:《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471页。
    ⑦方向东:《大戴礼记汇校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377页。
    ⑧班固著,陈立疏证:《白虎通义》,王云五万有书库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209页。
    ⑨陈梦家:《中国文字学》,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10页。
    ①严可均:《全后汉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729—732页
    ②俞绍初:《建安七子集》,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32页。
    ③陈梦家:《中国文字学》,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11页。
    ④柳诒征: 《中国文化史》,南京:钟山书局,1935年。
    ①陈梦家:《中国文字学》,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21页。
    ②唐兰:《古文字学导论》,济南:齐鲁书社,1981年,第340—341页。
    ③《史记》卷五三《萧相国世家》,第2014页。
    ④倪涛:《六艺之一录》卷三百十五,《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史记》卷五三《萧相国世家》,第2020页。
    ①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759页。
    ②同上。
    ③王国维:《观堂集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69页。
    ④同上,第270页。
    ⑤王充:《论衡》卷一二《量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195页。
    ⑥熊承滌: 《秦汉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11—12页。
    ①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第6页。
    ②黄留珠:《秦汉历史文化论稿》,西安:三秦出版社,2002年,第275页。
    ③王国维:《观堂集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79页。
    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763—764页。
    ①陈梦家:《中国文字学》,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21页。
    ②王国维:《观堂集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79页。
    ③吕思勉:《秦汉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667页。
    ④吕思勉:《秦汉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641页。
    ⑤王充:《论衡》卷三○《自纪》,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447页。
    ①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623页。
    ②《后汉书》卷八○上《文苑列传》,第2616页。
    ③同上,第2618页。
    ④李善:《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594页。
    ⑤扬雄著,汪荣宝撰,《法言义疏》,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45页。
    ⑥《汉书》卷三○《艺文志》,第1721页。
    ⑦魏征:《隋书》卷三二《经籍志》,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942页。
    ①严可均:《全山古三代秦汉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658页。
    ②戴震:《方言疏证》,四部本要本,上海:中华书局,第1页。
    ③吕思勉:《秦汉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660页。
    ④同上,第668页。
    ⑤龚克昌:《中国辞赋研究》,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19—233页。
    ①陈梦家:《中国文字学》,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17页。
    ②黄德宽: 《汉语文字学史》,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0页。
    ③胡平生、韩自强:《<仓颉篇>的初步研究》,《文物》,1983年第2期,第页。
    ④黄德宽: 《汉语文字学史》,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112页。
    ⑤史游著,曾仲珊校点:《急就篇》,长沙:岳麓书社,1989年,第1页。
    ⑥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694页。
    ⑦浦铣:《历代赋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3页。
    ⑧胡适: 《中国古代哲学史》,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328页。
    ⑨孔颖达: 《周易正义》, 《十三经注疏》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82页。
    ⑩刘熙载:《赋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99页。
    ①《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262页。
    ②郑有国:《中国简牍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59—160页。
    ③《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243页。
    ④程廷祚:《青溪集》,乙卯病月蒋氏慎修书屋校印本。第116页。
    ⑤史游著,曾仲珊点校:《急就篇》,长沙:岳麓书社,1989年,第1页。
    ⑥陈梦家:《中国文字学》,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19页。
    ⑦《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247页。
    ①同上,第244页。
    ②同上,第223—293页。
    ③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157页
    ④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123页。
    ⑤梁园赋家语均出自葛洪《西京杂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74—190页。
    ⑥《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245页。
    ⑦翦伯赞:《秦汉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89页。
    ⑧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1905页。
    ⑨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157页
    ⑩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156页。
    ①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二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87—288页。
    ②符锦勇译,罗贝尔·埃斯卡皮:《文学社会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第72页。
    ③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33—134页。
    ④《后汉书》卷七七《阳球传》,第2499页。
    ①同上。
    ②《后汉书》卷六○下《蔡邕传》,第1996页。
    ③王符著,汪继培笺,彭铎校正:《潜夫论笺校正》,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第19页。
    ④刘向:《战国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395页。
    ⑤《史记》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列传》,第2366页。
    ⑥《史记》卷八六《刺客列传》,第2521页。
    ⑦同上,第2520页.
    ⑧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二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12页。
    ①《汉书》卷三○《艺文志》,第1755页。
    ②枚乘:《七发》,李善:《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480页。
    ③《汉书》卷三○《艺文志》,第1755—1756页。
    ④费振刚:《全汉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36页。
    ⑤《史记》七九《范雎蔡泽列传》,第2422页。
    ⑥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239页。
    ①毕庶春:《试论<七发>与荀卿赋及纵横家的关系》,四川师院学报,1982年第1期。
    ②李善:《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637页。
    ③郑玄笺,孔颖达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262页。
    ④黎靖德:《朱子语类》卷八十,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076页。
    ⑤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七八,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539页。
    ⑥班固:《两都赋序》,李善:《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22页。
    ⑦王充:《论衡》卷二○《须颂》,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307页。
    ⑧费振刚:《全汉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527页。
    ⑨王充:《论衡》卷二○《须颂》,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309页。
    ①刘勰:《文心雕龙·杂文》,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254页。
    ②王观国《学林》卷九云:“乘事梁孝王,恐孝王反,故作《七发》以谏之。”清阎若璩《潜邱劄记》卷二亦云:“李善曰乘事梁孝王,恐孝王反,故作《七发》以谏之。”
    ③梁章钜《文选旁证》,引朱绶语:“《七发》之作,疑在吴王濞时。扬州本楚境,故曰楚太子也。若梁孝王,岂能观涛曲江哉!”参见梁章钜撰,穆克宏点校.《文选旁证》卷第二十八,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786页。
    ④费振刚:《全汉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2页。
    ⑤同上,第115页。
    ⑥徐复观:《两汉思想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33页。
    ⑦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434页下。
    ⑧《汉书》卷八七《扬雄传》,第3522,3535,3541,3557页
    ①李善:《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22页。
    ②《后汉书》卷八○下《文苑列传》,第2640页。
    ③李善:《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580页。
    ①费振刚:《全汉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31页。
    ②同上,第255页。
    ③同上,第484页。
    ④《汉书》八九《循吏传》,第3633页。
    ⑤司马光:《资治通鉴》卷十九,长沙:岳麓书社,1990年,第214页。
    ①王焕然:《汉代士风与赋风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62页。
    ②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李善:《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577页。
    ③《史记》卷一二○《汲郑列传》,第3110页。
    ④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2页。
    ⑤费振刚:《全汉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12页。
    ⑥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李善:《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576页。
    ⑦费振刚:《全汉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42页。
    ⑧《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第2866页。
    ⑨《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第2868页。
    ①同上。
    ②《汉书》卷八七下《扬雄传》,第3583页。
    ③同上,第3573页。
    ④《后汉书》卷四○上《班固传》,第1373页。
    ⑤《后汉书》卷二八下《冯衍传》,第987页。
    ⑥费振刚:《全汉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65页。
    ⑦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30页。
    ⑧同上,第29页。
    ⑨《后汉书》卷五九《张衡传》,第1898页。
    ⑩同上,第1908页。
    ①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一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49—250页。
    ②费振刚:《全汉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552页。
    ③《后汉书》卷八○下《文苑列传》,第2629页。
    ④《后汉书·文苑传下》,第2629页。
    ⑤同上,第2630页。
    ⑥同上,第2631页。
    ①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10页。
    ②同上,第288页。
    ③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校证》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04页。
    ④王夫之:《读通鉴论》(上),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44页。
    ⑤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魏晋南北朝编)上,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18—19页。
    ①李善:《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145页。
    ②费振刚:《全汉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18页。
    ③李善:《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249页。
    ①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99页。
    ②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12—113页。
    ③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99页。
    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04页。
    ⑤肖前、李秀林、汪永祥:《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85—86页。
    ⑥同上,第86页。
    ①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17页。
    ②陈元龙:《格致镜原》,南京: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9年,第408页。
    ③同上,第417页。
    ④李昉:《太平御览》卷六○五,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721页。
    ⑤钱存训: 《印刷发明前的中国书和文字记录》,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1988年,第111页。
    ⑥同上,第111—112页。
    ⑦王隆:《汉官解诂》,《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521页。
    ⑧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250页。
    ⑨郭璞注,邢昺疏:《尔雅注疏》,《十三经注疏》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2600页。
    ⑩韩婴著,许维通校释:《韩诗外传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36页。
    ①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长沙左家公山的战国木榔墓》,《文物》,1954年第12期,第8页。
    ②葛立方:《韵语阳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229页。
    ③沈婷:《文房四宝·笔》,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8年,第4页。
    ④凤凰山一六七汉墓发掘整理小组:《江陵凤凰山一六七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6年第10期,第31—35页。
    ⑤同上。
    ⑥临沂博物馆:《山东临沂金雀山周氏墓群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第11期。第54页。
    ⑦严可均:《全汉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292页下。
    ⑧李昉:《太平预览》卷六○五,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722页。
    ①李防:《太平预览》卷六○五,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722页。
    ②葛洪:《西京杂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7页。
    ②唐秉钧:《文房肆考图说》卷三,《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304页。
    ④李防:《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722页。
    ⑤连云港市博物馆:《江苏东海县尹湾汉墓群发掘简报》,《文物》,1996年第8期,第4—24页。
    ⑥同上。
    ⑦费振刚:《全汉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579页。
    ⑧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一,王云五丛书集成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3页。
    ①李昉:《太平御览》卷六○五,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722页。
    ②高濂:《遵生八笺·燕闲清赏笺》,成都:巴蜀书社,1988年,第531页。
    ③甘肃省博物馆:《武威磨咀子三座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2年第12期,第16页。
    ④同上,第18页。
    ⑤同上,第21页。
    ⑥李昉:《太平御览》卷六○五,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722页。
    ⑦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411页。
    ①向新阳:《西京杂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18页。
    ②徐炬:《新镌古今事物原始全书》卷一九,《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45页。
    ③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688页上。
    ④孔安国传,孔颖达正义:《尚书正义》,《十三经注疏》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63页中。
    ⑤郑玄注,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804页中。
    ⑥麻三衡:《墨志》(丛书集成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年,第1页。
    ⑦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14页。
    ⑧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719页。
    ⑨杨慎:《丹铅余录》卷一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3年,第855—116页。
    ⑩黄一正:《事物绀珠》,济南:齐鲁书社,1995年,第40页。
    11 陈元龙:《格致镜原》,南京: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9年,第408页。
    12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九,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63页。
    13 陈元龙:《格致镜原》卷三六,南京: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9年,第417页。
    14 同上卷三七,第415页。
    ①杨慎:《丹铅余录》卷十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3年,第855—116页。
    ②钱存训:《印刷发明前的中国书和文字记录》,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1988年,第117—118页。
    ③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751页上。
    ④同上,第592页上。
    ⑤马衡:《中国书籍制度变迁史研究》,《图书馆学季刊》,第1卷第2期(1926),第205—206页。
    ⑥陈寿:《三国志》卷二一《韦诞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568页。
    ⑦陆友:《墨史》卷上,《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3年,第843—656页。
    ⑧李昉:《太平御览》卷六○五,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722页。
    ⑨赵幼文:《曹植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540页。
    ⑩李昉:《太平御览》卷六○五,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722页。
    ①李善:《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412页上。
    ②葛洪:《西京杂记》卷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9页。
    ③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751页上。
    ④李昉:《太平御览》六○五,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722页。
    ⑤同上。
    ⑥同上。
    ⑦筮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780页上。
    ⑧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453页上。
    ⑨王先谦:《释名疏证补》第六卷·释书契第十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5页。
    ⑩钱存训:《印刷发明前的中国书和文字记录》,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1988年,第119页。
    11 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张家山三座汉墓出土大批竹简》,《文物》,1985年第1期,第7页。
    12 同上,第8页。
    ①西章:《陕西扶风石家一号汉墓发掘简报》,《中原文物》,1985年第1期,第12—13页。
    ②连云港市博物馆:《江苏东海县尹湾汉墓群发掘简报》,《文物》,1996年第8期,第4—24页。
    ③胡继高:《一件有特色的西汉漆盒石砚》,《文物》,1984年第11期,第60页。
    ④冶秋:《刊登砚史资料说明》,《文物》,1964年第1期,第50页。
    ⑤同上,第49页。
    ⑥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977页下。
    ⑦冶秋:《刊登砚史资料说明》,《文物》,1964年第1期,第51页。
    ⑧钱存训:《印刷发明前的中国书和文字记录》,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1988年,第120页。
    ⑨李防:《太平御览》卷六○五,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723页。
    ⑩同上。
    11 王先谦:《释名疏证补》第七卷·释兵第二十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12页。
    ①郑玄,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第915页上。
    ②陈元龙:《格致镜原》,南京: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9年,第408页
    ③钱存训:《印刷发明前的中国书和文字记录》,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1988年,第121页。
    ④同上。
    ⑤郑玄注,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第915页上。
    ⑥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750页。
    ⑦欧阳询:《艺文类聚》卷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第1083页。
    ①陆机:《文赋》,李善:《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243页。
    ②汪荣宝:《法言义疏》,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30页。
    ③李昉:《太平御览》卷六○五,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722页。
    ④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411页。
    ⑤葛龚:《与梁相张府君笺》,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780页上。
    ⑥《西京杂记》卷四,向新阳,刘克任:《西京杂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73页。
    ①《西京杂记》卷四,向新阳,刘克任:《西京杂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90页。
    ②张舜徽:《汉书艺文志通释》,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56页。
    ③《汉书》卷五一《路温舒传》,第2367页。
    ①李善:《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564页。
    ②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215页。
    ③黎靖德:《朱子语类》卷一三九,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3297页。
    ④钱存训:《印刷发明前的中国书和文字记录》,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1988年,第126页
    ⑤刘国进:《中国上古图书源流》,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年,第386页。
    ①吴九龙: 《银雀山汉简释文》,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00—104页。
    ②谭家健: 《唐勒赋残篇考释及其他》, 《文学遗产》1990年第2期,第32—39页;汤漳平: 《论唐勒赋残简》, 《文物》1990年第4期,第48—52页,汤漳平: 《宋玉作品真伪辩》, 《文学评论》1991年第5期,第64—75页。李学勤: 《<唐勒>、<小言赋>与<易传>》,收入所著《周易经传溯源》,长春:长春出版社,1992年,91—97页。
    ③文物局文献研究室等: 《阜阳汉简简介》, 《文物》,1983年第2期,第21—23页。
    ④李零: 《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337页。
    ⑤连云港市博物馆: 《江苏东海县尹湾汉墓群发掘简报》, 《文物》1996年第8期,第4—25页。
    ⑥扬之水: 《<神乌赋>谫论》,《中国文化》第14期,北京:中国文化杂志社,1996年,第83—88页。裘锡圭《<神乌赋>初探》,《文物》,1997年第1期,第52—58页。
    ⑦谭家健: 《<神乌赋>源流漫论》, 《中国文学研究》,1998年第2期。第8页
    ⑧李零: 《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338页。
    ⑨史游:《急就篇》,长沙:岳麓书社,1989年,第123页
    ①钱存训:《印刷发明前的中国书和文字记录》,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1988年,第85页。
    ②孙诒让:《墨子间诂》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62页。
    ③《吕氏春秋》卷二《情欲》,许维通:《吕氏春秋集释》,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5年,第11页。
    ④瞿蜕之:《汉代风俗制度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第57页。
    ⑤郭宪:《洞冥记》卷一,(汉魏丛书本,清王谟纂辑)
    ⑥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717页。
    ⑦肖川、何雪艳:《中国秦汉教育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8页。
    ⑧钱存训: 《印刷发明前的中国书和文字记录》,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1988年,第85页。
    ⑨李零:《简帛古书和学术源流》,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338—339页。
    ①马衡:《凡将斋金石丛稿》,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65页。
    ②郭沫若:《奴隶制时代》,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第264页。
    ③《墨子》卷八《明鬼》,孙诒让:《墨子间诂》,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14页。
    ④黄友三:《简论<石门颂>》,《闽江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第113页。
    ⑤蒲向明:《论<西狭颂>摩崖的文学价值》,《上海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第62页。
    ⑥王子今:《<封龙山颂><白石神君碑>北岳考论》,《文物春秋》,2004年第4期,第1—6页。
    ⑦郭预衡:《中国散文史》(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17页。
    ①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1905页。
    ②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157页。
    ③万光治:《汉赋通论》(增订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华龄出版社,2004年,第101—112页。
    ④钱存训:《中国纸和印刷文化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8页。
    ⑤《汉书》卷九七下《外戚传》,第3991页。
    ⑥钱存训:《中国纸和印刷文化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83页。
    ⑦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569页。
    ⑧李善:《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595页。
    ①李善:《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564页。
    ②同上,第593页。
    ③同上,第565页。
    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602页。
    ⑤王国维:《王国维遗书》(第九册)之《简牍检署考》,上海:山海古籍书店,1983年,第4页
    ①王国维:《王国维遗书》(第九册)之《简牍检署考》,上海:山海古籍书店,1983年,第2页
    ②王充:《论衡》卷三《骨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36页。
    ③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265页下。
    ④曹植:《与杨德祖书》,李善:《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594页。
    ⑤扬雄:《法言·吾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5页。
    ⑥班固: 《两都赋序》,李善:《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21页。
    ⑦钱存训: 《印刷发明前的中国书和文字记录》,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1988年,第67页
    ⑧陈直:《居延汉简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98页。
    ⑨同上,第95页。
    ①荀悦:《汉纪》卷一三《孝武皇帝纪》,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219页。
    ②同上,第236页。
    ③李防:《太平御览》六○六,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725上。
    ④王国维:《简牍检署考》,《王国维遗书》第九册,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第6页。
    ⑤吕思勉:《秦汉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671页。
    ⑥皮锡瑞:《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88页。
    ⑦王充:《论衡》卷一二《量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194页。
    ①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675页。
    ②王充:《论衡》卷一二《量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194页。
    ③同上卷一三,第204页。
    ④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359页。
    ⑤肖川、何雪艳:《中国秦汉教育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8页。
    ⑥李零:《简帛古书于学术源流》,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121页
    ①《西京杂记》卷二,向新阳,刘克任:《西京杂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92页。
    ②李防:《太平御览》卷八八,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421页。
    ③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494页。
    ④曾巩著,陈杏珍、晁继周点校:《曾巩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509页。
    ⑤刘克庄著,钱仲联笺注:《后村词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270页。
    ⑥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647页。
    ⑦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667页。
    ⑧魏收:《魏书》卷六二《李彪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396页。
    ①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411页。
    ②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494页。
    ③刘熙载:《艺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101页。
    ④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411页。
    ①班固等:《东观汉记》卷十六,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131页。
    ②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771页。
    ③桓谭:《新论·道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51页。
    ④何新文、路成文:《历代赋话校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3页。
    ⑤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411页。
    ①李善:《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240页。
    ②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493—494页。
    ③王充:《论衡》卷二九《对作》,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442页。
    ④李昉:《太平预览》卷三七六,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738页。
    ⑤萧绎: 《金楼子》卷九,武汉:湖北崇文书局.1875年,第9页。
    ①葛洪:《西京杂记》卷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91页。
    ②王世贞著,罗仲鼎校注:《艺苑卮言校注》,济南:齐鲁书社,1992年,第31页。
    ③刘熙载:《艺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84页。
    ④同上,第99页。
    ⑤桓谭:《新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30页。
    ⑥詹锳:《文心雕龙义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989页。
    ①《后汉书》卷八○下《文苑列传》,第2657页。
    ②陈直:《居延汉简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98页。
    ③《汉书》卷九二《游侠传》,第3716页。
    ④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359页。
    ⑤韦续:《墨薮》,王云五.《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377页。
    ⑥《汉书》卷九《元帝纪》,第298页。
    ⑦《后汉书》卷七九上《儒林传》,第2457页。
    ⑧张怀瓘: 《书断》,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812册,第44页。
    ⑨倪涛: 《六艺之一录》,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第1页。
    ①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624页。
    ②郭晋稀:《文心雕龙译注》,长沙:岳麓书社,1997年,第374页。
    ③王运熙:《<文心雕龙>的艺术标准》,《文学遗产》,2005年,第5期,第4—9页。
    ④龚克昌:《中国辞赋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19页。
    ⑤《汉书》卷五一《路温书传》,第2367页。
    ⑥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623页。
    ⑦胡继高:《一件有特色的西汉漆盒石砚》,《文物》,1984年第11期,第60页。
    ⑧刘熙:《释名》,四部丛刊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年,第45页。
    ⑨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729—732页。
    ①陈梦家:《中国文字学》,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10页。
    ②葛洪:《西京杂记》卷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9页。
    ③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751页。
    ④李善:《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1页。
    ⑤郑玄注,孔颖达正义:《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379页。
    ⑥王聘珍撰,王文锦点校: 《大戴礼记解诂》,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46页。
    ⑦董仲舒著,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375页。
    ⑧李善:《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130—131页。
    ⑨同上,第111页。
    ⑩同上,第135-136页。
    ①《后汉书》卷四○上《班固传》,第1373页。
    ②《后汉书》卷二《明帝纪》,第104页。
    ③同上,第113页。
    ④同上,第118页。
    ⑤王懋著.王文锦点校:《野客丛书》,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51页。
    ⑥王世贞著,罗仲鼎校注:《艺苑卮言校注》,济南:齐鲁书社.1992年,第86页。
    ⑦李善:《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1页。
    ①《西京杂记》卷四,向新阳:《西京杂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73—190页。
    ②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494页。
    ③荀悦著,张烈点校:《两汉纪》,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205页。
    ④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945页下。
    ⑤葛洪:《西京杂记》卷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55页。
    ⑥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3312页下。
    ⑦李善:《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564页上。
    ①李防:《太平御览》卷六百,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2703页上。
    ②李善:《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240页下。
    ①李善:《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21—22页。
    ②《后汉书》卷七七《酷吏列传》,第2499页。
    ③孔安国传,孔颖达正义:《尚书正义》,《十三经注疏》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31页中下。
    ④同上,第131页下。
    ①孔安国传,孔颖达正义:《尚书正义》,《十三经注疏》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200页下—201页上。
    ②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72页下。
    ③同上。
    ④同上,第73页上。
    ⑤同上,第74页上。
    ⑥左丘明:《国语》,长沙:岳麓书社,1988年,第3页。
    ⑦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480页。
    ⑧同上,第45页。
    ⑨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28页。
    ⑩同上,第129页。
    ①鲁迅:《汉文学史纲要》,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第24页。
    ②姜书阁:《先秦辞赋原论》,济南:齐鲁书社,1983年,第195页。
    ③王芑孙:《读赋卮言》,顾廷龙:续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1841册,第381页。
    ④班固《两都赋序》李善《文选注》21页。
    ⑤程廷祚:《诗论十三·再论刺诗》,《青溪集》卷二。
    ①汪荣宝,陈仲夫点校,《法言义疏》,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45页。
    ②费振刚:《全汉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96页。
    ③《毛诗序》,李善:《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637页下。
    ①康绍镛:《七十家赋钞序》,张惠言:《七十家赋钞》,《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1611册第1页上。
    ②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自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页。
    ③班固:《两都赋序》,李善:《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22页。
    ④《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列传》,第3072页。
    ①李善:《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22页上。
    ②同上,第51上。
    ③同上,第36页下。
    ④班固:《两都赋序》,李善:《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22页。
    ⑤《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列传》,第3002页。
    ⑥同上。
    ⑦《汉书》卷四四《淮南衡山济北王传》,第2145页。
    ①《汉书》卷六四下《王褒传》,第2829页。
    ②同上。
    ③苏舆:《春秋繁露义证》,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157—158页。
    ④《汉书》卷七七《刘辅传》,第3252页。
    ⑤《后汉书》卷二《明帝纪》,第109页。
    ⑥王充:《论衡》卷一七《指瑞》,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263页。
    ⑦《汉书》卷六《武帝纪》,第212页。
    ⑧《汉书》卷六四《王褒传》,第2823页。
    ①李昉:《太平御览》卷五八八,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648页。
    ②同上卷九二二,第4095页。
    ③孔安国传,孔颖达正义:《尚书正义》,阮元十三经注疏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94—195页。
    ④刘勰:《文心雕龙·宗经》,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21页。
    ⑤《汉书》卷三六《刘向传》,第1928页。
    ⑥郑樵:《通志》,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592页中。
    ①曹胜高:《汉赋与制度——以都城、校猎、礼仪为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48页。
    ②《后汉书》卷六○上《马融传》,第1954页。
    ③《老子》第十二章,《诸子集成》第二册,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第9页。
    ④《孟子》卷二,《诸子集成》第一册,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第61页。
    ⑤《后汉书》卷六六《陈蕃传》,第2163页。
    ⑥《汉书》卷八七下《扬雄传》,第3558页。
    ⑦欧阳询:《艺文类聚》卷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第698页。
    ⑧何平立:《先秦巡狩史迹与制度稽论》,《军事历史研究》,2003年第1期。
    ⑨《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267页。
    ⑩张衡:《东巡诰》,严可均:《全后汉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771页上。
    11 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290页。
    12 班固著,陈立疏证:《白虎通义》,王云五《万有文库》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236页。
    ①欧阳询:《艺文类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第698页。
    ②班固:《两都赋序》,李善:《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22页。
    ③孔安国传,孔颖达正义:《尚书正义》,阮元《十三经注疏》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68页中。
    ④王国维:《观堂集林》卷十,《王国维遗书》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465页。
    ⑤《后汉书》卷八○上《文苑列传》,第2595页。
    ⑥同上。
    ⑦同上,第2603—2604页。
    ①李善:《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37页上。
    ②同上,第35页上。
    ③费振刚:《全汉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96页。
    ④李善:《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53页。
    ⑤毕庶春:《试论<七发>与荀卿赋及纵横家的关系》,《四川师院学报》,1982年第1期。
    ①杜预注,孔颖达正义:《春秋左传正义》,阮元十三经注疏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997页上。
    ②同上,第1816页上。
    ③同上,第2061页下。
    ④《论语·季氏》,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73页。
    ⑤《论语·阳货》,同上,第178页。
    ⑥《论语·子路》,同上,第143页。
    ①杜预注,孔颖达正义:《春秋左传正义》,阮元《十三经注疏》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986页下。
    ②许维通: 《韩诗外传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68页。
    ③同上,第319页。
    ④王充:《论衡》卷二六《知实》,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409页。
    ⑤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73页上。
    ⑥同上,第74页上。
    ⑦同上,第72页下。
    ⑧同上。
    ①翦伯赞:《秦汉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517页。
    ②《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列传》,第3002页。
    ③《汉书》卷四四《淮南衡山济北王传》,第2145页。
    ①杜佑:《通典》,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89页中下。
    ②王芑孙:《读赋卮言》,《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841册第381页上。
    ③侯立兵:《汉魏六朝赋多维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69页。
    ④同上。
    ⑤万光治:《汉赋通论》(增订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74—175页。
    ⑥李防:《太平御览》卷九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440页。
    ①《后汉书》卷六○下《蔡邕传》,第1992页。
    ②同上,第1996页。
    ③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第三课《论汉魏之际文学变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弟10页。
    ④《后汉书》卷七七《酷吏列传》,第2499页。
    ①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34—135页。
    ②万光治:《汉赋通论》(增订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64—168页。
    ③何晏注,邢昺疏:《论语注疏》,阮元《十三经注疏》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2487页下。
    ④王充:《论衡》卷一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201页。
    ⑤王齐洲:《“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新解》,《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总第24卷,第3期,第6页。
    ⑥《汉书》卷三○《艺文志》,第212页。
    ⑦郑玄注,孔颖达正义:《礼记正义》,阮元《十三经注疏》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425页上。
    ⑧《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第2512页。
    ①《后汉书》卷六一《左雄传》,第2020页。
    ②杨智磊、王兴亚:《中国考试管理制度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20页。
    ③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四十,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386页。
    ④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十三,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310页。
    ⑤杨智磊、王兴亚:《中国考试管理制度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26页。
    ⑥《后汉书》卷六○下《蔡邕传》,第1996页。
    ⑦《后汉书》卷五四《杨赐传》,第1780页。
    ⑧《后汉书》卷六○下《蔡邕传》,第1992页。
    ⑨《后汉书》卷七七《阳球传》,第2499页。
    ①肖川、何雪艳:《中国秦汉教育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74页。
    ②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36页。
    ③《汉书》六四下《王褒传》,第2829页。
    ①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40页。
    ②《汉书》六四下《王褒传》,第2822页。
    ③《汉书》卷八七上《扬雄传》,第3522页。
    ④《后汉书》八○上《文苑列传》,第2616页。
    ⑤《汉书》卷五一《枚乘传》,第2365页。
    ⑥《汉书》卷五一《枚皋传》,第2367页。
    ①《汉书》卷七八《萧望之传》,第3279页,《汉书》八八《儒林传》,第3600页,《汉书》卷七五《夏候胜传》,第3155页,《汉书》卷七三《韦玄成传》,第3110页,《汉书》卷八八《儒林传》,第3616页。
    ②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72页下。
    ③同上。
    ④同上,第72页下—73页上。
    ⑤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672页。
    ①《西京杂记》卷四,向新阳:《西京杂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73—190页。
    ②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486页。
    ③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第29页。
    ④干宝:《搜神记》,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页。
    ⑤《汉书》卷五一《枚乘传》,第2356页。
    ⑥李善:《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21页。
    ①《汉书》卷五一《枚皋传》,第2367页。
    ②同上。
    ③同上。
    ④萧统:《昭明太子集》,四部丛刊本,上海函芬楼借乌程许氏藏明辽府刊本,第9页。
    ⑤李调元:《赋话》(丛书集成本)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十五年(1936),第55页。
    ⑥李昉:《太平御览》五八八,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648页。
    ①李善:《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720页上。
    ②《后汉书》五二《崔骃传》,第1718—1719页。
    ③费振刚:《全汉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380页。
    ④同上,第384页。
    ⑤同上,第386页。
    ①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194—195页。
    ②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46页。
    ③李善:《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593页上。
    ④同上,第591页上。
    ⑤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673页。
    ①易健贤:《魏文帝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9页。
    ②徐坚:《初学记》,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30页。
    ③潘岳:《寡妇赋》李善注引魏文帝《寡妇赋序》,李善:《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233页上。
    ④易健贤:《魏文帝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48页。
    ⑤同上,第61页。
    ⑥章樵:《古文苑》,王云五丛书集成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169页。
    ⑦李善:《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564页上。
    ⑧赵幼文:《曹植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6页。
    ⑨许敬宗:《文馆词林》,续四库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1582册第447页。
    ⑩费振刚:《全汉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651页。
    11 同上,第722页。
    12 曹丕:《与吴质书》,李善:《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591页下。
    13 曹丕:《典论·论文》,同上,第720页下。
    14 李善:《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593页下。
    ①《汉书》卷三○《艺文志》,第1754页。
    ②枚乘:《七发》,李善:《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480页下。
    ③《汉书》卷三○《艺文志》,第1754页。
    ④陈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0页。
    ⑤陈寿:《三国志·魏书·王粲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549页。
    ⑥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二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287—288页。
    ⑦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134页。
    ①班固:《两都赋序》,李善:《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22页。
    ②唐钞本《文选集注》陆善经注此序曰:“时王粲作《七释》,徐斡作《七谕》,杨修作《七训》。”转自俞绍初:《建安七子集》,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446页。
    ①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72页下。
    ②宋玉:《小言赋》,同上。
    ③《西京杂记》卷一,向新阳,刘克任:《西京杂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91页。
    ①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190页。
    ②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135页。
    ③扬雄:《法言·君子》,汪荣宝撰,陈仲夫点校:《法言义疏》,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507页。
    ④《汉书》卷一○○下《叙传》,第4255页。
    ⑤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608—609页。
    ⑥李防:《太平御览》卷八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421页上。
    ⑦《西京杂记》卷三,向新阳,刘克任:《西京杂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49页。
    ⑧《汉书·扬雄传》:“先是时,蜀有司马相如,作赋甚弘丽温雅,雄心壮之,每作赋,常拟之以为式。”3515页。
    ⑨《西京杂记》卷三,向新阳,刘克任:《西京杂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55页。
    ⑩曹植:《与杨德祖书》,李善:《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593页下。
    ①李延寿:《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294页。
    ②脱脱:《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4807页。
    ③同上,第13104页。
    ④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2936页。
    ⑤同上,第3091页。
    ⑥杨伯峻:《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85页。
    ⑦转引张国良《传播学原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3—5页。
    ⑧顾颉刚编订:《崔东壁遗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543页。
    ①《西京杂记》卷四,向新阳,刘克任:《西京杂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73页。
    ②同上,第174页.
    ③同上,1991年,第190页。
    ①《汉书》卷五一《枚皋传》,第2367页。
    ②同上。
    ③《史记》一二六《滑稽列传》,第3205页。
    ④《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第2860页。
    ⑤《汉书》卷六四上《严助传》,第2775页。
    ⑥《汉书》卷六四下《王褒传》,第2829页。
    ①李善:《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478页。
    ②桓谭:《新论·道赋》,严可均:《全后汉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550页上。
    ③严可均:《全后汉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535上。
    ④吕思勉:《秦汉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671页。
    ⑤《汉书》卷四四《淮南衡山济北王传》,第2145页。
    ⑥同上。
    ①李善:《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22页。
    ②《汉书》八七上《扬雄传》,第3514页。
    ③王充:《论衡》卷二○《佚文》,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312页。
    ④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第673页。
    ⑤李善:《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564页上。
    ①李善:《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595页上。
    ②同上,第596页下。
    ③扬雄:《法言.吾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5页。
    ④《汉书》卷一○○上《叙传》,第4203页。
    ①宋云彬:《后汉书点校说明》,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2页。
    ①浦起龙:《史通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338页。
    ②李善:《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637页。
    ③左丘明:《国语》,长沙:岳麓书社,1988年,第5页。
    ④李善:《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264页上。
    ⑤严可均:《全汉文》,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352页。
    ①《史记》卷一二一《儒林列传》,第3121页。
    ②严可均:《全汉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411页。
    ③李善等:《六臣注文选》卷七,四部丛刊本,上海:上海印书馆,1922年,第1页。
    ①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490—491页。
    ②李善:《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720页下。
    ③《汉书》卷五一《枚乘传》,第2365页。
    ④同上,第2367页。
    ⑤王逸:《楚辞章句》卷十四,汲古阁本,光绪乙未仲春月经畲主人重刊,1895年,第1页。
    ⑥《汉书》卷三○《艺文志》,第1750页。
    ①《汉书》卷六四下《王褒传》,第2821页。
    ②《汉书》卷九七下《外戚传》,第3984页。
    ③刘熙载:《艺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92页。
    ④《后汉书》四O上《班彪传》,第1324、1329页。
    ⑤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135页。
    ⑥《后汉书》卷五九《张衡传》,第1897页。
    ①《后汉书》卷五二《崔骃传》,第1722页。
    ②同上,第1724页。
    ③《后汉书·崔骃传》,第1731页。
    ④同上,第1732页。
    ⑤《后汉书》卷八○上《文苑列传》,第2619、2623页。
    ①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134页。
    ②陈第:《屈宋古音义》卷三,丛书集成新编,第39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373页中。
    ③程廷祚:《青溪集》卷三,乙卯病月蒋氏慎修书屋校印本,第11页。
    ④姜书阁:《先秦辞赋原论》,齐鲁书社,1983年,第135页。
    ⑤王充:《论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214页。
    ⑥王逸:《楚辞章句》卷八,汲古阁本,光绪乙未仲春月经畲主人重刊,1895年,第1页。
    ⑦魏源:《魏源集》,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239页。
    ①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472页。
    ②同上,第474页。
    ③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29页。
    ④鲁迅:《汉文学史纲要》,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第24—25页。
    ⑤欧阳询:《艺文类聚》卷四十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第771页。
    ⑥李善:《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264页。
    ①《西京杂记》卷二,向新阳、刘克任校注:《西京杂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91页。
    ②扬雄:《答刘歆书》,严可均:《全汉文》,中华书局,1958年,第411页上。
    ③《后汉书》卷八○上《文苑列传》,第2610页。
    ④《后汉书》卷六○上《马融传》,第1972页。
    ⑤《后汉书》卷八○上《文苑列传》,第2623页。
    ⑥《后汉书》卷六五《皇甫规传》,第2132页。
    ①《后汉书》卷四四《胡广传》,第1505页。
    ②《后汉书》卷四四胡广传》,第1511页。
    ③《汉书》卷一下《高祖纪》,第81页。
    ④杜佑:《通典》,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42页。
    ⑤应劭:《汉官仪》,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年,第24页。
    ①《汉书》卷一○○上《叙传》,第4203页。
    ②杜佑:《通典》,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55页。
    ①桓谭:《新论·道赋》,严可均:《全后汉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550页上。
    ②严可均:《全上古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349页。
    ③吴九龙:《山东临沂西汉墓发现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竹简的简报》,《文物》,1974年,第2期。
    ④《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4年,第4期。
    ①葛洪:《西京杂记》卷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95页。
    ②袁宏:《后汉纪》,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212页。
    ③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646页。
    ④《汉书》卷一00上《叙传》,第4205页。
    ⑤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5页。
    ⑥严可均:《全上古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884页。
    ⑦虞世南:《北堂书钞》,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422页。
    ⑧陈寿:《三国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547页。
    ⑨张华:《博物志》,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71页。
    ①严可均:《全上古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926页。
    ②李昉:《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4400页。
    ③王嘉:《拾遗记》,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57页。
    ④同上,第156页。
    ⑤李善:《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720页。
    ⑥同上,第591页。
    ⑦杨伯峻撰:《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1页
    ①汪荣宝撰,陈仲夫点校:《法言义疏》,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74页。
    ②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89页。
    ③何清谷:《三辅黄图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301页。
    ④同上,第302页。
    ⑤同上,第301页。
    ①王充:《论衡》二○《佚文》,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313页。
    ①魏征:《隋书》卷三二《经籍志》,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905—906页。
    ②《汉书》卷三O《艺文志》,第1701页。
    ③屈义华,荀昌荣: 《中国书文化》,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08页
    ④《汉书》卷三六《刘歆传》,第1968—1969页。
    ⑤王应麟:《汉艺文志考证》,北京:北京图书出版社,2006年,第59页。
    ⑥王先谦:《汉书补注》,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3087页。
    ⑦《汉书》卷三○《艺文志》,第1781页。
    ①《后汉书》卷七九上《儒林列传》,第2545页。
    ②王充:《论衡》卷二○《佚文》,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313页。
    ③魏征:《隋书》卷三二《经籍志》,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906页。
    ④杜佑:《通典》,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55页。
    ⑤严可均:《全后汉文》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747页。
    ⑥姚振宗: 《后汉艺文志》,续四库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189—419页。
    ⑦李善:《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21—22页。
    ⑧王芑孙:《读赋卮言》,《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481册,第381页上。
    ①葛洪:《西京杂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49页。
    ②班固等:《东观汉记》,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131页。
    ③孔颖达正义:《尚书正义》,阮元《十三经注疏》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46页。
    ④同上,第146页。
    ⑤杜佑:《通典》卷三十三,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87页下。
    ⑥《汉书》卷六《武帝纪》,第196页。
    ⑦《后汉书》卷八○上《文苑列传》,第2622页。
    ⑧同上,第2623页。
    ①《后汉书》,3102—3103页。
    ②同上,第1100页。
    ③《汉书》,第1752—1753页。
    ④同上,第164页。
    ⑤魏征:《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905页。
    ⑥李昉:《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113页下。
    ⑦同上,第421页上。
    ①《汉书》卷五九《张安世传》,第2647页。
    ②王充:《论衡》卷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313页。
    ③《后汉书》卷三《孝章帝纪》,第159页。
    ④同上。
    ⑤《汉书》卷三○《艺文志》,第1701页。
    ⑥张舜徽:《汉书艺文志通释》,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73页。
    ⑦同上,第172页
    ⑧同上,第173页。
    ⑨《汉书》卷三○《艺文志》,第1756页。
    ①陈勤建:《文艺民俗学导论序》,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第1页。
    ②《汉书》卷二二《礼乐志》,第1045页。
    ③《汉书》卷九三《佞幸传》,第3725页。
    ④詹锳:《文心雕龙义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235页。
    ⑤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107—108页。
    ⑥绥和二年三月,成帝崩,四月,哀帝即位,年号未改,次年改号建平。
    ⑦《后汉书》卷二四《马廖传》,第853—854页。
    ⑧同上,第854页。
    ⑨李昉:《太平御览》卷八八,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421页上。
    ①杨树达:《汉书窥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240页。
    ②班固《两都赋序》,李善:《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22页。
    ③《汉书》卷三○《艺文志》,第1750页。
    ④章学诚:《校雠通义》,王重民:《校雠通义通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16页。
    ⑤张舜徽:《汉书艺文志通释》,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71—372页。
    ①任继愈主编:《中国藏书楼》(一),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76页。
    ②《后汉书》卷七九上《儒林列传》,第2546页。
    ③李善:《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591页。
    ④魏征:《隋书》卷三二《经籍志》,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089页。
    ⑤欧阳询:《艺文类聚》卷四十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第771页。
    ⑥释道宣:《广弘明集》卷三,四部丛刊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年,第11页。
    ①萧绎:《金楼子》,《四库全书》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848册,第848—844页。
    ②叶盛:《菉竹堂书目序》,王云五《丛书集成》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第1页。
    ③任继愈主编:《中国藏书楼》(一),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85页。
    ④《后汉书》卷七九上《儒林列传》,第2545页。
    ①马端临:《文献通考》,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504页。
    ②刘晌:《旧唐书》卷四七《经籍志》,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2081页。
    ③范文澜: 《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673页。
    ④李善:《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591页。
    ⑤同上,第565页。
    ⑥同上,第594页。
    ⑦同上,第563页。
    ①《三国志·魏书·钟会传》注引《博物记》,陈寿:《三国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736页。
    ①李善:《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478页。
    ②费振刚:《全汉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20页。
    ③汪荣宝撰,陈仲夫点校:《法言义疏》,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45页。
    ①李善:《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264页上。
    ②向新阳,刘克任:《西京杂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91页。
    ③连云港市博物馆:《江苏东海县尹湾汉墓群发掘简报》,《文物》,1996年第8期,第4—24页。
    ④李善:《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595页上。
    ⑤同上,第596页下。
    ①《汉书》卷六四上《朱买臣传》,第2791页。
    ②欧阳询:《艺文类聚》卷四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第771页。
    ③金春峰:《汉代思想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4月,第21页。
    ④《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第412页。
    ⑤金春峰:《汉代思想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4月,第23页。
    ⑥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7页。
    ⑦马叙伦:《老子校诂》,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434,633页。
    ⑧支伟成:《庄子校释》,北京“中国书店,1988年,第70页。
    ⑨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6页。
    ①高亨:《商君书注译》,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5—36页。
    ②同上,第105—106页。
    ③陈奇猷:《韩非子集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267页。
    ④同上,第1057页。
    ⑤同上,第239页。
    ⑥《汉书》卷四《文帝纪》,第115—125页。
    ⑦《汉书》卷五《景帝纪》,第152页。
    ⑧严可均:《全汉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138—139页。
    ⑨《汉书》卷五《景帝纪》,第151页。
    ⑩《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列传》,第2999页。
    ①费振刚:《全汉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20页。
    ②《汉书》卷二八下《地理志》,第1645页。
    ①李善:《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21—22页。
    ②《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第2873页。
    ③《汉书》卷六四下《王褒传》,第2829页。
    ④《汉书》卷三○《艺文志》,第1755页。
    ⑤《汉书》卷九《元帝纪》,第299页。
    ⑥《汉书》六四下《王褒传》,第2829页。
    ⑦《汉书》卷九《元帝纪》,第280页。
    ⑧同上,第281页。
    ⑨《汉书》卷六四下《王褒传》,第2829页。
    ①《汉书》卷五一《枚皋传》,第2366页。
    ②《汉书》卷十《成帝纪》,第301,330页。
    ③严可均:《全后汉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550页上。
    ④同上,第544页下。
    ①《汉书》卷九《元帝纪》,第345页。
    ②同上,第335页。
    ③《汉书》卷一二《平帝纪》,第360页。
    ④《后汉书》卷八○上《文苑列传》,第2610页。
    ⑤同上。
    ①《后汉书》卷四二《光武十王传》,第1451页。
    ②《后汉书》卷五二《崔骃传》,第1718页。
    ③《后汉书》卷四二《光武十王传》,第1441页。
    ④《后汉书》卷八○上《文苑列传》,第2595页。
    ⑤同上。
    ⑥班固:《两都赋序》,李善:《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22页。
    ⑦王国维:《观堂集林》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8月,第451页。
    ⑧《后汉书》卷四《和帝纪》,第194页。
    ①《后汉书》卷十上《皇后纪》,第423页。
    ②费振刚:《全汉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86页。
    ③《后汉书》卷五《孝安帝纪》,第215页。
    ④严可均:《全后汉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717页下。
    ⑤《后汉书》卷八《孝灵帝纪》,第341页。
    ①《后汉书》卷六○下《蔡邕传》,第1996页。
    ②《文心雕龙·时序》,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673页。
    ③同上。
    ④李善:《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595页上。
    ⑤同上,第596页下。
    ⑥《史记》卷五八《梁孝王世家》,第2083,2084页。
    ⑦同上,第2082页。
    ①《史记》卷五八《梁孝王世家》,第2083页。
    ②同上,第2085页。
    ③刘歆撰,葛洪集,刘克任校注:《西京杂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5月,第173页。
    ④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4月,第275页。
    ⑤[法]罗贝尔·埃斯卡尔皮著,符锦勇译:《文学社会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第125-126页。
    ⑥向新阳,刘克任校注:《西京杂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5月,第190页。
    ①《柳赋》、《鹤赋》、《文鹿赋》、《酒赋》、《屏风赋》引文分别出自向新阳,刘克任:《西京杂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74、178、179、182、189页。
    ②朱谦之:《老子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03页。
    ③贾谊:《贾谊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第145页。
    ④《史记》卷一一八《淮南衡山列传》,第3075页。
    ⑤同上,第3080页。
    ⑥同上,第3082页。
    ①《汉书》卷六四上《严助传》,第2786页。
    ②同上,第2789页。
    ③徐复观:《两汉思想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11页。
    ④同上,第112页。
    ⑤刘安:《屏风赋》,费振刚:《全汉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44页。
    ⑥王逸:《楚辞章句》卷十二,汲古阁本,光绪乙未仲春月昭陵经畲主人重刊,第1页。
    ①王夫之:《楚辞通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165页。
    ②淮南小山:《招隐士》,严可均:《全汉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239页下。
    ③朱熹:《晦庵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1143册,第1143—14页上。
    ④淮南小山:《招隐士》,严可均:《全汉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239页下。
    ⑤《史记》卷六二《管晏列传》,第2132页。
    ⑥王充:《论衡》卷九《问孔》,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146页。
    ⑦班固:《两都赋序》,李善:《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21页上。
    ①刘彻:《建元鼎文》,严可均:《全汉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150页下。
    ②《汉书》卷六四上《严助传》,第2789页。
    ①《汉书》卷四三陆贾传》,第2111页。
    ②《汉书》卷五一《枚皋传》,第2367页。
    ③《汉书》卷六四上《严助传》,第2790页。
    ④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07页。
    ⑤李善:《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637页下。
    ⑥苏舆:《春秋繁露义证》,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397页。
    ⑦严可均:《全汉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277页上。
    ⑧王充:《论衡》卷二○《须颂》,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307页。
    ⑨同上,第309页。
    ⑩《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列传》,第3002页。
    11 同上。
    12 徐复观:《两汉思想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98页。
    ①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3页。
    ②苏舆:《春秋繁露义证》,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100—103页。
    ③王充:《论衡》卷九《问孔》,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142页。
    ④班固:《两都赋序》,李善:《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21页。
    ⑤《汉书》卷六四下《王褒传》,第2821页。
    ⑥李昉:《太平御览》卷八八,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421页上。
    ⑦王利器:《盐铁论校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445页。
    ⑧《汉书》卷六四下《王褒传》,第2829页。
    ①《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列传》,第3063页。
    ②《汉书》卷五一《枚皋传》,第2366页。
    ③同上。
    ④李防:《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648页。
    ⑤费振刚:《全汉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380、384、386页。
    ⑥同上,第376页。
    ①李昉:《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4095页。
    ②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195页。
    ③同上。
    ④《后汉书》卷七七《阳球传》,第2499页。
    ⑤《后汉书》六○下《蔡邕传》,第1992页。
    ⑥钱钟书:《管锥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1018页。
    ⑦王符著,汪继培笺,彭铎校正:《潜夫论笺校正》,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第19页。
    ⑧陶秋英:《汉赋研究》,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93页。
    ①《史记》卷八四《屈原贾生列传》,第2492页。
    ②同上,第2496页。
    ③《汉书》九七上《外戚传》,第3955页。
    ④费振刚:《全汉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31页。
    ⑤《后汉书》卷二八下《冯衍传》,第987页。
    ⑥费振刚:《全汉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566页。
    ⑦同上,第595页。
    ①《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第2868页。
    ②同上,第2864页。
    ③《汉书》卷六四上《严助传》,第2775页。
    ④《汉书》卷八七下《扬雄传》,第3565—3566页。
    ⑤同上,第3573页。
    ④费振刚:《全汉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24页。
    ⑦同上,第248页。
    ⑧同上,第546页。
    ⑨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5月,第146页。
    ⑩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5月,第146页。
    ①班固:《两都赋序》,李善:《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22页上。
    ②《西京杂记》卷三,向新阳,刘克任:《西京杂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49页。
    ③严可均:《全晋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1723页下。
    ④费振刚:《全汉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98页。
    ①费振刚:《全汉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693页。
    ②曹丕:《与吴质书》,李善:《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591页下。
    ③《汉书》卷六四下《王褒传》,第2829页。
    ①何新文:《中国赋论史稿》,北京:开明出版社,1993年,第20页。
    ②费振刚:《全汉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527页。
    ③王充:《论衡》卷十九,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305页。
    ①王充:《论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297—298页。
    ②同上,第309页。
    ③《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列传》,第3053页
    ④李善:《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22页。
    ⑤李善:《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480页。 ①王符著,汪继培笺,彭铎校正:《潜夫论笺校正》,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90页。
    ②同上,第166页。
    ③严可均:《全汉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356—357页。
    ④枚乘:《七发》,李善:《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480页。
    ⑤《汉书》卷六四下《王褒传》,第2829页。
    ⑥班固:《两都赋序》,李善:《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22页。
    ⑦向新阳,刘克任:《西京杂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91页。
    ⑧同上。
    ⑨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608—609页。
    ⑩同上,第588页。
    ①《汉书》卷六四下《王褒传》,第2829页。
    ②《汉书》卷八七下《扬雄传》,第3575页。
    ③王充:《论衡》卷一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226页。
    ④同上,第451页。
    ①《汉书》卷六四下《王褒传》,第2829页。
    ②汪荣宝撰,陈仲夫点校:《法言义疏》,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49—50页。
    ③班固:《两都赋序》,李善:《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21—22页。
    ④《汉书》卷五七下《司马相如列传》,第2609页。
    ⑤《汉书》卷三○《艺文志》,第1754页。
    ①《汉书》卷一○○下《叙传》,第4255页。
    ②李善:《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35页上。
    ③王充:《论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420—421页。
    ④同上,第440—441页。
    ⑤同上,第309页。
    ⑥王符著,汪继培笺,彭铎校正:《潜夫论笺校正》,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第19页。
    ①《后汉书》卷六○下《蔡邕传》,第1996页。
    ②曹丕:《典论·论文》,李善:《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720页下。
    ③同上。
    ④同上。
    ⑤同上,第591页下—592页上。
    ⑥李善:《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594页上。
    ⑦同上。
    ①向新阳,刘克任:《西京杂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49页。
    ②同上,第91页。
    ③同上,第147页。
    ④严可均:《全后汉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544页下。
    ①王勃:《王子安集》卷九,四部丛刊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年,第13页。
    ②严可均:《全汉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434页下。
    ③《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列传》,第3002页。
    ④《汉书》卷九三《佞幸列传》,第3725页。
    ①李昉:《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421页上。
    ②《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列传》,第3046—3047页。
    ③同上,第3048页。
    ④《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列传》,第3047页。
    ⑤韩绛:《题琴台》,扈仲荣,程遇孙:《成都文类》卷四十八,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二九三·总集类,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1354—828页。
    ⑥《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列传》,第2999页。
    ①同上。
    ②《汉书》卷五七上《司马相如列传》,2529页。
    ③浦起龙:《史通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256页。
    ④《三国志·蜀书·秦宓传》,陈寿:《三国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899页。
    ⑤龚克昌:《中国辞赋研究·司马相如评传》,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55页。
    ⑥《汉书》卷五一《枚皋传》,第2367页。
    ①向新阳,刘克任:《西京杂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91页。
    ②李善:《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227页下。
    ③陶宗仪:《说郛》卷一百十一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5141页。
    ④冯浩:《玉谿生诗集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733—734页。
    ⑤辛弃疾:《稼轩长短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55页
    ⑥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1484页。
    ⑦同上,第1478页。
    ⑧何焯:《义门读书记》卷四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879页。
    ⑨龙文玲:《<长门赋>作者与作年》,《文学遗产》,2007年第5期,第125—127页。
    ⑩班固:《汉武故事》,《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1042—284页。
    ①《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列传》,第3063页。
    ②向新阳,刘克任:《西京杂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49页。
    ①严可均:《全晋文》,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3063页上。
    ②《后汉书》卷四○上《班彪传》,第1325页。
    ③同上,第1327页。
    ④姚思廉:《梁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685页。
    ⑤严可均:《全汉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411页上。
    ①李善等:《六臣注文选》卷七,四部丛刊本,上海:上海印书馆,1922年,第1页。
    ②易健贤:《魏文帝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14页。
    ③严可均:《全汉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415页下。
    ④《后汉书》卷八○上《文苑列传》,第2596页。
    ⑤严可均:《全后汉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614页下。
    ①李善:《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593页下。
    ②《文心雕龙·练字》,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624页。
    ③汪荣宝撰,陈仲夫点校:《法言义疏》,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第507页。
    ④同上,第49—50页
    ⑤《宋书·谢灵运传论》注引《法言》,李善:《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702页下。
    ⑥汪荣宝撰,陈仲夫点校:《法言义疏》,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74页。
    ⑦严可均:《全汉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411页下。
    ①王充:《论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226页。
    ②同上,第312页。
    ③同上,第420页。
    ④费振刚:《全汉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446页。
    ⑤班固:《典引》,严可均:《全汉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614页下。
    ①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33—134页。
    ②陈元龙:《历代赋汇》,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248页下。
    ③《文心雕龙·通变》,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520页。
    ④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340页。
    ⑤鲁迅:《从帮忙到扯淡》,《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344页。
    ⑥扈仲荣,程遇孙:《成都文类》卷四十八,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二九三·总集类,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1354—828页。
    ⑦厉鹗:《宋诗纪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1258页。
    ⑧姚铉:《唐文粹》卷八十四,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年,第2页。
    ①罗贝尔·埃斯卡尔皮著,符锦勇译:《文学社会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第3页。
    ②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93—94页。
    ①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1页。
    ②赵敏俐:《20世纪赋体文学研究的几个问题》,《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第33页。
    《白虎通疏证》,陈立撰,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楚辞章句》,王逸撰,尊经书院,光绪丙戌(1886)年。
    《春秋繁露义证》,苏舆撰,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春秋左传集解》,杜预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
    《春秋左传正义》,杜预注,孔颖达疏,《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
    《辞赋大辞典》,霍松林等撰,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年。
    《辞赋流变史》,李曰刚撰,台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辞赋通论》,叶幼明撰,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
    《辞赋文体研究》,郭建勋撰,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辞赋文学论集》,南京大学中文系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
    《辞赋研究》,熊良智撰,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辞赋研究论文集》,漳州师范学院中文系编,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
    《大戴礼记解诂》,王聘珍撰,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读赋卮言》,王芑孙撰,何沛雄编《赋话六种》本,香港:三联书店,1982年。
    《独断》,蔡邕撰,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法言义疏》,汪荣宝撰,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凡将斋金石丛稿》,马衡撰,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风俗通义校注》,王利器撰,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赋》,袁济喜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
    《赋话》,李调元撰,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年。
    《赋史》,马积高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赋史述略》,高光复撰,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
    《赋体文学的文化阐释》,许结撰,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赋文本的艺术研究》,刘朝谦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华龄出版社,2006年。
    《赋学概论》,曹明纲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赋学论丛》,程章灿撰,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赋学正鹊》,李元度撰,清光绪十七年(1885)经纶书局刊本。
    《观堂集林》,王国维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广校雠略 汉书艺文志通释》,张舜徽撰,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国故论衡》,章太炎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国语集解》,徐元诰撰,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汉朝典章制度》,苏俊良撰,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
    《汉代辞赋研究》,孙晶撰,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
    《汉代风俗制度史》,瞿兑之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
    《汉代考选制度》,陈蔚松撰,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2002年。
    《汉代士风与赋风研究》,王涣然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汉赋:唯美文学之潮》,刘斯翰撰,广州:广州文化出版社,1989年。
    《汉赋管窥》,程德和撰,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
    《汉赋史略新证》,朱晓海撰,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汉赋史论》,简宗梧撰,台北:台湾三民书局,1993年。
    《汉赋通论》(增订本),万光治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华龄出版社,2006年。
    《汉赋通义》,姜书阁撰,济南:齐鲁书社,1989年。
    《汉赋研究》,龚克昌撰,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4年。
    《汉赋艺术论》,阮忠撰,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
    《汉赋与汉代政治——以都城、校猎、礼仪为例》,曹胜高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汉赋与经学》,冯良方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汉赋之史的研究》,陶秋英撰,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
    《汉赋综论》,曲德来撰,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年。
    《汉赋纵横》,康金声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
    《汉官仪》,应劭撰,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年。
    《汉简缀述》,陈梦家撰,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汉书》,班固撰,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汉书艺文志讲疏》,顾实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汉唐艺术赋研究》,余江撰,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年。
    《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张溥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
    《汉魏六朝辞赋》,曹道衡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汉魏六朝赋多维研究》,侯立兵撰,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汉魏制度丛考》,杨鸿年撰,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
    《汉文学史纲要》,鲁迅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
    《后汉纪》,袁宏撰,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年。
    《后汉书》,范哗撰,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呼唤民族性:中国文学特质多维透视》,王齐洲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湖北文学史》,王齐洲、王泽龙撰,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
    《淮南鸿烈集解》,刘文典撰,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急就篇》,史游撰,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
    《贾谊集校注》,王洲明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
    《贾谊评传》,王兴国撰,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李零撰,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
    《简帛佚籍与学术史》,李学勤撰,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
    《建安七子集》,俞绍初辑校,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剑桥中国秦汉史》,[英]崔瑞德、鲁惟一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经学通论》,皮锡瑞撰,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
    《老子集释》,朱谦之撰,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乐赋诗词论薮》,萧涤非撰,济南:齐鲁书社,1985年。
    《历代辞赋研究史料概述》,马积高撰,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历代赋广选新注集评》,曲德来、迟文浚、冷成国撰,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年。
    《历代赋话校证》,何新文、路成文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历代赋汇》,陈元龙撰,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
    《历代赋论辑要》,徐志啸撰,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
    《历代诗话》,何文焕编,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历代诗话续编》,丁福保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钱穆撰,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两汉思想史》,徐复观撰,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刘师培中古文学论集》,刘师培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六朝骈赋研究》,黄水云撰,台北:台湾文津出版社,1999年。
    《论衡校释》,黄晖撰,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毛诗正义》,郑玄笺,孔颖达疏,《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
    《墨子间诂》,孙诒让撰,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廿二史札记》,赵翼撰,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奴隶制时代》,郭沫若撰,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
    《前汉纪》,荀悦撰,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年。
    《潜夫论笺校正》,汪继培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秦汉的方士与儒生》,顾颉刚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秦汉礼乐教化论》,苏志宏撰,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
    《全汉赋》,费振刚等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严可均编,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三辅黄图校释》,何清谷撰,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三国志》,陈寿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尚书正义》,孔安国传,孔颖达疏,《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
    《诗赋词曲概论》,丘琼荪撰,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5年。
    《诗赋合论稿》,邝健行撰,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
    《诗赋文体源流新探》,韩高年撰,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4年。
    《诗薮》,胡应麟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十七史商榷》,王鸣盛撰,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
    《史记》,司马迁撰,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士与中国文化》,余英时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世说新语笺疏》,余嘉锡撰,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说文解字注》,段玉裁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司马相如集校注》,金国永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四六丛话》,孙梅撰,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撰,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隋书》,魏征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太平御览》,李防等编,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通典》,杜佑撰,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
    《通志》,郑樵撰,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
    《王国维遗书》,王国维撰,上海:山海古籍书店,1983年。
    《魏晋南北朝赋史》,程章灿撰,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
    《文史通义》,章学诚撰,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
    《文献通考》,马端临撰,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
    《文心雕龙注》,范文澜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
    《文选注》,李善撰,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文学话语与权力话语——汉赋与两汉政治》,胡学常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文苑英华》,李昉等编,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文章辨体序说》,吴讷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
    《文体明辨序说》,徐师曾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
    《西汉会要》,徐天麟撰,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
    《西京杂记》,葛洪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逯钦立编,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先秦两汉的制度与文化》,葛志毅、张惟明撰,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先秦两汉文学史料学》,曹道衡、刘跃进撰,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先唐辞赋研究》,郭建勋撰,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新语校释》,王利器撰,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性别与家国——汉晋辞赋的楚骚论述》,郑毓瑜撰,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
    《荀子集解》,王先谦撰,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盐铁论校注》,王利器撰,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艺概》,刘熙载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艺文类聚》,欧阳询编,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印刷发明前的中国书和文字记录》,钱存训撰,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1988年。
    《战国策》,刘向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中古文学集团》,胡大雷撰,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中国辞赋发展史》,郭维森、许结撰,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
    《中国辞赋研究》,龚克昌撰,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
    《中国辞赋源流综论》,曹虹撰,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中国赋论史稿》,何新文撰,北京:开明出版社,1993年。
    《中国赋学历史与批评》,许结撰,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
    《中国古代图书事业史》,来新夏等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中国秦汉教育史》,肖川、何雪艳撰,,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中国散文史》(上),郭预衡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中国上古图书源流》,刘国进撰,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年。
    《中国书文化》,屈义华、荀昌荣撰,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
    《中国思想史》,葛兆光撰,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
    《中国思想通史》,侯外庐等撰,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
    《中国文学发展史》,刘大杰撰,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中国文学观念论稿》,王齐洲撰,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中国文学批评史》,郭绍虞撰,北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中国纸和印刷文化史》,钱存训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中国制度史》,吕思勉撰,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中华名赋集成》,郭预衡撰,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0年。
    《中华文化史》,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周易正义》,王弼、韩康伯注,孔颖达疏,《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
    《庄子集释》,郭庆藩撰,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段凌辰:《汉志诗赋略广疏》,《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34年第1期。
    赵省之:《司马迁赋作的评价》,《文史哲》,1956年第2期。
    包遵信:《浅谈<荀子·赋篇>》,《文史哲》,1978年第5期。
    汤漳平:《<风赋>是讽谏之作吗?》,《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4期。
    聂石樵:《屈原赋的历史意义》,《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4期。
    骆玉明:《赋与诗歌的形象思维》,《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6期。
    稻炠耕一郎著,陈植锷译:《赋的小品化初探(下)——赋的表现论之一》,《杭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3期。
    褚斌杰:《赋》,《新闻战线》,1980年第4期。
    汤炳正:《从屈赋看古代神话的演化》,《四川师院学报》,1981年第2期。
    沈伯俊:《宫怨体的滥觞——<长门赋>》,《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1期。
    毕庶春:《试论<七发>与荀卿赋及纵横家的关系》,《四川师院学报》,1982年第1期。
    沈伯俊:《司马相如的代表作是<天子游猎赋>》,《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2期。
    李伯敬:《赋体源流辩》,《学术月刊》,1982年第3期。
    徐宗文:《史迁肯定大赋说献疑》,《辽宁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3期。
    王以宪:《试论扬雄在汉大赋上对司马相如的因革与发展》,《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1期。
    龚克昌:《赵壹赋论》,《文学评论》,1985年第1期。
    毕庶春:《试论“巧似”与大赋的影响》,《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4期。
    金荣权:《论汉大赋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1期。
    坚白:《司马相如赋和楚辞》,《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1期。
    黄广华、刘振东:《从审美角度看司马相如的赋》,《文史哲》,1987年第3期。
    李生龙:《论两汉的“贤人失志之赋”》,《中国文学研究》,1987年第3期。
    刘周堂:《论张衡<二京赋>对汉大赋讽谏艺术发展的贡献》,《中国文学研究》,1987年第4期。
    何天杰:《由“情胜于理”到“理胜于情”——论汉代抒情赋》,《学术研究》,1987年第4期。
    牟世金:《从汉人论赋到刘勰的赋论》,《文史哲》,1988年第1期。
    仪平策、廖群:《汉大赋——中国文学发展的必然环节》,《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2期。
    马积高:《论赋的源流及其影响》,《中国韵文学刊》,1988年第1期。
    叶幼明:《论傅毅<舞赋>对音乐美学理论的贡献》,《中国韵文学刊》,1988年第2·3期。
    康金声:《论汉代的骚体赋》,《山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2期。
    郭芳:《文学从这里开始走向自觉—试论汉大赋的意义》,《社会科学辑刊》,1988年第3期。
    赵逵夫:《藻辞谲喻,意蕴宏深——从帛书<相马经·大光破章>看屈赋比喻象征手法的形成》,《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3期。
    陈复兴:《<文选>京都赋与汉代的空间意识》,《社会科学战线》,1989年第3期。
    万光治:《班固区划赋类标准试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4期。
    金木生:《赋体清源》(上),《齐鲁学刊》,1990年第1期。
    金木生:《赋体清源》(下),《齐鲁学刊》,1990年第2期。
    曹虹:《文人集团和赋体创作》,《文史哲》,1990年第2期。
    叶幼明:《赋论发微》,《求索》,1990年第3期。
    张庆利:《汉代的思维方式和汉大赋的特点》,《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3期。
    徐志啸:《赋说》,《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90年第4期。
    吴明贤:《蔡邕赋论》,《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4期。
    方铭:《扬雄赋论》,《中国文学研究》,1991年第1期。
    李生龙:《论汉代的抒情言志赋》,《求索》,1991年第2期。
    谢明仁:《汉大赋兴盛和消亡原因新探》,《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2期。
    阮忠:《两汉讽诵赋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5期。
    许结:《论汉代以文为赋的美学价值》,《江淮论坛》,1991年第6期。
    霍松林、尚永亮:《司马相如赋的主体特征和模式作用》,《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1期。
    李达武:《从摩登到真情:赋体流变一瞥》,《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2期。
    阮忠:《扬雄赋风的思想性》,《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2期。
    宋益乔:《赋体的文体特征、社会功能及其当代表现》,《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2期。
    宗明华:《经学桎梏下的汉代赋论》,《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4期。
    傅正谷:《<梦赋>:中国最早写梦的名作——略论<梦赋>的写作特色及理论价值》,《齐鲁学刊》,1992年第5期。
    刘朝谦:《汉代赋家从理性向精神的飘移》,《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1期。
    朱立新:《汉大赋新探》,《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2期。
    徐宗文:《论王褒赋的特点及贡献》,《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第3期。
    汤漳平:《楚赋与道家文化》,《文学评论》,1993年第4期。
    周勋初:《赋体评议》,《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扬之水:《<神乌赋>谫论》,《中国文化》,第14期(1994年)。
    褚斌杰:《宋玉<高唐><神女>二赋主旨及艺术探微》,《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1期。
    王齐洲:《王逸和<楚辞章句>》,《文学遗产》,1995年第2期。
    池万兴:《从西汉“士不遇”赋看西汉文士“不遇”现象》,《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95年第4期。
    汪祚民:《汉志诗赋略中赋的界定探考》,《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
    陈信凌:《汉大赋的重估:实用和审美的纠结》,《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
    于浴贤:《论汉代恋情赋》,《文史哲》,1996年第3期。
    杨九诠:《论汉大赋的空间世界》,《文学遗产》,1997年第1期。
    杜青山:《论汉大赋的适应性——汉大赋兴盛原因解析》,《南都论坛(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5期。
    伏俊连:《从新出土的神乌赋看民间故事赋的产生、特征及其文学史上的意义》,《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6期。
    韩晖:《汉赋的先驱孔臧及其赋考说》,《文史哲》,1998年第1期。
    陈庆元:《汉大赋美学品格的得与失》,《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
    周绚隆:《汉大赋的形成与汉初文化融合》,《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
    汪祚民:《<汉书·艺文志>“赋”分三种新探》,《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
    俞纪东:《梁孝王忘忧馆游士赋考辨》,《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
    胡大雷:《论赋的叙事功能与中古赋家对事件的参与》,《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郭维森:《王延寿及其<梦赋>》,《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刘培:《经学的演进与汉大赋的嬗变》,《南开学报》,2001年第1期。
    高一农:《汉大赋衰变探微》,《文史哲》,2001年第2期。
    黄金明:《汉武帝的文化学术政策与赋的兴盛》,《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王齐洲:《赋体起源和宋玉的文体创造——兼论汉代赋论家的赋体探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杨福泉:《扬雄至京、待诏、奏赋、除郎的年代问题》,《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李炳海:《帝都中心论的文化承载——古代京都赋意蕴管窥》,《齐鲁学刊》,2002年第2期。
    俞纪东:《<汉志诗赋略>“扬雄赋”绎释》,《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易敏:《<文选>汉大赋用字中的义符类化现象》,《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李文洁:《走向文章之士的心路历程——从汉代的三篇不遇赋谈起》,《求是学刊》,2002年第5期。
    王齐洲:《“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文学史观的现代意义》,《文艺研究》,2002年第6期。
    伏俊琏:《<汉书·艺文志>“杂赋”臆说》,《文学遗产》,2002年第6期。
    高一农:《两汉都邑赋述论》,《文学遗产》,2002年第6期。
    赵逵夫:《<两都赋>的创作背景、体制及影响》,《文学评论》,2003年第1期。
    刘晓东:《略谈汉大赋》,《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王洲明:《汉代抒情赋的人性回归》,《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饶宗颐:《贾谊<鹏鸟赋>及其人学》,《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王焕然:《汉代赋家位同俳优辩》,《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侯立兵:《汉代京都赋城市文化意蕴》,《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程世和:《汉初藩府士人的精神转型与赋家之心的初步形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冯莉:《东汉京都大赋论略》,《唐都学刊》,2004年第6期。
    踪凡:《两汉故事赋表现题材及文学成就》,《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第1期。
    许结:《论赋的学术化倾向——从章学诚赋论谈起》,《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王齐洲:《雅俗观念的演进与文学形态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冷卫国:《“文章西汉两司马”的赋学批评》,《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第2期。
    王齐洲:《<汉书·艺文志>著录之<虞初周说>探佚》,《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伏俊连:《两汉实用文形式的俗赋考论》,《南京师范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尚学锋:《两汉经学思潮与赋家创作意识的变化》,《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陈君:《张衡<西京赋>和<思玄赋>中的小说因素》,《文学遗产》,2005年第5期。
    许结:《汉代赋论的文学背景考述》,《江海学刊》,2006年第2期。
    石观海:《梁园赋家行年新考》,《齐鲁学刊》,2006年第2期。
    韩高年:《论<淮南鸿烈>对汉大赋审美倾向的影响》,《中国韵文学刊》,2006年第3期。
    杨天才:《<鬼谷子>与“赋家之心”》,《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张强:《贾谊赋考论四题》,《文学遗产》,2006年第4期。
    许结:《制度下的赋学视域——论赋体文学古今演变的一条线索》,《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龙文玲:《论汉武帝<李夫人>赋及文学史意义》,《学术论坛》,2006年第5期。
    高一农:《东汉都邑赋之崛起及结构特征》,《唐都学刊》,2006年第6期。
    常森:《<两都赋>新论》,《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龙文玲:《<长门赋>作者与作年》,《文学遗产》,2007年第5期。
    王长华、郗文倩:《汉代赋颂二体辨析》,《文学遗产》,2008年第1期。
    王焕然:《汉代赋家与史家关系论略》,《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王增文:《论散体大赋生成于汉景帝时期的梁园》,《中国文化研究》,2008年第2期。
    白晓丽:《汉大赋的“亚仪式”特征及其意义》,《中州学刊》,2008年第4期。
    许结:《诵赋而惊汉主——司马相如与汉宫廷赋考述》,《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伏俊连:《俗赋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1年。
    于雪棠:《先秦两汉文体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出站报告,2002年。
    侯立兵:《汉魏六朝赋多维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马丽娅:《先唐俗赋传播接受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涂敏华:《历代都邑赋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