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建国以来中国农地思想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农业土地思想的研究是运用经济理论范畴解释中国当代经济问题的经典选题。对农业土地思想研究有助于我们对农地制度发展过程作一个全面的了解,自1950年6月28日,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全国范围内,分地区、分步骤地开展了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历时三年的土改运动,使得3亿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无偿获得了4667万公顷土地,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业发生了最深刻的变革,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农业生产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后,把社员的劳动付出与产量这个最终成果联系起来,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从1992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的重要讲话和党的十四大的召开,标志着我国农业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一阶段的改革中,我国进一步稳定和完善了农业基本经营制度,开展了延长土地承包期工作,在逐步搞活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在有条件的地区发展了土地规模经营等多种经营形式。仔细研究这段时期农地思想变化对今后我国农业土地制度的制定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论文针对建国以来我国农地制度发展的历程及存在的问题设计安排了七章内容。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是农业合作化土地思想。这一章主要回顾了农业合作化运动产生的原因与背景,并对这一时期的土地所有制问题和土地经营问题进行讨论。
     第三章是包产到户土地思想。这一章主要是回顾的包产到户的产生及发展,并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对“包产到户”做了分析和评价。得出的结论是发生于60年代初期的包产到户的土地产权制度安排,是当时制度安排的非均衡性而诱发于底层社会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同时又是国家与地方社会相博弈的结果。
     第四章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思想。本章首先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展阶段作了阐述,接着对是否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了讨论,最后提出了农地制度创新的思想。
     第五章农地经营思想。本章主要对这几种经营制度进行了分析,权衡其利弊,以期更加合理的使用这几种农地经营形式。
     第六章是农地与人口思想。自古至今人地矛盾一直是人们争论的话题,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加人地之间矛盾越来越深,因此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势在必行,这也是本章所讨论的主要内容。
     第七章在分析农地制度的基础上提出对策和建议。
In this thesis we use economic theory to explain China's present agricultural land problem. This research about the thought of agricultural
    land can help us to understand agricultural land institution comprehensively. In 1950s, China enacted a series of laws about land reform, and after three years land reform, 300million rural population, which had no land or only had a little land, got 46.67milion hectare farmland. This made the situation of the rural people had his own land. After 1978, there was a most deeply revolution occurred in China agriculture, and this pushed development of China agriculture greatly. After a series of agricultural reforms, the farmer's work was connected with his final production, and this presented fanners with great incentives to work hard. From the year of 1992 on, our agricultural reform had come into a new stage. In this period, China had made further measures to stabilize and perfect basic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institution. These measures included extending land tenure, developing land scale-management in some district, etc. Carefully analyzing the agricultural land reform of this period can provide us with so
    me important suggestion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a agricultural land institution in future.
    Based on the procession and question of China agricultural land institution development sinc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is thesis includes seven chapters, and the content of these seven chapters as follows:
    Chapter one is introduction.
    Chapter two is the thought of agricultural land cooperativization. In his chapter, the cause and background of agricultural cooperativization, along with the ownership and management of rural land, has been discussed.
    Chapter three is the thought of household-rent-land. This chapter recalls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household-rent-land system, makes analysis and evaluates this system from the angel of new institution economics. A conclusion has been drawn out, that is, the right arrangement of the household-rent-land system is not only an induced
    
    
    institutional change but also a result of the game between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Chapter four is the thought of household responsibility system. At first, this chapter reiterates the development stages of household responsibility system, then the question of to construct the system of household responsibility or not has been discussed, and at last this chapter puts up the thought of agricultural land institution innovation.
    Chapter five is the thought of agricultural land management. This chapter analyzes and evaluates some main institutions of agricultural land management in order to use agricultural land management forms reseaonably.
    Chapter six is the thought of agricultural land and population, mainly discusses the transfer of rural residual labor.
    Chapter seven is conclusion and suggestion.
引文
《农村土地改革》,课题组:《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1995年第7、8、9、10期。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课题组:《制度、制度安排与中国农地制度创新(三)——制度选择及变迁方式的经济学分析》,《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1995年第9期。
    H·登姆塞茨:《关于产权的理论》,载R.科斯、A.阿尔钦、D.诺斯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第97、100页。
    H·伯纳姆、L·斯夸尔:《技术和相对经济效益》,《牛津经济论文集》,1978年。
    白辉龙、李成刚:《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研究》,《农村经济》,2000年第9期。
    白辉龙:《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研究》, ,《农村经济》,2000年第9期。
    白南生、宋洪远:《回乡还是进城?——中国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研究》,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2002年。
    包学松:《论农地使用权流转的制度创新》,《学术交流》,2002年第1期。
    贝利和克莱恩:《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结构和生产率》,霍布金大学出版社,1979年。
    蔡勇志:《加快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实事求是》,2002年第1期。
    蔡运龙、傅泽强、戴尔阜:《区域最小人均耕地面积与耕地资源调控》,《地理学报》,2002年3月。
    曹献功:《论市场经济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曹阳:《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陈多长:《中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理论探讨》,《河南大学学报》,2001年1月。
    陈方元:《试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理论月刊》,2001年第10期。
    陈富春、郭锐:《论农地规模经营》,《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2期。
    陈吉元、韩俊主编:《人口大国的农业增长》,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
    陈廷煊:《农业合作化历史回顾》,《当代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4期。
    陈锡文、韩俊:《劳动力转移——如何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中国长农网2001年7月12日。
    陈艳、唐火庆:《论农地制度的突破——“四荒”拍卖制》,《农业经济》,1999年第6期。
    陈耀邦:《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人民出版社,2000年。
    迟福林:《走入21世纪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
    楚玲:《关于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研究》.《经济地理》,1997年第15卷。
    楚玲:《关于建立土地流转制度的研究》,《经济地理》,1995年第3期。
    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1994。
    道格拉斯·C.诺思、罗伯特·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第1页。
    邓大才:《承包土地流转的理论障碍与基础构建》,《甘肃理论学刊》,2001年第7期。
    邓大才:《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难在何处?》.《经济学研究》,2000年第4期。
    丁泽霁:《国外农业经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
    
    
    董悦华:《业合作化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比较研》,《当代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4期。
    窦贤君:《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农业经济问题》,1994年第4期。
    樊纲:《渐进之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范国忠、冯久先、代祥、黄志贵:《对农村劳动力回流的分析》,《中国统计》,1998年第11期。
    范小玉、且淑芬:《我国农村劳动力及转移状况分析》,中国统计信息网2002年4月28日。
    冯开文:《从土地改革转入农业合作化的制度变迁机理分析》,《中国农史》,1999年第3期。
    冯开文:《论中国农业合作化制度变迁的格局与方向》,《中国农村观察》,1999年第3期。
    傅晨:《农地股份合作制的制度创新》,《经济学家》,1996年第5期。
    高化民:《农业合作化与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当代中国史研究》, 1996年第10期。
    高武:《我国农地制度创新模式构想》,《湖湘论坛》,2002年第3期。
    高勇:《省级政府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转移的组织和调控》,《经济学家》,1995年第3期。
    耕地问题研究组:《中国耕地递减问题的数量经济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
    龚鹏、涂雪峰:《中苏合作化道路之比较——兼论刘少奇的农业合作化理论》,《石油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郭书田:《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研究》,新化出版社,1995年。
    郭熙保:《农业发展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
    国家农业委员会办公厅:《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下),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第634页。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1》,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年。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社,区处:《就业与流动:从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变》,《调研世界》,2000年第8期。
    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上海市农调队:《发达地区农民不想轻易放弃承包地》,《农业经济导刊》,2002年第4期。
    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社,区处:《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定量分析》,《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韩俊、余贤、石新香:《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桂海论丛》,1996年第6期。
    韩俊:《本世纪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研究》,《浙江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
    韩俊:《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与特点》,《江淮论坛》,1995年第2期。
    何相健:《股份合作经济是毛泽东合作经济思想的完善和发展》,《桂海论丛》,1994年第2期。
    洪名勇:《路径依赖与农地产权制度创新》,《河北经贸大学学报》,1999年4月第2期。
    胡瑞卿:《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农村经济》,1998年第12期。
    胡书东:《农业对劳动力的吸收: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另一种思路》,《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
    黄晨熹:《九十年代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作用与趋势》,《人口研究》,1998年第2期。
    黄传启、罗韶彬:《制约土地流转的因素分析及对策思考》,《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
    
    2002年第4期。
    黄玫菊:《关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几点思考》,《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
    黄贤金、方鹏:《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形成机理、运行方式及制度规范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
    吉安地区农业局经管科:《关于建立土地流转制的思考》,《江西农业经济》,2000年第2期。
    江华、邹帆、胡月明:《我国农地制度绩效与创新探析》,《经济问题》,2001年第5期。
    蒋励:《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最优选择》,《农业经济问题》,1994年第12期。
    金丽馥、周德军:《十年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化》,《中国改革》,2001年第6期。
    瞿商:《现行农地制度的经济学分析》,《江汉论坛》,2000年第2期。
    兰虹、冯涛:《路径依赖的作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与演进》,《当代经济科学》,2002年第3期。
    雷速:《当前农村土地流转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农村经济》,2002年第1期。
    黎元生:《培育我国农地产权市场的基本思路》,《农业经济问题》,1998年第4期。
    李定安、邹清丽:《我国耕地总面积19.51亿亩——人均耕地1.59亩,仍不到世界人均的一半》,新华社,北京1996年11月3日电。
    李庆升、孔庆顺:《“四荒”拍卖初探》,《农场经济管理》,1994年第6期。
    李小中:《对农用土地使用权流转问题的探索》,《农村经济》,2000年第10期。
    李占荣、赵卫东:《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再审视》,《甘肃理论学刊》,2000年第4期。
    梁仲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甘肃农业》,1994年第4期。
    林卿:《农地制度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国环境出版社,2000年。
    林善浪:《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的效率评价》,《当代经营研究》,2000年第2期。
    林新:《对以拍卖等方式出让集体“四荒”使用权的思考》,《中国软科学》,1995年第3期。
    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
    刘莉:《农村集体土地经营和流转的问题与对策》,《农村经济》,2001年第6期。
    刘守英:《土地制度与农民权利》,《中国土地科学》,2000年第3期。
    刘守英:《土制度,包过之后何处去?》,《中国改革报》,1998年5月15日。
    刘文烈:《关于我国农地制度创新的几点思考》,《山东经济》,1997年第1期。
    刘颖秋:《土地资源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
    刘永新:《现阶段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应以就地转移为主》,《中国党政干部论坛》,1995年第11期。
    柳随年、吴群敢:《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简明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
    罗伊·普罗斯特罗、蒂姆·汉斯达德、李平:《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地调查报告》,《中国农村经济》,1995年第3期。
    罗伊·普罗斯特曼、蒂姆·汉斯达德、李平:《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地调查报告》,《中国农村经济》,1995年第3期。
    罗伊·普罗斯特曼等:《中国农村的规模经营:政策适当吗?》,RDI对外援助与发展政策报告第90号(1996年)。
    罗志洪、帅桥昌、邹景峰:《论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当代的发展趋势》,《抚州师专学报》,2002年第3期。
    马寅初:《新人口论》,北京出版社,1979年。
    毛科军:《中国农村产权制度研究》,山西经济出版社,1993年。
    
    
    农调总队:《我国农村劳动力及转移状况分析》,三农数据网2002年12月18日。
    农业部《“民工潮”的跟踪调查与研究》,课题组:《经济发展中的农村劳动力流动》,《中国农村经济》,1995年第1期。
    庞淑芬:《农村土地制度探析》,《经济师》,2001年第7期,
    彭连清:《关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考》,《农业经济》,2001第12期。
    钱忠好:《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和创新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年。
    秦润新主编:《农村城市化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
    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管理的现状》,《中国农村观察》,1998年第5期。
    瑞定杰、康赛优:《对菲律宾土地改革的再思考》,《走入21世纪的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
    施超:《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回顾和展望》,《云南学术探索》,1996年第4期。
    宋洪远等:《改革以来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政策的演变》,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
    孙林:《新中国农业经济思想史》,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
    王安、江莉萍:《农用土地使用权流转问题探讨》,《农业经济》,1999年第6期。
    王国丽:《关于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思考》,《经济问题》,1999年第11期。
    王景新:《把土地使用权真正交给农民》,《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简报》,2002年总第375期。
    王凯伦、王建军、赵凤春:《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初探》,《经济纵横》,1994年第8期。
    王圣学:《关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唐都学刊》,1995年第5期。
    王伟、邓蓉:《试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北京农学院学报》,1995年12月。
    王西玉:《农地产权若干问题思考》,收入南京地政研究所编的《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
    温铁军、冯开文:《农村土地问题的世纪反思》,《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4期。
    温铁军:《“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双重困境下的“三农”问题》,《读书》,2001年第10期。
    吴志文、杨淑军:《浅谈农地制度创新》,《林业经济问题》, 2001年第2期。
    伍山林:《中国粮食生产区域特征与成因研究》,《经济研究》,2000年第10期。
    伍晓鹰、李周:《改革以来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研究评述》,《中国农村观察》,1996年第4期。
    谢茹:《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缺陷与创新》,《江西社会科学》,1998年第10期。
    刑克鑫:《解决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途径的思:考》,《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邢伯春:《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讨论综述》,《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5年第3期。
    熊战勋:《市场化进程中的农地资源利用与农地制度创新》,《经济评论》,1998年第1期。
    徐建新:《拍卖“四荒”探析》,《农业经济问题》,1994年第1期。
    徐黎:《论毛泽东股份合作经济思想的科学性》,《毛泽东思想研究》,2000年第1期。
    徐薇、甘庭宁:《“四荒”资源流转学术研究会观点综述》,《经济体制改革》,1998年第5期。
    许经勇:《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
    许亚东、白辉龙:《农用土地流转的模式与机制分析》,《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
    
    1期。
    许亚东:《农用土地流转的模式与机制分析》,《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杨荣:《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再研究》,《农业经济》,1996年第8期。
    杨涛、朱博文:《农村土地流转效益保障机制与对策思考》,《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年第3期。
    杨晓明:《农业发展农业发展亟待农地制度创新》,《发展》,2002年第4期。
    姚洋:《中国农地制度:一个分析框架》,《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叶艳妹、吴次芳:《我国土地产权制度与耕地保护问题研究》,《农业经济问题》,1997年第6期。
    易可君:《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研究》,《岭南学刊》,1995年第6期。
    余鹏翼:《制约中国农地产权市场化制度因素分析》,《农村经济》,2001年第10期。
    俞可平:《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问题——警惕强制性“两田制”对农民的剥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7年第6期。
    原英:《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探析》,《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1年第5期。
    袁超:《中国农地制度创新》,《农业经济问题》,2000年第11期。
    早见雄次郎、拉坦:《农业发展》,霍布金斯灭学出版社,1985年。
    张红宇、陈良彪,《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建设》,中国,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张红宇:《中国农业的土地制度变迁》,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
    张路雄:《农村土地经营形式的改革目标是什么》,《求是》,1989年第14期。
    张五常:《私有产权与分成租佃》,美国《政治经济杂志》,1968年12月第76期。
    张照新、宋洪远:《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国际研讨会主要观点综述》,《中国农村观察》,2002年第1期。
    张照新:《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发展及其方式》,《中国农村经济》,2002年第2期。
    张志鹏:《深化我国农村市场化改革的策略》,《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2001年第8期。
    张忠法、崔传义:《劳动力转移——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历程、特点和经验》,中国长农网2002年7月12日。
    赵金瑞:《中国农业合作化之谜及对当前农村合作经济的启迪》,《唐都学刊》,1997年第4期。
    赵美玲:《我国现行农地制度的弊端和新农地制度研究》,《南开经济研究》,1998年第6期。
    郑宝华:《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经济学思考》,《云南社会科学》,1998年第1期。
    郑景骥:《中国农村使用与管理制度研究》,话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年。
    郑茂刚:《“两田制”对我国农地制度创新的意义》,《怀化师专学报》,1996年第6期。
    郑少锋:《土地规模经营适度的研究》,《农业经济问题》,1998年第11期。
    郑有贵:《对影响中国农业政策制定的若干理论的回顾与辨析》,《中共党史研究》,2001年第6期。
    周其仁:《中国农村改革:国家和所有权关系的变化》,香港:《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4,夏季卷。 。
    周志太:《论土地规模经营》,《经济学研究》.2001年第3期。
    朱有志 向国成:《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历史启示》,《中国农村经济》,1997年。
    "Communal Duality: Agricultural Subsidies from TVE", The Contemporary Economic Policy, forthcoming.
    Alchian, A.A. 1977, "Some Economics of Property Rights", in AlmenA.Alchian,
    
    Economic Forces at Work, pp.127-149, Indianapolis: Liberty Press.
    Bohannan, P. 1965, "The Differing Realm of the Law",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67; 33-42.
    Boserup, E. 1981, Population and Technological Change: a Study of long-term Trend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Dali Yang, Calamity and Reform in China: State, Rural Society, and Institution Change Since the Great Leap Famine.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p36.
    Demsetz, 1988, Ownership, Control, and the Firm, Basil Balckwell Inc.
    Elizabeth J.Perry , "State and Society in Contemporary China", WorldPolitics No.41 (1989): "Trends n the Study of Chinese Politics: State-Society Relations", The China Quarterly, No.139 (1994).
    Guanzhong James Wen, " The Land Tenure System and its Saving and InvestmentMechanism : the Case of Modern China ," Asian Economic Journal, Vol.9, No.3, 1995, 233-259.
    Hayami, Yujiro and Kikuchi, Masao, 1980, Asian Village Economy at the Crossroads, Tokyo: University of Tokyo Press.
    Helen Siu: "Agents and Victims in South China."Yale University Press.1989.
    Huang, P.C.C., 1993, "Between Informal Mediation and Formal Adjudication", Modern China, 19.3 (July): 251-298.
    Lin, Justin Yifu, 1990, "Collectivization and China's Agricultural Crisisin 1959-1961,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98, No.1.
    Myron Cohen: "Cultural and Political Inventions in Modern China : TheCase of 'Peasants'", deadalus 122, no.2 (Spring 1993).
    North, Douglass 1981, Structure and Change in Economic History, W.W.Norton &Company Inc.
    Yap, Lorene Y.L."The Attraction of Cities: A Review of the Migration Literatur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1997 (4): 239-26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