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1949-1981年中国教育批判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81年“拨乱反正”基本结束这段历史时期,我国教育领域开展了许多教育批判。研究这些教育批判,对于人们了解这方面的历史,吸取其中的经验教训都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学术界对这方面的历史虽然有所研究,但还比较零散,还特别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因此,本文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81年“拨乱反正”基本结束这段历史时期教育领域所发生的教育批判及其相关问题为研究对象,对这段历史时期教育批判发生发展的历史脉络和基本情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对该历史时期具有典型意义和重要影响的教育批判事件进行了深入的个案研究,对该历史时期教育批判的基本性质、主要特点、历史影响、经验与教训以及对于教育批判的基本理论问题的启示等进行了比较系统和深入的研究。
     论文除导论外,正文内容共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1949至1981年中国教育批判的背景与概况。该部分主要运用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具体分为建国初期(1949-1952)、过渡时期(1953-1956)、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文革时期(1966-1976)、拨乱反正时期(1976-1981)五个时期对1949至1981年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批判的历史背景、动因、基本过程、基本线索、基本事件、基本历史情况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全面考察。
     第二部分:1949年至1981年重大教育批判事件的案例研究。主要运用历史研究、个案研究等方法,分章对武训精神批判、陶行知教育思想批判、陈鹤琴活教育理论批判、关于过渡时期主要教育问题的争论、全面发展教育与因材施教问题的争论、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批判、胡适学术与教育思想批判、凯洛夫《教育学》批判、对教学原则若干问题的争论、“爱的教育”批判、孔子及儒家教育思想批判等重大教育批判事件的过程、内容、性质、特点、影响以及涉及的相关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梳理、分析和评价。
     第三部分:对1949年至1981年中国教育批判问题的反思。主要运用了哲学、解释学、比较法等理论研究方法,对该历史时期教育批判进行了比较全面和系统的反思。分别对这一时期的教育批判与其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背景及其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实践考察,对该历史时期教育批判的基本性质与主要特点、历史影响与基本经验及教训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反思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对教育批判的本义及教育批判与教育批评、教育评论、教育争论的关系,以及如何正确开展教育批判等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
     论文的主要结论有:①1949年至1981年间的中国教育批判是在中国政治、意识形态、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重要变革的背景下,对中国教育改革之路的探索。当然,有时的这种探索步入了歧途。②1949年至1981年中国教育批判的主要实践倾向是阶级斗争、意识形态斗争与政治、学术批判的交织:多数时间的教育批判在批判方法方面的主要特征是形而上学:多数时间教育批判的组织与实施方式以“群众性”、“运动式”为主要特点。③1949年至1981年中国教育批判的内涵是丰富的、多元的、复杂的,它不仅指向教育思想或理论,而且也指向具体的教育活动或实践,涉及了中国教育的价值取向、指导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及教学方法、课程、教材等诸多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基本问题。④1949年至1981年中国教育批判对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其经验和教训都是深刻的。从主要指导思想和主要结果来看,该历史时期许多教育批判成为了极左错误指导思想的阐释和体现途径,使教育批判异化成了政治斗争、阶级斗争及意识形态斗争的工具。许多教育批判不仅体现和延续了新中国建国后教育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这样的错误。⑤开展教育批判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但教育批判应该是肯定与否定的辩证统一,应该是“事实”澄清与“价值”判断的统一,或“无原则”批判与“有原则”批判的辩证统一,应该坚持理论批判与实践批判的辩证统一。
     总之,论文对1949年至1981年间我国教育批判历史及相关问题做了比较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在研究视角、研究范围、研究主题和内容、史料发掘、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等方面等都有一定的创新。但由于论文研究这段历史时间跨度较长、研究对象较复杂,涉及问题较多,因此,本文在史料的取舍、研究内容的进一步深入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Many education critiques developed in our educational filed during the period from 1949,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o 1981, Setting Things to Right as an end. It is important for us to understand the history and absorb the experience through researching these education critiques. But today the acdamic studies are still scattered and the comprehensive, systematic and thorough study is needed. Therfore, this paper took the education critique and its related problems happened and aroused druing the period of 1949-1981,that i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o the Setting Things to Right, as research object, to comb the historical vein and basic situation comprehensively and systematically of education critique developed during this period, and make thorough case study to some typical and significant education critique cases, furthermore, to make a more systematic and thorough study on the basic essence, main feature, historical effect,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as well as the enlightenment of its basic theoretical problems of the education critique during this period.
     The paper was divided into 3 parts except the introduction:
     Part 1:the background and survey of Chinese education critique during 1949-1981. In this part, basic method of historical study is used to divide this history into 5 periods:Early Years of New Nation(1949-1952), Transition Period(1953-1956), Comprehensive Building Socialism Starting Time(1956-1966), Great Cultural Revolution Time(1966-1976), Setting Things to Right Time(1976-1981). A systematic and thorough combing and inspection on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agent and basic process, clue, event, historical situation of the education critiqu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during this period.
     Part 2:Case study of significant education critique event during 19949-1981. Methods of historical study and case sudy were used to thoroughly and charpterly comb, analyse and comment their process, contents, essence, feature, effect and the related educational problems of such significant education critique cases as:Military Training critique, Tao-Xingzhi Educational Thoughts critique, Chen-Heqin Activity Education Theory critique, argument of main educational problems during Transition period, argument between all-round development education and teaching stud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ititude, Dewey Pragmatic Education Thought critique, Hu-Shi academic and education thought critique, Kairov's Pedagogy critique, Argument of principle of teaching, "Love Education" critique, Confucius and the Confucianist's education thought critique,and so on.
     Part 3:Reflection on China's education critique during 1949-1981. Main study methods used in this part are Philosophy, Explanation study and Comparasion. In this part, the writer made a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reflection on education critique in this period. And made a thorough theoretical analyzation and pratical survey on the education critique and the backgrounds of its politics, economy, culture, ideology and their relation, and then made a thorough theoretic reflection and conclusion of its the basic essence, main feature, historical effect, basic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in this period. Based on it, to a series theoretical study on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education critique, the relation between education. criticisim, education review, education argument and education critique, and also how to develop education critique correctly.
     The main conclusion is as follow:1. the education critique during 1949-1981 is an exploration for China's education revolution at the grounds of Chinese politics, ideology, economy, culture and society. Although, some explored into wrong road.2. the main practical tendency during this time is the interacting with politics and academic critique and class, ideology struggle; the main method of education critique is metaphysics; the organiz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way are mainly characterized by Mass and Movement.3. the connotation is rich, multiplicated and complex. It not only referes educational theory and thoughts but detailed educational activity and practice, which involves many basic problems about educational theories, thoughts and practices including value orientation, guiding principle, educational system, education and teaching method,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s and so on.4. The education critique during 1949-1981 affected much on China's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in which the experience and lesson are both deep. From main guiding principle and results, many education critiques became into explanation and channel of the Ultra-left wrong guiding principle, which made the education critique the tool of political, ideological and class struggle. Many education critiques not only extended the Ultra-left wrong guiding principle but intensified it. 5. It is necessary and possible to develop education critique, but it must be the dialectical unification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the unification of facts clarification and value judge, or the dialectical unification of non-principled critique and principled critique, and the unification of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critique as well.
     In sum, the paper made a rather comprehensive, systematic and thorough study on our Chinese education critique history and its related problems during the period from 1949 to 1981. There were some innovation in research angle, research range, research subject and contents, historical data excavation, research methods and research conclusion. Owing to the long span of history, the complex object and many problems involved, there are some deficiencies existing in the historical data choosing and research contents deepgoing,etc..
引文
①刘全生.论教育批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2.
    ①古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150.
    ②古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138.
    ③汉语大字典[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1995:1835-1836.
    ④汉语大字典[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1995:331.
    ⑤王同亿.现代汉语大词典[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2:1000. ①[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著,谢亮生等译.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年版.
    ②[美]莫里斯·梅斯纳,张瑛等译.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③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④庞松.毛泽东时代的中国(第1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3年版:何蓬.毛泽东时代的中国(第2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3年版;郑谦、张化.毛泽东时代的中国(第3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3年版.
    ⑤高皋、严家其.“文化大革命”十年[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⑥胡海涛.建国初期对唯心主义的四次批判[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⑦李连科.中国哲学百年论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⑧胡明.胡适传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
    ⑨李刚.“武训传”批判的历史考论[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4, (07).
    ⑩范际燕.电影《武训传》批判的意义和经验[J].武汉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03).
    ①李刚.1950年代对“活教育”理论的批判-以陈鹤琴为中心的历史考察(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6,(05).
    ②李刚.“从人民教育家”到“教育万能论者”-评20世纪50年代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再评价[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5,(07).
    ③张蓉.批判与反思:1951-1978年的陶行知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 (09).
    ④李庚靖.中国陶行知研究80年概述[J].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1).
    ⑤王成兵.建国初期对实用主义的批判述评[J].探索,2000,(03).
    ⑥王彦力.走向对话-中国教育“杜威研究”九十年[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
    ⑦张维功.建国初期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述评[D].湘潭大学2005届硕士学位论文.
    ⑧杨俊.批判电影“武训传”运动研究-从历史语境的角度[D].复旦大学2006届博士学位论文.
    ⑨李庆刚.大跃进时期教育革命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届博士学位论文.
    ⑩王海燕.“大跃进”运动以来的“教育革命”与“文化大革命”的发动[D].广西师范大学2006届硕士学位论文.
    11郭笙、王炳照、苏渭昌.新中国教育四十年[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12苏渭昌.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8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①金林祥.二十世纪陶行知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②黄书光.胡适教育思想研究[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③程晋宽.“教育革命”的历史考察:1966-1976[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④郑谦.被革命的教育一“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
    ⑤周全华.“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①[英]F.H.布莱德雷,何兆武,张丽艳译.批判历史学的前提假设[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0.②恩格斯.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22.③列宁全集.第2版(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95.④孙正聿.辩证法研究(下)[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99.
    ①孙正聿.辩证法研究(下)[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98.
    ②孙孔懿.教育失误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③日本学者大桥薰认为,教育病理的产生过程,即是“教育内部和外部的异常条件使教育职能的实现受到严重阻碍(教育功能障碍),结果派生出多种脱逸行为(deviant behavior)的过程。”[日]大桥薰.现代教育的病理.张人杰主编.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02.
    ④[美]威廉·威尔斯曼,袁振国译.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278.
    ⑤刘良华.教育研究方法专题与案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0.
    ①[美]查理斯,张莉莉译.教育研究导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223-224.
    ②[日]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钟启泉译.现代教育学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488.
    ①《共同纲领》第五章文化教育政策的条文是把文化、教育、科学、体育和卫生综合在一起表述的。其中,教育的条文占了大部分。在定性方面,仍然指明它是新民主主义的。
    ②收回教育主权不仅是出于主权问题的考量,而且是对美国侵略行经的回击。1950年6月25日,美国发动侵朝战争对新生的人民共和国构成巨大威胁,并利用接受津贴的机关在我国进行造谣、诽谤、反动宣传及间谍活动等。旧中国接受美国津贴的初、中、高等学校占接受国外津贴的各类学校总数的半成以上。
    ③1950年10月1日,政务院发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④建国初期高等学校院系的大规模集中调整发生在1952年秋至1953年。
    ⑤1949年1月1日,毛泽东发表《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从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开始至1950年6月,新中国发动了解放全国国土的革命战争,解放了除西藏以外的全部中国大陆国土.
    ①抗美援朝运动从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至1953年7月27日停战协定签订为止。
    ②1950年6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年冬至1953年春,在新解放区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
    ③1950年12月至1951年10月,与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同时进行的镇压反革命运动,并称为新中国建立初期的三大运动。
    ④“三反”运动从1951年底开始到1952年3月后结束,主要目的是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五反”运动从1952年1月至1952年8月,主要目的是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偷工减料、反盗骗国家资财、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
    ⑤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59-61.
    ⑥马寅初(1881-1982),回族,浙江嵊县人。1949年8月出任浙江大学校长,后兼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央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51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60年1月4日,因发表《新人口论》被迫辞去北大校长职务。
    ⑦“敦请毛主席、刘副主席、周总理、朱总司令、董必老、陈云主任、彭真市长、钱君瑞副部长、陆定一副主任、胡乔木先生为教师。”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2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448.
    ①毛泽东.在全国政协一届三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84.
    ②刘英杰.中国教育大事典1949-1990[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259.
    ③刘英杰.中国教育大事典1949-1990[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259.
    ①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148.
    ①庞松.毛泽东时代的中国(第1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3:238-239.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72-1473.
    ②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说:我们与苏联应该站在一条战线上,是盟友,只要一有机会就要公开发表文告说明此点.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31.
    ③金铁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第1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4.
    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64.
    ⑤钱俊瑞(1908-1985),江苏无锡人.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1月北平解放后,钱俊瑞任北平军管会文化接管委员会主任。不久主持华北高等教育委员会工作。1952年底任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秘书长。1954年10月改任文化部党组书记、副部长,并任政务院文教办公室副主任。
    ⑥田正平.中外教育交流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861.
    ⑦从1949年至1960年,中国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先后聘请苏联专家861人,担任顾问或指导教学、科研工作。高奇.新中国教育历程[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36.
    ⑧比如,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于1950、1951年邀请波波夫,北京师范大学1952年及以后邀请普希金、崔可夫等,1954年华东师范大学邀请杰普莉茨卡娅等,在我国主要高等师范学校讲授教育学。参见周谷平、徐立清.凯洛夫《教育学》传入始末考[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06):117.
    ①张健.学习苏联经验的成绩不是主要的吗?[J]..人民教育.1957.(07):18.
    ②从1955年到1964年,中国政府每年都派出访苏教育代表团.
    ③关于向苏联派遣留学生、实习生问题的批语.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449.
    ④高奇.新中国教育历程[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37.
    ⑤郑金洲、瞿葆奎.中国教育学百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12.
    ⑥瞿葆奎.教育学文集·苏联教育改革[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收录了讨论的相关文献。
    ⑦杨大伟.凯洛夫教育学在中国和苏联的命运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届博士学位论文.
    ⑧潘培新.苏联《苏维埃教育学》杂志展开关于教育问题的讨论[J].人民教育.1952.(05):29.
    ①关于此次讨论详情,请参阅以下文献:《苏维埃教育学》社论《讨论冈察洛夫教授<教育学原理)一书的几个教训》,印希译,原载《苏维埃教育学》1950年第4期,《人民教育》第1卷第4期;《苏维埃教育界讨论冈察洛夫<教育学原理一书>》,印希译,原载《苏维埃教育学》1950年第3期,《人民教育》第1卷第4期;凯洛夫:《冈察洛夫(教育学原理>一书讨论》,罗荣渠译,载《人民教育》第1卷第4期;H.K冈察洛夫:《我所犯的错误之本质与其原因》,张醒石译,原载《苏维埃教育学》1950年第4期,《人民教育》第1卷第4期。
    ②包德列夫,胡沙译.关于作为社会现象的教育的专门特点的争论总结[J].人民教育.1952.(07):15-17.
    ③包德列夫,胡沙译.关于作为社会现象的教育的专门特点的争论总结[J].人民教育.1952.(07):15-17.
    ①包德列夫,胡沙译.关于作为社会现象的教育的专门特点的争论总结[J].人民教育.1952.(07):15-17.
    ②包德列夫,胡沙译.关于作为社会现象的教育的专门特点的争论总结[J].人民教育.1952.(07):15-17.
    ①孟宪承.凯洛夫《教育学》第1、2编学习提纲[J].载新教育.1951,(04):1952,(03).
    ②金林祥.20世纪中国教育科学的发展与反思[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46.
    ③郑金洲、瞿葆奎.中国教育学百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08页注释①。曹孚还就讲座的出版问题有过说明。他说:“‘小学教育讲座’这本书的书名与它的内容是不相称的。从它的书名来看,读者以为,这是一本讨论小学教育问题的书.事实上,它是一种介绍苏联教育学的通俗读物。”参见周谷平、徐立清.凯洛夫《教育学》传入始末考[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06):117.
    ④金林祥.20世纪中国教育科学的发展与反思[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47.
    ⑤郑金洲、瞿葆奎.中国教育学百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09.
    ①阿尔辛节夫,李敬永译.从苏联高等教育的经验略谈几个问题[J].人民教育1950,(03):25-26.
    ②1949年12月,政务院在《关于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的决定》中提出,设立中国人民大学,接受苏联先进的建设经验,并聘请苏联教授,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新中国的各种建设干部。参见刘英杰.中国教育大事典1949-1990[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13.
    ③中国人民大学开始时设立八个系:经济计划系、财政信用系、贸易系、合作社系、工厂管理系、法律系、外交系、俄文系。法律系、外交系四年制,俄文系两年制,其他均为三年制。专修科11个班:经济计划班、财政信用班、国内贸易班、对外贸易班、合作社班、工厂管理班、统计班、法律班、外交班、教育班、史地班。胡锡奎.中国人民大学的简略介绍[J].人民教育1950,(03):20.
    ④胡锡奎.中国人民大学学习苏联经验的总结[J].人民教育.1954,(06):22.
    ⑤张健.略谈高等学校学习苏联先进经验得成就和问题[J].人民教育.1955,(02):15.
    ⑥高奇.新中国教育历程[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26-27.
    ①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70-71.
    ②社论.学习和贯彻过渡时期的总路线[J].人民教育,1953,(12):4.
    ①1955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同时,“一五”计划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也宣布提前完成.
    ②王铁.中国教育方针的研究-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29.
    ③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97.
    ④杨秀峰(1897-1983),河北省迁安市人。1952年成立高等教育部,马叙伦为部长,杨秀峰、曾昭伦等为副部长。1954年9月,杨秀峰任高等教育部部长。1957年12月,杨秀峰担任国务院第二办公室(即国务院文教办公室)副主任。1958年2月,高等教育部和教育部合并,杨秀峰任教育部部长。
    ⑤在第一届全国人民大会第二次会议上高等教育部部长杨秀峰的发言[J].人民教育,1955,(09):10-12.
    ⑥林枫(1906-1977),黑龙江省望奎人。新中国成立前,先后担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组织部部长、东北行政委员会主席、东北人民政府副主席、东北局副书记等职。1954年冬调北京工作,先后担任中共中央东北地区工作部部长、中共中央副秘书长、国务院第二办公室主任、中共中央文教小组成员等职。
    ⑦在第一届全国人民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国务院第二办公室主任林枫的发言[J].人民教育,1955,(09):7-9.
    ①高奇.新中国教育历程[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80.
    ②林砺儒.为经济建设服务,为文化高潮造因[J].人民教育.1953.2:5-6.
    ③张奚若(1889-1973),陕西朝邑人。早年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1949年5月,清华大学成立由21人组成的校务委员会,张奚若为常务委员之一。1949年6月,华北高等教育委员会成立,董必武任主任,张奚若、周扬任副主任。1952年9月,张奚若继马叙伦之后,出任新中国第二任教育部部长。1958年2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免去其教育部部长职务,张奚若被任命为国务院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主任。
    ①在第一届全国人民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教育部部长张奚若的发言[J].人民教育.1955,(09):12-14.
    ②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指示[J].人民教育.1955,(08):20.
    ③积极地稳步地提高教育质量是今后普通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务[J].人民教育.1955,(01):5-6.
    ④事实上,中小学生大量退学,是因为农业合作化以后,由于农民发展生产,迫切要求学生回乡参加生产劳动;其次是有些人还不能解决上学的费用问题。张奚若.目前国民教育方面的情况和问题[J].人民教育.1956.(07):9.
    ①关于改进和发展中学教育的指示[J].人民教育.1954,(07):16.
    ②在第一届全国人民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教育部部长张奚若的发言[J].人民教育.1955.(09):13.
    ③社论.为实现第一个五年计划普通教育工作任务而奋斗[J].人民教育.1955.(08):5.
    ④张奚若.目前国民教育方面的情况和问题[J].人民教育.1956.(07):10.
    ①王铁.中国教育方针的研究-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309-311.
    ②王铁.中国教育方针的研究-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311.
    ①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446.
    ②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458-459.
    ①波兰事件是指波兰的波兹南1956年6月28日发生的罢工、游行示威和骚乱。匈牙利事件是指1956年10月到11月,在布达佩斯等地发生的罢工、游行示威和骚乱。
    ②从1956年9月到1957年3月,全国发生了数十起共约1万多工人罢工、请愿事件。有几十个城市发生1万多大、中小学生罢课、请愿事件。在浙江省农村发生多起请愿、哄闹事件,广东省农村先后退社的有10多万户。参见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26.
    ①即当时广为流传的“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宗派主义”(三大主义);“好大喜功、急功近利、鄙视既往、迷信将来”(四大偏向)。
    ②何蓬.毛泽东时代的中国(第2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3:55.
    ③毛泽东指出:“请你们注意各民主党派中反动分子的猖狂进攻.要组织每个党派自己开座谈会,左中右的人都参加,正反两方面意见都让其暴露,派记者予以报导。我们巧妙地推动左中分子发言,反击右派。每个党报均要准备几十篇文章,从当地高潮开始跌落时起,即陆续发表。注意组织中、左派写文章。但在高潮未落前,党报正面文章少登(可以登中间派文章)。大字报必须要让群众反驳。高等学校组织教授座谈,向党提意见,尽量使右派吐出一切毒素来,登在报上。……最好让反对的教授、讲师、助教及学生大吐毒素,畅所欲言。”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496-497.
    ④毛泽东说:“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毫无疑问,这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他还说:“‘八大’决议上有那么一段,讲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种提法是不对的。”毛泽东.做革命的促进派.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475.
    ⑤何蓬.毛泽东时代的中国(第2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3:65-66.
    ①社论.为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武装而奋斗[J].人民教育.1956,(10):7.
    ②社论.为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武装而奋斗[J].人民教育.1956,(10):6-8.
    ③瞿葆奎.教育学文集·中国教育改革[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25.
    ④瞿葆奎.教育学文集·中国教育改革[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26.
    ⑤瞿葆奎.教育学文集·中国教育改革[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27.
    ⑥当时称之为“三害”。
    ①评论.大力地有步骤地解决教育工作中的矛盾[J].人民教育.1957,(06):4.
    ②评论.大力地有步骤地解决教育工作中的矛盾[J].人民教育.1957,(06):4.
    ③如(1)1958年1月在《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里,毛泽东再次讲到“不断革命”的理论。他说“我们的革命是一个接一个的,去年在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就是不断革命的一个环节。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51;(2)1958年1月21日,毛泽东在南宁会议上指出:从1958年起,在继续完成思想、政治革命的同时,重点应放在技术革命方面。但是,他又强调思想、政治是统帅,思想政治是技术的保证。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25.
    ④毛泽东.做革命的促进派.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471.
    ⑤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24.
    ⑥毛泽东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还说:我们要学习列宁,要敢于插红旗,越红越好。要敢于标新立异。标新立异有两种,一种是应该的,一种是不应该的。列宁向第二国际标新立异,另插红旗,这是应该的。旗帜横直是要插的,你不插红旗,资产阶级就要插白旗。资产阶级插的旗帜,我们要拔掉它。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208.
    ①本刊记者.北京高等学校学术研究和学术批判的群众运动[J].新建设.1959,(01):30.
    ②本刊记者.北京高等学校学术研究和学术批判的群众运动[J].新建设.1959,(01):30.
    ①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396.
    ②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640.
    ③陆定一(1906-1996),江苏无锡人。1934年参加红军长征,任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1942年任延安《解放日报》总编辑。1945年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在中共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中央人民政府文教委员会副主任。1954年9月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1956年在中共八大和八届一中全会上,分别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59年任国务院副总理.1962年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1965年兼任文化部部长。
    ④1958年9月1日《红旗》杂志第7期刊发《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时,还加了编辑部按:陆定一同志这篇文章是根据党中央召集的教育工作会议的结论写出的.党中央对这个问题即将有指示发给各级党委。我们希望各级党委在讨论党的指示的时候,结合陆定一同志的这篇文章予以讨论。参见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339.
    ⑤毛泽东不仅亲自修改文章,而且还对该文的发表乃至排版都加了详细的批语及按语。毛泽东赞扬这篇文章“很好”,并指示:“刊登在《红旗》杂志上,题目要特大,全文宜用较大字型,例如四号或五号.”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339.
    ⑥在准备北戴河会议文件期间,毛泽东对陆定一准备的文章倍加赞赏。他说:“陆定一同志论教育的文章,虽较长,理论水平颇高,逻辑性、准确性、鲜明性三者都具有。”《对北戴河会议工业类文件的意见》(1958年9月2日),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367.
    ⑦1958年8月15日,在北戴河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通过了中央“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草案。该草案共有六条,主要内容是: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实现这个方针,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各大协作区应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各省、市、自治区也要逐步地建立起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每个专区,每个县也应该这样做。全国应在3年到5年的时间内,基本上扫除文盲,普及小学教育,以15年左右的时间来普及高等教育.“指示”在1958年9月20日《人民日报》上全文发表。参见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273.
    ①陆定一.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转引自瞿葆奎.教育学文集·中国教育改革[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61.
    ②瞿葆奎.教育学文集·中国教育改革[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78.
    ③如:“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说‘教育是人民的事业’。……但是,从九年的经验来看,对于这句话有两种不同的理解。资产阶级教育学者认为,……‘教授治校’,‘外行不能领导内行’, ‘党不懂教育’,‘群众不懂教育’,‘学生不能批评先生’等等。……我们共产党人与资产阶级教育学者不同。我们认为,…人民群众不但可以受教育,而且可以办教育。……只有在党的领导之下,把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同群众结合起来,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贯彻全民办学,我国的教育事业才能够办得又多又快又好又省.”参见瞿葆奎.教育学文集·中国教育改革.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65页-266页
    ④如:“资产阶级的教育,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是为资产阶级的政治,即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是同无产阶级专政水火不相容的。……在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中,资产阶级的教育方针表现为:为教育而教育,劳心与劳力分离,教育由专家领导。”; “……几年来教育工作中的争论,归根到底,集中地表现在‘什么是全面发展’这个问题上面。这个斗争的性质,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种教育思想之间的斗争。”参见瞿葆奎.教育学文集·中国教育改革[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62-263、266、269、271页等相关内容和表述。
    ⑤相关论证不再一一列举.下同。请参见瞿葆奎.教育学文集·中国教育改革[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73-274、276.
    ⑥瞿葆奎.教育学文集·中国教育改革[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63-264.
    ⑦瞿葆奎.教育学文集·中国教育改革[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66-267、268.
    ①瞿葆奎.教育学文集·中国教育改革[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81、282.
    ②瞿葆奎.教育学文集·中国教育改革[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86.
    ③瞿葆奎.教育学文集·中国教育改革[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87-288.
    ④1957年9、10月间召开的中共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以及10月27日《人民日报》社论《建设社会主义农村的伟大纲领》,吹响了农业大跃进的号角。“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以及粮食亩产上万斤的放“卫星”等神话,就是农业大跃进的典型写照。
    ⑤“砸锅卖铁、大炼钢铁”的全民炼钢运动就是工业大跃进的典型缩影。
    ①陆定一.教学必须改革[J].人民教育1960,(04):7.
    ②杨秀峰.做教学改革的促进派[J].人民教育.1960,(06):25-27.
    ③杨秀峰.做教学改革的促进派[J].人民教育.1960,(06):29.
    ④蒋南翔.清华大学的教育革命[J].人民教育.1960,(04):20.
    ⑤蒋南翔.清华大学的教育革命[J].人民教育.1960,(04):22.
    ①陆平.在毛泽东思想光辉照耀下不断革命,彻底改造大学文科[J].人民教育.1960,(06):41.
    ②陆平.在毛泽东思想光辉照耀下不断革命,彻底改造大学文科[J].人民教育.1960,(06):41.
    ③马建民.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彻底进行中小学的教学改革[J].人民教育.1960,(06):45.
    ④马建民.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彻底进行中小学的教学改革[J].人民教育.1960,(06):47.
    ⑤刘佛年.大搞群众运动,实行共产主义大协作,为中小学课程革新而斗争[J].人民教育.1960,(06):49、52.
    ①刘佛年.大搞群众运动,实行共产主义大协作,为中小学课程革新而斗争[J].人民教育.1960,(06):49-50.
    ②刘佛年.大搞群众运动,实行共产主义大协作,为中小学课程革新而斗争[J].人民教育.1960,(06):51.
    ③刘佛年.大搞群众运动,实行共产主义大协作,为中小学课程革新而斗争[J].人民教育.1960,(06):51.
    ④本刊记者.把文化革命推向新高潮一全国文教群英会侧记[J].人民教育.1960,(06):54.
    ⑤本刊记者.把文化革命推向新高潮-全国文教群英会侧记[J].人民教育.1960,(06):56.
    ①本刊记者.把文化革命推向新高潮-全国文教群英会侧记[J].人民教育.1960,(06):57.
    ②本刊记者.把文化革命推向新高潮-全国文教群英会侧记[J].人民教育.1960,(06):54.
    ③1964年2月13日,毛泽东主持的这次教育工作座谈会,由于当日是甲辰年春节,故后来又称此次会议为“春节座谈会”。参加会议的人员有刘少奇、邓小平、彭真、陆定一、康生、林枫、章士钊、陈叔通、郭沫若、许德珩、黄炎培、朱穆之、张劲夫、杨秀峰、蒋南翔、陆平16人。
    ④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353、354.
    ⑤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355.
    ①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367.
    ②即《毛主席与毛远新谈话纪要》。毛远新为毛泽东侄子,时为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学生.
    ③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367.
    ④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382、389.
    ⑤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382,389.
    ⑥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399.
    ①社论.全国都应该成为毛泽东思想的大学校一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三十九周年[N].人民日报.1966.08.1.
    ②社论.坚决做教学改革的促进派[J].人民教育,1965,(01):11.
    ③社论.正确贯彻教育方针,减轻学生学习负担[J].人民教育,1964,(02):2-3.
    ④即一方面准备参加升学考试,一方面准备在未被录取时,坚决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参加农业生产劳动或在城市就业.短论.一颗红心,两种准备[J].人民教育,1964,(06):10.
    ①社论.高举革命批判大旗,把无产阶级教育革命进行到底[J].教学批判,1967,(15):1.
    ②社论.抓革命大批判[N].人民日报,1969.08.25.
    ③即1966年8月8日,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④社论.高举革命批判大旗,把无产阶级教育革命进行到底[J].教学批判,1967,(15):1.
    ⑤1966年6月4日,北京市改组的同时,工作组进入北大,改组北大党委。改组后的北大称为“新北大”并成立了“新北大公社”。
    ①1957年陆平担任北大副校长,1960年任校长兼党委第一书记。
    ②揭开旧北京大学的黑幕-关于旧北大存在的问题的初步调查报告[J].教学批判,1967,(14):13.
    ③揭开旧北京大学的黑幕-关于旧北大存在的问题的初步调查报告[J].教学批判,1967,(14):13-14.
    ①揭开旧北京大学的黑幕-关于旧北大存在的问题的初步调查报告[J].教学批判,1967,(14):14.
    ②揭开旧北京大学的黑幕-关于旧北大存在的问题的初步调查报告[J].教学批判,1967,(14):20.
    ③新北大公社红十二团.痛斥陆平“学习苏联、参考英美”的反动办学方针[J].教学批判,1967,(15):6.
    ④新北大公社红十二团.痛斥陆平“学习苏联、参考英美”的反动办学方针[J].教学批判,1967,(15):11.
    ⑤本刊编辑组.彻底清算中国赫鲁晓夫反对教育革命的滔天罪行[J].教学批判,1968,(02):9.
    ⑥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1415.
    ①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1416-1417.
    ②新北大公社《生力军》.打倒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黑后台-陆定-[J].教学批判,1967,(15):4.
    ③新北大公社《生力军》.打倒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黑后台-陆定-[J].教学批判,1967,(15):4.
    ④新北大公社《生力军》.打倒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黑后台-陆定-[J].教学批判,1967,(15):5.
    ①彻底揭露蒋南翔推行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滔天罪行[J].教学批判,1968,(10):14.
    ②彻底揭露蒋南翔推行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滔天罪行[J].教学批判,1968,(10):14-15.
    ③彻底揭露蒋南翔推行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滔天罪行[J].教学批判,1968,(10):16.
    ④彻底揭露蒋南翔推行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滔天罪行[J].教学批判,1968,(10):16.
    ⑤彻底揭露蒋南翔推行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滔天罪行[J].教学批判,1968,(10):17.
    ①彻底揭露蒋南翔推行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滔天罪行[J].教学批判,1968,(10):18.
    ②彻底清算杨秀峰在教育界的反革命罪行[J].教学批判,1968,(12):15.
    ③彻底清算杨秀峰在教育界的反革命罪行[J].教学批判,1968,(12):15.
    ④彻底清算杨秀峰在教育界的反革命罪行[J].教学批判,1968,(12):17.
    ⑤彻底清算杨秀峰在教育界的反革命罪行[J].教学批判,1968,(12):19.
    ①同济大学关于建立“三位一体”的五七公社的设想方案(草案)[J].教学批判,1967,(13):4.
    ①该方案所设计的工人、师生、设计员的比例大约2:4:1。
    ②同济大学关于建立“三位一体”的五七公社的设想方案(草案)[J].教学批判,1967,(13):4-5.
    ③同济大学关于建立“三位一体”的五七公社的设想方案(草案)[J].教学批判,1967,(13):5.
    ④同济大学关于建立“三位一体”的五七公社的设想方案(草案)[J].教学批判.1967.(13):7.
    ①有论者认为,“这种结合主要是基于对知识分子的不信任和轻视,并歪曲了教育与生产、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否认了学校中书本知识和课堂教学的基础性作用,否定了学校以教学为中心,否定学校与社会的差别,取消了学校的基础性作用,取消了现代社会中教育这一特殊的领域和分工。”参见郑谦、张化.毛泽东时代的中国(第3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3:184-185.
    ②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401-402.
    ①关于改革高等学校招生制度的意见(草稿)[J].教学批判,1967,(13):14.
    ②关于改革高等学校招生制度的意见(草稿)[J].教学批判,1967,(13):15.
    ③关于改革高等学校招生制度的意见(草稿)[J].教学批判,1967,(13):16.
    ④这个批示后来简称为“七·二一指示”。参见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419.
    ①同济大学关于建立“三位一体”的五七公社的设想方案(草案)[J].教学批判,1967,(13):9.
    ①清华大学工人、解放军宣传队.为创造社会主义理工大学而奋斗[N].人民日报,1970.07.22.
    ②1971年9月13日,林彪阴谋败露之后叛逃.
    ①郑谦、张化.毛泽东时代的中国(第3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3:342.
    ②石郊.用马克思主义作指导,积极开展法家教育思想的研究[J].北京师大学报,1974,(03):39.
    ③石郊.用马克思主义作指导,积极开展法家教育思想的研究[J].北京师大学报,1974,(03):40.
    ④石郊.用马克思主义作指导,积极开展法家教育思想的研究[J].北京师大学报,1974,(03):41.
    ①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450.
    ②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453.
    ③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453.
    ①一个《谈话记录》“讨论”的真相[N].原载解放日报.1976.12.16.杭州大学教育系.揭发批判“四人帮”破坏教育革命的罪行[C].杭州:杭州大学1977:31-37.
    ②宣传干事王文尧、放映员恩亚立、新闻干事邢卓的化名。
    ①杭州大学教育系.揭发批判“四人帮”破坏教育革命的罪行[C].杭州:杭州大学,1977:85.
    ①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同志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8.
    ②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同志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48-51.
    ①人民日报.1977.11.8.
    ②教育部大批判组.教育战线的一场大论战-批判“四人帮”炮制的两个估计[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1.
    ③教育部大批判组.教育战线的一场大论战-批判“四人帮”炮制的两个估计[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19.
    ④原载解放日报.1976.12.16.杭州大学教育系.揭发批判“四人帮”破坏教育革命的罪行[C].杭州:杭州大学,1977:31-37.
    ⑤杭州大学教育系.揭发批判“四人帮”破坏教育革命的罪行[C].杭州:杭州大学,1977:31-37.
    ①教育部大批判组.毛主席的教育方针岂容篡改[N].原载光明日报,1976.11.23.
    ②教育部大批判组.毛主席的教育方针岂容篡改.杭州大学教育系.揭发批判“四人帮”破坏教育革命的罪行[C].杭州:杭州大学1977:5-6.
    ③教育部大批判组.毛主席的教育方针岂容篡改.杭州大学教育系.揭发批判“四人帮”破坏教育革命的罪行[C].杭州:杭州大学,1977:7-10.
    ④教育部大批判组.培养德智体都得到发展的一代新人[J].原载红旗,1977,(03).
    ⑤教育部大批判组.培养德智体都得到发展的一代新人.杭州大学教育系.揭发批判“四人帮”破坏教育革命的罪行[C].杭州:杭州大学,1977:87.
    ⑥教育部大批判组.培养德智体都得到发展的一代新人.杭州大学教育系.揭发批判“四人帮”破坏教育革命的罪行[C].杭州:杭州大学,1977:90.
    ⑦教育部大批判组.培养德智体都得到发展的一代新人.杭州大学教育系.揭发批判“四人帮”破坏教育革命的罪行[C].杭州:杭州大学,1977:92.
    ①即必须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是全心全意为中国和世界的绝大多数人服务的革命者;必须能够团结绝大多数人一道工作的无产阶级政治家;必须是党的民主集中制的模范执行者;必须养成善于听取群众意见和民主作风,必须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富于自我批评精神。中共中央组织部大批判组.“四人帮”篡改接班人五条是为了结帮篡党[N].原载光明日报.1977.1.30.杭州大学教育系.揭发批判“四人帮”破坏教育革命的罪行[C].杭州:杭州大学,1977:63-64.
    ②杭州大学教育系.揭发批判“四人帮”破坏教育革命的罪行[C].杭州:杭州大学,1977:63.
    ③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同志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59-60.
    ①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1564-1565.
    ②教育部大批判组.“白卷”的政治骗局与“四人帮”的篡权阴谋[N].原载光明日报.1976.11.20.杭州大学教育系.揭发批判“四人帮”破坏教育革命的罪行[C].杭州:杭州大学,1977:17-24.
    ③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同志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36.
    ④张神根、端木清华.改革开放30年重大决策始末[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9.
    ⑤杨振宁是在参观了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以后,建议提倡一下基础理论的学习和研究的。
    ⑥原载人民日报.1977.1.3.杭州大学教育系.揭发批判“四人帮”破坏教育革命的罪行[C].杭州:杭州大学,1977:38-43.
    ①周培源.“四人帮”破坏基础理论研究用心何在.杭州大学教育系.揭发批判“四人帮”破坏教育革命的罪行[C].杭州:杭州大学,1977:43.
    ②杭州大学教育系.揭发批判“四人帮”破坏教育革命的罪行[C].杭州:杭州大学,1977:40-41.
    ③教育部大批判组.一场围绕自然科学基础理论问题的政治斗争[N].原载光明日报,1977.1.16.杭州大学教育系.揭发批判“四人帮”破坏教育革命的罪行[C].杭州:杭州大学,1977:46.
    ④教育部大批判组.一场围绕自然科学基础理论问题的政治斗争.杭州大学教育系.揭发批判“四人帮”破坏教育革命的罪行[C].杭州:杭州大学,1977:50.
    ①教育部大批判组.托洛茨基的老谱翻新[N].原载光明日报,1977.1.22.杭州大学教育系.揭发批判“四人帮”破坏教育革命的罪行[C].杭州:杭州大学,1977:59.
    ②杭州大学教育系.揭发批判“四人帮”破坏教育革命的罪行[C].杭州:杭州大学,1977:59.
    ③原载人民日报.1977.2.22.杭州大学教育系.揭发批判“四人帮”破坏教育革命的罪行[C].杭州:杭州大学,1977:75-80.
    ④教育部大批判组.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不容践踏.杭州大学教育系.揭发批判“四人帮”破坏教育革命的罪行[C].杭州:杭州大学,1977:75.
    ⑤教育部大批判组.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不容践踏.杭州大学教育系.揭发批判“四人帮”破坏教育革命的罪行[C].杭州:杭州大学,1977:76.
    ⑥袁丁.戳穿江清批判‘师道尊严’的阴谋[N].原载光明日报,1977.2.23.杭州大学教育系.揭发批判“四人帮”破坏教育革命的罪行[C].杭州:杭州大学,1977:80-86.
    ⑦杭州大学教育系.揭发批判“四人帮”破坏教育革命的罪行[C].杭州:杭州大学,1977:85.
    ①新华社记者.卑劣的阴谋-揭露“四人帮”制造“王亚卓事件”的真相[N].原载人民日报.1977.4.8.杭州大学教育系.揭发批判“四人帮”破坏教育革命的罪行[C].杭州:杭州大学,1977:112-115.
    ②杭州大学教育系.揭发批判“四人帮”破坏教育革命的罪行[C].杭州:杭州大学,1977:104-112.
    ①参见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498注释1.
    ②转引自郭笙、王炳照、苏渭昌.新中国教育四十年[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9:618.
    ①张神根、端木清华.改革开放30年重大决策始末[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137.
    ①陈旭麓.中国近代史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转引自晁栋.可以为训的武训-对武训和电影《武训传》的再认识[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02):28-35.
    ②邢培华、张庆年.武训档案文献史料述略[J].档案学研究,1993,(03):46-48.
    ③孙瑜改写的小说《武训传》1951年由上海新亚书店出版。
    ④孙渝时为重庆中央电影制片厂导演。
    ①杨俊.1951年上海批判电影《武训传》运动史末[J].史林,2007,(02):73-81.
    ②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N].人民日报,1951.5.20.
    ③庞松.毛泽东时代的中国(第1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3:241.
    ④戴伯韬(1907-1981),江苏丹阳人.曾用名戴白韬,笔名白桃、许宗实.1927年考入陶行知创办的晓庄师范学校。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曾与方与严等协助陶行知筹办育才学校。1940年3月受陶行知委托写《生活教育发展史》纲要。著有《陶行知生平及其学说》一书。新中国成立后,任上海市教育局局长、中共上海市文教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54年调北京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社长兼总编辑。
    ⑤戴伯韬.看了《武训传》之后的意见[N].新闻日报.1951.1.1
    ⑥董渭川(1901-1968),山东邹县人。1949年5月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北平军事管制委员会委任为北平师范大学校务委员兼代教育学院院长,后被聘为华北高等教育委员会文法学院学制课程改革研究委员会教育组委员和北平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兼教育学院院长。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兼校实习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校实习委员会副主任。1956年被任命为北京师范大学副教务长。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1960年10月摘去“右派”帽子.1966年被当作“反动权威”受到错误批判.
    ⑦董渭川.由教育观点评《武训传》[N].光明日报,1951.2.23.
    ⑧贾霁.不足为训的武训[N].文艺报,1951.4.25.
    ①戴伯韬.看了《武训传》之后的意见[N].新闻日报.1951.1.1.
    ①董乃强.董渭川教育文存[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560.
    ②董乃强.董渭川教育文存[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561.
    ③董乃强.董渭川教育文存[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562.
    ①社论共七段,除第一段和名单外的五段,大部分是毛泽东改写和加写的.1967年5月26日,毛泽东改写的几段文字作为文章还在《人民日报》发表.1977年4月该篇文章还收入《毛泽东选集》第5卷。参见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2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318注释.
    ②社论发表的第二天,《人民日报》刊登了这篇社论的补正,指出这句话应为“承认或者容忍这种歌颂,就是承认或者容忍污蔑农民革命斗争,污蔑中国历史,污蔑中国民族的反动宣传,就是把反动宣传认为正当的宣传。”1967年《人民日报》社论和1977年毛选第5卷都没有注意到这个补正。
    ③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2册)[M].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316-318.
    ①短评.共产党员应该参加关于《武训传》的批判[N].人民日报,1951.5.20.
    ②毛泽东对其中的十五段文字进行了加写和改写。参见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2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403注释.
    ③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2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400.
    ①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2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398,401.
    ②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2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401.
    ③添加、修改之处,参阅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2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394-403.
    ④郭沫若.读“武训历史调查记”[N].原载人民日报1951.8.4.转引自新华月报,1951,(05):1134-1135.
    ⑤周扬.反人民、反历史的思想和反现实主义的艺术-电影《武训传批判》[N].原载人民日报,1951.8.8.转引自新华月报.1951,(05):1135-1142.
    ①钱俊瑞.从讨论武训问题我们学到些什么?[N].原载人民日报,1951.8.27.转引自人民教育1951,(05):7-13.
    ②刘英杰.中国教育大事典1949-1990[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264.
    ①社论.开展《武训传)讨论,打倒“武训精神”[J].人民教育,1951,(02):8.
    ②社论.开展《武训传)讨论,打倒“武训精神”[J].人民教育,1951,(02):9.
    ③马叙伦.我过去表扬过“武训”的自我检讨[J].人民教育,1951,(03):17.
    ④建屏.消灭武训这死魂灵[J].人民教育,1951,(03):22.
    ⑤韦悫(1896-1976),原名韦乃坤。广东香山县人。1918年6月获美国奥伯林学文学博士学位。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任上海市副市长,11月被任命为教育部副部长。后兼任和专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常务委员、副主任等职。
    ⑥韦悫.对武训应有的认识[J].人民教育,1951,(03):18.
    ①徐特立.《武训传》的讨论是一个严重的政治问题[J].人民教育,1951,(03):17.
    ②程今吾(1908-1970),安徽嘉山人。1930年毕业于南京晓庄师范学校。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历任教育部视导司副司长、中宣部教育处处长、高教处处长。1962年任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兼副校长。
    ③程今吾.提高教育工作者政治思想水平的关键[J].人民教育.1951.(03):25.
    ④曾昭抡(1899-1967),湖南湘乡人.1926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博士学位.新中国成立后,任北京大学教务长兼化学系主任。1951年任教育部副部长兼高教司司长。1953年成立高等教育部后,任高教部副部长至1957年。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并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所长。1958年任武汉大学化学系教授。
    ⑤曾昭抡.端正我们的教育思想[J].人民教育,1951,(05):19.
    ⑥凯旆.从讨论武训思想探讨批判旧教育思想[J].人民教育,1951,(03):33.
    ⑦柳湜笔名。
    ⑧方直.这是一个起点[J].人民教育,1951,(03):19.
    ⑨孙起孟(1911-),安徽休宁人。1930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政治学系。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政务院副秘书长兼人事局局长,中央人事部副部长,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第六办公厅副主任,国务院第八办公室副主任,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华职业教育社总干事、副理事长、理事长等职.
    ①孙起孟.一项建议[J].人民教育,1951,(03):24.
    ②林汉达(1900-1972),浙江慈溪人.1937年考入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研究院,攻读民众教育系,获硕士学位。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燕京大学教授、教务长,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司长,中央扫盲委员会副主任、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副部长等职。
    ③林汉达.为什么今天还要批评武训[J].人民教育.1951,(03):27.
    ④丁浩川(1909-1961),河北完县人。1950年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教务长、党总支书记。1956年任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代理校长,兼任中国科学院吉林省分院副院长、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⑤丁浩川.几个基本的教育观点问题[J].人民教育,1951,(03):25-26.
    ①马叙伦.我过去表扬过武训的自我检讨[J].人民教育,1951,(03):17-18.
    ②陈选善(1903-1972),浙江杭州人.1926年获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1928年获心理学博士学位.曾任清华大学、圣约翰大学教授,上海市教育局科长、工部局华人教育处副处长,光华大学教务长,中华职业教育社常务理事。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教育部视导司副司长、高等师范教育司副司长、高等教育第二司副司长、《人民教育》杂志社副总编辑。
    ③陈选善.从武训联系到自己[J].人民教育,1951,(03):25.
    ④吴研因(1886-1975),江苏江阴人。解放后任教育部初等教育司司长、教科书编审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⑤吴研因.“活武训”准“活武训”应力求解放[J].人民教育,1951,(03):21.
    ⑥吴研因.“活武训”准“活武训”应力求解放[J].人民教育,1951,(03):21.
    ①林砺儒(1889-1977年),广东信宜人。建国后任教育部中等教育司司长兼北京师范大学校长。1952年起任教育部副部长。
    ②林砺儒.三次谈武训[J].人民教育,1951,(03):21.
    ③这三本书是1951年初在上海出版的几本关于武训的新书:《武训传》(电影小说,孙喻著,上海新亚书店出版)、《武训画传》(李士钊编,孙之隽绘,上海万叶书店出版)、《千古奇丐》(章回小说,柏水编,上海通联书店出版)。参见杨俊.1951年上海批判电影《武训传》运动史末[J].史林,2007,(02):73-81.
    ④澄清各种混乱思想[N].文汇报,1951.5.30.
    ⑤一场激烈的思想斗争!行知艺术学校全体师生检讨自己批判“武训精神”[N].文汇报,1951.5.29.
    ①1939年陶行知到重庆创办育才学校,7月20日在重庆北温泉(借北温泉小学)开学,8月迁至整修过的合川草街子古圣寺。1948年出版的《生活教育》丛刊第1辑刊载历史学家翦伯赞《记古圣寺》一文说:“假如有一天,我能三访古圣寺,而我又有权更改这座寺院的名字,我一定把它改名‘陶圣寺’”。
    ②孙铭勋(1905-1961),贵州平坝人。1928年进入陶行知创办的晓庄师范学校.1939至1946年先后在陶行知创办的育才学校、社会大学担任教学工作.1948年开始主持育才学校工作。1951年育才学校改名为育才中学。1951年下学期,孙铭勋被迫辞去校长一职。育才学校被“分解”,一部分撤消,一部分合并于其他学校.孙铭勋后来到重庆北碚的西南师范学院教授儿童文学.1957年错划为右派分子,1961年死于贫病饥饿.批判孙铭勋的相关文献,可参阅《新华日报》1951年10月11日对孙铭勋的公开点名批评.1951年11月28日《关
    于重庆育才中学“武训精神”影响及前校长孙铭勋思想的初步检查报道》,以及同版配发的社论《批判孙铭勋思想,进一步肃清“武训精神”的影响》。1952年4月10日头版显著位置刊发《中国共产党重庆市委员会关于开除孙铭勋党籍的决定》,1952年4月13日第3版刊发《开除孙铭勋出党是党的重大胜利》,以及1952年4月20日《大公报》第2版刊发的《育才中学学生拥护市委开除孙铭勋党籍的决定,纷纷批判“孙铭勋思想”在校内散播的毒害》。
    ③章开源、唐文权.平凡的神圣-陶行知[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23.
    ④重庆新华日报对孙铭勋错误思想展开批评的报道[J].人民教育,1952,(01):53-55.
    ⑤柳湜.略论对孙铭勋错误思想的批判[J].人民教育,1952,(02).该文还刊发在新华日报.1952.2.2.
    ①柳湜.略论对孙铭勋错误思想的批判[J].人民教育,1952,(02):6.
    ②柳湜.略论对孙铭勋错误思想的批判[J].人民教育,1952,(02):6.
    ①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2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388.
    ②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2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388.
    ③转引自胡海涛.建国初期对唯心主义的四次批判[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52-53.
    ①江天.马克思主义对孔孟之道的一次大批判-学习“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N].人民日报,1974.7.22.
    ②该文刊载于《齐鲁学刊》1980,(04)。系江苏省无锡市公安分局张经济所作。文章呼吁“本着实事求是,讲真话的原则,拿出秉笔直书的勇气来,在重新评价武训的问题上带个好头。”该文后被《文汇报》、《光明日报》等转载。此后《齐鲁学刊》相继收到大量读者来信,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展开了讨论。
    ③山东聊城师范学院一些研究者还访问了当年武训历史调查团的参加者和《武训传》的编导孙瑜,披露了“武训历史调查”的内幕.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不少文章主张为武训平反。参见钟春翔.百年武训评价的演变和对“武训精神”的再认识[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1,(03):25.
    ①胡海涛.建国初期对唯心主义的四次批判[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26.
    ②胡海涛.建国初期对唯心主义的四次批判[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29.
    ①董乃强.董渭川教育文存[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562.
    ①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县人.原名文浚,后改称“知行”,1934年7月又改名为“行知”.陶行知1914年秋赴美留学,先就读于美国伊利诺斯州伊利诺斯大学,主修政治学,获文科硕士学位(简称政治学硕士)。1915年9月转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保罗·孟禄(Paul Monroe)、约翰·杜威(John Dewey)、威廉·H·克伯屈(William H.Kilpatrick)等都曾教授和指导过陶行知。1917年8月陶行知回国,任职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②社论.革命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纪念陶先生逝世四周年[J].人民教育,1950,(04):5.
    ③社论.革命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纪念陶先生逝世四周年[J].人民教育,1950,(04):5.
    ①社论.革命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纪念陶先生逝世四周年[J].人民教育,1950,(04):6.
    ②贾霁.不足为训的武训[J].文艺报,1951,(01).
    ③“杨耳”是时任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宣传部副部长许立群的化名。参见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2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第376页.李刚在《(武训传>批判的历史考论》(《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4年第7期)一文的注释中说徐立群当时是“副书记”的说法有误.
    ④原文最初发表在1951年5月10日出版的《文艺报》第四卷第二期,原题目是《试谈陶行知先生表扬“武训精神”有无积极作用》。1951年5月16日《人民日报》第3版转载该文时将题目改为《陶行知先生表扬“武训精神”有积极作用吗?》。标题从陈述句变为疑问句,也从原来具有学术意味的探讨变为否定式的质疑。可见编排者的用心。更重要的是《人民日报》转载该文时还配发了编者按。
    ①杨耳.陶行知先生表扬“武训精神”有积极作用吗?[N].人民日报,1951.5.16.
    ②杨耳.陶行知先生表扬“武训精神”有积极作用吗?[N].人民日报,1951.5.16.
    ③杨耳.陶行知先生表扬“武训精神”有积极作用吗?[N].人民日报,1951.5.16.
    ④刘季平(1908-1987),又名刘焕宗。江苏如皋人。192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春进入晓庄师范就学。改革开放后,与张劲夫、戴伯韬及胡愈之等,积极推动陶行知研究,推动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及基金会的建立。
    ①张彦博.刘季平文集[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375.
    ②这是毛泽东在审阅杨耳写的《评武训和关于武训的宣传》稿件时加些的几段文字之一。参见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2册)[M].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375.
    ①郭沫若.读“武训历史调查记”[N].原载人民日报,1951.8.4.转引自新华月报,1951,(05):1134.
    ②郭沫若.读“武训历史调查记”[N].原载人民日报,1951.8.4.转引自新华月报,1951,(05):1135.
    ③周扬.反人民、反历史的思想和反现实主义的艺术-电影《武训传》批判[N].原载人民日报,1951.8.8.转引自新华月报,1951,()5):1137.
    ④周扬.反人民、反历史的思想和反现实主义的艺术-电影《武训传》批判[N].原载人民日报,1951.8.8.转引自新华月报,1951,(05):1137.
    ⑤周扬.反人民、反历史的思想和反现实主义的艺术-电影《武训传》批判[J].新华月报,1951,(05):1142.
    ①张健(1921-),安徽肥东县人。1930年随兄张劲夫到晓庄。1932年在上海山海工学团学习,被称为“小先生”中的积极分子。抗日战争爆发后不久进入延安学习。新中国成立后任职于教育部。
    ②董纯才(1905-),湖北大冶人。1928年进入晓庄师范学习。1931至1935年在上海追随陶行知创办自然学园,开展科学下嫁运动.1937年到陕甘宁边区后,任延安生活教育社负责人。解放后任东北人民政府教育部副部长、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副部长、中央教科所所长等职.
    ③钱俊瑞.从讨论武训问题我们学到些什么[N].原载人民日报,1951.8.27.转引自新华月报,1951,(05):1142-1146.《人民教育》1951年第3卷第5期也转载了该文。
    ④张健.所谓“三无”“四有”[J].人民教育,1951,(03):28.
    ⑤董纯才.我对陶行知先生及生活教育的认识[J].人民教育,1951,(06):29.
    ③戴白韬.对陶行知教育思想认识的初步检讨[J].人民教育,1951,(06):25.
    ①钱俊瑞.从讨论武训问题我们学到些什么[J].新华月报,1951,(05):1146.
    ②张宗麟(1899-1976),浙江绍兴人。1927年到晓庄学校第二院任指导员。学校被查封后,随陶行知到上海。1936年回上海代理陶行知主持生活教育事业.1942年进入新四军淮南根据地,是年底赴延安从事文教工作.建国后在教育部、高教部工作。
    ③1939年,方与严也曾与戴白韬等协助筹陶行知创办育才学校,并参加学校工作.
    ④潘开沛说,“把陶行知的生活教育与新民主主义教育看成一样,并且认为‘陶氏是新民主主义理论与实际的创始者之一’,最典型的代表是白韬同志著的《回忆陶行知先生》一书。”参见潘开沛.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批判.上海:大众书店,1952年版,第84页
    ⑤戴白韬.对陶行知教育思想认识的初步检讨[J].人民教育,1951,(06):25.
    ⑥张宗麟.对陶行知先生的认识和我的初步检讨[J].人民教育,1952,(03):7.
    ⑦张宗麟.对陶行知先生的认识和我的初步检讨[J].人民教育,1952,(03):7.
    ①方与严.再认识陶先生教育学说并批判自己[J].人民教育,1952,(07):25.
    ②董纯才.我对陶行知先生及生活教育的认识[J].人民教育,1951,(07):30.
    ③董纯才.我对陶行知先生及生活教育的认识[J].人民教育,1951,(06):30.
    ④董纯才.我对陶行知先生及生活教育的认识[J].人民教育,1951,(06):31.
    ⑤董纯才.我对陶行知先生及生活教育的认识[J].人民教育,1951,(06):32.
    ①张健.重新认识陶行知先生的生平和事业[J].人民教育,1951,(01):30.
    ②潘开沛.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批判[M].上海:大众书店,1952:84-85.
    ③1953年5月号《人民教育》编者按说:“绝大多数同志都一致认为陶行知教育思想是一种小资产阶级的思想。”
    ①有论者认为这种意见“以陶行知的学生戴白韬、董纯才等为代表。他们和陶行知有无法割断的联系,因此在评价陶行知的时候,在感情和策略上与一般人是不同的。一个基本的策略是把陶行知的政治立场与教育思想严格区别开来,在肯定陶行知政治上的革命性上决不让步,对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则不惜痛批,甚至歪曲.”参见李刚“从人民教育家”到“教育万能论者”-评20世纪50年代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再评价一文。
    ②该期“编后”说:关于陶行知先生思想的认识,目前各方的意见,还很不一致,应展开讨论.三卷六期董纯才,四卷一期刘季平,以及张凌光都认为陶先生的教育思想是属于小资产阶级的范畴的;四卷一期潘开沛以及凯旆则认为陶先生的教育思想是属于资产阶级范畴的.董纯才认为陶先生政治上革命、教育上不革命.潘开沛张凌光也持有不同意见.载人民教育,1952,(01):16.
    ③钱俊瑞.从讨论武训问题我们学到些什么[J].新华月报.1951,(05):1144.
    ④戴白韬.对陶行知教育思想认识的初步检讨[J].人民教育,1951(06):26.
    ⑤董纯才.我对陶行知先生及生活教育的认识[J].人民教育,1951,(06):31.
    ⑥董纯才.我对陶行知先生及生活教育的认识[J].人民教育,1951,(06):29.
    ①董纯才.我对陶行知先生及生活教育的认识[J].人民教育,1951,(06):29.
    ②方与严.再认识陶先生教育学说并批判自己[J].人民教育,1952,(07):28.
    ③刘季平.略论陶行知先生的哲学观点[J].人民教育,1951,(01):24-29.
    ①张凌光.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J].人民教育,1952,(01):13.
    ②潘开沛.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批判[M].上海:大众书店,1952:81.
    ③潘开沛.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批判[M].上海:大众书店,1952:49.
    ④张健.略谈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阶级性[J].人民教育,1953,(05):31-32.
    ①张健.略谈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阶级性[J].人民教育,1953,(05):32.
    ②张健.略谈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阶级性[J].人民教育,1953,(05):32.
    ③张健.略谈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阶级性[J].人民教育,1953,(05):32.
    ①戴白韬.对陶行知教育思想认识的初步检讨[J].人民教育,1951,(06):27.
    ②董纯才.我对陶行知先生及生活教育的认识[J].人民教育,1951,(06):30.
    ③张凌光.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J].人民教育,1952,(01):15.
    ④钱俊瑞.从讨论武训问题我们学到些什么[J].新华月报,1951,(05):1146.
    ⑤董纯才.我对陶行知先生及生活教育的认识[J].人民教育,1951,(06):31.
    ①刘季平.略论陶行知先生的哲学观点[J].人民教育,1951,(01):24-29.
    ②张宗麟.对陶行知先生的认识和我的初步检讨[J].人民教育,1952,(03):8.
    ③方与严.再认识陶先生教育学说并批判自己[J].人民教育,1952,(07):26.
    ④方与严.再认识陶先生教育学说并批判自己[J].人民教育,1952,(07):26.
    ⑤张凌光.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J].人民教育,1952,(01):14.
    ⑥张凌光.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J].人民教育,1952,(01):13.
    ①董纯才.我对陶行知先生及生活教育的认识[J].人民教育,1951,(06):32.
    ②张宗麟.对陶行知先生的认识和我的初步检讨[J].人民教育,1952,(03):7-8.
    ③凯旆.“教学做合一”的批判[J].人民教育,1952,(01):17.
    ④凯旆.“教学做合一”的批判[J].人民教育,1952,(01):18.
    ①陈之平.对于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探讨[J].人民教育,1953,(08):54-55.
    ②编者按指出:关于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问题,为展开讨论,不同的看法可以发表,但事实不容讹误。陈之平说陶先生“1939年办育才学校,也是靠国民党赈济委员会的津贴和美国援华会的捐款”,这和事实有很大出入,育才学校在初期接受国民党赈委的津贴和美国援华捐款,但不是靠他们来维持,特别是1940年以后,育才主要是靠革命力量和进步人士的支援.载人民教育.1953,(08):54.
    ③载人民教育.1957,(07):16.
    ④陈友松.陶行知先生的教育遗产是新中国教育学的源泉之一[N].文汇报,1956.10.16.
    ⑤北京师大举行科学讨论会,讨论陶行知教育思想[N].文汇报,1957.2.7.
    ①邓初民说自己是情不自禁地提出了要求对陶行知先生给以重新评价的问题,他在会上的发言《人民日报》1957年6月2日刊出。
    ②邓初民.我们必须对陶行知先生给以重新评价-纪念陶行知先生逝世十一周年[J].人民教育,1957,(07):16.
    ③邓初民.陶行知先生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安徽史学通讯.1957.2.转引自金林祥.二十世纪陶行知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154.
    ④邓初民.纪念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J].新建设,1957,(07):19.
    ⑤邓初民.纪念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J].新建设,1957,(07):19.
    ⑥邓初民.纪念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J].新建设,1957,(07):19.
    ⑦张宗麟.关于陶行知先生[J].人民教育,1957,(07):19-20.
    ①邓初民.我们必须对陶行知先生给以重新评价-纪念陶行知先生逝世十一周年[J].人民教育,1957,(07):16.
    ②张宗麟.关于陶行知先生[J].人民教育,1957,(07):20.
    ③邓初民.纪念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J].新建设.1957,(07):15.
    ④邓初民.我们必须对陶行知先生给以重新评价-纪念陶行知先生逝世十一周年[J].人民教育.1957,(07):17.
    ⑤张宗麟.关于陶行知先生[J].人民教育,1957,(07):20.
    ①邓初民.我们必须对陶行知先生给以重新评价-纪念陶行知先生逝世十一周年[J].人民教育,1957,(07):16-19.
    ②邓初民.我们必须对陶行知先生给以重新评价-纪念陶行知先生逝世十一周年[J].人民教育,1957,(07):17-18.
    ③张宗麟.关于陶行知先生[J].人民教育,1957,(07):20.
    ④张宗麟.关于陶行知先生[J].人民教育,1957,(07):20.
    ①张蓉、范际燕、李刚等在《批判与反思:1951-1978年的陶行知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09))、《电影(武训传)批判的意义和经验》(武汉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03));《“从人民教育家”到“教育万能论者”-评20世纪50年代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再评价》(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5,(07))等文章中,均持这一观点。
    ②王铁.中国教育方针的研究-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278.
    ①详情可参阅周洪宇.陶行知研究在海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金林详.二十世纪陶行知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陶行知教育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陶行知与中国现代化课题组.陶行知与中国现代化[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8.等文献所提供的资料。
    ②金林详认为,在陶行知研究的“批判沉寂”期,尽管在沉重的政治压力下,难以对陶行知进行平心静气地、科学客观地分析研究,因此总体而言,是以政治批判代替学术研究。但是,对这一时期的陶行知研究也不能一概而论,予以简单否定。应该说其中绝大数论者,是怀着正确认识陶行知的真诚愿望,撰文评说陶行知的思想和实践活动的,因而,在他们的认识中,尽管有因政治等因素而造成的偏颇,但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同样也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参见金林祥.二十世纪陶行知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3-4.
    ①陶行知教育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594.
    ②袁晞.陶行知[M].北京:大象出版社,2007:13.
    ③20世纪50年代,在中国大陆批判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时候,而在日本、欧美一些国家的学者却开始将目光倾注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研究,从而形成了陶行知在两个世界体系中的“东方不亮西方亮”的相反景观。相关研究及情况参见周洪宇.陶行知研究在海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①金林祥.二十世纪陶行知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185.
    ①陈鹤琴(1892-1982),浙江上虞县人。1914年毕业于清华学堂,同年8月前往美国留学。1917年在霍普金斯大学毕业,获文学士学位,是年秋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师从克尔帕屈克、孟禄、桑代克、罗格等,专攻教育和心理学.1918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教育硕士学位,后转入该校心理系,师从伍德沃斯,准备攻读博士学位。后因接受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郭炳文之邀回国任教。
    ②曹孚.“活教育”批判.新教育[J].转引自新华月报.1952,(02):183.该文后收入人民教育出版社.“活教育”批判[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5.
    ③曹孚说“旧中国的师范大学、师范学院、普通大学中的教育系里面的教育学教授大多数是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留学回来的,他们大多是杜威的弟子或再弟子,或者他们在杜威的著作中接受了实用主义反动教育思想。”曹孚.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批判[M].北京:新知识出版社,1956:48.
    ①张凌光.评“活教育”的基本原则[J].人民教育,1951,(06):20.
    ②张凌光.评“活教育”的基本原则[J].人民教育,1951,(06):24.
    ③《新儿童教育》原名为《活教育》(月刊)。1941年1月,陈鹤琴等在江西泰和县创办.第一、二、三卷在江西出版,第四、五卷在上海出版。解放后,在南京继续出刊第六、七卷。1950年《活教育》杂志自6卷7期起更名为《新儿童教育》(月刊)。参见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怀念老教育家陈鹤琴(陈鹤琴年谱)[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2:41.
    ④该文最初发表于《新儿童教育》第6卷第12期,《人民教育》第3卷第4期以附录的形式转载了该文。
    ⑤“活教育”社.敬请读者们对“活教育”展开批评[J].转引自人民教育,1951,(04):57.
    ①“活教育”社.敬请读者们对“活教育”展开批评[J].转引自人民教育,1951,(04):57.
    ②“活教育”社.敬请读者们对“活教育”展开批评[J].转引自人民教育,1951,(04):57.
    ③有论者认为后来对陈鹤琴及“活教育”更为严厉的批判,是因为“‘活教育’社的这个‘声明’明为请求批评,实质是对张凌光的文章反批评,文章通篇都是针对张凌光的文章为自己做的辩解。这种态度肯定不会被《人民教育》所接受,因为张凌光的文章决不是个人的行为,显然是代表最高教育行政当局的。”参见李刚.1950年代对“活教育”理论的批判-以陈鹤琴为中心的历史考察[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6.5期:3。本文认为这种看法有失偏颇。事实上,“活教育”社以及后来陈鹤琴的初步检讨,主要还是围绕张凌光等在文章中提出的问题和观点,对自己进行的以批评为主的自我检讨。只不过陈鹤琴开始并没有意识或估计到形势会随着政治气候的变化而变得越来越严峻。
    ④林英才.希望倡导“活教育”的先生们进行自我批评[J].人民教育,1951,(04):56.
    ⑤林英才.希望倡导“活教育”的先生们进行自我批评[J].人民教育.1951,(04):56.
    ⑥林英才.希望倡导“活教育”的先生们进行自我批评[J].人民教育.1951,(04):56.
    ①林英才.希望倡导“活教育”的先生们进行自我批评[J].人民教育,1951,(04):56.
    ②王泰然.“活教育”的主张能使中国教育变活吗?-与“活教育”社商榷[J].人民教育,1951,(05):33.
    ③王泰然.“活教育”的主张能使中国教育变活吗?-与“活教育”社商榷[J].人民教育,1951,(05):33-34.
    ④王泰然.“活教育”的主张能使中国教育变活吗?-与“活教育”社商榷[J].人民教育,1951,(05):33-34.
    ⑤陈鹤琴1951年9月13日写于北京,发表于人民日报.1951.10.8.人民教育1951.3卷6期也转载了该文。
    ①陈鹤琴.我对“活教育”的初步检讨[J].人民教育,1951,(06):18.
    ②陈鹤琴.我对“活教育”的初步检讨[J]人民教育,1951,(06):18.
    ③陈鹤琴.我对“活教育”的初步检讨[J]人民教育,1951,(06):18.
    ④陈鹤琴.我对“活教育”的初步检讨[J].人民教育,1951,(06):19.
    ⑤陈鹤琴.我对“活教育”的初步检讨[J].人民教育,1951,(06):19-20.
    ①评论文章是由时任《人民教育》主编的柳湜所写,因此具有重要份量。1952年后柳湜任教育部副部长。然而,当时这篇评论文章却是以“方直”为笔名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人民教育》1951年第3卷第6期也转载了该文。
    ②方直.写在陈鹤琴先生的“初步检讨”之后[J].人民教育,1951,(06):20.
    ③方直.写在陈鹤琴先生的“初步检讨”之后[J].人民教育,1951,(06):20.
    ①陈鹤琴.我对“活教育”的再检讨[J].人民教育,1952,(04):8.
    ②陈鹤琴还列出几个现在看来令人啼笑皆非的具体例子说明自己的“买办思想”:为自己7个孩子中的6个取了英文名字;自己的生活方式是美国化的,自己的服装和儿童服装是洋化的:儿童教育所引用的教材多半是抄袭自美国;工部局小学注重英语教学,小学四年级便开始教英语;自己三个小孩送到美国去留学;把杜威的个人自由主义、狭隘的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翻版成为“活教育”;等等。参见陈鹤琴.我对“活教育”的再检讨[J].人民教育,1952,(04):8.
    ③陈鹤琴将自己创办中华儿童教育社、中国幼稚教育社,以及第一个创办公立幼稚示范、第一个国立幼稚师范专科学校,主编《幼稚教育》、《儿童教育》、《小学教师》、《活教育》、《新儿童教育》,在中国第一个编《幼稚生工作簿》、独树一帜特出心裁编《儿童国语读本》,等等教育活动,列入“个人英雄主义”作怪的具体事例。这样的检讨是故意装糊涂?还是曲折的声辩?个中滋味,是外人难以了解的。参见陈鹤琴.我对“活教育”的再检讨[J].人民教育,1952,(04):9.
    ④陈鹤琴.我对“活教育”的再检讨[J].人民教育,1952,(04):9.
    ①陈鹤琴.我对“活教育”的再检讨[J].人民教育,1952,(04):9.
    ②本刊编辑部.“活教育”和新民主主义教育是根本相反的[J].人民教育,1953,(02):16.
    ③本刊编辑部.“活教育”和新民主主义教育是根本相反的[J].人民教育,1953,(02):19.
    ④本刊编辑部.“活教育”和新民主主义教育是根本相反的[J].人民教育,1953,(02):19.
    ①本刊编辑部.“活教育”和新民主主义教育是根本相反的[J].人民教育,1953,(02):20-21.
    ②文化教育出版社编.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3集)[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6:78.
    ③陈元晖.实用主义教育学批判[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125-126.
    ④该发言后来被整理成文发表在1955年2月28日《文汇报》、《江苏教育》1955年第5期上。《江苏教育》所用的题目是《我中了杜威实用主义反动教育思想的三枪》。
    ①陈鹤琴.批判杜威反动教育学的哲学基础-我向资产阶级大骗子杜威回击三[M]枪.北京:新知识出版社1956:43.
    ②陈鹤琴.批判杜威反动教育学的哲学基础-我向资产阶级大骗子杜威回击三枪[M].北京:新知识出版社1956:44-46.
    ③1956年3月上海新知识出版社出版了该报告的单行本。
    ④陈鹤琴.批判杜威反动教育学的哲学基础-我向资产阶级大骗子杜威回击三枪[M].北京:新知识出版社1956:42.
    ⑤这一转变在后来的传记和生平资料记载中也得到证实。陈鹤琴曾多次提出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请求.1956年陈鹤琴65岁时以教育界代表的身份出席全国政协第二届第二次会议。在周恩来总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讲话之后,陈鹤琴深受鼓舞,是年提交了《我要贡献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入党申请报告。1980年5月,陈鹤琴在垂暮之年,再次写了入党申请报告。参见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怀念老教育家陈鹤琴[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2:359,369.
    ①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怀念老教育家陈鹤琴[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2:359-360.
    ②据20世纪50年代在南京师院读书的一位学生谈凤梁(后任教于该校中文系并担任副校长)回忆:1958年对陈鹤琴的批判,说他与党争权,例子是引进了不少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把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安排在领导岗位上。……我私下询问过一位比邻而居的教育系教授,那位教授见我问得真诚,他就神秘地说:“据我了解,陈老是针对解放前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落后现象,才提倡“活教育”的。他想改革旧教育,改革旧教育哪里有他的份呢?”这段话使我很震惊。参见谈凤梁.陈鹤琴院长在我心目中.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怀念老教育家陈鹤琴[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2:101-102.
    ③冯世昌.在教育与生活结合问题上批判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的反动本质[J].江海学刊,1958,(09):23.
    ④陈鹤琴.“活教育”与杜威的实用主义[J].学术月刊,1959,(06):54.
    ①陈鹤琴.“活教育”与杜威的实用主义[J].学术月刊,1959,(06):57.
    ②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怀念老教育家陈鹤琴[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2:371.
    ③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活教育”批判》一书在出版前言就开门见山地指出“活教育”基本上是美国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国的翻版。
    ④该书陈鹤琴为主编,1947年由上海华华书店出版。
    ⑤张凌光.评“活教育”的基本原则[J].人民教育,1951,(06):24.
    ⑥曹孚.“活教育”批判[J].新华月报,1952,(02):183.
    ①曹孚认为1918年至1922年之间,(包括陈鹤琴在内的)中国的“教育家”者流,受杜威“教育无宗旨”思想的影响,主张采用“儿童本位教育”,废止“教育宗旨”,以“教育本义”代“教育宗旨”,提出“健全人格”的四个条件:“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役社会国家之本;人生所必需之知识技能;强健活泼之体格:优美和乐之感情”,以及所谓“共和精神”的两大体现:“一是发挥平民主义,俾人人知民治为立国根本;二是养成公民自治习惯,俾人人能负国家社会之责任.”这些主张就是以“教育本义”代替“教育目的”的论调,与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参见曹孚.“活教育”批判[J].新华月报,1952,(02):184.
    ②曹孚.“活教育”批判[J].新华月报,1952,(02):184.
    ③曹孚.“活教育”批判[J].新华月报,1952,(02):184.
    ④曹孚.“活教育”批判[J].新华月报,1952,(02):185.
    ⑤曹孚.“活教育”批判[J].新华月报,1952,(02):186.
    ⑥陈鹤琴.“活教育”与杜威的实用主义[J].学术月刊,1959,(06):54-57.
    ①本刊编辑部.“活教育”和新民主主义教育是根本相反的[J].人民教育,1953,(02):16-21.
    ①曹孚.“活教育”批判[J].新华月报,1952,(02):185.
    ②王泰然.“活教育”的主张能使中国教育变活吗?-与“活教育”社商榷[J].人民教育,1951,(05):34.
    ①人民教育出版社.“活教育”批判[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5:191-193.
    ②人民教育出版社.“活教育”批判[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5:196.
    ③人民教育出版社.“活教育”批判[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5:197.
    ④郑西鸿.《活教育》月刊传播些什么?[J].人民教育,1952,(03):43.
    ①郑西鸿.《活教育》月刊传播些什么?[J].人民教育,1952,(03):46.
    ②郑西鸿.《活教育》月刊传播些什么?[J].人民教育,1952,(03):23.
    ③郑西鸿.《活教育》月刊传播些什么?[J].人民教育,1952,(03):22-24.
    ④“活教育”调查小组.前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西区小学调查记[J].人民教育,1952,(03):13.
    ①“活教育”调查小组.前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西区小学调查记[J].人民教育,1952,(03):13-14.
    ②“活教育”调查小组.前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西区小学调查记[J].人民教育,1952,(03):15.
    ③“活教育”调查小组.前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西区小学调查记[J].人民教育,1952,(03):17.
    ④“活教育”调查小组.前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西区小学调查记[J].人民教育,1952,(03):20.
    ⑤“活教育”调查组.上海幼师(女师)附小和幼稚园调查报告[J].人民教育,1952,(06):23.
    ⑥“活教育”调查组.上海幼师(女师)附小和幼稚园调查报告[J].人民教育,1952,(06):28.
    ①“活教育”调查组.上海幼师(女师)附小和幼稚园调查报告[J].人民教育,1952,(06):28.
    ②“活教育”调查组.前上海市立幼稚师范学校调查记[J].人民教育,1953,(02):23.
    ③“活教育”调查组.前上海市立幼稚师范学校调查记[J].人民教育,1953,(02):24.
    ④陈选善.从对“活教育”的批评中的几点体会与自我检讨[J].人民教育,1952,(01):21.
    ⑤陈选善.从对“活教育”的批评中的几点体会与自我检讨[J].人民教育,1952,(01):21.
    ①人民教育出版社.“活教育”批判[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5:190.
    ②周淑钟.从南京鼓楼幼稚园工作中检讨我自己[J].人民教育,1952,(02):22.
    ①陈鹤琴所批判的“死教育”现象包括:①一切设施,一切活动,教师(包括校长)为中心为主体,学校里,一切活动差不多都是教师的活动。②教育的目的,在灌输许多无意义的零星知识、养成许多无关重要的零星技能.③一切教学,集中在“听”教师口里讲,儿童用耳听.④个人学习,班级教授.⑤以威以畏来约束儿童。⑥教师以个人主见来管理学生。⑦固定的课程,呆板的教材,不问儿童能否了解,不管与时令是否适合,只是一节一节,一课一课教。⑧师生界限分明,隔膜横生。⑨儿童呆呆板板,暮气沉沉,不好动,不好问,俨然像个小老人。⑩学墙高筑,学校与社会毫无关系.陈鹤琴编著:《”活教育”的创造-理论与实施》,上海华华书店(前言)。转引自陈元晖.实用主义教育学批判[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139-140。
    ②陈鹤琴.现今幼稚教育之弊端,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陈鹤琴教育文集(下卷).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年版,第1页。陶行知在《创造乡村幼稚园宣言书》对当时中国幼儿园的批判也极为类似。他说中国幼儿教育害了三种大病:一是外国病,二是花钱病,三是富贵病。
    ③针对第一种弊端,陈鹤琴提出应让儿童多参加户外活动,多与环境、社会和人事接触。针对第二种弊端,陈鹤琴提出幼稚教育要扩大儿童眼界,丰富他们的经验,增进他们的知识,主张幼稚园的课程应以自然、社会及人类活动为中心,等等。针对第三种弊端,陈鹤琴主张采用个别教育,或小团体教育法,即分组教育。针对第四种弊端,陈鹤琴主张制定幼稚园的目标标准,认为幼儿的品行考察、习惯甄别、技能检验、知识测验等都应有相应的标准。
    ④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怀念老教育家陈鹤琴[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2:337.
    ⑤陈鹤琴.《小学教师》发刊词.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陈鹤琴教育文集(下卷)[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305.
    ①张文郁对这17条教学原则的评价是:凝聚了陈鹤琴对儿童心理、教育原理的实验研究的结晶;是陈鹤琴教育思想中的精粹部分。理由是:第一,这些原则是在广泛深入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儿童歌年龄阶段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并经过长期的实验和实践而总结出来的;第二,这些原则是以“做”即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以“实践”为联结点,在实践中教,在实践中学。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第三,这些原则中也包含了一部分有科学根据的教学方法,如发现法、比较法、比赛法、替代法、分组研究法,等等,这些原则对当时的传统教育的死读、死记、死背等教学方法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冲击.参见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怀念老教育家陈鹤琴[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2:44-45.
    ①陈鹤琴根据鼓楼、燕子矾、晓庄等幼儿园的实验结果撰写的《幼稚园的课程》、《幼稚园的设备》、《幼稚园的读法》等书籍,在20至30年代成为国民党政府教育部制定与颁布《幼稚园暂行课程标准》的主要依据.参见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怀念老教育家陈鹤琴[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2:28.
    ②陶行知对陈鹤琴的《家庭教育》高度称赞,并为该书作序,称著者“以科学的头脑,母亲的心肠,做成此书”,“系近今中国出版教育书中最有价值之著作”。参见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怀念老教育家陈鹤琴[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2:325.
    ③陈鹤琴在《我们的主张》(《幼稚教育》1927年第1期)提出幼儿教育的15条原则性主张:(1)适应中国国情,充分适应我国社会的需要,使用外国的教材教法,以不违反我国国情为条件;(2)儿童教育是幼稚园与家庭共同的责任,幼稚园与家庭合作,必须一致地对待儿童教育:(3)凡儿童能学的而又应当学的,我们都应当教他们;(4)幼稚园的课程应以了解周围的自然和社会为中心;(5)幼稚园的课程既须预先组织,又要灵活机动;(6)幼稚园必须首先注意儿童的健康,幼儿智力的发展、行为品德的培养同身体健康有关;(7)幼稚园必须养成儿童良好的习惯;(8)幼稚园应特别注意音乐,使幼儿具有欣赏、歌唱的能力,进而发展音乐才能;(9)幼稚园应当有充分而适当的设备;(10)幼稚园应当采取游戏式的教学法;(11)幼稚生的活动应多利用户外生活;(12)幼稚园应采用小团体进行教学;(13)教师应是儿童的朋友;(14)教师应当有充分的训练;(15)幼稚园应当有各种标准以考察儿童的成绩。转引自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怀念老教育家陈鹤琴[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2:37-38.本文在引用时有删节。
    ④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怀念老教育家陈鹤琴[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2:341.
    ①七团体指中国教育学会、中国儿童教育社、“生活教育”社、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国幼稚教育社、中国社会教育社、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②1949年9月出席全国政协第一界会议的教育界代表包括汤用彤、成仿吾、林励儒、俞庆堂、叶圣陶、戴白韬、柳湜、张如心、钱俊瑞等。
    ③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怀念老教育家陈鹤琴[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2:352-353.
    ④刘佛年.开展对陈鹤琴教育思想的研究-在上海市教育界纪念陈鹤琴先生逝世二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怀念老教育家陈鹤琴[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2:37.
    ⑤朱其銮.学习陈鹤琴先生的创新精神,为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战斗不息,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怀念老教育家陈鹤琴[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2:63.
    ⑥陈维雄.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开拓者-陈鹤琴先生.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怀念老教育家陈鹤琴[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02页
    ⑦刘佛年.开展对陈鹤琴教育思想的研究-在上海市教育界纪念陈鹤琴先生逝世二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怀念老教育家陈鹤琴[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2:20.
    ⑧钟昭华.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在南京鼓楼幼稚园实施的回顾,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怀念老教育家陈鹤琴[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2:129.
    ①钟昭华.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在南京鼓楼幼稚园实施的回顾.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怀念老教育家陈鹤琴[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2:128-129.
    ②廖其发.中国幼儿教育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314.
    ①邓初民.关于教学的方针任务问题[J].新建设,1953,(02):21-24.
    ②王铁.新民主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的关系[J].人民教育,1954,(05):29-30.
    ①柳维光.关于过渡时期教育性质和任务的意见[J].人民教育,1954,(06):44-46.
    ②载人民教育,1954,(09):36.
    ③颜默.国家政权性质是确定教育性质的基本因素[J].人民教育,1954,(09):36.
    ④王弋丁.从政治、经济与教育的关系来考察过渡时期教育的性质[J].人民教育,1954,(09):37.
    ⑤王弋丁.从政治、经济与教育的关系来考察过渡时期教育的性质[J].人民教育,1954,(09):37-38.
    ①童年.从领导思想来看我国当前教育的性质[J].人民教育,1954,(09):38.
    ②牛子儒.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教育应该是新民主主义的[J].人民教育,1954,(09):39.
    ③牛子儒.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教育应该是新民主主义的[J].人民教育,1954,(09):39.
    ④牛子儒.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教育应该是新民主主义的[J].人民教育,1954,(09):39.
    ①张凌光.对于“以总路线精神教育学生”的几点体会[J].人民教育,1954,(05):25-28.
    ②王铁.新民主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的关系[J].人民教育,1954,(05):29-30.
    ①柳维光.关于过渡时期教育性质和任务的意见[J].人民教育,1954,(06):44-46.
    ②王铁.新民主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的关系[J].人民教育,1954,(05):29-30.
    ①颜默.国家政权性质是确定教育性质的基本因素[J].人民教育,1954,(09):36.
    ②柳维光.关于过渡时期教育性质和任务的意见[J].人民教育,1954,(06):44-46.
    ①有论者认为,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提出和理解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继续建国初期的提法,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内涵是1951年3月31日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会议上马叙伦的致词;第二阶段是提出和讨论全面发展和因材施教的教育方针问题;第三阶段是从毛泽东提出教育方针开始的。参见高奇.新中国教育历程[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79-81.
    ②《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725.
    ③《教育法令汇编》(1949-1952)[M].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办公厅1958:195.
    ①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38.
    ②有论者认为全面发展问题的讨论,实际上是从中等教育如何贯彻全面发展方针引起的。后来全面发展问题主要在中等教育界展开。因为在高等教育中,主要是理论如何联系实际的问题,高等教育是专业教育,全面发展与重点专业学习结合是正常的,不成问题的;在小学教育中,这个问题也不成问题,因为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不可能也不存在重点发展的问题,虽然也有一个照顾学生、特长、兴趣的问题,但毕竟不是主要问题。只有中等教育才会突出这个问题,这是由中等教育的性质、任务决定的。参见苏渭昌.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8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136.
    ③苏渭昌.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8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136.
    ①林汉达.一通百通-通才与专家[J].人民教育,1951,(05):35-38.
    ②李玉非、宋荐戈、龚守静编.柳湜教育文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332.
    ①潘梓年.谈“全面发展”[J].人民教育,1951,(02):19-21.
    ②潘梓年.谈“全面发展”[J].人民教育,1951,(02):19-21.
    ③张凌光.我对“全面发展”的看法[J].人民教育,1951,(02):38、18.
    ④张凌光.我对“全面发展”的看法[J].人民教育,1951,(02):19-21:21-38,18.
    ⑤张凌光.我对“全面发展”的看法[J].人民教育,1951,(02):19-21:21-38,18.
    ⑥张凌光.我对“全面发展”的看法[J].人民教育,1951,(02):19-21:21-38,18.
    ⑦张凌光.我对“全面发展”的看法[J].人民教育,1951,(02):19-21:21-38,18.
    ①张凌光在后来的讨论中也提到:“那篇文章是在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会议以后写的,当时本来想抛砖引玉引起大家一番讨论,后来竟没有什么反响。”张凌光.关于培养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问题再商榷[J].人民教育,1956,(08):46-51,16.
    ②有研究者认为,可能是由于当时张凌光等人所提出的问题被教育领域内其它一些问题掩盖了,大家还忙于改革旧的教育体制,建立新的教育体制,对于思想上的一些认识问题还未引起足够的注意。参见苏渭昌.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8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140.
    ③张凌光.谈谈中学教育的目的[J].人民教育.1954,(07).转引自苏渭昌.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8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140.
    ④有评论认为:“这篇文章比之于以前他发表过的文章来说,有两个较大的进展之处,一是比较系统全面地阐述了中学教育工作中实际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与全面贯彻全面发展教育原则的关系;一是比较系统、全面地阐述了马思列斯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的理论。这篇文章的精彩之处在于他对中学教育实际存在的几个矛盾的概述及与贯彻全面发展教育原则关系的分析。”参见苏渭昌.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8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140.
    ①张凌光.实行全面发展教育中若干问题的商榷[J].人民教育,1955,(02):44-49.
    ②张凌光.实行全面发展教育中若干问题的商榷[J].人民教育,1955,(02):44-49.
    ③张凌光.实行全面发展教育中若干问题的商榷[J].人民教育,1955,(02):44-49.
    ④魏冰对张凌光的主张表示声援。他认为张凌光所提到的一些矛盾,确实是目前一般教师所苦闷的问题。这些矛盾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对学生文化教养的要求过高所引起的。魏冰.学生的学习要有重点.人民教育.1955.4:54
    ⑤王棠、徐仁声.全面发展呢,还是重点发展呢?[J].人民教育,1955,(04):52-53.
    ①关于全面发展教育问题的讨论[J].人民教育,1955,(08):43-47.
    ②关于全面发展教育问题的讨论[J].人民教育,1955,(08):43-47.
    ③卢正义.论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J].人民教育,1955,(09):54-56.
    ①关于全面发展教育问题的讨论[J].人民教育,1955,(08):43-47.
    ②本刊资料组.关于全面发展教育问题来稿综述[J].人民教育,1955,(10):56-58.
    ①1955年柳湜在湖南长沙市对中学教师作了《关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报告。该报告的记录稿原件存国家教委档案处。
    ②李玉非、宋荐戈、龚守静编.柳湜教育文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332.
    ③李玉非、宋荐戈、龚守静编.柳湜教育文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332.
    ①李玉非、宋荐戈、龚守静编.柳湜教育文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332.
    ②李玉非、宋荐戈、龚守静编.柳湜教育文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332-333.
    ③李玉非、宋荐戈、龚守静编.柳湜教育文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333.
    ④李玉非、宋荐戈、龚守静编.柳湜教育文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334.
    ⑤李玉非、宋荐戈、龚守静编.柳湜教育文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335.
    ⑥李玉非、宋荐戈、龚守静编.柳湜教育文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335.
    ⑦李玉非、宋荐戈、龚守静编.柳湜教育文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336.
    ⑧李玉非、宋荐戈、龚守静编.柳湜教育文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337.
    ①李玉非、宋荐戈、龚守静编.柳湜教育文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338.
    ②李玉非、宋荐戈、龚守静编.柳湜教育文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339
    ③李玉非、宋荐戈、龚守静编.柳湜教育文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340.
    ④李玉非、宋荐戈、龚守静编.柳湜教育文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340-341.
    ⑤李玉非、宋荐戈、龚守静编.柳湜教育文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342-343.
    ⑥李玉非、宋荐戈、龚守静编.柳湜教育文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350.
    ⑦张凌光.关于培养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问题再商榷[J].人民教育,1956,(08):46-51.
    ①张凌光还说在批评的意见中,除刊物上发表的外,还有些是口头上讨论的意见,而会场上的争论比刊物上的更热烈。可见张凌光对当时的批评是心知肚明的。参见张凌光.关于培养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问题再商榷[J].人民教育,1956,(08):46-51,16.
    ②张凌光.关于培养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问题再商榷[J].人民教育,1956,(08):46-51,16.
    ③张凌光.关于培养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问题再商榷[J].人民教育,1956,(08):46-51,16.
    ④张凌光.关于培养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问题再商榷[J].人民教育,1956,(08):46-51,16.
    ①张凌光.关于培养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问题再商榷[J].人民教育,1956,(08):46-51,16.
    ②这篇应时而做的文章,正如作者在附言中所说:“文章是去年写的,时间已经过了一年。但为了赶着在八月号发表,只做了部分修改。”
    ③方俊玞.对张凌光同志“实行全面发展教育中若干问题的商榷”一文的一些意见[J].人民教育,1956,(08):52-53.
    ④张健.谈谈我对个性全面发展教育争论的看法[J].人民教育,1956,(09):21-23.
    ①苏渭昌.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8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142.
    ②转引自郭笙、王炳照、苏渭昌.新中国教育四十年[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9:590.
    ③转引自郭笙、王炳照、苏渭昌.新中国教育四十年[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9:590.
    ④高奇.新中国教育历程[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81.
    ①编者.争论的中心在哪里?[J].人民教育,1956,(09):7-8.
    ②陈选善.要正确理解“全面发展”,是否加上“因材施教”应该慎重[J].人民教育,1956,(09):8-9.
    ③崔阶平.不能把因材施教的方法和全面发展的方针相提并论[J].人民教育,1956,(09):14-15.
    ①王铁.因材施教是贯彻个性全面发展的必要手段,但不应把它补充到教育方针上去.人民教育[J].1956,(09):11-13.
    ②小学教育工作者郭林也在文章中认为因材施教是很好的教育方法,但不能作为教育方针。因为因材施教是教育方法,不是教育方针。参见郭林.因材施教是很好的教育方法,但不能作为教育方针[J].人民教育,1956,(09):19-20.
    ③张萃中.因材施教只是教育方法,不宜作为方针[J].人民教育.1956.(10):9-12
    ①王焕勋.不必把“因材施教”加在“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上去[J].人民教育,1956,(10):17-19.
    ②曹孚.对于“全面发展的教育”问题的看法[J].人民教育,1956,(10):20-25.
    ③陈侠.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全面发展[J].人民教育,1956,(12):14-16、23.
    ④戴白韬.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是否有缺点[J].人民教育,1957,(03):41-43.
    ⑤张宗麟.应该澄清对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的几种误解[J].人民教育,1956,(09):10-11
    ⑥朱智贤.“全面发展因材施教”的方针是符合个性发展的客观规律的[J].人民教育,1956,(09):16-18.
    ①张凌光.从现在教育理论上某些片面性谈到“全面发展、因材施教”的方针的必要性[J].人民教育,1956,(10):12-15.
    ②吴研因.我不反对“全面发展、因材施教”的提法[J].人民教育,1956,(10):15-17.
    ③陈少廷.“全面发展、因材施教”方针的提出是适时的、正确的.人民教育[J].人民教育,1956,(12):16-17.
    ④郭福尧.我同意把“因材施教”补充到教育方针上去[J].人民教育,1956,(12):17-18.
    ⑤冯海燕.“全面发展、因材施教”是一个完整的教育方针[J].人民教育,1956,(12):20-21.
    ⑥袁牧.“因材施教”与“全面发展”并提为方针[J].人民教育,1956,(12)::22-23.
    ①正谦.评“最完美的学说论”和“方针即目的论”[J].人民教育,1957,(03):47-50.
    ②正如有评论所说,从整个讨论情况来看,不同的意,不在于否定“因材施教”的必要,而是认为因材施教属于教学方法,不宜与全面发展并列,因而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不需要结合或补充因材施教。参见苏渭昌.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8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143.
    ③汪通琪.教育方针的讨论和一些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J].人民教育,1957,(02):22-23.
    ①陈选善.要正确理解“全面发展”,是否加上“因材施教”应该慎重[J].人民教育,1956,(09):8-9.
    ②王铁.因材施教是贯彻个性全面发展的必要手段,但不应把它补充到教育方针上去[J].人民教育,1956,(09):11-13.
    ③朱智贤.“全面发展因材施教”的方针是符合个性发展的客观规律的[J].人民教育,1956,(09):16-18.
    ①张萃中.因材施教只是教育方法,不宜作为方针[J].人民教育,1956,(10):9-12.
    ②王焕勋.不必把“因材施教”加在“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上去[J].人民教育,1956,(10):17-19.
    ③曹孚.对于“全面发展的教育”问题的看法[J].人民教育,1956,(10):20-25.
    ①陈侠.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全面发展.人民教育[J].人民教育,1956,(12):14-16,23.
    ①侯俊岩.问题在哪里,性质是什么[J].人民教育,1957,(01):27-30.
    ②张宗麟.应该澄清对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的几种误解[J].人民教育,1956,(09):10-11.
    ③郭林.因材施教是很好的教育方法,但不能作为教育方针[J].人民教育,1956,(09):19-20.
    ④萧敏颂.不能把“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分离、平列.人民教育[J].人民教育,1956,(12):9-10.
    ⑤侯俊岩.问题在哪里,性质是什么[J].人民教育,1957,(01):27-30.
    ①崔阶平.不能把因材施教的方法和全面发展的方针相提并论[J].人民教育,1956,(09):14-15.
    ②张健.谈谈我对个性全面发展教育争论的看法[J].人民教育,1956,(09):21-23.
    ③张凌光.从现在教育理论上某些片面性谈到“全面发展、因材施教”的方针的必要性[J].人民教育,1956,(10):12-15.
    ①钱闻.对教育方针的讨论提出几点意见[J].人民教育,1956,(01):34-36.
    ②编者.今后怎样继续进行“全面发展教育问题讨论”[J].人民教育,1956,(01):36.
    ③正如有论者所说1958年陆定一代表党中央发表了《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一文,对“全面发展”问题作了回答,此后,就没有更深入讨论下去了。基本按照中央文件精神,表述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阐述全面发展的涵义。关于因材施教的问题,一般只作为教育方法或具体教学原则来对待。争论也就到此告一段落。参见苏渭昌.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8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144.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385.
    ②在刊发《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时还加了编辑部按:陆定一同志这篇文章是根据党中央召集的教育工作会议的结论写出的。党中央对这个问题即将有指示发给各级党委。我们希望各级党委在讨论党的指示的时候,结合陆定一同志的这篇文章予以讨论。参见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339.
    ③陆定一.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J].原载红旗.1958,(07).转引自瞿葆奎.教育学文集·中国教育改革[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62.
    ④陆定一.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转引自瞿葆奎.教育学文集·中国教育改革[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70-271.
    ⑤陆定一.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转引自瞿葆奎.教育学文集·中国教育改革[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62-263.
    ①陆定一.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转引自瞿葆奎.教育学文集·中国教育改革[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69-270.
    ②陆定一.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转引自瞿葆奎.教育学文集·中国教育改革[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71.
    ③林砺儒.新社会,新方针[J].人民教育,1958,(06):16-19.
    ④林砺儒.新社会,新方针[J].人民教育,1958,(06):16-19.
    ①郭笙、王炳照、苏渭昌.新中国教育四十年[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9:596.
    ②郭笙、王炳照、苏渭昌.新中国教育四十年[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9:596。类似的评论还认为,全面发展教育的讨论是“建国后17年间称得上是真正具有学术讨论气氛的一次教育思想讨论,其历时之长,参加讨论的人数之多,影响之广,也是少有的。”参见苏渭昌.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8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144.
    ③郭笙、王炳照、苏渭昌.新中国教育四十年[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9:595-596.
    ④有评论认为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是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探讨的,并从那时起成为了我国教育学中的一个经典命题.参见郑金洲、瞿葆奎.中国教育学百年.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5页.改革开放后,全面发展及全面发展教育问题,在20世纪80年代再次成为教育界争鸣的热点话题。详细情况参见郭笙、王炳照、苏渭昌.新中国教育四十年[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9,第15章“关于人的全面发展”。
    ①苏渭昌.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8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144.
    ②王铁.中国教育方针的研究-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312.
    ③王铁.中国教育方针的研究-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314.
    ④苏渭昌.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8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145.
    ①苏渭昌.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8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145.
    ②苏渭昌.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8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146。对此,也有论者持不同意见。认为这场讨论和争论对1957、1958年确定教育工作方针和教育培养目标,起了决策民主化的作用。不仅对制定教育方针起到集思广益的作用,而且全面地推动了教育改革。应该给以肯定的历史评价。参见王铁.中国教育方针的研究-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理论与实践[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4,16.
    ①郭笙、王炳照、苏渭昌.新中国教育四十年[M]:福建教育出版社,1989:97.
    ①[苏]冈察洛夫,思闻等译.本主义国家教育批判[M].上海:中华书局印行,1951.
    ②沈灌群.美国教育及其批判[J].上海:商务印书馆,1950.
    ③曹孚.杜威批判引论[J].人民教育,1951,(06):21-28.
    ④刘佛年.曹孚教育论稿。转引自曹大为.曹孚与曹孚的教育思想[J],学术界.2001,(04):226.
    ⑤毕诚文.中外教育名著译介[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2257.
    ①陈元晖.实用主义批判-实用主义是经验批判论的直系亲属[J].新建设,1951,(06):38-42、30.
    ②陈元晖.实用主义真理论批判[J].新建设,1952.(04):19-23;1952,(06)::36-39.
    ③张凌光.评杜威的《思维与教学》[J].人民教育,1952,(04):21-25.
    ④详细内容参见曹孚.杜威批判引论[J].人民教育,1950,(06):21-28:1952,(01):22-29.
    ⑤曹孚认为,中国教育工作者对杜威所谓的“教育无宗旨”最为耳熟能详,但理解又不全面。他说“教育无宗旨”应该是“教育除了本身以外无宗旨”。
    ①[苏]弗.斯.谢伏金,陈友松、邵鹤亭译.为美国反动派服务的杜威教育学[M].北京:大众教育出版社,1954.
    ②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教育思想批判(第1辑、第2辑、第3辑),分别于1955年6、12月及1956年由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出版。
    ③批判杜威的反动教育思想[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5:9.
    ④陈鹤琴.批判杜威反动教育学的哲学基础[M].北京:新知识出版社,1956:3.
    ⑤曹孚.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批判[M].北京:新知识出版社,1956.
    ⑥陈元晖.实用主义教育学批判[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10.
    ①这种以雷同的“最高级”的语法修辞来表达对杜威及实用主义的憎恨和厌恶之感的“阶级”情感充斥于各种批判文本。
    ②陈元晖.实用主义教育学批判[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33.
    ③曹孚.批判实验主义教育学[J].新建设.1955,(02):27-41.
    ④郭文山.杜威是怎样一个家伙[N].原载文汇报.1955.5.24.收入批判杜威的反动教育思想[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5:9.
    ①刘佛年.什么是反动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N].原载文汇报.1955.6.4、5、6.文化教育出版社编.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3集)[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5:63,65,66.
    ②毛礼锐.杜威教育思想的反动实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57,(02):18.
    ③陈元晖.实用主义教育学批判[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67.
    ④陈大可.批判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个性论[J].光明日报.1956.5.15.文化教育出版社编.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3集)[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6:54.
    ①陈大可.批判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个性论.载文化教育出版社编.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3集)[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6:57.
    ②黎曙晓.批判杜威关于人的个性的谬论.原载文汇报.1955.5.11.收入批判杜威的反动教育思想[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5:50.
    ③毛礼锐.杜威教育思想的反动实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57,(02):17-56.
    ④陈信泰.批判杜威关于教育作用问题的反革命反科学谬论.批判杜威的反动教育思想[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5:45.
    ⑤陈鹤琴.批判杜威反动教育学的哲学基础-我向资产阶级大骗子杜威回击三枪[M].北京:新知识出版社1956:19.
    ⑥陈鹤琴.批判杜威反动教育学的哲学基础-我向资产阶级大骗子杜威回击三枪[M].北京:新知识出版社1956:25-26.
    ⑦陈鹤琴.批判杜威反动教育学的哲学基础-我向资产阶级大骗子杜威回击三枪[M].北京:新知识出版社1956:27.
    ①曹孚.批判实用主义的教学理论.文化教育出版社编.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3集)[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6:84.
    ②曹孚.批判实验主义教育学[J].新建设,1955,(02):27-41.
    ③陈鹤琴.批判杜威反动教育学的哲学基础-我向资产阶级大骗子杜威回击三枪[M].北京:新知识出版社1956:6.
    ④陈鹤琴.批判杜威反动教育学的哲学基础-我向资产阶级大骗子杜威回击三枪[M].北京:新知识出版社1956:6-13.
    ⑤陈鹤琴.批判杜威反动教育学的哲学基础-我向资产阶级大骗子杜威回击三枪[M].北京:新知识出版社1956:9.
    ⑥陈鹤琴.批判杜威反动教育学的哲学基础-我向资产阶级大骗子杜威回击三枪[M].北京:新知识出版社1956:11.
    ⑦毛礼锐.杜威教育思想的反动实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57,(02):19.
    ①毛礼锐.杜威教育思想的反动实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57,(02):20.
    ②朱智贤.批判杜威关于“教育即生活”的反动学说[J].新建设.1956.3.收入文化教育出版社编.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3集)[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6:34-35.
    ③朱智贤.批判杜威关于“教育即生活”的反动学说.文化教育出版社编.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3集)[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6:36.
    ④朱智贤.批判杜威关于“教育即生活”的反动学说.文化教育出版社编.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3集)[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6:37.
    ①朱智贤.批判杜威关于“教育即生活”的反动学说.文化教育出版社编.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3集)[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6:41.
    ②朱智贤.批判杜威关于“教育即生活”的反动学说.文化教育出版社编.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3集)[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6:45.
    ③瞿菊农.批判实用主义教育思想[J].新建设,1956,(01):7-14.
    ④毛礼锐.杜威教育思想的反动实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57,(02):24.
    ⑤毛礼锐.杜威教育思想的反动实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57,(02):26.
    ⑥毛礼锐.杜威教育思想的反动实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57,(02):28.
    ⑦陈元晖.实用主义教育学批判[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67.
    ⑧陈元晖.实用主义教育学批判[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68.
    ⑨陈元晖.实用主义教育学批判[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69.
    ①陈元晖.实用主义教育学批判[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72-73.
    ②陈元晖.实用主义教育学批判[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74.
    ③胡克英.杜威“教育无目的论”的反动实在何在?[N].原载光明日报,1955.10.7.收入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2集)[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5:4.
    ④胡克英.杜威“教育无目的论”的反动实在何在?.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2集)[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5:6.
    ⑤胡克英.杜威“教育无目的论”的反动实在何在?.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2集)[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5:6-7.
    ①曹孚.批判实用主义教育学关于教育的作用和目的的谬论.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2集)[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5:32-33.
    ②孟宪承.实用主义的反动的教育目的论.原载解放日报.1955.3.29.收入《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1集[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5:173-175.
    ③刘佛年.什么是反动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2集)[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5:69.
    ④胡克英.杜威“教育无目的论”的反动实在何在?.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2集)[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5:7.
    ①胡克英.杜威“教育无目的论”的反动实在何在?.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2集)[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5:9-10.
    ②胡克英.杜威“教育无目的论”的反动实在何在?.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2集)[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5:12.
    ③曹余章.杜威所谓“教育过程里面的教育目的”是怎么回事?[N].原载文汇报,1955.6.30.收入批判杜威反动教育思想[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5:61-65.
    ④曹余章.杜威所谓“教育过程里面的教育目的”是怎么回事?.批判杜威反动教育思想[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5:63-64.
    ⑤毛礼锐.杜威教育思想的反动实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57,(02):32.
    ⑥曹孚.批判实用主义教育学关于教育的作用和目的的谬论.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2集)[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5:33.
    ①陈元晖.实用主义教育学批判[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70.
    ②车文博.批判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反科学反革命的本质-对杜威《明日之学校》一书的批判[J].东北人民大学人文科学学报,1956,(02):105-128.
    ③陈鹤琴.我控诉杜威这个大骗子.批判杜威反动教育思想[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5:89.
    ④胡克英.杜威“教育无目的论”的反动实在何在?.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2集)[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5:6-7.
    ⑤曹孚.批判实验主义教育学[J].新建设,1955,(02):27-41.
    ⑥曹孚.用主义教育思想批判[M].北京:新知识出版社,1956:21-22.
    ⑦孟宪承.实用主义的反动的教育目的论.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1集)[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5:174.
    ①胡克英.杜威“教育无目的论”的反动实在何在.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2集)[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5:15.
    ②毛礼锐.杜威教育思想的反动实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57,(02):34-35.
    ③车文博.批判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反科学反革命的本质-对杜威《明日之学校》一书的批判[J].东北人民大学人文科学学报,1956,(02):105-128.
    ④付统先.反动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批判[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13.
    ⑤陈鹤琴.我控诉杜威这个大骗子.批判杜威反动教育思想[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5:89.
    ⑥刘佛年.什么是反动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2集)[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1955:68.
    ①曹余章.杜威所谓“教育过程里面的教育目的”是怎么回事?.批判杜威的反动教育思想[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5:65.
    ②陈信泰.批判杜威关于教育目的的谬论.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2集)[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5:22.
    ③曹孚.批判实用主义教育学关于教育的作用和目的的谬论.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2集)[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5:27.
    ④曹孚.批判实用主义教育学关于教育的作用和目的的谬论.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2集)[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5:29-30.
    ⑤曹孚.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批判[M].北京:新知识出版社,1956:10.
    ⑥朱智贤.批判杜威关于“教育即生活”的反动学说.文化教育出版社编.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3集)[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6:49.
    ①朱智贤.批判杜威关于“教育即生活”的反动学说.文化教育出版社编.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3集)[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6:49.
    ②戴本博、任钟印、董宝良.杜威反动教育思想批判.华中师范学院学报,1956.(03):14-44
    ③蒋本仁.杜威“教育万能论”的反动实质[N].原载文汇报,1955.6.29.收入批判杜威的反动教育思想[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5:34.
    ④蒋本仁.《杜威“教育万能论”的反动实质.批判杜威的反动教育思想[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5:40.
    ⑤曹孚.批判实用主义教育学关于教育的作用和目的的谬论.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2集)[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5:30-31.
    ①曹孚.批判实用主义教育学关于教育的作用和目的的谬论.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2集)[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5:12.
    ②戴本博、任钟印、董宝良.杜威反动教育思想批判[J].华中师范学院学报,1956,(03):14-44.
    ③付统先.反动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批判[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16-17.
    ④陈信泰.批判杜威关于教育作用问题的反革命反科学谬论.批判杜威的反动教育思想[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5:48.
    ①陈元晖.实用主义教育学批判[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43.
    ②付统先.反动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批判[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47-48.
    ③付统先.反动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批判[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49-53.
    ④付统先.反动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批判[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54.
    ①陈元晖.实用主义教育学批判[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41-42.
    ②曹孚.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批判[M].北京:新知识出版社,1956:35.
    ③曹孚.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批判[M].北京:新知识出版社,1956:38-39.
    ④曹孚.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批判[M].北京:新知识出版社,1956:39.
    ⑤曹孚.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批判[M].北京:新知识出版社,1956:42.
    ⑥曹孚.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批判[M].北京:新知识出版社,1956:45.
    ⑦曹孚.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批判[M].北京:新知识出版社,1956:47.
    ⑧付统先.反动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批判[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59-60.
    ⑨付统先.反动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批判[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62-69.
    ①付统先.反动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批判[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72-78.
    ②付统先.反动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批判[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19.
    ③付统先.反动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批判[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21.
    ④付统先.反动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批判[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22.
    ⑤付统先.反动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批判[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24.
    ⑥付统先.反动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批判[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26.
    ①曹孚.批判实用主义的教学理论.文化教育出版社编.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3集)[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6:87-88.
    ②曹孚.批判实用主义的教学理论.文化教育出版社编.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3集)[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6:88.
    ③曹孚.批判实用主义的教学理论.文化教育出版社编.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3集)[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6:89.
    ④曹孚.批判实用主义的教学理论.文化教育出版社编.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3集)[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6:90.
    ①曹孚.批判实用主义的教学理论.文化教育出版社编.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3集)[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6:91-92.
    ②陈元晖.实用主义教育学批判[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85.
    ③陈元晖.实用主义教育学批判[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89.
    ④付统先.反动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批判[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29-30.
    ⑤付统先.反动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批判[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30-31.
    ①付统先.反动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批判[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32-34.
    ②付统先.反动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批判[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36.
    ③毛礼锐.杜威教育思想的反动实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57,(02):42.
    ④毛礼锐.杜威教育思想的反动实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57,(02):44.
    ①曹孚.批判实验主义教育学[J].新建设,1955,(02):27-41.
    ②陈元晖.实用主义教育学批判[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99.
    ③陈元晖.实用主义教育学批判[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100.
    ④陈元晖.实用主义教育学批判[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101-104.
    ①车文博.批判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反科学反革命的本质-对杜威《明日之学校》一书的批判[J].东北人民大学人文科学学报,1956,(02):105-128.
    ②刘佛年.什么是反动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2集)[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5:72.
    ③刘佛年.什么是反动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2集)[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5:73.
    ④刘佛年.什么是反动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2集)[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5:74.
    ⑤张健.批判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说中有关学校教育的谬论[J].人民教育,1955,(06):23-25,收入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2集)[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5:49.
    ①张健.批判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说中有关学校教育的谬论.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2集)[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5:50-51.
    ②阎国华.杜威“理想”学校的反动实质[N].原载文汇,1955.5.17.收入批判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5:74.
    ③阎国华.杜威“理想”学校的反动实质.批判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5:77.
    ④车文博批判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反科学反革命的本质-对杜威《明日之学校》一书的批判[J].东北人民大学人文科学学报,1956,(02):105-128.
    ⑤毛礼锐.杜威教育思想的反动实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57,(02):37.
    ⑥毛礼锐.杜威教育思想的反动实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57,(02):38.
    ①毛礼锐.杜威教育思想的反动实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57,(02):39.
    ②毛礼锐.杜威教育思想的反动实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57,(02):40.
    ③曹孚.批判实验主义教育学[J].新建设,1955,(02):27-41.
    ④瞿菊农.批判实用主义教育思想[J].新建设,1956,(01):7-14.
    ⑤阎国华.批判杜威“儿童中心主义”的谬论[N].原载文汇报,1955.9.27.收入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2集)[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5:54-55.
    ⑥阎国华.杜威“理想”学校的反动实质.批判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5:56.
    ①阎国华.杜威“理想”学校的反动实质.批判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5:57.
    ②张文郁.清除“儿童中心主义”的毒素[N].原载文汇报.1955.4.18.收入批判杜威教育思想[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5:57-58.
    ③张文郁.清除“儿童中心主义”的毒素.批判杜威教育思想[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5:59.
    ④曹孚.批判实验主义教育学.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1集)[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5:65-115.
    ⑤刘付忱.批判杜威教育思想中的“民主主义”概念[N].原载光明日报,1955.3.21.收入批判杜威的反动教育思想[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5:22.
    ①刘付忱.批判杜威教育思想中的“民主主义”概念.批判杜威的反动教育思想[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5:22-23.
    ②刘聿之.杜威提倡“民主主义教育”的阴谋[N].原载文汇报,1955.7.28.收入批判杜威的反动教育思想[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5:29.
    ③刘聿之.杜威提倡“民主主义教育”的阴谋.批判杜威的反动教育思想[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5:30-32.
    ④陈元晖.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反动政治目的[J].新建设,1955,(09):34-38.
    ⑤陈元晖.实用主义教育学批判[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126.
    ①张安国.肃清杜威反动教育思想在中国的流毒-杜威反动教育学说的批判[J].湖南师院学报,1956,(01):23-32.
    ②张安国.肃清杜威反动教育思想在中国的流毒-杜威反动教育学说的批判[J].湖南师院学报,1956,(01):23-32.
    ③李秉德.清除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我国教育界的影响[J].原载人民教育,1956,(02).收入文化教育出版社编.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3集)[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6:95.
    ④李秉德.清除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我国教育界的影响.文化教育出版社编.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3集)[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6:97.
    ⑤李秉德.清除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我国教育界的影响.文化教育出版社编.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3集)[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6:98.
    ⑥李秉德.清除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我国教育界的影响.文化教育出版社编.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3集)[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6:100.
    ①李秉德.清除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我国教育界的影响.文化教育出版社编.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3集)[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6:102-103.
    ②李秉德.清除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我国教育界的影响.文化教育出版社编.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3集)[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6:106.
    ③相关谈话内容经整理,以《教育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为题,发表在《新建设》1957,(06)上。
    ④曹孚.教育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新建设,1957,(06):8.
    ⑤曹孚.教育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新建设,1957,(06):8.
    ①曹孚.教育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新建设,1957,(06):8.
    ②转引自曹大为.曹孚与曹孚的教育思想[J].学术界,2001,(04):225.
    ③陈友松早年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研究教育财政学。遭受批判时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副主任、教育学教授。
    ④转引自陈元晖.陈友松为什么替杜威辩护?[J].新建设,1957,(10):17.
    ⑤王铁、陈元晖、张健、顾明远在《怎样理解“教育中的继承性问题”》、《不许陈友松替实用主义教育学进行复辟活动》、《学习苏联经验的成绩不是主要的吗》、《驳斥陈友松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学的污蔑》等文章中都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①陈元晖.陈友松为什么替杜威辩护[J].新建设,1957,(10):17.
    ②陈元晖.陈友松为什么替杜威辩护[J].新建设,1957,(10):22.
    ③陈元晖.陈友松为什么替杜威辩护[J].新建设,1957,(10):22.
    ④如陈元晖的《实用主义道德论批判》(载光明日报.1963.11.29);《实用主义的真理论-真理就是一种权宜手段)(载《哲学研究》,1963,(03))等。
    ⑤如丁明宽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剖析-兼批“四人帮”的“教育革命新经验”》、丁荣生的《“从斗争需要出发”与实用主义》等文章。
    ①刘放桐是文革结束后中国哲学界较早提出重新认识和研究实用主义哲学的学者.20世纪80年代刘放桐相继发表《实用主义述评》(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年)、《重新评价实用主义》(《现代外国哲学》第10辑人民出版社1987年)等文章,对中国学术界认识和评价实用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
    ②在论著方面以刘放桐的《重新评价实用主义》、赵祥麟的《重新评价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为代表.
    ③刘放桐曾说:“我自己近几年来在谈论实用主义时虽然已感到这种模式不实事求是,也企图能有所突破,但终因种种顾虑而未敢迈出大步”.参见刘放桐.重新评价实用主义.现代外国哲学.(第10辑)[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3.
    ④王彦力.走向对话-中国教育“杜威研究”九十年[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100.
    ⑤2002年7月杜威逝世50周年之际,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华东师范大学单中惠教授编著的《现代教育的探索-杜威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一书。该书所涉及的内容涵盖了杜威教育思想的各个重要方面,如实用主义哲学、机能主义心理学、教育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道德教育、职业教育、儿童观、教师观、实验学校、杜威与传统教育和进步教育的关系、杜威教育思想对各国的影响等等。其中,第五章“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论及了人们所熟知的“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等重要命题。有评论认为该书“用新的角度构建了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参见杨捷.走进杜威的思想深处[J].中国教育报,2003,(08):21;杨光富.杜威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研究的里程碑-《现代教育的探索-杜威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评介[J].外国教育研究,2003,(05):63-64;朱惠芳.重新解读杜威-《现代教育的探索》[J].课程.教材.教法,2003,(02):64-66等。
    ⑥[美]帕梭,袁锐愕译.杜威对世界教育的影响[J].世界教育文摘,1984,(03):41.
    ⑦元青.杜威与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引言.
    ①有趣的是,前苏联对待杜威的态度也曾有过截然相反的两个时期.以20世纪30年代前苏联“托洛茨基”案为分水岭,在此之前,即十月革命胜利之后,尽管苏联对许多西方哲学和社会科学家纷纷进行了激烈批判,但是对在美国当作左派学者的杜威,在相当长时期内基本上抱友好、甚至赞扬态度。1928年杜威还应邀访问了苏联,并被不少前苏联党政高级官员看作是“进步人士”.20世纪30年代后期,杜威对斯大林时代发生的托洛茨基审判案抱怀疑和批判的态度,并且与一些美国自由派人士为托洛茨基辩护后,前苏联很快改变了对杜威的态度,并宣布杜威是“苏联人民的凶恶敌人”、“帝国主义的反动哲学家”。这样的结论和批判用语在中国的批判者的文本中也处处可见。
    ②有研究认为,对于这场大批判的解读,多数学者将其归责于政治,归责于左倾思想的干扰。很少有学者涉及到个人的主观态度,对权威的崇拜和领袖迷信,或去考虑批判者的学术作风、学术良知及其研究方法、批判范式,甚至有一部分学者把原因归咎于杜威教育思想的晦涩难懂,归咎于杜威教育思想的庞大复杂,归咎于杜威教育思想的矛盾性。参见谢世国.“杜威教育思想批判”的批判[D].华南师范大学2007届硕士学位论文:14.
    ③李明德.关于杜威教育理论的再评价[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02):86.
    ④[美]帕梭,袁锐愕译.杜威对世界教育的影响[J].世界教育文摘,1984,(03):43.
    ⑤[美]陈林.中国社会主义与实用主义:1950-1958年间对胡适哲学的批判[J].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1968, (03):551.
    ①滕大春.他人的误解与自身的不足-关于杜威教育理论的批判与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1987,(04):49.
    ②王天一.杜威教育思想探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03):76-77,79,83.
    ③周鸿志.关于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国影响的研究[J].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01):106.
    ④王彦力.走向对话-中国教育“杜威研究”九十年[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99.
    ⑤陈景磐.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批判的补充[J].教育研究,1982,(09):80.
    ⑥夏之莲.实事求是地评价杜威的教育理论[J].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05):81-87.
    ⑦赵祥麟.重新评价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02):28.
    ①夏之莲.实事求是地评价杜威的教育理论[J].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05):81-87.
    ②李明德.关于杜威教育理论的再评价[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02):88-89.
    ③孟宪承.论杜威教育哲学体系在教育史上的地位.杜威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研究[C].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14.
    ①王彦力.走向对话-中国教育“杜威研究”九十年[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101.
    ①俞平伯(1900-1990),原名俞铭衡,字平伯,浙江德清人。俞平伯在学术方面的主要影响是对《红楼梦》的研究。
    ②新中国成立后,以胡适、俞平伯等为代表的红学考据研究方法及观点,遭到了马克思主义者的质疑和批判。马克思主义“新红学”与考据红学的主要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批判封建制度的政治小说。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红楼梦》是一部批判封建制度的现实主义作品,而俞平伯等则认为《红楼梦》主要是其作者的“闺阁庭帏”之传。
    ③这两位批判者后来的命运各不相同。李希凡在政治上获得大的发展并出任政协委员.蓝翎1957年被划为右派。李、蓝之间后来因种种原因产生隔膜以至晚年反目成仇。参见蓝翎.四十年间半部书[J].黄河,1994,(05);李希凡.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J].黄河,1955,(01).
    ④毛泽东.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134-135.
    ⑤因为1955年2月俞平伯在《文艺报》第5号上公开检讨,承认自己在红学研究方面存在立场及方向的错误,表示与胡适思想划清界限。
    ⑥时任中宣部副部长、全国文联主席。
    ⑦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
    ①谢泳.胡适思想批判与《胡适思想批判参考资料》[J].开放时代,2006,(06):44-54.
    ②关于这场批判运动的组织与计划,胡适在传记中的记录是:1954年12月2日,这一天中国共产党决定对我做一个综合性的大批判一批判胡适思想的流毒。这一运动是由红色中国的“中国科学院”和“全国作家协会”在一次联席会议上决定的(他们组织了一个“胡适思想批判讨论工作委员会”,来领导和推动这个运动)。“批判”的内容共有九项,约略如下:一、胡适哲学思想批判;二、胡适政治思想批判;三、胡适历史观点批判;四、胡适文学思想批判;五、胡适哲学史观点批判;六、胡适文学史观点批判;七、胡适的考据在历史和古典文学研究工作中,地位和作用的批判;八、九、《红楼梦》的人民性和艺术成就,和对历来《红楼梦》研究的批判。胡适还自鸣得意说:这张单子给他的一个印象,那就是纵然迟至今日(1958),中国共产党还认为我做了一些工作,而在上述七项工作中,每一项里,我都还留有“余毒”未清呢!参见唐德刚译注.胡适口述自传[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07.
    ③该发言后来以《三点建议》为题,发表在《人民日报》1954.12.9。原题目是《思想斗争的文化动员》。毛泽东批示说:“郭老讲稿很好,有一点小的修改,请郭老斟酌。‘思想斗争的文化动员’这个题目不很醒目,请商郭老是否可以换一个。”胡适思想批判(第1辑)[C].北京:三联书店,1955:4.
    ①载人民日报.1955.1.16.
    ②载学习.1955,(03).
    ③载新史学通讯.1955,(01).
    ④载光明日报.1954.12.9.
    ⑤载人民日报.1955.2.5.
    ⑥载光明日报.1955.2.3
    ⑦胡适思想批判讨论会情况[J].科学通报,1955,(05):56-57.
    ⑧胡明.胡适传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976.
    ①该文集是在1955年三联书店出版的八册《胡适思想批判》基础上重新选编的16篇论文结集而成。
    ②石峻.介绍《胡适思想批判论文选集》[J].载读书,1959,(09):7-8.
    ①批判唯心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载人民教育.1955.5.转引自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1集)[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5:5.
    ②批判唯心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1集)[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5:5.
    ③批判唯心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1集)[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5:3.
    ④批判唯心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1集)[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5:4-6.
    ①曹孚.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批判[M].北京:新知识出版社,1956:1-3.
    ①陈友松.检查胡适在教育方面的反动影响和胡适思想对我的影响.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1集)[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5:186.
    ②刘松涛.批判胡适反动的教育思想.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1集)[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5:131-132.
    ③王焕勋.胡适教育思想批判引论[M].武汉:湖北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1-3.该文另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56,(01):33-48.
    ④王焕勋.胡适教育思想批判引论[M].武汉:湖北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2.
    ①陈元晖.实验主义教育学批判[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126-127.
    ②杨荣春.批判和肃清胡适的反动教育思想[N].原文载光明日报,1955.8.8.转引自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2集)[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5:77.
    ③车文博.批判胡适反动的教育思想[J].人文科学学报,1955,(03):81-96.
    ④孟宪承.实用主义的反动的教育目的论.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1集)[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5:176.
    ⑤韩落.胡适是怎样贩运杜威教育思想的[N].原文载重庆日报,1955.3.24.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1集)[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5:149-150.
    ①王焕勋.胡适教育思想批判引论[M].武汉:湖北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19-22.
    ②刘松涛.批判胡适反动的教育思想.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1集)[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5:137-139.
    ③华南师范学院教育系.清除胡适反动思想在我国教育界中的遗毒.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1集)[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5:160.
    ④刘松涛.批判胡适反动的教育思想.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1集)[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5:135-136.
    ①陈友松.检查胡适在教育方面的反动影响和胡适思想对我的影响.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1集)[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5:193-194.
    ②杨荣春.批判和肃清胡适的反动教育思想.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2集)[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5:78-80.
    ③王焕勋.胡适教育思想批判引论[M].武汉:湖北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7-9.
    ④毛礼锐.肃清胡适反动思想在教育上的影响.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1集)[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5:166-167.
    ①曹孚.批判实用主义教育学.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1集)[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5:84.
    ②毛礼锐.肃清胡适反动思想在教育上的影响.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1集)[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5:172.
    ③刘松涛.批判胡适反动的教育思想.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1集)[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5:142-145.
    ④陈元晖.实验主义教育学批判[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131-132.
    ①陈友松.检查胡适在教育方面的反动影响和胡适思想对我的影响.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1集)[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5:187-189.
    ②王焕勋.胡适教育思想批判引论[M].武汉:湖北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24.
    ③王焕勋.胡适教育思想批判引论[M].武汉:湖北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24-25.
    ④李泽深.批判胡适的中学国文教学的思想方法[J].人民教育,1955,(03):34-35.
    ⑤广东广雅中学历史教研组.清除胡适反动历史观对历史教学的毒害.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2集)[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5:94-96.
    ①广东广雅中学历史教研组.清除胡适反动历史观对历史教学的毒害.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2集)[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5:99-100.
    ②广东广雅中学历史教研组.清除胡适反动历史观对历史教学的毒害.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2集)[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5:102-103.
    ③胡适1920年写了《非个人主义的新生活》,提倡通过“正当的奋斗”,“使旧社会变成新社会,使旧生活变为新生活”.王焕勋在批判时引用了该篇文章的大量观点。王焕勋.胡适教育思想批判引论[M].武汉:湖北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14-15.
    ④王焕勋.胡适教育思想批判引论[M].武汉:湖北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15-18.
    ⑤陈元晖.实验主义教育学批判[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128-130.
    ①毛礼锐.肃清胡适反动思想在教育上的影响.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2集)[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5:169-172.
    ②杨荣春.批判和肃清胡适的反动教育思想.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2集)[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5:81-84.
    ③载人民教育.1955,(05).转引自.批判杜威的反动教育思想[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5:2.
    ④潘梓年.彻底批判胡适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时贯彻祖国过渡时期总任务的一个严重问题[J].科学通报,1955,(04):4.
    ①陈鹤琴.批判杜威反动教育学的哲学基础[M].北京:新知识出版社,1956:44.
    ②王焕勋.胡适教育思想批判引论[M].武汉:湖北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1.
    ③曹孚.批判实用主义教育学.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1集)[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5:110.
    ④王焕勋.胡适教育思想批判引论[M].武汉:湖北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2.
    ⑤王焕勋.胡适教育思想批判引论[M].武汉:湖北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2.
    ①韩落.胡适是怎样贩运杜威教育思想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1集)[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5:157.
    ②毛礼锐.肃清胡适反动思想在教育上的影响.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1集)[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5:167-168.
    ③曹孚.批判实用主义教育学.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1集)[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5:79.
    ④毛礼锐.肃清胡适反动思想在教育上的影响.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1集)[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5:168.
    ⑤刘松涛.批判胡适反动的教育思想.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1集)[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5:132.
    ⑥车文博.批判胡适反动的教育思想[J].人文科学学报,1955,(03):81-96.
    ⑦车文博.批判胡适反动的教育思想[J].人文科学学报,1955,(03):81-96.
    ①陈友松.检查胡适在教育方面的反动影响和胡适思想对我的影响.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1集)[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5:185.
    ②刘松涛.批判胡适反动的教育思想.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1集)[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5:132.
    ③华南师范学院教育系.清除胡适反动思想在我国教育界中的遗毒.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1集)[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5:164-165.
    ④胡适口述自传[M].唐德刚译注.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18注释,120.
    ⑤按照当时的计划,这场批判运动甚至会持续十几年。毛泽东在1955年中共七届六中全会(扩大会议)上说:“反唯心论的斗争,从《红楼梦》那个问题上开始,还批评了《文艺报》,以后又批判胡适、批判梁漱溟,已经搞了一年。我们要把唯心论切实地反一下,准备搞三个五年计划。在反唯心论的斗争中间,要建立马克思主义的辨证唯物论的干部队伍,使我们广大干部同人民能够使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武装起来。”参见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199.
    ①有论者指出从批判胡适的内容和批判者的着眼点来看,是全方位的,但是重点及最后的落脚点都放到了对胡适的政治观的批判上。这场运动从出发点到实际的操作过程等,都反映出它是一场政治运动,而不是简单的学术批判运动。参见黄利新.评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胡适思想批判[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增刊):74-81.
    ②耿云志.胡适研究论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97-98.唐德刚也认为“50年代大陆上‘批胡’运动的最大错误,便是把胡适说得一无是处,胡适所研究的学问简直没有一桩是对的。天下哪有这样‘全错’的学者呢?”参见胡适口述自传.唐德刚译注[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20.
    ③胡海涛.建国初期对唯心主义的四次批判[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149.
    ①耿云志.胡适研究论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3.
    ②杨功亮(1897-),安徽巢县人。曾任上海中国公学副校长、安徽大学校长、北京大学教育系主任等职。杨功亮说:“胡适一贯秉承民主办学,学术自由的方针,并且对国民党的文教政策也多有抨击。胡适所作的《新文化运动与国民党》就是代表。最后胡适被迫于1930年5月辞去中国公学校长一职。”参阅杨功亮.胡适之先生与中国公学.早期三十年的教学生活·五四[M].合肥:黄山书社,2008:69-82.
    ③耿云志.胡适研究论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33.
    ④黄书光.胡适教育思想研究[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267,317.
    ①黄书光.胡适中西融通的文化教育思想[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4,(01):64.
    ②陶、胡同出生于1891年,陶略大。同属兔,同庚、同乡(胡安徽绩溪人,陶安徽歙县人)、同窗(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同为杜威弟子),甚至还是同年学成回国(1917年)。胡适《两只黄蝴蝶》的诗:“两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回。剩下那一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也说明了二者之间的相异。转引自吴翔.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陶胡分歧”[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6,(09):11-12.
    ③崔玉婷.胡适、陶行知接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方法论比较[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2):46-49.
    ④黄岭峻.中国近代知识分子与实用主义中国化-以张东荪、胡适、陶行知为例[J].安徽史学,1997,(02):67-68.
    ①黄书光.胡适教育思想研究[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101,202.
    ②周月.胡适的教育思想及其实践探析[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3,(12):30,35.
    ③张晓唯.民国时期“教育独立”思潮评议[J].历史教学,2001,(07):5-6.
    ④耿云志.胡适研究论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39.
    ⑤黄书光.胡适教育思想研究[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206.
    ⑥刘卫、徐国利.试析胡适的“教育救国论”[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5):8.
    ①耿云志.胡适研究论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62.
    ②耿云志.胡适研究论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63-64.
    ③黄书光.胡适教育思想研究[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65,261.
    ④胡适在“介绍我自己的思想”时就曾强调:“十几年前我所预料的种种危险-“目的热”而“方法盲”迷信抽象名词,把主义用作蒙蔽聪明停止思想的绝对真理。”参见郭湛波.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86。尽管胡适这些言论有绝对反对“主义”之嫌,但是他的警告不是无道理的,值得人们深思。
    ⑤转引自郭湛波.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86.
    ①关于“历史的方法”,胡适说历史的方法亦即“祖孙的方法”:他从来不把一个制度或学说看作一个孤立的东西,总把他看做一个中段:一头是他所以发生的原因,一头是他自己发生的效果.上头有他的祖父,下面有他的子孙。捉住了这两头,他再也逃不出去了!……这种方法是一切带有评判(Critical)精神的运动的一个重要武器。关于“实验的方法”,胡适说实验的方法至少注重三件事:(一)从具体的事实与境地下手;(二)一切学说理想,一切知识,都只是待证的假设,并非天经地义;(三)一切学说理想都须用实行来试验过;实验是真理的唯一试金石……实验主义只承认那一点一滴做到的进步,才是真进化。胡适对于杜威“五步法”的解释是:(一)思想的起点是一种疑难的境地:(二)指定疑难之点究竟在何处:(三)提出种种假定的解决方法;(四)决定那一种假设是适用的解决;(五)证明。转引自郭湛波.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89-90.
    ②其实,早在20世纪30年代有学者在对胡适个人主义人生观进行评价时就曾说过:“胡先生的人生观,叫做自然主义、科学的人生观:实则是工业资本社会个人主义的人生观,‘十九世纪维多利亚时代的陈腐思想’”。参见郭湛波.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93.
    ③耿云志.胡适研究论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50.
    ①论者认为胡适所界定的个人主义有两种,一种是假的个人主义,即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真的个人主义就是个性主义。讲个性主义就必须承认个人自由。个人自由首先是个人意志的自由;但有意志自由的个人,必须为自己的思想、言论、行为完全地负责任。这种能充分为自己的思想、言论和行为完全负责任的个人主义,就是健全的个人主义。这样一种界说,就把个性主义同形形色色的所谓自私自利、人欲横流之类的污蔑之词截然划开.参见耿云志.胡适思想的现代意义[J].学术探索,2006,(02):12.
    ②黄书光.胡适中西融通的文化教育思想[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4,(01):68.
    ③黄书光.胡适教育思想研究[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234,236.
    ④耿云志:《胡适研究论稿》[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44.
    ⑤黄书光.胡适教育思想研究[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69.
    ⑥周月.胡适的教育思想及其实践探析[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3,(12):33.
    ①张晓唯.民国时期“教育独立”思潮评议[J].历史教学,2001,(07):9.
    ②黄书光.胡适教育思想研究[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70.
    ③周月.胡适的教育思想及其实践探析[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3,(12):35-36.
    ④杨功亮.早期三十年的教学生活·五四[M].合肥:黄山书社,2008:75.
    ①凯洛夫《教育学》中译本校订者南致善先生的来信[J].人民教育,1952,(01):36.
    ②陈侠.凯洛夫《教育学》中译本第二次修订述要[J].人民教育,1953,(03):55.
    ③关于“教育”、“教养”、“教学”这三个词的翻译及含义问题,直到20世纪末还有学者提出来加以讨论:“教育”为人格陶冶:“教养”为知识技能、技巧的掌握; “教学”为传授知识、技能、技巧的途径。其中,“教养”不是一种过程,它是教学的内容,因而也是“教学”所要达到的结果。参见陈桂生.重评凯洛夫《教育学)[M].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01):44.
    ④这与《苏联教育学》编辑部所提供的材料也存在差异: “1948年再版的、修改并补充过的教学参考读物,作为后来几年编写标准教科书的基础。参加编写标准教科书的工作的主要学者有E.H.米定斯基、B.H.沙茨基、H.K.冈察洛夫、M.H.斯卡特金、M.A.达尼洛夫、Q.N.莫诺斯赞、σ.P.叶西波夫。”参见И.A.凯洛夫的生平和教育思想[J].江西教育科研,1987,(05):78.
    ⑤金林祥.20世纪中国教育科学的发展与反思[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42注释2,注释3.
    ⑥参加翻译的人员是:陈侠、朱智贤、邵鹤亭、于卓、李沂、熊承涤、郭如琴、张渭城、李子卓、陈友松。参见金林样.20世纪中国教育科学的发展与反思[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42注释5.
    ①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6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96.
    ②周谷平、徐立清.凯洛夫《教育学》传入始末考[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06):118.
    ③苏联建立教育科学院及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经验.金世柏口译、朱典馨等记录整理[J].人民教育,1957,(02).
    ④浦熙修.访凯洛夫院士[N].文汇报,1957.1.22.
    ①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736.
    ②1952年10月,苏共19大通过了五年计划,将在中等学校实施综合技术教育的问题置于了重要地位。
    ③该报告载苏维埃教育学.1955.3期.《人民教育》1955年第9期和第10期略有删节刊载了该报告。该报告的译文在瞿葆奎主编,杜殿坤等选编的《教育学文集·苏联教育改革》(上册)[C],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621-664也有收录.有学者还认为这一报告“可以说是这一阶段反思活动的总结”。参见吴式颖主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735.
    ④凯洛夫,董一若译、王易今校.关于苏维埃教育科学现状和任务[J].人民教育,1955,(09):36.
    ⑤凯洛夫,董一若译、王易今校.关于苏维埃教育科学现状和任务[J].人民教育,1955,(09):37.
    ①凯洛夫,董一若译、王易今校.关于苏维埃教育科学现状和任务[J].人民教育,1955,(09):37.
    ②凯洛夫,董一若译、王易今校.关于苏维埃教育科学现状和任务[J].人民教育,1955,(09):38.
    ③:凯洛夫,董一若译、王易今校.关于苏维埃教育科学现状和任务[J].人民教育,1955,(09):39-40.
    ④凯洛夫,董一若译、王易今校.关于苏维埃教育科学现状和任务[J].人民教育,1955,(09):41.
    ⑤凯洛夫,董一若译、王易今校.关于苏维埃教育科学现状和任务[J].人民教育,1955,(09):41.
    ⑥凯洛夫,董一若译、王易今校.关于苏维埃教育科学现状和任务[J].人民教育,1955,(09):42.
    ⑦凯洛夫,董一若译、王易今校.关于苏维埃教育科学现状和任务[J].人民教育,1955,(09):49-54.
    ①吴式颖主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724.
    ②吴式颖主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725.
    ③田正平.中外教育交流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861,1001.
    ④田正平.中外教育交流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861,1001.
    ①郭笙、王炳照、苏渭昌.新中国教育四十年[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9:626.
    ②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342。须指出的是,很多文章将这段话作为毛泽东或陆定一公开批评凯洛夫及其《教育学》的依据或重要文献加以引用。这是欠妥的。因为这段话后来按照毛泽东的批示删去了。
    ③比如有论者认为张凌光在1955年《人民教育》2月号发表的《实行全面发展教育中若干问题得商榷》一文提出的反对把全面发展与平均发展混为一谈,反对把学生培养为一个模式等主张,就是中国教育学者反思苏联教育经验和理论的开端。参见田正平.中外教育交流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861,1000.
    ①曹孚.教育学的性质和任务.曹孚教育论稿[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403,转引自曹大为.曹孚与曹孚的教育思想[J].学术界,2001,(04):224.
    ①陈桂生.重评凯洛夫《教育学》[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01):注释3.
    ②有论者认为1963年中国就开始了对批判凯洛夫《教育学》进行了不公开的准备.理由是:“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印的《教育资料》(内部刊物)就将凯洛夫《教育学》第3版和第2版进行了不加评论的比较。尽管没有评论,但是从比较的结果看,重点关注的是第3版如何抛弃斯大林的阶级斗争理论,如何划清与斯大林的界线。显然矛头直指凯洛夫《教育学》第3版。”参见杨大伟.凯洛夫教育学在中国和苏联的命运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届博士学位论文:98.
    ③陆定一.在中央宣传部长座谈会上的讲话.转引自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1252.
    ④田正平.中外教育交流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861,1002.
    ⑤“徐宗实”,即戴伯韬所用笔名。
    ①郭笙、王炳照、苏渭昌.新中国教育四十年[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9:627.
    ②许崇实.社会主义教育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J].人民教育,1964,(06):33-36.
    ③漆书青.资产阶级教育观点必须批判[J].人民教育,1964,(06):36-39.
    ④红阳.“智育第一”思想必须批判[J].人民教育,1965,(03):36-38.
    ⑤漆书青.资产阶级教育观点必须批判[J].人民教育,1964,(06):36-39.
    ①许崇实.社会主义教育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J].人民教育,1964,(06):33-36.
    ②驻南师工人、解放军毛洋东思想宣传队、南京师范学院革命委员会革命大批判小组.批判凯洛夫专辑[C].南京:南京师范学院革命委员会革命大批判小组,1970:39.
    ①凯洛夫的教育思想.外国教育发展史料[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387.
    ②卫红鹰.为谁培养接班人-评凯洛夫的《教育学》[N].原文载文汇报.1970.3.11.上海革命大批判小组.彻底批判凯洛夫《教育学》[C].上海:上海市出版革命组出版,1970:24-25.
    ③上海革命大批判小组.谁改造谁?-评凯洛夫的《教育学》.彻底批判凯洛夫《教育学》[C].上海:上海市出版革命组出版,1970:7,20.
    ④上海革命大批判小组.谁改造谁?-评凯洛夫的《教育学》.彻底批判凯洛夫《教育学》[C].上海:上海市出版革命组出版,1970:3.
    ⑤上海革命大批判小组.谁改造谁?-评凯洛夫的《教育学》.彻底批判凯洛夫《教育学》[C].上海:上海市出版革命组出版,1970:4.
    ①上海革命大批判小组.谁改造谁?-评凯洛夫的《教育学》.彻底批判凯洛夫《教育学》[C].上海:上海市出版革命组出版,1970:20.
    ②上海革命大批判小组.谁改造谁?-评凯洛夫的《教育学》.彻底批判凯洛夫《教育学》[C].上海:上海市出版革命组出版,1970:1.
    ③上海革命大批判小组.谁改造谁?-评凯洛夫的《教育学》.彻底批判凯洛夫《教育学》[C].上海:上海市出版革命组出版,1970:2.
    ④上海革命大批判小组.谁改造谁?-评凯洛夫的《教育学》.彻底批判凯洛夫《教育学》[C].上海:上海市出版革命组出版,1970:15-16.
    ①上海革命大批判小组.谁改造谁?-评凯洛夫的《教育学》.彻底批判凯洛夫《教育学》[C].上海:上海市出版革命组出版,1970:6-7.
    ②上海中学革命大批判小组.一个培养修正主义“尖子”的黑样板[N].原文载文汇报.1970.3.5.转引自彻底批判凯洛夫《教育学》[C].上海:上海市出版革命组出版,1970:87.
    ③上海中学革命大批判小组.一个培养修正主义“尖子”的黑样板.彻底批判凯洛夫《教育学》[C].上海:上海市出版革命组出版,1970:89.
    ④上海中学革命大批判小组.一个培养修正主义“尖子”的黑样板.彻底批判凯洛夫《教育学》[C].上海:上海市出版革命组出版,1970:89.
    ①卫红鹰.为谁培养接班人-评凯洛夫的《教育学》.彻底批判凯洛夫《教育学》[C].上海:上海市出版革命组出版,1970:26-27.
    ②卫红鹰.为谁培养接班人-评凯洛夫的《教育学》.彻底批判凯洛夫《教育学》[C].上海:上海市出版革命组出版,1970:28.
    ③卫红鹰.为谁培养接班人-评凯洛夫的《教育学》.彻底批判凯洛夫《教育学》[C].上海:上海市出版革命组出版,1970:29.
    ④卫红鹰.为谁培养接班人-评凯洛夫的《教育学》.彻底批判凯洛夫《教育学》[C].上海:上海市出版革命组出版,1970:29.
    ⑤卫红鹰.为谁培养接班人——评凯洛夫的《教育学》.彻底批判凯洛夫《教育学》[C].上海:上海市出版革命组出版,1970:30.
    ⑥卫红鹰.为谁培养接班人-评凯洛夫的《教育学》.彻底批判凯洛夫《教育学》[C].上海:上海市出版革命组出版,1970:31.
    ⑦上海革命大批判小组.谁改造谁?-评凯洛夫的《教育学》.彻底批判凯洛夫《教育学》[C].上海:上海市出版革命组出版,1970:18.
    ⑧卫红鹰.为谁培养接班人-评凯洛夫的《教育学》.彻底批判凯洛夫《教育学》[C].上海:上海市出版革命组出版,1970:33.
    ⑨卫红鹰.为谁培养接班人-评凯洛夫的《教育学》.彻底批判凯洛夫《教育学》[C].上海:上海市出版革命组出版,1970:34.
    ⑩杭育兵.剥下凯洛夫“全民教育”的三张画皮[N].原文载浙江日报,1969.10.10.据选编者注称该文节选自《凯洛夫的“全民教育”和刘少奇的“全民读书”》。
    ①杭育兵.剥下凯洛夫“全民教育”的三张画皮.彻底批判凯洛夫《教育学》[C].上海:上海市出版革命组出版,1970:37-38.
    ②杭育兵.剥下凯洛夫“全民教育”的三张画皮.彻底批判凯洛夫《教育学》[C].上海:上海市出版革命组出版,1970:38.
    ③杭育兵.剥下凯洛夫“全民教育”的三张画皮.彻底批判凯洛夫《教育学》[C].上海:上海市出版革命组出版,1970:40.
    ④杭育兵.剥下凯洛夫“全民教育”的三张画皮.彻底批判凯洛夫《教育学》[C].上海:上海市出版革命组出版,1970:40.
    ⑤黑龙江省青冈县柞岗公社红旗大队.“全民教育”是复辟资本主义的遮羞布[N].原文载黑龙江日报,1969.10.12.
    ⑥黑龙江省青冈县柞岗公社红旗大队.“全民教育”是复辟资本主义的遮羞布.彻底批判凯洛夫《教育学》[C].上海:上海市出版革命组出版,1970:42.
    ⑦黑龙江省青冈县柞岗公社红旗大队.“全民教育”是复辟资本主义的遮羞布.彻底批判凯洛夫《教育学》[C].上海:上海市出版革命组出版,1970:42.
    ①洪教史.揭“智育第一”黑线的老底[N].原载文汇报,1970.3.5.
    ②洪教史.揭“智育第一”黑线的老底.彻底批判凯洛夫《教育学》[C].上海:上海市出版革命组出版,1970:77.
    ③洪教史.揭“智育第一”黑线的老底.彻底批判凯洛夫《教育学》[C].上海:上海市出版革命组出版,1970:78.
    ④洪教史.揭“智育第一”黑线的老底.彻底批判凯洛夫《教育学》[C].上海:上海市出版革命组出版,1970:79.
    ⑤洪教史.揭“智育第一”黑线的老底.彻底批判凯洛夫《教育学》[C].上海:上海市出版革命组出版,1970:80.
    ⑥北京市骑河反修学校革命委员会.从旧景山学校看“智育第一”的反动性[N].原载北京日报,1969.11.8.
    ⑦北京市骑河反修学校革命委员会.从旧景山学校看“智育第一”的反动性.彻底批判凯洛夫《教育学》[C].上海:上海市出版革命组出版,1970:82.
    ①北京市骑河反修学校革命委员会.从旧景山学校看“智育第一”的反动性.彻底批判凯洛夫《教育学》[C].上海:上海市出版革命组出版,1970:82.
    ②北京市骑河反修学校革命委员会.从旧景山学校看“智育第一”的反动性.彻底批判凯洛夫《教育学》[C].上海:上海市出版革命组出版,1970:83.
    ③北京市骑河反修学校革命委员会.从旧景山学校看“智育第一”的反动性.彻底批判凯洛夫《教育学》[C].上海:上海市出版革命组出版,1970:83-84.
    ④北京市骑河反修学校革命委员会.从旧景山学校看“智育第一”的反动性.彻底批判凯洛夫《教育学》[C].上海:上海市出版革命组出版,1970:84.
    ⑤北京市骑河反修学校革命委员会.从旧景山学校看“智育第一”的反动性.彻底批判凯洛夫《教育学》[C].上海:上海市出版革命组出版,1970:85.
    ①洪教史.“教学阶段”论是赫尔巴特“形式阶段”论的翻版[N].原载文汇报,1970.3.23.
    ②洪教史.“教学阶段”论是赫尔巴特“形式阶段”论的翻版.彻底批判凯洛夫《教育学》[C].上海:上海市出版革命组出版,1970:101.
    ③洪教史.“教学阶段”论是赫尔巴特“形式阶段”论的翻版.彻底批判凯洛夫《教育学》[C].上海:上海市出版革命组出版,1970:102-103.
    ④洪教史.“教学阶段”论是赫尔巴特“形式阶段”论的翻版.彻底批判凯洛夫《教育学》[c].上海:上海市出版革命组出版,1970:103,104.
    ⑤上海革命大批判小组.谁改造谁?一评凯洛夫的《教育学》.彻底批判凯洛夫《教育学》[C].上海:上海市出版革命组出版,1970:9.
    ⑥上海革命大批判小组.谁改造谁?-评凯洛夫的《教育学》.彻底批判凯洛夫《教育学》[C].上海:上海市出版革命组出版,1970:11.
    ⑦上海革命大批判小组.谁改造谁?-评凯洛夫的《教育学》.彻底批判凯洛夫《教育学》[C].上海:上海市出版革命组出版,1970:12.
    ①上海革命大批判小组.谁改造谁?-评凯洛夫的《教育学》.彻底批判凯洛夫《教育学》[C].上海:上海市出版革命组出版,1970:8.
    ②季涌.评凯洛夫教育法的反革命两手[N].原载解放日报,1970.4.18.
    ③季涌.评凯洛夫教育法的反革命两手.彻底批判凯洛夫《教育学》[C].上海:上海市出版革命组出版,1970:63.
    ④季涌.评凯洛夫教育法的反革命两手.彻底批判凯洛夫《教育学》[C].上海:上海市出版革命组出版,1970:63.
    ⑤季涌.评凯洛夫教育法的反革命两手.彻底批判凯洛夫《教育学》[C].上海:上海市出版革命组出版,1970:70.
    ⑥章敏.教棒和手怎么能代替思想工作-一个红卫兵的大字报[J].原载红旗,1970,(03).
    ⑦章敏.教棒和手怎么能代替思想工作-一个红卫兵的大字报.彻底批判凯洛夫《教育学》[C].上海:上海市出版革命组出版,1970:72.
    ⑧方敬雁.“师道尊严”就是“私道尊严”.原载文汇报.1970.3.16.彻底批判凯洛夫《教育学》[C].上海:上海市出版革命组出版,1970:57.
    ⑨洪教史.“教师中心”论是资产阶级的黑货.原载文汇报.1970.3.16.彻底批判凯洛夫《教育学》[C].上海:上海市出版革命组出版,1970:60.
    ①洪教史.“教师中心”论是资产阶级的黑货.彻底批判凯洛夫《教育学》[C].上海:上海市出版革命组出版,1970:62.
    ②严君荣.控诉“师道尊严”对我的迫害[N].原载解放日报,1970.4.18.
    ③严君荣.控诉“师道尊严”对我的迫害.彻底批判凯洛夫《教育学》[C].上海:上海市出版革命组出版,1970:73.
    ④伍干校.坚持党的领导是办好社会主义学校的根本-彻底批判凯洛夫、刘少奇“专家治校”“内行领导”的谬论[N].原载浙江日报,1969.12.8.
    ⑤伍干校.坚持党的领导是办好社会主义学校的根本-彻底批判凯洛夫、刘少奇“专家治校”“内行领导”的谬论.彻底批判凯洛夫《教育学》[C].上海:上海市出版革命组出版,1970:48.
    ⑥伍干校.坚持党的领导是办好社会主义学校的根本-彻底批判凯洛夫、刘少奇“专家治校”“内行领导”的谬论.彻底批判凯洛夫《教育学》[C].上海:上海市出版革命组出版,1970:49.
    ①伍干校.坚持党的领导是办好社会主义学校的根本-彻底批判凯洛夫、刘少奇“专家治校”“内行领导”的谬论.彻底批判凯洛夫《教育学》[C].上海:上海市出版革命组出版,1970:45.
    ②伍干校.坚持党的领导是办好社会主义学校的根本-彻底批判凯洛夫、刘少奇“专家治校”“内行领导”的谬论.彻底批判凯洛夫《教育学》[C].上海:上海市出版革命组出版,1970:46.
    ③伍干校.坚持党的领导是办好社会主义学校的根本-彻底批判凯洛夫、刘少奇“专家治校”“内行领导”的谬论.彻底批判凯洛夫《教育学》[C].上海:上海市出版革命组出版,1970:50.
    ④伍干校.坚持党的领导是办好社会主义学校的根本-彻底批判凯洛夫、刘少奇“专家治校”“内行领导”的谬论.彻底批判凯洛夫《教育学》[C].上海:上海市出版革命组出版,1970:51.
    ⑤桑文江.批臭“专家治校”,敢于领导讲台[N].原文载文汇报,1970.3.16.
    ⑥桑文江.批臭“专家治校”,敢于领导讲台.彻底批判凯洛夫《教育学》[C].上海:上海市出版革命组出版,1970:53.
    ⑦桑文江.批臭“专家治校”,敢于领导讲台.彻底批判凯洛夫《教育学》[C].上海:上海市出版革命组出版,1970:53.
    ①此时期有代表性的文献包括:汪莲如.驳“凯洛夫”阴魂不散[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04);陈友端.评凯洛夫教育学[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79,(02);邱光.评凯洛夫主编的
    教育学[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03);朱煜煌.读凯洛夫《教育学》教学论的一点浅见[J].云梦学刊,1980,(01);刘树范.教学理论建设中的几个问题-兼评凯洛夫的教学论[J].学习与探索,1979,(03)等。
    ②期间的代表性文献包括:金戈.“关于凯洛夫和赞科夫教学思想的异同和评价”小型专题学术讨论会在沪举行[J].全球教育展望,1982,(03);李定仁.赞科夫的教学论思想与凯洛夫教育学[J].比较教育研究,1981,(05);程希贤.从凯洛夫到赞科夫[J].全球教育展望,1982,(05);林淑端.合理的继承,可贵的发展-凯洛夫与赞科夫教学思想的异同[J].比较教育研究,1982,(05);张定璋.凯洛夫和赞科夫的教学思想评述[J3.全球教育展望,1982,(05);燕国材.凯洛夫《教育学》属于传统教育思想范畴[J].教育研究,1988,(06);燕国材.再论凯洛夫《教育学》属于传统教育思想范畴-与陈炳文、肖云瑞二同志商榷[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03);肖云瑞.传统教育思想不应全盘否定-与燕国材同志商榷[J].课程.教材.教法,1988,(10);陈炳文.正视遗产,慎用贬词-与燕国材同志商榷[J].课程.教材.教法,1988,(01);陈炳文.对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的再评价[J].课程.教材.教法,1987,(04);黄济.简评凯洛夫主编《教育学》的教学论思想[J].教育研究,1987,(12)等。
    ③陈元晖.中国教育学七十年[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05).
    ④安方明.凯洛夫与赞可夫-从传统教学论到发展性教学论[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05).
    ⑤孙喜亭.中国教育学近50年来的发展概述[J].教育研究,1998,(9).
    ⑥陈桂生.重评凯洛夫《教育学》[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01).
    ⑦郑金洲、瞿葆奎.中国教育学百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①21世纪初,似乎已被忘却的凯洛夫《教育学》,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策三与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钟启泉之间围绕“新课程”改革的争论中,再度从人们的记忆中醒来。相关争论请参阅钟启泉.中国课程改革:挑战与反思.比较教育研究.2005.12期;钟启泉.凯洛夫教育学批判-兼评“凯洛夫教育学情结”.全球教育展望.2009.1期;王策三.“新课程理念”“概念重建运动”与学习凯洛夫教育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8.7期等文章。
    ②杨四耕在《一个教学论难题:“凯洛夫问题”》一文中使用了这一术语。他认为所谓“凯洛夫问题”的实质是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而归根结底是事实与价值的关系问题。参见杨四耕.一个教学论难题:“凯洛夫问题”[J].教育学报,2005,(06):摘要.
    ③这一术语是钟启泉在批判王策三对待凯洛夫教育学的态度时所使用的一个“称谓”。钟启泉说:“早在上世纪50年代末,前苏联教育界就已彻底超越凯洛夫教育学。但在我国教育学界某些人至今依然沉醉于‘凯洛夫教育学情结’而不能自拔。有人甚至把凯洛夫教育学捧为现代教育思想的集大成,似乎离开了它,中国的教育就注定要失败。”参见钟启泉.凯洛夫教育学批判-兼评“凯洛夫教育学情结”[J].全球教育展望,2009,(01):3.
    ④杨四耕.一个教学论难题:“凯洛夫问题”[J].教育学报,2005,(06):40.
    ⑤杨四耕.一个教学论难题:“凯洛夫问题”[J].教育学报,2005,(06):44.
    ①杨四耕.一个教学论难题:“凯洛夫问题”[J].教育学报、2005,(06):44-45.
    ②钟启泉.凯洛夫教育学批判-兼评“凯洛夫教育学情结”[J].全球教育展望,2009,(01):10.
    ③钟启泉.凯洛夫教育学批判-兼评“凯洛夫教育学情结”[J].全球教育展望,2009,(01):3.
    ④陈桂生.重评凯洛夫《教育学》[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01):42.
    ①钟启泉.中国课程改革:挑战与反思[J].比较教育研究,2005,(12):20.
    ②陈元晖.中国教育学七十年[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05):73.
    ③安方明.凯洛夫与赞可夫-从传统教学论到发展性教学论[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05):113.
    ①这样的取向及倾向其实在钟启泉与王策三之间的争论中就表现得特别明显。参见钟启泉、王策三等人在争论中发表的相关文章。
    ②陈桂生.重评凯洛夫《教育学》[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01):45.
    ③钟启泉.凯洛夫教育学批判-兼评“凯洛夫教育学情结”[J].全球教育展望,2009,(01):12-13.
    ④在20世纪80年代,有论者还认为1965年前对凯洛夫教育学的三次批判,目的在于闯自己的新路,就其性质来讲还是学术性的.樊政清.苏甫同志来鞍做学术报告-评凯洛夫教育学的几个问题[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80,(06):55.
    ⑤田正平.中外教育交流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861,995.
    ①杨大伟.凯洛夫教育学在中国和苏联的命运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届博士学位论文:103.
    ②陈桂生.重评凯洛夫《教育学》[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01):46.
    ③陈桂生指出对凯洛夫《教育学》的反思,无论在俄罗斯,还是中国,多从“教育思想”角度考虑,而甚少从“《教育学》建构”的角度加以审视。尤其在中国,若说得尖锐一些,尽管多少年来,关于这本《教育学》的议论,滔滔不绝,而论者对所论对象,未必知情。看来,确实有人志在跟凯洛夫的影子作战!这样的评论在今天看来,也还具有现实意义。参见陈桂生.重评凯洛夫《教育学》[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01):42.
    ①陆定一.教学必须改革[J].人民教育,1960,(04):3.
    ①杨秀峰.做教学改革的促进派[J].人民教育,1960,(06):26.
    ②邓兰茹.资产阶级的“量力性原则”必须批判[J].人民教育,1960,(05):42.
    ③王欣生等.对资产阶级量力性原则的初步批判[J].江苏教育,1960,(15):14.
    ④肖疏秀.从儿童年龄特征看资产阶级量力性原则的谬误[J].中学教师,1960,(08):17.
    ⑤刘佛年.大搞群众运动,实行共产主义大协作,为中小学课程革新而斗争[J].人民教育,1960,(06):51.
    ⑥杨凤鸣.思想革命是教学改革的先行[J].人民教育,1960,(05):38.
    ①叶孟魁.我对“量力性原则”的看法[J].安徽教育,1960,(07):9.
    ②文彦.必须彻底批判资产阶级教育学的量力性原则-驳新州二中第一论战团的错误观点[J].安徽教育,1960,(08):7.
    ③文彦.必须彻底批判资产阶级教育学的量力性原则-驳新州二中第一论战团的错误观点[J].安徽教育,1960,(08):8.
    ④文彦.必须彻底批判资产阶级教育学的量力性原则-驳新州二中第一论战团的错误观点[J].安徽教育,1960,(08):7.
    ⑤中共皖南大学委员会通讯组.应该怎样看待“量力性原则”[J].安徽教育,1960,(07):7.
    ⑥南京师院教育系学前专业四年级乙班.对资产阶级学前教育学量力性原则的批判[J].江苏教育,1960(Z1):28.
    ①习文.大跃进与循序渐进[J].中学教师.1960.8期.安徽教育,1959,(10):49-50.
    ②习文.大跃进与循序渐进[J].中学教师.1960.8期.安徽教育,1959,(10):49-50.
    ③中共皖南大学委员会通讯组.应该怎样看待“量力性原则”[J].1960,(08),安徽教育,1960.(07):7.
    ④叶孟魁.我对“量力性原则”的看法[J].中学教师[J].1960,(08),安徽教育,1960,(07):3.
    ①文彦.必须彻底批判资产阶级教育学的量力性原则-驳新州二中第一论战团的错误观点[J].安徽教育.1960.8期:6
    ②肖疏秀.从儿童年龄特征看资产阶级量力性原则的谬误[J].中学教师,1960,(08):17-18
    ③肖疏秀.从儿童年龄特征看资产阶级量力性原则的谬误[J].中学教师,1960,(08):18
    ④肖疏秀.从儿童年龄特征看资产阶级量力性原则的谬误[J].中学教师,1960,(08):18.
    ⑤肖疏秀.从儿童年龄特征看资产阶级量力性原则的谬误[J].中学教师,1960,(08):18.
    ①上海等地讨论量力性原则[J].人民教育,1961,(08):59.
    ②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举例说:假如我们拿一只窄的瓶子(因为我们可以把它比作一个孩子的心智),把多量的水猛烈地倒进去,而不让它一滴一滴地滴进去,结果会是什么呢?无疑地,大部分的液体流到瓶子旁边去,最后,瓶子所盛的水比慢慢地倒进的还少。作者引用《大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109.
    ③王欣生.对资产阶级量力性原则的初步批判[J].江苏教育,1960,(15):14.
    ④王欣生.对资产阶级量力性原则的初步批判[J].江苏教育,1960,(15):15.
    ①王欣生.对资产阶级量力性原则的初步批判[J].江苏教育,1960,(15):15.
    ②王欣生.对资产阶级量力性原则的初步批判[J].江苏教育,1960,(15):15.
    ③王欣生.对资产阶级量力性原则的初步批判[J].江苏教育,1960,(15):16.
    ④徐家杰.对教学原则若干争论问题的看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62,(04):24.
    ①徐家杰.对教学原则若干争论问题的看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62,(04):24.
    ②徐家杰.对教学原则若干争论问题的看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62,(04):24.
    ③方惇颐.关于社会主义教学原则的体系问题[J].学术研究,1962,(01):99.
    ④方惇颐.关于社会主义教学原则的体系问题[J].学术研究,1962,(01):100.
    ①罗贵民.几个教学原则的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62,(02):10.
    ②徐家杰.对教学原则若干争论问题的看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62,(04):24.
    ③徐家杰.对教学原则若干争论问题的看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62,(04):24-25.
    ①徐家杰.对教学原则若干争论问题的看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62,(04):25.
    ②上海等地讨论量力性原则[J].人民教育,1961,(08):59.
    ③徐家杰.对教学原则若干争论问题的看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62,(04):25.
    ④戴景曦.教学原则的阶级性及其体系的构成问题[J].福建师范学院学报,1962,(01):109.
    ①戴景曦.教学原则的阶级性及其体系的构成问题[J].福建师范学院学报,1962,(01):110.
    ②戴景曦.教学原则的阶级性及其体系的构成问题[J].福建师范学院学报,1962,(01):113.
    ③戴景曦.教学原则的阶级性及其体系的构成问题[J].福建师范学院学报,1962,(01):113-114.
    ④戴景曦.教学原则的阶级性及其体系的构成问题[J].福建师范学院学报,1962,(01):114.
    ⑤徐家杰.教学原则的继承与批判[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62,(02):4.
    ⑥徐家杰.教学原则的继承与批判[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62,(02):5.
    ①徐家杰.对教学原则若干争论问题的看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62,(04):26.
    ②方惇颐.关于社会主义教学原则的体系问题[J].学术研究,1962,(01):102.
    ③论者指出1958年教育革命以来,都是提共产主义方向性原则,这个提法是不太恰当的。因为共产主义方向乃是教育的目的性问题。社会主义学校的教学不是为了教学而教学,为知识而知识的,决不容许有忽视政治的倾向,所有教学原则都是在共产主义目的的指导下运用的,不应把共产主义方向性仅仅作为教学原则之一来看待。参见方惇颐.关于社会主义教学原则的体系问题[J].学术研究,1962,(01):103.
    ①方惇颐.关于社会主义教学原则的体系问题[J].学术研究,1962,(01):103-105.论者在论述相关原则的时候还指出:“系统性、自觉性和积极性、直观性、量力性等原则,虽然在资产阶级教育学里也有,但是与我们这些原则有本质的区别。”参见方惇颐.关于社会主义教学原则的体系问题[J].学术研究,1962,(01):104.
    ②徐家杰.对教学原则若干争论问题的看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62,(04):26.
    ③戴景曦.教学原则的阶级性及其体系的构成问题[J].福建师范学院学报,1962,(01):118.
    ④罗贵民.几个教学原则的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62,(02):12.
    ①徐家杰.对教学原则若干争论问题的看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62,(04):26.
    ②徐家杰.对教学原则若干争论问题的看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62,(04):26.
    ③方惇颐.关于社会主义教学原则的体系问题[J].学术研究,1962,(01):105.
    ④徐家杰.对教学原则若干争论问题的看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62,(04):26.
    ⑤徐家杰.对教学原则若干争论问题的看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62,(04):26.
    ⑥方惇颐.关于社会主义教学原则的体系问题[J].学术研究,1962,(01):106.
    ①陆定一所描述的“三个高潮”,一个是所谓的农村人民公社增办和改进食堂、托儿所、幼儿园,和城市大办人民公社,大办街道工业,大办公社工业,大办郊区农业,大办公共福利,广泛地组织居民的“经济生活的高潮”,另外两个是“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高潮.参见陆定一.教学必须改革[J].人民教育.1960.(04):2
    ②陆定一.教学必须改革[J].人民教育,1960,(04):2.
    ③有论者认为陆定一的讲话中所引用的文句都是取自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有的批判文章上及伊拉斯莫斯、培根,下联到卢梭、裴斯泰洛齐,一直到杜威,认为这些人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参见郭笙、王炳照、苏渭昌.新中国教育四十年[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9:603.
    ④苏渭昌.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8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150.
    ⑤有论者认为早在两千多年前,循序渐进就是《学记》当中论述的重要教学经验如“不凌节而施”、“学不踖等”等。宋代朱熹更明确阐明“君子教人有序,先传以小者近者,后传以远者大者。”“未得其首,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忘乎彼,如是循序而渐进焉,则意定理明,而无辣易凌踖之患矣”。这是循序渐进概念的由来。参见郭文安.谈循序渐进[J].华中师院学报,1980,(03):45.
    ⑥有论者认为“陆定一的讲话中所批判的夸美纽斯的‘量力性原则’,要批判的是凯洛夫教育学中的量力性原则。因为量力性这个概念是由俄文翻译而来,也译作可接受性,过去的教育学或教学法中甚至在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中,都没有使用过这个概念。”因为,“陆定一讲话中对夸美纽斯的质疑和批判,在凯洛夫书中大部分都已论及。例如说量力性原则最大错误是否定或抹煞学生的积极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参见郭笙、王炳照、苏渭昌.新中国教育四十年[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9:609,610.
    ①单中惠、朱镜人主编.外国教育经典解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71.
    ②方克明.重评夸美纽斯的教学量力性原则-读《大教学论》札记[J].杭州大学学报,1980,(04):123-124.
    ①郭笙、王炳照、苏渭昌.新中国教育四十年[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9:611.
    ②郭笙、王炳照、苏渭昌.新中国教育四十年[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9:614.
    ①岳亮青.人性问题的初步探讨与批判-兼驳章乃器及徐懋庸的“共同人性论”[J].新建设,1958,(01):11.
    ②章乃器曾是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执行主席,并与周恩来等共同主持讨论《共同纲领》。
    ③徐懋庸(1911-1977),原名徐茂荣,浙江人。解放后历任武汉大学秘书长、党委书记、副校长,中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教育部副部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1957年被划右派.
    ④岳亮青.人性问题的初步探讨与批判-兼驳章乃器及徐懋庸的“共同人性论”[J].新建设,1958,(01):19.
    ⑤巴人.论人情[J].新港.1957,(01).转引自罗平汉.当代历史问题札记[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19.
    ⑥姚文元.批判巴人的“人性论”[N].文艺报.1960.2.转引自罗平汉.当代历史问题札记[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22.
    ⑦有论者认为1963年至1964年间,在全国教育界开展的对“母爱”、“童心”、“爱的教育”的批判,统称为“爱的教育”批判。参见郭笙、王炳照、苏渭昌.新中国教育四十年[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9:614.
    ①杨林国.追寻斯霞的教育爱-兼对师爱工具化作反思[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6):7.
    ①斯霞.“爱生”何罪之有?[N].文汇报.1979.5.30.
    ②文革前,斯霞还没有受到较大冲击。当时江苏省委和省教育厅对斯霞一直是保护的。1964年底,斯霞还被推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参见杨林国.追寻斯霞的教育爱-兼对师爱工具化作反思[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6):7.
    ③王宜早.一面砍不倒的红旗-记特级教师斯霞.南京市档案馆材料,档案号:01-1-017.转引自杨林国.追寻斯霞的教育爱-兼对师爱工具化作反思[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6):8.
    ④徐宗实.我们必须和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划清界限[J].人民教育,1963,(10):16,18.
    ⑤徐宗实.我们必须和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划清界限[J].人民教育,1963,(10):17-19.
    ⑥王泰然.从用“童心”爱“童心”说起[J].人民教育,1963,(10):18.
    ①王泰然.从用“童心”爱“童心”说起[J].人民教育,1963,(10):21.
    ②王泰然.从用“童心”爱“童心”说起[J].人民教育,1963,(10):21.
    ③敢峰.谁说教育无战事?[J].人民教育,1963,(10):22.
    ④敢峰.谁说教育无战事?[J].人民教育,1963,(10):23.
    ⑤转引自林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阶级观点观察教育现象[J].人民教育,1964(03):35.
    ⑥在选编资料时编者按指出:为了进一步在教育思想方面进行讨论,为了说明“爱的教育”从何而来,本刊特介绍一些有关的资产阶级教育家的言论摘录。载人民教育,1964,(02),(03),(04).
    ①苏渭昌主编.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8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151.
    ②问题的焦点在哪里?-教育思想讨论来搞综述[J].人民教育.1964.(01):24-25
    ①本刊编辑部.《育苗人》与《斯霞和孩子》的错误[J].江苏教育,1964,(04):24.
    ②本刊编辑部.《育苗人》与《斯霞和孩子》的错误[J].江苏教育,1964,(04):18.
    ③本刊编辑部.《育苗人》与《斯霞和孩子》的错误[J].江苏教育,1964,(04):18.
    ④本刊编辑部.《育苗人》与《斯霞和孩子》的错误[J].江苏教育,1964,(04):19.
    ⑤本刊编辑部.《育苗人》与《斯霞和孩子》的错误[J].江苏教育,1964,(04):20.
    ①本刊编辑部.《育苗人》与《斯霞和孩子》的错误[J].江苏教育,1964,(04):21.
    ②本刊编辑部.《育苗人》与《斯霞和孩子》的错误[J].江苏教育,1964,(04):21.
    ③本刊编辑部.《育苗人》与《斯霞和孩子》的错误[J].江苏教育,1964,(04):22.
    ④本刊编辑部.《育苗人》与《斯霞和孩子》的错误[J].江苏教育,1964,(04):24.
    ⑤开展兴无灭资批判“爱的教育”思想[J].江苏教育,1964,(21):17.
    ⑥开展兴无灭资批判“爱的教育”思想[J].江苏教育,1964,(21):18.
    ⑦开展兴无灭资批判“爱的教育”思想[J].江苏教育,1964,(21):19.
    ①江西教育学会讨论资产阶级“母爱”教育[J].人民教育,1964,(10):35.
    ①广东、黑龙江教育学会讨论“爱的教育”思想[J].人民教育,1964,(07):36.
    ②北京师大教育系讨论“母爱”教育问题[J].人民教育,1964,(07):36.
    ③顾明远.关于“母爱”问题的讨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64,(01).
    ④意大利语Cuore意为“心”,引申指“情感”,英译名为Heart,因此,也有将该书译为《考莱》、《爱的学校》等。
    ①张建青.爱的教育在中国百年的译介与接受[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届硕士学位论文:18.
    ②包天笑(1976-1973),晚清著名翻译家。1909年他根据日译本将亚米契斯的Cuore译为《馨儿就学记》,译文先在商务印书馆创办的《教育杂志》上连载,从1909年2月第1卷第1期即创刊号开始直到1910年第1卷第13期连载完毕。1910年商务印书馆以单行本出版。译本并未注明原著作者,译著者的署名是“天笑生”。参见张建青.爱的教育在中国百年的译介与接受[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届硕士学位论文:31.
    ③夏丐尊本也转译自日文本,由开明书店1926年出版,1956年少年儿童出版社还出版了《爱的教育》的摘译本《六千哩寻母记》,1980年夏丐尊的全译本重印。此外,在中国《爱的教育》还有田雅青(1980)、陈蔚然(1997)、肖俊风(2002)等人的译本。参见张建青.爱的教育在中国百年的译介与接受[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届硕士学位论文:16,注释49.
    ④马平.批判亚米契斯《爱的教育》[J].人民教育,1963,(11):27.
    ⑤马平.批判亚米契斯《爱的教育》[J].人民教育,1963,(11):30.
    ①编者.教育思想论战的一个开端-关于“爱的教育”讨论的评述[J].人民教育,1964,(08):8-10.
    ②编者.教育思想论战的一个开端-关于“爱的教育”讨论的评述[J].人民教育,1964,(08):10.
    ③编者.教育思想论战的一个开端-关于“爱的教育”讨论的评述[J].人民教育,1964,(08):11.
    ④编者.教育思想论战的一个开端-关于“爱的教育”讨论的评述[J].人民教育,1964,(08):12.
    ⑤编者.教育思想论战的一个开端-关于“爱的教育”讨论的评述[J].人民教育,1964,(08):11-12.
    ①正如敢峰在《继续开展教育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一文中所说:目前关于批判“爱的教育”和“母爱”问题的论战,乃是大论战中的一个序幕战。和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论战,主要是围绕党的教育方针来进行的。也可以说有两大战场.一个战场是,要不要对学生进行革命教育,教育要不要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另一个战场是,教育要不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一个旗号打的是资产阶级“爱的教育”,一个旗号打的是片面追求升学率,还有什么“天才教育”……“爱的教育”就是用人性论偷换教育的阶级性,反对无产阶级的革命教育,反对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片面追求升学率就是反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发展学生的个人主义和名利思想,实质上就是为资本主义复辟准备社会基础。这是1958年教育大革命以后,资产阶级在教育战线上所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的攻势。参见敢峰.继续开展教育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J].人民教育,1964,(04):9.
    ②章陆.批判资产阶级“爱的教育”[J].江西师范学院学报,1964,(01):73.
    ③章陆.批判资产阶级“爱的教育”[J].江西师范学院学报,1964,(01):74.
    ④章陆.批判资产阶级“爱的教育”[J].江西师范学院学报,1964,(01):74.
    ①章陆.批判资产阶级“爱的教育”[J].江西师范学院学报,1964,(01):74-75.
    ②章陆.批判资产阶级“爱的教育”[J].江西师范学院学报,1964,(01):75.
    ③敢峰.谁说教育无战事[J].人民教育,1963,(10):23.
    ④王为超.不能用“超阶级”观点批判“超阶级”观点[J].人民教育,1963.(12):21.
    ⑤王为超.不能用“超阶级”观点批判“超阶级”观点[J].人民教育,1963,(12):21-22.
    ⑥戴本博.揭穿“母爱”的罩衣[J].人民教育,1964,(02):5.
    ⑦戴本博.揭穿“母爱”的罩衣[J].人民教育,1964,(02):5-6.
    ①郑万泽.为什么要美化“母爱”?[J].人民教育,1964,(02):10.
    ②郑万泽.为什么要美化“母爱”?[J].人民教育,1964,(02):10-11.
    ③王为超.不能用“超阶级”观点批判“超阶级”观点[J].人民教育,1963,(12):21-22.
    ①戴本博.揭穿“母爱”的罩衣[J].人民教育.1964,(02):6.
    ②郑万泽.为什么要美化“母爱”?[J].人民教育,1964,(02):11.
    ③红阳.无产阶级的“母爱”能成为社会主义教育的指导原则吗?[J].人民教育,1964,(02):13-14.
    ④凌锡澄.我们和资产阶级泛爱教育思想的分歧[J].人民教育,1964,(03):31.
    ⑤凌锡澄.我们和资产阶级泛爱教育思想的分歧[J].人民教育,1964,(03):32.
    ①王为超.不能用“超阶级”观点批判“超阶级”观点[J].人民教育,1963,(12):22.
    ②郑万泽.为什么要美化“母爱”?[J].人民教育,1964,(02):12.
    ③齐明.两种根本不同的爱[J].人民教育,1964,(01):17.
    ④齐明.两种根本不同的[J]爱.人民教育,1964,(01):17-18.
    ⑤章陆.批判资产阶级“爱的教育”[J].江西师范学院学报,1964,(01):78.
    ①敢峰.谁说教育无战事?[J].人民教育.1963,(10):24.
    ②戴本博.揭穿“母爱”的罩衣[J].人民教育.1964,(02):7.
    ③果林.“母爱”不能作为儿童教育的指导原则[J].人民教育.1963,(11):30.
    ④红阳.无产阶级的“母爱”能成为社会主义教育的指导原则吗?[J].人民教育,1964,(02):15.
    ⑤建军.“母爱”能作为我们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指导原则吗?[J].江苏教育,1964,(04):25-26.
    ⑥王为超.不能用“超阶级”观点批判“超阶级”观点[J].人民教育.1963,(12):22-23.
    ①斯霞与“童心”“母爱”风波[J].江苏教育,2003(特刊):23.
    ②斯霞与“童心”“母爱”风波[J].江苏教育,2003(特刊):23.
    ③周立人.评对“母爱教育”的批判[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03):24.
    ④郭笙、王炳照、苏渭昌.新中国教育四十年[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9:617-618.
    ①岳亮青.人性问题的初步探讨与批判-兼驳章乃器及徐懋庸的“共同人性论”[J].新建设,1958,(01):13.
    ①岳亮青.人性问题的初步探讨与批判-兼驳章乃器及徐懋庸的“共同人性论”[J].新建设,1958,(01):15.
    ②岳亮青.人性问题的初步探讨与批判-兼驳章乃器及徐懋庸的“共同人性论”[J].新建设,1958,(01):16.
    ③岳亮青.人性问题的初步探讨与批判-兼驳章乃器及徐懋庸的“共同人性论”[J].新建设,1958,(01):16、17.
    ④岳亮青.人性问题的初步探讨与批判-兼驳章乃器及徐懋庸的“共同人性论”[J].新建设,1958,(01):18.
    ①陈桂生.“爱的教育”平议.思想.理论.教育[J].2003,(11):20.
    ②郭笙、王炳照、苏渭昌.新中国教育四十年[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9:618.
    ①冯天瑜.孔丘教育思想批判[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5:21.
    ②冯天瑜.孔丘教育思想批判[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5:20.
    ③冯天瑜.孔丘教育思想批判[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5:23.
    ①冯天瑜.孔丘教育思想批判[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5:24.
    ②冯天瑜.孔丘教育思想批判[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5:24.
    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孔子是怎样利用教育进行反革命复辟活动的?[N].人民日报.1974.1.26.转引自彻底批判孔子反动教育思想[C].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74:3-4.
    ④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孔子是怎样利用教育进行反革命复辟活动的?.彻底批判孔子反动教育思想[C].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74:5-6.
    ①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用教育进行反革命复辟的祖师爷-孔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3,(04):65.
    ②冯天瑜.孔丘教育思想批判[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5:25.
    ③冯天瑜.孔丘教育思想批判[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5:25-26.
    ④冯天瑜.孔丘教育思想批判[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5:27.
    ⑤冯天瑜.孔丘教育思想批判[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5:29.
    ⑥刘国盈.孔子是用教育进行复辟的祖师爷[N].北京日报.1974.1.15.转引自彻底批判孔子反动教育思想[C].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74:15.
    ⑦江铭.论孔子教育思想的阶级性.彻底批判孔子反动教育思想[C].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74:46.
    ①江铭.论孔子教育思想的阶级性.彻底批判孔子反动教育思想[C].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74:44.
    ②江铭.论孔子教育思想的阶级性.彻底批判孔子反动教育思想[C].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74:40.
    ③江铭.论孔子教育思想的阶级性.转引自彻底批判孔子反动教育思想[C].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74:41.
    ④冯天瑜.孔丘教育思想批判[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5:32.
    ⑤冯天瑜.孔丘教育思想批判[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5:30.
    ⑥冯天瑜.孔丘教育思想批判[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5:32.
    ①冯天瑜.孔丘教育思想批判[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5:32-33.
    ②冯天瑜.孔丘教育思想批判[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5:30.
    ③刘国盈.孔子是用教育进行复辟的祖师爷.彻底批判孔子反动教育思想[C].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74:18.
    ④北京大学哲学系70届工农兵学员.孔子是反革命的祖师爷[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4:51.
    ⑤北京大学哲学系70届工农兵学员.孔子是反革命的祖师爷[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4:53-54.
    ⑥北京大学哲学系70届工农兵学员.孔子是反革命的祖师爷[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4:45.
    ⑦北京大学哲学系70届工农兵学员.孔子是反革命的祖师爷[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4:47.
    ⑧北京大学哲学系70届工农兵学员.孔子是反革命的祖师爷[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4:49.
    ①佟闻晓.“学而优则仕”的反动教育思想必须批判]N].人民日报.1974.1.16.彻底批判孔子反动教育思想[C].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74:55.
    ②佟闻晓.“学而优则仕”的反动教育思想必须批判[N].人民日报,1974,1.16.彻底批判孔子反动教育思想[C].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74:57.
    ③冯天瑜.孔丘教育思想批判[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5:42-43.
    ④冯天瑜.孔丘教育思想批判[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5:43.
    ⑤冯天瑜.孔丘教育思想批判[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5:52-53.
    ⑥北京大学哲学系70届工农兵学员.孔子是反革命的祖师爷[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4:8.
    ⑦北京大学哲学系70届工农兵学员.孔子是反革命的祖师爷[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4:12.
    ①北京大学哲学系70届工农兵学员.孔子是反革命的祖师爷[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4:13.
    ②冯天瑜.孔丘教育思想批判[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5:54.
    ③冯天瑜.孔丘教育思想批判[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5:55.
    ④北京大学哲学系70届工农兵学员.孔子是反革命的祖师爷[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4:20.
    ⑤北京大学哲学系70届工农兵学员.孔子是反革命的祖师爷[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4:22.
    ⑥北京大学哲学系70届工农兵学员.孔子是反革命的祖师爷[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4:25.
    ①北京大学哲学系70届工农兵学员.孔子是反革命的祖师爷[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4:27.
    ②刘国盈.孔子是用教育进行复辟的祖师爷.彻底批判孔子反动教育思想[C].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74:20.
    ③北京大学哲学系70届工农兵学员.孔子是反革命的祖师爷[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4:55.
    ④北京大学哲学系70届工农兵学员.孔子是反革命的祖师爷[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4:77.
    ⑤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孔子是怎样利用教育进行反革命复辟活动的.彻底批判孔子反动教育思想[C].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74:8.
    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孔子是怎样利用教育进行反革命复辟活动的.彻底批判孔子反动教育思想[C].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74:9-10.
    ①冯天瑜.孔丘教育思想批判[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5:80.
    ②冯天瑜.孔丘教育思想批判[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5:80.
    ③冯天瑜.孔丘教育思想批判[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5:83.
    ④冯天瑜.孔丘教育思想批判[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5:84.
    ⑤冯天瑜.孔丘教育思想批判[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5:87-90.
    ①冯天瑜.孔丘教育思想批判[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5:90-91.
    ②冯天瑜.孔丘教育思想批判[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5:92.
    ③冯天瑜.孔丘教育思想批判[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5:92.
    ④冯天瑜.孔丘教育思想批判[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5:93.
    ⑤冯天瑜.孔丘教育思想批判[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5:94.
    ⑥北京大学哲学系70届工农兵学员.孔子是反革命的祖师爷[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4:31.
    ⑦北京大学哲学系70届工农兵学员.孔子是反革命的祖师爷[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4:32.
    ①劲生.矫枉必须过正-批判林彪鼓吹孔子“中庸之道”的反革命罪行[J].教育革命通讯,1974,(02):6.
    ②劲生.矫枉必须过正-批判林彪鼓吹孔子“中庸之道”的反革命罪行[J].教育革命通讯,1974,(02):9.
    ③冯天瑜.孔丘教育思想批判[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5:97.
    ④冯天瑜.孔丘教育思想批判[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5:97.
    ⑤冯天瑜.孔丘教育思想批判[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5:97.
    ⑥冯天瑜.孔丘教育思想批判[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5:98.
    ⑦冯天瑜.孔丘教育思想批判[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5:99.
    ①冯天瑜.孔丘教育思想批判[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5:100-101.
    ②冯天瑜.孔丘教育思想批判[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5:104.
    ③冯天瑜.孔丘教育思想批判[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5:110.
    ④冯天瑜.孔丘教育思想批判[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5:112-115.
    ①冯天瑜.孔丘教育思想批判[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5:119.
    ②冯天瑜.孔丘教育思想批判[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5:120.
    ③冯天瑜.孔丘教育思想批判[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5:120、121.
    ④《论语》批注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4,(01):41-47.后以《(论语>批注》名义,由中华书局1974年出版.
    ①《论语)批注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4,(01):46-47.
    ②《论语批注》小组.在孔学“圣经”头上开刀[J].教育革命通讯,1974,(02):22.
    ③《论语批注》小组.在孔学“圣经”头上开刀[J].教育革命通讯,1974,(02):24.
    ④《论语批注》小组.在孔学“圣经”头上开刀[J].教育革命通讯,1974,(02):26、27.
    ⑤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七三级二班.儒家教育言论批注[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74,(04):99-104.
    ①武汉师院图教.《学记》选批[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4,(02):90.
    ②武汉师院图教.《学记》选批[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4,(02):90.
    ③武汉师院图教.《学记》选批[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4,(02):90.
    ①吉林炭素T三零四车间三字经批注小组.《三字经》批注[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75.
    ②哲军.批《三字经》[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4,(04):63.
    ③哲军.批《三字经》[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4,(04):63-67.
    ④翟仲、史群.《三字经》批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4,(04):69.
    ⑤翟仲、史群.《三字经》批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4,(04):71.
    ⑥翟仲、史群.《三字经》批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4,(04):73.
    ①翟仲、史群.《三字经》批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4,(04):75.
    ②翟仲、史群.《三字经》批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4,(04):77.
    ③翟仲、史群.《三字经》批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4,(04):78.
    ④永定机械厂工人理论组、北京师大教育系师生.《三字经)批注[J].北师大学报,1974,(05):45.
    ⑤永定机械厂工人理论组、北京师大教育系师生.《三字经》批注[J].北师大学报,1974,(05):45.
    ⑥永定机械厂工人理论组、北京师大教育系师生.《三字经》批注[J].北师大学报,1974,(05):46-56.
    ①永定机械厂工人理论组、北京师大教育系师生.《三字经》批注[J].北师大学报.1974,(05):46-56.
    ②河北师范学院中文系.《弟子规》选批[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74:84.
    ①河北师范学院中文系.《弟子规》选批[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74:88-89.
    ②明末朱国祯在《涌幢小品》记载:宋朝人汪洙,鄞县(浙江宁波)人,官至文殿大学士。传说他在八、九岁时就善诗赋,自称“神童”。后来,世人将汪洙的诗诠补成集,题为《神童诗》.《神童诗》,文词比较通俗易值,自宋成熟以后,流传甚广。像“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之类的句子,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③《神童诗》批注[J].北师大学报,1974,(05):57.
    ①《神童诗》批注[J].北师大学报,1974,(05):59-60.
    ②一场围歼孔孟之道的人民战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5,(03):53.
    ③《改良女儿经》批注选[J].北师大学报,1974,(05):70-79.
    ④如科左后旗哈拉乌苏公社哈拉乌苏大队理论小组.《名贤集》批注[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75;保定商场纺织品部职工理论组.《名贤集》批注[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75.
    ⑤如南昌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工人理论组.《神童诗》批注[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75.
    ⑥如成都铁路局成都车辆段工人理论小组.《增广贤文》选批[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75.
    ⑦如上海师范、江西造船厂工人大批判组.《朱子家训》批判[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75.
    ⑧如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孔丘反动思想资料批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4;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1973级2班.儒家反动教育思想选批[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75;大学历史系大批判组.董仲舒言论批注[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74;景县董故庄大队贫下中农理论组.董仲舒言论选批[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75等.
    ①抚顺市师范学校大批判组.批判反动教育谚语[C].长春:辽宁人民出版社,1975:1(前言).
    ②抚顺市师范学校大批判组.批判反动教育谚语[C].长春:辽宁人民出版社,1975:1.
    ③抚顺市师范学校大批判组.批判反动教育谚语[C].长春:辽宁人民出版社,1975:7.
    ④抚顺市师范学校大批判组.批判反动教育谚语[C].长春:辽宁人民出版社,1975:33.
    ⑤抚顺市师范学校大批判组.批判反动教育谚语[C].长春:辽宁人民出版社,1975:13.
    ⑥抚顺市师范学校大批判组.批判反动教育谚语[C].长春:辽宁人民出版社,1975:17.
    ⑦抚顺市师范学校大批判组.批判反动教育谚语[C].长春:辽宁人民出版社,1975:21.
    ⑧抚顺市师范学校大批判组.批判反动教育谚语[C].长春:辽宁人民出版社,1975:26.
    ①抚顺市师范学校大批判组.批判反动教育谚语[C].长春:辽宁人民出版社,1975:38-40.
    ②抚顺市师范学校大批判组.批判反动教育谚语[c].长春:辽宁人民出版社,1975:51.
    ③朱启新、刘文义.孔老二教育丑闻录[J].教育革命通讯,1974,(04):30-33.
    ①朱启新、刘文义.孔老二教育丑闻录[J].教育革命通讯,1974,(04):31.
    ②批林批孔儿歌选[J].教育革命通讯,1974,(06):44.
    ③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第十七[M].长沙:岳麓书社,1988:413.
    ①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M].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编.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315、317.
    ②转引自徐涛.毛泽东诗词全编[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381.
    ③郑谦、张化.毛泽东时代的中国(第3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3:338.
    ④转引自徐涛.毛泽东诗词全编[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382.
    ⑤转引自徐涛.毛泽东诗词全编[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381.
    ①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林彪与孔孟之道[J].红旗.1974,(02).转引自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4,(01):5.
    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孔丘其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4,(02):5-10.
    ③杨荣国同志来我校作关于批判孔子思想的报告[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3,(03):31.
    ④冯友兰.对于孔子的批判和我对于过去的尊孔思想的自我批判[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3,(04):81-82.
    ①冯友兰.对于孔子的批判和我对于过去的尊孔思想的自我批判[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3,(04):85.
    ②冯友兰.从孔子的文艺观批判儒家思想的保守主义、复古主义和中庸之道[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4,(01):48.
    ③冯友兰从孔子的文艺观批判儒家思想的保守主义、复古主义和中庸之道[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4,(01):55.
    ④冯天瑜.孔丘教育思想批判[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5:1.
    ⑤冯天瑜.孔丘教育思想批判[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5:19.
    ①中国近代史教研组.论打倒孔家店[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59,(03):101.
    ②中国近代史教研组.论打倒孔家店[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59,(03):111-112.
    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近百年来反孔和尊孔的斗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3,(3):43-44.
    ④北京大学儒法斗争史编写小组.儒法斗争史概况[J].北京师大学报,1974,(05):49-96:1974,(06):57-93.
    ⑤陈景磐.孔子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59,(3):114.
    ⑥陈景磐.孔子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59,(3):115.
    ①陈景磐.孔子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59,(3):118.
    ②陈景磐.孔子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59,(3):119.
    ③陈景磐.孔子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59,(3):122.
    ④陈景磐.孔子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59,(3):122-123.
    ⑤陈景磐.孔子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59,(3):123.
    ①毛泽东的题词是“恢复和发展人民教育是当前重要任务之一”。郭沫若的题词是“教育必须为人民大众服务,提高新国家主人翁-工农阶级的水平”.马叙伦的题词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在各人岗位上根据人民政协共同纲领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政策,随时随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建设一个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
    ②为时任总编辑的柳湜所写。
    ③柳湜.为建设新中国人民教育而奋斗[J].人民教育.1950,(1):8.
    ④柳湜.为建设新中国人民教育而奋斗[J].人民教育.1950,(1):8.
    ⑤柳湜.为建设新中国人民教育而奋斗[J].人民教育.1950,(1):8.
    ⑥柳湜.为建设新中国人民教育而奋斗[J].人民教育.1950,(1):8-9.
    ①瞿葆奎.教育学文集·中国教育改革[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5-6.
    ②这篇文章是毛泽东1957年5月中旬写的,1977年4月编入《毛泽东选集》第5卷才第一次公开发表.在这篇批示为“内部文件,注意保存”,要求“不登报纸,不让新闻记者知道,不给党内不可靠的人.大概要待半年或一年之后,才考虑在中国报纸上发表。”的绝密文件里,表明了毛泽东对知识分子态度上的变化。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476.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471.
    ④1957年2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院会议第11次(扩大)会议上提出了上述问题以及相关处置办法。
    ⑤这两个视角突出地体现在毛泽东在1957年2月27日最高国务院会议第11次(扩大)会议上所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指出:在我们面前有两类矛盾,这就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这是性质完全不同的矛盾。敌我之间的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人民内部矛盾是非对抗性的。解决前者的办法是用专政的方法:解决后者的方法是用民主的方法,并提出“团结-批评-团结”的民主方法公式。然而毛泽东也认为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疾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基本结束,但是阶级斗争还没有完全结束。参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316-317,329.
    ①1957年10月中共八届三中全会,毛泽东否定了自己在“八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这成为反右斗争扩大化以及后来阶级斗争扩大化甚至人为制造阶级斗争错误的理论根源。
    ②本刊评论员.明辨是非,痛击右派分子[J].人民教育.1957,(07):8.
    ③社论.学习总路线,贯彻总路线[J].人民教育.1958,(08):2.
    ④刘仰峤.政治挂帅万岁![J].人民教育.1959(12):27.刘仰峤时为武汉大学党委书记、副校长。
    ⑤1962年1月召开的从中央各部门、局到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地委、县委等五级领导干部共7000多人参加的扩大工作会议,史称“七千人大会”。
    ⑥1962年7至8月间召开的北戴河会议以及1962年9月中共八届十中全会,毛泽东对大跃进以来的根本错误并没有在指导思想上加以彻底纠正。
    ⑦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76.
    ①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J].人民教育.1966,(06):2.
    ②社论.撕掉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的遮羞布[J].人民教育.1966,(06):9.
    ③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J].人民教育.1966,(06):3.
    ④社论.触及人们灵魂的大革命[J].人民教育.1966,(06):4-5.
    ⑤社论.撕掉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的遮羞布[J].人民教育,1966,(06):11.
    ⑥社论.撕掉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的遮羞布[J].人民教育.1966,(06):11.
    ⑦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405.
    ①1971年4月,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各省、市、自治区、国务院有关部委、军委各总部、各军、各兵种主管教育工作负责人和198所高等院校(包括军队系统院校)有关人员参加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持续100多天,可谓规模空前,史无前例。在张春桥、迟群等人操纵下,炮制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1971年8月13日,中共中央批转了这个《纪要》。
    ②教育战线的一场大论战[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5.
    ①冯友兰.对于中国近五十年教育思想进展的体会[J].人民教育.1950,(04).
    ②李玉非、宋荐戈、龚守静编.柳湜教育文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218-219.
    ③李玉非、宋荐戈、龚守静编.柳湜教育文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218.
    ④李玉非、宋荐戈、龚守静编.柳湜教育文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223.
    ⑤李玉非、宋荐戈、龚守静编.柳湜教育文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223.
    ⑥李玉非、宋荐戈、龚守静编.柳湜教育文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220.
    ①李玉非、宋荐戈、龚守静编.柳湜教育文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219.
    ②李玉非、宋荐戈、龚守静编.柳湜教育文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219.
    ③李玉非、宋荐戈、龚守静编.柳湜教育文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220.
    ④李玉非、宋荐戈、龚守静编.柳湜教育文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222.
    ⑤冯友兰.再论“为学术而学术的学风”[J].人民教育.1950,(05).
    ⑥冯友兰.再论“为学术而学术的学风”[J].人民教育.1950,(05):27.
    ①冯友兰引用了陈独秀的一段话:“中国学术不发达之最大原因,莫如学者自身不知学术独立之神圣。譬如文学自有其独立之价值也,而文学家自身不承认之,必欲攀附六经,妄称‘文艺载道’, ‘代圣贤立言’,以自贬抑。史学亦自有独立之价值也,而史学家自身不承认之,必欲攀附春秋,着眼大义名分,甘以史学为伦理学之附属品。……学者不自尊其所学,欲其发达,岂可得乎?”冯友兰还说陈独秀这篇写于1918年7月15日的“随感录”,标题就是“学术独立”。参见冯友兰.再论“为学术而学术的学风”[J].人民教育,1950,(05):27.
    ②冯友兰.再论“为学术而学术的学风”[J].人民教育.1950,(05):27-28.
    ③冯友兰.再论“为学术而学术的学风”[J].人民教育.1950,(05):28.
    ④冯友兰.再论“为学术而学术的学风”[J].人民教育.1950,(05):28.
    ⑤钱俊瑞.当前教育建设的方针[J].人民教育,1950,(01):10.
    ⑥钱俊瑞所指是中华职业教育社1917年成立时宣言中的一段话:“今吾中国至重要至困难问题,厥惟生计;求根本上解决生计问题,厥惟教育。”
    ⑦时为北京师范大学副教务长,
    ①丁浩川.批评与自我批评[J].新华月报.1950,(06):1494-1495.
    ②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M].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40.
    ③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M].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343.
    ①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347.
    ②[美]莫里斯·梅斯纳,张瑛等译.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206.
    ③[美]莫里斯·梅斯纳,张瑛等译.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215.
    ④略论教育科学中的百家争鸣[J].人民教育,1956,(07):4.
    ⑤略论教育科学中的百家争鸣[J].人民教育.1956,(07):4.
    ⑥略论教育科学中的百家争鸣[J].人民教育.1956,(07):5.
    ①略论教育科学中的百家争鸣[J].人民教育,1956,(07):5.
    ②略论教育科学中的百家争鸣[J].人民教育,1956,(07):6.
    ③转引自王焕勋.我对于今后发展教育科学的几点意见[J].人民教育,1957(10):38.
    ④曹孚.教育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新建设,1957,(06):3.
    ⑤曹孚.教育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新建设,1957,(06):4.
    ①曹孚.教育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新建设.1957,(06):4.
    ②王焕勋.我对于今后发展教育科学的几点意见[J].人民教育,1957,(10):29.
    ③曹孚.对“教育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一文的检讨[J].新建设,1958,(02):41.
    ④曹孚.对“教育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一文的检讨[J].新建设,1958,(02):41.
    ⑤李思温.右派分子朱智贤的思想、活动的初步批判[J].人民教育,1957,(07):29.
    ⑥顾明远.驳斥陈友松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学的污蔑[J].人民教育,1957,(09):30.
    ⑦陈元晖.不许陈友松替实用主义教育学进行复辟活动[J].人民教育,1957,(09):29.
    ①郑金洲、瞿葆奎.中国教育学百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60.
    ②潘梓年.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把学术批判再推向前进[J].新建设.1959,(1):29.
    ③简称“科学四十条”。主要由时任中共中央科学小组组长、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科工委主任聂荣臻主持制定。由于“科学四十条”对于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及针对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在李富春、周恩来等提倡下,还将其下发到文教、财经系统.参见何蓬.毛泽东时代的中国(第2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3:200.
    ①中共中央委员会.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决定[J].新华月报.1950,(1):149-150.
    ②中共中央委员会.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决定[J].新华月报.1950,(1):149-150.
    ①丁浩川.批评与自我批评[J].新华月报,1950,(6):1494-1495.
    ②金林祥.20世纪中国教育科学的发展与反思[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14-215.
    ①李玉非、宋荐戈、龚守静编.柳湜教育文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253.
    ①李玉非、宋荐戈、龚守静编.柳湜教育文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253.
    ②李玉非、宋荐戈、龚守静编.柳湜教育文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254.
    ③毛泽东.做革命的促进派.毛泽东选集(第5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467.
    ④本刊记者.北京高等学校学术研究和学术批判的群众运动[J].新建设.1959,(01):30.
    ①柳湜.为建设新中国人民教育而奋斗[J].人民教育,1950,(1):7.
    ②社论.进一步学习苏联的先进教育经验[J].人民教育.1952,(11):4.
    ③郭笙、王炳照、苏渭昌.新中国教育四十年[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9:625-626.
    ④郑谦.被革命的教育-“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125.
    ①转引自王焕勋.我对于今后发展教育科学的几点意见[J].人民教育,1957,(10):38.
    ②转引自王焕勋.我对于今后发展教育科学的几点意见[J].人民教育,1957,(10):38.
    ③转引自王焕勋.我对于今后发展教育科学的几点意见[J].人民教育,1957,(10):39.
    ④陈元晖.不许陈友松替实用主义教育学进行复辟活动[J].人民教育,1957,(09):26.
    ⑤瞿菊农、顾明远、何桂荪.陈友松梦想在教育领域内使资本主义复辟[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58,(01):19.
    ⑥瞿菊农、顾明远、何桂荪.陈友松梦想在教育领域内使资本主义复辟[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58,(01):26.
    ⑦瞿菊农、顾明远、何桂荪.陈友松梦想在教育领域内使资本主义复辟[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58,(01):32.
    ①曹孚.教育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新建设,1957,(06):1.
    ②曹孚.教育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新建设,1957,(06):1.
    ③曹孚.教育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新建设,1957,(06):2.
    ④曹孚.教育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新建设,1957,(06):5.
    ①曹孚.教育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新建设,1957,(06):2.
    ②曹孚.教育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新建设,1957,(06):2-3.
    ③曹孚.教育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新建设,1957,(06):3.
    ①曹孚.教育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新建设,1957,(06):6.
    ②王铁.怎样理解“教育中的继承性问题”[J].新建设,1958,(02):42.
    ③王铁.怎样理解“教育中的继承性问题”[J].新建设,1958,(02):42.
    ④曹孚.对“教育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一文的检讨[J].新建设,1958,(02):38.
    ⑤曹孚.对“教育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一文的检讨[J].新建设,1958,(02):38.
    ⑥曹孚.对“教育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一文的检讨[J].新建设,1958,(02):39.
    ①曹孚.对“教育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一文的检讨[J].新建设,1958,(02):40.
    ②田正平.中外教育交流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1008.
    ③王焕勋.对于师范学院施行教育学计划中几个问题的认识[J].人民教育,1954,(04):23.
    ④转引自曹孚.教育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新建设,1957,(06):6.
    ①王焕勋.我对于今后发展教育科学的几点意见[J].人民教育,1957,(10):37.
    ②王焕勋.我对于今后发展教育科学的几点意见[J].人民教育,1957,(10):37.
    ③曹孚.教育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新建设,1957,(06):5.
    ④曹孚.教育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新建设,1957,(06):6.
    ①曹孚.教育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新建设,1957,(06):7.
    ②黄济.教育遗产的学习和批判继承[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62,(01):20-21.
    ③黄济.教育遗产的学习和批判继承[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62,(01):24.
    ①黄济.教育遗产的学习和批判继承[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62,(01):25.
    ②黄济.教育遗产的学习和批判继承[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62,(01):27.
    ③黄济.教育遗产的学习和批判继承[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62,(01):28.
    ④金林祥.20世纪中国教育科学的发展与反思[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05-209.
    ①柳湜.为建设新中国人民教育而奋斗[J].人民教育,1950,(01):7-8.
    ②署名“方直”,原载人民教育1950年1卷2期,刊载于“问题解答”栏。转引自李玉非、宋荐戈、龚守静编.柳湜教育文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214.
    ③李玉非、宋荐戈、龚守静编.柳湜教育文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216.
    ①许梦瀛.略谈孔子的教学法思想[J].人民教育,1957(2):27.
    ②为什么难于忍心批判-对毛礼锐先生的几点意见[J].人民教育,1958,(04):23.
    ③张凌光.老解放区教育经验指示出什么[J].新建设,1958,(06):8-12.
    ①剪伯赞.关于历史人物评论中的若干问题[J].新建设,1952,(09):6.
    ②剪伯赞.关于历史人物评论中的若干问题[J].新建设,1952,(9):8.
    ③曹孚.教育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新建设.1957,(06):4.
    ①曹孚.教育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新建设.1957,(06):5.
    ②曹孚.教育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新建设.1957,(06):8.
    ③曹孚.教育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新建设,1957,(06):7.
    ①曹孚.教育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新建设.1957,(06):8.
    ②曹孚.教育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新建设.1957,(06):7.
    ③曹孚.教育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新建设.1957,(06):8.
    ④曹孚.对“教育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一文的检讨[J].新建设.1958,(02):40-41.
    ①曹孚.教育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新建设,1957,(06):5.
    ②曹孚.对“教育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一文的检讨[J].新建设.1958,(02):39.
    ①到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同时,“一五”计划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也宣布提前完成。
    ②马叙伦.在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关于高等教育工作的发言[J].人民教育,1954(10):15-16.
    ①本表根据社论《为实现第一个五年计划普通教育工作任务而奋斗》文中的数据资料整理而成。参见人民教育.1955,(08):4.
    ②关于改进和发展中学教育的指示[J].人民教育.1954,(07):16.
    ③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104.
    ④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指示[J].人民教育.1955,(08):20-22.
    ⑤在第一届全国人民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国务院第二办公室主任林枫的发言[J].人民教育,1955,(09):7.
    ①张奚若.目前国民教育方面的情况和问题[J].人民教育.1956,(07):9.
    ②表13.2中,1955年到1956年从高等学校到小学发展速度呈直线上升的不寻常现象也说明了这一点。
    ③本表根据王铁.中国教育方针的研究-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17页中数据整理而成.
    ①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5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234.
    ②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5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485.
    ③评论.大力地有步骤地解决教育工作中的矛[J].人民教育.1957,(06):4.
    ④王铁.中国教育方针的研究-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321.
    ①此表根据教育部部长杨秀峰在人大二届二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所列举的数据整理而成,参见杨秀峰.积极促进教学改革,多快好省第发展教育事业.人民教育.1960.(04):8,该表还不包括当时半日制农业中学已达3万多所,学生296万人,以及工农业余教育的迅速增长。
    ②陈光.高举党的教育方针的红旗,巩固与发展教育革命[J].原载人民教育.1959,(11),转引自瞿葆奎.教育学文集·中国教育改革[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303.
    ①“八字方针”的基本内容是:以调整为中心,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失调的比例关系,巩固生产建设获得的成果,充实新兴产业和短缺产品的项目,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八届九中全会尽管提出了“八字”方针,以改变经济上追求高指标、高速度的错误作法,但是仍然认为“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是适合中国的实际情况的,对经济困难的严重程度认识不足。参见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58.
    ②在农业方面制定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简称农业六十条:在工商业和手工业方面制定了《关于改进商业工作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简称商业四十条;《关于城乡手工业若干政策问题的规定(试行草案)),简称手工业三十五条。在工业方面,制定了《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草案)》,简称工业七十条.在教育方面,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简称高教六十条、中学五十条、小学四十条。
    ③程晋宽.“教育革命”的历史考察:1966-1976[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355.
    ④郑谦、张化.毛泽东时代的中国(第3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3:194.
    ①吴康宁.“教育批判”的困境[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04):3-7.
    ②刘生全.论教育批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9-10.
    ①刘尧.关于教育评论学研究的若干问题简答[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04):85-88.
    ①吴康宁.“教育批判”的困境[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04):3-7.
    ①彭富春.论无原则的批判[J].武汉大学学报.2007,(4),转引自新华文摘.2007,(24):41-45.
    ②吴炫.中国当代思想批判[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85.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18.
    ②恩格斯,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4.
    ③彭富春.论无原则的批判[J].武汉大学学报.2007,(04),转引自新华摘.2007,(24):41-45.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269.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99.
    ①「英」迪尔登(Dearden. R. F).教育领域中的理论与实践.转引自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541.
    [1]《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版.
    [2]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3]王同亿.现代汉语大词典[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2年版.
    [4]刘英杰.中国教育大事典(1949-1990)[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5]金铁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第1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6]汉语大字典[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1995年版.
    [7]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
    [8]古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龚辟黎.蒙丹尼和批判的教育[M].长沙: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
    [2]董渭川.旧教育批判[M].上海:中华书局,1949年版.
    [3]沈灌群.美国教育及其批判[M].上海:商务印书馆,1950年版.
    [4][苏]冈察洛夫,思闻等译.资本主义国家教育批判[M].上海:中华书局印行,1951年版.
    [5]潘开沛.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批判[M].北京:大众书店,1952年版.
    [6][苏]弗·斯·谢伏金,陈友松、邵鹤亭译.为美国反动派服务的杜威教育学[M].北京:大众教育出版社,1954年版.
    [7]人民教育出版社编.“活教育”批判[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5年版.
    [8]湖北人民出版社编.批判杜威的反动教育思想[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
    [9]文化教育出版社编.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1集)[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5年版.
    [10]文化教育出版社编.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2集)[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5年版.
    [11]文化教育出版社编.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批判(第3集)[C].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56年版.
    [12]曹孚.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批判[M].上海:新知识出版社,1956年版.
    [13]陈元晖.实用主义教育学批判[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年版.
    [14]陈鹤琴.批判杜威反动教育学的哲学基础-我向资产阶级大骗子杜威回击三枪[M].上海:新知识出版社,1956年版.
    [15]王焕勋.胡适教育思想批判引论[M].武汉:湖北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年版.
    [16](?)统先.反动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批判[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17]革命大批判小组.彻底批判凯洛夫《教育学》[C].上海:上海市出版革命组出版,1970年版.
    [18]云南人民出版社编.彻底批判孔子反动教育思想[C].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19]北京大学哲学系70届工农兵学员:《孔子是反革命的祖师爷》[C].人民教育出版社1974年版.
    [20]河北师范学院中文系编.《弟子规》选批[M].河北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21]抚顺市师范学校大批判组.批判反动教育谚语[C].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22]冯天瑜.孔丘教育思想批判[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5年版.
    [23]上海师范大学《外国教育发展史资料》编译组.外国教育发展史料[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
    [2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25]杭州大学教育系.揭发批判“四人帮”破坏教育革命的罪行[C].杭州:杭州大学,1977年版.
    [26]教育部大批判组.教育战线的一场大论战——批判“四人帮”炮制的两个估计[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27][日]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编,钟启泉译.现代教育学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28]高皋、严家其.“文化大革命”十年[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
    [3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2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
    [3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3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
    [3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4册)[M].北京:中央文献 出版社,1990年版.
    [3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5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
    [3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M].北匕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3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36]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6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37]郭笙、王炳照、苏渭昌.新中国教育四十年[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38]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同志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39][英]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文化大革命的起源》翻译组译.文化大革命的起源[M].郑州: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40][美]麦克法夸尔、费正清,谢亮生等译.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4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42]周洪宇.陶行知研究在海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43]李玉非、宋荐戈、龚守静.柳湜教育文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4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6]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编.怀念老教育家陈鹤琴[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47]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陈鹤琴全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48]毕诚文.中外教育名著译介[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49]章开源、唐文权.平凡的神圣——陶行知[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50][美]莫里斯.梅斯纳,张瑛等译.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51]瞿葆奎.教育学文集·苏联教育改革[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52]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53][美]劳伦斯.阿瑟.克雷明,单中惠、马晓斌译.学校的变革[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54]苏渭昌.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8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55]黄书光.胡适教育思想研究[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56]徐涛.毛泽东诗词全编.[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57]胡明.胡适传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
    [58][美]威廉·威尔斯曼,袁振国译.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59][美]杜威,孙有中等译.杜威新旧个人主义——杜威文选[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60]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6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62]高奇.新中国教育历程[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63]王铁.中国教育方针的研究——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64]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65]郑谦.被革命的教育——“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
    [66]周全华.“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67]金林祥.20世纪中国教育科学的发展与反思[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68]彭银祥.世纪之交的教育批评[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9]元青.杜威与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70]程晋宽.“教育革命”的历史考察:1966-1976[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71]吴炫.中国当代思想批判[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
    [72]郑金洲、瞿葆奎.中国教育学百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73]张彦博.刘季平文集[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版.
    [74][美]查理斯,张莉莉等译.教育研究导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75]庞松.毛泽东时代的中国(第1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3年版.
    [76]何蓬.毛泽东时代的中国(第2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3年版.
    [77]郑谦、张化.毛泽东时代的中国(第3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3 年版.
    [78]罗平汉.当代历史问题札记[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9][美]E.弗洛姆,萨茹菲译.爱的艺术[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年版.
    [80]孙孔懿.教育失误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81]李连科.中国哲学百年论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82]单中惠,朱镜人.外国教育经典解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83]田正平.中外教育交流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84][美]丹尼尔.科顿姆,仇蓓玲、卫鑫译.教育为何是无用的[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85]金林祥.二十世纪陶行知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86]胡适,唐德刚译注.胡适口述自传[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7]郭湛波.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88]刘全生,论教育批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89]胡海涛.建国初期对唯心主义的四次批判[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90]廖其发.中国幼儿教育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91][英]F.H.布莱德雷,何兆武、张丽艳译.批判历史学的前提假设[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92]孙正聿.辩证法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93]刘良华.教育研究方法专题与案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94]董乃强编.董渭川教育文存[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95]胡晓风、金成林、张行可.陶行知教育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96]袁晞.陶行知[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7年版.
    [97]耿云志.胡适研究论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98]朱文华.胡适评传[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7年版.
    [99]廖其发.当代中国重大教育改革事件专题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
    [100]张神根、端木清华.改革开放30年重大决策始末[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01]陶行知与中国现代化课题组.陶行知与中国现代化[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102]杨功亮.早期三十年的教学生活·五四[M].合肥:黄山书社,2008年版.
    [103]张人杰.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人民教育(1950年-1966年)
    [2]新华月报(1950年-1955年)
    [3]新建设(1950年-1959年)
    [4]教学批判(1967年-1968年)
    [5]教育革命通讯(1974年-1975年)
    [6]北京大学学报(1957年-1976年)
    [7]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57年-1974年)
    [8]江苏教育、安徽教育、中学教师、学术研究、红旗、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等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