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大汶口本土文化”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大汶口本土文化为研究对象,将其纳入课程的视野,在调查大汶口地区本土文化教育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文化自身价值和课程价值的考察和分析,进行“大汶口本土文化”课程的开发和尝试,并通过课程的实施研究,试图构建一种较为合理的本土文化课程模式。
     本文分为三章:第一章,阐述“大汶口本土文化”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及其可行性。第二章,在确定课程目标及原则的基础上,尝试着对“大汶口本土文化”语文校本课程进行内容开发,并提出教材编写的思路。第三章,提出课程实施的原则及要求,并对每个文化专题进行了具体教学设计,最后提出了本课程的评价建议。
This text with Da Wenkou local culture for research object, brings it into the curricular visual field, in investigating the foundation of Da Wenkou local culture education in region present condition, pass be worth of to cultural oneself and the course is worth of of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carry on developing of"Aa Wenkou local culture" course and try, and pass a curricular implementation research, try to set up a kind of more reasonable local culture course mode.
     This text is divided into three chapters:Chapter 1, elaborates that originally course in"Da Wenkou local culture" language school develop of value and its possibility.Chapter 2 , in making sure course targets and the foundation of principle, tries to carry on a contents development to"Da Wenkou local culture" this course in the language schools, and put forward the way of thinking that the teaching material writes.Chapter 3 makes the principle and request of course implementation, and carried on a concrete teaching design to each cultural special subject, finally put forward the evaluation suggestion of this course.
引文
[1]王斌华.校本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
    [2]李昌官.校本课程就在我们身边[J].中小学管理,2001(10):8-9.
    [3]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75-76.
    [4]杨龙立.校本课程的设计与探讨[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89.
    [5]王纬.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实践[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5.
    [6]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127.
    [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05.
    [8]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427.
    [9]李鹏程.当代文化哲学沉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1.
    [10]莫晓辉.地方高校与本土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8(5):20-21.
    [11]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22375.htm,2010-09-14.
    [12]潘庆玉.语文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175.
    [13]曹明海,李洪先.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24.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7.
    [15]大汶口镇史料专辑[M].泰安:泰安市郊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1990:120.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Z].2001.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1.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Z].1999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Z].2001年
    [4]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8月第1版
    [5]曹明海、李洪先.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6]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案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
    [7]夏志芳.地域文化·课程开发[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
    [8]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9]林德全、徐秀华.课程概论[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
    [10]李雁冰.课程评价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1]〔英〕James Mckernan著.课程行动研究[M] (朱细文等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2]〔美〕Peter S.Hlebowitsh著.学校课程设计[M] (孙德芳、孙杰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
    [13]教育部语言文字报刊社《语文建设》编辑部组.高中语文新课标新教材新课堂[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14]范兆雄.课程资源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
    [15]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
    [16]刘旭东等.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开发[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年8月版
    [17]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8]郑金洲.校本研究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
    [19]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第二版)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0]潘庆玉.语文教育发展论[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1]张文军、李云淑、王俊.高中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实践智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0月版
    [22]杨龙立.校本课程的设计与探讨[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3]王纬.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实践[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4]李臣之、陈铁成.高中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5]潘庆玉.语文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26]周广强.课程资源开发和整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7]高广仁、栾丰实.大汶口文化(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
    [28]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大汶口文化讨论集[M].济南:齐鲁书社,1981年版
    [29]山东省文物管理处、济南市博物馆.大汶口——新石器时代墓葬发掘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4年
    [30]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汶口续集——大汶口遗址第二、三次发掘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年
    [31]许洁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含义、目的及地位[J].教育研究,2005(8)
    [32]马彦娟.大众文化为我所用——试论新课标下高中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J].现代语文,2008(1)
    [33]李学.论地方文化中的语文课程资源开发[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9(6)
    [34]郭晓莹.浅谈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文化意义[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