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马克思主义实践的生态正义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生态正义的概念是生态学和伦理学在关注现实生态问题过程中所出现的。马克思主义实践的生态正义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研究视角,以生态正义相关理论的历史流变、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作为研究对象,以文献研究、多学科交叉研究、比较研究和辩证研究作为研究方法,得出了“生态正义具有主体能动性、对象客观性和社会历史性三个规定性”、“自然权利的实质是人的权利”和“生态正义与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上是共通的”等主要结论。
     生态正义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但在中国儒家、道家和佛家的自然观中,早就有着“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和“众生平等”的种种思考;古希腊哲人的自然观、中世纪宗教神学自然观、西方近代自然观和现代生态伦理思想中,也都蕴含了思想家们大量的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这些思考在其所处的那个时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同时,它们又深受那个时代历史的局限。
     马克思主义的正义观是以“现实的人”及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正义观。而在实践唯物主义的体系下,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在本体论上明确了人的对象性和自然的属人性,在价值论上强调了自然的对象性价值,在历史观上突出了历史的人和历史的自然。因此,马克思主义正义观和自然观指导下的生态正义,即马克思主义实践的生态正义,它是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强调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肯定自然的权利(实质是人的权利),注重“人的自然”和“自然的人”之间的统一,从而构建起的一套人呵护自然的逻辑。
     马克思主义实践的生态正义具备主体能动性、对象客观性和社会历史性的三个方面的规定。它所规定的主体——“现实的人”,区别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人”和人类中心主义的“理性人”;它所规定的客体——对象性的自然,在价值论上区别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内在价值论”和人类中心主义的“工具价值论”;它所规定的自然和历史,不同于非人类中心主义那种抽象的、静止的、非历史主义的自然。这三个方面的规定性完成了生态正义所主张的人呵护自然的逻辑的应然性和必然性,并强调自然的解放与人的解放相统一。
     由人的对象性活动对自然价值所完成的主体性赋予和客观性预设,决定了自然具备了被纳入到伦理关系或道德共同体的资质,进而自然的权利就是可能的。自然是“人的自然”,那么自然的权利在本质上也就是人的权利。受到自然规律的限制,自然权利的实践必须坚持“有所作为”与“有所不为”的统一。
     中国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正义的中国实践,这主要在于生态正义和生态文明是共通的,生态正义的实践与社会主义的制度是契合的。中国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总体思路和方法,强调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这都突出表现了生态正义和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迎合与互动关系。加快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有必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强化人呵护自然的自觉性,本论文关于生态正义的论述能够为人们保护自然环境的伦理自觉提供一些思考。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justice stems from the process that ecology and ethics are concerned about the reality of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he study of Marxism practical ecological justice, takes Marxist classics as the research angel, takes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related theories of ecological justice","Marxism natural view" and "the theory of Chines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akes "literature research","inter disciplinary research","comparative research" and "dialectical research" as the research methods, and draws some main conclusions, such as "the practical ecological Justice have three provisions:subjective initiative, objectivity and social historicity","natural is'man's nature', thus in essence, natural rights is human rights","in theory as well as in practice, ecological justice and Chines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re consistent".
     Although ecological justice is a new concept, analogous reflations such as "harmony between human being and nature","the Tao emulates nature" and "Existence being equal" have already existed in the view of nature by Chinese Confucian, Taoism and Buddhism; what's more, a large number of thought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contains in the view of nature by Ancient Greek philosopher, medieval theology, Western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ecological ethics thought. Those thinkings have great impact on their eras, and are limited by the eras at the same time.
     Marxist concept of justice is base on "the real man" and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the man. However, under the same system of practical materialism, Marxist view of nature ontologically clarified man's objectivity and "nature is human nature", the Value Theory emphasizes the objective value of nature, while the view of history highlights historical man and historical nature. Thus, the ecological justice, under the guidance of Marxist concept of justice and view of nature, is the Practical Ecological Justice, it starts with the concept of "the real man", emphasizes the object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confirms the nature's rights (it is essentially human's rights), focuses on unification between "man's nature" and "natural man", and thus build up a logic that man should take care of natural.
     The Marxism practical ecological Justice have three provisions:subjective initiative, objectivity and social historicity. The prescribed subject-"Real man", is different from the non-anfhropocentric "natural person" and anthropocentrism "rational person"; the prescribed object-"an object of nature", in the value theory, is different from the non-anthropocentric "intrinsic value" and anthropocentric "tool value theory"; the prescribed nature and history, is different from non-anthropocentric kind of abstract, static, natural non-historic ism nature. These three provisions complete the logic necessity that the ecological justice advocated that people ought to care nature, and emphasize the natural unity of liberation and human emancipation.
     The subjectivity given and objectivity default on the natural values completed by men's objectivity activity determine that nature has the qualifications to be incorporated into the ethical or moral community relations, and then the nature right is possible. Natural is "man's nature", thus in essence, natural rights is human rights. Limited by natural law, natural rights practices must adhere to the unity between "do something" and "leave something undone".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China is the Chinese practice of ecological justice, this is mainly because Eco-justice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re interlinked, the practice of ecological justice and the socialist system are compatible. China's socialis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sticks to a comprehensive, coordinated and sustainable general ideas and methods, emphasis on protect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via system. All these show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Eco-justice and China's socialis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t is necessary, to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socialis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strengthen the consciousness of people care for nature under the guidance of Marxism. Though the discussion about ecological justice, this paper can provide some thoughts for ethical consciousness of people's natur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引文
① 王韬洋:《“环境正义”——当代环境伦理发展的现实趋势》,载《浙江学刊》,2002年第5期,P173
    ② 刘湘溶、曾建平:《作为生态伦理的正义观》,载《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P1
    ③ 李彬任:《环境伦理关照生态正义》,载中国教育报,2008年1月22日,第3版
    ① 张雅丽、黄建昌:《生态正义刍议》,载《社会科学论坛》,2008年第3期,P42
    ② 胡伟、程亚萍:《生态正义: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伦理基础》,载《青海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P117
    ③ 魏森杰:《和谐世界:从国际正义到生态正义》,载《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P21
    ④ 李培超、王超:《环境正义刍议》,载《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P27
    ⑤ 江潭瑜:《生态文明的正义维度》,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第4期,P190
    ⑥ 蒋国保:《论环境正义的基本类型》,载《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4年第3期,P57
    ① 李彬任:《环境伦理关照生态正义》,载中国教育报.2008年1月22日第3版
    ② 何建华:《环境伦理视阈中的分配正义原则》,载《道德与文明》,2010年第2期,P110
    ③ 张兵权:《生态文明与生态正义》,载《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P10
    ④ 张登巧:《环境正义—一种新的正义观》,载《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P41
    ⑤ 李永华:《论生态正义的理论维度》,载《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第8期,P73
    ⑥ 黄明健:《论作为整体公平的生态正义》,载《东南学术》,2006年第5期,P131
    ⑦ 张斌:《环境正义作为类正义的三重根据》,载《湖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P26
    ⑧ 孙淑萍、倪琳妍:《环境正义:建设生态文明的伦理基础》,载《前沿》,2010年第13期,P152
    ⑨ 李华荣:《生态正义论》,载《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P11
    ① 刘湘溶、张斌:《论环境正义原则》,载《思想战线》,2009年第3期,P53
    ② 马晶:《环境正义的法哲学研究》,吉林:吉林大学,2005年
    ③ 梁剑琴:《论环境正义的外延》,载《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2009年
    ④ 高桂贤:《生态女性主义视野中的生态正义》,载《特区经济》,2008年第6期,P139
    ⑤ 赵媛媛、李建珊:《生态女性主义与“环境正义”之比较研究》,载《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年第4期,P14
    ① 肖小芳、曾特清:《环境正义的博弈探析》,载《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年第11期,P7
    ② 郭琰:《环境正义与中国农村环境问题》,载《学术论坛》,2008年第7期,P38
    ③ 魏森杰、魏广志:《论国际视角下的生态正义》,载《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P38
    ④ 王云霞,杨庆峰:《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困境与出路》,载《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P57
    ① 王晓青:《试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双重正义诉求》,载《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第2期,P15
    ① 转引自徐艳梅:《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P1
    ② 刘仁胜:《生态马克思主义概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P85
    ① 参见[美]加勒特·哈丁:《生活在极限之内:生态学、经济学和人口禁忌》,张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9月版。
    ② 转引自[美]戴斯·贾丁斯:《环境伦理学:环境哲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P266
    ③ 转引自[美]戴斯·贾丁斯:《环境伦理学:环境哲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P267
    ① Murray Bookchin:《What Is Social Ecology?》[A].Michael E.Zimmerman(ed.).Environmental Philosophy[C].New Jersey:Prentic-Hall,Inc.1993
    ② 熊家学、刘光明:《生态社会主义的基本主张与发展态势》,载《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1994年第2期,P41
    ③ [德]汉斯·约纳斯:《技术、医学与伦理学》,张荣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P4
    ① 参见[美]汤姆·雷根:《动物权利研究》,李曦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② Christophe Stone:《Should Trees Have Standing?Toward Legal Rights for Nature Object》,《Environmental Ethics:Reading in Theory and Application》,1972年版,P241
    ③ 参见雷毅:《阿伦·奈斯的深层生态学思想》,载《世界哲学》2010年第4期,P20
    ④ 参见戴斯·贾丁斯:《环境伦理学》,林富明、杨爱民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⑤ 参见彼得·s·温茨:《环境正义论》,朱丹琼、宋玉波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⑥ [美]纳什:《大自然的权力》,杨通进译,青岛:青岛出版社,1999年版,P6
    ① [美]纳唐.沃斯特: 《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侯文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P13
    ② 余谋昌: 《生态哲学》,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P3
    ③ 李振基、陈小麟、郑海雷: 《生态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P2
    ① 参见孙儒泳、李庆芬、牛翠娟: 《基础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P2
    ② 丁圣彦: 《生态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P92-93
    ① 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P 3868
    ② 广东、广西、湖南、河南辞源修订组:《辞源》,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P 1665
    ③ 参见《论语.颜渊篇》
    ④ 参见《荀子,正名篇》
    ⑤ 参见《荀子.儒效篇》
    ⑥ [英]穆勒:《功利主义》,唐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P17
    ① 参见宋慧昌:《政治哲学》,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P94
    ② 参见唐凯麟:《西方伦理学名著提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P68
    ③ 参见宋慧昌:《政治哲学》,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P96
    ④ [意]托马斯·阿奎那:《阿李那政治著作选》,马清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P107
    ⑤ 参见宋慧昌:《政治哲学》,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P97
    ① [德]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沈叔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P132-133
    ② 参见李建森:《实践的道德理性》,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P139
    ③ 参见[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P9
    ④ [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P303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P483
    ② 苗力田:《亚里士多德选集(伦理学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P102
    ③ [美]Lawrence Wilder:《Marx and justice Revisited:The Greek Dimension》,《Studies in Marxism》,1998(5)
    ④ [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P46
    ① [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56年版,P55—58
    ② 《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P340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P80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P29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P8
    ① 曾建平:《环境正义——发展中国家环境伦理问题探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P10
    ② 爱渠(Love Canal)原为美国纽约州的一处废弃运河。1942年,美国胡克化学公司购买该运河用于填埋化学废弃物。1953年后,纽约州政府陆续在该填埋场及其周边地区修建了一批廉价住房。1978年春天,爱渠地区的地面开始流出一股股对人体危害极大的有毒化学物质。纽约州政府被迫于当年8月宣布该地区进入紧急状态,并紧急疏散并重新安置了当地的许多居民。后续的调查发现,1974~1978年间在该地出生的婴儿畸形率是其他地方的3倍。此事件被称为爱渠事件。1982年,美国环境保护局、北卡罗来纳州政府和一家有毒有害废弃物处理公司拟在北卡罗来纳州瓦伦县修建一座用于填埋聚氯联苯(PCB)废料的垃圾填埋场。该县65%的居民为非洲裔美国人。当地居民认为,垃圾场的修建没有征得他们的同意,侵犯了他们的权利。为此,当地居民举行了大规模的抗议活动,史称瓦伦抗议事件。转引自杨通进:《全球环境正义及其可能性》,《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P18
    ① 参见杨通进:《环境伦理:全球话语,中国视野》,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P378
    ② 参见杨通进:《全球环境正义及其可能》,载《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P21
    ③ 参见杨通进:《环境伦理:全球话语,中国视野》,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P354
    ④ 参见[美]桑德尔:《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万俊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P81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P67
    ① 参见《礼记·中庸》
    ① 北京大学《荀子》注释组:《荀子新注》,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P193
    ②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7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P96
    ③ 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学资料选辑(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P301
    ④ 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学资料选辑(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P 307
    ⑤ 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学资料选辑(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P 299
    ① [德]E·策勒尔:《古希腊哲学史纲》,翁绍军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P32
    ① 该话出自《反杜林论》旧序《论辩证法》中,恩格斯指出这一缺陷将导致这种自然观必须屈服于近代科学发展初期所形成的机械自然观。同时,恩格斯还认为古希腊的这种直观朴素的自然观是优于之后的一切形而上学的观点的。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P468
    ② 克吕西普:《论主要的善》,转引自冒从虎:《欧洲哲学通史》上卷,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P176-177
    ③ 柏拉图:《理想国》,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P128
    ④ 赵敦华:《基督教哲学1500年》,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P141
    ① 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组:《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北京:上午印书馆,1981年版,P260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P2
    ③ 参见Edward O.Wilson:《On Human Nature))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8:P17
    ④ John Passmore:《Man's Responsibility for Nature》Ecological problems and Western Traditions (Second Editions) London:Gerald Duckworth &Co.Ltd,1980:5
    ⑤ 参见[加]威廉·莱斯:《自然的控制》,岳长龄、李建华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中译者序:P4
    ①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16—18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P8-9
    ② 转引自牛顿:《牛顿自然哲学著作选》,王福山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P183
    ① [法]拉美利特:《人是机器》,顾寿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P66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P164
    ③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P203
    ④ 转引自《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P286
    ⑤ [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P420
    ⑥ [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P420
    ① [美]亨利·大卫·梭罗:《缅因森林》,戴亚杰译,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P19
    ② 参见章海荣:《生态伦理与生态美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P177-182
    ① [法]阿尔贝特·史怀泽:《敬畏生命》,陈泽环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P8
    ② 参见曹明德:《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P43
    ③ [法]阿尔贝特·史怀泽:《敬畏生命》,陈泽环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P92
    ④ 在汤姆·雷根的著作《动物权利研究》中,作者认为拥有固有价值就拥有了独立于利益、需要或对其他人有用的
    ⑤ 章海荣:《生态伦理与生态美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P194价值。固有价值是不同于工具价值的,是其自身的价值。因此,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动物的自然内在价值。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P67
    ② 参见孙道进:《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P15
    ①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P17
    ②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P105
    ③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P106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P56
    ⑤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P57
    ⑥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P2
    ① 唐鹏、孙道进:《马克思主义实践视域下人的本质及其生态伦理启示》,载《理论导刊》,2014年第1期,P59
    ②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P87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P67
    ④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P57
    ① 唐鹏、孙道进:《马克思主义实践视域下人的本质及其生态伦理启示》,载《理论导刊》,2014年第1期,P60
    ②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P58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P359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P245-246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P575
    ④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P503
    ①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P89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笫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P178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P131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P95
    ⑤ 戴斯·贾丁斯:《环境伦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P49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P560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P487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P608
    ① 孙道进:《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P82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P406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P205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P176
    ② 德国经济学家瓦格纳认为,人是有需要的动物,所以人在与周围的外部世界的接触中,能够认识到外部世界存在
    ①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P57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P73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P345
    ④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P83-84
    ⑤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P456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P118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P119
    ③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 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P104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P77
    ① 参见俞吾金:《自然辩证法,还是社会历史辩证法》,载《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4期,P21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P63
    ③ [德]A.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吴仲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P50
    ④ 参见俞吾金、陈学明:《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新编》(下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P392
    ① 复旦大学哲学系:《西方学者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P146
    ② 参见孙道进:《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P327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1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P25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2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P108
    ⑤ 参见孙道进:《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P331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P805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P131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P168-169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P122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P53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P383
    ①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2000年版,P118
    ① 孙正聿:《哲学通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P210
    ② 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组:《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P595
    ① [俄]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P148
    ②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P91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P54
    ④ 人类所能得到的确实的知识,其来源有两个途径,其一是演绎,其二是归纳推理。归纳推理就是通过大量的经验事实找出蕴涵其中的因果关系,而休谟的怀疑论就是质疑归纳推理的可能,亦即人不能发现因果关系,而只能有对因果关系的信念。因为我们观察到事件A的发生后总是发生事件B,所以我们说A与 B是因果关系,但经验事实并不能直接由A证明B的必然发生,只能信仰A后B总是发生。
    ⑤康德把现象和物自体割裂,使认识停留在现象的此岸,把彼岸的本体界留给信仰,突出地表现出调和科学与宗教的性质。康德的物自体与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是不同的,物自体只是一种茫茫的神秘抽象,是不可被认知,不能被人们的感官所反映、复制的。不可知性,使这个康德理论中的物自体概念与人的感官认识之间出现了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是远在彼岸的,属于信仰的。
    ① 唐鹏、孙道进:《马克思主义实践视域下人的本质及其生态伦理启示》,载《理论导刊》,2014年第1期,P59
    ② 杜家贵:《历史主体的能动性与受动性》,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P39
    ③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P57
    ① [美]奥尔多·利奥波德: 《沙乡年鉴》,侯文蕙译,长存: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P195
    ② [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 《哲学走向荒野》,刘耳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P43
    ① 孙道进: 《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P29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P569
    ③ 唐鹏、孙道进:《马克思主义实践视域下人的本质及其生态伦理启示》,载《理论导刊》,2014年第1期,P61
    ① [美]W.H.默迪: 《一种现代的人类中心主义》,载《哲学译丛》,1999年第2期,P18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P30
    ① 唐鹏、孙道进:《马克思主义实践视域下人的本质及其生态伦理启示》,载《理论导刊》,2014年第1期,P61
    ②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P106
    ③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P284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P875
    ② 孙道进:《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P97
    ③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P53
    ① 唐鹏、孙道进:《马克思主义实践视域下人的本质及其生态伦理启示》,载《理论导刊》,2014年第1期,P72
    ② [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P74
    ① 参见[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P93
    ② [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P120
    ③ 参见[德]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P33
    ④ 《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P121
    ⑤ 金延:《客观性观念:解构、辩护与重构》,载《人文杂志》,2006年第6期,P12
    ⑥ 参见[德]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张庆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P108
    ⑦ 参见[德]胡塞尔:《现象学与哲学危机》,吕祥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版,P131
    ⑧ 参见[美]普特南:《理性、真理与历史》,李小兵等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P266-267
    ⑨ [美]普特南:《理性、真理与历史》,李小兵等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P69页
    ① 金延:《客观性观念:解构、辩护与重构》,载《人文杂志》,2006年第6期,P13
    ② 参见金延:《客观性观念:解构、辩护与重构》,载《人文杂志》,2006年第6期,P16
    ① 参见良夫:《现代唯物主义的客观性原则》,载《河北学刊》,1991年第1期,P28-32
    ② [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刘耳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P231
    ③ [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刘耳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P233
    ④ [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杨通进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P282
    ① 孙道进:《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P111
    ① 参见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P106
    ② [美]W.H.默迪:《一种现代的人类中心主义》,载《哲学译丛》,1999年第3期,P18
    ③ 孙道进:《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P117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P71-72
    ② 参见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P366
    ③ 参见刘福森、曲红梅:《“环境哲学”的五个问题》,载《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第11期,P6
    ①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P125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P376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P267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P270-271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P141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P363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P442
    ⑤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P551
    ① [德]伽达默尔:《伽达默尔全集》,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年版,P83
    ② [匈]卢卡奇:《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上),白锡堃、张西本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6年版,P9
    ① 刘远传:《社会本体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P320
    ② 刘远传:《社会本体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P320
    ① [美]克莱夫·庞廷:《绿色世界史:环境与伟大文明的衰落》,王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P417
    ② 孙道进:《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P322
    ①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P97
    ②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P105
    ① 参见孙道进:《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P325-326
    ②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P130
    ③ 参见孙道进:《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P384
    ①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P72
    ②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P83
    ③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P86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P926
    ① 参见[美]路易斯·亨金:《权利的时代》,信春鹰等译,北京:知识出版社,1997年版,前言
    ② 参见路树程、崔昆:《关于自然权利的哲学反思》,载《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P129
    ① 参见周燕来、李建森:《自然内在价值论辩》,载《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5月,P114
    ② 高懿德、李文义:《西方生态伦理观念评议》,载《齐鲁学刊》,1997年第5期,P114
    ③ 参见夏勇:《人权概念起源——权利的历史哲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P46
    ④ 参见夏勇:《人权概念起源——权利的历史哲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P47-48
    ① 余涌:《道德权利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P36
    ② [英]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万俊仁等译,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P56
    ③ 夏勇:《人权概念起源——权利的历史哲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P28
    ① 杨通进:《人类中心论:辩护与诘难》,载《铁道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5期,P11
    ② 傅华:《生态伦理学研究》,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P144
    ① 路树程、崔昆:《关于自然权利的哲学反思》,载《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P134
    ② 参见[美]汤姆·雷根:《关于动物权利的激进的平等主义观点》,杨通进译,《哲学译丛》,1999年第4期。作者在该文中提出的“三个完全”是指,完全废除把动物应用于科学研究的传统习俗,完全取消商业性的动物饲养业,完全禁止商业性或娱乐性的打猎或捕兽行为。
    ③ 参见[法]阿尔贝特·史怀泽:《敬畏生命》,陈泽环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P27。史怀泽在该书《要求和道路》一文中认为,敬畏生命的伦理不允许学者只献身于他的科学,尽管这对科学有益。它也不允许艺术家只献身于他的艺术,尽管他因此能给许多人带来美。它不允许忙忙碌碌的人这样认为,他们已在其职业活动中作了一切。敬畏生命的伦理要求所有人,把生命的一部分奉献出来。
    ① [美1奥尔多·利奥波德:《沙乡年鉴》,侯文蕙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P193
    ② 参见[英]戴维·佩珀:《生态乌托邦主义:张力、悖论和矛盾》,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第2期,P99
    ① 参见孙道进:《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P1R7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P56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P97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P95
    ② 对如何认识自然?如何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当前的西方环境哲学普遍张扬一种整体主义的思维方式,也就是所谓的“生态学范式”,并反对近代以来占据主导地位的科学主义思维方式,也就是“笛卡尔范式”。这两种范式是认识论中对立的两极。
    ①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P58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P56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P541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P514
    ④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P57
    ⑤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P303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P700
    ②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P251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P541
    ④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P875
    ① 参见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P58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P20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P228
    ① 万俊人:《西方“现代性”道德价值观念体系建立论纲》,载《伦理学研究》2002年第1期.P76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P35
    ① 李德顺:《从“人类中心”到“环境价值”》,载《哲学研究》,1998年第10期,P5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③ 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载《人民日报》2013年11月16日,第1版
    ④ [日]岩佐茂:《研究环境伦理学的基本视角》,载《哲学动态》,2002年第4期,P6-9
    ⑤ [美]拉兹洛:《世界系统面临的分叉和对策》,闵家胤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P78
    ① 余谋昌:《生态文明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版,P77-79
    ① 《西方大观念》第2卷,陈嘉映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
    ② 郭小平:《科学的危机与人的困惑》,载《读书》,1990年第12期,P13
    ③ [德]恩斯特·卡希尔:《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① [法]阿尔贝·雅卡尔:《科学的灾难?》,闫雪梅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② [德]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晚年文集》,方在庆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③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P12
    ④ [美]H·Mohr:《科学的危机》,陈齐译,《世界科学》,1981年第1期,P39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P383
    ① [美]Don E. Marietta,Lester Embree:《How Deep Is Deep Enough?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or Farewell to the WorldCity?》, 《Environmental philosophy and environmental activism》, Rowman & Littlefleld Publishers. Ins.1995. P99
    ① [美]John S. Dryzek:《The Politics of the Earth:Environmental Discours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2. P165
    ② 李学丽:《生态现代化的哲学探讨》,载《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年第4期,P43-44
    ③ 方世南:《生态现代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载《学术研究》,2005年笫3期,P11
    ① [美]小约翰·柯布:《文明与生态文明》,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6期,P18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P67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P297
    ① 《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P295
    ② 黄顺基、郭贵春:《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P97
    ①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8日,第4版。
    ② 习近平:《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载《人民日报》2013年11月16日,第1版。
    ③ 习近平:《关十<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载《人民日报》2013年11月16日,第1版。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2页。
    ② 严耕、杨志华:《生态文明的理论与系统建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P210
    ③ 王如松、周鸿:《人与生态学》,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P182
    ① 俞海、江勇:《中国生态补偿:概念、问题类型与政策路径选择》,载《中国软科学》,2008年第6期,P7
    ②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载《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8日,第1版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23.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4.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5.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26.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7.中共中央宣传部.科学发展观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3.
    28.复旦大学哲学系编译.西方学者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
    29.北京大学哲学系选注.中国哲学史教学资料选辑(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1.
    30.北京大学哲学系选编.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M].北京:上午印书馆,1981.
    31.北京大学哲学系选编.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32.北京大学哲学系选编.16—18世纪西欧各国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
    33.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十八世纪法国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34.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35.广东.广西.湖南.河南辞源修订组.辞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36.北京大学《苟子》注释组.荀子新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
    37.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8.荀子[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
    39.老子[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
    40.庄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王韬洋. “环境正义”——当代环境伦理发展的现实趋势[J].浙江学刊,2002,(5)
    2.刘湘溶.曾建平.作为生态伦理的正义观[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
    4.张雅丽.黄建昌.生态正义刍议[J].社会科学论坛》,2008,(3)
    5.胡伟.程亚萍.生态正义: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伦理基础[J].青海社会科学,2006,(6)
    6.魏森杰.和谐世界:从国际正义到生态正义[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7.李培超.王超.环境正义刍议[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8.江潭瑜.生态文明的正义维度[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4).
    9.蒋国保.论环境正义的基本类型[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4,(3).
    11.何建华.环境伦理视阈中的分配正义原则[J].道德与文明,2010,(2).
    12.张兵权.生态文明与生态正义[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13.张登巧.环境正义——一种新的正义观[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14.李永华.论生态正义的理论维度[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2,(8).
    15.黄明健.论作为整体公平的生态正义[J].东南学术,2006,(5).
    16.张斌.环境正义作为类正义的三重根据[J].湖南社会科学,2011,(3).
    17.孙淑萍.倪琳妍.环境正义:建设生态文明的伦理基础[J].前沿,2010,(13).
    18.李华荣.生态正义论[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2,(2).
    19.刘湘溶.张斌.论环境正义原则[J].思想战线,2009,(3).
    20.马晶.环境正义的法哲学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05.
    21.梁剑琴.论环境正义的外延[A].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
    22.高桂贤:《生态女性主义视野中的生态正义[J].特区经济,2008,(6).
    23.赵媛媛.李建珊.生态女性主义与“环境正义”之比较研究[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4).
    24.肖小芳.曾特清.环境正义的博弈探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11).
    25.郭琰.环境正义与中国农村环境问题[J].学术论坛,2008,(7).
    26.魏森杰.魏广志.论国际视角下的生态正义[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27.陈培永.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正义论的建构[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10,(1).
    28.王云霞,杨庆峰.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困境与出路[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29.王晓青.试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双重正义诉求[J].社会主义研究,2011,(2).
    30.彭冰冰.自然与历史——论马克思的实践自然观[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8,(3).
    31.俞吾金.自然辩证法,还是社会历史辩证法[J].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4).
    32.杜家贵.历史主体的能动性与受动性[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
    33.金延.客观性观念:解构.辩护与重构[J].人文杂志,2006,(6).
    34.良夫.现代唯物主义的客观性原则[J].河北学刊,1991,(1).
    35.路树程.崔昆.关于自然权利的哲学反思[J].社会科学,2007,(2).
    36.周燕来.李建森.自然内在价值论辩[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37.高懿德.李文义.西方生态伦理观念评议[J].齐鲁学刊,1997,(5).
    38.熊家学.刘光明.生态社会主义的基本主张与发展态势[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1994,(2).
    39.刘福森.曲红梅.“环境哲学”的五个问题[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11)
    40.戴桂斌.西方正义论主题的历史嬗变[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
    41.方朝辉.从儒学的宗教性谈中国哲学的“特点”问题[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42.曹明德.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3).
    43.杨通进.人类中心论:辩护与诘难[J].铁道师范学院学报,1999,(5).
    44.路树程.崔昆.关于自然权利的哲学反思[J].社会科学,2007,(2).
    45.曹孟琴.人未到场的生态伦理学研究[J].伦理学研究,2004,(5).
    46.郑慧子.论人类中心主义的反人类性[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47.万俊人.西方“现代性”道德价值观念体系建立论纲[J].伦理学研究,2002,(1).
    48.李德顺.从“人类中心”到“环境价值”[J].哲学研究,1998,(10).
    49.俞海、汪勇.中国生态补偿:概念、问题类型与政策路径选择[J].中国软科学,2008,(6).
    50.李学丽.生态现代化的哲学探讨[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4).
    51.方世南.生态现代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学术研究,2005,(3).
    52.郭小平.科学的危机与人的困惑[J].读书,1990,(12).
    53.雷毅.阿伦·奈斯的深层生态学思想[J].世界哲学,2010,(4).
    54.王金柱.从价值论看生态伦理价值主体[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
    55.宫敬才.马克思劳动人道主义事业中的科学技术观[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9,(1).
    56.娄金洋.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危机思想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2,(11).
    57.程福恩、王中保.论马克思主义与可持续发展[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12).
    58.赵明、黄涛.论法的目的——以康德日的论哲学为视角[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2,(3).
    59.刘俊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理念[J].科学社会主义,2011,(12).
    60.余源培.论意识形态研究中的四个基本问题[J].河北学刊,2010,(1).
    61.欧阳志远.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及其现代意义[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5,(7).
    62.蒋谦.科学认识的不对称性[J].江汉论坛,2013,(11).
    63.袁久红、鲁旭.论奥康纳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J].江苏社会科学,2016,(9)
    64.简圣宇.现代主体性哲学的形成、演变及其困境[J].前沿,2011,(3).
    65.鲍金.论生活意义的现代型基础及其问题[J].浙江社会科学,2011,(10).
    66.刘钊.生态问题语境下的发展伦理:转换与构架[J].东岳论丛,2011,(10).
    67.彭宏伟.对“现实的人”两种思路的把握[J].哲学动态,2010,(7).
    68.陈文江.论马克思主客体观的实践性原则[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
    69.刘凯.马克思的时问观念与美的规律的存在论维度[J].兰州学刊,2010,(5).
    70.杨卫军.马克思感性的人学对环境伦理学本体论的超越[J].内蒙古社会科学,2011,(9).
    71、张凌云.马克思创立的新哲学——实践唯物上义[J].探索与争鸣,2008,(4).
    72.孙道进.从人的“对象性”到环境伦理学的“合法性”[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8,(4)
    73.[美]汤姆·雷根.关于动物权利的激进的平等主义观点[J].哲学译丛,1999,(4).
    74.[美]小约翰·柯布.文明与生态文明[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6)
    75.[日]岩佐茂.研究环境伦理学的基本视角[J].哲学动态,2002,(4).
    76.[美]H·Mohr.科学的危机[J].世界科学,1981,(1).
    77.[美]W.H.默迪.一种现代的人类中心主义[J].哲学译丛,1999,(2).
    78.[英]戴维·佩珀.生态乌托邦主义:张力、悖论和矛盾[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2).
    79. [美]Lawrence Wilder.Marx and justice Revisited:The Greek Dimension[J]. Studies in Marxism,1998, (5)
    80. [美]Christophe Stone. Should Trees Have Standing? Toward Legal Rights for Nature Ob ject[A].Environmental Ethics:Reading in Theory and Application[C],1972.
    81. [美]Don E. Marietta、Lester Embree. How Deep Is Deep Enough?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or Farewell to the WorldCity?[A].Environmental philosophy and environmental activism[C],1995.
    82. [美]Murray Bookchin. What Is Social Ecology? [A]. Environmental Philosophy[C],1993.
    83. [美] John Passmore. Man's Responsibility for Nature[A]. Ecological problems and Western Traditions (Second Editions) [C],1980.
    1.徐艳梅.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刘仁胜.生态马克思主义概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3.余谋昌.生态哲学[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
    4.李振基、陈小麟、郑海雷.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5.孙儒泳、李庆芬、牛翠娟.基础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6.丁圣彦.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7.燕继荣.政治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8.唐凯麟.西方伦理学名著提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
    9.宋慧昌.政治哲学[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10.李建森.实践的道德理性[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1.
    11.苗力田.亚里士多德选集(伦理学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2.曾建平.环境正义——发展中国家环境伦理问题探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13.杨通进.环境伦理:全球话语,中国视野[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14.张岱年.张岱年文集(第6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15.刘文英.儒家文明:传统与传统的超越[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
    16.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7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
    17.赵敦华.基督教哲学150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8.章海荣.生态伦理与生态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19.孙道进.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0.孙正聿.哲学通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1.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22.刘远传.社会本体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23.夏勇.人权概念起源——权利的历史哲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24.余涌.道德权利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25.傅华.生态伦理学研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6.余谋昌.生态文明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27.黄顺基、郭贵春.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8.严耕、杨志华.生态文明的理论与系统建构[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29.王如松、周鸿.人与生态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
    30.陈国庆、王元琪.变与不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历程[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1.
    31.[美]加勒特·哈丁.生活在极限之内[M].张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32.[美]戴斯·贾丁斯.环境伦理学:环境哲学导论[M].林官明等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3.[德]汉斯·约纳斯.技术、医学与伦理学[M].张荣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34.[美]汤姆·雷根.动物权利研究[M].李曦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5.[美]彼得·S·温茨.环境正义论[M].朱丹琼、宋玉波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6.[美]纳什.大自然的权力[M].杨通进译.青岛:青岛出版社,1999.
    37.[美]纳唐.沃斯特.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M].侯文蕙泽.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8.[美]博登海墨.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M].邓正来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39.[意]托马斯·阿奎那.阿奎那政治著作选[M].马清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40.[德]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M].沈叔平泽.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41.[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42.[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蓝公武译.上海:三联书店,1957.
    43.[德]黑格尔.历史哲学[M].王造时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56.
    44.[德]黑格尔.小逻辑[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45.[德]黑格尔.自然哲学[M].梁志学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46.[美]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47.[美]桑德尔.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M].万俊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48.[德]E·策勒尔.古希腊哲学史纲[M].翁绍军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
    49.[加]威廉·莱斯.自然的控制[M].岳长龄、李建华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
    50.[法]阿尔贝特·史怀泽.敬畏生命[M].陈泽环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
    51.[德]伽达默尔.伽达默尔全集[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年版.
    52.[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三联书店,1999.
    53.[匈]卢卡奇.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上)[M].白锡堃、张西本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6.
    54.[英]牛顿.牛顿自然哲学著作选[M].王福山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55.[法]拉美利特.人是机器[M].顾寿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56.[美]亨利·大卫·梭罗.缅因森林[M].戴亚杰译.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9.
    57.[德]A·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M].吴仲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58.[英]洛克.人类理解论[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59.[美]奥尔多·利奥波德.沙乡年鉴[M].侯文蕙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60.[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M].刘耳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61.[德]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M].张庆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62.[德]胡塞尔.现象学与哲学危机[M].吕祥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
    63.[美]普特南.理性、真理与历史[M].李小兵等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
    64.[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M].杨通进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65.[美]K·庞廷.绿色世界史:环境与伟大文明的衰落[M].王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66.[美]路易斯·亨金.权利的时代[M].信春鹰译.北京:知识出版社,1997.
    67.[英]A·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M].万俊人译.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
    68.[美]拉兹洛.1世界系统面临的分义和对策[M].闵家胤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
    69.[德]恩斯特·卡希尔.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70.[法]阿尔贝·雅卡尔.科学的灾难?[M].闫雪梅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71.[英]约翰·穆勒.功利主义[M].唐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
    72.[古罗马]奥古斯丁.上帝之城:驳异教徒[M].吴匕译.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7.
    73.[古罗马]托马斯·阿奎那.阿奎那政治著作选[M].马清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74.[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75.[美]Edward O.Wilson. On Human Nature[M].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8.
    76.[英]John S. Dryzek. The Politics of the Earth:Environmental Discourses[M].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2.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18(B4).
    2.习近平.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B1).
    3.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3-11-16(B1).
    4.李彬任.环境伦理关照生态正义[N].中国教育报,2008-1-22(B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