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环境责任保险的法律制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世界经济在新一轮的浪潮中高速发展,而与此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无法忽视的重要因素,而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造成的环境侵害及救济也相应成为社会发展所要解决的重要内容。环境责任保险制度是市场发展的产物,具有公益性和商业性的两重属性。其通过责任社会化的方式有效解决环境污染损害赔偿问题,具有转嫁风险,促进经济发展及稳定社会等优点。
     由于国外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发展较早,因此保险模式日趋成熟,承保范围不断扩大,保险险种不断丰富,各种制度不断完善。而反观我国,环境责任保险理论研究仍有待深入,实践上也问题重重,因此在理论上有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必要。
     通过综合运用历史分析、价值分析、比较分析等多种研究分析方法,论证了我国实行环境保险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并对国内外环境保险理论和实践进行比较分析,试图设计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保险法律制度。第一章简述了环境责任保险的概念和功能,着重对环境责任是否属于传统保险法领域内的可保利益进行了论证。第二章以比较法的视野对不同国家的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具体设计进行比较研究,从中分析各自特点并对这些特色性的制度在我国的可植入性进行了分析论述。第三章介绍了我国环境责任保险的主要法律制度,重点阐述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市场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第二章的理论成果对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市场工作的开展提出了针对性建议。第四章在前文理论分析与实际论证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我国环境责任保险法律基本制度和外沿设计的具体构想。
With the quick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meanwhile,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The infringed environmental right and its redress that caused by the environmental disruption and the destruction of ecology will become an important matter that must be solved to protect the surroundings and to promote the social development. The environmental liability insurance is the outcome of the market economy development. The environmental liability insurance can solve the compensations about environmental impairment through the method of liability's socialization. The environmental liability insurance system can scatter about the risk, make the environmental indemnity duty of the business enterprise share with society, avoid the business enterprise bankruptcy for a huge sum of compensation, moreover, give the victim relief quickly and effectively.
     The environmental liability insurance system in western nations started earlier, so the insurance pattern is aging quickly, the insured range is expanding unceasingly, and the main performances are the compulsory insurance. However, in our country, the research on theory of environmental liability insurance is less and cities have carried on the attempt in the practice still have a large sum of problems. Therefore, it is valuable to explore in both practice and the theory.
     By utilizing the historical analysis, the valuable analysis,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so on many kinds of research techniques, the article attempted to design a pattern which not only matches our country's condition but also suits the correlative law system. Chapter1outlined the concept and functions, especially stressed the insurability,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theory of Insurance Law. Chapter2introduced the research of the development and practice of the typical foreign countries, study the legislation and special fulfillment of other countries. By comparing these systems, we get some enlightenment to improve our system. Chapter3focuses on the pilot of environmental liability insurance status, problems and causes. Based on these research related to the environmental liability insurance pilot survey units was summarized various factors that the environmental liability insurance is not successive. By using empirical methods, from the level of the legal system and taking a legal perspective, we proposed the proposals of the Environmental Liability Insurance Law Construction suited to China conditions. Chapter4proposed the ideas to construct the environmental liability insurance legal system in the preceding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practical demonstration.
引文
①欧阳进权:《福建将试点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企业造成环境污染保险买单》,载《东南网——海峡都市报》,2011年5月26口。
    ②《紫金矿业污染事故如何了局?》,载自法律教育网,2010年9月12日。
    ①宋宗宇:《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研究》,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4页。
    ②金瑞林:《环境侵权与民事救济——兼论环境立法中存在的问题》,载《中国环境科学》1997年第3期。
    ③王洋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一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74—175页。
    ④王明远:《环境侵权救济法律制度》,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146页。
    ①张璐:《环境产业的法律调整——市场化渐进与环境资源法转型》,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1页。
    ②刘士国:《现代侵权损害赔偿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26-27页。
    ③覃有土:《保险法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93页。
    ④邹海林:《责任保险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00页。
    ⑤吕忠梅等:《理想与现实——中国环境侵权纠纷现状及救济机制构建》,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203页。
    ①曹静:《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研究》,湖南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②陈慈阳:《环境法总论》,元照出版社2000年版,第503-504页。
    ③参见王利明:《民法·侵权行为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67页。
    ①乔治·E·瑞达:《风险管理与保险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87页。
    ②王颖:《环境责任保险与传统保险的可保性冲突及影响分析》,载《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③杜鹃:《环境风险可保性与我国环境责任保险的发展》,载《国情观察》2010年第8期。
    ①邹海林:《责任保险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51页。
    ②邹雄等:《环境侵权法疑难问题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45页。
    ③唐双娥:《环境法风险防范原则研究:法律与科学的对话》,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4页。
    ④张志文:《环境侵权责任保险法律制度研究》,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①参见邹海林:《责任保险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34页。
    ②高云超:《巨灾风险证券化浅析》,载《上海保险》2004年第8期。
    ①参见竺效:《生态损害的社会化填补法理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7页。
    ②《家庭财产综合保险附加第三者责任保险条款》,http://www.e-picc.com.cn/EbsWeb/proposal/public/clauses/EbsHomePorpertyThirdClauses.html访问日期2012年3月20日。
    ①《欧盟环境责任指令进展状况》:http://eu.mofcom.gov.cn/aarticle/jmxw/200309/20030900126329.html访问日期:2012年3月21日。
    ②李松:《部分欧洲国家的环境损害责任保险介绍》,载《中国贸易报》,2008年4月17日第4版财经。
    ③宫峰元、宫峰飞:《德国的环境责任保险和环境治理保险》,载《中国保险报》2008年第2期。
    ④曲格平:《环境与资源法律读本》,解放军出版社2002年版,第317页。
    ①秦宁:《中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76-178页。
    ②杨翠柏主编:《印度环境法》,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8年版,第629,637-638页。
    ③邹海林:《责任保险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02页。
    ④齐瑞宗、肖志立编著:《美国保险法律与实务》,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373页。
    ⑤吕忠梅等:《理想与现实——中国环境侵权纠纷现状及救济机制构建》,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204页。
    ⑥Lockett Nick. Environmental Liability Insurance. Cameron May.1996.
    ①Kenneth s. Abraham. Environmental Liability and The Limits of Insurance. Columbia Law Review. Volume88. 1988.
    ①贾爱玲:《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研究》,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17-118页。
    ②张晓星:《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③宫峰元、宫峰飞:《德国的环境责任保险和环境治理保险》,载《中国保险报》2008年2月22日第5版。
    ④宫峰元、宫峰飞:《德国的环境责任保险和环境治理保险》,载《中国保险报》2008年2月22日第5版。
    ①宫峰元、宫峰飞:《德国的环境责任保险和环境治理保险》,载《中国保险报》2008年2月22日第5版。
    ②约翰·陶皮茨著,汪学文译:《联邦德国“环境责任法”的制定》,载《德国研究》1994第4期。
    ③刘怡:《对普及环境污染责任险的几点思考》,载《青海金融》2002年第5期。
    ④ Thomas C. Gilchrist:《INSURANCE COVERAGE FOR POLLUTION LIABIL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UNITED KINGDOM:COVERING TROUBLED WATERS》, Case Western Reserv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Winter,1991:109-146.
    ①竺效:《生态损害的社会化填补法理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4页。
    ②贾爱玲:《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研究》,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28页。
    ③三井住友海上火灾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责任保险调研报告》,http://www.yaic.com.cn/bxcs/materials/12.htm访问日期:2012年3月24日。
    ①易阿丹:《日本的环境责任保险》,载《保险职业学院学报(双月刊)》2008年4月第2期。
    ②易阿丹:《日本的环境责任保险》,载《保险职业学院学报(双月刊)》2008年4月第2期。
    ③秦宁:《中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73页。
    ①王晓丽:《论环境责任保险制度》,载《行政与法》2005第6期。
    ②李松:《部分欧洲国家的环境损害责任保险介绍》,载《中国贸易报》,2008年4月17日第4版财经。
    ①李松:《部分欧洲国家的环境损害责任保险介绍》,载《中国贸易报》,2008年4月17日第4版财经。
    ①李松:《部分欧洲国家的环境损害责任保险介绍》,载《中国贸易报》,2008年4月17日第4版财经。
    ②竺效:《生态损害的社会化填补法理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1-182页。
    ①李松:《环境损害责任保险介绍》,载《保险研究》2004年第6期。
    ②邹雄等:《环境侵权法疑难问题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70-271页。
    ①贾爱玲:《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研究》,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15页。
    ②秦宁:《中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71页。
    ③竺效:《生态损害的社会化填补法理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4-205页。
    ①窦向平:《环境污染责任险如何实现突破?》,http://www.chinavalue.net/Story/363014.aspx访问日期:2012年3月25日。
    ①苏洁、韩东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在徘徊中前行》,载《中国保险报》,2011年8月24日第8版营销周刊·服务。
    ②《说服66家企业集体投保4家保险公司联合承保 规定费率不超过2.5%》,原载《中国环境报》2010年6月21日,http://gongyi.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0_06/21/1648006_0.shtml,访问日期:2012年3月25日。
    ③黄小敏:《当前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载《特区经济》2011年6月。
    ①吕忠梅等:《理想与现实——中国环境侵权纠纷现状及救济机制构建》,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209页。
    ②任晨鸣:《建立我国环境保险研究制》,载《中国保险论坛》2007年第2期。
    ③邹雄:《环境侵权法疑难问题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85页。
    ①张志文:《环境侵权责任保险法律制度研究》,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②樊启荣:《责任保险与索赔理赔》,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377页。
    ①安平:《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研究》,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②安平:《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研究》,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①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二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64页。
    ②秦桂芬:《在中国构建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初探》,载《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1期。
    ①安平:《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研究》,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②注:“搭便车现象”是指基于环境资源的公共性特点,人们往往不愿意主动承担为取得这些公共产品所必需的支出,希望能搭便车。
    ③注:企业环境责任是指企业在谋求股东利益最大化之外所负有的维护和增进社会利益的义务,从性质上看是一种关系责任或积极责任,以企业的非股东利益相关者为企业义务的相对方,是企业法律义务和道德义务的统一体,是对股东利益最大化原则的修正和补充。
    ④阳露昭、刘艳:《浅论环境侵权责任社会化问题——从环境责任保险的角度》,载《中国环境资源法学评论(第一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09页。
    ⑤阳露昭、刘艳:《浅论环境侵权责任社会化问题——从环境责任保险的角度》,载《中国环境资源法学评论(第一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10页。
    ①邹海林:《责任保险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36-137页。
    ②参见韩海荣等:《浅谈风险的可保性》,载《上海保险》1997年第8期。
    ①竺效:《论环境侵权填补责任归责原则的两分法及其配套措施》,载《政治与法律》2007年第3期。
    ①周珂、刘红林:《论我国环境侵权责任保险制度的构建》,载《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3年10月,第21卷第5期。
    ①注:本表根据夏座蓉硕士论文《构建有效运行的环境责任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复旦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②参见邹海林:《责任保险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9页。
    ①张志文:《环境侵权责任保险法律制度研究》,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②夏座蓉:《构建有效运行的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复旦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①别涛:《中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的构想》,载《环境保护》2006年第22期。
    ①周珂、刘红林:《论我国环境侵权责任保险制度的构建》,载《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3年10月,第21卷第5期。
    ②周珂、刘红林:《论我国环境侵权责任保险制度的构建》,载《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3年10月,第21卷第5期。
    ③别涛、王彬:《保险赔付应涵盖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害——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法律制度研究系列谈之五》,载《中国环境报》2006年11月。
    ④杨逍:《环境保险法律制度研究》,重庆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①杨逍:《环境保险法律制度研究》,重庆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②周珂、刘红林:《论我国环境侵权责任保险制度的构建》,载《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3年10月,第21卷第5期。
    ①参见张梓太、张乾红:《我国环境侵权责任保险制度之构建》,载《法学研究》2006年第3期。
    ①魏敏杰、田玲:《巨灾风险证券化及在中国保险市场的应用》,载《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第10期。
    ②高云超:《巨灾风险证券化浅析》,载《上海保险》2004年第8期。
    ③加鹏:《中国保险证券化问题研究》,首都贸易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①参见杨逍:《环境保险法律制度研究》,重庆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1.乔治·E·瑞达:《风险管理与保险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宋宗宇:《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研究》,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一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王明远:《环境侵权救济法律制度》,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5.张璐:《环境产业的法律调整——市场化渐进与环境资源法转型》,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6.刘士国:《现代侵权损害赔偿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7.覃有土:《保险法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8.邹海林:《责任保险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9.吕忠梅等:《理想与现实——中国环境侵权纠纷现状及救济机制构建》,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10.陈慈阳:《环境法总论》,元照出版社2000年版。
    11.王利明:《民法·侵权行为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2.邹雄等:《环境侵权法疑难问题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3.唐双娥:《环境法风险防范原则研究:法律与科学的对话》,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4.曲格平:《环境与资源法律读本》,解放军出版社2002年版。
    15.秦宁:《中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6.杨翠柏主编:《印度环境法》,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8年版。
    17.齐瑞宗、肖志立编著:《美国保险法律与实务》,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18.贾爱玲:《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研究》,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19.竺效:《生态损害的社会化填补法理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0.邹雄:《环境侵权法疑难问题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1.樊启荣:《责任保险与索赔理赔》,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
    22.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二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3.阳露昭、刘艳:《浅论环境侵权责任社会化问题——从环境责任保险的角度》,载《中国环境资源法学评论(第—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金瑞林:《环境侵权与民事救济——兼论环境立法中存在的问题》,载《中国环境科学》1997年第3期。
    2.欧阳进权:《福建将试点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企业造成环境污染保险买单》,载《东南网——海峡都市报》,2011年5月26日。
    3.王颖:《环境责任保险与传统保险的可保性冲突及影响分析》,载《北京行政 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4.杜鹃:《环境风险可保性与我国环境责任保险的发展》,载《国情观察》2010年第8期。
    5.高云超:《巨灾风险证券化浅析》,载《上海保险》2004年第8期。
    6.李松:《部分欧洲国家的环境损害责任保险介绍》,载《中国贸易报》,2008年4月17日第4版财经。
    7.宫峰元、宫峰飞:《德国的环境责任保险和环境治理保险》,载《中国保险报》2008年第2期。
    8.约翰·陶皮茨著,汪学文译:《联邦德国“环境责任法”的制定》,载《德国研究》1994第4期,第30-36页。
    9.刘怡:《对普及环境污染责任险的几点思考》,载《青海金融》2002年第5期。
    10.王晓丽:《论环境责任保险制度》,载《行政与法》2005第6期.
    11.李松:《环境损害责任保险介绍》,载《保险研究》2004年第6期。
    12.易阿丹:《日本的环境责任保险》,载《保险职业学院学报(双月刊)》2008年4月第2期。
    13.黄小敏:《当前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载《特区经济》2011年6月。
    14.任晨鸣:《建立我国环境保险研究制》,载《中国保险论坛》2007年第2期。
    15.秦桂芬:《在中国构建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初探》,载《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1期。
    16.韩海荣等:《浅谈风险的可保性》,载《上海保险》1997年第8期。
    17.竺效:《论环境侵权填补责任归责原则的两分法及其配套措施》,载《政治与法律》2007年第3期。
    18.周珂、刘红林:《论我国环境侵权责任保险制度的构建》,载《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3年10月,第21卷第5期。
    19.别涛:《中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的构想》,载《环境保护》2006年第22期。
    20.别涛、王彬:《保险赔付应涵盖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害——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法律制度研究系列谈之五》,载《中国环境报》2006年11月。
    21.张梓太、张乾红:《我国环境侵权责任保险制度之构建》,载《法学研究》2006年第3期。
    22.魏敏杰、田玲:《巨灾风险证券化及在中国保险市场的应用》,载《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第10期。
    23.曹静:《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研究》,湖南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24.张志文:《环境侵权责任保险法律制度研究》,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25.张晓星:《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26.张志文:《环境侵权责任保险法律制度研究》,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27.安平:《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研究》,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28.夏座蓉:《构建有效运行的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复旦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29.杨逍:《环境保险法律制度研究》,重庆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30.加鹏:《中国保险证券化问题研究》,首都贸易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31.苏洁、韩东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在徘徊中前行》,载《中国保险报》,2011年8月24日第8版营销周刊·服务。
    32.《紫金矿业污染事故如何了局?》,载自法律教育网,2010年9月12日。
    33.《家庭财产综合保险附加第三者责任保险条款》,http://www.e-picc.com.cn/EbsWeb/proposal/public/clauses/EbsHomePorpertyThi rdClauses.html访问日期2012年3月20日。
    34.三井住友海上火灾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责任保险调研报告》,http://www.yaic.com.cn/bxcs/materials/12.htm访问日期:2012年3月24日。
    35.窦向平:《环境污染责任险如何实现突破?》,http://www.chinavalue.net/Story/363014.aspx,访问日期:2012年3月25日。
    36.《说服66家企业集体投保4家保险公司联合承保规定费率不超过2.5%》,原载《中国环境报》2010年6月21日,http://gongyi.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0_06/21/1648006_0.shtml,访问日期:2012年3月25日。
    37.《欧盟环境责任指令进展状况》,http://eu.mofcom.gov.cn/aarticle/jmxw/200309/20030900126329.html.访问日期:2012年3月21日。
    38. Lockett Nick. Environmental Liability Insurance. Cameron May.1996.
    39. Kenneth s. Abraham. Environmental Liability and The Limits of Insurance. Columbia Law Review.Volume88.1988.
    40. Thomas C. Gilchrist:《INSURANCE COVERAGE FOR POLLUTION LIABIL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UNITED KINGDOM: COVERING TROUBLED WATERS》,Case Western Reserv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Winter,1991:109-14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