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隋唐长安城佛寺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引文
汉文
    一.古籍
    《本朝高僧传·道慈传》《嘉庆重修咸宁县志》
    《辨证论·十代奉佛》《金石萃编》
    《册府元龟》《旧唐书》
    《长安县志》《开元释教录》
    《长安志》《类编长安志》
    《长安志图》《历代名画记》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两京新记》
    《大宋僧史略》《两京新记》(集本)
    《大唐京寺录》《洛阳伽蓝记校注》
    《大唐六典》《南海寄归内法传》
    《大唐内典录》《全隋文》
    《大唐西域记》《全唐诗》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全唐文》
    《大正新修大藏经》《入唐求法巡礼行记》
    《法苑珠林》《释迦方志》
    《佛祖统记》《寺塔记》
    《关中创立戒坛图经》[载于《卐续藏经》]《宋高僧传》
    《关中金石文字存逸考》《隋书》
    《关中胜迹图志》《太平广记》
    《广弘明集》《唐朝名画录》
    《唐大和上东征传》《往五天竺国传》
    《唐大诏令集》《咸宁县志》
    《唐会要》《新唐书》
    《唐两京城坊考》《续高僧传》
    《唐御史台精舍题名录》《雍录》
    《唐摭言》《游南城记》
    《通典》《中天竺舍卫国祇洹寺图经》
    《资治通鉴》
    
    
    二.调查发掘资料和论著
    安家瑶:《唐长安西明寺遗址的考古发现》,《唐研究》第六卷,2000年版。
    安家瑶:《唐代黑钵考》,《汉唐与边疆考古研究》第一辑,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白化文:《汉化佛教与寺院生活》,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一版。
    白化文:《中国佛教寺院殿堂典型配置》,《文史知识》1983年11期。
    柏明:《唐长安太平坊与实际寺—西北大学校园考古新发现》,西北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保全:《从几通碑石看荐福寺、小雁塔的变迁和整修》,《考古》1985年第1期。
    鲍鼎:《唐宋塔之初步分析》,载《中国营造学会汇刊》第六卷第四期。
    北京科学出版社主编:《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一~三),台北,博远出版公司,1993年版。
    博伊德(Andrew Boyd)著,谢敏聪、宋肃懿编译:《中国古建筑与都市》,台北,南天书局,1987年版。
    曹尔琴:《唐长安的寺观及有关文化》,《中国古都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曹尔琴:《唐长安章敬寺的位置》,《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年第2期。
    昌耀:《青龙寺》(长安佛教研究丛书),三秦出版社,1986年版。
    昌耀:《青龙寺与密宗》,《考古与文物》1981年第2期。
    常青:《西安卧龙寺沿革考略》,《文博》1996年第2期。
    常腾蛟、吕家新:《唐长安里坊建筑遗址的地理位置》,《考古与文物》1992年第5期。
    晁华山:《印度佛教建筑与造像》,第六章“密教的寺院与造像”,文物出版社,1993年版。
    陈景富:《法门寺》(长安佛教研究丛书),三秦出版社,1988年版。
    陈妙香译、南巴(Naba Tosisaada)原著:《从中国首都计画史论唐代长安城》,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学报(1983年)2卷1期。
    陈明达:《石幢辩》,《文物》1960年第2期。
    陈同滨、吴东、越乡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大图典》(上下册),今日中国出版社1996年11月第1版。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考》,中华书局,1963年版。
    陈直:《唐代三泥佛像》《文物》1959年第8期。
    陈忠凯:《唐长安城寺院与丝绸之路》,《文博》1992年2期。
    陈忠凯:《唐长安外郭城区域结构之研究》,载《文博》2001年第2期
    程学华:《唐贴金画彩石刻选像》,《文物》1961年第7期。
    池田温:《唐代诏敕目录》,三秦出版社,1991年版。
    戴蕃豫:《唐青龙寺之教学与日本文化》,《现代佛学》1957年第3期。
    戴俭:《禅宗寺院建筑布局初探》,台北明文书局,1990年版。
    戴俊英:《中国古代舍利的瘗埋制度》,《人文杂志》1993年增刊。
    戴彤心.《有关空军学院出土安国寺遗物的遗物》,载《陕西省考古学会论文集》1~4辑。
    董鉴泓:《中国城市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年2版。
    董鉴泓:《中国古代城市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年版。
    
    
    杜文玉:《唐慈恩寺普光法师墓志考释》,载《唐研究》第五卷。
    范培松:《中国寺院形制及布局特点》,《考古与文物》2000年第2期。
    范文澜:《唐代佛教》,人民出版社,1979年4月第一版。
    方广錩主编:《中国佛教文化大观》,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第一版。
    方学凤:《比较:渤海上京城与唐长安城》,《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3期。
    傅熹年:《日本飞鸟、奈良时期建筑中所反映出的中国南北朝、隋唐建筑特点》,《文物》1992年第10期。
    郭黎安:《拭论六朝时期的建业》,《中国古都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4月第1版。
    郭朋:《隋唐佛教》,齐鲁书社,1980年版。
    国家文物局教育处编:《佛教石窟考古概要》,文物出版社,1993年版。
    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上、下),西安地图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韩保全:《隋正觉寺遗址出土的石造像》,《考古与文物》1987年第6期。
    韩保全:《唐长安佛寺记略》,《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3期。
    韩保全:《西安的名刹古寺》,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韩翔等:《龟兹佛寺之研究》,《新疆文物》,1989年第2期。
    何汉南:《西安西郊清理出一批唐代造像》,《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第6期。
    何兹全:《五十年来汉唐佛教寺院经济研究(1934~1984)),北京师大出版社,1986年版。
    何兹全:《中古时代之中国佛教寺院》,《中国经济》第2卷第9期,1934年版。
    贺业钜:《中国古代城市规划论丛》,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年版。
    贺业钜:《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年版。
    贺业钜:《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论丛》,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年版。
    贺梓城:《唐长安城历史与唐人生活习惯---唐代墓志札记之一》,《文博》1984年第1期。
    赫春文:《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的社会生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胡戟主编:《隋唐五代史论著目录》(1982年~1995年),陕西师大出版社,1997年版。
    胡文和:《四川和敦煌石窟中“西方净土变”的比较研究》,《考古与文物》1997年第6期。
    胡文和:《四川唐代佛教石窟中的建筑》,载《成都文物》1990年第1期。
    胡锡年译、木宫泰彦著:《日中文化交流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黄时鉴:《佛国寺双塔与中国古塔的比较研究》,载其《东西交流史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黄夏年:《中日两国的韩国佛教研究》,《佛学研究》第二期。
    黄有福、陈景富:《中朝佛教文化交流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
    黄正建:《唐代衣食住行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贾麦明:《唐长安城佛寺与西安出土的唐泥佛像》,《故宫文物月刊》11:6(1993.9)
    贾麦明:《西北大学发现唐代砖垒渗井》(简讯,唐温国寺即实际寺)
    姜开任等:《从大雁塔门楣到青龙寺殿堂》,《旅游天地》1983年第6期。
    姜雨亭:《辩唐长安的“灵花寺”与“云华寺”》,《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9年4月版。
    
    
    蒋赞初:《南京六处六朝佛寺遗址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年第2期。
    李光(韩):《隋唐时代的中国平地伽蓝形式与思想》,载黄心川主编《玄奘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11月版。
    李怀清:《西北大学校园里的唐代遗迹及遗物》,《考古与文物》1995年第4期。
    李键超:《隋唐长安城实际寺出土文物》,《考古》1988年第4期。
    李键超:《增订唐两京城坊考》,西安三秦出版社,1996年版。
    李美霞:《临潼县博物馆藏北周造像座、唐代造像与经幢》,《文博》1992年第2期。
    李凇:《陕西古代佛教美术》,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李玉珉:《中国早期佛塔溯源》,故宫学术季刊(1989年)6卷3期。
    李域铮:《西安附近出土的隋唐佛和菩萨像》,《文博》1993年第5期。
    梁白泉:《试述佛教寺院艺术》,载《南京博物院院刊》1979年第1期。
    梁思成:《粱思成文集》1、2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年12月版、1984年8月版。
    梁思成:《我们知道的唐代佛寺与宫殿》,《中国营造学社汇刊》3卷一册(1932年),又收入萧默编《敦煌建筑》,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2年版。
    梁思成:《中国的佛教建筑》,载《二十世纪中华学术经典文库*历史学——中国古代史卷(下)》,兰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版。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林子青译:《<青龙寺惠果和尚之碑》今译》,《法音》1984年4期。
    临潼县博;《临潼唐庆山舍利塔基清理》,《文博》1985年第5期。
    临潼县博物馆:《临澶唐庆山寺舍利塔基梢室清理记》,《文物》1985年第5期。
    刘克苏:《中国佛教史话》,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刘庆柱:《古代都城与帝陵考古学研究》,科学出版社,2000年7月版。
    刘淑芬:《<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与唐代尊胜经幢的建立---经幢研究之一》,《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历史语言研究所成立七十周年纪念专号》第七十本第四分,台北1999年。
    刘淑芬:《经幢的形制、性质和来源---经幢研究之二》,《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十八本第三分)。
    刘淑芬:《六朝建康与北魏洛阳之比较》,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学报(1983年)2卷1期。
    刘淑芬:《中古都城坊制初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十一本第二分)。
    刘托译,田中淡著:《敦煌壁画中的建筑、庭园与日本凤凰堂》,译载于《古建园林技术》1990年第3期和第4期。
    刘致平著,王其明增补:《中国居住建筑简史——城市、住宅、园林》(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9月版。
    吕江:《唐宋楼阁建筑研究》,载清华大学建筑系编《建筑史论文集》(第十辑),清华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吕徵:《佛教研究法》(2册),扬州广陵出版社,1991年版。
    
    
    吕建福:《中国密教史》,中国社科出版社,1995年版。
    罗香林:《唐代广州光孝寺与中印交通之关系》,香港,1960年版。
    罗哲文:《罗哲文古建筑文集》,文物出版社,1998年3月版。
    马得志:《唐长安青龙寺建筑规模及对外影响》,《中国考古学研究-夏鼐先生考古五十年纪念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6年版。
    马得志:《唐长安与洛阳》,《考古》1982年6期。
    马正林:《唐长安城总体布局的地理特征》,《历史地理》1983年第三辑。
    马正林:《中国城市历史地理》,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梅林:《律寺制度视野:9至10世纪莫高窟石窟寺经变画布局初探》,《敦煌研究》1995年第1期。
    奈良县立僵原考古研究所附属博物馆:《谴唐使所见之中国文化——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最新精华》,奈良,明新印刷,1995年版。
    倪志俊:《西安慈恩寺发现唐代线刻菩萨像残石》,《文物》1984年第3期。
    潘桂明:《<洛阳伽蓝记>与北魏佛教>,《中原文物》1985年特刊。
    庞烬:《唐庆山寺舍利塔碑文校注今译》,《文博》1988年2期。
    平冈武夫、今井清:《唐代的长安与洛阳·索引》(唐代研究指南第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月版。
    平冈武夫:《唐代的长安与洛阳·地图》(唐代研究指南第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月版。
    钱文忠译、周一良著:《唐代密宗》,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
    任继愈、杜继文主编:《佛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12月第一版。
    任继愈:《汉唐佛教思想论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12月第三版。
    任继愈:《中国佛教史》(1~3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1985年、1988年版。
    陕西历史博物馆周天游主编:《寻觅散落的归瑰宝—陕西历史博物馆征集文物精粹》,三秦出版社,2001年6月。
    陕西省博物馆文物管理委员会:《唐李寿墓壁画试探》,《文物》1974年第9期。
    陕西省古籍整理办公室 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第1~7辑,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2000年出版。
    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所见的唐代经幢》,《文物》1959年第8期。
    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唐长安城地基初步探测》,《考古学报》1958年第3期。
    尚民杰:《隋唐长安城的设计思想与隋唐政治》,《人文杂志》1991年1期。
    施光明:《国家立寺,本欲安宁社稷》,载《文史知识》1995年5月。
    石怀:《日本圆仁唐长安所见》,《文博》1985年6期。
    史念海:《唐代长安外郭城街道及里坊的变迁》,载于史念海《中国古都和文化》,中华书局,1998年版。
    宋大川:《略论唐代佛寺的儒学教育》,载《世界宗教研究》1989年4期。
    宋肃懿:《唐代长安之研究》,台北,大力出版社,1983年版。
    宿白:《东汉魏晋南北朝佛寺布局初探》,载田余庆主编《庆祝邓广铭教授九十华诞论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宿白:《敦煌莫高窟中的“五台山图”》,《文物参考资料》,1951年第5期。
    宿白:《隋代佛寺布局》,《考古与文物》1997年1期。
    宿白:《隋唐长安城和洛阳城》,《考古》1978年第6期。
    孙秉根:《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考古主要收获》,《建筑历史与研究》第六、七合辑,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版。
    孙昌武;《唐长安佛寺考》,载《唐研究》(二),1996年。
    孙修身:《<大唐天竺使出路>的研究》,载《西北大学史学丛刊》(2),三秦出版社,1999年版。
    孙宗文:《我国佛寺平面布局沿革考》,《法音》1985年第2期。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上海,上海书店,1991年版。
    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中华书局,1982年8月第一版。
    汤用彤:《隋唐及五代佛教史》,慧炬出版社,1986年版。
    佟裕哲:《中国景园建筑图解》,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7月版。
    汪德华:《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文化思想》,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7年版。
    王邦维:《论义净时代的印度佛教寺院》,载《南亚东南亚评论》(第二辑),北大出版社1988年版。
    王宝库:《佛教常识与佛寺艺术》,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王长启:《礼泉寺遗址出土佛教造像》,《考古与文物》2000年第2期。
    王贵祥:《中国古代都城演进探索》,载清华大学建筑系编《建筑史论文集》(第十辑),清华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王化民:《唐“净土变相”线刻画像石》(西安小雁塔废墟中找出),《文物》1980年第3期。
    王景琳:《中国古代僧尼生活》,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版。
    王久刚:《长安唐代二龙塔调查记》,《文博》,1991年第5期。
    王利器:《文镜秘府论校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王仁波:《唐长安城的佛教寺院与日本留学僧》,《文博》1989年6期。
    王世平·朱捷元:《西安东郊新发现的唐法律墓志及塔铭》,《考古与文物丛刊》,(3),1983年11月。
    王维坤:《日本平城京模仿隋唐长安城原型初探》,《文博》1992年2期。
    王亚荣:《长安大荐福寺与“周、唐革命”》,《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四辑,西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6月。
    王亚荣:《大兴善寺》(长安佛教研究丛书),三秦出版社,1986年版。
    王育龙、程蕊萍:《陕西西安新出土唐代墓志铭五则》,《唐研究》第7卷,450~451页。
    王仲殊:《关于日本古代都城制度的源流》,《考古》1983年第4期。
    王仲殊:《关于中日两国古代都城、宫殿的研究中的若干问题》,《考古》2001年第9期[原载《亚洲史学会第10次(北京)研究大会讲演稿集——东亚古代史·考古学研究的诸课题(中文本)》,2001年,北京]。
    王仲殊:《论洛阳在古代中日关系史上的重要地位》,《考古》2000年第7期。
    王仲殊:《论唐长安城大明宫麟德殿对日本平城京、平安京宫殿设计的影响》,《考古》2001年第2期。
    
    
    魏承思:《唐代长安和佛教》,《法音》1982年2期。
    吴焯:《佛教东传与中国佛教艺术》(世界文化丛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版。
    武伯纶:《慈思寺和大雁塔》,《现代佛学》1964年5期。
    武复兴:《西安史话》,中华书局,1982年版。
    西安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西安市青龙寺遗址保管所:《青龙寺》,香港大道文化有限公司出版,1992年版。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翟春玲、王长启:《青龙寺遗址出土“盈”字款珍贵白瓷器》,《考古与文物》1997年第6期。
    西安市文物局、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唐长安城址现状调查报告及保护措施建议》(征求意见稿),1997年9月。
    西安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西京佛教》,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版。
    西北大学历史系、扶凤县博物馆:《法门寺调查简报》,《文博》1985年6期。
    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第三版。
    萧默:《敦煌建筑》,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2年版。
    萧默:《敦煌建筑研究》,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
    萧默:《莫高窟壁画中的佛寺》,文物出版社、日本平凡社合作出版《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第四卷,日文版1982年,中文版1987年版。
    小野胜年:《日唐文化关系中的诸问题》,《考古》1964年第12期。
    谢敏聪译著:《中国古代的城市与建筑》,台北大立出版社,1985年版。
    谢重光:《晋至唐中叶门阀士族与佛教寺院的关系:从<开业寺碑>谈起》》,载《北师大学报》1991年4期。
    谢重光:《中古佛教寺院为社会文化中心说》,载《中国唐史学会论文集》,三秦出版社1991年4期(另见于大同《北朝研究》1990年1期总第2期)。
    辛德勇:《长安城寺院的分布与隋唐时期的佛教》,《文史知识》1992年第6期。
    辛德勇:《隋唐两京丛考》,三秦出版社,1998年第二版。
    辛德勇:《唐高僧籍贯及驻锡地分布》,载《唐史论丛》(第四辑),三秦出版社,1988年版。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交河古城---1993、1994年度考古发掘报告》,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
    徐贵通:《高句丽寺庙述略》,《博物馆研究》1998年3期。
    徐苹芳:《北宋开封大相国寺平面复原图说》,《文物出版社三十周年纪念——文物与考古论集》,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
    徐苹芳:《中国古代城市考古与古史研究》,《中国历史学和考古学之整合研究》,历史语言研究所(台北),1996年版。
    徐苹芳:《中国历史考古学论丛》,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版。
    徐苏斌:《日本对中国城市与建筑的研究》,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年版。
    
    
    许洋主译,那波利贞著:《唐代寺院对俗人开放为简便投宿处》,载《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七),中国社科出版社,1993年9月版。
    薛克翘:《中国与南亚文化交流志》(中华文化通志093),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版。
    严耕望:《唐人习业山林寺院之风尚》,载《二十世纪中华学术经典文库*历史学——中国古代史卷(中)》,兰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
    阎文儒、阎万钧:《两京城坊考补》,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6月版。
    阎文儒:《石幢》,《考古》1959年第8期。
    阎文儒:《西安大雁塔考》,《史学月刊》1981年2期。
    阎文儒:《西京胜迹考》,西安,新中国出版社印行,1948年版。
    颜娟英:《盛唐玄宗朝佛教艺术的转变》,《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十六本,第二分)。
    颜娟英:《武则天与唐长安七宝台石雕佛像》,《艺术学》,艺术家出版社,1987年。
    颜尚文:《隋唐佛教宗派研究》,新文丰出版公司,台北,1970年12月初版。
    杨泓:《从考古学上看中日文化交流》,《考古》1988年第4期。
    杨泓:《汉唐美术考古和佛教艺术》,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杨鸿年:《隋唐两京坊里谱》,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杨鸿勋:《空海纪念堂设计---唐长安青龙寺真言密教殿堂(遗址4F层)复原》,《建筑学报》1983年第7期。
    杨鸿勋:《唐长安荐福寺塔复原探讨》,《文物》1990年第1期。
    杨鸿勋:《唐长安青龙寺密宗殿堂(遗址4)复原研究》,《考古学报》1984年第3期。
    杨链译,足立喜六原著:《长安史迹考》,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杨希义、陈忠凯:《唐代墓志中所载的长安坊里》,《文博》1988年第5期。
    杨兴华:《西安曲江发现唐尼真如塔铭(简讯)》,《文博》1987年第5期。
    杨曾文、源了圆主编:《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宗教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1月第1版。
    杨曾文:《佛教从印度向西域的传播》,《新疆宗教研究》,1984年第4期。
    逸人:《汉唐长安城建筑设计思想初探》,载《陕西省文博考古科研成果汇报会论文选集》(一九八一年)(内部资料)
    雍际春:《隋唐都城建设与六朝都城之关系》,《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第二辑。
    游学华:《唐长安城的建筑与设计规划初探》,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1986年)17卷111~144页。
    郁进:《日本奈良唐招提寺鉴真夹紵像》,《文物》1980年第3期。
    云南省文化厅文物处、中国文物研究所(姜怀英、丘宣充):《大理崇圣寺三塔》,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
    翟春林:《陕西青龙寺佛教造像碑》,《考古》1992年第7期。
    翟春玲:《陕西青龙寺佛教造像碑》,《考古》1992年第7期。
    
    
    张弓:《汉唐佛寺文化史》(上、下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张鸿修:《隋唐石刻艺术》,三秦出版社1998年版。
    张蔓涛(台北)主编:《中国佛教寺塔史志》
    张鹏一编:《唐代日人来往长安考》,西安和记印书馆,1937年铅印本。
    赵弘毅:《西北大学校园考古新发现述评》,《西北大学学报》1995年第2期。
    赵立瀛主编:《陕西古建筑》,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11月第一版。
    赵峄桐:《西安唐代礼佛奏乐图石刻佛座内容浅议》,《文物》1985年第3期。
    郑洪春:《西安东郊隋舍利墓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88年第1期。
    郑孝燮:《中国历史名都规划的形制:拭论隋唐长安和明清北京》,(台湾)建筑师杂志(1989年)15卷1期。
    中村·元等著、余万居译:《中国佛教发展史》(上),天华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台北,1984年5月版。
    中国佛教协会:《中国佛教》(第一、二辑),东方出版社,1996年1月第5次印刷。
    中国佛教协会编:《中国佛教》(第三、四辑),东方出版社,1996年1月第3次印刷。
    中国古文化研究所:《中国古典建筑寺庙工艺图谱》3册,台北常春树书坊,1989年1月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六顶山与渤海缄》,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11月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工作队:《唐青龙寺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74年第5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唐城队:《唐长安青龙寺遗址》,《考古学报》1989年第2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唐城发掘队:《唐长安城考古记略》,《考古》1963年第11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唐城发掘队:《唐青龙寺遗址踏察记》,《考古》1964年第7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唐城工作队:《唐长安西明寺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0年第1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研究室:《中日佛教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4月第1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魏洛阳永宁寺---1997~1998年考古发掘报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中国文物研究所、陕西省古籍整理办公室编,《新中国出土墓志·陕西(壹)》,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11月版。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建筑艺术史》编写组(萧默主编):《中国建筑艺术》(上、下册),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
    重光:《唐大慈思寺补记》,《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2期。
    周绍良:《唐代墓志汇编》(上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周越:《陕西历史博物馆藏泥佛像综述》,《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五辑,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年6月版。
    朱谦之译,忽滑骨快原著:《韩国禅教史》,中国社科出版社,1995年版。
    日文:
    
    
    《(岩波讲座)日本考古学》(9卷本),第4卷都城卷,岩波书店,1986年。
    《世界考古学大系》第四卷,《历史时代》,平凡社,昭和36年7月。
    岸俊男:《(NHK大学讲座)日本古代宫都》,日本放送协会,1981年。
    岸俊男:《难波京的都城,宫室》,载《难波京与日本古代国家》,书房出版社1977年。
    岸俊男:《中国都城遗迹——日本都城制源流探索》,同朋社,东京1982年。
    岸俊男编:《日本古代》9(都堀的生态),中央公论社,1987年版。
    坂诘秀一:《佛教考古学调查法》,昭和53年刊行。
    长广敏雄:《长安-寺塔-壁画·隋朝篇》,《美术史》2号,1950年。
    大安寺史编集委员会编,河野清晃发行:《大安寺史-史料》,富业印刷株式会社,奈良1984年。
    东京考古学会:《佛教考古学论丛》(考古学评论第三辑),京都,桑名文星堂,昭和十六年六月。
    东亚考古学会(原田淑人、驹井和爱等):《东京城——渤海国上京龙泉府址发掘报告》,东方考古学丛刊,甲种第五册,昭和十四年,东京。
    福山敏男:《奈良朝寺院研究》,高桐书院,1948年。
    福山敏男:《寺院建筑之研究》(上中下3卷),东京,中央公论美术出版社,1992年。
    冈崎敬:《东西交涉考古学》,平凡社1980年版。
    宫本长二郎:《飞鸟时代的建筑与佛教伽蓝·飞鸟时代寺院的塔一览》,《日本美术全集2>,讲谈社版。
    关野贞:《平城京及大内里考》,东京帝国大学工科大学纪要3,1907年。
    河野清晃:《圣德太子与大安寺》,东京,1989年。
    结城令闻:《长安佛教史迹寻访记》,《东方学报》,东京,第6册别篇,昭和11年10月。
    金元龙监修:《韩国考古学》,东京,讲谈社,1989年。
    井上熏:《日本古代的政治与宗教》,东京,吉川弘文馆。
    奈良国立文化财研究所监修:《平城京》,1978年。
    奈良市:《奈良一平城京》,奈良市国立文化财研究所监修,大冢巧艺社,昭和53年。
    平冈武夫:《长安洛阳·索引》(唐代研究第五),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1956年8月。
    平冈武夫:《长安洛阳·资料》(唐代研究第六),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1956年5月。
    三上次男、楢崎彰一编:《日本考古学》5(历史时代下),河出书房新社,昭和59年4月1日新版,东京。
    上田正昭主编:《都城》,日本社会思想社,1976年。
    石村喜英:《佛教考古学研究》,东京,雄山阁出版,1993年。
    石毛彩子《平城京内寺院杂舍群》第1表,(早稻田大学考古学会)《古代》第110号,2001年3月。
    石田茂作:《飞鸟时代寺院的研究》,1944年。
    石田茂作监修:《新版佛教考古学讲座》(第三卷·塔·塔婆),雄山阁,昭和51年。
    石田茂作监修:《新版佛教考古学讲座》(全八卷)(第一卷·总说),雄山阁,昭和50年初版,51年9月30日新版。
    
    
    石田茂作监修:《新版佛教考古学讲座》(全七卷)(第二卷·寺院),雄山阁,昭和50年初版,52年6月30日新版。
    田中重九:《本药师寺创立的研究》,《考古学》十一---九,昭和十三年九月。
    田中琢:《平城京》,岩波书店1988年出版。
    町田章:《都城的历史的意义》,见《季刊考古学》第22号,雄山阁,1986年。
    町田章:《古代宫殿寺院》(古代史复元8),东京,讲谈社,1989年版。
    町田章:《平城京》,《考古学丛书》44。
    町田章:《中国都城比较》,《季刊考古学》第22号1987年2月。
    网干善教:《·祗洹精舍迹发掘调查》,《佛教艺术》187号,1988年版。
    西岛定生主编,王仲殊、岸俊男等合著:《奈良、平安都长安》,日本小学馆1983年版。
    韩文:
    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佛舍利庄严》,1991年版。
    张庆浩:《百济寺刹建筑》,艺耕产业社,1991年版。
    西文:
    A. Ghosh, 1986. Nalanda, 6th Ed, the Director General, Archaeological Survey of India, New Delhi.
    Andrew Boyd: Chinese Architeture and Town Planning. Chinese Studies,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 Michigan.
    L.M.Joshi,1977. Studies in the Buddhistic Culture of India during the 7th and 8th Centuries A. D. 2nd ed, Delhi.
    Victor Cunrui Xiong, 2000. Sui-Tang Chang'an——A Study in the Urban History of Medieval China,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the University of michgan, Ann Arbor.
    The Director General,Archaeological Survey of India, Memoirs of the Archaeological Survey of India,No.66.
    The Director General,Archaeological Survey of India, 1996. Archaeological Remains,Monuments and Museums, PartⅠ~Ⅱ, New Delhi.
    Thomas Thilo, 1997. Chang'an:Metropole Ostasiens und Weststdt des Mittelalters 583-904, Tell 1:Die.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