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走向主体间性的道德教育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道德教育所依存、所寄居的是一个人的世界,一个充满了鲜活生命的生活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互为主体。然而,由于受自然科学取得巨大成功的影响,教育学界力图以经典的自然科学为效法的榜样,采用主客二分的认识论模式来框定道德教育。于是,在传统道德教育领域,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是等待灌输的美德袋。人们以为,只要把道德规范灌输给学生,学生就会成为有道德的人,就能实现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统一。这种道德教育由于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泯灭了他们的个性,造就的只是一些既无独立性也无责任意识的人。现代德育则又矫枉过正,由以教师为中心转为以学生为中心,道德教育中过分强调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利,而忽视了教师的价值引导作用。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这种教师保持价值中立,而学生自由选择自己的道德观的德育,必定会带来学生价值观的混乱。不论是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还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保持中立,都是一种单一主体道德教育。这种单一主体道德教育由于拘泥于主客二分的主体思维,故造成了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之间的对立。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之间缺乏爱的交流。教师与学生都生活在冷冰冰的理性世界里,使得本应作用于人的心灵、引导人向善的道德教育,变成了外在于人的知识授受或知性训练。要知道,善不是外部的道德规范,也不是思维技巧训练,而是人与人的主体间的交往体验。只有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自我呈现出来并产生深沉的爱的情感时才能产生至善。走向主体间性的道德教育就是要使道德教育重新回到丰富的充满温情的人的世界中,教师与学生在平等对话、民主交往中进行着爱的交流,师生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沟通、相互接纳,在生命的相遇中、灵魂的碰撞中,得到共同成长。
     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主体间性与道德教育。从主体间性的内涵、道德教育的概念、主
    
    体间性与道德教育的关系三个方面,阐释道德教育就是一种主体间性的活动。
     第二部分,主体间性道德教育的出场语境。当代哲学正在发生主体哲学向主
    体间性哲学的转向,主体间性哲学日益成为显学,它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是主体
    间性道德教育提出的理论来源;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交往与对话成为时代的主旋
    律,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较以往任何时代都密切,培养主体间性的人格是时代赋予
    道德教育的使命。而当前道德教育仍然是单一主体的道德教育,这种道德教育因
    不能培养出时代要求的人才而陷入困境。主体间性的道德教育则既保留了单一主
    体道德教育的合理的一面,又是对单一主体道德教育的超越,适应了时代的需求。
     第三部分,主体f司性道德教育的理论建构。这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人是一种
    关系性存在是主体间性道德教育的人性论依据;理解是主体间性道德教育的方法
    论基础。主体间性道德教育的过程就是一种交往实践过程,以“我一你”关系存
    在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交往的主体形态,对话是交往得以进行的平台,在交往
    中师生间达成道德共识,受教育者的德性得以提升。主体间性道德教育是在丰富
    的生活世界中进行的,生活世界是主体间性道德教育实施的根基。
    今
Moral education exits and habits in a world of human beings , a life world full of active lives where people associate with each other. However, affected by the success of natural science , people in the education realm attempt to learn from the classical natural science and use the subject-object of the opposite theory to standardize the moral education. Therefore, in the traditional moral education area, the teacher is the subject, while the student is the object like a bag waiting to be filled with. It is believed that students would become moral persons and live well with the others if they accept the ethic that the teacher imbue them with. This type of moral education can just cultivate some people without independency and reliability because it ignores the students' subjectivity and suppresses their characters. While the modern moral education goes to another extremes and it change the center of the teacher into of the students so that the moral education overemphersizes the students' freedom and weake
    ns the teachers' role in leading for the right idea of value. In the world full of variant values this type of moral education in which teachers holds neutral position like this and students freely choose their concepts of value will doubtlessly make the students'value in a fuss. Regardless of the teachers being the subject and the students being the object or on the contrary ,it is a moral education with a single subject. This type of moral education with a single subject ignores the intersubjectivity among people so that it makes the absence of love in the moral education and turns the moral education into knowledge teaching and cognitive training. We should know that the kindness is not the outer moral rules and thought training, but a kind of intersubjective communicating experience among people. Only while one is present and shows strong feeling of love by communicating with others the kindness can be created. The moral education aiming at intersubjectivity tries to make the moral education come back to
     the life world full of people in which
    
    
    teachers and students comprehend, communicate and conceive each other by equal talk and democratic communication. And they will grow up together with their lives meeting with and their soles bumping with each other.
    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intersubjectivity and moral education. The paper makes a conclusion that moral education is an intersubjectivity activity by interpreting the connotation of intersubjectivity ,the concept of moral education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intersubjectivity and the moral education.
    The second part is the context of the moral education of intersubjectivity. The philosophy of intersubjectivity is the theme of the times and theoretical origin of moral education of intersubjectivity. The globlizing world is the background of the moral education of intersubjectivity. People are associating with others more than ever. Dialogue and communication are becoming the theme. The moral education of a single subject has gone into an awkward predicament because it cannot cultivate talented persons. Moral education of intersubjectivity goes beyond it and meets the need of the times.
    The third part is the theory construction of the moral education of intersubjectivity. It is the subject of the paper. The paper constructs the moral education of intersubjectivity through several aspects such as humanity, methodology and the practicing progress and the prerequisite of the moral education of intersubjectivity.
引文
1.[德]马克思 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德]康德著 苗力田译:《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德]埃德蒙德·胡塞尔著 张庆熊译:《欧洲科学危机与超验现象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4.[德]卡尔·雅斯贝尔斯著 王德峰译:《时代的精神状况》,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5.[德]卡尔·雅斯贝尔斯著 邹进译:《什么是教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
    6.[德]尤尔根·哈贝马斯著 洪佩郁 蔺青译:《交往行动理论》,第1卷,重庆出版社1984年版。
    7.[德]尤尔根·哈贝马斯著 张博树译:《交往与社会进化》,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8.[英]伯特兰·罗素著 何兆武 李约瑟译:《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
    9.[德]恩斯特·卡西尔著 甘阳译:《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10.[德]马丁·布伯著 陈维纲译:《我与你》,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版。
    11.[德]马克思 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12.[美]弗莱德·R·多尔迈著 万俊人译:《主体性的黄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3.[英]莱斯利·史蒂文森著 袁荣生等译:《人性七论》,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14.[美]A.J.郝舍尔著 隗仁莲译:《人是谁》,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5.[美]丹尼尔·贝尔著 赵一凡等译:《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
    16.[美]埃·弗罗姆著 冯川等译:《弗罗姆文集》,改革出版社1991年版。
    17.[法]埃·涂尔干著:《社会学研究方法》,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18.[美]约翰·杜威著 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9.[英]约翰·洛克著 傅任敢译:《教育漫话》,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20.[苏]赞可夫著 杜殿坤译:《和教师的谈话》,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21.倪梁康著:《现象学及其效应》,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
    22.赵敦华著:《现代西方哲学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3.赵汀阳著:《现代性与中国》,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4.茅于轼著:《中国人的道德前景》,暨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5.刘智峰著:《道德中国——当代中国道德伦理的沉重忧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26.任平著:《交往实践的哲学》,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7.卢风著:《人类的家园——现代文化矛盾的哲学反思》,湖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8.邹进著:《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29.孙正聿著:《超越意识》,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0.贺来著:《现实生活世界——乌托邦精神的真实根基》,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1.王小波著:《沉默的大多数》,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版。
    32.杜维明著:《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33.陶东风著:《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34.高清海著:《人就是“人”》,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5.周国平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36.周国平著:《周国平哲理美文》,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7.陈桂生著:《教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8.金一鸣著:《教育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版。
    39.鲁沽 吴康宁主编:《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4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4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2000年版。
    42.鲁洁著 王逢贤主编:《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43.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德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44.叶澜主编:《“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45.鲁沽 朱小蔓主编:《道德教育论丛》,第1卷,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6.朱小蔓著:《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7.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2版。
    48.戚万学著:《冲突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49.戚万学著:《活动道德教育论》,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50.檀传宝著:《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51.檀传宝著:《学校道德教育原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52.金生鈜著:《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53.刘济良著:《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54.刘济良著:《生命教育论》,浙江大学2003年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
    55.郭本禹著:《道德认知发展与道德教育》,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56.肖川著:《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7.冯建军著:《当代主体教育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8.吴康宁等著:《课堂教学社会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9.易连云著:《重建学校精神家园》,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王树人:“关于主体、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思考”,《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2.杨大春:“超验现象学”,《哲学研究》2001年第7期。
    3.张再林:“关于现代西方哲学的‘主体间性转向’”,《人文杂志》2000年第4期。
    4.张庆熊:“胡塞尔论自我与主体际性”,《哲学研究》1998年第8期。
    5.王振林:“‘主体间性’是个应该给予消解的无意义的概念吗?”,《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6.童世骏:“‘主体间性’概念是可以用来做重要的哲学工作的”,《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7.周宏:“雅斯贝而斯交往理论探析”,《现代哲学》2000年第1期。
    8.陆炜:“试析哈贝马斯的‘交往合理性思想’”,《探索与争鸣》1992年第1期。
    9.张文喜:“主体间性哲学的内在困境及出路探析”,《江淮论坛》2001年第2期。
    10.韩红 李海涛:“交往理性、主体间性与新世纪文化对话”,《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11.郭大为:“从先验主体性到主体间性”,《中共中央党校学报》1998年第2期。
    12.徐岿然:“论‘类哲学’的形而上学特征与主体间性思维的现实批判性”,《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
    13.陈华兴:“教化和教化哲学”,《复旦学报》1994年第6期。
    14.李德顺:“普遍价值及其客观基础”,《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6期。
    15.鲁洁:“实然与应然两重性:教育学的一种人性假设”,《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年第1期。
    16.鲁沽:“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的基础”,《教育研究》2000年第7期。
    17.冯建军:“主体道德教育与生活”,《教育研究》2002年第5期。
    18.冯建军:“主体间性与教育交往”,《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第6期。
    19.王海燕:“主体间理解:道德教育方法论的一种思考”,《教育研究》2002年第5期。
    20.张华:“教育与人的主体性发展”,《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7期。
    
    
    21.刘惊铎:“体验;道德教育的本体”,《教育研究》2003年第2期。
    22.张岱年:“生命与道德”,《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5期。
    23.鲁洁:“道德危机:一个现代化的悖论”,《中国教育学刊》2001年第4期。
    24.高德胜:“人格教育在美国的回潮”,《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第6期。
    25.欧阳文珍:“关注品德——当代人才观的新理念”,《教育科学》2000年第4期。
    26.杨国荣:“道德与人的存在”,《中州学刊》2001年第4期。
    27.张文喜:“对胡塞尔的自我与主体间理论的批评与辩护”,《哲学研究》2001年第6期。
    28.高秉江:“生活世界与生存主体”,《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29.夏正江:“对话人生与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年第4期。
    30.陈旭远:“关于交往与教学交往的哲学认识”,《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5期。
    31.冯建军:“论教育中的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1期。
    32.刘晓东:“儿童道德发展需要智慧条件和社会性刺激条件”,《教育科学》1998年第2期。
    33.刘慧:“交往:师生关系的新概念——当代教育转型中师生关系的理论探讨”,《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34.蔡春 扈中平:“从‘独白’到‘对话’——论教育交往中的对话”,《教育研究》2002年第2期。
    35.王枬:“语言:师生心灵之约”,《教育研究》2002年第2期。
    36.张想明 杨红梅:“良性人际交往对德育的意义”,《兰州学刊》2003年第3期。
    37.任平:“新全球化时代、交往实践观与21世纪哲学走向”,《求是学刊》1999年第6期。
    38.田九霞:“试论主体间性诠释下的交往式思政教育”,《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39.檀传宝:“对德育主体及其作用的几点认识”,《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年第6期。
    
    
    40.班华:“德育理念与德育改革——新世纪德育人性化走向”,《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41.铁省林:“西方哲学中主体性问题的历史嬗变”,《齐鲁学刊》2003年第2期。
    42. Ludwig Wittgenstein: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translated by G.E.M. Anscombe The Macmillan Company, 1964.
    43. Downey, M., and Kelly, A. V. Moral Educ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Harper and Row Ltd, 1978.
    44. Durkheim, E. Moral Education. Free Press 1961.
    45. Raths , L. et al. Values and leaching. (45)
    46. Power, C., Kohlberg, L. "Using a Hidden Curriculum for Moral Eduction." In The Eduction Digest, May,1987(1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